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商(EQ)?

什么是情商(EQ)?,第1张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情商往往是决定命运的

情商是一种能力,情商是一种创造,情商又是一种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规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熟能生巧。只要我们多点勇气,多点机智,多点磨练,多点感情投资,我们也会像“情商高手”一样,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宽松环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创造一个更好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除智商,情商外,还可包括:德商MQ(moral quotient)、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心商MQ(mental quotient)、胆商DQ(daring quotient)、财商FQ(fortune quotient)、志商WQ(will quotient)、灵商SQ(spiritual quotient)、健商HQ(health quotient)

智商与情商的不同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IQ)是用以表示智力水平的工具,也是测量智力水平常用的方法,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写成EQ)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加重要的作用。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它们的关系如何,是智商和情商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正确认识这两种心理品质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自身,有利于克服智力第一和智力唯一的错误倾向,有利于培养更健康、更优秀的人才。 首先,智商和情商反映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品质。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人的理性的能力。它可能是大脑皮层特别主要是主管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左半球大脑的功能。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所反映个体把握与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情感常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它是非理性的,其物质基础主要与脑干系统相联系。大脑额叶对情感有控制作用。

其次,智商和情商的形成基础有所不同。情商和智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但是,它们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有所区别的。智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据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智力商数》词条载:“根据调查结果,约70—80%智力差异源于遗传基因,20—30%的智力差异系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所致。”情商的形成和发展,先天的因素也是存在的。例如,“人类的基本表情通见于全人类,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情感智商》,潘云明主编,中国城市出版社,第22页)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的研究表明,从未与外界接触过的新几内亚人能够正确地判断其它民族照片上的表情。但是,情感又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民俗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有显著差异。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先天盲童由于社会交流的障碍导致的社会化程度的影响,其情感能力相对薄弱。人类学研究表明,原始人类的情感与文明人的情感有极大差异。他们易怒易喜,喜怒无常,自控能力很差。美国有的人类学研究者认为,人类童年时代的情感控制能力很弱,以今天的眼光看,很像是患有集体精神病。从近代史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人的情感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总是有着根深蒂固的从众心理。二战时代德国的社会情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智商和情商的作用不同。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高的人,思维品质优良,学习能力强,认识深度深,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作出杰出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调查表明,许多高智商的人成为专家、学者、教授、法官、律师、记者等,在自己的领域有较高造诣。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补拙。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关系。其作用与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有密切关联。情商低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容易破裂,领导水平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有较完满的婚姻和家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成为某个部门的***,具有较高的领导管理能力。

提高情商的八种方法

1、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你也许自认为与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大家能随心所欲地相处,而且相互之间也不用激烈地讨价还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别人经常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却不自知。

其实仔细观察周遭你不难发现,界限能力差的人易于患上病态恐惧症,他们不会与侵犯者对抗,而更愿意向第三者倾诉。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因为我们既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又对一个第三者卷进来对我们评头论足而感到愤慨。

界限清晰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你做的。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心理界限,告诉他,以求得改正。如果总是划不清心理界限,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感觉快要失去理智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从而使血液留在大脑里,做出理智的行动。

美国人曾开玩笑地说:当遇到事情时,理智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大脑,能聪明地思考问题;野蛮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四肢,大脑空虚,疯狂冲动。

是的,当血液充满大脑的,你头脑清醒,举止得当,反之,当血液都流向你的四肢和舌头的时候,你就会做蠢事,冲动暴躁,口不择言。

事实上,科学实验证明,当我们在压力之下变得过度紧张时,血液的确会离开大脑皮层,于是我们就会举止失常。此时,大脑中动物的本性起了主导作用,使我们像最原始的动物那样行事。要知道,在文明社会中,表现得像个原始动物会带来大麻烦。

控制情绪爆发有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的心律,它是衡量情绪的精确尺子。当你的心跳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时,整顿一下情绪至关重要。在这种速率下,身体分泌出比平时多得多的肾上腺素。我们会失去理智,变成好斗的蟋蟀。

当血液又开始涌向四肢时,你可以选用以下的方法来平静心情:

1、深呼吸,直至冷静下来。慢慢地、深深地吸气,让气充满整个肺部。把一只手放在腹部,确保你的呼吸方法正确。

2、自言自语。比如对自己说:“我正在冷静。”或者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3、有些人采用水疗法。洗个热水盆浴,可能会让你的怒气和焦虑随浴液的泡沫一起消失。

4、你也可以尝试美国心理学家唐纳·艾登的方法:想着不愉快的事,同时把你的指尖放在眉毛上方的额头上,大拇指按着太阳穴,深吸气。据艾登说,这样做只要几分钟,血液就会重回大脑皮层,你就能更冷静地思考了。

3、想抱怨时,停一下先自问:“我是想继续忍受这看起来无法改变的情形呢,还是想改变它呢?”

对于没完没了的抱怨,我们称之为唠叨。抱怨会消耗用力而又不会有任何结果,对问题的毫无用处,又很少会使我们感到好受一点。

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现,如果对有同情心的第三方倾诉委屈,而他会跟着一起生气的话,我们会感觉好受一些。有人对你说:“可怜的宝贝。”这对你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你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于是你又能重新面对原有的局面了,尽管事情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如果你不抱怨呢,你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有时并不是个坏东西,是的,它也许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同时也是促使你进行改变的力量。一旦压力减轻,人就容易维持现状。然而,如果压力没有在抱怨中流失,它就会推积起来,到达一个极限,迫使你采取行动变现状。

因此,当你准备向一个同情你的朋友报怨的,先自问一下:我是想减轻压力保持现状呢,还是想让压力持续下去促使我改变这一切呢?如果是前者,那就通过报怨把压力赶走吧。逐个人都有发牢骚的时候,它会让我们暂时好受一些。但如果情况确实需要改变的话,下定决心切实行动起来吧!

4、扫除一切浪费精力的事物。

什么是不利于我们提高情商的力量呢?答案就是一切浪费精力的事物。

许多人的神经系统就像父亲的手一样长了厚厚的老茧。我们已经习惯于意识不到精力的消耗。精力是微妙的,但也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变化,比如听到好消息时,肾上腺素会激增,而听到坏消息时,会感到精疲力竭。我们通常不会留意精力细微地消耗,比如与一个消极的人相处、在桌上到处找一张纸等等。

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缓慢消耗精力的事情?我家的墙角堆着一小块地毯,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可能有人会被它绊倒。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它分散我的精力。这就是我们如何界定分散精力的事物——每次接触之后都会感到精力被分散了。有时和朋友所处也是如此——相互吸取和给予精力——但有些是精力的吸血鬼,他们只会吸取你的精力。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正视这个问题,建立心理界限继续与他们谨慎交往;另一个是减少与这种人交往。

的确,我们需要去除缓慢地浪费精力的东西,解脱出来以集中精力提高我们的情商。

想加速——你可以选择减小阻力或增加推动力。

试试我们提供的方法吧:

1、经常列出消耗你精力的事情。

2、系统地分析一下名单,并分成两部分:

A、可以有所作为的。

B、不可改变的。

3、逐一解决A单中的问题。比如对我来说,把汽车钥匙挂在一个固定的钩子上,这样就不用到处找了。

4、再看一下B单中的问题,你是否有把握?有没有把其中一些移到A单加以解决的可能?

5、放弃B单中的问题。

5、找一个生活中鲜活的榜样。

我们都曾经历过学榜样的年代,那些榜样对于我们来说高尚而又疏远。于是我们学榜样的热忱在和榜样的距离中渐渐熄灭了,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也许一生都成不了大英雄。

是的,你不能成为大英雄,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常人,比如你的朋友丹宁,她精力充沛、年轻、大方、聪明、有趣。她经营妇科诊所、做公司顾问、为一家市被定期写专栏文章,有英俊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

你身边有这样的出色人物吗,把他作为你的榜样吧!你可以想:她所能做的我也可以,但我们的风格迥异,我不可能以她的方式完成她所做的事。但我会模仿她做的一些事,以我的方式来完成。从她身上你总能看到从来没察觉到的自身潜能。

在周围的人中找出你学习的榜样吧!他们比你虽聪明、所受教育更好、层次更高、比你更有毅力。你会在追赶他们的过程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情商。

6、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会教会你很多东西。当孩子尖叫“为什么不给我买?我恨你!”时,你不能绝望,不能暴怒,你需要理解他并接受极怨恨的现实。要知道,这是孩子所能给予你的最好的礼物,当然这种恨不要持续下去。

养育孩子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还不算成熟的年轻父母相处。作为父母的我们,则在抑制我们的需求来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过程中磨平了棱角。养育孩子会自动提高我们的情商,使我们成为更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不愿意生养孩子,不妨试试为朋友看孩子,与孩子相处可以真正地提高我们的情商。

7、从难以相处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牢骚满腹,横行霸道、装胆作势的人,我们多么希望这些人从生活中消失,因为他们会让人生气和绝望,甚至发狂。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人圈起来,买张飞机票,送到一个小岛上,在那里他们再也不

会打扰到别人。可是,最好别这样,这些难以相处的人是我们提高情商的帮手。你可以从多嘴多舌的人身上学会沉默,从脾气暴躁的人身上学会忍耐,从恶人身上学到善良,而且你不用对这些老师感激涕零。

而且,你定义的“难以相处的人”,最终被证明可能只是与你不同的人,而对所谓的难以相处的人来说,你也是难以相处的人。

应付难以相处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灵活。也就是说,发现他们的方式,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尽量灵活到采用与之相同的方式。如果这人喜欢先闲谈再谈正事的话,你的反应应当是放松下来,聊聊家常。另一方面,如果这人直截了当,你也应当闲话少说,直奔主题。这样,在与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时会更有效率,而且会发现这些人并不那么难以相处。

应付难以相处的人的第二点就是把他们当成礼物。朱迪嫁给了一个霸道的人。婚姻生活对她来说充满坎坷,因为她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在分手多年以后,她学会了感谢他,因为他教给她建立和维持界限的重要性。现在再遇到这样的男人时,她根本不在乎。朱迪说:“当与他一起生活过以后,这些家伙你就会根本不放在眼里。”如果她当时嫁给了一个随和的人,她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很难对付那些难缠的家伙。

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或许我们永远不会选择难以相处的人。

8、时不时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你会拓宽视野,提高情商。

你是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还是性格内向、只喜欢独处或和几个密友在一起的人呢?你喜欢提前计划好每一天,以知道要干些什么事,还是毫无计划呢?人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偏爱的方式。然而,突然常规,尝试截然相反的行动会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如果你总是聚会中热衷于做中心人物,这次改改吧,试着让那些平日毫不起眼的人出出风头。如果你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和你搭讪,不妨主动上前向对方问个好。

EO是“情绪智商”的简称,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中提出。

戈尔曼认为,EQ包括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包含了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如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感受别人的 感受的能力,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简单说来,EQ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素质。

以下例子,都属于EQ所涵盖的层面:

自动自发

一个EO高的孩子,懂得自动自发,自动做事、自动读书、自动做功课…因此,就算他们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不比别人高,但成绩也可以比别人好。在工作上,自发性地提升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举例而言,如果我们的心态是要和人竞争。我们会想:“我要努力,因为我要比老王好,为什么他在各个方面都比我好?”如此,你是在跟老王竞争,你在以他为目标,就算就能做到,最多是和他一样好,而不会比他好。反之,如果是自发性的,你想:“是,他不错,我要向他学习,我要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反而,你会无限量地发挥,就算你不可以,你也不会对老王存在歧见,不会因此讨厌他;老王不会觉得你在跟他竞争,心态上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控制情绪

你会发脾气吗,你晓得什么时候应该发脾气,什么时候不应该发脾气吗?如果你在走路时,碰到别人开车从你身边一擦而过,使你大吃一惊,你是否会破口大骂呢?很多人会因此发脾气,甚至为此不高兴一天。反之,忍住不发脾气一定是好的吗?比如,当你的孩子在念书时,隔壁的音响开得很大,你只管忍耐,不伸张权益,这等于在纵容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两种情况对照,说明EQ的另一特征,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人,适度地发脾气。

眼光放远

EQ的提出者戈尔曼在书里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研究者请来了一批小孩,把他们一个个带进房间,告诉他们:“这里有棉花糖,你们可以马上吃,但如果你们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才吃,你们可以得到双份棉花糖。”他说完走了。有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拿起棉花糖,往口里塞;另一些孩子/等了几分钟,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剩下的孩子,决心等研究者回来。这项实验的结果是,那些有耐心等的孩子,长大后,比较能适应环境、比较讨人欢心。比较敢冒险、比较有信心、比较可靠;那些要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克制自己,他们的EQ比较低,长大后,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低。

自我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他出门,你说什么,他都说:“随你啊!”日子久了,你会觉得内疚:“我是不是剥夺了这个朋友的自由权?我是不是有点亏待他,他什么都依我,只有我高兴/慢慢地,内疚感演变成厌恶感,你不再觉得和他在一起是有趣的事。事实证明,这种感情表达有障碍的人,对别人的感情也比较冷模。原因是他没有能力了解自己的感情,又如何了解别人的感情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提升自己的EQ,也包括了学习但然表露自己的情感。比如,你今天赶着回家,不能够答应同事的要求送他一程,就应该坦诚相告:“我有要事,没办法送你,很抱戳/通常,对方不会因此生气,反而,他和你做朋友,会觉得自在。

人际技巧

提升EQ,包括搞好人际关系。要搞好人际关系,应培养所谓的同理心——感觉别人的感受。很多严而不慈的父母,都缺乏同理心。他们关心孩子有没有吃饭、冲凉、读书,他们会监督孩子,但孩子不会感受父母的关爱,只感受到家庭的压力。反之,严而慈的父母,通常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只问孩子到底读书了没有,也会用时间和孩子沟通、说话。只要你每个星期肯定有一段时间和孩子沟通,孩子在感情和情绪上发生问题时,他会想:“下星期,当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时,我一定要告诉他们。”反之,如果你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跟他在一起,他根本没有准备好要跟你提,即使你突然出现,他也不会告诉你。

此外,我们跟人说话,吵架,都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交流。我们在跟人沟通时,没有办法控制别人怎么想、怎么感觉,没有办法预知别人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用这种自制力影响和感染别人的行为和情绪。例如,当一个顾客生气地投诉公司的服务时,如果你忙着辩护,他会越讲越生气,但是,如果你表现出有同理心,让他知道你在听他说话,他生气是有道理的,他的口气将会逐渐放软的。

所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EQ,也应该培养同情心,进而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别人的情绪。 "EQ到底是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我的EQ高不高?"

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尤其在企业界做训练时,每当谈及了EQ对工作成就的重要影响:"职位愈高,EQ对于成功就愈重要",话刚说完,总是会有学员不解地举手:"不会吧!?我们老总脾气超烂,动不动就发火,EQ这么差,还不是做到了总经理?!"

好问题,这个看似"低EQ,高成就"的现象,其实是因为我们还没完全了解EQ的真正内涵之故。因为一个人的EQ高不高,不光只是看他会不会发脾气而已。

那,EQ到底是什么呢?

EQ(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绪商数"的英文简称,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之能力。简单的来说,EQ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EQ诞生的过程。

早在一九二零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索戴克(EL Thorndike)就首先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认为拥有高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而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

一九二六年推出了第一份社会智力测验(George Washington Social Intelligence Test),问卷的题目包括了指认中人物的情绪状态,以及判断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等等。

然而接下来的几十年,心理学界在这方面的努力停顿了下来,主要因为大家都忙着发展及研究IQ测验,当时认为IQ(亦即一个的数学、逻辑、语文、以及空间能力)会决定每个人的学习及受教的能力,因而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发展及表现。

一直到一九八三年,美国心理学家嘉纳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了影响现今教育体系甚钜的"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原先只重数理语文能力等的传统定义"智力"的方式(亦即IQ)需要大幅修改,因为一个人的IQ除了对学校学习的成绩有很高的正相关(IQ愈高,功课愈好),对于其它方面,例如工作表现,感情及生活满意度等并无太大的关系。

嘉纳教授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多加了几项智力,包括了音乐,体育以及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之能力。而这后两项,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地受到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的重视。

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的人是心理学家巴昂(Reuven Bar-on),他在一九八八年编制了一份专门测验EQ的问卷(EQ-i),根据他的定义,EQ包括了那些能影响我们去适应环境的情绪及社交能力。其中有五大项:(1)自我EQ(2)人际EQ(3)适应力(4)压力管理能力(5)一般情绪状态(乐观度,快乐感)。

接着又有心理学家沙洛维及梅耶(Salovey&Mayor)在一九九0年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他们认为情绪智力应和乐观等人格特质区分开来,所以他们对EQ的定义强调在了解并运用情绪之方面。

目前另一个在各国受到广泛使用的EQ测验(MSCEIT),即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的问题有几大项(1)察觉及表达情绪之能力(2)在脑中想象情绪状态之能力(3)了解情绪的能力(4)控管情绪的能力。

真正让「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而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心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高曼教授(Daniel Goleman)。他在1995年出版的《EQ》一书(Emotional Intelligence),登上了世界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热潮。

高曼发现一个人的EQ对他在职场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举例而言,一个针对全美国前500大企业员工所做的调查发现,不论产业别为何,一个人的IQ和EQ对他在工作上成功的贡献比例为IQ:EQ=1:2,也就是说,对于工作成就而言,EQ的影响是IQ的两倍,而且职位愈高,EQ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就愈大。此外对于某些工作类别,例如行销,业务以及客户服务等等,EQ的影响就更为明显。

因此高曼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他的工作EQ架构。经过不断的测试和修正,目前高曼的工作EQ内容共有4大项,以及18小项。

想知道你的工作EQ高不高吗?请一起来检查一下你的各项工作EQ能力。

<十八项重要的工作EQ>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一、自我察觉(1)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解读自己的情绪,体认到情绪的影响。

(2)精确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3)自信:掌控自身的价值及能力。

二、自我管理(4)情绪自制力:能够克制冲动及矛盾的情绪。

(5)坦承:展现出诚实及正直;值得信赖。

(6)适应力:弹性强,可以适应变动的环境或克服障碍。

(7)成就动机:具备提升能力的强烈动机,追求卓越的表现。

(8)冲劲: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人际关系之管理能力:三、社交察觉(9)同理心:感受到其它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的观点,积极关心他人。

(10)团体意识:解读团体中的趋势、决策网络及政治运作。

(11)服务:体认到客户及其它服务对象的需求,并有能力加以满足。

四、人际关系管理(12)领导能力:以独到的愿景来引导及激励他人。

(13)影响力:能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14)发展其它人的能力:透过回馈及教导来提升别人的能力。

(15)引发改变:能激发新的做法。

(16)冲突管理:减少意见相左,协调出共识之能力。

(17)建立联系:培养及维持人脉。

(18)团队能力:与他人合作之能力;懂得团队运作模式。

这么多的内容,足足有18项,真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不简单。而要十八般武艺俱全,岂不难如登天?

请先别担心,事实上一个人只要能在这十八项EQ能力中,有五、六项EQ能力特别突出,而且是平均分布在四大项能力中的话,那他在职场上的表现,就会非常亮眼了。

要测量工作EQ,目前相当广为使用的量表是情绪能力问卷(ECI:Emotional Competence Inventory),总共有110个题目,很特别的是ECI使用360度全方位的资料收集方法,它不只是问当事人,也会从他的上司、属下、和同事来了解当事人的工作EQ,得出来的结果当然就比较客观而准确。

所以,只要掌握了工作EQ,你就能造就工作成就。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53022html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EQ”: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

情商作用:

情商,这是人类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基础。一个人的智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虽然可以开发,但是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情商是不同的,当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人生经历、感情历程、刺激等时,我们的情商就会随着提高。所以一个成熟的人,他们的情商比一个不成熟的人要高很多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智商,可以决定我们的成就。爱因斯坦的智商有175,所以他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但是你是否知道,一个人的情商,也可以决定我们的成就。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写成EQ)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加重要的作用。

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补拙。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关系。其作用与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有密切关联

情商低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容易破裂,领导水平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有较完满的婚姻和家庭,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成为某个部门的***,具有较高的领导管理能力。

AQ(逆境商数)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

EQ,是Emotional Quotient的英文缩写。汉语意思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简称情商。 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之能力。

智商(英语:IQ),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AQ具体介绍

除了智商、情商外,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挫折商(逆商)。IQ、EQ、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大量资料显示,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日,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大学生的逆商培养作为着力点。积极进行大学生的逆商培养,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增强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AQ不只是衡量一个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EQ具体介绍

EQ,是Emotional Quotient的英文缩写。汉语意思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简称情商。 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之能力。简单的说,EQ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与智商(IQ)相关。 通常,在大型企业公司的面试上,都会测试情商。

IQ具体介绍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智力是遗传基因控制的,人为无法改变。由于先天多种因素,人的智力发育会有所不同。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它必须与灵商(SQ)配合运用才行。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目前认为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后来,特曼教授把这套量表介绍到美国修订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作为评定儿童智力水平的指数,这个比被称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100。人们称这种智商为比率智商。

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

育如老师在的第三场讲座,提及过去建中生考完第一次段考卧轨事件、清大生因感情不顺跳楼事件,讲座内容有丰富的学理,过程更是有沉重、有笑、有泪、有活动、有问答有满满的收获。 她提及情绪影响人一生甚钜。青少年或成人在情绪上瞬间过不去的点,都不是一时之间,而可能是累积而来的。 讲座中她提到

育如老师在的第三场讲座,提及过去建中生考完第一次段考卧轨事件、清大生因感情不顺跳楼事件,讲座内容有丰富的学理,过程更是有沉重、有笑、有泪、有活动、有问答有满满的收获。

她提及情绪影响人一生甚钜。青少年或成人在情绪上瞬间过不去的点,都不是一时之间,而可能是累积而来的。

讲座中她提到,从人类研究脑部开始,透过脑部「 -反应」测得血氧量的浓度,知道脑部哪一块的对应位置,例如 大脑的颞叶区对应「听觉」 、 枕叶对应「视觉区」 、 前额叶对应到「思考、问题解决判断」 等。

但情绪一开始却无法在脑内测得,我们常常感到有情绪,生气的时候全身血脉贲张、低落时甚么都不想动、难过时感到沉重、兴奋时全身细胞欣欣向荣、快乐时想找人分享觉得甚么事都很顺遂,这好像都不仅止于脑内发生的作用,而是全身一起作用,所以有人说,"心情好"的对应位置好像是在于「心窝处」,像是心暖暖的、心酸酸的、心痛痛的。这些都指出好像情绪,是无法单纯用脑袋来解释的~

基于以上的状态,育如老师说明:我们大学的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就说的很清楚「情绪,是一组生理的激动状态」

而透过脑波的实验,又对应不到情绪对应到脑袋的哪里?

那么,情绪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会有情绪呢?

[ 脑波实验EGG操作 ]

后来,我们发现,原来情绪藏在脑袋里的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 

「海马回」 (长得像耳朵)管理情绪经验的记忆(像是一个温暖的经验、难受的经验、惊喜的经验都记录在这里)

「杏仁核」 则是我们原始情绪的反应(原始脑)包含六组基本情绪(喜、怒、哀、惊、恐、爱)

这些反应,会影响我们的状态,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所以,别人讲同样一句话,大多数的人都没反应,

可是你感到特别的难过/生气/悲伤/忌妒/难熬/尴尬等等,大多数都与眼前的人无关,跟你提去了什么经验有关。

而身为新手爸爸/妈妈,也许会有同样的心情,希望宝宝不哭不闹,好带好邀持(台语)最好最贴心。婴儿从出生就有情绪,主动发出讯息希望主要照顾者给喂、换尿布、陪玩、自我中心得不得了,而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他们,常让照顾者身心俱疲,那为什么演化要留下「情绪」呢?

华人社会,社会期待是要我们练就「喜怒不形于色、允执厥中、断绝七情六欲、有教养,举止合宜,修饰掉不合宜的心情」,人们对于情绪的表达较批判,所以对「情绪」负面的形容词>正面形容词,例如:得意容易忘形、对做错事应该自惭形秽、做人休想为所欲为、怒急容易攻心等,所以做人要懂得忍耐、忍让,遇到任何状况,强调「忍为上策」越长大越懂事的指标,希望能尽可能 掉情绪(七情六欲)这一关,崇尚六根清净、无欲无为的平静状态。

但其实,如果小孩都是自己带得父母亲,就会发现,孩子的哭泣会有层次上的不同;饿的话,这种哭会夹杂无力的痛感,不舒服,这种哭会夹杂凄厉的尖叫,找人玩,这种哭会断断续续,看主要照顾者反应等。

婴儿透过情绪的起伏,发出声音,来找到与主要照顾者沟通的桥梁。

 

宝宝运用情绪主要照顾者沟通需求,有些父母会去学婴儿手语,促进宝宝表达的能力,取代宝宝因为表达的困境而情绪化,父母又因为孩子情绪化而责罚她,双方都很挫折。

育如老师说:运用婴儿手语当作还未发展语言时期的桥梁,研究指出可增进宝宝后来发展语言的敏锐度。

​ 婴儿手语示意图

 

 

 

而宝宝的情绪是一组精密又巧妙的设计,情绪的出现,更是循序渐进举例来说:宝宝发展出「害怕」的情绪,是在六个月大会爬的时候。

六个月前的婴儿因为视力发展的关系,你抱她在高处往下望,她没有感觉,但当他会爬的时候( 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发牙),爬到楼梯间/或是床边往下望,通常会回头,因为他已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概念,知道害怕和危险。

情绪的演化是一种保护的机制,让他知道危险在哪里?

PS:取自GOOGLE搜寻引擎,经典实验:婴儿视觉悬崖

而人的情绪,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上半部的「 情绪学习」 (在冰山一角,了解情绪、在社会情境中如何合一的表达心情、因应社会性行为)

一是下半部的「 情感人格」 (通常会在关系中出状况的,取决于早年经验是否破碎,影响对人和关系的预期)

十 ​

PS:取自GOOGLE搜寻引擎,冰山上下的示意图

冰山下的这一块,肇因于早年(尤其0-6岁的情绪记忆和经验),而研究者又怎么证明到底是「有奶便是娘即可」还是「有爱便是娘才重要」的呢?

开始一条理解爱和早年影响人情绪人格破碎程度的漫长之路:100年前的推论vs100年后的科学实验证实

佛洛依德的六岁定一生vs依附理论的验证

一、佛洛伊德:从疯狂的人身上找折断里制线的断点

早年对于疯狂的人,实在拿不出怎么办,佛洛伊德当年在维也纳大学表现优异,26岁当上专职医师,从临床经验、教学经验,慢慢发产出运用梦、催眠、阐释的技术,运用投射技术也好、梦的解析、躺椅的形式也罢,试图将我们所未知的自己(潜意识),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意图在理解手上的精神病患个案。

期间佛洛伊德也持续接触哲学的作品,摸索探路著理解「为何人会疯狂」,除了他早年喜爱尼采的作品,到后来大量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你能找到许多佛洛伊德的理论原型。

对于情绪主题,他意外发现于从精神病患身上发掘共通点是早年(尤其六岁前)都经历虐待忽视或精神上严重创伤,尤其 待,会造成是强迫性精神官能症和歇斯底里的决条件,但当年因为对象都是白种/男人/精神病患,备受科学实证研究者的质疑,认为他的理论无推论的依据。

故后续行为学派开始拿猫、狗、鸽子、老鼠,来做一系列的实验,批判佛洛依德的人格三结构无中生有,无推论性,只局限于某些族群的论调。

二、演化观点:为什么需要情绪,追求「没有情绪、六根清净」岂不人生最高境界?

讲座中提到越低等的生物,越能于脱离母体之后独立生存;越高等的动物,则越困难,这也是情绪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刚出生的婴孩,无法脱离母体独立存活,他必须发出哭声,寻求帮助(找人玩、找吃的、讨抱抱),也透过笑容,给予照顾他的人酬赏和回馈(照顾者会觉得一天的辛劳都被疗愈了)。

而婴儿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会笑,其实都是种眼动的反射动作,这对婴儿心情无关的反射,却对主要照顾者很疗愈;在婴儿两个月后,他开始能辨识人脸,他的笑容,才具备和主要照顾者互动的社会意义存在。(宝宝笑了~谈婴儿期的社会性微笑 )

三、依附理论:推翻"有奶便是娘"

心理学经典又残忍的实验之一:Harry Harlow的恒河猴实验。为了了解除了生理需求以外,是否也有爱和关怀的需求,Harlow找与人最相关的动物-猴子,了解猴子的动物行为,他们做了经典的实验如下

残酷实验(一)

将刚出生的猴子和母亲分离,给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网的妈妈(身上带着奶瓶)、一个是绒布妈妈(身上无奶瓶只有绒布),他们发现:小猴子大多时候都抱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有肚子很饿的时候,才寻求铁丝网妈妈的奶瓶,随后又跳回绒布妈妈身上。

[绒布妈妈vs铁丝网妈妈]

残酷实验(二)

实验者将刚出生的小猴与母猴分离后,只给予铁丝网妈妈和奶瓶,大多数时候,小猴会在笼子内来回踱步,感到焦躁不安。

你是否有注意到动物园里的动物,如果感到焦躁会发出声音,或在笼内踱步,感到情绪喘喘不安那种状态。他们甚至发现,猴子开始咬自己,攻击自己的身体,并且拿自己的头撞墙。

这样子环境长大的恒河猴,正值 期时,一般动物会求偶的需求,实验者测试他的贺尔蒙符合求偶的条件,但放交配的公猴或母猴进入笼内,他不但不求偶,还攻击对方,无法进行交配。

(对演化来说:一个物种不懂得怎么求偶,是很深的残障损伤,因为这样会关乎演化下一代的障碍)

后续,Harlow甚至是用机器吓小猴,看小猴在没有安全感和爱抚的状况下,会怎么办。小猴不断咬自己的身体、拿身体去撞墙壁,重复性这样的行为,希望获得某种回应。

所以,除了食物之外, 早年的「爱与依附」在动物行为中,具足了十足的重要性。 证明对于高等动物来说,除了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之外,爱和互动的滋养实为必要。

这些动物实验,又怎么推论到人类的情绪和依附上呢?

然而,很多科学家还是认为,这些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无法推论到「人类」,但我们要怎么拿人类来进行实验呢?这本身有伦理道德上的考量,没想到,残酷的战争和罗马尼亚政策性的错误,给予了研究者一个观察的契机。

下一篇:周育如:高EQ与情感教育(下)从「孤儿怨」理解早年经验,如何影响人在情绪上的创伤反应?

(文中取自google搜寻引擎,用途为示意说明,非营利性质,若有不妥可告知,将立即移除。)

严选:暑假间,亲子出游怎么安排:  bestlishixinzhi/article_listphpm=1&s=31

2017夏令营 动手做 玩中学:topiclishixinzhi/camp/2017/winter/article

周育如老师。文章连结 亲职成长课程:给爸妈的黄金教战课 周育如老师著作:《听宝宝说话:帮助0~6岁幼儿建构一颗好用的脑袋!》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6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