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开学时间2023

厦门理工学院开学时间2023,第1张

院校专业:

厦门理工学院 普通本科 理工类 公办

官方网址: https://zsbxmuteducn/ http://wwwxmuteducn/

官方地址: 福建厦门市

官方电话: 0592-6291678

电子邮箱: zsb@xmuteducn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 “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 1981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3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发改委“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全国100所)。2017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66所)。2018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先后获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面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主要学科门类。 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 18个院、部。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艺术学理论 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艺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会计、体育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含研究生、留学生);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1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6%,拥有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闽江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校确立了 “优势的工科、特色的文科、扎实的理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材料应用技术、电子信息类、城乡建设与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8个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级高原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21年3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作为2021年度新增7所、中国内地333所高校之一,工程科学(Engineering)首次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新突破。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中外合作、闽台合作等多种培养方式。学校面向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自 2017年以来,已获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3000项,国家级奖项超过1000项,学生获奖人次达10000人次,连续三年全省名列前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2021年分别发布的2015-2019年、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中我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名。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重点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200余项。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现有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 18个,其中国家级6个;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3门,省级71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5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1个、省级2个;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5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5项;国家级教材4部,省级教材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4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63项,省级713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0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特等奖培育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9项。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住建部专业评估,6个专业通过台湾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通过认证数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实施 “阳光雨露计划”,开展“温情三部曲”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了以“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和“周末文化集市”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进舞台中央,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主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服务育人平台,“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获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贯彻“守望相助”工作理念,搭建学生安全信息网络;深度开展“亲情教育”,积极引导“亲情体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科研平台建设扎实。现拥有福建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风灾害与风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与用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两岸文创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35个,厦门市科研平台22个。 科研水平快速提升。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总额连续十年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2012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近2700余项,横向项目20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4个亿。“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级项目127项,省市级重大项目19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5项;新增省部级以上奖励4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及以上奖项9项;授权发明专利459件,发表高水平论文1310篇。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在厦高校中率先启动《服务海西 /厦门行动计划(2009-2013年)》;制定并实施《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5-2018年)》;成立大学科技园,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吸引了一批优质上市企业入园,园区产值超过2个亿。与翔业集团、盈趣科技、冠捷科技、宸鸿科技、玉晶光电、联芯电子、开发晶照明、麦克奥迪集团、ABB公司、好慷在家等在内的30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参与组建集美区产业技术联盟并出任首任轮值主席院校。积极参与“山海协作”,与龙岩市、连城县相关单位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设立了“厦理工龙岩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驻地服务机构,为闽西南地区的科技企业、产业管理部门和工业园区提供科技服务;打造了全国首个高校红色孵化器——厦龙筑梦红色孵化器;与漳州诏安县建立校地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成立全球安卓系统研发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触控产品检测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福建省时尚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积极参加“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每年发布“两岸创意经济研究年度报告”。与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冠捷显示器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多项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共与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日本琉球大学、韩国全北大学等 60多所优质大学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与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共建高端轴承研究中心、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共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等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本硕士生的联合培养。实施高端外专引智和海外教授聘请计划,招收侨生、港澳台地区学生和国际生到校学习。在闽台合作上先行先试,与3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不断创新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台湾铭传大学共建“海峡商贸学院”,与逢甲大学等合作“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与宸鸿科技集团开启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 学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连续三届获评 “省级文明学校”,获评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等。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综合改革、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根据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显示,我校在福建省高校发展潜力排名中进步明显,我校发展潜力跻身福建省11所重点建设高校第6名。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排行结果,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位,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年版)排行榜中位列第17位。根据上海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我校综合排名居于全国第256位,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排名第119位,在省内上榜院校中排名第7位。

其他信息:

学校定于2020年8月29日起,安排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在校生分批、错峰返校。 1研究生安排在8月29日、8月30日返校。 2本科生按实际教学安排分五个批次返校,各批次时间点依次为:8月29日、8月30日、9月3日、9月9日、9月13日;每批次返校的具体名单及有关要求由各二级学院(与本通知同步)通知学生。 3新生(含研究生和本科生)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告知的时间为准,不得提前到校。 4未接到学校返校通知前,尚在国(境)外的外籍学生暂不入境和返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厦门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创办时间1981年。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学校前身为1981年创办的鹭江职业大学。1987年厦门职业经济学院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07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专业评估。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集美、思明、厦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27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中外文数据库65个。信息化、数字化校园高起点建设。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新丝路时尚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等19个院、部。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708万册,电子藏书1363万册,拥有“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平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超星名师讲坛等中文数据库以及IDL、Springer、Wiley、EBSCO等外文数据库资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2020年,新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艺术   、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会计、体育。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我校教职工总数为15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2%;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14%;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经历专任教师的24%;具有一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教师占36%;外(台)籍教师的占12%。 学校有双聘院士8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讲座教授1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4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

住宿条件

公寓均为6人间,每间宿舍设有独立卫生间、阳台、1台空调、6套公寓式家具,6个网络端口。公寓区内食堂、超市、商店等附属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教学理念

学校确立了“强工程、厚经管、大文化”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紧密对接厦门市“双千亿”工程和重点打造的12条千亿产业链群,布局发展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材料应用技术、城乡建设与环保、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等8个学科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4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和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学科,建有1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开展人才“供给侧”改革,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六联合”、“二元制”、“卓越应用人才”等多种培养方式。2012年以来,在福建省本二批高考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居省内同批次高校首位;自2013年起部分专业在福建省及江西省列入本一批招生;具有篮球(女子)和健美操两个国家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2018年学校开始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

学生收获

2016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已获得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2800项,国家级奖项一千多项,学生获奖人次达7000人次,连续三年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工程算量、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近230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健美操大赛、光电设计、工程算量等部分赛事更是连续多年蝉联冠军。  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现有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精品课程57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9项,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项(含重大项目5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2项;优秀教材国家级4部,省级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35项,省级658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0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台湾IEET认证。

办学特点

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培育了以“周末文化集市”、“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进舞台中央,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素质养成平台上的主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服务育人平台,“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获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大力倡导“守望相助”的校园亲情理念,激发学生自助互助的热情,引导学生亲情体验,完善阳光健康人格。富有厦门理工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科研平台建设

现拥有福建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与用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两岸文创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29个,厦门市科研平台19个。  

                                   

科研水平

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总额连续十年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5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2项、省部级项目31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科研奖励26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和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市级科研奖励32项,授权发明专利240件。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厦高校中率先启动《服务海西/厦门行动计划(2009-2013年)》;制定并实施《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5-2018年)》;成立厦门市第二家、集美区首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及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全国高校首个国际化离岸孵化器——“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吸引了上市公司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美亚中敏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入园,园区产值超过2个亿。与玉晶光电、宸鸿科技、冠捷集团、联芯电子、麦克奥迪、好慷在家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球安卓系统研发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触控产品检测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获批福建省时尚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在龙岩打造了全国首个高校红色孵化器-厦龙筑梦红色孵化器;深度参与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泉州、龙岩、三明等多地承担并实施了农村环境改善项目。积极参加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州)、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惠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进行项目成果交流,每年发布“两岸创意经济研究年度报告”。2018年与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成功获批工信部2018年邮轮薄板分段模块化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批准立项。2017年与厦门华联电子、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家电智能控制器绿色制造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获批工信部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批准立项。参与冠捷显示器和中国航天集团联合申报的工信部绿色制造项目“液晶电视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开发与系统集成”。建设首个福建省高校产学融合系统,实施“先导项目”,2016年以来,共立项 “企业委托型”项目24个,“团队培育型”项目16个,带动350名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国际交流

与美、英、加、新等20多个国家68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交流。与密苏里大学合作,成功获批教育部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密苏里学院。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共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中国高校首家)等。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共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10所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本硕士生的联合培养。大力实施海外高端外专引智和海外教授聘请计划,年均聘请40名海外专家到校进行教学与科研合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招收优质国际学生及台港澳生到校攻读学位。2010年起成为福建省首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先后以“3+1分段对接”、“4+0”模式联合培养人才;两岸校校企共建海峡商贸学院、微电子学院;两岸高校共建实验室和研究所;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  

学校的荣誉

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文明学校”;获评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福建省最受考生欢迎的高校之一”等。2017年5月及2018年1月,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等市领导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我校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的成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泰斗潘懋元先生带队到校考察调研,高度肯定了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及“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指出学校发展紧贴厦门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办学成效显著。    

  附件:2011年有资格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学校名单及运动项目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序号 学校名称 项 目

  1 北京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赛艇

  2 中国人民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

  3 清华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游泳、射击、健美操、赛艇

  4 北京交通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跆拳道

  5 北京科技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

  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田径、羽毛球

  7 北京邮电大学 乒乓球、武术

  8 华北电力大学 田径、跆拳道

  9 北京化工大学 篮球、网球、健美操

  10 中国农业大学 田径、足球、橄榄球

  11 北京林业大学 田径

  12 北京中医药大学 武术、足球、健美操

  13 北京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橄榄球、健美操

  14 北京外国语大学 游泳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篮球

  16 中央财经大学 排球

  17 中国政法大学 排球、乒乓球

  18 中央民族大学 网球

  19 北京理工大学 田径、足球、武术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田径、排球、足球、定向越野

  21 北京联合大学 足球、健美操

  22 北京工业大学 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羽毛球

  23 北方工业大学 棒球、垒球

  24 首都师范大学 健美操、定向越野

  2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篮球、游泳

  2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田径

  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田径、定向越野、攀岩、跆拳道

  28 南开大学 田径、排球、棋牌

  29 天津大学 田径、篮球、游泳

  30 中国民航大学 篮球、柔道

  31 天津工业大学 田径、排球、游泳、健美操、龙舟

  32 天津科技大学 乒乓球、健美操、龙舟

  33 天津理工大学 排球、武术、跆拳道、柔道

  34 天津医科大学 游泳、龙舟

  35 天津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龙舟、棋牌

  36 天津外国语学院 网球、击剑、龙舟

  37 天津财经大学 田径、篮球、定向越野

  38 天津商业大学 游泳

  39 天津城建学院 足球

  40 燕山大学 排球

  41 河北工程大学 田径、篮球、健美操

  42 河北农业大学 田径、排球

  43 河北师范大学 篮球、排球

  44 石家庄经济学院 足球、攀岩

  45 河北传媒学院 足球、健美操

  46 山西大学 田径、篮球、健美操

  47 太原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

  48 中北大学 排球、跆拳道

  49 山西农业大学 田径

  50 山西医科大学 健美操

  51 山西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健美操

  52 山西财经大学 田径、篮球

  53 太原师范学院 游泳

  54 内蒙古大学 足球

  55 内蒙古科技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

  56 内蒙古工业大学 排球

  57 内蒙古农业大学 田径、篮球

  58 内蒙古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摔跤、柔道

  59 呼伦贝尔学院 冰雪

  60 大连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

  61 东北大学 田径、篮球、羽毛球、冰雪

  62 辽宁大学 篮球

  63 大连大学 田径、游泳

  64 沈阳理工大学 足球

  65 沈阳工业大学 足球

  66 沈阳建筑大学 游泳、网球

  6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羽毛球、击剑

  68 大连交通大学 乒乓球

  69 沈阳化工大学 排球、网球

  70 辽宁师范大学 田径

  71 东北财经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

  72 大连艺术学院 田径、健美操

  73 吉林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74 东北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

  75 延边大学 足球、跆拳道

  76 北华大学 龙舟、冰雪

  77 吉林农业大学 篮球、跆拳道、定向越野

  78 东北电力大学 龙舟、冰雪

  79 吉林化工学院 足球

  80 长春工程学院 篮球

  81 长春师范学院 排球、足球、冰雪

  82 东北林业大学 田径、篮球、游泳、武术、冰雪

  8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田径、游泳、乒乓球、冰雪

  84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冰雪

  85 黑龙江大学 田径、乒乓球、射击

  86 齐齐哈尔大学 田径、冰雪

  87 哈尔滨理工大学 游泳、乒乓球、健美操、冰雪

  88 东北石油大学 田径

  89 东北农业大学 田径

  90 哈尔滨师范大学 田径、武术、健美操、冰雪

  91 哈尔滨商业大学 田径、游泳、网球

  92 复旦大学 田径、排球、游泳、武术、射击、棋牌

  93 同济大学 田径、足球、游泳、羽毛球、手球、健美操

  94 上海交通大学 田径、篮球、游泳、乒乓球、网球、健美操、赛艇

  95 华东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射击

  96 东华大学 田径、足球、手球、射击

  97 华东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

  98 上海外国语大学 棒球、棋牌

  99 上海财经大学 游泳、网球、棋牌

  100 上海大学 田径、排球、网球、武术

  101 上海理工大学 田径、足球

  102 上海海事大学 游泳、武术、龙舟

  10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足球

  104 上海海洋大学 田径

  105 上海中医药大学 排球、武术

  106 华东政法大学 棒球、垒球

  107 上海金融学院 击剑

  108 上海电力学院 手球、击剑

  109 南京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

  110 东南大学 田径、排球、游泳、乒乓球、射击、定向越野

  111 中国矿业大学 田径、篮球、游泳、网球、定向越野

  112 河海大学 足球、健美操、乒乓球

  113 江南大学 棒球、龙舟

  114 南京农业大学 排球、网球、武术

  115 南京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

  1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

  117 苏州大学 田径、游泳、篮球

  118 扬州大学 田径、乒乓球、武术

  119 江苏大学 排球、足球

  120 南京邮电大学 篮球、足球

  121 南京工业大学 田径、篮球、棒球、垒球

  122 南京师范大学 田径、网球

  123 徐州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

  124 南京财经大学 田径、篮球、羽毛球

  125 南通大学 田径、击剑

  12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排球、乒乓球、跆拳道

  127 苏州科技学院 羽毛球

  128 浙江大学 田径、篮球、网球、排球

  129 宁波大学 篮球、足球、乒乓球

  130 浙江工业大学 田径、定向越野

  131 浙江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

  132 浙江中医药大学 武术

  133 浙江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

  134 浙江工商大学 篮球、游泳

  135 浙江财经学院 游泳、乒乓球

  136 合肥工业大学 篮球、手球

  13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羽毛球

  138 安徽工业大学 田径、篮球

  139 安徽工程大学 武术

  140 安徽师范大学 田径、武术

  14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乒乓球、击剑

  142 合肥学院 击剑

  143 厦门大学 田径、篮球、棒球、武术、健美操

  144 华侨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

  145 集美大学 田径、游泳、武术

  146 福州大学 游泳、篮球

  147 福建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游泳、排球

  148 厦门理工学院 篮球、健美操

  149 南昌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赛艇

  150 华东交通大学 田径、篮球、网球、武术

  151 南昌航空大学 羽毛球

  152 江西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健美操、跆拳道

  153 江西财经大学 网球

  154 井冈山大学 篮球

  155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健美操

  156 赣南师范学院 田径

  157 山东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乒乓球、定向越野

  158 中国海洋大学 田径、排球

  159 青岛大学 田径、足球、健美操

  160 山东科技大学 篮球

  161 山东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

  162 聊城大学 赛艇、龙舟

  163 青岛科技大学 足球

  164 济南大学 足球、摔跤

  165 山东农业大学 田径、篮球、跆拳道

  166 山东中医药大学 田径、武术

  167 山东师范大学 田径、排球、乒乓球、健美操

  168 鲁东大学 田径、篮球

  169 德州学院 射击

  170 山东财政学院 排球

  171 山东工商学院 田径

  17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

  173 郑州大学 田径、篮球、乒乓球

  174 河南大学 田径、篮球

  175 河南理工大学 篮球、武术

  176 河南师范大学 排球

  17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田径、武术、健美操

  178 武汉大学 田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17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

  180 华中科技大学 田径、篮球、乒乓球、网球、武术

  181 武汉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网球、武术、跆拳道

  18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田径、游泳、羽毛球、定向越野、攀岩

  183 华中农业大学 羽毛球

  184 华中师范大学 田径、羽毛球、健美操

  185 湖北大学 田径、足球、武术

  186 三峡大学 武术、足球

  187 武汉科技大学 田径、篮球

  188 湖北工业大学 篮球、乒乓球

  189 武汉工程大学 健美操

  190 武汉工业学院 篮球

  191 湖北经济学院 田径、排球

  192 中南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射击、定向越野

  193 湖南大学 田径、篮球、定向越野

  194 湘潭大学 田径、篮球、羽毛球

  195 南华大学 排球

  196 湖南工业大学 田径、篮球

  197 湖南农业大学 足球

  198 湖南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

  199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足球、定向越野

  20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田径、排球

  20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

  202 中山大学 田径、排球、游泳、击剑

  203 华南理工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

  204 暨南大学 田径、游泳、羽毛球、网球、武术

  205 深圳大学 乒乓球、定向越野

  206 广东工业大学 篮球、足球、乒乓球

  207 华南农业大学 羽毛球

  208 华南师范大学 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武术

  209 广州大学 篮球

  210 韩山师范学院 定向越野

  211 广东商学院 田径、游泳

  212 广西大学 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

  21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网球

  214 广西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

  215 广西民族大学 足球、龙舟

  216 广西中医学院 羽毛球、武术

  217 广西师范学院 田径、篮球

  218 海南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

  219 海南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足球

  220 琼州学院 排球

  221 重庆大学 田径、篮球、网球

  222 西南大学 足球、游泳、网球

  223 重庆邮电大学 乒乓球

  224 重庆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

  225 重庆工商大学 排球

  226 西南政法大学 田径、排球

  227 重庆科技学院 足球

  228 重庆文理学院 篮球

  229 四川大学 田径、排球、足球、游泳、网球

  230 西南交通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健美操

  231 电子科技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网球

  232 西南财经大学 篮球、足球、网球、健美操

  233 西华大学 健美操、跆拳道

  234 成都中医药大学 武术

  235 西华师范大学 射击

  236 西南石油大学 网球

  237 成都学院 武术

  238 贵州大学 田径、篮球、乒乓球、定向越野

  239 贵州师范大学 排球

  240 云南大学 田径

  241 昆明理工大学 排球、足球

  242 云南师范大学 田径、网球

  243 云南财经大学 篮球、网球

  244 西安交通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

  245 长安大学 田径、足球、乒乓球、健美操

  24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游泳、健美操

  24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球

  248 陕西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

  249 西北工业大学 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 羽毛球

  250 西安理工大学 田径、游泳

  25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田径、足球、网球、健美操

  252 西安工业大学 篮球

  253 西安邮电学院 田径

  254 西安财经学院 足球

  255 兰州大学 田径、排球、武术

  256 西北民族大学 田径、足球、武术

  257 兰州交通大学 田径、乒乓球

  258 甘肃政法大学 足球

  259 西北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健美操

  260 青海师范大学 田径、篮球

  261 青海民族大学 篮球

  262 北方民族大学 武术

  263 宁夏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

  264 新疆大学 田径、篮球、足球

  265 石河子大学 跆拳道

  266 新疆农业大学 排球

  267 新疆师范大学 田径、足球、乒乓球、健美操

  268 新疆财经大学 田径、篮球

  原文地址:http://gaokaochsicomcn/gkxx/gspydy/201012/20101230/155625448html

一、厦门理工学院在哪里 厦门理工学院 地址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理工路600号,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二、厦门理工学院介绍

厦门理工学院 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国家中心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1981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 厦门理工学院 ”。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3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发改委“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全国100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66所)。2018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集美、思明、厦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27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57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65个。信息化、数字化校园高起点建设。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新丝路时尚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等19个院、部。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9943人(含研究生330人,留学生138人);专任教师106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2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2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闽江学者13人,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青年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校确立了“强工程、厚经管、大文化”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紧密对接厦门市“双千亿”工程和重点打造的12条千亿产业链群,布局发展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材料应用技术、城乡建设与环保、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等8个学科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4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和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学科,建有1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开展人才“供给侧”改革,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六联合”、“二元制”、“卓越应用人才”等多种培养方式。2012年以来,在福建省本二批高考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居省内同批次高校首位;自2013年起部分专业在福建省及江西省列入本一批招生;具有篮球(女子)和健美操两个国家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2018年学校开始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

2016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已获得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2800项,国家级奖项一千多项,学生获奖人次达7000人次,连续三年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工程算量、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近230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健美操大赛、光电设计、工程算量等部分赛事更是连续多年蝉联冠军。

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一次性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现有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精品课程57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9项,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项(含重大项目5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2项;优秀教材国家级4部,省级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35项,省级658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0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台湾IEET认证。

针对我校办学特点,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培养与亲产业人才相匹配的人文素质。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培育了以“周末文化集市”、“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进舞台中央,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素质养成平台上的主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服务育人平台,“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获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大力倡导“守望相助”的校园亲情理念,激发学生自助互助的热情,引导学生亲情体验,完善阳光健康人格。富有厦门理工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科研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现拥有福建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与用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厦门理工学院 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两岸文创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29个,厦门市科研平台19个。

科研水平快速提升。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总额连续十年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5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2项、省部级项目31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科研奖励26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和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市级科研奖励32项,授权发明专利240件。2018年度,科研经费达10237万元(横向科研活动经费首次突破6000万元)。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在厦高校中率先启动《服务海西/厦门行动计划(2009-2013年)》;制定并实施《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5-2018年)》;成立厦门市第二家、集美区首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及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全国高校首个国际化离岸孵化器——“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吸引了上市公司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美亚中敏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入园,园区产值超过2个亿。与玉晶光电、宸鸿科技、冠捷集团、联芯电子、麦克奥迪、好慷在家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球安卓系统研发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触控产品检测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获批福建省时尚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在龙岩打造了全国首个高校红色孵化器-厦龙筑梦红色孵化器;深度参与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泉州、龙岩、三明等多地承担并实施了农村环境改善项目。积极参加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州)、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惠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进行项目成果交流,每年发布“两岸创意经济研究年度报告”。2018年与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成功获批工信部2018年邮轮薄板分段模块化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批准立项,获得工信部资助资金1200万元,本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2017年与厦门华联电子、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家电智能控制器绿色制造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获批工信部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达8200万元。参与冠捷显示器和中国航天集团联合申报的工信部绿色制造项目“液晶电视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开发与系统集成”共获批1200万项目资助。建设首个福建省高校产学融合系统,实施“先导项目”,2016年以来,共立项 “企业委托型”项目24个,“团队培育型”项目16个,资助3000多万元,由此引导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经费达6000余万元,带动350名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10亿元,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清校区)创办于1977年,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由福建师范大学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校位于著名侨乡福清市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并确立了多科性、有特色、教学应用型的办学思路。现设有经济法律系、人文科学系、外语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体育与社区管理系等7个系,2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6500多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3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各类高级职称人员近1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40多人,并常年聘请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和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上课。目前已建立2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6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100多万册,期刊1200多种,图书馆网络与福建师范大学本部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办学30多年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000多人,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一)法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从事法律事务的实际能力,适应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基础、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分销渠道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经济法概论、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金融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复合型,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毕业后从事金融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政学、会计学原理、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保险学原理、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能在外贸企业、涉外经贸部门及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经贸英语等。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教育、行政、科研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管理、研究或文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国文字学、逻辑学、马列文论、基础写作、应用写作、秘书学、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基础等。

  (六)旅游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及其他相关旅游服务行业或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导游学、旅游公关学、管理学基础、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服务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英语、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旅游法学、旅游美学等。

  (七)心理学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教育、司法、医疗、工商、经济管理、组织人事、广告服务等部门和行业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行业心理应用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

  (八)学前教育专业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方法,能在幼儿园(早教园、亲子园)、学前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社区幼儿教育及其他相关机构教育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设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性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教育管理学、游戏论、学前中外教育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乐理、钢琴、美术和舞蹈及创编等。

  (九)英语专业本专业将结合我国的涉外行业改革实际以及21世纪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能适应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出版等行业相关业务活动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语言学基础、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选读、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实用翻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报刊选读、外国文学、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新闻英语、旅游英语等。

  (十)日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和日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阅读、日语笔译、日语口译、实用文体写作、商务日语、日语语法、日本文学、日语写作、日本概况、日本语概况、日本文化概况、报刊选读等。

  (十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从事软硬件操作、维护、开发与设计等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快速跟踪和应用计算机新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值分析、操作系统原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VC++程序设计等。

  (十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方面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计算机语言、应用概率论、数理统计及其应用软件、常微分方程、运筹学、数据结构、信息科学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以及根据专业方向而设立的课程组(目前开设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图像两个专业方向供学生任意选择)。

  (十三)财务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英语、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跨国公司财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中国税制、审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等。

  (十四)网络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工结合,具有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能够从事网络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网络综合布线与设计、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分析与测试、TCP/IP编程、IP交换与路由技术、构建中小企业网络、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等。

  (十五)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技术、电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具备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知识,能够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它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报道、摄录、编辑以及电声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基础、影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新闻采编、影视作品鉴赏、电视节目构成、电视摄像、中国传播学史、外国传播学史、广播电视法规与广电职业道德等。

  (十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能熟练掌握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软件工程、网络系统集成技术、通信原理、微波通信原理、光纤通信、信息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等。

  (十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能熟练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设计与方法;具备电子信息系统、产品、设备等硬件的研究、设计和制造能力,又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模拟仿真、自动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磁学、光学与原子物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原理、嵌入式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信息论、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

  (十八)应用化学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操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学工艺学、无机精细化工工艺、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分子材料导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化工过程开发、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机械制图、专业外语等。

  (十九)环境科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科学概论、基础化学及实验、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废物处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法等。

  (二十)生物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在医药、食品、环保及其它行业或部门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及免疫学、遗传学、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药理学、药物化学、生化制药、生物技术下游技术等。

  (二十一)生物工程专业(食品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在各种如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保、轻工等领域中从事生物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概论、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发酵工程设备、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

  (二十二)社会体育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社会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学概论、体育史、体育社会学、体育心里学、体育科研方法、社会体育导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设施与管理、休闲运动概论、社区体育、体育统计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休闲体育经营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方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网球、健美操、游泳、乒乓球等。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创办于1977年,副厅级建制,省属全额拨款的全民制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最初为莆田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后又数易校名,先后为莆田师范专科学校、福清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师大二部。1984年6月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并一直沿用至今。学校位于著名侨乡福清市市区,地处福州——平潭交通主干线中枢位置,校园占地(含预留地)900多亩,已基本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通过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A 安徽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投资学、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表演、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告学、广告学(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乘与礼仪、摄影、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计学、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物理学(师范类)、 通信工程、自动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表演)。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园艺学、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1)文化产业管理精品课程扩展阅读: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 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发展史略、小学生心理辅导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是省级精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B 厦门理工学院的重点学科是什么

经过几年快速发展,目前厦门理工已拥有车辆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光学工程回三个省级建设重点学科;英答语言文学、传播学、物流管理三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商务策划管理、光电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汽车理赔公估等在福建省高校率先且唯一设置的专业;省级精品课程8项,校级精品课程27项。

C 江汉大学有没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没有该专业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现设有6个系,开办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等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只有播音与主持艺术有点近似。

学校简介

江汉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理想的学习园地。

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1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66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一级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0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6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91人。有双聘院士1人,“楚天学者”12人,二级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省、市 专项津贴及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5人。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人才,16人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

学校设有武汉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等54个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亿元。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图书馆藏书206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中外文期刊22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5个。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立足武汉,服务社会,力争早日建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D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办学条件

2014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134名,其中包括专职教师829名、教授、副教授180余名、“双师型”教师39名,常聘外籍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教学名师10余人,硕士生导师20余人,博士生导师3人,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

省首批准精算师(2人):安勇、刘凌晨

省首批软科学队伍专家(1人):靳共元

省级教学名师(5人):暴丽艳、韩冬芳、岳云康、王建珍、王辛平

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任平泉

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财务管理教学团队 2014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建省级省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信息安全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4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

省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1个):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省级信息安全示范实验室(1个):

信息安全实验室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4个):

财务管理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概论、政治经济学

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

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2004-2007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全国性大赛中,学院参赛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8项;

2004-2005年,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6年,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4项;

2006年,全国浩沙杯万人健美操总决赛中获得(6人)二等奖;

2006-2007年,省直文明委评为“文明和谐单位”;

2007年,全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中获一等奖;

2007年“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大赛”中获大学本科组一等奖 ;

2007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011年7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中,棒球队获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3年7月,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中,棒球队获得专业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6年4月,在2015-2016年全国跳绳联赛(太原站)暨“龙花杯”山西省学生跳绳比赛中,花样跳神队取得好的成绩。

E 请问湖南商学院有哪些美术专业 谢谢

湖南商学院美术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文化产业专管理、服装与服饰设属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

设计学是湖南商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之一,现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获教育部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艺术设计专业已建设成为方向齐全、师资优良、交叉教学、优势互补的有明显优势与特点并具备相当社会影响力的学科。

设计艺术学院现有省级特色专业一门(艺术设计专业),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一门(设计艺术学),校级精品课程两门(平面广告设计、广告策划),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广告艺术设计教学团队)。

F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学院成就

文华学院建院以来,教学、科研、创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在艺术教学、艺术创作等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舞蹈系师生参加中国文化艺术 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一举荣获一、二、三等奖共六项;戏剧系学生也在央视播出的连续剧中显露头角。2008年12月,学院与云南省文联舞蹈家协会、沧源佤族自治县共同创作、编排的大型佤族歌舞乐《重彩·佤山》荣获“云南省2008年度第五届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云南省第十届新剧(节)目展演”中,获得集体奖2项、一等奖4项3人次、二等奖4项8人次、三等奖2项6人次的好成绩。

2010年以来,文华学院先后主办、承办、参与了“首届中国昆明‘原生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东盟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讨班、 东亚峰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海世博会云南馆演出、2010年昆明景颇族目瑙纵歌盛会、美术系9件作品送往瑞士展出、我院利用自有教学资源创作编排的大型哈尼族音·舞·诗·画《阿密车》荣获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金奖第一名,等一系列重大的国内外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文华学院的美誉度、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与日俱增。

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完成“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研究成果60余篇。《云艺文华论丛》已出版至第四辑共计200多万字。陈劲松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专著《现代人文理念与艺术创造精神》荣获云南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荣获省 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云南原生态音乐的价值》荣获首届中国昆明原生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二等奖;2010年6月荣获云南省首届民办教育大奖“卓越贡献奖”;2010年8月又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2010年,我院获省级教改项目2项;舞蹈系《云南少数民族》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传媒艺术系《录音学》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录音艺术》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主持申报《民乐合奏》为省级精品课程获准立项;2011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音乐系教师申报省级音乐专业优秀团队获准立项;2011年专著《钢琴即兴伴奏》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廖开副院长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以他为项目负责人的《基础素描》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以他为负责人的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名师工作室;康建中教授被评为高校音乐教学名师。

截止2013年舞蹈系近三年教学成果:茶马古道、阿密车、哀牢茴响、甜、阿支的刀、重彩·佤山、雨林物语。

艺术设计系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全系教师认真负责,严以律己,艺术设计系现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设计五个专业和建筑景观动画专业方向,近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011届、2012届、2013届毕业展览暨就业双选会成功举办,特别是2013届毕业展览网上展厅上线,点击游览量达到160万人次,毕业作品展览有效地把设计系毕业生的专业情况传递给社会和用人单位,大力的促进了设计系毕业生的就业。

2、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巩固自身专业优势,加大实践课程教学安排,把实际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作品先后在IDAA国际美术设计大奖赛、“云南省艺术设计大展”、“三生教育”书画作品展、“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3、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巩固自身专业的同时加大实践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求创新,学生在IDAA国际美术设计大奖赛、“云南省艺术设计大展”、“三生教育”书画作品展、“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4、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结合云南省区域经济文化民族特色,把民族图案与现代服饰相结合,设计出有云南文化特色的服饰。服装专业学生在大理国际服装走秀等一系列的服装活动中表现优异。

5、动画设计专业结合云南区域经济文化民族特色,把云南民族节日和传说用动画形式再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的云南民族特色。学生在云南省动漫展览、“动感地带杯”云南省首届大中专院校师生旅游手工艺品和工业设计大赛、IDAA国际美术设计大奖赛、“云南省艺术设计大展”、“三生教育”书画作品展、“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6、建筑景观动画专业是艺术设计系结合环境设计和动画设计两个专业的特色新开的专业方向,主要是数字还原设计,已有两届毕业生,12届毕业生设计制作的《明清昆明》、《古镇沙溪》,13级《南诏古国》《镖牛祭祀》等优秀影片在全国各类展览中获奖。

美术系教学成果

1、《爱国者》雕塑 罗燕

2、《扎西会议》雕塑 李文浩

3、《中国烙印》雕塑 吕丽蓉

4、《冬至3》油画 聂南祥

5、《男生》 国画 孙同良

6、《女人体1》油画 李双铃

7、陈一云《股民脸谱》油画

8、《边界》综合装饰 段羽

9、《女孩》 国画 孙同良

10、《佤族铁汉》水彩 廖开

11、2011届毕业作品展

12、昆明诺帝卡画廊作品展

13、2004级 林辉 《思》

14、2005级 李卯 雕塑《我!?》

15、2009级 贺平 《暖春》

16、2007级 鲁东杰 《小男孩》

17、2008级 王伟 《大卫》

18、2008级 薛令《无题》

19、2008级 刘双 《综合材料》

20、2009级 张力丹 《No mean》

21、2009级 袁丽 《编织的回忆》

22、廖开副院长带领日本青少年参观美术作品

23、毕业生作品《背影》

24、行为艺术——纯色系列

25、学生作品在瑞士展览

26、美术学专业学生举办“一寸”作品展

27、学生校内写生

28、学生义务为圭山完小上美术课

29、廖开教授被评为云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绘画工作室被评为教学名师工作室;

《风之痕》《梦想家园—纪念汶川地震失学儿童》《午后暖阳》《夏》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后院》 《老百姓的故事》 《鲜花》 《瓶花》入选云南名家美术作品展;

《红头瑶》《农家活》入选中、韩现代作家招待展;

《丽江四方街》入选首届“云南省高校教师美术作品展”

《小憩》《滇池漠舟》入选昆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美术书法系列展

《阳光老人》荣获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三等奖

《湖面静悄悄》入选 昆明**美协第二届风景画展

《我们的家园》荣获 第二届云南省“三生教育”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三等奖

《七十年代的庚家花园》 《哭泣的滇池》入选 云南省第二届风景画展

《小村庄》《初春》入选 第八届云南省水彩、粉画作品展

《雨后》入选 首届昆明美术双年展——云南优秀美术作品展

《熟悉的陌生人》 《贵妇人》 《爱国者》《生长》入选 云南雕塑六十年大展

《水彩画写生》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

《基础素描》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管理系教学成果

根据教学需求,管理系专业教师近几年自编、参编教材五部:

1《艺术教育管理学》,李金福著,2004年云南大学出版社,荣获省教育厅成果运用一等奖。

2《民族舞蹈文论》,曾金华著,2010年云南民族出版社。

3《戏剧鉴赏》,姚又僮参编,2009年,戏剧出版社

4《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教程》,蔡英杰著,2011年5月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姜彩虹参编,201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践教学情况

1 2009级文化艺术管理实践和艺术市场营销

(1)电子商务实习

2011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200 生到云南电视台买乐购物中心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实习。

(2)艺术品营销实习

2012年5月,2009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昆明市豪都家俱城、昆明文达画廊、昆明文化艺术礼品公司直接进行工艺品、艺术品、美术作品、字画方面的市场营销实习。

2.2010级文化艺术管理实践

2013年3月30日-4月28日组织2010级艺术文化管理方向的66名学生到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盘龙区文化馆、官渡区文化馆、西山区文化馆、昆明国风雅集画廊、昆明艺术私享会画廊、昆明艺术空间画廊及昆明豪都家具城进行文化艺术管理和艺术市场营销的实习。

3专业课程实践

2010级艺术文化管理方向,学习了三个学期的音乐、舞蹈课程,课程结束时,举行了“音乐、舞蹈教学汇报演出”。

4基本功考核实践

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财政管理方向的学生,为全面掌握专业技能,举行了珠算、点钞的基本功考核实践。2012-2013学年下学期进行会计模拟做账实践。

5专业创作实践

2010级艺术文化管理专业方向学生于2012年举办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创作展”。2010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方向学生举行“云南民族建筑艺术创作展”。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教学实践基地为平台,确立 “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成才”的办学理念,完成“培养高尚品德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一切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1、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教学实践基地,承担经济与管理科学系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任务,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推动我系加强实习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2、建设类别

教学实践基地分为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文化艺术管理实践基地、艺术市场营销实践基地、艺术市场策划实践基地、专业创作实践基地等类别,基本上能够满足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需要。

3、建设现状

现建设有教学实践基地9个,分别为云铜小学、豪都实木家具商城、昆明Lz艺术私享会、国风雅集画廊、昆明竞合艺术空间、昆明官渡区文化馆、盘龙区文化馆、五华区文化馆、西山区文化馆,能够满足学生专业教学实践实习需求。

4、存在问题

艺术文化管理方向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公共财政管理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还需继续努力。经济与管理科学系将邀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到我系进行宣讲,共同探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G 国家级新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经过几年快速发展,目前已拥有车辆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光学工程三个省级建设重点内学科;英语言文学容、传播学、物流管理三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商务策划管理、光电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汽车理赔公估等在福建省高校率先且唯一设置的专业;省级精品课程8项,校级精品课程27项。这些都是比较热门的~~~

H 江西师大专科都有什么专业

江西师范大学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设有22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及现有的85个本科专业;当中包括获批的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

江西师范大学22个学院概况及所开设专业介绍可在学校官网 //zsjxnuecn/bzslmaspid=1186 查询。

I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的简介

管理学院设有文化产业管理系、经济学系、会展系3个系,1个学校重点研究所——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1个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以及4个研究中心,即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会展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媒介测评研究中心和品牌与营销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文化产业管理、经济学、会展经济与管理、媒体创意(影视制片)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200名。

管理学院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现为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媒介管理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管理学院具有浙江省高校中唯一的集三个省级传媒与文化研究机构于一体的平台优势,即一个省级创新团队——“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一个省级教学平台——“浙江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与一个省级研究机构——“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实验设备精良,建有价值近700万的中央财政资助的实验室传播与文化产业研发中心实验室、媒体创意策划与管理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室,浙江省财政资助的文化产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实验室,媒介测评与分析实验室,影视制片管理实验室以及校级实验室国际文化贸易实验室,为实现了特色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管理学院承担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2项,浙江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6门。青年教师连续四年在学校的教师技能竞赛中包揽前三名。文化产业管理系被授予浙江传媒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连续4年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7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评为学校“文明单位”。

管理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至今去国外对口院校学术访问、教学交流、合作攻关和学历深造,使专业教师国外学习、交流的比例达到25%以上。我院本科生有很多机会到和我校有紧密合作关系的英美名校读本科双学位或者攻读硕士学位。学院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科研、自主创业、学生工作、毕业生工作都位居学校榜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007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