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求解,还有,五月的麦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题求解,还有,五月的麦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语文从来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我个人看,五月的麦地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但生机是它们的,和诗人无关,因此感到孤独。这种感觉是说不清楚的,如果你有灵性,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也会感到孤独,这是同一种感觉。

至于梦想,我在看到五月麦地时也会有,但每个人的梦想不同,要结合个人经历。我不了解海子,在我个人的梦想是乌托邦的理想世界。

“我曾以为山高水长,我们来日方长,何惧路远马亡”的意思是:

我曾经以为山永远高,水常流。我们未来的日子还有很多,为什么要害怕马儿会因为路途太远而被累死?现在的一点挫折都是暂时的,未来的路还很远,希望很大,要对明天充满信息。

出处:海子作于1987年的诗《枫》。 

内容节选:

“北国氏族之女,北国之秋住家乡。明日天寒地冻,日短夜长,路远马亡”。意思是北国的氏族的女儿,在北国的秋天里面住在家乡里,从明天起将要天寒地冻,白天短夜晚长,路途遥远做下的马都死了。

海子诗歌。海子以秋为基调,枫为诗眼,用细腻敏感却又悲壮宽广的笔触挥洒出对北国秋天的热忱和赞美,在朦胧宏大的秋的意象中思索和呼告。其中“明日天寒地冻/日短夜长/路远马亡”一句意境苍凉壮阔,广为流传。

相关内容介绍:

“我们来日方长,何惧路远马亡”中的”来日方长“意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来日方长“出自文天祥的《与洪瑞明云岩书》。《与洪瑞明云岩书》的成书背景:

文天祥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被抓住杀了。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

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

十一月,进驻潮阳县。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人一大祸害。文天祥赶走了陈懿,抓住刘兴,杀了他。十二月,赶赴南岭,邹洬、刘子俊又从江西起兵而来,再次攻伐陈懿的党羽,陈懿于是暗中勾结张弘范,帮助、引导元军逼攻潮阳。

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吞食脑子(即龙脑),没有死。邹洬自刎颈项,众士兵扶着他至南岭才死。

僚属士卒得以从空坑逃脱的人,至此时刘子俊、陈龙复、萧明哲、萧资都死了,杜浒被抓住,忧愤而死。仅有赵孟溁逃脱,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活捉,都被处死。

出自当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扩展资料:

赏析

有人分析海子说:“柔弱的第一自我和强悍的第二自我的长时间的冲突,使他的诗一再出现雅各布森所说的‘对称’。”所谓“对称”,无非指二重人格。也就是说,体现出外弱而内强的特点:诗之表有柔弱的外象,“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词情轻柔而清淡,此诗之婉约风派者也;然而诗之心也有强悍的本质,言词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崇高、骄傲的心,“只愿面朝大海”,让人们看到海边站立着一位遗世独立的诗人形象,那是自封王者的形象。

这种二重人格还可细分出:对众人和世俗生活的亲近与排拒,对现实生活体验的喜悦与悲忧,在文情表现上的直致与含蓄……作进一步提炼,大约有三重意识:世俗意识,崇高意识,逃逸意识。这三重意识排在一起不太“和谐”,正好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羞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

来自《日 记》。

日 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988年7月25日火车经德令哈)

扩展资料

1、《日记》写于1988年6月27日,这是海子第二次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

令哈市时,自己的所想所感,写的情真意切。

2、《日记》赏析:全诗采用了日记文体,以一个来自异乡的“弟弟”的口吻,同

“姐姐”真情告白。全诗共分成四小节,感情层层递进,最后这种抒情更是达到了

顶点。

3、《日 记》是海子为白佩佩写的,她是海子的精神依托,为海子开解情感死结,海

子与白佩佩是“友达以上”的革命情谊。

参考资料:

新华网-今夜我们在德令哈_新华每日电讯

常远是海子生前的好友之一,对人体特异功能有研究;孙舸是常远的妻子。

在海子1986年远游西藏和1988年二次进入西藏后,他发现自己除了写诗之外,还需要一种信念,需要一种能让他寄托情感的事物,而这个,他在西藏找到了,他开始对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海子对常远从事的科研极感兴趣,并多次与常远、孙舸等人探讨。

海子死后,有人发现他写了不止他自己带在身上的遗书,他们在他的住所里发现了五封遗书;他在其中一封中说到:“我是被害而死,凶手是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常远,他把我逼到了疯狂的边缘.我只有一死”。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朱大可:“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

姜冰:思想的力量往往是在思想者本人远去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被这个反应迟钝的世界所感知。抑郁而亡的孔子是这样,受难命终的耶稣也是这样。可诗人海子在卧轨自杀后的短短几年内,就已经给予了世人心底最猛烈的撞击。

他诗歌中沁人心脾的原始气息,像是闪着煜煜金光的束束麦芒,每一次阅读都会刺痛我们干涸已久的瞳孔。

-海子

  海子性格细腻、敏感甚至些许阴郁。海子的诗中还充满着一种绝望的、执着地认同死亡的情感,但这种绝望并不显得颓废,而是显得非常壮美,这与他的内心气质和后来的命运是有关的。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

  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本首诗的难点应该就在开头。向陌生人”打听你‘;向动植物、象形文字“谈论你”——重点是此中的“你”欲指何意?要知道这个你,你首先必须的透过“陌生人、动植物、象形文字”的象征含义。在最为直观的表达里,他们分别指代“人、自然、文明”——透过此三者的内在联系,即在表述一种“人文精神”,结合动词“打听、谈论”——其实是自己面向人文精神的一种探求。但是海子此处的象征对象透射着一种与自然亲昵的情感辐射,有一点偏向自然人文精神的味道。

紧接着“夏夜、萤火虫、微光”,逐渐将情感导向了一种似乎很熟悉的朴实形象,回归于他眷念的村庄气息有些浓烈了。随着“蒲扇、小瓶,归宿”情感路线很简明而轻快的导入到了“村庄”——其实也正寓意着他所探求的人文精神,来源于这村庄的质朴情感。

尽管海子在情感的表述上慢慢的导入到了村庄,但是这并未完结。当他说“是时候了,调动阅历,辨识门窗”既是一种探求的升华,但“门窗”本身也意味着“阻碍”,紧接着“篱笆”用一个“有才气的编在那里”意味着“他早有意识,阻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不管怎么说,海子还是透过这门窗,在直觉上知道门窗阻碍的是什么——这也成为他探求门窗里面的意义所在。这在“我要告诉你一点心思,摇摆着竹叶示意,将自己内心的心思凸显出了一丝急切与渴望。但紧接着的却是传来的”不亮灯的窗“——意味着这层通过你的窗阻碍依旧在,并且还未消除。但随后他一个”无论如何“已经足够表达出海子的”信念“了。”形象,头戴着野花,跑进你的梦里”——这里的野花,却有一种自然清新的味道;梦无疑是作为门窗里的一种探求的对象;跑进则加深了这种信念。

最后的一部分,则是海子对其探寻足迹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以及肯定了这样探求的内在价值。

那么整体来表述一下个人感受简评:

此首诗歌海子是记录了他情感上向人文精神的一次价值探索也是转变性的递进过程。整个过程几乎情感很质朴,并不见多少忧郁浓重的悲伤情绪。一来说明这应该是海子的早期作品,但是却已经有很很明确的信念与情感笃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9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