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业的文案你们一天出几篇原创文章?

作为一个专业的文案你们一天出几篇原创文章?,第1张

不请自来,不算专业文案,不过目前是全职写作。

平均每天一篇文章吧,更新节奏是3天/篇,字数都在2500字左右,如果有人叫我去讲课就会写一些腹稿,比如上次简书编辑让我去谈写作纸上电台担任分享嘉宾,就写了5000多字腹稿,分享完毕后就把逐字稿发表在头条,拿了一个青云计划。

关于每天写多少文章,我觉得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定,上班族一周出3篇高质量的文章足够了,全职写作的每天保持写作的手感就好,写多写少无所谓。

另外,写作不要追求数量,应该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我就见过头条一个作者两个月发了200篇文章,可是没有过原创,点开他的文章一看,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个字,然后配几张图,这样能算文章吗?

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比你写了几百篇没质量的口水文好,而高质量首先字数就要足够,2000字是一个门槛,其次,逻辑性强,不是那种前言不搭后语,为了凑字数强行拼凑在一起的文字。

我是苏乐,前500强企业文案策划,爆文作者,富书,樊登读书,卡娃微卡特约作者,青云计划得奖者,一对一写作培训师,专注分享写作变现和个人提升方法!

01 张德芬说,我们大多数人首先会在自己家里获得两种体验:

第一,学会否定自己情绪和感受的所有内在的东西,所以用父母的外在标准来看待自己;

第二,否定自己的价值,深以为自己是个无能的小东西,离不开父母。

这两种体验的结合,会让我们对“好的自己”特别执着,对“坏的自己”特别恐惧。

这个“好的自己”,就是按照父母(或者其他被赡养人)的标准生活,也就是他们眼中的“懂事”。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意识,成为一个“无意”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要在孩子生命的开始就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样他们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做自己。

否则,许多人失去了对世界和自己的基本安全感。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从小就失去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仍然会习惯性地选择忍受和牺牲自己来适应别人。

有些人为了不被伤害,不得不冻结自己的情绪,封闭自己的内心,绝不让任何人靠近。变成了懂事冷血的人。

02 红楼梦中袭人其实是个懂事冷血的人。

她的生活经历很差,从小就因为贫穷被父母卖进了嘉福。最早跟着贾,尽了本分,讨了老太太的欢心。老太太溺爱宝玉,打发他伺候。

书上是这样说的:

袭人伺候贾,心中只有一个贾。现在伺候宝玉,她心里只有一个宝玉。

这其实是一种包裹在温柔里的虚伪和无情。

她依赖你的时候,对你很好,但转身离开你的时候,却扑向另一个人,把你忘得一干二净。适应这样的急转弯是一颗多么坚强的心?

其实她只是一个无心无感的人。

对周围姐妹的攻击也是一样。表面上看,他们极其友好、体贴和友好,但内心深处,他们对他们毫无善意。

袭人曾被贾母派去照顾湘云。她一丝不苟、体贴入微的态度,让重视感情的湘云念念不忘。时隔多年,湘云总是说起刺客的姐姐,但她也敏感地注意到,既然刺客跟着宝玉,她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连宝玉对袭人也有这种感觉。有一次袭人告诉宝玉,将来要离开他,宝玉“想了半响,心想:‘谁知道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寡义。’”。

她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懂事”面具生活的人。大家都觉得她好,却不知道她的心比谁都冷。

虽然续集说袭人后来嫁给了蒋玉菡,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很怀疑她的幸福。

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像她这样“粗心”的人,很可能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因为天生没有安全感,所以处处小心翼翼,活得虚伪而疲惫。她不敢让人靠近她,没有人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

03 一个太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要活得有多假。

《超级育儿师》第一集,有一个7岁的女孩叫晓晓。

从小父母出去打工,把她给了外婆。不久后,因为奶奶想帮阿姨带孩子,就跟着奶奶去了阿姨家。

女孩懂事到完全不理自己。

她小心翼翼地取悦家里的每个人。吃饭时,主动帮大家夹饭夹菜,饭后主动洗碗拖地。在剩下的时间里,她还照顾她3岁的表弟。

表妹不开心的时候,她会想尽办法让她开心。姐姐生病哭着不肯吃药。她主动尝了尝药,告诉表姐“药不会难喝,但喝了也不难受。”

她把所有人的要求都放在自己的需要之上,给了他们一切,却忘记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没有存在感的人。

全家人可以对她大吼大叫,无视她的感受,甚至在她不开心的时候拿她出气。

小小似乎从来不会生气,从来不会有情绪,她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

表姐可以随心所欲的宠溺自己的脾气,但她只能默默的适应一切。

有一次,为了取悦她的表妹,肖骁给她折了纸。中途,她离开表妹,去另一个房间找剪刀。她表姐觉得小,就大哭起来。

奶奶听了,不问缘由地看着小戏:

你为什么让你妹妹哭?

没事。你拿剪刀干什么?

我伤害了妹妹怎么办?

小默默擦了擦眼泪。为了不让堂妹久等,奶奶一走,马上擦干眼泪,悄悄的快速的完成了房间里的切割工作,把折好的花送给堂妹。

她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事情。

连堂哥都模仿大人毫无征兆的踢来踢去,小的只是一味的躲闪。

她甚至大笑着说:姐姐打我,我从来不还手。

前一秒我被打了,下一秒我给妹妹摘了菜。

/p>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的表露:委屈、不满、愤怒……,全被自己面具般的笑容掩埋了。她已经将自己的所有真实情感冰封。 终日挂着的笑脸背后,是一颗过早冰冷的心。

小小的懂事背后,是严重的安全感缺失。

她的所有表现,从来没有得到过姑父的认可。甚至,在姑父面前她就像空气一样不存在。

小小说,她很怕姑父。

虽然她曾千方百计讨好姑父,但姑父对她的努力完全视若无睹,似乎他的眼前完全没有小小这个人似的。

对一个人而言,最大的伤害不是打骂,而是漠视他的存在。

兰海看不下去了,和姑父进行了多次谈话,终于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开始转变,学着接纳小小。

当兰海鼓励小小对姑父说出“我需要你的帮助”时,小小退缩了:“我不敢说,我害怕。”

最后,是姑父主动向小小张开了双臂。他诚恳地对她说:“小小,对不起,姑父以前忽视了你的感受。从现在起,我希望你能够相信,我们全家都是爱你的,我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今后我们也会更加关心你的感受。”

几分钟过后,小小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一脸,当她靠到姑父身上哭泣的那一瞬间,冰封的情感,终于开始融化,得以流动。

幸好有了这样的流动,否则将来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无法与别人产生情感回应和交流的冷血人。

04

多少“懂事”的孩子,在独自默默地吞下委屈的同时封锁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情感再也无法流动。

一位从小被家人忽略、误解和欺负却一直逆来顺受地讨好他人的朋友说:

自己内心已经无法和任何人亲近,即使在家人面前,也感觉生分。总是习惯隐藏自己,没有存在感,现在每年春节都不想回老家。

更重要的是,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冷漠的,也因为这种不自觉的冷漠而失去了很多朋友。

她的婚姻也很不幸,结婚后常常与伴侣吵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十年,最终依然伤痕累累地分开了。

我们都爱孩子,都希望他们将来幸福。

也许我们更需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鼓励孩子不要太懂事。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教会孩子迷茫时选择难走的路,就是给他的生命注入无穷的能量

消失的17岁生命:与冲动的青春期孩子较劲,是一种危险的举动

唤醒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学会向内看,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真正的富养是:物质上刚刚好,精神上满满爱

金钱弥补不了教育的缺失:用心陪伴才是成就孩子的唯一捷径

管不住自己的家长,也调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做梦,并帮助他圆梦

生命力被唤醒的孩子,未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

父母给孩子奠定的人生底色,深深影响着他成长的重要方向

真正的起跑线是孩子内心的觉醒

我们的教育技术层面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走心,才是教育的最佳捷径

决定孩子学习的不是智力,而是心理因素

寒石冷月

7小时前 · 家庭教育专家 青云计划获奖者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孩子进入中学后,便意味着进入了青春期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对于青春期的成长特点,很多家长还真没有用心去关注,仍然沿用教育儿童的观念和方法。然而此时非彼时,孩子的心理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家长竟然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孩子难以管教,彼此间沟通出现困难。

        最为直观的一件事,便是部分家长突然发现孩子不喜欢学习,慢慢又发展为厌学,这可急坏了。什么法子都用了,但是就是不见效果,这可怎么办好呢?事实上,当家长情急之下干有病乱投医的举动时,你丝毫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解药”就在家长手里,所要“医治”的就是孩子被伤害的自尊心。对于青春期少年厌学问题的解决,如果你能抓住“被伤害的自尊”去着手,那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下面我就怎样从保护孩子的自尊话题切入,教给家长一些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方法,让孩子重新焕发对学业的生机,让他们从沮丧中走出来。

        一、青春期少年厌学只是假象,家长和老师大都易忽略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厌学和早恋,是两个假象的命题,如果你细心去观察,会发现那些早恋的少男少女,是在谈一场对彼此负责的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吗?结论是没有,只是盲目的情感尝试。对于厌学也一样,是孩子一进入初中就马上讨厌上学的吗?答案很简单,不是,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说到底,是孩子对学业的自尊被伤害后,才慢慢由沮丧走向放弃,家长必须要清楚孩子是怎样被伤害到自尊的。

        1、一次当众批评,会让少年曾经的努力化为泡影,继而引发其强烈不满。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特别要面子,几句话不对,马上就和你翻脸,这恐怕是家长最直观的感受。所谓的面子,其实就是孩子的自尊啊。青春期少年对自尊的维护,堪比维护生命一样对待。而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此却不以为然,恰是你们忽略了保护少年的自尊,哪怕有那么一次当众批评他(她),保证会让少年从内心对产生强烈的不满。在他们看来,你当众对他的批评,是否定他(她)的全部,否定的是自己过往的所有努力。因此,对于批评手段,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千万别不管不顾,否则,后患无穷。

        2、因为不信任,怀疑会成一杯毒酒,硬生生给少年灌了下去,不死也扒层皮。

        我们都知道撒谎是儿童的专利,其目的是免受因犯错而被责罚。而到了青春期阶段,渴望被信任则成了少年的专利。结果呢?很多家长或老师恰好又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既总对青春期少年持怀疑的态度,不相信孩子说的能做到。如果少年发现你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她),逆反心理就会马上发作,本来人家是想认真去做某事,可是你像防贼一样盯着人家,结果偏就故意气你。瞧瞧,因为不信任,怀疑会酿成一杯毒酒,就这样硬生生被家长或老师给灌下去了。如此看来,最受伤的恰是青春期少年。

        3、家长无休止的唠叨,关闭了少年想和父母沟通的大门,顿时如坠深渊。

      青春期阶段,由于生理发育进入快车道,外表看似平静的少年,其实身体内部如火山熔岩一样,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想让这种平静不被打破,需要一种动态的平衡,那就是尽可能让少年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少一些打扰。然则,在很多家庭里少年们无法得到这种平静,因为自控力下降,加上逆反心理作怪,家长无何止的唠叨,会让少年们情绪极易冲动。有个别少年会陷入青春期孤独的沼泽地,父母想和孩子沟通,人家拒绝,因为不想听你唠叨,不想被你烦。可是不沟通怎么行呢?家长需要督促和管理孩子学业啊,如坠深渊便是家长的常见感受。

      4、大人们想要的成绩,常用来满足自己炫耀的虚荣心,少年最讨厌这种做作。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极少有家长优先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相反却把孩子的学业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青春期少年恰对父母或老师拿成绩好与差来评价他们,只要有人批评他们不努力,如果没有好成绩就如何如何,定会让他们非常生气。很多青春期少年其实很聪明,他们看大人远比大人看自己更清楚。在少年们看来,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总会拿孩子的优秀成绩当成炫耀自己虚荣心的资本,考好了满世界去宣扬,考不好就用难听的话去批评。而这些恰是最容易伤害青春期少年自尊,也是他们最反感的地方。

        二、想改变少年厌学的现状,家长和老师需要知道少年们内心最需要的正能量是什么。少年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紧密相联的,只有保护了少年的自尊,给予他们正能量做为动力,才有可能推进少年在生活与学业上前行的车轮。有了正能量的激励,才会唤醒少年们的上进心。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要知道青春期少年内心最需要的正能量是什么,你才能合理给予,下面我列出清单供参考。但是我必须要声明的是,想让孩子拥有内心的正能量,家长或老师都必须要有,否则,你无力去改变一下消沉的少年。

        1、在我需要宽容的时候,请给我一些笑脸,给我一些鼓励,我会更努力。每个青春期少年都有上进心,不管他学业有多糟糕,在内心深处都曾经有过渴望,有过期待,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如何扭转这被动的局面。因此,需要家长在孩子学业成绩不理想时,以宽容和豁达去面对他们。

        如孩子正处于厌学状态时,你可以微笑着对孩子讲:“亲爱的儿子(女儿),如果你真学不进去,别为难自己,暂时先入下,让我们来一起聊聊天,出去散散步好吗?爸爸(妈妈)最近也心情不是很好,我需要你的陪伴和安慰。”瞧,当你这样说时,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也愿意出于责任心而去关心你。有了责任心在,自然会关心学业。              2、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请让我安静一会儿,不要责怪我,我会心里更好受。我在青春期阶段,曾经有过一段厌学的经历,我非常感激我的父亲。有一次,我数学考了零分,他什么都没有讲,平时性格暴躁的他出奇地平静,反而笑着对我说:“老二,跟我下地去割麦子吧。”说完转身就拿起一把镰刀给我,我们一同下地了。在炎炎烈日下,割了三天麦子,我被晒的黝黑,身上都曝皮了。就在那三天里,我一边干农活,一边反思自己,我是选择每天都过这样的日子,还是从零起步重新来过。三天后,我对父亲说:“老爸,我回学校上学去了,我不想就这么从学校离开。”父亲笑着说:“去吧,不要有压力,学啥样算啥样。”我顿觉全身轻松,从未有的豪气从内心升腾起来,从那以后,我在学业之路上重新奋起了。

        3、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我需要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你们喋喋不休的说教。青春期少年自我意识看似很强,其实别以为他们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服气,但是也会经常遇到困惑,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向人求助罢了。记得我上高一时,有一段时间特别烦躁不安,学也学不进去,和同学关系相处也不是很好。我的班主任张老师利用一个周末时间,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在他的家里我感受了久违的温暖,张老师全家人对我都特别热情。吃过饭后,张老师沏好茶,我们俩个人坐在阳台上,他对我讲:“吃饱了喝足了,找到家的感觉了吧?那你就把当成你的大哥,好好给我倒倒苦水,说完后,保证你心里就痛快了。”于是我就把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所有的烦恼都倒给了他,整个过程,他只是微笑地看着我,偶尔点点头,有时会问我几个问题,聊完了,我的烦恼也消除了,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4、当我学习无助的时候,你们还要指责我,而我需要陪伴和帮助,可你们没有。每一个厌学的青春期少年都会时不时有无助感,在这方面我除了感触颇深外,还从曾经帮助过的很多少年口中得到了印证。就如一位上海的初二女生朵朵对我讲:“老师,我现在感觉到在学习方面特别无助,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妈妈每天总是指责我,说我笨的像头猪,有我这么漂亮的猪嘛。”听这话,我就笑了,朵朵也忍不住笑了。我说:“你继续说,把你对妈妈所有的不满都说出来,我好心中有数。”基于信任关系,朵朵对我心里从不设防,把妈妈种种不是都一一道来,聊完后,我对朵朵说:“你的难处,你的苦楚,老师都知道了,接直来我要做的事,就是给你妈妈上课,我要改变她,但是你要配合我。”朵朵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在我的帮助下,当朵朵妈妈知道女儿内心最需要什么时,她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用了大约半年时间,母女关系的裂缝得到了完美的修复,朵朵的学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5、我没有早恋,只是找一个看得起我的女孩儿说说话,这会让我特别开心,可你们不让。有部分青春期少年会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早恋,结果引直来一场风波。事实上,对于当事的少年来讲,他或她可能并没有大人们所讲的那样,在体验着一场风花雪月的情事。只是在孤独与无助中找一个能瞧得起自己,又理解和信任的人说说话,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罢了。但是家长却往往不这么看,总是先入为主训诫孩子:“你现在的学业非常关键,你怎么能谈恋爱呢?你哪还有心思去学习啊。”大凡持此论调的家长,往往都会适得其反,你越是说教个不停,越容易让孩子反感学习,甚至你还不断强化孩子去谈一场真正恋爱的想法呢。

      6、当我拿起手机时,其实我并没有失控,可是你们的指责,让我放弃了坚守。现在手机成了危害青春期少年学业的罪魁,很多家长最为头痛的是孩子只要拿起手机就放不下,反复催促之下,彼此矛盾升级。青春期少年们果真都如此执迷于手机,或玩游戏吗?也不全然是,其实最初并没有失控,反而是家长每天不停地拿孩子放不下的手机在说事,在和孩子较真,结果呢,逆反心理的负强化作用,反而最终让孩子放不下手机,也全然不顾家长的斥责。我曾经接触过不少被家长称之为孩子手机游戏成瘾的少年,相当一部分孩子对我讲:“其实,如果妈妈不唠叨我,我会自觉放下,可是天天这么唠叨,我最后偏就不放下。结果这一玩儿就上瘾了。”如果家长知道孩子因贪恋手机游戏而放弃学习,既而导致厌学,你就是那元凶。            三、帮少年走出厌学的怪圈,保护好孩子薄如蝉翼的自尊心,家长和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如果你是用心的家长,通过本文前两部分,应该能够彻底反思自己,以往到底错在了哪里。如果你的观念真的能发生质的改变,相信你会处理好与孩子的相处关系。唯有好的关系,才能让沟通无障碍。而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怪圈,必须要有彼此默契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下面我分几方面给你建议。

        1、请告诉孩子,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们应该彼此互相信任。我自己的孩子也曾经遭遇过厌学的经历(初一时,我因工作原因有一年多在外地),我搂着儿子的肩膀,温和地对他说:“儿子,其实人生的路并不止学业一条,如果你不喜欢上学,咱可以不用每天遭这罪嘛。想想看,你眼下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你长大了,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如果现在说不出来,你好好想几天,有了答案你再告诉我。”当我说这番话时,儿子用眼睛看着我,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的是感激,而不是他对妈妈的那种不满。后来,孩子想好后,对我讲:“我想了很多,看来至少还得把初中读完。”我说:“这就对了嘛,你已经有了一个三年学业目标,非常了不起,老爸相信你能做到。”就这样,尊重与信任,让孩子重新鼓起了对学业的勇气。

        2、暂时不理想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你的差,只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有些时候,孩子厌学只是阶段性暂时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意志消沉,如果你能客观评价孩子,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在孩子眼下的成绩上面,还应该把孩子以往的总体学业表现做一个总结。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楚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如何。就如我自己的孩子,他非常聪明,成绩下滑是因为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和妈妈打起了内战,妈妈越是逼着他学习,他越反感。结果心思就不放在学习之上,了解到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厌学情绪,我就对儿子讲:“我说,你的能力在那摆着呢,以后老爸甘愿做一个陪读者,帮你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你看如何?”孩子听后非常高兴,从那以后,我就每天兑现我的诺言,坚持做孩子的陪读者,孩子的成绩缓慢提升,从班级后几名,一直追进了前10名。              3、如果现在学不进去,不妨暂时休息一下,换换心情,相信你会感觉到轻松。有些厌学的青春期少年,学不过去,绝对会有原因导致,到底是什么原因,需要家长调查清楚。如有的孩子是没掌握学习方法,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有落课现象。越学越吃力,越学越跟不上,最后干脆就放弃努力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形,需要家长给孩子做心理的减压,绝对不能再逼着孩子每天必须要完成课外作业,因为逼也没用,孩子不会做。与其这样,倒不如在孩子心情不好学不进时,带孩子玩一玩,放松一下,和孩子聊聊天,听听孩子对学业现状有什么心里话要讲。只要你持理解孩子的心态,不逼他去学,给孩子放松的机会,一般来说,孩子会告诉你心理话,而这恰是你打开突破口的好机会。

        4、让我们一起来做学习思维分析吧,换种思路看学习,可能你会走出窘境。厌学的青春期少年,大都是进入初中后,没有适应环境,各学科的学习思维没有得到培养,才会步步跟不上。因此,家长必须要想办法帮孩子进行学习思维的培养,就拿我来讲,我在孩子初一时,先从数学思维培养做起,给孩子进行数学模块化思维与应用的训练,当孩子掌握了方法后,很快就突破了学习的瓶颈。而后我就坚持每天观察孩子数学思维发展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偷懒,我就会及时引导他,让他知道偷懒其实会让你重走老路。那样的话当你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时,你的自尊心又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你愿意让自己再走回头路吗?当孩子听进了这些话后,又开始为维护自尊而去坚持学习了。        5、如果你感觉一个人学习孤独,我来陪伴你,哪怕和你一起学。不少厌学的少年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结果会在自控力方面表现的非常差,由自控力差而导致的行为与情绪失控已经成为常事。因此,家长需要从如何培养孩子自控力着手。就如我对儿子讲:“你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自控力,光靠你自己去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节奏,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只要你愿意,老爸每天陪着你学习,我同时学你的课程,给你辅导。”就这样,一路从初一陪到了初二,到了初三时他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自控力。我开始撒手让孩子独立管理学习,结果进展的非常顺利。每当和孩子一起回顾这段陪读生活时,孩子都会特别感激我,正如他所讲:“老爸,你知道吗?你用自己的坚持,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自尊,如果我不努力,我对不起你所付出的那么多辛苦。”孩子的自尊源于被感动。

        6、你是聪明的好孩子,学习需要巧劲,更需要效率,早学完早休息。每一个少年都值得我们尊重,只是很多时候,由于教育的缺失,由于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才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如果我们能够从内心真正接纳孩子时,你会发现孩子在你的信任目光之中,会慢慢发生改变。而这改变首当源于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就如我感动孩子的关键点,一是关心他的睡眠时间,防止他睡眠不足而导致学习精力不足。二是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只要不开心,我会及时和孩子聊天放松。三是孩子的学习效率,绝不能让孩子用笨法子苦学。这几点结合在一起,会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你的爱与责任。爱是医治孩子自尊心受伤的特效药,唯有理性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真正的好。

        结束语:今天又花了较长的篇幅写关于厌学的主题文章,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你不必一次性读完,可以分几次读,才好给自己读后充分理解与思考的空间。学习需要用心,必须要深入思考,才能做深刻的对比,否则,你可能急于找答案。请谨记:教育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是靠你去用心领悟,领悟到的就属于你的。否则,机械照搬保证什么效果都没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0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