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一名三岁的女孩子在视频当中因为爷爷开玩笑触碰了她一下,这个孩子立马回头大声的质问爷爷,你在干嘛,并且告诉爷爷,男孩子不能随便的碰女孩子,而父母也表示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很多的网友看到了这条视频之后,都纷纷的对这个孩子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表示赞同,那么儿童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展合适呢?
儿童性教育合适的年龄说到父母要给孩子开展性教育的话,很多父母都在纠结着,毕竟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发育程度,男孩和女孩都是处于不同的阶段,是不是男孩和女孩的性教育时间也是不同的呢?其实从真正意义上来说的话,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最好是在5岁之前的时候给孩子进行一些性教育方面的内容。
因为孩子在5岁之前的时候,虽然理解能力并不是非常的好,但是也一定要让孩子懂得,无论在任何一个年龄都要好好的保护自己,尤其是对于女孩子的性教育父母更是要得到重视。让孩子越早接受性教育越好。
儿童性教育的合适方法而说到父母要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话,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这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甚至是一件敏感的事情,所以会比较纠结,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儿童性教育,其实在孩子5岁之前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语言上的讲解,或者是用一些漫画图书影音资料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会更好一些。
儿童性教育合适的内容关于儿童性教育家长所需要教育给孩子的内容也是需要得到家长重视的,毕竟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需要理解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在5岁之前的时候,家长就一定要教育孩子学会性别之分。而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马上要步入到青春期之前的时候,家长就需要给孩子教育一些关于性生理知识方面的问题,等到孩子正式的步入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就要教育孩子的性心理和性道德方面的问题了。
所以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和所处的阶段来进行不同的性教育内容。并且家长也千万不要觉得性教育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只有正确的给孩子树立了性教育观念,孩子才会更好的保护自己,同时也会尊重与其他的异性,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云南一名三岁女童横穿马路十次后背撞,在小匠老师看来,家长和司机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非当当是某一方的责任,首先家长在现场没有没有照看好孩子,让孩子离开了自己的视线,最终才酿成了悲剧的发生,如果家长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照看好孩子,那么孩子就不会被车撞到,因此家长是需要为此事承担一定责任的。
一、事件具体经过具体事件发生在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第三中学路口附近,这名女童的母亲在路口的附近设摊卖洋芋,由于妈妈忙于工作,忽视了照顾孩子,没有想到孩子居然在马路上嬉戏了起来,孩子直接横穿马路多次,根据现场的监控视频显示,这条道路上来往的车辆其实并不多,孩子先后10次横穿马路,却在第10次穿越马路的时候,被一辆迎面行驶过来的白色越野车撞倒,而前面9次横穿马路都避开了车辆,看到监控视频,这名三岁的孩子横穿马路多次,这也让许多人捏了一把汗。
据了解,这名被车撞倒的三岁女童并没有生命危险,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双脚脚趾骨折,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最终才导致了这一出悲剧的发生。
二、家长和司机都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对于这一起事件,小匠老师认为这名三岁女童的母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只忙于工作而忽视照看孩子,让孩子跑离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孩子10次横穿马路,母亲都没有及时发现,最终在第10次横穿马路的时候,孩子被车撞倒,这时母亲才意识到孩子被车撞了,而一切已经为时已晚,如果母亲能够在孩子横穿马路的时候及时制止,孩子就不会被车撞倒受伤。
另外,这辆白色越野车的司机也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而且应该承担大部分的责任,毕竟是自己撞倒了孩子,导致孩子受伤,如果能够发现孩子在马路上,及时刹车或者躲避开来,也不至于撞倒孩子,导致孩子受伤。
三、此事的一些警醒这名三岁的女童多次横穿马路,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多次横穿马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如果女童的母亲有向孩子强调横穿马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那么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家长平时在照看孩子的过程当中,也不应该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特别是要照看好低龄的孩子,因为低龄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可能会做出一些非常危险的事情来,因此家长一定要照看好。
对于,此事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终于放暑假啦快乐起飞!!!
顺德各中小学已开启暑假模式,家有“熊孩子”的父母们。现在是不是一个头两个大呢?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很重要。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更重要,暑假是未成年人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所以,威胁孩子安全的交通隐患,一定不能忽视。
2019年12月13日下午,雷某驾驶一辆湘L号牌轻型普通货车从清远到顺德乐从大墩工业区送货,行驶至某小区门口时,雷某突然觉得车颠簸了一下,接着旁边有人拍打车窗示意他停车,雷某停车后,下车一看,吓了一跳,一个小女孩被压在货车的右后轮,他立刻打电话报警。
1、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事发前,小女孩是和妈妈一起到小区门口的,随后小女孩独自去路边玩耍,谁也不曾想到,一场悲剧即将发生
2、小女孩走到停在路边的叉车旁时一辆蓝色货车出现在视频中向事发路段慢慢驶来
3、突然,小女孩从路边跑出直接被货车撞倒后再碾压。
从小女孩的出现到出事,整个过程不到30秒。
接报后,交警和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小女孩送到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
3岁,正是一个孩童最天真烂漫的时光,她才刚开始看这个新鲜的世界就匆匆离去了。她的不幸,再心痛、再后悔都无法挽回悲伤之余我们是否更应该反思。孩子为何一个人在路边玩耍?事发时,孩子的家长在哪里?是什么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交警立即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找到了答案。
01家长在哪里?
据了解,小女孩邱某才3岁,当天妈妈杨某从幼儿园接回女儿后,与平时一样到小区外的路边摊买菜,让女儿旁边一边玩一边等她,事故发生接近2分钟后,她才惊觉孩子出事。
02货车司机在干嘛?
事发时,雷某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导航,邱某从路边跑到货车前方时,雷某都没有察觉,导致货车车头正面与邱某发生碰撞后再碾压邱某。
孩子的懵懂无知,家长的置若罔闻,司机的意识淡薄都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凶手”!
经调查取证,雷某驾驶机动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经鉴定,该车核载1495kg,事发时实载2710kg),且驾驶机动车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而邱某的行为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鉴于双方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交警认定各负事故同等责任。
每一次意外发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痛不欲生。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纵然时间地点人物不一致,但其中相同的悲剧致因之一便是家长监管不力。
01、2019年2月20日晚,15岁的何某泽无证驾驶无号牌摩托车搭载16岁的何某豪(均未戴安全头盔),在杏坛建设北路与河北十路交汇处准备左转弯掉头时,与一辆公交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摩托车上两人受伤,经送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
02、2019年7月28日上午,在北滘东兴路,一3岁小孩挣脱保姆的手,冲向马路中间,途经的外卖小哥刹车不及,径直撞上小孩和追出去的保姆,所幸两人只是擦伤。
03、2019年10月13日,16岁的陈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在顺番路与顺园路交叉路口闯红灯,与一辆小汽车发生碰撞,受伤的陈某在医院抢救了12天,但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04、2020年7月3日,在北滘某小区门口,10岁的唐某在骑车过程中撞上一名2岁的小女孩刘某,导致刘某脸部擦伤,眼挫伤。
05、2020年7月19日,在大良新基路,9岁的黄某骑共享自行车撞上路边绿化树,导致黄某受伤,左小腿骨折,额头缝了14针。
06、2020年7月20日下午,伦教某住宅区停车场,陈某在倒车入库的过程中,没注意到自己7岁的儿子杨某蹲在停车位内绑鞋带,直接将孩子卷入车底。幸运的是,经过医院检查,孩子身体没有大碍。
孩子幼小无畏,但父母不能无知,作为父母要看到潜在的危险,一刻也不能疏忽大意。危险面前没有侥幸,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疏忽的牺牲品。一定要看管好孩子如何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家长们、司机们请注意!
NO1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安全知识
教会孩子认识车辆盲区、远离盲区,包括告知车辆转弯的轨迹,教会孩子主动躲避车辆带来的危险。
让孩子知道当车尾红白色灯亮起的时候,说明司机要倒车了,这时不要走车后。
NO2不能在汽车附近玩耍
由于孩子的个头矮小,且在路边玩耍时呈下蹲,俯卧状态;汽车在侧方停车或倒车时,后视镜及倒车雷达经常会“视而不见”,从而酿成悲剧。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无论游戏多么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
家长也要提前了解社区及周边道路情况,看看路上是否有足够的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和执勤交警。
NO3 以身作则
家长带孩子外出,无论开车还是走路,都应严格遵守交规,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此外,父母最好教会孩子一些重要的交通标志,告诉他们如何正确过马路、避让车辆。
NO4握紧孩子的手
孩子在10岁以前很难对空间、速度和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所以,过马路时,家长要抓住孩子的胳膊或者手腕,防止孩子突然挣脱,从而发生意外事故。记住,带孩子过马路最正确的方式,不是牵着孩子的手,而是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
NO5让孩子明白在马路上玩耍的危险性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报告表明,中国每年有近16万名15岁以下儿童步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家长要告诉孩子马路不是玩耍的地方,在马路上不遵守交规,随意追逐玩闹是十分危险的。
NO6尽监护人的责任
要尽监护人的责任,看管和教育好孩子,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未满16岁不能骑电动车,年满18岁的青少年没有考取驾驶证也不能驾驶机动车。
01、避免“鬼探头”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人的视线有时候会被两侧建筑物、绿化带、其他车辆(包含停放的和正在行驶的)等遮挡产生盲区,若此时有行人、非机动车等突然横穿盲区,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事发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俗称“鬼探头”。
在路过窄路、路口、公交站等路段减速慢行,注意观察;养成“备刹车”的好习惯;与其他车辆保持恰当距离;礼让行人。
02、注意“致命盲区”
车辆盲区,就是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座位时,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因此,驾驶员应该全面了解车辆盲区。
小型汽车篇
一、前盲区
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身材等都是影响前盲区大小的因素。
二、后盲区
车辆后面的盲区俗称后盲区。
三、后视镜盲区
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
四、AB柱盲区
就是挡风玻璃两侧的A、B柱。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会将视线遮挡住,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五、人为盲区
指人为因素造成的视觉盲区,如在挡风玻璃上贴有颜色较深的贴膜,悬挂毛绒玩具等。
六、停车盲区
在停车时,因为两边紧挨其它车辆,后视盲区较大,越是座位低的车辆后视盲区越大,在停车或倒车时容易造成事故。
七、固定物体盲区
在行人、自行车与汽车混行的区域,尤其是街道转角、巷口、小区和胡同出口、立交桥桩后面等固定物体盲区,随时会出现行人、自行车或其它汽车,易发生事故。
大型汽车篇
大货车的盲区分为ABCDE区域,当中ABC区属于半盲区,D、E区属于全盲区。
大货车在转弯时会产生内轮差,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如果此时有人站在该区域内,很容易发生车祸致死。
车身越长,转弯幅度越大,形成的轮差就会越大。小型车的内轮差接近06米,而大货车则可达到15米到2米多。
当你进入死亡区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要避开盲区,请做到
①非机动要与直行大型车,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②行人要与直行的大型车,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③机动车不要和正在转弯的大型车抢行,记住:转弯永远要警戒!!!
此外,公交车车头前1米范围内,存在一个高12米的视野盲区;
两侧后视镜存在一个半径为5米的盲区,这些盲区司机是无法从驾驶室直接观察到的。
暑期交通安全知识,不仅孩子要学,家长更要学!希望所有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孩子严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让每个孩子真正度过一个平安而有意义的假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重庆的一位妈妈独自过马路,导致自己的三岁女儿被卷到车底下面这一件事,一经在网络上发布并引起了众多人的注意。毕竟对于这件事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当地的相关部门在接到这一件事情的方案之后,也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当地的交警表示这起案件中的驾驶员并没有出现饮酒的状况,于是在这场事故中,这名小女孩儿的监护人要负主要的责任,而这名驾驶员在这起事件中负的是次要的责任。
从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整个过程是十分的惊险的还好,对于这名三岁的小女孩而言,只是受了一些擦伤,整体并无大碍,要不然的话对于这个小女孩的家庭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但是在这起事故中,这位妈妈的做法也是十分令人不理解的,毕竟对于自己三岁的女儿来说,孩子对外界的自我感知力是十分差的,监护人也应该在过马路的时候进行陪同。
在网络上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这名小女孩的妈妈自己一个人独自过马路,自己的三岁女儿在后面,非常惊险,但是这名妈妈却不管不顾,于是造成了这场事故,所以交警做的处罚也是能够理解的。重庆这起事故也给当今家长一个警钟,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家里,这对于一些孩子而言,就更要家长的陪同。
重庆的这起事故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愤怒,特别是对这位妈妈而言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十分令人痛心,要知道如果一旦发生意外,对这名小女孩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出现威胁,那么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所以小孩子在过马路以及在外面玩耍的过程中,监护人一定要负责任,时刻的照看孩子,避免出现意外。
一个女孩的童年,是她未来面对挫折的力量源泉。
希望每个女孩都是被呵护长大,独立而自信。
作者 | 李核桃
看到一个令人窒息的视频。
一个女孩被妈妈亲自操刀剪了个“锅盖头”,巨丑,女孩嗷嗷大哭。
妈妈不但不想法修正,反而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举着手机拍摄女儿的“丑态”。
女儿越哭越厉害,妈妈越笑越大声。
几近崩溃的女儿哭着摔门而去,视频中只留下妈妈魔性的嘲笑声。
网友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妈妈不该伤害孩子的自尊。
还有的女孩现身说法,诉说自己小时候被剪坏头发的自卑、被同学孤立的痛苦。
这位妈妈不但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怒怼网友“多管闲事”。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青春期更是女孩在意自己外表的特殊阶段。
这位妈妈一系列操作,不仅破坏了她的形象,伤害了她的自尊,甚至可能会影响女儿一辈子。
想起董卿,小时候被爸爸嘲笑丑,“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导致她整个少女时代都非常自卑,多年之后忆起往事仍然控制不住情绪而失态落泪。
相较于男孩的粗线条,女孩的心思更敏感、情绪更脆弱、也更容易受伤。
所以,有女孩的家庭,父母要懂得一些养育女孩的“避坑指南”。
女孩身上的5样东西,千万别伤,否则会害了她一生。
自尊不能伤
看过一个新闻,疫情复课之后,宅家胖了30斤的女儿穿不进校服了,妈妈一边笑一边拍下她穿不进去的窘态,还发到社交网站上。
女儿的同学刷到了这个视频,大家都笑话她,女儿回家后哭着闹着让妈妈删掉视频。
妈妈不但不删,还笑嘻嘻地把视频发给了老师。
毕淑敏说:
自尊就是一个人的脊梁柱,承载着全部的 情感 体验。
女孩的前额叶发育比男孩更快更完善,情绪感觉更敏锐,自尊心也更容易受伤。
大人若毫不顾忌孩子的尊严,对她肆无忌惮地嘲笑、讽刺、贬低,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她的自尊心就会受伤,进而产生自卑、怯懦、消极等一系列低自尊现象。
好的父母,懂得呵护女孩的尊严。
不在人前数落她、揭她的短,更不会以羞辱、嘲讽的方式宣扬她的不堪之处。
被父母给足了面子的女孩,才懂得自尊与自爱,成长得阳光而上进。
安全感不能伤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教育是伴随终生的事情,而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务是给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女孩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
脑科学研究表明,安全感越强的孩子,学习越快,做事越积极。因为内心踏实,她就更能全力以赴。
反之,如果内心的安全感得不到保障,孩子就总是提心吊胆,把心思更多地用在获取内心的平和上,很难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
有安全感的女孩,内心更强大,性格更健全,心理更 健康 。她们敢于打破束缚和枷锁,有勇气、有心力去面对未来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而这样的女孩,需要原生家庭给予她更多的能量与后盾。
母爱是安全感最好的来源,所以3岁前,女孩最好不要与妈妈有明显的分离期,让女儿产生“只要我需要妈妈就在”的心理,获得内心的踏实。
3-6岁的女孩对世界的感知能力更强,所以此时需要父母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当着孩子面吵架、不情绪化,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友好,她就会勇敢自信起来。
6岁之后,女孩安全感的获得,主要就靠爸爸了。
《养育女孩》一书中说,安全感是女儿从一个和善的好爸爸身上得到的最核心的感受。”
所以,爸爸一定要发挥“靠山”的作用,无论何时被女儿需要,都要第一时间给她安慰与帮助,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女孩的人生也许没那么顺利,遇到困难,她也许会踉踉跄跄后退,但爸爸,就是她退到最后的那堵墙。
自信不能伤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 “人生来就喜欢被人鼓励,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获得自信,从而变得更优秀。”
女孩最美的气质,莫过于骨子里的释放出来的自信和洒脱。
如果她成长在一个被否定、被打击的环境中,就容易变得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不敢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去争取,无论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的。
身边有个女孩,明明是一个学霸,却总被妈妈鸡蛋里挑骨头,随时随地的批评、数落。
久而久之,连她自己都不认可自己。
遇事总是先自责,喜欢的人和事不敢去争取,别人示好时她又下意识地逃避,并拼命说出自己缺点以抵消别人的称赞,不自觉将自己归在不配、不好的队列。
所以,永远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负面评价的力量,她会相信并全盘接受父母对自己的否定,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性格、气质里。
自卑的女孩,走路时不敢抬头挺胸,说话时眼神闪躲,集体活动不敢参加,做事畏畏缩缩,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好的父母,懂得做女孩的“好评师”,时时接纳她、肯定她、鼓励她,给她抬头挺胸的底气。
勇气不能伤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女孩就是娇弱的、需要被保护的,所以大人总会要求她们“别爬高上低”“别疯跑”“女孩要有女孩的样”……
久而久之,女孩真的变得安静胆小了,稍有磕碰就哭鼻子,遇到危险赶紧躲在大人身后,看起来或胆小怯懦、或腼腆害羞。
可现代 社会 已经不适合娇弱无助的小公主了。
领导不会因为她是女孩就予以优待,客户不会因为她是女孩就不挑剔,坏人也不因为她的柔弱而心生怜惜。
卡耐基说, 勇气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好父母,会时时鼓励女孩有勇气、有野心、有追求,大胆表达自己。同时陪她运动锻炼,以“野蛮其体魄,强健其精神”。
这都是原生家庭给她的底气。
王菲总是对李嫣说:“你没有一点问题”“我觉得你很美,真的。”
奶奶也对她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嘴唇跟别人不一样也正常。”
爸爸则直接赠言与她:“上帝给了你这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
家人的接纳与鼓励,才能养出一个不卑不亢、勇往直前、独立而自由的女孩。
主见不能伤
多少父母对女孩说过这样的话?
“你要乖”“要听话”“要懂事”……
殊不知,太乖太听话的女儿,轻而易举就被别人带了节奏、牵着鼻子走。
心理学证明,小时候很乖的女孩,长大后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她以压抑自己真实自我为代价、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温顺地迎合他人,活得委屈、挣扎、拧巴。
如武志红所说: “逼孩子听话,就是在给孩子喂毒药。”
听话不是好女孩的必备品质,否则人生的主动权就永远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好女孩不一定太乖,而是要有主见、能独立思考、敢拒绝,可以为自己人生负责,绝不做他人的牵线木偶。
培养这样的女孩也不难,因为女孩的语言能力发育得更早,更喜欢与人互动、沟通、分享。
父母要给女儿话语权,让她大胆表达自己,甚至允许她顶嘴、发表意见,拥有与父母平等对话的机会。
同时,父母还要尽可能地放手,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尽可能让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得到尊重的女孩,才敢说、敢想、敢挑战自己,拥有更多主动权,活成自身命运的掌舵手。
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得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想要培养出一个自信、勇敢、安全感十足的女孩,并不容易。
要小心呵护她的自尊,肯定她的作为,鼓励她去争取,还要教她有自己的想法、时时给她安全感。
虽然不易,但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看到你给她的教育和她如今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
日本 育儿 专家诸富祥彦指出, 对女孩而言,爱与被爱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她自我认知水平的高低。
每个人的宿命都是原生家庭,被爱包围的女孩,才懂得爱生活、爱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