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雨》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己。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答: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相思、惆怅之情
2、诗人在三章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
答: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示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变化。
赏析1这首诗写妻子乍见到久别的丈夫时的喜悦心情。在一个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日子里,她的周围除听见鸡叫声外,一切是那么沉寂,那么悲凉。可怕的寂静使她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谁能想到就在这当儿,丈夫忽然到家了,霎那间她的一切忧愁烦恼,化为乌有,真象大病霍然得到痊愈,高兴得叫她没法说。诗人在三章中用了夷,瘳、喜三个字,便把这个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来了。使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无名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
赏析2这是一首情景描述诗,在一个风雨漂摇,天气很不好的日子,一个人的心情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在这种日子里怀念亲人,心情很难好起来。但诗人没有描写不好的心情,而是通过她朝思暮想的君子突然的出现,描写了她惊喜的心情。透过惊喜,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平时相思的忧愁和痛苦。使人难过的天气没有变化,而她的心情却有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也能产生深深的同感。
《郑风·风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一位女子与久别的丈夫(或情人)重逢的诗。以下是我整理的《诗经郑风风雨》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
喈(jiē )喈:鸡鸣声。
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
瘳(chōu 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晦(huì 会):如夜
参考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赏析
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字。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三章叠咏,诗境单纯。而艺术的辩证法恰恰在于愈单纯而愈丰富。从诗艺、诗旨看,《风雨》都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
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赋景之句,也确成写情之语。风雨交加和夜不能寐之无聊;群鸡阵啼和怀人动荡之思;鸡守时而鸣与所期之人盼而不至,可谓契合无间,层层映衬。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董斋诗话》)。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风雨》的意旨背景,古代学者多主张“思君子”说,而现代学者多主张“夫妻重逢”说或“喜见情人”说,认为此诗是一位女子等待丈夫或情人而作的。
名家点评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喈’为众声和;初鸣声尚微,但觉其众和耳。再鸣则声渐高,‘胶胶’,同声高大也。三号以后,天将晓,相续不已矣;‘如晦’正写其明也。惟其明,故曰‘如晦’。惟其如晦,‘凄凄’、‘潇潇’时尚晦可知。诗意之妙如此,无人领会,可与语而心赏者,如何如何?”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
清代陈震《读诗识小录》:“‘凄凄’第动于气,‘潇潇’则传于声矣。‘喈喈’犹清音乍引,‘胶胶’则长吭迭赓矣。‘夷’则惬怀人之素愿,‘瘳’则愈忧世之深衷矣!妙!”
后世影响
《郑风·风雨》的诗旨,汉代经生主张“乱世思君”说,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这样,“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君子”则由“夫君”之君变成为德高节贞之君子了。这虽属附会,却也有其文本依据。因为在周代,“君子”,可施诸可敬、可爱、可亲之人,含义不定。所以,把赋体的白描意象理解为比体的象征意象,就可能生发“乱世思君”的联想;而把“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理解为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也符合审美规律。故后世许多士人君子,常以虽处“风雨如晦”之境,仍要“鸡鸣不已”自我激励。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郭沫若创作于五四运动退潮期的诗《星空·归来》中也写道:“游子归来了,在这风雨如晦之晨,游子归来了!”由此可见此诗影响之一斑。
风雨
—你可知我在思念你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人在最孤独的时候,总是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阳光下行走,即使内心有阴霾也会渐渐消散。风雨交加之中,哪怕心情不错也会容易感伤,更别说原本就一肚子烦恼了。痛苦之时,想起最在乎的人,仿佛瞬间能忘掉一切,爱就是幸福的源泉。
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在风雪中冻得瑟瑟发抖,她点燃火柴看到了很多自己渴望的东西,但她最想要的还是已经去世的奶奶。虽然那并不是真实的,但是小女孩的心灵还是得到了慰藉。
真实也好,虚幻也罢,只要想到爱,心中就充满幸福和快乐。
《风雨》的女主人公也是抱着这种心态。在风雨飘摇的日子,她孤独寂寞,无依无靠,心里最想见到的人自然是她的情郎。
风吹雨打多凄冷,窗外鸡叫声不停。既然见到心爱的人,心中怎能不安宁?
风吹雨打多萧瑟,窗外鸡叫声不停。既然见到心爱的人,心病怎能不痊愈?
风雨交加天地昏,窗外鸡叫声不停。既然见到心爱的人,心中怎能不欢喜?
“既然见到心爱的人”,其实是没见到。姑娘幻想着,在这样风雨交加的日子,我一个人如此孤苦无依,若是心爱之人能突然出现,那该多好!若是见到了,我心中该多欢喜,所有心病都能不药而愈。
可见,姑娘的情郎不在她身边,而且很有可能已经离开很久了。在思念中苦苦煎熬的姑娘,等了又等,还是没有等到情郎的出现。她只能靠幻想支撑着心中的信念,总有一天,他会回到她的身边。
看这首诗的时候,我有过尝试幻想姑娘的处境。乌云滚滚遮住了天,如黑夜一般昏暗,风呼呼地刮着,雨点频繁地敲打在地上,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远处树影摇晃……女孩天生胆小,这种天气她本该偎依在心上人的身边,享受他所带来的温暖。可惜完全相反,烛火照在地上,只照出了她一个人的影子。
若是在闺怨诗中,思妇大抵是双手托腮坐在窗前,看着摇曳的树影,听着凄厉的风雨声,眉头深锁,唉声叹气,悄悄埋怨情郎怎么还不回来。不过这位姑娘的内心很坚强,她和一般女子的想法不一样,她没有感叹自己的处境悲凉,也没有杞人忧天地想象心上人若是不回来会怎样,而是用自勉的方式幻想他回来时的场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写女子等待情人归来的诗,从古至今都有,不胜枚举。不过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现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错误
当代·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东风不来 ,
三月的柳絮不飞 ,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
跫音不响 ,
三月的春帏不揭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错误》和《风雨》不同,这首诗不是以女主人公为第一视角来写的,而是通过“我”,一个普通的路人,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反映姑娘的心理。首先,这位姑娘肯定是个忠贞之人,心上人不在,她的心不会对其他人敞开,只是一味坐在窗前痴痴等待。偶尔,马蹄声响了,姑娘像雀跃的小鸟,欢天喜地地跑出来看,可是等到的却不是她日思夜想的人。“我”不是归人,我只是个过客而已。等待的日子,时间总是那样漫长,一瞬间,一流年;等待却不知结果的日子,时间更漫长,一刹那,一辈子……能在等待中一如既往坚强下去的人,少之又少。女子心思细腻,相比男子而言,更容易多愁善感。
像《诗经·王风·采葛》中的男子,虽然也思念着分隔两地的心上人,但毕竟是男子,或许只是在心里感叹着“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而不会如女子一般相思成疾。
古之思妇,在等待丈夫回家的日子中天天以泪洗面的不是没有。古代女子和现代女子不一样,她们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其他值得她们分心的事,丈夫和家庭就是她们的所有。这样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恒星和行星,突然有一天恒星不在了,她们该围绕什么而转动?
风雨交加的晚上,你不在,我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凄凉?
这位姑娘一定是乐天派的,遇到什么事首先往好的方面想,没有表现出一丝负面情绪。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心里其实非常落寞,落寞到不得不靠幻想来支撑自己。个人感觉,这样的情绪已经到了边缘,谁都不能保证,在幻想破灭后,她的世界不会轰然坍塌,连尘埃都不剩。
“风雨凄凄”和“风雨如晦”现如今都已经被当作成语使用,尤其是“风雨如晦”,意思也有了变化,用以形容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安。
我最早看见“风雨凄凄”一词不是在《诗经》里,而是在杜牧那篇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在这里,杜牧主要是为了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壮观,词语的意思虽差不多,所表达的情感就大相径庭了。
《风雨》中的这位姑娘至今没有等到心上人的归来,她究竟能不能等到,结局不得而知。不过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美好的结局总是人人渴望的,所以我相信,她最终会在风雨中见到心爱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