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内分泌研究中心
擅长治疗: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代谢性骨病、内分泌性高血压、性早熟
病床数: 2000张(总数)
知名专家:史轶蘩、陆召麟、戴为信、孟迅吾旺妲、曾正培白耀、向红丁、金自孟、邓洁英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帅府园1号
交通: 1、4、52、57、108、110、111、106、116路
治疗青少年肥胖症最好到协和医院的内分泌科!
青少年肥胖症的诊断:
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见人体标准体重表),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临床上除根据体征及体重外,可采用下列方法诊断:
1、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人体脂肪的总量的1/2~2/3贮于皮下,所以测量其皮下脂肪厚度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测量简便、可重复。常用测量部位为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cm,女性≥5cm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
2、X线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
3、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kg)/(m2))计算>24为肥胖症。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宜进行小剂量(2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以鉴别。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以明确有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或伴有下丘脑综合征者宜进行垂体及靶腺内分泌试验、检查蝶鞍、视野、视力等,必要时须作头颅CT检查等,蝶鞍扩大者应考虑垂体瘤并除外空蝶鞍综合征。闭经、不育有男性化者应除外多囊卵巢。无明显内分泌紊乱,午后脚肿、早晨减轻者应除外水、钠潴留性肥胖症,立卧位水试验颇有帮助。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至于其他类型少见的肥胖症,可结合其临床特点分析判断。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平均约4-6周,最短和最长的范围可达10天-8个月),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潜伏期的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人类: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症状 本病潜伏期10天至1年以上,最长可达6年,十多年的没有证据,一般为20~90天。临床分两型,兴奋型(典型)最常见,瘫痪型偶见。兴奋型又分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主要表现为局部感觉异常,在已愈合的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痒或疼痛感,其远端可有间歇性放射刺痛,四肢有蚁走感,同时常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头痛、乏力、烦躁、恐惧不安等,继之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咽喉发紧。兴奋期持续1~3日,主要表现为怕水、怕风、怕声、怕光和兴奋不安,恐怖异常,最典型的症状为恐水:饮水、闻流水声甚至谈到饮水都可诱发严重的咽肌痉挛,因此常渴极而不敢饮,饮后亦无法下咽。微风、音响、触摸等亦可引起咽肌痉挛。痉挛严重者可伴呼吸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抽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亦亢进,表现为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因不能饮水且多汗故常有脱水。体温常升高至38~40℃。神志大多清晰,偶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听等,但咬人者少见。麻痹期持续6~18小时。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出现各种瘫痪,其中以肢体瘫痪较为多见。亦可有眼肌、面肌及咀嚼肌瘫痪,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下颌下垂、口流唾液,同时亦可有失音、感觉减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呼吸微弱或不规则、昏迷,常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瘫痪型的前驱期同样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咬伤部位的感觉异常,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诊断 若有被狂犬病动物(咬人时已发病或对其脑组织作病理检查证实为狂犬病者;若咬人时未发病,则应捕获后观察10天,视其是否发病,又可取其脑组织作病理检查)咬伤史及典型症状(如恐水等)即可初步诊断。死后脑组织检查(内格里氏小体阳性、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或分离到狂犬病病毒)即可确诊。应与类狂犬病性癔病及狂犬病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相鉴别。
对狂犬病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或者实验室检验。
1、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上面所述临床症状诊断。
2、实验室诊断:脑组织内基小体检验;荧光免疫方法检查抗体;分泌物动物接种实验;血清学抗体检查;逆转录PCR方法检查病毒RNA。
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病原体
以瘫痪为主。称为瘫痪型狂犬病。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即嗜神经,又嗜内脏,侵犯力比较弱。但可借空气传播,在脑内形成内基氏小体不典型。
四、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两种。
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
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动物。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理论上人与人虽然可以感染,但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世界上仅仅6例移植器官而导致的人与人感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例人与人感染的有确凿证据的例子。所以,人与人不易感,
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已经承认,健康的动物不带毒,更没有可能咬人动物没有死而人死,那些已经被证明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如果狗不是在发病期间或即将在10天内发病,其唾液中没有病毒,也不会感染你。
五、为什么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占0.03%,被农畜咬伤占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对狂犬病也最易感,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六、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据统计86例狂犬病人中,被咬伤者78人,宰杀狗剥皮刺伤手感染者8人。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还是一种是特殊的在实验室环境下才能导致的感染,就是实验室病毒浓度特别高的时候可能有气雾、飞沫感染。
七、患狂犬病的狗或猪及牲畜的肉,经加工制成熟肉。吃了以后能否被感染?
得狂犬病动物的肉煮熟后人吃了并不能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毒经100℃的煮沸处理2分钟后已经死亡,没有传染性。但是患狂犬病的动物禁忌宰杀,剥皮吃肉。为发防止剥皮或刀切过和刺伤手或使干裂的手感染,接触发病动物神经碎片和唾液是危险的。
八、哪些人容易被感染狂犬病?
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是不同的人群感染的机会也不同。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多,约占总数的52%。在14岁以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37:1。男高于女的原因,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被咬伤的机会也多。5--14岁这段年龄的少年儿童,尤其男孩,表现好动,爱玩狗,逗狗,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这段年龄又称"事端年龄",易患狂犬病。
九、被疯狗和动物咬伤后,发病率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
被疯了的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的发病率与如下的六个因素有关:
1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
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
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
4.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入伤口减少了的缘固。
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6.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规定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十、狂犬病的流行和什么因素有关?
狂犬病的流行主要和下述三种因素有关。
1、人类狂犬病发病的多少主要和周围的养狗环境有关。由于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散养狗,并不注射疫苗的狗多,就极容易造成在狗之间的传染病流行,直接对人形成很大威胁,加大了流行的可能性。
2.与地区和季节有关。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狂犬病的流行。而北方寒冷地区,虽然一年四季均有狂犬病发生,但在天气较暖季节,由于衣着较少,其发病率高。而在寒冷季节,狗不愿外出,人又穿着棉衣其发病率就下降了。(没有关系,仅仅是衣服隔离导致沾染伤口的病毒量多少不同而已)
3、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关。如当地政府对野外生物投食饵疫苗,制止流浪犬,家养犬圈养,只要75%以上的犬注射疫苗,即可有效切断狂犬的感染途径。
十一、狂犬病是什么样的发病机理?
在发病动物唾液中可能存有大量病毒,当狗咬人时,病毒侵入伤口导致感染,在组织中少量繁殖,随后沿着周围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及最后到达大脑中枢神经。病毒在神经中感染速度约每小时3毫微米。病毒到达脊髓背侧的神经根时,便开始大量繁殖。并侵入到脊髓的有关节段,在24小时内遍布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进入中枢神经后,(这时人就发病了,产生了脑炎),随后病毒通过进入唾液腺和各个神经回流,进行离心性传播,所以,后期患者许多脏器均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十二、狂犬病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瘙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十三、狂犬病如何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驱期症状不太明显时,一般不易诊断。询问有无咬伤史,或伤口处有无异常感觉可帮助诊断。若有典型的怕水或咽部痉挛,则是不难诊断的。
在诊断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的有:
(1)狂犬恐怖症:这些病人常是有狂犬病知识或是看见过狂犬病病人发作的人。这种人对狂犬病十分恐怖,有咬伤部位的疼痛感面产生精神恐怖症状。但这种病人无有低烧,也没有遇水咽喉肌肉真正的痉挛,没有恐水现象。
(2)破伤风:两者的症状有相似处,但破伤风潜伏期短,为6-14天,有外伤史。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及长时间的强直性全身痉挛等典型症状,而狂犬病以局部痉挛为主,持续时间也短。
(3)脑膜炎、脑炎,常易与狂犬病前驱的症状相混淆。但无有咬伤史,精神状态出现迟钝、嗜睡,昏迷及惊厥等,与狂犬病的神志清楚、恐慌不安等症状不同。此外,狂犬病还应与脊髓灰质炎、中枢神经药物中毒、尿毒症等相区别。
十四、怎样预防狂犬病?
要想不得狂犬病,要做到下列几点:
(1)要加强宣传,要使得每个家长,特别要告诉儿童,狂犬病的危害性。要增加预防狂犬病的知识。特别要教育孩子,尤其幼儿要看管好,不要和狗玩或挑逗狗,不要和狗接触。没有发疯、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小儿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扑倒,咬伤头部和上肢,其发病率最高,最危险。
(2)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现疯狗一定要坚决捕获隔离或捕杀埋掉。养狗的人一定按规定将狗上锁看管好,以防感染和伤人。并要定期给狗进行兽用疫苗注射。
(3)被咬伤后,要立即清水或肥皂水清洁伤口,严重的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因为伤口是病毒侵入的门户。处理好后可直接防止感染,或可延长潜伏期。
(4)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一旦发病,就没有方法救治,疫苗要全程按规定注射完,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十五、被疯动物咬伤了有几种预防办法?
有三种预防办法,伤口及时、彻底的清洗,免疫血清的使用,疫苗接种列为"三大步骤"。其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是缺一不可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的是伤口处置,其次是免疫血清。
十六、被疯动物咬伤的伤口怎样处置?
为了防止疯动物唾沫中的狂犬病毒沾染伤口,进入机体造成感染,提倡用肥皂水反复洗涤伤口,并压挤出血;也可用其他消毒液,如40%-70%酒精或醋、白酒洗涤,或直接用水大量冲洗伤口,因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56℃15分钟,60℃5分钟,100℃2分钟即被杀死,被疯动物撕裂的衣物,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或粘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打死的疯动物,严禁剥皮吃肉,应及时焚烧,防止野动物刨土啃尸,污染环境。
十七、免疫血清怎样用法?
首先在受伤部位进行侵润注射,不少于5mL,按每公斤体重0.5mL(咬伤特别严重者可酌情增长至1.0一1.5mL),分数次肌肉注射,注射完毕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开始注射疫苗。但须注意避免血清与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
十八、注射免疫血清前如何做过敏试验?
用生理盐水将免疫血清稀释10倍(0.1mL血清加0.9mL盐水),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即为阴性。可在观察下直接使用免疫血清。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脱敏。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寻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为阳性反应,应采用脱敏注射;如发生过敏休克,立即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一1.0mL,或其它相应措施。
十九、怎样做脱敏试验?
用生理盐水将血清稀释10倍,分小量多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15--30分钟。第1次注射1、0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着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2次2.0mL,如注射量到4.0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门诊病人注射免疫血清后须观察至少30分钟方可离开。
二十、怎样使用浓缩狂犬疫苗?
咬伤者于0(第1天)、3、7、14、28天各注射浓缩狂犬疫苗1安瓶(液体2mL冻干疫苗1mL或2mL),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以上咬伤。咬穿皮肤或舔触粘膜者)并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凡联合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后,再注射2~3次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完后的15天、75天、或10、20、90天注射加强针。疫苗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或者大腿内侧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内侧区肌内注射。
狂犬病潜伏期
任何传染病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病,潜伏期间人没有任何症状,这段时间就叫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波动最大,可从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一般是2周到3个月内发病,99%在1年内发病,1%在1年以上发病,但实际上超过1年半都已经是十分罕见的,经考证最长的潜伏期为6年,WHO有实际验证证明的是两个6年的病历,中国所谓极特殊的长达30年至40年的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
是否处于潜伏期?一般动物发狂犬病死亡的前一二周内(一般是五六天),它们的口腔分泌液(如口水)中才会带病毒。所以,如果你被咬了,而狗在此后的二周内仍然正常,即没有发生狂犬病而死亡,则你不会被感染。
如果可能处于潜伏期(如数月,数年),只要没有发病,接种都有效,此时应使用变五针法进行接种,即当天、第三天分别在双臂三角肌各注射一针疫苗,第七天注射一针疫苗(共五针)。只要人体能在病毒侵入到神经中枢之前产生足够的抗体控制病毒的扩散,人就不会再发病了。所谓疫苗不是100%有效,是由于病毒在人体没有产生足够抗体之前就已经扩散到神经中枢,进而入脑,这个过程中人就会有发病的症状了。一般狂犬咬伤后,人体受感染,入侵人体的病毒会度过一个潜伏期,一般为二周到三个月不等,才最终扩散到脑,从而使人发病,所以,只要在潜伏期内接种后,人体在病毒还没扩散到脑之前产生了足够多的抗体控制病毒,则人就不发病了。一般咬后及时接种,一周左右内人体就会产生大量抗体,第四针与第五针一般是加强作用,而病毒扩散一般需要二周到三个月不等(长短与咬伤部位,咬伤程度,病毒量与毒性强弱有直接关系,极少数人潜伏期可达二年以上),所以一般及时接种后,人就不会发病。
当然一般暴露后数年内(如二年以上)没有发病,则一般不必再接种了,因为发病的可能性太小了。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一、疫苗接种反应及禁忌。
接种反应
(1) 局部反应
少数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 全身反应: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疫苗,因疫苗经纯化,杂质白极少,所以接种副反应罕见或轻微。
(2) 禁忌
1、治疗性接种: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症都是次要的 ,故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后预防无禁忌症。
2、预防性接种:在保证近期不会有接触传染源及狂犬病毒机会的前提下,妊娠期及有急性疾病、过敏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推迟接种。
3、对链雷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
二、常见狂犬疫苗种类。
1、兔脑基髓制备的减毒狂犬疫苗(巴斯德)。
2、狂犬病羊脑疫苗(减毒)。
3、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
4、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
5、Vero细胞狂犬疫苗。
6、人用口服狂犬疫苗(在研)
目前使用的多数为Vero细胞纯化狂犬疫苗。另外还有地鼠肾细胞纯化狂犬疫苗。Vero细胞是目前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狂犬疫苗。
纯化疫苗就是去处疫苗中的杂质白。以减轻不良反应。
三、疫苗常见情况。
1、错过狂犬疫苗的接种时间。
如果发生在第4、5针(或加强针)且超过的时间不长,例如3、5天,可以立即补上,后面的针次顺延。如果超过的时间较久,则补注射后,半个月测定一下血清抗狂犬病毒补体,根据抗体水平再作处置。如果发生在头两针,最好立即重新注射一个疗程。
2、狂犬疫苗保护期。
(1)一般来说,狂犬疫苗保护期为6个月(无进口、国产区别),注射完最后一针后的前三个月为绝对保护期,此时抗体处于高峰期。三个月后抗体下降较快。因此,如若前三个月再次被狗咬伤,可以不注射疫苗。六个月内被狗咬伤可以加强两针。超过六个月的重新注射(适应各种狂犬疫苗)。
(2)维尔博(Vero)纯化疫苗(进口,非国产)。保护期6个月(同上)。一年内再次被狗咬伤可加强两针。超过一年的重新注射。
3、注射疫苗期间如若产生其他不良反应(非说明书提及)
(1)发烧。如若发烧,则可以考虑是感冒或其他炎症引起。可以使用抗感冒中药或西药、抗生素(细菌类感染),但禁止服用兴奋类药物。当然,有些是因为注射疫苗导致,属机体免疫反应,此为低烧。一般产生足量抗体后便不再发烧。
(2)狂犬病症状。有些患者还没打完疫苗就狂犬病发作。如:低热(375-38摄氏度)、头痛、四肢及被咬/舔伤口红肿,有蚁走、刺痛感、咽部异物感、此非疫苗所致,可以考虑为狂犬病前驱期,也可持续观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人多因被狂犬咬伤而受染,感染了本病的其他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咬人后也可传播。特征性的症状是恐水现象,即饮水时,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遂后患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故本病也叫恐水症。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但被咬伤后,若能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则几乎均可避免发病。故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使被咬伤者能早期接受疫苗注射是非常重要的。本病遍布于全世界,中国仍时有发生。因野生动物中也存在本病,故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但若能管理好家犬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率。
相关资料以及解释
1、中医治疗狂犬病
至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治疗发作期狂犬病的有效方法,原因很简单,发作期间,病毒已经侵入大脑,破坏中枢神经,由于中枢神经的特殊性,几乎是死一个神经细胞少一个,而中枢神经重要功能区一旦被破坏,人立即死亡。即使免疫产生在中枢神经,那么这个免疫作用对人也是致命的,这是为什么国际抢救出的那个女孩子仍旧有后遗症的原因。
此外,由于这个疾病的发病期后病程特别短,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仅6天左右,最长不过10天左右,而病毒进入大脑完全完全破坏神经仅仅需要24小时,没有任何药剂可以在几天内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下消灭病毒并修补神经,这才是为什么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的原
攀岩运动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是一项深受人们欢迎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能够在各种不同的高度及角度的岩壁上轻松舒展、准确的完成腾挪、跳跃、引体等惊险动作。给人们以优美、惊险的享受,被称为"峭壁上的芭蕾"。那么攀岩运动的装备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攀岩运动所需提要的装备,供大家参考。
攀岩的装备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保证此项运动的安全,另一类则为了让攀登者的表现更出色。前者包括主绳,安全带,铁锁,保护器,扁带,快挂,岩石塞,岩钉,膨胀钉,挂片,冲击钻,抱石垫,头盔,后一类较简洁,主要有攀岩鞋,镁粉袋等。
1、主绳
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主绳内部是缠绕在一起的多股尼龙绳,外部则包有绳皮起到固定和防磨的作用。
主绳可分为动力绳和静力绳,它们的弹性不同。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至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6至8米,这样攀登者在脱落时会得到一个缓冲,减少冲力。动力绳是各种攀岩活动的主要用具。静力绳的延展性很小,弹性约为2%,一般用于下降和探洞。
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
主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横向切割;不可踩踏或在地上拖拽,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纤维造成内部磨损;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和酸碱性化学药品;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定期淘汰;不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2、安全带
安全带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安全带的腰带为受力部分,其余腿带等则为了舒适、便利而设计。
攀登之前攀登者和保护者要互相检查安全带是否穿戴正确。只有腰带和保护环是承重的,其它部分不可承载人体重量;装备环的承重在5公斤以下。
腰带、腿带上带有宽厚海绵垫的安全带,舒适但笨重,适用于室内攀登、定线过程中;竞技攀登时需要轻巧型安全带;传统攀登或器械攀登时,要考虑装备环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
3、主锁
铁锁可自由开合的金属环状物,将各类保护器械、装备连接在一起。
丝扣铁锁在扣紧螺丝时能使铁锁门锁定在闭合状态,避免了不慎碰开的危险;普通铁锁不带丝扣装置,重量轻、操作便利,可用于临时保护点,若使用普通锁做固定保护,须遵循双重铁锁且对开门的原则。
铁锁的纵向抗拉力大于横向抗拉力;铁锁门打开时,纵向抗拉力会降低;铁锁门是最薄弱的环节,不可直接受力。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保持铁锁门闭合且纵向受力。
避免高空跌落或硬物撞击;这样会带来内部的裂痕导致铁锁作废。
先锋攀登等可能出现冲坠的情况下,攀登者应直接将主绳和安全带连接,不能使用铁锁作为中间环节。
使用UIAA或ICC认证的铁锁,铁锁历史不明不可使用。
4、保护器
当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保护器时,其特殊构造能增加摩擦力,使得主绳的制动端只需较小的握力即可控制受力端的较大重量。
8字形保护器以前最常用,但会使主绳反复拧转缠绕,AT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GRIGRI,REVERSO等保护器在一定条件下会自锁,但一定要正确使用。保证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分清制动端和受力端;对于不能自锁的保护器,使用中永远要握住主绳的制动端。
5、岩石锥
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作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6、扁带
扁带:软性带状物,通过机械缝合或手工打结成为长度不一的闭合圈,提供保护器械之间的软性连接。
机械缝合的强度大于手工打结,但手工方式可自由调整扁带长度使其适合需要。移动中的主绳不可直接从扁带中穿过,否则,移动带来的摩擦热会损毁扁带。
架设固定保护点时可能用扁带连接两个或更多的临时保护点,此时须注意扁带的连接方式以区分主受力点和备用受力点;还要保证一个临时保护点失效时,不冲击其它保护点,不影响整体保护效果。
7、快挂
快挂: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铁锁成为快挂,使用时一端扣入保护点,一端连接人体安全带或主绳,带来操作便利。
快挂两端的铁锁都不带丝扣,存在不慎打开或收力压开的危险,所以只有一个快挂时,不能作为固定保护点使用。
先锋攀登或传统攀登的路线中使用快挂作为临时保护点,此时主绳的扣入方式和快挂开口方向非常重要。要求主绳从快挂与岩壁之间穿入,从外侧穿出,也就是说攀登者这一端的绳头在外侧;若路线存在横向走向,快挂扣入端的铁锁门要朝向路线走向的反方向,比如路线是从左至右,铁锁开口须朝左。这样可防止脱落时绳子压开铁锁门。
8、岩石塞
岩石塞:规格、形状不一的金属制品,可放入岩缝、石洞、石桥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为保护点。
以放置岩塞作为保护点需要丰富的器械经验,操作者必须非常谨慎,确保岩塞在可能出现的受力方向上不会移动或脱出。
不带机械部件的岩石塞主要利用自身的各向不对称性和岩缝内部的形状变化,固定在岩缝狭窄处。
9、机械塞
机械塞的形状大小可以调控,以收缩状态进入岩缝,弹开后即可卡住,操作便利,适用范围广,是攀登传统路线的上佳选择。
熟悉各类岩塞的直径和适用范围将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必要时可在岩塞杆上进行标记。
10、岩钉
提供另一种建立保护点的方式;一头是楔形,通过敲击楔进岩缝提供保护力,另一头是环状,可连接铁锁或扁带。要提醒的是,敲入同一条岩缝的两个岩钉存在撬开岩石的可能。
11、膨胀钉
利用冲击钻和锤子,膨胀钉可打入整块岩石中,加上挂片就成为非常稳固的保护点。
12、挂片
一侧通过膨胀钉或螺丝钉固定在岩壁上,另一侧则可扣入铁锁或快挂,或接上扁带;是保护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13、镁粉袋
辅助装备,镁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液和岩壁表面的水份,增大摩擦力。
14、抱石垫
抱石运动中的保护手段,提供缓冲和减震作用。
抱石垫内部是两层或更多不同质地的海绵。最上面是硬体封闭式海绵,最下面是较厚的软体开放式海绵。软体海绵使脱落者下陷而不是分散压力,易挫伤手腕脚踝,所以抱石垫要硬体海绵层向上放置。
可能脱落的地方都需要抱石垫;若数量不够,保护者可随着攀登者的动作拖动垫子。
15、头盔
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脱落姿态带来的头部伤害。头盔要端正佩戴才能护住前额后脑及侧面。出现落石千万不要仰头观望或以手抱头,无处可躲时让头盔发生作用。
16、攀岩鞋
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大增加。从普通鞋到攀岩鞋是提高攀登水平的重要变革。
使用时应选择号码偏小的,穿进去将脚裹得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脚感,便于精确踩点和发力。
攀岩鞋种类繁多,适应于不同的石质、岩壁角度以及不同的攀登方式。
17、悬挂式帐篷
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攀岩运动的简介
攀岩运动,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这一项运动,又或者电视上和现场看见过,然而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尝试过,因为攀岩并不像其他普通的体育运动那样,攀岩是带有很大的挑战性,那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胆量才能够迎接这些挑战。
攀岩是一项带有危险性的活动,但是并不要把攀岩想象的那么的恐怖,只要你能够够克服内心的恐惧,能够在事前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工作,还要了解一切攀岩的基本方法,只要安全措施做得好,保证你万无一失!
攀岩可以让上半身得到很好的锻炼,练出很好的漂亮线条,这是其他一些运动达不到的效果,在攀岩中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帮助的,在攀岩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所以对于提高自身专注度也是有好处的。
攀岩运动的好处
1、增加身体柔软度与协调感
这是攀岩的关键能力,其重要性更胜于体力;国外已有医疗领域,将攀岩用来矫治。孩童肌肉发展及手、眼、身体之协调训练上。
2、增强体力
攀岩运动要的是手脚均衡的力与美,并且足以负荷自己的体重、对抗地心引力,这件事,女孩可是一点儿也不输男孩的。
3、集中力
脚下全神贯注地踏着岩块,留意身体在岩块上位移的每个细节,可以培养一个人对事物的专注程度。
4、进取心
当自己靠着攀登绳承受体重、挂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时,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已经不只是勇气可形容,还有意志力、荣誉感,及自我超越的决心。
5、自信心
面对比自己身高还高至少3、4倍的岩场,仍毅然中的困难,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与自信。
6、平衡感
被称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势是三点不动一点动,靠的就是平衡感!而在意志方面的好处更是不少。总之攀岩运动是一项深受青年人喜欢的运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攀岩运动的伤害与预防
依照1995年一项针对‘美国运动攀登协会(ASCF)’42名职业攀岩选手的医学调查报告指出,攀岩者最常见的运动伤害包含下列11种手部、肩部及肘部之损伤。接着,我们将针对前八项伤害之病因、症状及诊疗作进一步的分析与介绍。
(一) 手部运动伤害
1、 手指侧副韧带伤害:手指侧副韧带之扭伤或断裂是攀岩最常见的运动伤害,其中以中指、食指或无名指的‘近端指骨间关节’和姆指的‘掌骨与指骨间关节’损伤为主。当攀岩者以动态动作去抠一个岩穴(pocket)时,中间三指的‘近端指骨间关节’将在x那间承受极大施力及大幅弯曲;而捏点(pinch)的动作则易使姆指的‘掌骨与指骨间关节’扭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的肿涨、僵硬、慢性疼痛、及运动受限,若对患部施压时手指呈现弯屈及不稳定,则表侧副韧带已完全断裂;如果患者仅感到疼痛,但患部仍稳定,则可能只是扭伤。至于治疗方法,倘若韧带仅是扭伤,须使患部休息并施以冰敷及消肿。接着,可以‘邻指合并固定法’将患指及邻近手指缠绑在一起,并对关节变形部位背侧施予轻压,以引导其整复。固定两周后,便可让手指作试度运动。患部的肿胀及疼痛将持续数月之久,但仍可攀岩。倘若韧带完全断裂,患者便须就诊作进一步诊疗,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行性。若采非手术方式治疗,痊愈后手指可能会有难以施力的情形发生。
2、屈肌肌腱伤害:每一根手指皆有两条屈肌肌腱(姆指除外),其中‘屈指浅肌’可将‘近端指骨间关节’及‘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弯曲;而‘屈指深肌’则可将‘远程指骨间关节’、‘近端指骨间关节’及‘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弯曲。攀岩时,闭锁型抓法(close)容易导致‘屈指浅肌’的肌腱撕裂;而抠岩穴(pocket)则易使‘屈指深肌’肌腱撕裂。当‘屈指浅肌’肌腱撕裂时,‘近端指骨间关节’将难以弯曲;当‘屈指深肌’肌腱撕裂时,‘远程指骨间关节’则难以弯曲,患部的疼痛、肿胀与握力和捏力消失则是两者共同的症状。检查时,可先将‘近端指骨间关节’伸直,并尝试弯曲指尖,若患指无法将‘远程指骨间关节’屈曲,则表示‘屈指深肌’肌腱发生伤害;至于‘屈指浅肌’肌腱的检查,则可将手掌朝上置于桌面,将患指外之四指维持伸展姿势并令患指弯曲,若无法屈曲则表该指的‘屈指浅肌’肌腱受伤。至于诊疗,受伤后患者应迅速就诊以正确判断病情,并评估手术修复的可能性。倘若决定采手术治疗,则须在两周内进行。
3、 第二环状滑车(A2 pulley)伤害:每一根手指内皆有5个环状滑车用以连接、固定骨指与肌腱(姆指除外),而肌腱的经常弯曲便会与滑车发生摩擦,并导致其撕裂。‘第二环状滑车’位于‘近端指骨’近‘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处,攀岩者常因闭锁型抓法(close)时过度用力而导致其撕裂,其中以中指及无名指最常见。据统计,约有40%的职业攀岩者患有‘第二环状滑车’伤害之病历。严重时,第二环状滑车将完全断裂,导致屈肌肌腱无法再贴进指骨,并呈现弓形弯曲,即所谓的‘弓弦现象’(bowstringing)。第二环状滑车伤害之诊断较为不易,须藉由核子共振或计算机断层方能正确察出病因。至于治疗,倘若仅是滑车裂伤,可将患指以胶布缠裹,并停止攀岩2-3个月;但如果环状滑车已完全断裂,则须以手术来整复。
4、板机指:是一种手指屈肌腱鞘发炎的病况,最常发生在中指、无名指或姆指内的‘第一节环状滑车’(A1 pully)。正常的肌腱会在维持活动空间的滑车内前后滑动,但若肌腱因发炎而产生结节,手指弯曲时结节仍可通过滑车,但在伸展时却会卡在滑车的掌侧。轻微时,须靠外力方能将手指拉开,且在结节挤过滑车时产生如扣板机的响声。严重发炎及肿胀时,手指甚至会卡在弯曲处动弹不得。至于检查,一般可直接在患部摸到具压痛性的结节,且多位于‘掌骨及指骨间关节’。严重的话,‘近端指骨关节’亦会发生伸展或弯曲受限的情形。至于治疗方法,初期可以夹板固定‘掌骨及指骨间关节’使其呈伸展姿势(约两周)、施用短期非类固醇消炎剂(NSAIDs)或局部注射类固醇。不过,因反复注射类固醇可能导致屈肌肌腱断裂或伤及手指的感觉神经,故病情若在一个月内或注射两次类固醇后仍未好转,则应考虑开刀将粘连的腱鞘剥离或切除。
(二) 肩部运动伤害
一般所谓的肩关节,是介于肱骨与肩胛骨之盂唇所形成的关节,而锁骨则横于其上,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盂肱关节是一种球窝关节,肱骨像球状被包在浅浅的盂唇窝中,以主动性的盂唇、关节囊韧带及被动性的三角肌、‘旋转带’(rotator cuff)来提供稳定。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关节、肌腱、韧带与滑囊间的经常性的磨擦与碰撞,将引起诸如:旋转带撕裂、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炎、棘上肌肌腱炎等肩部伤害,我们称之为‘夹击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夹击症候群常见之病况包含以下三种:
1、 旋转带腱炎:旋转带是由肩胛下肌、棘上肌、棘下肌、小圆肌所组成,这些肌肉包围覆盖住肱骨,在肩关节稳定与手臂移动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旋转带紧邻由肩峰及啄突所构成的弓形突起组织,经常性的摩擦将造成旋转带破裂,其中尤以棘上肌肌腱的伤害最常见。
2、滑囊炎:旋转带与‘肩峰-啄突’间尚有另一组织,称为滑囊,其功能在于减少上述两者间的摩擦碰撞。经常性的撞击将使滑囊发炎,其中尤以肩峰下滑囊炎最常见。
3、 肱二头肌肌腱炎:旋转带之破裂、肿胀及发炎将造成肌腱供血异常,进而加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之磨损,甚至断裂。
夹击症候群的患者一般会有肩部前方和外侧疼痛、肩部运动范围变小(特别是手臂无法高举过头)、手臂肌肉无力等症状。治疗初期的目的为降低疼痛及肿胀,并调整训练方式以使患部休息。接着,可采肌力强化运动(如:下斜方肌、前锯肌之训练)及肩关节伸展牵张运动等物理治疗,必要时亦可施用短期非类固醇消炎剂或局部注射类固醇。
(三) 肘部运动伤害
攀岩者最常见的肘部伤害是所谓的‘上髁炎’。上髁炎依肇因及受伤点不同,可分为‘肱骨内上髁炎’(即俗称的高尔夫球肘)及‘肱骨外上髁炎’(即俗称的网球肘)。其中,肱骨内侧上髁是屈指浅肌及侧腕屈肌的起端,而肱骨外侧上髁则是伸指肌及侧腕伸肌的起端,以攀岩着重屈肌力量的特性而言,罹痪内上髁炎的机率因而较高。上髁炎是指前臂屈(伸)肌的牵拉,而引起附在肱骨内(外)上髁起点处的撕裂、发炎、肿胀等病状,其症状包含:肱骨内(外)上髁中心之压痛、屈(伸)指肌及屈(伸)腕肌之广泛压痛等。至于治疗,患者因让患部肌肉适当休息、施以局部热敷或超音波等物理治疗及进行患部肌肉之拉筋与肌力训练,倘若疼痛复发,则可考虑施行筋膜切开手术。
攀岩伤害预防措施
(一) 基本原则
以下几点原则将协助攀岩爱好者辨视运动伤害之警讯,并将其防范于未然
1、 逐步提升训练强度,给予身体足够的适应期
2、 倘若把点非在指力负荷范围内,切勿逞强
3、 培养正确的训练方式、改正易受伤的攀登风格或习惯
4、 在受伤时须尽快变更计画,勿因求好心切而使病情加重
5、尽量将攀登动作做到平衡,使压力由各肌群平均分担
6、 勿因观众之压力或期许,做出超出体能负荷之动作
7、避免将关节伸展至极限,否则将对周围肌腱或组织造成伤害
8、确实依照个别能力决定训练强度
9、为使肌肉平衡发展,须同时训练拮抗肌之力量
10、 对锻炼中之肌肉施以柔软度训练,可避免伤害
11、勿忽略发炎肿痛之征状,否则将延缓患部之复原
12、勿过度依赖止痛剂,因在消肿止痛的同时,亦将掩饰患部所发出之警讯,并减少自我免疫力
13、 无论症状多细微,皆须保持警觉和积极防范。
(二) 实施方式
1、热身与整理运动:运动前热身是预防运动伤害的首要之务。就攀岩而言,可先在横渡墙上攀爬简单路线2-3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直至身体些微出汗为止,但须以手臂不至硬化(pump)为原则。接着,为了增加肌肉弹性、避免拉伤,可进行20分钟的柔软操。伸展运动的原则如下:每个动作静态维持10秒;勿在肌肉拉紧后用力弹压;肌腱有被拉扯的感觉,但非疼痛;进行时保持轻、慢之原则,且不停地深呼吸;重复每个动作2-3次。攀岩后的整理运动则旨在刺激血液循环、带走代谢物,并减少肌肉疼痛,实施步骤与热身时相同。
2、柔软度训练:柔软度训练可加强肌肉的伸展性,对于增加关节运动幅度及防止肌肉拉伤十分重要。此外,伸展度愈好的肌肉,肌力增加的幅度愈大,而柔软度差的人罹痪肌腱炎的机率亦较高。为了防止手部、肩部及肘部的伤害,上半身的柔软度训练应包含:颈关节、肩关节、二头肌、三头肌、三角肌、屈指肌、伸指肌及背部群肌等部位之伸展。
3、 肌力训练:肌力发展不健全往往是许多运动伤害的肇因,如某些攀岩者的肌腱炎便是由于二头肌之强度远大于其拮抗肌-三头肌,而使三头肌肌腱撕裂所致。对于攀岩者而言,拮抗肌的训练应着重于前臂伸肌、三头肌及背肌之强度,以与前臂屈肌、二头肌及腹肌之发展相称。其次,为减少肩部‘夹击症候群’的罹痪率,则须强化旋转带肌群、下斜方肌、前锯肌等,以增加肩关节的稳定度。
4、 训练计画的排定:正确的训练计画不仅可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受伤后,训练计画的适度调整更可协助患部的复健。为了使生理状况得到充分复原,须在一连串的攀登日中安插休息日,原则上爆发力训练须隔两天,力量耐力训练可连续两天,但须有等量的休息日。肌耐力训练则可连续3~6天后,再休息1~2天。其次,攀爬时每条路线之间亦须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一般而言是5-10分钟。此外,训练时应避免反复尝试同一动作或选择固定型态的路线。
5、避免尝试危险动作:除微创伤外,有时候一些如:动态、倒扣、闭锁型抓法、抠岩穴之危险动作,亦可能引起肌肉、肌腱拉伤或韧带扭伤等急性运动伤害。原则上应尽量以静态及平衡动作攀爬、避免将肢体伸展到极限、且在感到些许疼痛时即得选择放弃。
破皮了属于三级暴露是需要打免疫球蛋白的
附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
第一条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 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 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 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第九条 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
眼部: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口腔: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
外生殖器或肛门部粘膜: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方向应当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缝合(在手术后或者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
第十条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第十一条 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十二条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第十三条 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原则上就诊者不得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第十四条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第十五条 冻干狂犬病疫苗稀释液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
第十六条 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第十七条 注射部位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当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狂犬病疫苗接种于对侧。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第十八条 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第十九条 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当将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粘膜上。如果解剖学结构允许,也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参照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
第二十条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过敏试验。
第二十一条 再次暴露后处置。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疫苗)者,不再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第二十二条 使用合格的、正规途径获得的疫苗全程免疫后,一般情况下无需对免疫效果进行检测。如需检测抗体水平,应当采取中和抗体试验进行检测,包括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小鼠脑内中和试验2种方法。
第二十三条 不良反应处理参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疾控发〔2005〕373号)进行。
第二十四条 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
第二十五条 暴露前基础免疫程序为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量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次。
第二十六条 对妊娠妇女、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推迟暴露前免疫。免疫缺陷病人不建议暴露前免疫,如处在高暴露风险中,亦可进行暴露前免疫,但完成免疫接种程序后需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对一种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合理布局。从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医师须经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八条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当具备必要的伤口冲洗、冷链等设备和应急抢救药品。
第二十九条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冷链管理、知情同意书、接种登记、不良反应登记报告等。
第三十条 如药典或者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发生变更,本规范的相关内容从其规定。
忠狗护主的故事我们经常都会听到,这说明了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城市里有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为了给宝宝找个玩伴,养起了宠物狗。但 宝宝被狗舔了会得狂犬病吗 ?下面,我带各位家长一起来看下专家的解答。
宝宝被狗舔了会得狂犬病吗“当宝宝被狗咬伤之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最好是在24小时之内。”专家介绍说,到医院注射疫苗之前,家长还要进行一些紧急处理。如必须马上处理伤口。无论重度咬伤或轻伤,均应立即(伤后3小时内)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和大量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继之用碘酒涂擦。经上述处理后,还应立即到医疗机构急诊,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果宝宝的伤口小,只有牙印和小口、小眼,并没有过多流血,那么就可以直接到防疫站先注射狂犬疫苗以及免疫血清;如果宝宝有明显的伤口,并且出血厉害,还伴随着主要器官受损,那么就要及时送到医院先进行相应的止血清创处理。
有人认为只要没有被狗咬,只被狗舔了一口,不需要打疫苗。专家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或宠物的唾液中已含有大量病毒,狂犬病毒可以通过黏膜造成感染。如果自家养有宠物狗,最好不要让宝宝和狗太亲近,如果宝宝身上原有的伤口没有愈合,被狗舔了之后也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
专家介绍,狗在咬人之前,通常都会发出低吠,家长应教会宝宝分辨出这种声音,及时躲开。被狗咬时,要及时用手护住面部以及脖子等重要部位,趴在地下。
狂犬疫苗的接种方法狂犬疫苗是人用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及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为轻度混浊白色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含硫柳汞防腐剂。
狂犬病疫苗注射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内,儿童应在大腿前内侧区肌内注射。全程需注射5支,即被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30天,各注射1支。如同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需在第45天、第60天各注射1支。距离上次注射疫苗超过1年,则应按上述程序重新注射。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注射,可按0、7、21天注射3针。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1针。
接种狂犬病疫苗禁忌
治疗性接种: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症都是次要的 ,故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后预防无禁忌症。
预防性接种:在保证近期不会有接触传染源及狂犬病毒机会的前提下,妊娠期及有急性疾病、过敏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推迟接种。
对链雷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
精彩推荐:
宝宝咳嗽
兔唇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新生儿惊厥
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
你好
如果伤口深,就要做好清洗,然后严格按照规则注射疫苗。
1、什么是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国的巴斯德。1882年它成功地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适应毒种来制造疫苗。我国现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毒液,经浓缩、纯化、精制并加氢氧化铝佐剂,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即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
2、为什么注射狂犬疫苗能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世界各地的狂犬病毒抗原性质是相同的。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
3、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
如果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伤而又不能确定该动物是否为健康无毒动物时,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或先自行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可将侵入的病毒大部分冲洗掉,然后尽快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对重度咬伤者,除局部彻底清洗消毒外,还应在伤口周围应用狂犬血清浸润注射。随后再注射狂犬疫苗。被咬的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可能让伤口暴露。
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咬伤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
4、注射狂犬疫苗有哪些禁忌证?
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凡被狂犬或不清楚是否带毒的动物咬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孕妇被咬伤,也应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注射狂犬疫苗无禁忌症。
5、动物咬后皮肤未伤,只有牙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或抓后,只要皮肤确实未被咬破,狂犬病毒是很难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侵入机体,但在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就不能麻痹大意。有时虽然看不到有皮肤损伤,实际上牙印就意味着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因此,应立即对被咬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6、被疯动物咬伤后不注射狂犬疫苗会发生狂犬病吗?
被疯动物咬伤后,未注射狂犬疫苗,也不一定都会发生狂犬病。是否发生狂犬病,与咬人动物的种类,所含病毒株的毒力强弱,进入人体内的病毒量,受伤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咬伤部位,伤势轻重,咬伤后伤口局部处理情况等因素在直接关系。
7、注射疫苗后再次被咬伤是否还需注射?
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这时机体就产生抗狂犬病的抗体,但这种有效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如果这次咬伤距离前次注射疫苗在3-4个月内,加强2针就可以了。若已超过6个月以上,就应该再重新全程注射。
①伤口没有及时处理。狂犬病毒是由伤口侵入人体的,据研究,狂犬病毒在伤口处停留时间大约12小时左右,便侵入机体组织。因此,被咬伤后及时对局部伤口进行冲洗和毒,把狂犬病毒在尚未侵入机体之前清除掉,对狂犬病的救治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人对被狂犬咬伤后用过狂犬疫苗仍然死亡的12例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
均未及时合理地处理伤口。
②没有及时合理用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有人对被狂犬咬伤后曾用犬疫苗治疗无效的22例患者调查,发现所有人均未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直接中和狂犬病毒的,故抗狂犬病血清的应用愈早效果愈好。如果被狂犬咬伤后1周内应用,尚有一定意义,过迟就无效了。
③疫苗质量不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狂犬疫苗的效价应为≥25IUml。疫苗效价越高,免疫效果就越好。如果狂犬疫苗的安瓿出现裂纹,或形成摇不散的块状物,或注射时没有摇匀,只注射上清液,或疫苗有效期已过,或疫苗贮藏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液体疫苗发生冻结,均会影响疫苗的质量,使免疫失败。
④疫苗接种方法不当。狂犬疫苗的使用方法,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方法进行。有人随意增减接种剂量和注射时间,违反血清抗体转化规律,必然影响免疫效果。据报告,如果较快稀释冻干狂犬疫苗时,可产生大量气泡,使每支安瓿内残留液达1525ml,也会影响免疫质量。
⑤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人报告,被狂犬咬伤者如有嗜烟、酗酒或吸毒等不良嗜好,常发生狂犬疫苗免疫失败。此外,患有恶性肿瘤、肝硬化以及过度疲劳、情绪过于忧虑或亢奋等均可使免疫应答不良。据报道,被狂犬咬伤以后,只要正常处理伤口,及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和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也就是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99%以上
的病人会平安无事
人用浓缩狂犬疫苗
规格
液体浓缩狂犬疫苗2ml/安瓿;冻干浓缩狂犬疫苗1ml或2ml/安瓿
接种对象可分为两种,一是咬伤后预防;二是无咬伤预防。咬伤后(暴露后)预防: 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抓伤很轻)、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无咬伤后(暴露前)预防: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去疫区旅游者,均应用狂犬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使用方法
1.咬伤后的预防
一般咬伤: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0、3、7、14、30天于肌肉(臀部或上臂三角肌)各注射液体浓缩狂犬疫苗2ml(冻干浓缩狂犬疫苗1ml或2ml),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一处或多处咬伤,咬穿皮肤被舔舐):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本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体重)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封闭咬上局部和肌肉注射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10、20、90天分别加强注射1针。凡注射疫苗一天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症、服免疫抑制剂、老人、严重营养不良或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等7种情况,均应于初种加2-3倍疫苗量,分部位注射,才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2 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注射
可按0、7、21注射3针。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1-3年加强1针。
禁忌
1.咬伤后预防:无禁忌证
2.咬伤前预防:在近期保证不会有接触传染源及狂犬病毒机会的前提下, 妊 娠期、急性发热性疾病、过敏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推迟接种。
反应
局部反应:少数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搔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
全身反应:1993年开始使用浓缩狂犬病疫苗后,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大面积的荨麻疹、红斑、头晕、头疼、全身不适、皮疹、四肢麻木、发热者少见,偶有过敏性休克的报告,中枢神经变态反应罕见。
效果
初次免疫中和抗体在接种疫苗开始7-10天出现,5针免疫后均能达到保护水平(要求05IU/ml)。抗体维持时间至少半年。
储存 2-8℃
有效期 液体浓缩狂犬疫苗1年 冻干浓缩狂犬疫苗2年
国产疫苗效果很好与进口疫苗效果同步。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