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enny 乔
这些年无论生活中还是职场里,90后越来越多,和他们聊天,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婚姻观。
有一次,和办公室的90后单身小美女娜娜吃饭,聊起最近刚结婚的某大龄女青年时,我忍不住感叹,世上又多了一个找到幸福的姑娘。
娜娜突然放下手中的筷子,一本正经地问我:“你真的觉得结婚幸福吗?”
她这么冷不丁的一句,问得我一脸懵。我正想着怎么说,她突然自言自语地来说出了答案:“我觉得结婚这事儿,挺没劲的。”
娜娜若无其事地说完这句话,然后继续埋头吃饭。我却惊讶得说不出话,虽然听多了90后单身至上的人生观,但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说她这辈子可能不会结婚的时候,那种震撼依然难忘。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娜娜冷冷地回了一句:“看着我爸和我妈因为晚饭吃不吃茄子吵架,我就不想结婚了。我一个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干嘛非要找个人来给自己添堵。”
我苦笑了一下,心疼地看着神情冷漠的她,忍不住感叹,女儿都不想结婚了,父母却还在争吵。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很多适龄青年都不想结婚了呢?
其中一个答案特别戳心:父母的婚姻给我敲了警钟。正是因为见识到了就算两个人再不合拍也会为了孩子忍受下去,所以害怕自己以后也会这样,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很多父母都在问,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可他们从来不想一想,自己的婚姻让孩子多绝望。
Kelly Clarkson的金曲《Because of you》中,讲述的就是一个孩子内心的独白。MV的开头,女主角歇斯底里地和男友争吵,夺门而出。
这时,画面突然定格,回到她小时候,爸爸不在的时候,妈妈愤怒地把一口没动过的菜倒掉,然后拼命地往嘴里塞安眠药。爸爸在的时候,两个人歇斯底里地争吵。终于,爸爸头也不回地拎着行李上了一辆出租车。
当镜子里,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小姑娘同时出现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走父母的老路。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孩子也从来不是旁观者。你在婚姻里受过的委屈、吃过的苦,孩子不仅照单全收,还会无限放大,直到他终于相信,婚姻这件事根本没什么好。
父母的相处模式,决定了孩子的幸福。
新一季《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让陈小春和儿子Jasper走入大众视线。让所有人都奇怪的是,一个脾气如此暴躁的爸爸,竟然养出这么温柔懂事的小暖男。可再一看应采儿和陈小春的日常,你可能就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了。
每次提起应采儿,陈小春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和他的形象极不相称的腼腆和羞涩。
婚前的他,是个脾气暴躁的冷男,婚后,“怕老婆”却成了他的标签。这段爱情故事里,有一个细节,我记得最清楚,陈小春的演唱会上,淡漠清冷的面容,因为看见台下扮作歌迷的应采儿,一下子羞涩地笑了。
喜欢一个人是掩饰不住的。而目睹这一切的孩子,自然而然从小就明白,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
我想,父母都不想伤害孩子,但有些伤害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中国式父母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大概就是从不表达爱,却有说不完的怨。
一个女友曾经跟我说,她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生活在爸妈要离婚的恐慌里。因为妈妈不是抱怨爸爸昨天没洗碗,就是怪他今天没倒垃圾。妈妈总说:“每天,家里都是我一个人忙活,都不知道找个老公有什么用。”
可长大之后,她发现,妈妈总是偷偷地给爸爸的钱包里塞钱,爸爸不声不响地从妈妈手里接过超市又沉又重的购物袋。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其实这样两个人一辈子都分不开也挺好。
夫妻之间多少有些相处的习惯和默契,所以有些人吵了一辈子都离不了婚,因为他们心里可能都很清楚,再怎么吵这个家都不会散。
可是,孩子并不懂。他们从来没听父母说过“我爱你”,却总是被争吵困扰。在他们眼里,婚姻必然一无是处。
我们的家从不缺少爱,而是缺少温度。我们愿意为彼此做牛做马,可一句我爱你,成了中国夫妻的千古难题。
有人曾经说过:“父母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我更认同林清玄所说的:“光有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通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今天你对伴侣表达的每一份爱意,都是孩子处理亲密关系的教材。所以,聪明的父母,从来不把爱藏起来。
据调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众多影响中,暴力是最严重的一种。
心理学家说,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几率比其他人高,而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的女孩长大后和男性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暴力未必是争吵打闹,在大部分中国家庭里,最大的暴力其实是不言不语。
很多中国父母都没有解决纠纷的能力。婚姻里,一遇上不顺心的事情,我们不是歇斯底里,就是摔门而去。不沟通、不解决、不面对,成了中国式婚姻最常见的现象。
几年前,看《怦然心动》的时候,特别羡慕女主角朱莉,不是因为她那段纯洁懵懂的爱情,而是因为她有一对特别有爱的父母。
有一幕我记得很清楚,朱莉的爸爸妈妈第一次当着女儿的面吵架,朱莉吓坏了。当天晚上,爸爸就到朱莉的房间向她道歉,说:“对不起,朱莉,这不是你的错。”
很快,妈妈也来了,同样告诉她:“你有一个又坚强又善良的爸爸。”接着,妈妈还给她讲了很多她对爸爸的爱。
我明白,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一对夫妻都会吵架。但很多人不知道,吵架后的修复对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有多重要。
长大后的我们之所以恐惧走入婚姻,很大一个原因是觉得它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
结婚是为了安心,如果闹一次脾气,家就散了。这样的家,谁会要呢?
没有安全感的婚姻有多惨,不用我说。所以,每个人都在说,一个人真正的安全感要从自己身上找。其实,今天这个自己,就是过去的父母。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据说,婚姻失败的夫妻,子女婚姻失败的比率比家庭幸福的孩子高一倍。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会提醒自己,父母的责任不仅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还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爱,然后再去爱这个世界。
从小到大,我们学习了许多无益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来自善意的父母、爷爷奶奶、或者老师。由于这些教诲看起来是那样地天经地义,以致于我们察觉不到它们的危害。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才能让家长意识到它们的危害,并且形成新的方式方法,来满足身心健康的需要。
体罚是常见的惩罚方式。我发现家长们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长相信,通过体罚,例如打屁股,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不该做。
另外的一些家长则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
体罚会对孩子形成这样的认识:当别的方法都不起作用时,就可以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不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之一。
我的担心是,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经常有家长说,打骂孩子是不得已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办法能让孩子做该做的事。为了说明打骂确实管用,他们还提到了,有些孩子在事后很感激他们的父母。
然而,我并不认为体罚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首先,无数例子表明了,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某件事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比如常见的催做作业:有的家长刚吃完午饭,就看见孩子坐在沙发上,说“知道今天下午要干什么吧?再不动弹就要挨皮鞭了!”孩子依然一动不动,直到家长拿起鞭子。很明显,孩子从内心里抗拒这种方式。这也会拉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其次,即使体罚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后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按要求做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相比单纯的体罚,指责或者否定、辱骂他人是更具破坏力的惩罚方式。例如,家长们在指导孩子写作业或者没考好的时候,骂他:“你怎么这么笨?”那么,我们就是在惩罚他,他的自尊心会受损,甚至于陷于对“失败”的忧虑。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如果你怎么怎么样就不给零花钱,不带你出去玩。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很多时候家长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孩子为了避免惩罚肯定会乖乖的做事。而家长们却忽略了惩罚的危害。例如,有个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任务,为了躲避惩罚回家途中在路上逗留,结果出了车祸。此外,我们都知道惩罚将会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家长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引导小孩子呢?方法从古代就有。
论教育,这就不得不提及孔子,在论语子罕篇有云: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所提问题的正反两头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孔子是诚实且谦虚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能对所有事情全知全能,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
只要抓住问题的两头,研究到底,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而且应用广泛,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那么如果把这种方法应用在教育孩子上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即使家长没有高学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有个农民的孩子厌学,老师劝说无用,父亲把孩子领回家说:既然不喜欢读书,没文化没学历,将来如何生存,来和我一起学种地吧。一连三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带着孩子在玉米地锄草,小孩胳膊腿都是玉米叶割的伤口,小孩也意识到了父母种地的辛苦,回到学校再也没有厌学。
分析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大棒加甜枣是有效果的。
然而,通过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惩罚和奖励的局限性:我希望他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做我要求他做的事情?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怎么想不重要,小孩子懂什么,只要按照我说得来那就对了,等孩子大一点就明白了。
借助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和奖励有时候也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例如,房间很乱,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是“出于爱干净或者对父母的关心”的心思去打扫房间,那么指责和奖励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况是,孩子打扫房间只是为了服从父母的命令“因为妈妈是这样吩咐的”——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者避免受到惩罚,但是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从问题的两端出发,家长需要孩子打扫的原因是什么,孩子是否明白打扫房间的原因。这是家长沟通时容易忽略的问题。
甚至小孩做错事了,家长直接性地纠错,直接性地惩罚,没有解释小孩为什么做错了。小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出了错就要受到惩罚,小孩子反而觉得委屈。家长解释起来感觉很麻烦,实际上不解释更麻烦。长期这样下去,会给小孩留下一层层的心理阴影。
从问题的正反两面出发,打扫房间的好处是什么,不打扫房间的坏处是什么,给小孩一个合理的解释,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时常的提醒,也会促成小孩养成良好的习惯,知晓这样做的好处,甚至把这种好习惯应用到其他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小孩是越来越聪明了。大多数家长也都希望孩子能够超过自己,不过事事听大人话的孩子很难超越。所以,如果想让孩子超越自己,家长们也应该多倾听孩子的话,并鼓励孩子大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第一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根本不在乎你在说什么。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孩子越大越难管!
1岁以内最好管,因为只需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就行了,可是等孩子上学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家长和孩子每日的拉锯战就开始上演了。
前几天一些朋友聚在一起,闲话没聊两句,话题很自然的就转向了教育孩子,大家正七嘴八舌的谈论着,一旁的老五突然插话:
“真羡慕你们,家里孩子都听话。我家那小子拿我说话当放屁,说急了就跟我呛,有时候真是把我气得半死,我觉得他才是爹。早上都收拾好了准备去学校,你着急的不停催,他却还在慢吞吞系鞋带;你让他自己做作业,半个小时过后,作业本上一个字都没写;带他去商城,你在买东西,千叮咛万嘱咐他一定要跟紧你,不要乱跑,谁知一转头,人没影儿了……”
为什么你明明说的是对的,也是为他好,就是说了1000遍,可他怎么就不听呢?
1
你总威胁他,说狠话又做不到
美国虎妈蔡美儿,大家熟悉吧?
对!就是那个把两个女儿送进了哈佛耶鲁,为了让孩子跑赢,事事第一,不惜以各种强迫、委屈、甚至采用高压手段的妈妈。但即使是她这样手段强硬的妈妈,碰到女儿不听话,有时候也没辙。
在她的畅销书《虎妈战歌》里,她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和女儿身上的事儿。
女儿露露小时候,她用各种方法迫使女儿练钢琴,但是露露却拒绝合作。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蔡美儿于是威胁女儿,如果再不练琴,就把她扔到寒风刺骨的门外。
原以为这一招能让女儿害怕乖乖就范,可没想到倔强的露露真的打开门,穿着单薄的衣裳踏了出去,出门前还挑衅的看了她一眼。
计划没得逞的蔡美儿一时没了对策,尴尬之下只能自己找台阶下,她说“露露,看来你已经开始想做个乖孩子了,你可以进屋了”。谁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露露,坚决不肯进门。无比被动的蔡美儿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才最终把女儿哄进了屋里。
面对固执不听话的孩子,用“狠话”威胁他们,这事儿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轻车熟路:
“再不走,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
“再敢顶嘴就把你的屁股打烂”……
“狠话”一飙出,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比我们巴拉巴拉的劝说半个小时都有效。
但是,这个“大招”它有“后遗症”。使用得越频繁,失效得也就越快。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似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说什么。
2
你总唠叨他,话语被削弱了力量
我表姐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工作后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对小外甥的成绩特别在意。我小外甥也是争气,成绩稳定的保持在年级前三。
前段时间,我小外甥迷上了玩游戏,经常偷偷去网吧,成绩下跌到了十来名,拿着成绩单,表姐边哭边骂,足足1个小时。小外甥也觉得很内疚,就保证以后绝对不玩游戏了。
几天后,表姐看到小外甥没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立马火冒三丈,开始了轰炸式的说教,从上次考试失败原因,说到今天让人失望的表现,又预测下次考试失败场景。小外甥听完后,默默回自己房间写作业了。
前天,我们家庭聚会,不知道谁问了一句什么,表姐又把小外甥上次没考好的事,拿出来叨叨,并让弟弟妹妹千万别学他。小外甥放下筷子就冲着她嚷嚷,“妈,你有完没完,咱能不提这事了么,唐僧都没你唠叨!”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
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对比一下,哪种方式效果好呢?
3
你总批评他,但自己也没做到
知乎上有人问道:“如何看待父母爱提‘别人家孩子’?”
其中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因为“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俞敏洪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这书的作者贾容韬原本是个事业有成,但是“糟糕透顶”的爸爸。
他儿子是个“深度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儿子,贾容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跑到学校里闹。但是他儿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不再去上学。
失望透顶的贾容韬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他关掉自己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企业,回家专心陪儿子。
回家后,他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的努力沟通;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将所有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不爱学习,他每天坚持大量阅读,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看到努力改变的贾容韬,他的儿子被感动,开始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一天儿子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到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直至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
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孩子,虽然你又去了网吧,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最终,贾容韬的儿子彻底戒掉了网瘾,努力学习,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改变,鼓励孩子改变。
有句话说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身教重于言传,你永远是孩子最真实最亲密的楷模!
4
不吼不唠叨,10条原则让孩子听话
不随意打扰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否则不但会适得其反,还会打扰孩子的专注。
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少唠叨家长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觉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所以平时少说,有重要情况,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
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别人指责批评时,他一定更加不会愿意去听从的。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所以,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有时,您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
常常,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这些声音了,但他的大脑并未真的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耐心等待反馈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
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 10,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
有时我说完,稍微等待后,女儿仍然没有去做,我会走到她面前,说:“我知道你喜欢做……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玩这个,我们必须停下来,马上穿衣出门,才能按时赶到,你清楚了吗?”
如果她点头,我就离开,做我的准备,同时等待。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最有效的办法,是你要把当前的情况和孩子解释清楚,帮他们从当下跳出来,看到整个情势,然后交给他,让他学着去抓紧。
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整合发展,帮他们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在今后孩子的学业、工作中,都至关重要。
教孩子换位思考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
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
生活中有一个潜规则是: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
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留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孩子间可能刚刚打闹过,眼泪一干,又亲密无间地玩耍起来。其中一个篇章《孩子吵架大人闹》,生动诠释孩子间的矛盾,引发家长间冲突的真实写照。画中,两个孩子打架后,相互向各自父母告状。现实生活中,孩子打闹引家长互殴的例子,屡见不鲜。3月12日,江苏徐州,2名孩子玩耍追逐时摔倒。但接下来,孩子家长的一个举动,让人顿时瞠目结舌。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迅猛的飞毛腿,将对方幼小的孩子踹倒在地。赶来劝阻的社区民警,竟然被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袭击。民警在场的情况下,两个家长依旧扭打一团。而那位袭警的家长,被警方刑事拘留。
小孩打闹引发家长互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孩子间可能刚刚打闹过,眼泪一干,又亲密无间地玩耍起来。
如果中间掺杂大人的干涉,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曾创作著名的漫画《父与子》。
其中一个篇章《孩子吵架大人闹》,生动诠释孩子间的矛盾,引发家长间冲突的真实写照。
画中,两个孩子打架后,相互向各自父母告状。
随后,双方爸爸介入孩子的矛盾,僵持不下时,两个孩子却早已和好如初,在一边玩的不亦乐乎。
现实生活中,孩子打闹引家长互殴的例子,屡见不鲜。
3月12日,江苏徐州,2名孩子玩耍追逐时摔倒。
本是孩子间玩闹时,一种无意识行为,再正常不过的一个现象。
但接下来,孩子家长的一个举动,让人顿时瞠目结舌。
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迅猛的飞毛腿,将对方幼小的孩子踹倒在地。
另一方家长看到自家孩子被欺负,不甘示弱,猛踢对方孩子。
双方家长就这样扭打在一起,留下两个孩子,无助站在原地。
没有人上前安抚,没有人关心两个受惊吓的孩子,有没有受伤。
赶来劝阻的社区民警,竟然被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袭击。
民警在场的情况下,两个家长依旧扭打一团。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而那位袭警的家长,被警方刑事拘留。
视频一出,真是大跌眼镜。
隔着屏幕心疼两个年幼的孩子。
网友纷纷吐槽两个家长的“奇葩”行为:
家长的行为就是孩子的镜子。
这种垃圾为什么也配有孩子???
惊呆了,大人互踹孩子?你们自己互相飞踹不好么?为啥踹孩子?还提的那么重????太玄幻了吧,这真的是真的吗?
最让人惊讶的是,都这么下得去脚踹那么小的孩子吗?不管是谁先动脚的!孩子这么小,哪里经得住成年人蓄意的一脚!!!
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间,会长成什么样的人?
连知名的育儿博主王人平,看到这个视频后发微博称:
“家长以为这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做了坏的榜样示范。孩子原本就是在冲突中学会交往的,孩子间的冲突恰好可以作为一个教会孩子学习理性沟通、表达情绪、自我保护的契机,家长的冲动和暴力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只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已,也容易让孩子习得暴力,被玩伴更加孤立。”
看到这类事件,不禁让人发问:
“到底是孩子间的冲突更可怕,还是家长过激的行为更可怕”
就在不久前,类似的事件也上演过。
四川成都。一男孩在追逐一骑平衡车男孩时,被对方家长扇耳光。
更过分的是,这名父亲竟还怂恿自己孩子,动手扇对方耳光,并要求被打孩子道歉。
网友义愤填膺的指责这个父亲:
“你家的孩子是宝贝,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棵草呗?这样的家长教育不出好孩子的。
素质极端低下,令人作呕,就你家孩子是个宝,别人家就不是吗?
子不教父之过,什么家长就教出什么孩子!”
别人很难想象,这件事情给被打的孩子产生怎样的心理阴影。
浏览到知乎上“童年阴影真的会伴随一生吗”的话题,一万多个回答中。
有一个回答似乎能解答背后的疑问。
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次和小伙伴闹矛盾,她妈妈上来就将我推倒在地。而我妈妈见我被欺负也打了回去,然后她们便厮打在一起。妈妈面目狰狞的样子,可怕极了!从那以后,我就变得很胆小,见不得一点打架的场面。
许多家长根本不把在孩子面前打架当回事,以为孩子小,他们不懂。
却不知自己打架时的丑陋模样,早在孩子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迹,成为伴随Ta们一生的噩梦。
亲眼目睹家长之间打架的孩子:
1 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懦弱和自卑。2 孩子交不到朋友,性格变孤僻,难以相处。3 孩子不会处理矛盾,遇事不冷静,容易走极端。4 孩子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孩子间的矛盾冲突,家长如果担心自家孩子吃亏,直接用极端的方式解决,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衡量的。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
“孩子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人民网曾围绕孩子间起冲突家长该不该介入的的话题,发起过投票。
一多半的家长选择看孩子冲突的情况,适当调节。
孩子的冲突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可以以协助的姿态介入,告诉孩子解决的方法。
但如果代替孩子包办解决,反而抑制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解决与他人之间矛盾的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斯派维克说:
“从小习惯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长大后才能冷静应对困难,并拿出好决策。”
当孩子发生矛盾时,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做:
1提前教给孩子处理矛盾冲突的解决办法
生活中,家长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引导孩子,当和小伙伴发生冲突时,具体怎么做?
孩子心里有这个意识,就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孩子遇到问题时就不会惊慌失措。
2父母不过度干涉,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看过综艺《妈妈是超人》节目的人,对胡可的两个孩子,安吉、小鱼儿印象及其深刻。
记得一个场景。安吉、小鱼儿坐在后座车上,互抢玩具。
结果争抢的过程中哥哥把弟弟弄哭了。
本以为胡可会让哥哥让着弟弟,这也是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
出乎意料,胡可淡定地开着车,等待兄弟俩自行解决问题,没有插手干涉他们。
没多久,哥俩就忘记了刚刚发生的矛盾,和好如初。
胡可的这种做法值得点赞,也是智慧处理孩子矛盾的方式。
3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和别的小伙伴发生矛盾,而大声哭泣时,父母要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平静下来,给与安全感。
而不是呵斥孩子胆小,懦弱,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无助情绪。
小孩打闹引发家长互殴相关阅读:
孩子在学校打架被家长投诉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上学了,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难免都会有碰碰撞撞的事情发生,只要不要上升到校园暴力,偶尔的嬉戏之间导致的矛盾,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小朋友之间通常都是上一刻还打的死去活来的,下一刻就又是好朋友。所以我们也都习惯了。
可是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难免可能你就会接到老师的发来的信息或者打来的电话说,妈妈,你小孩谁今天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把对方打伤了。……
遇到老师来电说孩子打架了,把对方打伤了,对方家长又怎么样了,你应该怎么办?今天超人花妈就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我儿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也曾经打了同学,而且一个月内两次把同学给抓伤了。一次把小朋友的脸抓伤了,一次把小朋友的手抓伤了。当我接到老师的信息时,发了一张孩子受伤的脸的照片给我,我一看照片,天哪,这还挺深的,心想一定很痛吧。这娃怎么会下手这么狠,一向乖巧的他怎么就打人了呢。一经了解,才知道是对方先打了他,他还击的,一时气愤就把对方脸抓伤了。然后一看对方流血了也吓坏了,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跟对方道了歉。
我心想,不行,这伤的这么厉害,家长看到肯定会很心痛了,换我也会很心痛,虽然小朋友修复能力强,日后也不会留疤,但换谁是父母心里都不是滋味。我立马加了对方妈妈的微信,然后把了解到的情况跟她说了一遍,然后诚恳的道了歉,并表示如果需要带去医院治疗可以一起陪同,并表示会支付所有的费用。幸好,对方妈妈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表示孩子打闹都是可以理解的。
儿子放学之后,他很诚恳的跟我交代了学校把小朋友打伤的事情,也认清了自己的错误。我跟他说,“我看了照片确实很严重,虽然他先打了你,但是你把他给打伤了,还流了血。你自己是不是看到血也害怕了。所以你也真的需要注意,不能用手特别是指甲去抓小朋友的脸,也不能打头以及命根子等重要部位。还有打架本来就不对,如果对方有做不对的,立即寻找老师的帮忙。”我问了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去补偿你同学。他说,那我买糖给他吃,或者拿钱给他。
第二天,我又接到老师的信息说,儿子拿了50块钱给了受伤的小孩赔礼道歉,那小孩没有收。问我是不是我的意思。这还确实不是我的意思,我也不知道他真的这么去做。我也看到他的悔改之心了,心想这娃情商还是够可以的嘛。
后来半个月之后,又接到老师说,那孩子父亲找了老师说,孩子脸上的伤疤还没有好,表示特别的气愤。我心想伤疤修复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孩子爸爸看着伤疤确实也会难受。我立马联系对方,并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也希望他能够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日后确实不巧留下的伤疤,我们也愿意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做修复。说完把****和家庭住址都发给了对方。并表示我们是负责人的家长,孩子确实是把你们孩子弄伤了,是孩子的不对,我也狠狠的教育了他。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愿意承担责任。后来,这位家长再也没有联系过我,再后来偶遇到那个孩子,脸上已经完全恢复了。
我分享这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不管谁先错,打伤对方就一定是要首先低头认错。我们将心比心,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伤,所以换位思考很重要。
(1)遇到这种情况主动联系比被动联系好,主动的联系对方了解情况;
(2)表示关心和如果有需要帮助随时会出现。
(3)表明会好好教育自己家孩子的决心。(当然孩子一定要教育沟通,打架是不对的。如果处于防卫需要还击对方的时候哪些部分可以打,哪些地方不可以碰。还击的力度需要把握好。)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都明白,小孩子打闹之间如果没有伤到筋骨或者特别大的动作都不会有大问题的。所以对方也只是需要我们一个关心以及孩子教育方面的态度。换位思考多站在受伤孩子和父母的角度想想,不管是否孩子先动手,受伤的人在这件事情是他就是占据话语权的。安抚孩子和家长的情绪,表明关心和态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好了,今日超人花妈的分享就到了这了。喜欢花妈的经验分享,觉得有借鉴价值的欢迎点个赞和关注我哦!我是超人花妈,一个喜欢分享的妈妈。
以下4种行为对孩子影响最深,看看你还在做吗?
1、经常吵架
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知乎上曾有人提过这个问题,而下面的回答则是超乎我们想象的痛苦。
很多人在家庭生活中感觉不到幸福,人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不相信爱情和婚姻,甚至想要自杀。
我上中学的时候,朋友小梦经常去我家写作业。她说,她很羡慕我,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从来不吵架。而她的家庭,每天都是无休止的争吵。爸爸妈妈每天当着她的面,相互指着谩骂,而她只能关门带上耳机,假装听不到。
小梦说,她有时候真的很希望父母离婚,只有他们离了婚,这个家才能清净。
很多时候,夫妻关系破裂,但为了孩子,一直勉强维系着冷漠的夫妻关系。但是,吵架本身所带来的伤害甚至远远超过了离婚。
研究表明,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了。听当孩子听见吼叫、怒骂声时,他们的压力激素就会飙升。
长期处于争吵环境中的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性格的养成和后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好好说话,孩子才会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2、控制欲强
在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人到中年的妈妈和丈夫离婚后,儿子小伟就成了她唯一的希望。
机缘巧合下,妈妈得到了能操控时间的遥控器。
儿子渐渐发现,他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天,每天遇到相同的人,做着相同的事直到有一天,小伟惊恐地发现,是母亲在用遥控器控制着他的生活。如果妈妈不满意他今天的表现,就要推倒重来,直到改正为止。小伟爱上一个女孩,妈妈不同意,不顾儿子的乞求,用遥控器“一键还原”。受不了折磨的儿子选择自杀,妈妈发现后,按下遥控器回到儿子自杀的前一天。小伟万念俱灰,哭着问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为你好”,是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制定好了未来要走的路,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自己设定好的轨道成长下去。
因为你的生命是我给的,所以你必须听我的,你不听就是不孝。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孩子,在他困难时给予关怀,在迷茫时多加鼓励。让他顺其自然,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3、经常打击孩子
节目《少年说》中,一个女孩的吐槽感染了很多观众,妈妈经常拿自己跟全年级第一的闺蜜做对比,让她既难过又委屈。
而面对女孩压抑已久的心声,妈妈只是反复强调,自己这么做都是为她好,有打击和压力,她才会进步。
其实女孩要的很简单,她只是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看到她的优点,以她为荣。
有多少孩子等着父母说一声“对不起”,而父母却等着孩子说一声“谢谢”。
别再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了,打击式教育不会激励孩子进步,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敏感自卑。
孩子没有让你成为“别人家的父母”,你又何必要求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呢?
4、手机不离身
前段时间在热搜上看到这样一篇新闻,女孩父母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陪她,但是到了周末休息的时候,爸爸又一直看手机。女孩实在没办法了,就拿出自己的能录音的小闹钟,在上面录上一句话:"爸爸,请你不要再看手机啦!"女儿将小闹钟放到爸爸身边,一直不停地循环播放这句话。
美国一位小学教师曾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最不喜欢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不喜欢?
很多孩子的回答是,希望手机没有被发明过,因为他们的父母每天在手机上消耗了太多的时间。
据统计:18-45岁年龄段的人玩手机平均每天超过3个小时,周末超过5个小时!
家长必读讲堂田先老师说过:父母手机不离手,不仅伤害了亲密的亲子关系,还给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样。近年来,未成年人因为手机而自杀身亡的新闻时有发生。孩子沉迷于手机,作为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要因为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变成伤害孩子最深的毒药,毕竟,有些错误是无法弥补的。
愿每个父母都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每个家庭都是最温馨的港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