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霸”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结怨,为何在60岁时被封杀?

“戏霸”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结怨,为何在60岁时被封杀?,第1张

说起娱乐圈的老戏骨,恐怕不得不提起李保田这个人了,他所主演的《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等电视剧都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众多观众给他的评价更是“戏好人清高”这样的美誉。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出色的好演员,却曾经受到过13家影视公司的联合抵制,逐渐销声匿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李保田的那些江湖往事。

1946年,李保田出生于徐州,父亲是重要干部,而母亲是财务科科长,作为干部子弟,从小李保田受到的教育就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要严格的多。父母对他的希冀就是,在学校里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

但或许是年幼的李保田太过叛逆,在学习这件事上,李保田可以说是完全不感兴趣,经常在上学期间**逃课跑去看戏。不过那个时候,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李保田没钱买票,只能守在戏园门口,看到有人中途退场丢弃票据之时,就赶紧捡起来抓紧时间入场观看。

上学逃课跑出去看戏,这样的情况老师自然是要报告给李保田的父母的。于是李保田每逃课一次,父母就严厉打骂他一回,次数多了,李保田就产生了离家出走的想法。终于,在一次比较大的争吵之后,李保田将自己的这个想法付出实践了。

1960年,13岁的李保田离家出走,跑到了一家梆子剧团当一名演员。

不过,虽然李保田看过很多戏剧,但是自己却没有舞台经验,而且戏曲的基本功更是一丁点也没有。因此,在刚刚进入剧团的时候,李保田只能负责后台的一些打杂的工作,偶尔也会上台演一些丑角,培养一下舞台的表演经验。

只能偶尔上台演戏,但是年轻的李保田却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每一次上台都相当卖力。而在上不了台的情况下,李保田就抓住一切时机向剧团之中的老前辈学习,渐渐地,戏曲和舞台的表演经验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在梆子剧团学艺的李保田,生活过的是极其艰苦的。由于无法上台演戏,因此收入自然也没有多高。据李保田自己回忆,当时最艰苦的时候,甚至只能用豆腐乳冲水喝才能勉强坚持下去。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保田依然没有向家里求助。

那个时候,父亲曾经来到剧团里看过他,但是父子两却没有说一句话,而是摇摇头就离开了。可是离开不久,李保田就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这才知道,当时父亲已经患了重病,是来看自己最后一眼的。听到这样的消息,让李保田追悔莫及。

在梆子剧团干了六年之后,李保田转入了徐州文工团。由于他之前从事的都是后台工作,徐州文工团的领导认为他有从事文职的经验,便让他来负责行政一类的活。

可是,相比于台下的文职工作,李保田最向往的,还是站在舞台上的表演,可是由于领导的安排,李保田却一直未能有这样的机会,只能在文职工作上,虚耗12年的光阴。

1978年,中央戏剧学院重新向全国招生,32岁的李保田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考入中戏之后,李保田疯狂地学习和吸收表演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演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本科毕业之后,又考上了中戏的研究生,后又被学校留住在校内担任表演老师。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保田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1983年,37岁的李保田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戏《闯江湖》,在戏中扮演丑角艺人张乐天。

1985年,获得了自己第一个主角角色,在《流浪汉与天鹅》中饰演流浪汉抹桌。

1987年,李保田出演影片《人鬼情》,在剧中,他凭借着出色的表演,一举拿下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奖项。年过不惑之年才终于被认可,这一路走来李保田所付出的努力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随后,李保田有接连出演的多部电视剧,又接连拿下了多个奖项,事业可以说是越来越红火。

1996年,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等人一同合作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凭借剧中“刘罗锅”这个角色,李保田很快就红遍了全国,被众多观众所熟知。而他跟张国立、王刚也被观众亲切地称作是“铁三角”组合,。这个“铁三角”组合,直到李保田放话说不会再与张国立、王刚之后,才被张铁林所取代。

实际上,在当时拍戏的时候,李保田和张国立、王刚等人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但是当戏拍完之后,三个人之间却渐渐地生出了矛盾。

原来,《宰相刘罗锅》爆火之后,有不少剧组都想找他们三个人拍戏,但是却都是清一色的皇帝、宰相、大臣这类的角色。对于这样的角色,李保田觉得演得太多了,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在这些角色上定型,于是就全都给推掉了。而张国立、王刚面对这些角色,却非常乐于接受,因此三人之间才渐渐地产出了分歧。

在访谈节目上,李保田曾经直言,张国立、王刚两人是“不思进取”,在已有的角色上“吃老本”,并称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了”。

不仅仅是出于对艺术的追求,李保田才与张国立、王刚分道扬镳,实际上,在对待演员接广告的问题上,三个人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当时,《宰相刘罗锅》火了之后,不少广告商都纷纷找到他们三个人拍广告,当代言。对于这种能赚钱的活,张国立、王刚两人自然是非常乐于接受的。然而,李保田却秉持着作为演员的素养,坚持不接一个广告,无论报酬给的再丰厚,也一概拒绝。

窦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这样评价过李保田:“李保田深居简出,不善与人交际,并固守着自己的涉世原则,就是有一定共鸣基础的朋友,也都是清水之交。他不因功利择友,绝无酒肉朋友。”

或许,正是涉世原则的不同,才会让李保田认为,自己和张国立、王刚两人不是一路人吧。

2003年,凭借着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李保田走上了事业的巅峰。在剧中,他以他独树一帜的表演,赋予喜来乐一种幽默与血性兼具的色彩,独到的表现方式和格外贴近生活的朴实气质,不仅拿下了飞天奖、金鹰奖等诸多奖项,而且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交口称赞。

虽然事业上越来越成功,但是李保田挑剔执拗的性格,也让不少跟他合作过的人说:“和他一起拍戏真的太累了。”

面对剧本,李保田总是会一丝不苟的去熟读自己的角色,而对那些演戏不认真的年轻演员,自然会多有批评。

在一次访谈节目上,李保田就曾经直言:“有些小腕们,不看剧本,助理一笔一划帮他把剧本的台词给他划出来,可大爷们却随便瞄了一眼剧本,就好了拍戏了。”

出于职业精神,李保田经常会对这些合作的年轻演员进行批评教育,而有一次一名年轻演员不仅不听李保田的批评教育,还在拍戏的时候经常迟到,惹怒了李保田,让李保田一气之下,将他的戏份全删了。

动辄删掉其它演员的戏份,让李保田获得了“戏霸”的骂声,但是李保田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他说:“我的毛病就是霸,但是这个霸不是恶霸的霸。”“你拍戏时,人再好说话,最后戏不行,那还是不行。”

2006年,60岁的李保田以参演电视剧《钦差大臣》无故拉长播出集数,严重“注水”为由,将该影视剧公司告上了法庭。

原来是在开拍之前,李保田与剧组签的合约之中就明确说明了这个剧只有30集,但在实际上映之时,却有33集。

当时签订合同的时候,李保田就觉得这个剧本不是太理想,如果加集之后,观众的体验会更差,因此特意地要求合同中增加一项条款,那就是不能后期注水加集。可是最后,影视剧公司却依旧违反了合同。

虽然影视剧公司表示,自己乐意支付给李保田多出集数的片酬,可是李保田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职业和道德操守,选择对簿公堂。

最后,李保田状告胜诉,获得了该公司190万的赔偿金,但是这场官司,也让他成为了行业内的众矢之的。13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站出来,表示要以彻底整治娱乐圈少数演员耍大牌的现状为由,建立了李保田”声讨大会”,声称要将他赶出演艺界。

在“声讨大会”上,《钦差大臣》总制片人刘佳列举了李保田的多桩“罪名”:看不顺眼的人都要开走,删去大量别人的出彩戏,搞“特殊化”拖延拍摄周期等等。

但实际上,李保田看不顺眼的人都是那些不认真拍戏的演员,而所谓的搞“特殊化”拖延拍摄周期,也是为了呈现给观众更好的表演。

虽然,李保田获得了观众的支持,但是在演艺圈圈内,却迎来了一片骂名,“时代春天”的负责人更是公开呼吁吁圈里的朋友,都不要再用李保田。

在遭到圈内众多人的抵制之后,李保田能够接到的资源确实是少了许多。不过,这却依旧没有动摇李保田的职业精神,认认真真地拍戏,不做愧对观众的事情。

2009年,儿子李彧结婚,在南充举办婚礼。但是在婚礼举办的时候,恰巧李保田有一场戏要拍,因此便错过了儿子的婚礼。

不过对此,李保田却并不感到后悔,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戏比天大”的好演员。

如今,李保田已经有74岁的高龄了,在荧屏前,我们也越来越难以看到他了。据说现在,李保田已经逐渐不再接戏,而是将精力放在了画画上面,也让我们祝福李保田,希望这样的一位好演员,晚年能够幸福长寿。

《人世间》中的世界当然并不全然和谐美丽,也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思想困惑和人性复杂,但难得的是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始终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竭力追求和相互扶持,从而让这一方人世间成为值得留恋的有情天地。

以周家人为核心传达出

《人世间》的良善真义

《人世间》放弃了传奇性,以身边人的视角来描写人物传情达义,塑造了可信、可爱、可亲的平凡人形象。

周父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这让他骄傲,在三线建设工作的几十年里与家庭聚少离多也无怨言。他有中国式家长的独断和望子成龙的期待,但绝非封建家长。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判断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好人”。因此,当他确认了冯化成和郑娟是“好人”时,便与女儿、儿子冰释前嫌。

在做一个“好人”的前提下,周家三兄妹的性格人生各有色彩。哥哥秉义具有传统知识分子齐家治国和***员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情怀。在面临改变命运的历史机会时他选择了对爱情的忠诚;在面对自己家和岳父家之间的冲突时他选择了理解;在面对军工厂改革时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在面对汹汹舆情时他选择了隐忍;最后他主动请命回到吉春完成了光字片的改造,实现了岳父和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讲党性原则的干部,但并非六亲不认的螺丝钉。从政治人格上看,他从岳父那里受教固然颇多,但不如说他更像曲书记。姐姐周蓉则明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无论是年少时与北京诗人通信恋爱,还是不告而别在贵州与冯化成结婚,又抑或是毅然与冯化成离婚与蔡晓光再婚等,都清晰地展现了她个性中的决然不羁与爱自由。弟弟秉昆具有他这个阶层常见的同情、宽容和智慧,更鲜明地体现了平民阶层的精神价值。面对陷入绝境的郑娟一家,他从同情帮助中萌发了爱情的火苗越烧越旺,即使面对全家的反对也义无反顾地要与郑娟结婚。他没有哥哥姐姐那样有本事,但他守住光字片的两间老屋照顾了妈妈也成了兄弟伙的主心骨,之后又通过开饭馆开书店买房子获得了成功,也获得了父亲的肯定。这个“老疙瘩”看似愚笨,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娃养,还为此失手伤人入狱十几年,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对做一个“好人”守护自己家庭的朴素信仰。

郑娟也是创作者用力刻画的人物。这个身世凄惨没有工作一辈子照顾家庭的柔弱女子,却有对爱的不顾死活。当她认定了秉昆之后,便不管不顾地付出。但郑娟显然不是刘慧芳,面对孙小宁对自己唯一拥有的家庭的挑战,她毫无犹豫地对其进行警告。郑娟用一双手和一颗心守住了家庭,守住了幸福。所以周母对她说,自己得的秉昆的“济”其实是她郑娟的“济”啊。

电视剧还刻画了秉昆的一众小伙伴,以及老马、曲书记等高级干部。这些人物各具性格的弧光,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底线。即使骆士宾和水自流这样的人物也体现出了时代某个层面的辩证逻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没有绝对的“坏人”。他们都在历史洪流中努力向前,为自己为家庭,也为城市为国家。他们身上的良善坚韧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身上最可宝贵的真义,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能稳步向前最坚实的根基。

叙事速度和重场戏的精心配置形成《人世间》的靶向共情

《人世间》以无处不在的细节真实为故事的艺术真实铺就了底色,但更值得讨论的是,电视剧通过叙事速度和重场戏的精心配置极大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

电视剧在50年里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节点展开,如1969、1971、1973、1976、1978、1980、1984、1988等,通过压缩和延展形成叙事速度的交错,同时也设计了大量的重场戏与之相呼应。电视剧开始的家人分别、枪毙犯人等就先声夺人。其后周父贵州见周蓉、回家见郑娟、周母苏醒等段落也感动无数观众。其中周家1980年过春节尤为精彩,堪称中国电视剧的华彩乐章。该段落短短七八天的故事却用5集时长进行描写。一方面是秉义岳父母在与周家相见的问题上一波三折。岳父母心机深沉的各种考量,秉义和冬梅两人夹在中间的无奈,省长突然生病秘书将茶叶送回导致的误会加深,周家的骄傲与失落,冬梅与母亲的公开冲突,秉昆和秉义、父亲的冲撞,秉义和冬梅开诚布公的讨论等,电视剧都细密地加以表现,将一个平民家庭与高干家庭之间因姻亲关系带来的立场价值冲突与情感动荡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是周父带领一家人外出拜年的众生相。周父因儿子女儿考上北大的骄傲与炫耀之意,秉昆与郑娟的尴尬之情,邻里的羡慕嫉妒之言,人物的种种小心思微表情都通过镜头的捕捉和演员精彩的表演呈现在观众眼前,激发观众的日常经验与之共鸣,让人拍案叫绝。这一场戏不但充分展开了人物关系及情感反馈,集中了戏剧冲突,也鲜明地呈现了电视剧的价值取向:秉义和冬梅,周家与郝家反因此多了一分相互理解,而秉昆与父亲、秉义则生了罅隙,从而推动电视剧情节和人物继续发展。

这种通过叙事速度调控叙事表达,不断造成精彩段落的艺术手段是非常高妙的,需要大胆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影像叙事技巧,当然也少不了演员高质量的表演。也正因为如此,《人世间》在对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表达中才韵味深长,极富情感张力和价值感染力,也就能避免观众的“倍速观看”。

爱的相对论吵架电视剧爆发冲突的剧情可能是141516集。

这部电视剧阐述的是2代人中间的争议与芥蒂,讨论了“八零后”新婚夫妻在日常生活中与工作追求中间出现的一连串问题。

剧里原野由罗晋扮演,是夏楠的爱人,酷帅金多的富家子,具有1个事业有成却作风霸道专权的爸爸,爸爸原牧不单娶媳妇有三还陆陆续续离婚,新任“小妈”竟还与自个年纪差不多。

打小家庭异于常人的他渴求获得关爱与家庭的温馨,因此与女朋友夏楠踏入婚姻礼堂,却万万没有想到家庭能带给他的远远地不只是温馨。米兰由郭新扮演,是原野的领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96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