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这本书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水浒传》这本书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第1张

水浒传》是我们中古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主要描写北宋末年时间局势动荡,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集结梁山,先后起义和被招安的故事。

《水浒传》这部作品对于探究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也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其中《水浒传》中,描写了很多的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也被改编成影视剧,而《水浒传》这部作品本身也被影视化多次,可见这种传统文学的魅力所在。

纵观梁山108位好汉,虽然每个人都是一副侠肝义胆,但是这种侠肝义胆却是被当时的社会硬生生逼出来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一段非常不幸的经历,让他们最后不得不团结在一起走上反叛朝廷的道路。

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部作品从侧面映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朝廷不顾及最低阶层老百姓的感受,导致民怨四起,而这农民战争的爆发,就是对当时朝廷体质的一种抗争。

而其后,宋江带领兄弟们接受招安,个人觉得又是一种现实的揭露。虽然农民起义对朝廷体质有着一定的冲击,但是农民毕竟是农民,就算梁山108人个个武艺高强,但是也不可能凭借这100多人的力量推翻朝廷,就如同当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一样。

而宋江他心里也清楚,对抗朝廷终究没有好的下场,那么为什么不让朝廷重视自己,让兄弟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所以他接受了招安,而这也预示着,最底层的老百姓需要的不是流血的战争,而是一种稳定的生活而已。

但是再看梁山一行人的下场,在封建社会的局势动荡下,这种安定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存在。

《水浒传》主题思想是: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艺术特色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白话文长篇小说。相比较《三国演义》而言,更加口语化,也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接受。《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2、故事情节上不仅以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通俗简练、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4、艺术结构上,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水浒传》写的宋江起义北宋宣和年间发生的一场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历史记载却相当简略是一场时间短暂 、规模也不大的起义。然而,《水浒传》小说却在民间长久流传,不断升华艺术中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声势浩荡的反抗贪官污吏和豪强劣绅的正义的斗争。

   

《水浒传》中宋江是最难理解的。宋江不是豪绅,也没有什么武艺,更没有什么强权,只是仗义疏财,为什么他一个郓城的小吏会在江湖上有这么大的威信?江湖上一称宋江,都如雷贯耳。若是有幸得见宋江,就要行跪拜之礼。

    宋江安分守己却又去给晁盖通风报信、即便去去坐牢也不愿落草为寇,可是醉酒后又在浔阳江口提了反诗。

    看《水浒》前七十回,喜欢那些江湖的快意恩仇,也曾为了108将的结局伤怀。方腊一战之后,只剩下三十六将。接受朝廷诏安之后鲁智深和武松在六安寺中,睡至半夜,鲁智深忽然听得江上潮声雷响,以为是战鼓响,便拿了禅杖要去厮杀。(看到此处心生悲凉)众人看到后笑他,罢了,他却依循智真长老的偈言圆寂了。武松虽不死,然身己残,林冲亦病瘫两人均在六和寺中了此残生……卢俊义与宋江终被奸臣用水银和毒酒所害。宋江饮下有毒的御酒之后,己知中了奸计,便差人叫了李逵前来一同饮了毒酒。话到如此,虽是宋江取了李逵性命,这也是为了爱和义。李逵喝下鸩酒也毫无怨言,心甘情愿追随宋冮共赴黄泉。吴用和花荣上任后也常心中不乐,每每思念宋江和梁山聚义那些豪气干云的过往。二人听得宋江与李逵饮药酒鸩死,来到埋葬宋江的蓼儿洼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

  是了,有过梁山聚义的快意江湖,又怎愿受困于庙堂之上。宋江和那些梁山的江湖情已是他们的所有情感寄托,宋江已去,自然生无可恋,自然随宋江而去。

  爱是一种人人都渴慕,却又太过昂贵的追求。人生万难,最难是死;连死也不惧怕的时候,最有风度。当生命里那些最纯粹的东西闪光的时候,它超越了个人短暂的存在,脆弱、卑微的肉体也因此而发出迷人的光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1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