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群雄终于推翻了暴秦,也进入了楚汉之争。
在轰轰烈烈的楚汉争霸中,项羽与刘邦的军事对峙长达几年,虽然刘邦最终成就了千古霸业,却赢的不太光彩。项羽自刎乌江,却输的天经地义。刘邦的成功犹如千里巨浪却没有汹涌澎湃的气势与光芒。在楚汉之争时期发生过许多经典战役与人物事迹,然而,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其中细节。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折射出人生的性格与心思和一些事迹的扭转和变异。
我在翻阅《史记•项羽本纪》时,发现里面有“刘邦扔弃自己孩子的记载”。当时,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自己确定的西楚霸王的地位后,各路诸侯也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没过多久,齐地和赵地的诸侯反叛了项羽,刘邦也平定了三秦,将要东进。项羽非常愤怒,欲出征平叛刘邦和齐国赵国。这时,辅佐刘邦的张良写信给项羽,说汉王没有攻楚的念头,项羽就打消了攻打刘邦,而向北攻打齐国的田荣,在项羽去齐地攻打田荣之际,刘邦背信弃义,直接领兵东进,攻打项羽的老家彭城,就是现在的徐州,在齐地的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己带领精兵南下去攻打刘邦,挽救彭城。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汉军溃退,楚军杀死十几万汉军士卒,刘邦也落荒而逃。
而后面项羽的楚军穷追不舍,刘邦打算经过自己的老家沛县把自己的家眷接走西逃,以免被杀。当刘邦到了自己家中才知道,家人已经逃亡了,刘邦只好和残兵败将继续西逃,恰巧在路上遇见了自己的儿女——孝惠和鲁元。刘邦就和两个孩子坐在马车上一块儿走,就在这时,戏曲性的一幕发生了——刘邦害怕骑兵追上,嫌马车上的人多走得慢,竟然把两个孩子推下马车,自己坐在车上直行……
《史记•项羽本纪》里这样写到:“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慧、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再三。”
汉王就是刘邦,由此可见,刘邦还不止一二次把两个孩子推下马车,而是多次。每次把孩子推下马车,驾车的滕公就把他们又抱上车。刘邦为了逃命竟然把自己孩子推下马车,非常让人感到意外与不可思议,如若孩子被楚军掳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我们看来,作为父母,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毕竟是自己的亲身骨肉,且又是不懂事的小孩儿,然后自己再想办法脱身,然而刘邦却没有那么做,反倒扔掉自己的孩子自己逃了……
短短的几行文字的记载,从中让我们了解到刘邦是一个顾己不顾外的人,纵然有着驾驭将领的超级才能,在危急时刻,没有想到其他人,甚至自己的儿女。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评价刘邦语言粗鲁,贪财好色,忘恩负义之人。虽然成了最后的赢家,后人心目中的英雄一直是身高八尺,力能扛鼎的项羽。
来源于网络
楚汉之争:刘邦与项羽的较量结果怎么样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灭秦后在关中称王。十二月,项羽挥军破函谷关,想消灭刘邦军。刘邦自知不敌,亲赴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谢罪。不久,项羽入咸阳。
春,项羽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实际却将其发配到了江南,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18诸侯,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并故意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意)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
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项羽亦率军东归。
五、六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项羽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
十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名为义帝发丧,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初战彭城:四月,刘邦乘项羽在齐国停留的机会,率领诸侯军一举攻占彭城。项羽闻之,急率精兵3万奔袭,歼联军20余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反楚联盟瓦解。
争夺成皋:五月,刘邦到达荥阳,击败了楚追兵,得以端息,稳住了阵脚,遂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
六月,刘邦派兵攻废丘,迫章邯自杀,解除了后顾之忧;派人说服黥布反楚,联络彭越扰楚后方;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攻魏俘魏王豹,破代,灭赵杀陈余。三年冬,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刘邦又派纪信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乘机逃出荥阳。项羽加紧围攻荥阳,并夺取成皋。
为了减轻楚军对荣阳的压力,刘邦率军经武关、宛(今河南南阳)、叶(今叶县南),想引诱项羽南下。为配合汉军行动,此时韩信也率军到达黄河北岸,声援荥阳。彭越正在进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项羽被迫率军回救,刘邦乘机收复成皋。六月,项羽以凌厉攻势拔荥阳,再夺成皋。
刘邦一面命汉军在巩县一带坚守,阻击楚军前进,一面命韩信组建新军击齐,派人入楚腹地协助彭越进攻雎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等地,再次迫使项羽回救。四年十月,刘邦用计再次收复成皋。
项羽在击败彭越后,寻汉军主力决战不成,屯兵广武(今荣阳北)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
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九月,项羽引兵东归。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五年十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战重创楚军,逼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境),终于结束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
一、汉军攻楚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
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十二月(前202年初,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率汉军向前推进,在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向后后撤,而由两翼向前推进,楚军受挫,韩信率军向前推进大败楚军于垓下。
二、四面楚歌
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
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三、乌江决战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
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扩展资料
楚汉战争的影响:
一、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
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二、长期统一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