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到底是谁,孟婆的身世如何,那碗孟婆汤用什么做成?

孟婆到底是谁,孟婆的身世如何,那碗孟婆汤用什么做成?,第1张

孟婆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是一个掌管大自然中风力的一个神仙,后来嫁给了舜。

至于孟婆汤的配料,这个并没有明文有过记载,因为本身孟婆就是人们想象的一个人物,因此孟婆汤更是没有人喝过,但是从孟婆汤的作用上来说,可以让人忘记一切,忘记活着时候的快乐和痛苦,忘记这一世的纷杂人际,忘记一切情感纠葛,从这一点上来说,比较像**的作用。**这种植物,可以麻痹人的神经,让人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忘我的快乐,但是对人的神经也有着极大的损害。所以孟婆汤里应该是有**。

其次还要让人忘记烦恼,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忘忧草了,虽然这种植物并不真实存在,但是关于忘忧草的传说也是十分众多,虽然说法不一,但是效果却相近,就是让人忘记烦恼。故事中常说,孟婆出现在三川河渡口,人死后的灵魂要在渡口喝一口孟婆给的汤,才能顺利渡过忘川,走向下一世轮回。世间生生死死随时发生,每一刻都有人逝去,因此要排队渡河的人一定非常多,孟婆要不间歇的给每个渡河的灵魂提供孟婆汤,这么大的量,看来孟婆只能就地取材了。因此,孟婆汤里还有一味应该就是忘川水。

而孟婆本身,民间流传了关于她的很多说法,有的说她是一直存在于阴曹地府的老婆婆,还有说她是孟姜女的化身,由于丈夫奉命盖长城死掉了,她过于悲伤最终将长城哭倒。但是孟姜女和丈夫感情深厚,死后依然对这段感情念念不忘,阎王顾及她的身世可怜,于是将她命为渡河口的守护人,负责抹去每一个灵魂的生前过往,同时也希望她能通过这份工作,逐渐抹平自己的执着。

孟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住在奈何桥附近。她为所有转世的鬼魂提供了梦波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孟婆是负责抹去灵魂记忆的阴使。

当孟婆脱离三界时,她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了。她原来是天上的一个散官后来,见天下有无数的情仇,即使他死了,也不肯放手,就来到地狱大厦里那条被遗忘的河上,在那河桥上立了一个大锅,提炼出世间不能放进孟婆汤里让鬼喝的思想。然后他忘记了自己的爱和恨,卸下包袱,进入下一个循环。这种观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教典籍中,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人死如云”、“百死”、“不记亡灵恩怨”的含义。

所谓孟婆,在长城上哭过之后,看到长城下有无数的尸体,再也找不到她丈夫的骨头了为了能够忘记这些痛苦的记忆,我们做了一种可以让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天堂读到了她丈夫的情感,天堂感动了,大地感动了,这使她免于转世的痛苦让她在奈河桥畔煮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灵魂忘记前世的一切 。

也就是说:“往事已成,今生的善恶只有本心。”意思这一理论在元代至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在所有关于孟婆的传说中,这一个是相当现实的。

她出生于西汉,从小学习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背诵佛经。然而,佛经在东汉被翻译成汉语时,她还在世,她从不回忆过去,也从不考虑未来她只是全心全意地劝人们不要杀动物,而要吃素直到81岁,她还是个处女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所以叫她“孟老奶奶”后来,孟姥姥上山练功,一直练到汉末。那时候,有人知道前世的缘由,而且经常透露自己的命运于是,上天特地任命孟奶奶为冥界之神,并为她建造了一个纪念平台。

文/维薇安米

1

最近看了由网剧《灵魂摆渡》的衍生大**《灵魂摆渡黄泉篇》,心中十分感动,这部**继承了编剧小吉祥天一贯以来的以玄幻写实喻人的特点,表面是在写灵异鬼志实则是在写人类情感。

**颠覆传统神话民俗,重构黄泉世界,以彼岸花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孟婆庄最后一个孟婆三七与男子长生的千年之恋。

全篇情节构架完整,整个故事完成度很高,在郭靖宇指导下全篇艺术色彩也是很喜欢。

我以观者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很纯粹的爱情故事,但是却让人感动非常,**中的角色,几乎都是存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倒影。

女主人公三七,为了爱情赴汤蹈火的精神让人感动,同时她爱人的方式坦荡宽厚,不去计较回报,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她的身上有一种大爱的宽恕精神。

记得全篇高潮孟婆庄大婚之时,长生的师姐花凝雪幻化成长生的模样,在长生与三七婚礼中,她从三七手中骗走冥界阴卷,想要勾去阴卷上她自己的名字来延长寿命时,三七知道她自己被欺骗了。

众人这才明白:长生原来只不过是想要孟婆手中的阴卷而已。花凝雪才是长生心中所爱。

但尽管如此,三七仍然问花凝雪:“长生与你,可是两情相悦?他看你可是心中欢喜?”

花凝雪骗三七:“那是自然!”

三七又问:“那他看你,也是一样?”

花凝雪气愤道:“与你无关!”

三七对阿香说:“长生费了这般力气,原来是为了与她长相厮守,既如此,便遂了他的愿吧。”

三七含着泪对阿香说:“ 如今我知道了,如意郎君,须得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他好时,我便开心;我好她不好时,我不开心;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真心喜欢,方是真心悦爱一人!我看长生便是如此!他骗我也好……我只要他好!他若开心,我便开心! ”

这种爱的胸襟气度十分宽厚,十分坦荡,在三七这个角色上,除了她对长生矢志不渝的感情,也能看到一种大爱的宽广气度。

2

三七是个好女孩儿。

傻笑时候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生欢喜,遇到长生的时候,眼睛里会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那是一种对爱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她是个具有宽恕精神和悲悯气度的人物。

她的宽恕精神体现在对鬼使赵吏以及对男主长生身上。

赵吏的前生是个叫做无名的和尚,他是个阿罗汉,**中设定世间能杀死孟婆的只有阿罗汉的血。

无名为了找回自己的琴,以阿罗汉之血使三七的母亲孟七死去,而孟七临终前让三七不要报仇,无名那时留下一句话给年幼的三七:“我对你不起,来世必偿。”

无名投生为鬼使赵吏,时常来孟婆庄看望三七,三七也接受母亲的遗言,并不怨恨他,反而念着他的好,也许母亲临终托孤之故,三七感激他时常来看自己。

而在对待男主人公长生的时候,这种宽恕大爱的精神则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即便三七知晓长生是听从他师父陈拾的命令,来接近自己**冥界阴卷,她仍然没有责怪长生,她对长生始终是没有怨恨之意,反而愿意以死谢罪,来护得长生周全,保他平安。

三七甘愿献出了自己的几魂几魄,让长生得以留存于世,而自己却只留下一缕精魂,护送着长生离开幽冥,三七自知一缕精魂难以维持人形,向鬼使赵吏借了一滴血,之后消失于孟婆庄。

这大概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长生在失去三七后十分难过,在八百里黄泉,每一处都种上曼珠沙华。

长生回到孟婆庄,守着曼珠沙华,终于在千年之后等到三七回来。

三七:“我是你头顶的云,是你耳畔的风,是你涉过潮来潮去,是眼中烂漫山花,亦是你行过的万里山河,此刻我亦在你的眼中。你亲手所植八百里曼殊沙华,每一株都是我。”

“你,有没有见过,我走了很远,才来到这里,涉过黑山白水,历经千劫百难,在我每一次的人生中,找到你。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这个结尾大概是很美好了,三七她真的是有大爱的女孩儿,因此换来长生也一样矢志不渝真心等待她归来千年吧。

 

3

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中三七问长生:“明日你可否早些来?”

长生问:“为何要早些?”

三七说:“没什么缘故,只是我见你生得好看,闻着香甜,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三七喜欢长生,见到长生便心生欢喜,同时希望长生也能欢喜,三七曾对留在孟婆庄长生说: “你若是嫌此地荒芜,我可将曼珠沙华植满这黄泉,你每日起身推窗,便可看见八百里花海,延绵流连,天上人间,为你一处。”

最单纯的喜欢一个人,应该就是三七这样了吧。

三七自己欢喜,所以也愿长生能欢喜。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想三七这样的姑娘,纯粹不掺杂质的悦爱一人,也许她们的结局,不一定都像三七这样幸运,可以等来长生的千年矢志不渝的等待,但她们身上的真情却和三七一样可贵,值得有人来珍藏维护。

我母亲家有一个舅母,就是三七这样的女子,因着我母亲的舅舅当年生得俊美,在镇上又是医术高明的大夫,这女子便一眼相中了他,从隔壁村徒步背着包裹前来找他,说要嫁给他做老婆。

我母亲的那位舅舅,是个有些莫名清高的读书人,原本是看不上这女子身上的野气,但这女子性子直爽,厚着脸皮留下来给他洗衣做饭,事无巨细的料理家事,即便我母亲的那位舅舅一开始要赶她走,但时日长了也就接受了生活中多出来的这个女子。

而后皆大欢喜的成了家。生了两个男孩儿。太奶奶也被这姑娘身上执着精神感动成了一家人。

这位舅爷自此之后,每日过的开开心心,这位舅爷媳妇也等来了他的终生欢喜之心。

像三七这样的姑娘,她们也许都这样想着: 唯愿他好……我便欢喜……

 

 

 

 

 

 

  我来到奈何桥边时,婆婆问我为什么不去头胎。我说我在等一个人,我在下面等了她很多年,遥远得我已忘记她的相貌。婆婆笑起来,她说我一个小孩懂什么,等人的是她才对,婆婆说的时候一脸满不在乎的笑,于是我始终认为她在调侃我。后来我问她真的在等人吗?她敲了我的头,她说她是孟婆,孟婆怎么可能等人。其实我知道婆婆是真的在等人,不过我不想多问。我不是个好奇的人。

  时光拉到那个早晨,我说婆婆我在你这帮忙吧。她说,为什么?我说你天天熬汤很累对吧,我可以帮熬汤。而且这里可以看见很多去投胎的人,或许我能找到她。婆婆问我真的在等人吗?是谁?我说我忘记了,我只记得我要等她。后来婆婆问我真的不记得吗?我说真的忘了,她敲了我的头,说小鬼你真奸诈。其实婆婆是知道我记得那个人的名字的,不过她不想多问。婆婆也不是一个好奇的人。

  婆婆的小屋建在奈何桥边,每天清晨把大包的药材扔进锅里,让我扇着炉火。等到汤渐渐变得黑而浓稠,她就舀出汤,分给那些赶着去投胎的人们。天凉的日子,婆婆喜欢烹上一壶茶,从来不喝,只闻香,茶冷了,倒掉,继续烹,继续倒。而我喜欢看奈何桥边的人来人往。如果我所看到的大多是老人,那就是和平的年代,如果是青壮年,就是战乱的年代了。这样的生活并不枯燥,每天看着来去的人们,——或许应该叫做鬼,有漂亮的,有不漂亮的,有老的,有不老的。

  直到那一天,婆婆问我等了多少年了,我说忘了。她说等了五百年了,她又问我看到她了吗。没有,我说没有,我没看到她,不知道她已经轮回了几世,我想我再也看不到她了。婆婆说你还是喝碗汤走吧,忘了就好了。我说我不走,我还是要等。她耸耸肩,随便你。

  可以不喝吗?我不想忘记她,我还是要找她。那人说。他抬起一碗汤,又缓缓放回去。我和婆婆同时耸耸肩,随便你。于是他走了,奈何桥头,他回头,说,谢谢。

  婆婆笑了,有点残忍。婆婆说我见过他七次了,每次都是这句话。我问为什么他每次都记得要找那个人?前世的事了,何必。婆婆冷笑,他以为不喝孟婆汤就能保留前世的记忆,其实一旦投生,前世的记忆全部沦丧,喝不喝都是一样。我疑惑了:那为什么还要喝孟婆汤?有什么分别?

  喝与不喝都会忘记,但是不喝得话结局更惨。这是阴界对违背天命者的惩罚。婆婆继续笑,他们注定在阳世寻找一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寻找什么,直到死后才能想起自己该寻找的人,于是决断的继续不喝,一直在生于死中轮回,在寻找与等待中灰心,这就是不喝孟婆汤的惩罚,直到他们放弃而喝下孟婆汤,忘记所有。

  可怜。希望他们最终能在一起。

  是吗?你以为她会原谅他吗?她绝对不回原谅他!

  于是,我不语。婆婆沉默。

  婆婆,茶滚了,滚了很久了。

  婆婆,是他吧?

  婆婆,你为什么要这样对他?

  婆婆,你怎么老不说话?

  很多年以后,婆婆忽然对我说:是他。

  婆婆,你说什么?

  婆婆说是他,我等的就是他。我们原本是恩爱夫妻,他抛下我去北方经商,再也没回来,和他同去的人告诉我他在那儿有了新欢。我恨他,我要一直看着他在我面前一次次赎罪。我笑了,婆婆你这算什么?你至少享受过爱,我小时候和一个女孩私定终身,谁知道还没再遇见她我就死了,所以我才在这等她。或许她早忘记我了。婆婆点点头,你比我还惨,算了,喝口汤,忘了就好。这是我最后一次劝你,以后我不会在管了。

  我看着婆婆递来的汤,摇摇头,不喝。

  值得吗?那女孩叫什么名字?

  我忘了。我不能说。

  有时候我会对婆婆说其实我来阴界的时间比你长,不要小鬼小鬼的叫我。婆婆说是吗?我来了七百三十多年了,接着职位也有六百多年了,不叫你小鬼叫什么?我想了半天,你还是叫我小鬼吧。

  又看见他了,远远走来,踉踉跄跄。

  婆婆,几世了?七世了吧。婆婆不说话,婆婆沉默。

  我想说,婆婆,你的惩罚该够了。

  他静静看着,桌上的汤,看了很久。她怔怔看着他,看了很久。

  可以喝着碗汤吗?我想忘记她,我永远找不到她了。他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你喝吧。婆婆艰难地说。

  于是他抬起了汤,说,谢谢。他的手在发抖。

  不用谢。婆婆抬起头,她的手也在发抖。你喝吧,喝下去,就忘了。

  他的手指轻轻摩擦着碗缘,一顿一顿地移到嘴唇边,张开口,碗身渐渐倾斜。

  我猛的站起,打掉了他手中的碗。够了!你看看她!看看孟婆!

  他惊怒的看着我,然后转向婆婆。妙琳!他叫起来。道平。她说。他抱住婆婆痛哭,你为何要如此?为何?因为我恨你!在阳世我等了你四十年,你却抛弃我,一去不回!他慢慢开口,因为那时我已经病死了,我托我的朋友告诉你我以变心,是怕你殉情。我一直想在看到你,我一直在寻找你。婆婆流着泪终于笑,我知道,我不会再错过了。

  妙琳,我们回阳世。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他欣喜地说。

  我缓缓摇头,不可能的,不管你们喝不喝,都不能在一起。婆婆笑了,喝下这碗茶,我们会记得对方,我们能在一起,这是阴界对孟婆的报酬,只有着碗茶才能真正的保留记忆。这碗茶等了七百多年了。

  小鬼,我们要走了,以后你就是孟婆了。我叫起来,怎么可能?孟婆可是你啊!婆婆摇摇头,孟婆只是这个职业的名字,我是第五任孟婆,你就是第六任。

  奈何桥头,他们牵手,回头,说,谢谢你。

  我高喊,婆婆,你不叫孟婆?

  她笑了,年轻了很多岁。我姓陈,叫陈妙琳,小笨蛋,这么几百年,也不知道问问我的名字,现在才问。

  我忽然明白了。

  婆婆就是我要等的人。

  七百八十七年前的七夕,我和妙琳两只幼嫩的小指牢牢的钩在了一起。

  “我要和爹去南方了,长大了,我要回来,和你在一起!”

  “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如果我死了,我就在阴界等你,我会一直等你。这个约定我们不要告诉任何人,谁问起我们也不能说出去。谁也不许说哦,妙琳,记得我等着你,可不许忘记了。“

  “好,我们拉钩!”

  “拉钩上吊,八百年,不反悔!”

  婆婆,我反悔了。孟婆我不要再做了。奈何桥头,我抬起孟婆汤,一饮而尽。妙琳,我选择了放弃。也选择了忘记。你和你爱的道平走好吧 !

  不好意思,可能不太像你要找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04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