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网上找的,希望能帮到你。。。
人若有情月有情
是月有情?是人有情。
——题记
秦雨(湖南省安化县马路镇中学九年级170班)
◆杜甫
作为唐末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写下自己的凌云壮志,借月抒发对妻儿的思念。“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从他的《月夜》中,我似乎可以想象,这个满怀抱负的诗人,在面对妻子时,有男儿的柔情;在面对儿女时,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父。“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我的老师说,此诗是诗人以妻子的角度来写自己的思念时,我一度以为杜甫是封建制度下的大男子主义武人物。后来,认真读了几遍“双照泪痕干”,我更深地了解了杜甫,突然明白那个关心国家、心系民族的诗人,不但满怀“铁汉柔情”,更是“铮铮铁骨”。杜甫爱小家,更爱大家,虽不曾血战沙场,却也是伟丈夫。
◆李白、苏轼与月
相比于杜甫,盛唐时期诗人的诗往往带有豪迈之风,他们骨子里透着洒脱、飘逸,也因为没有战乱,他们更富于想象。就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而言,他有着异于常人的思想感情,人称“诗仙”的他,也如神仙般带着脱俗的气息。他的诗便是他的仙境。(wwwCom)对李白来说,他可以没有亲人相陪伴,但绝不可以没有诗相伴。
李白与咏月诗是一体的,咏月诗一旦离开李白就失去了仙境的感觉,李白一旦离开了咏月诗便没有了仙人的味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醉了,朦胧的醉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他深深地凝望着那轮明月,想道:月是永恒的,人事变迁了,时间从未曾停留。既然人与人分离是必然,那么他只能说“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人不能永相伴,就让明月作伴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许多时候,我认为苏轼与李白很相似,他们总能看透世俗,放宽心态,又有着对人情世态的无可奈何。是啊,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自古便难周全,苏轼也只能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的心中,明月居在高处,因“高”而“寒”,因“寒”而令人不敢“攀”;李白的观点与他有所不同,“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人固然不能到达明月之上,但明月也不会因此变得生疏。人在走,月随行,李白认为,人有时还不如月来得亲切。
◆杜甫、苏轼、李白与月
杜甫不喜欢看月,他和大多数诗人一样,只把月当作思念的寄托,在他心中国家民族永远最大。苏轼是不懂月的,他认为明月太高而太寒冷。李白心中有一轮新月,那月有着丰富的情感,那月令人神往,那月有着皎洁的光芒,那月永恒对人,不离不弃。
月说:人若有情,我亦有情。人若爱我,我亦爱人。
文章分述了杜甫、李白、苏轼三人对明月的不同认识以及情感,由于时代不同,三人对月的诗作有了明显的差异。作者通过对比,通过诗作的品读,悟出他们三人对月的差异所在。人若有情月有情才是他们三人的共同点,这也是所有吟月诗人的共同点。
指导老师:龚赤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