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怎么发展起来的?

小米怎么发展起来的?,第1张

如今小米公司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关注的焦点,它起来的太快了,让人应接不暇,不过它的成长之路很值得研究。

小米成立已经有两年多了。

从刚开始成立时候的1100万美金到如今估值40亿美金,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正值它的光辉岁月还是危机四伏?面对后面追扑上来的虎狼之师,小米接下来怎么熬?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为手机硬件产业链中的一个从业者,我首先想从中总结一个创业公司从初创到如今估值三连跳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国内创业公司要做成功不容易,能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的更少,从小米这两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的东西有很多,这儿暂列一二:

1 创业要成功,一开始不能高调。

高调可能很快引来竞争对手的觊觎,在中国这样一个山寨成风的国家,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Talkbox是先烈,山寨Talkbox的米聊也是。

2 从小处着眼,先积累口碑和最早的粉丝,并让他们帮你改进产品,快速迭代。

现在互联网已经可以提供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渠道,请倾听他们的声音

3 要超出预期,必须要有颠覆传统模式的力量。

互联网引发的渠道变革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大的可以发挥的空间

4 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很艰苦的,除了各种现实的困难,舆论环境也是相当险恶的,没有成功的时候会被人冷嘲热讽,有点成绩了会被山寨,被诋毁,被各种骂战扯后腿。

你能做的,只能是听取用户的声音,专注的做好自己的产品,用产品赢得用户的心。

以下梳理一下这两年来小米走过的路,回溯一下小米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关于小米几个阶段情况,作者“毛委员”写得较长,虎嗅另文发表)

第一阶段:App开发团队期

时间段:从2010年4月小米科技创立,到2011年7月宣布正式进军手机市场前。

标志产品:MIUI、米聊

融资情况:2010年底,A轮,引入Morningside、启明和IDG为主的风险投资约4100万美金,公司估值达到25亿美元。

其中,公司56名小米科技员工投资了1100万美元。

公司策略:

A、2010年8月16日发布基于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但未提小米科技和雷军。

MIUI很快就得到了刷机爱好者的认可,内测版在8月推出后,9月,国外专业Android发烧友就在论坛自发为MIUI ROM制作多国语言版。

B、2010年底推出手机聊天软件米聊。

此时国内Android市场刚刚起步,模仿Talkbox式即时通讯软件的米聊一开始就获得了Android用户关注,迅速积累起大量用户。

MIUI借助互联网社区力量进行快速迭代的方式,更容易让手机用户有认同感,也符合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米聊更是抓时机、抓需求都十分对路的一款产品。

推出半年后,米聊就积攒了300万注册用户。

点评:在当时的市场看来,MIUI和米聊背后,是一个会抓需求、有技术、也懂移动互联网的App开发团队。

但如果以为小米科技做手机的想法是后期才形成,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小米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手机制造,这一点从小米创始人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来。

之前的MIUI和米聊,以及做的A轮融资,都是在为小米手机攒人气、用户和资本。

第二阶段:手机初推期汕头招聘网

时间段:2011年8月发布小米手机到到2011年年底B轮融资前。

标志产品:小米手机I

融资情况:2011年12月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了B轮9000万美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一年内,估值能翻四倍,一大依据是下文提到的小米当时30万台的网络交易量。

公司策略: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对外发布。

这个时点,双核手机还没开始普及,小米以国产首款双核手机、1999元的定位先声夺人。

采用先预售、后投产、再发货的流程,2011年10月到12月,小米手机完成了第一批30万台的网络交易。

点评:虽然这段时间因为采购成本还比较高,小米手机还只赚吆喝不赚钱,但小米公司已经从前期的应用开发商转变成了一家B2C电商,只不过,只卖小米手机一款产品。

汕头招聘网

我做了个大致计算,这段时期,小米的工程师人力成本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生产制造成本2500万美元,这就是A轮融资的4100万美元的主要用途。

第三阶段:手机爆发期汕

时间段:2011年底到2012年5月

标志产品:小米手机I,小米手机青春版

融资情况:2012年5、6月,C轮融资,金额不详,估值40亿美元。

半年内,估值再翻四倍。

公司策略:稳定小米手机的生产,不断加快供货速度,同时,开始在全国设立直营客服实体店小米之家。

小米公司宣布的数据是,从2011年10月至今,小米手机一共实现出货300万台。

而在此期间,米聊开始受到微信的狙击,国内的App开发者也大量创新跟进。

米聊被不断增加社交功能复杂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而曾经承诺一周一更新的MIUI,到了后期也变得两三周才更新一次,而且迟迟给不出每个版本的更新日志。

点评:小米在这个时期减小了对MIUI及其应用的开发力度,把注意力转向手机,更彻底地成为一个依靠宗教式营销的手机电商。

第四阶段:红海厮杀期?

时间段:2012年6月~

标志产品:小米手机,官翻机

公司策略:同时,随着产能的扩大和网购消费者规模到达天花板,小米也不再仅仅依靠米粉宗教式营销支撑的销售方式,开始大量开放购买,用青春版、管翻版、高考生手机、运营商定制机等促销方式拓展消费群。

一边清库存,一边为推出小米手机II做准备。

同时,小米手机已经开始在楼宇电梯里打产品广告。

下一步,小米应该会继续加强小米之家的布局,打造线下渠道,进一步扩大小米手机的影响力和客户群,并继续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汕头招聘网

点评:小米似乎已经放弃了科技公司的科技色彩,更彻底地把自己改造成了一个走量的硬件商,而且,似乎准备拼价格战。

梳理小米短暂的历史,是想总结:小米从一家全新独特、带有清新气息的、依托系统软件与硬件融合体验的品牌,走到现在,变成一家与某自称“ 丝手机”骂仗、与多厂商暗拼价格、放弃软体验的手机商,是不是有点变味儿了?或者,它本来实质上也是个“ 丝手机”(却被包装成“顶级手机”、“发烧友手机”)?

小米的错位

在几百万台手机的光辉销量下,小米却面临着三个错位:

1、从粉丝文化驱动走到价格驱动?

本来,雷军已成功通过各种手段为小米品牌塑造出某种粉丝追逐文化,在小米与用户之间已产生某种情感互动与信任。

几百万用户在网上热追小米、狂热下单,很多人绝不止是欣赏其1999元的价格。

但,硬件降价的速度之快,一方面固然为小米赢取了利润的空间,一方面却为周鸿祎留出口舌空间。

当周瞄准小米“暴利”的软肋,狠狠对其发动微博与舆论上的攻势、并且宣布“我才将真正返利于用户”时,小米没法坐得住了。

如果对周的叫阵感充耳不闻,舆论的主动权被周把持,小米忌惮会失用户心;如果顺着周喊出的价格往下走——这也是小米正在选择的,那它正中了周鸿祎的道儿了。

因为首先,小米粉丝会觉得之前受到了“小米不靠硬件赚钱”的蒙骗;其次,小米的降价,暗示用户放弃品牌与情感而用价格去衡量小米与其他手机,这时小米的销售驱动核心已向“价格”偏移,小米过去一年精心打造的品牌与粉丝文化,折损可观。

2、产品体验从软硬合一走到纯粹比拼硬件?

从上文的梳理看出,小米曾经是一家打磨App与系统的公司,而现在,它显然脱软入硬,彻底变成一家硬件公司,说得更准确一些,一家自营单一硬件、追求销量铺货率的电商公司。

最近半年来,你天天在雷军在微博上推销小米,是否很少见他念叨过米聊与MIUI的升级?(这一点,正是下文要说的——小米还有什么王牌)

3、最后,资本与现实的错位!

上两个问题,如果小米现在选的是后者选项,那么,何以支撑小米40亿美金估值?因为,中国能在硬件、价格上去PK初创企业小米的公司与能人,太多!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周鸿祎早“攻”小米三个月,这笔估值能否谈到40亿美金,是大可打个疑问的。

小米还有什么王牌可打?(小米怎么熬 )

小米其实是在为整个中国只能手机市场探路,这条路一旦铺平,传统手机商和互联网公司都会蜂拥而至。

但和传统手机厂商比较,小米还有一个王牌,那就是借互联网的速度实现操作系统的快速迭代,随时改进自己的用户体验。

小米不是没有做到过。

这是周鸿祎和传统手机厂商联盟一时无法做到的,也是传统手机厂商该向小米学习却最难学到的。

对此,雷军和其团队或有所认识。

雷军6月13日在微博上表示(这是他近期少有的谈到miui):

小米不仅追求高端硬件和性价比,更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上下功夫。

miui系统坚持每周更新,不断完善,被称为“活的系统”,这也是小米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这些,就是小米创业之初追求的铁人三项。

即使不用小米的手机,也应该多少了解一些作为现象级公司的小米是如何玩互联网营销的。看看这本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工作手记很有必要。

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参与感三三原则”,这适用于做手机,更适合做互联网社区,相比其他有形的商品,互联网社区的命脉就在用户的参与。其实小米是把做互联网UGC产品的玩法移植到商品的研发和营销来,所以叫“互联网手机”。

小米的“参与感三三原则”建立在几年来消费模式的变革上:

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黎万强总结了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做爆品”是产品战略。一个阶段只做一个产品,通过聚焦形成规模效应,并且通过明确的定位占领用户的心智定位,这个在传统行业用的不太多(王老吉算一个吗?),后来凡客也在学,效果还可以。另外,资源太分散也会导致参与感难于展开。

“做粉丝”其实就是用户运营。以前靠的是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除了售后和消费者就没什么联系了,但互联网产品不一样。参与感的背后是“信任背书”,用户关系要密切很多。功能、信息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励,其次是荣 誉和利益,只有对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参与感才可持续!

“做自媒体”就是内容运营。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已消灭了权威,也消灭了信息不对称,有句话说“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主编”,因为企业自己的“发声”的效果是不可取代的。这里提到一点“避免信息过载”值得注意,“做 内容运营建议要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动’的思路,只发有用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每个信息都要有个性化的情感输出,要引导用户来进一步参与互动,分享扩 散。”现在很多自媒体一提起内容很多时候都在“追热点”,但如果热点和品牌本身没有任何实质关系,就是生拉硬拽,即使有阅读量也难说效果如何,“优衣库”事件就是个例子,杜蕾斯这种玩出花来的可能的另说。

“开放参与节点”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筛选出对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节点。其实很多互联网产品在正式上线之前都会出测试版,这里强调的是不仅是内部人员或小范围的测试,而是让更多核心用户参与进来。开放的节点应该是基于功能需求,越是刚需参与人越多,而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

“设计互动方式”也可以算作一种活动运营,根据开放的节点进行相应设计,注意遵循“简单、获益、有趣和真实”的设计思路,这几个词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则要下功夫琢磨。另外,互动方式不仅是活动,也可以当做产品一样持续改进。

“扩散口碑事件”主要靠新媒体运营,前几项策略还主要集中在较小范围的核心用户群,这步则要精选基于互动产生的内容,把它做成话题广泛传播,影响更多对品牌有兴趣甚至没听说过的用户参与,同时也放大了已参与用户的成就感。扩散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开放的产品内部植入鼓励让用户分享的机制,现在已经很普遍;二是官方从和用户互动的 过程中发现话题来做专题的深度事件传播,这则需要一定的分析、策划能力和对用户心理、传播原理的把握。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独一无二的打法,但相同的打法不同企业的得到的效果差别却很大,这除了产品自身的特点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内在的驱动力导致执行上的深度和广度。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小米没有KPI和考勤制度,工作的驱动并不来自于业绩考核,也不是基于老板‘拍脑袋’,驱动力都是真真切切的来自用户的反馈。”

能做到这点的企业恐怕没几个。

在小米MIUI的发展过程中,小米极度重视参与感,那么小米是如何激发用户参与的呢?下文是我网摘的一段文章,是我觉得在当代可能需要人人重视的几个环节。

1、参与感三三法则

物资匮乏的年代已经过去,把广告刷到全国的各个县镇乡村也一去不复返,体验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在体验消费时代,让用户参与,满足年轻人“在场介入”的心理,抒发情感世界的热情变得尤为重要。小米为了让用户参与,构建一个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来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即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产品战略)、做粉丝(用户战略)、做自媒体(内容战略);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消费者王朝》的作者普拉哈拉德说过:“公司中心”型的创新方式已经消亡。相反,消费者凭借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公司必须建立新的组织架构。今天买东西不是简单地能在干什么,而是我用它能做什么,能让我参与到什么样的新体验进程中去。“用户至上,体验为王”是衡量一个产品,甚至一家公司成败的关键。

2 将参与感融入产品中去

构建参与感,应该尽量减少用户参与的成本。小米通过MIUI论坛构建了一个10万人的开发团队,许多的MIUI功能设计,小米都是通过论坛交由用户讨论或投票确定。基于用户参与的机制,MIUI收获令人吃惊的好口碑和增长速度。维基百科就是这种用户模式的产物。再从参与感三三法则看看小米如何构建MIUI参与感:首先,开放参与节点:除了工程代码编写部分,其他的产品需求、测试和发布都开放给用户。企业可以从中知道用户的意见而不断完成更新迭代,用户也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产品。其次,设计互动方式:基于论坛讨论来收集需求,通过“橙色星期五”每周更新。最后,扩散口碑事件:基于MIUI产品内部鼓励分享机制,集中资源做口碑事件。例如,为最早参与测试的100用户拍摄《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那用户每天都在论坛里面提交需求,怎么排序这些海量碎片化需求的优先级?小米的方法:首先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其次,第一时间公示需求改进计划;最后,建立碎片化的团队结构。对于不适合对外发布的需求,那就动用内部员工来测试(1折卖可乐)。那什么是用户体验的核心:确定为谁设计、好用、好看。在做产品的过程中运用活动运营思维,在做活动的过程中运用设计的产品思维,即产品活动化,活动产品化。如何持续激发团队的热爱?小米给出来的答案:让用户激励团队。做出有爱的产品,用户就会回报爱,用户的爱会持续激励团队。

3 将参与感融入品牌定位和传播

做品牌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我是谁)的问题。以前做品牌思维是竞品思维,现在是产品思维,以前关注更多的是竞争对手,现在关注更多的是用户。互联网思维讲的是“专注、极致、口碑、快”。劈开脑海式的砸广告、洗脑式的品牌传播以及不是那么有效,现在更讲究的是口碑传播,让用户参与进来。在做品牌定位和传播的过程中,最不在道的是讲我是谁时不敢讲真话,整天拿一些高大上的词来概括自己;还有用户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不要整天去傍大款,搞跨品牌合作,这事都是假大空,歪门邪道。(这个观点我倒不是怎么认同:高大上怎么就成假大空了。)

小米做品牌的路径:一开始只做忠诚度,通过口碑不断强化这一过程,到足够量级后在开始做知名度。粉丝文化最核心的就是粉丝的口碑和忠诚度。对于一个品牌,知名度意味着让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走到用户的身边,忠诚度意味着留在用户的心里。小米做品牌的案例有:《100个梦想的赞助商》、《爆米花》线下活动、每个用户都是明星、小米包装、吉祥物米兔、盒子兄弟、剧场式的发布会、《我们的时代》电视广告、10亿赌局全民投注赢100台小米8等。每一个品牌活动不拘于传统形式,事实依据扎实、更有力、更亲切,不端不装有点二,放松娱乐消除紧张,在多想一步,怎么样才能让用户参与其中。

4 将参与感融入新媒体(着重写品牌传播通道)

小米的媒体观是不做广告、做内容,先做服务,再做营销!小米做社会化营销的四个核心通道: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小米对四个媒体通道的定位:微博和QQ空间有很强的媒体属性,传播形式是一对多,很适合做事件传播;微信是基于通讯录好友的一对一关系,很适合做客服平台;论坛是用来沉淀老用户的。如何看品牌影响力?可以从百度搜索风云榜和淘宝牌行榜,前者是市场指数,后者是销售指数。

微博:社会化媒体第一站。小米做微博的经验:把微博当做网站一样去运营;把微博频道当做网站的频道一样去运营;一定要记住,不要刷屏。经典的小米微博运营案例:我是手机控(整理自己的玩机经历)、150克青春(2012年小米联合创始人出演的微**)、来自星星的你的借势传播(送啤酒和炸鸡)。QQ空间:年轻人的QQ空间。小米做QQ空间的经验:QQ空间的用户群体比微博更年轻,内容的点击率更大。经典的QQ空间案例:红米线上首发。微信:更好的服务平台。平台变了、玩法也变了。小米考虑到微信是基于通讯录好友的平台,认为微信更适合做服务平台。经典的微信运营案例:吼一吼(我爱小米手机)。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仅靠抽奖是不够的,需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好玩的活动,再配合资源投入,才能迅速增加粉丝。小米论坛:老用户的家。让用户帮忙管理用户。小米论坛经典案例:F码是给老用户的特权、智勇大冲关,激发用户好胜心、参与感式的发布会直播。

5 将参与感融入到服务

服务和产品一样,核心在于人。和用户做朋友是一切服务的宗旨。小米借鉴的经典服务案例:海底捞面对用户时会发出来自内心的微笑。曾发生在小米的服务故事:70岁老人找客服买小米!如何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问题?小米的答案是用户在哪里就在哪里服务!而不是传统的服务方式:我有服务你的方法,你要是想得到我们的服务,请按我的规矩来!另外,小米做的门店很特别,想一个家。小米服务的特点:快、非标准化的服务、参与感!案例:小米之家1小时快修服务现场掷骰子游戏。

6 将参与感融入设计

小米设计思维的原点:一剑封喉!经典设计案例:小米手机就是快、99元听歌神器、小米移动电源,10400毫安时,69元、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节日文化(脱光了)、年轻人的第一台豆浆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小米设计的特点:有期待感、参与感。好的设计的标准:现场即在哪里,对谁说,说什么,如何说!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是能让自己有参与感并能带来愉悦的产品。不再是产品能为我做什么,而是我用这个产品做什么,不再是产品第一,而是“我”第一。小米公司能够在短短几年内,从一家没有名气的公司成为一家家喻户晓估值超400亿的巨头,离不开将参与感融入到公司的产品、品牌、服务、设计、媒体传播中,说到底就是八个字:用户至上、体验为王。

小米公司产品文化是这样的:

小米的使命: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8年前,小米公司成立时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运作效率。小米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推动一场深刻的商业效率革命 :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

在众多领域小米都以一流的品质、紧贴成本的定价彻底改变了行业面貌,大大加速了产品普及。“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八个字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整体,远超用户预期的极致产品,还能做到“价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动人心”。

小米的愿景: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小米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对于小米而言,用户非上帝,用户应是朋友。

为感谢米粉的一路相伴,小米将4月6日这一天定为“米粉节”,每年4月初都会举办盛大活动与米粉狂欢。同时自2015年起,每年年底小米都会举办小米家宴,邀请米粉回家吃“团圆饭”。同时小米员工还会自发地为米粉手写10万张明信片,这是小米不一样的地方,是小米人发自内心、一笔一画亲手表达的情感,这是对愿景的最好诠释,这是和米粉交朋友的实际行动。

小米的核心价值观:真诚 热爱

真诚就是不欺人也不自欺;热爱就是全心投入并享受其中。

2010年,小米创始人共饮一碗小米粥,开启了小米加步枪干革命的故事。2018年员工5周年活动上,雷军说道“老员工是小米最宝贵的财富,没有老兵,没有传承。没有新军,没有未来。”感谢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战斗!岁月数载,初心不变,始终真诚,永远热爱。

小米是有功的,小米滋养了我们。

影片中,周恩来总理捧起金黄的小米饭,想起当年初进延安时在曹大嫂家吃的第一顿小米饭,“延安的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登上宝塔山远望清凉山,想起为掩护自己而牺牲的陈友才和小曹,托付延安干部一定要找到烈士的墓;看到延安百姓吃不饱,与延安干部举杯为誓,要让粮食产量翻一番,让延安百姓过上好日子。

见到朝气蓬勃的知青们,鼓励大家扎根延安、建设好延安……饱满的情感始终贯穿影片,情感的起伏推动着剧情发展,影片泪点接二连三,深情画面接踵不断,以情感人成为本片最大的亮点,陕西本土实力演员演技爆发,与刘劲飙戏抛出颗颗“催泪弹”。

扩展资料

**《周恩来回延安》以周恩来总理的独有视角为主线,用小角度展现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采用历史闪回、时空交叉的表现手法,透过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观众深刻领悟到中国***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带病陪同外宾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临行前,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纷纷请周恩来总理转达对延安人民的问候。

飞机穿越云层,周恩来总理透过舷窗望着陕北大地,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等画面浮现在眼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回延安。走下飞机,时隔二十六年之后重回这片热土,周恩来总理受到了延安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 超级育儿师》是中国首次正版引进席卷全球的亲子育儿真人秀节目;首次以真人秀的方式真实呈现“熊孩子”变身“乖宝宝”、“抓狂父母”变身“育儿达人”的全过程。

说到里面的教育方法是否管用,这个应该要因人、因家庭而异了,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使用,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天使宝贝。不过节目总的思路是对的: 以70后80后年轻父母、准爸妈作为核心受众人群,并广泛辐射家庭剧受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年轻父母的育儿困惑,以轻松、富有戏剧性的方式向中国年轻父母传递科学育儿理念。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多子女家庭在中国也会越来越多,其实在实行计划生

育政策之前,我国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由于过去的年代物质条件匮乏,我们的父母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谋生,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对子女的关注度并不够,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是粗犷型的,虽然解放后的第一代第二代都长大成人,但我发现从这两代多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童年时期带给他们的一些伤害,父母对每个孩子不同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这个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也影响到今后大家庭的和谐程度。而今, 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社会大环境里,多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大。

     在幼小的孩子眼里,别人的家里为什么只有一个宝宝,爸爸妈妈都爱他,而自己的家里,为什么有多出来的弟弟或妹妹来分跑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一期的《超级育儿师》里,我们看到五岁的小米就经常打她一岁的妹妹,和妹妹抢玩具、争大人的爱,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而大人们虽然也爱小米,但由于纳米的存在,他们把对小米的重视变为对小米错误行为的容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忽视了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一岁的纳米也在这个环境里学会了模仿,用哭去表达她的不满并得到大人们的认可,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健康的,正如超级育儿师兰海所说,在那个家庭里她最同情的就是小米。

     在多子女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有公平的态度。孩子通过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自己在父母和家庭中的位置。家里如果有几个小孩或是准备再要小孩的家庭,一定要给身边的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你们在爸爸妈妈心目中同样重要,我们很爱你们。在孩子心目中,特别是在孩子7岁前,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个期间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心理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家里增添了新的孩子,大点的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当新生儿一降生,几乎所有大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新生儿身上去的时候,大孩子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这时他会认为家里大人不要他了,而昨天的他却是享有全家人百分之百的宠爱的。记得原来看过一个教育专家写的文章,她就写到当时去庆祝一个朋友生了第二个小孩子,当时这位教育专家非常用心地给大孩子也准备了一份礼物,这让朋友家的小孩非常地开心,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小孩子也是需要关注情感需求的。这点上家长一定要注意经常与孩子做些亲子活动,让几个孩子在与父母共同的游戏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或每天都抽些时间单独与每个孩子独处,表达出对每个孩子的重视,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多子女家庭中,家长一定要有颗平常心。我们在第一期的《超级育儿师》里看到,小米的父母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妈妈应该也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方法,爸爸每天也会抽时间陪孩子玩,而在潜意识里对小米则一直有种深深的愧疚,感觉因为纳米的原因而造成小米的情感失落,表现出来就是对小米的无节制的纵容,当小米对妹妹表现出一些错误行为时,家长也不会去立刻制止,而是采用忽视的方式,这种建立在补偿心理上对孩子的爱,进一步强化了小米对父母行为的确定,就是父母真的爱妹妹多一些,这就造成小米会经常去推搡妹妹,而妹妹在这个过程中会模仿姐姐的行为,我们会看到视频里俩姐妹打成一团,如果再这样下去,相信将来这两姐妹的性格以及姐妹之间的感情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作为多子女的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即给予孩子平等的爱、同样的尊重,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他们有着独特的个性,他们能相互照顾,他们能帮助父母成长,而不是整天小心翼翼,任由敏感的孩子抓住自己教育的弱点而放纵他们的行为。            重视孩子心理健康与性格培养。这方面主要是指多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孩子,有时会忽视孩子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孩子们由于日常在一起生活,他们彼此之间会去模仿、竞争,相对来说,彼此之间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去观察和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学会去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是过去简单的“你大些,要让着弟弟”或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这种教育方式会误导孩子的认知,让孩子的成长没有自我。在心理方面要多观察孩子,是不是小妹妹出生后,大点的孩子变得比较安静了?家里的老大怎么那么喜欢争强好胜或者总是委屈求全?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关注的,当发现出现这些状况时,家长要学会去与孩子沟通,在《超级育儿师》里,兰海发现妈妈与小米的关系出现的很大的问题,于是专门安排了一次谈话,当妈妈问小米是不是认为妈妈更喜欢妹妹时,虽然孩子才五岁,但她却拒绝回答妈妈这个问题,在兰海的鼓励下,妈妈继续猜测孩子的想法,最终孩子认可了妈妈的猜测,妈妈也理解了孩子的想法,母女俩抱着痛苦,她们通过这种沟通修复了母女关系,从而让孩子的行为在后期的辅导中得到较快的矫正。

        在家庭中建立规则。其实这一点不光用于多子女,同样适用于独生子女家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一多父母就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如果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概念,管教起来就容易多了。家庭中的规则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光针对孩子同样适用于家长,如每天吃饭、睡觉、游戏、看电视等都可以订立,目的就是保证家里有良好的氛围,孩子有良好的行为,家庭成员都在一种有规则的条件下生活,这样才不会出乱子。如《超级育儿师》第一期里,兰海观察到家里教育观念的不一致,年轻父母的育儿理念与爷爷奶奶不一样,家里经常为这些事发生争吵,因此当时订立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有关父母权威的,即父母说了算。规则的建立对所有家庭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让孩子能尽早适应社会规则。

        记得过去的大人们经常说,多个孩子就是多双筷子的事儿,可现在我们发现,多个孩子还会多出很多问题来,虽然现在多子女家庭并不是很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革,多子女的家庭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独一代独二代家庭中,如何在这种家庭中教育孩子将会成为新的关注点,希望文中提到的几点建议能帮到更多的父母们。

小米是小米官方网站直营小米旗下所有产品,囊括小米手机系列小米MIX 2S 、小米8、小米6X,红米手机系列红米6,智能硬件,配件及小米生活周边,同时为米粉提供客户服务及售后支持。

小米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并坚持“为发烧而生 ”的产品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3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