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冲在前排的士兵几乎是必死的为什么还是会义无返顾地冲杀?

战争时冲在前排的士兵几乎是必死的为什么还是会义无返顾地冲杀?,第1张

爷爷90岁多了,是一位抗战老兵,参加过很多战役。他对我说,电视里那些冒着炮火往前冲的士兵都是瞎编的,真正的战争并不是那样。

爷爷告诉我,他隶属华东野战军,参加过孟良崮及南麻等战役。 其中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精锐整编第74师3万多人,战斗情况异常惨烈。

他参加过几次敢死队,就是电视里演的那些第一批往外冲的士兵。电视里为了表现军队英勇无敌的战斗精神,拍的都是冒着敌人炮火,顶着机枪扫射,在广阔的平原上冲锋陷阵。

其实真正的战争场景并不是这样的,那样没几个人能活着冲到敌人面前。 都是先派出一批老兵,匍匐前进,爬到和敌人还有七八十米的距离,再突然发起冲锋,冲锋的时间很短。基本上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冲到眼前。

如果是阵地战,那就往前挖壕沟,挖到和敌人还要几十米的距离,再找准机会发起冲锋。 冲锋之前也会制定订计划,从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击,不会顶着炮火和机枪扫射硬往上冲,那样伤亡会很大。

能入选敢死队的士兵,都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技巧。 听着子弹的声音就知道是不是冲着自己来的,需不需要躲避。我爷爷胳膊和腿有几处疤痕,都是被流弹击中的,打在不重要的部位。

他说在战场上,只能集中注意力不让自己的重要部位中弹,其他部位受不受伤,就靠运气了。他总说战场上得不怕死才能活下来,受伤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爷爷说冲锋打仗的时候并不是电视里那样,站直身子一鼓作气往前冲, 而是先从壕沟里翻滚出去,然后人群散开,猫着腰快速前进。千万不能凑在一起冲锋,那只能成为炮火和机枪的靶子。

遇到机枪扫射的时候,先趴在地上,用双手护住后脑勺,等到机枪扫射结束,再继续前进,不能傻乎乎的硬冲,敢死队的老兵都是一路匍匐打滚往前冲。

往往冲到敌人阵地面前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哪有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一声大喊,直接冒着炮火,英勇无畏地冲到敌人面前,那纯粹就是找死。

敢死队进攻的时候,一般都采用三角站位,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个炮弹打过来的时候,只会炸死正面的那个人,对侧面两个人不会产生严重伤害。 这样的站位姿势,减轻了士兵的损伤程度。

敢死队军饷比普通士兵高,爷爷说,那时候一个月发一个银元,打仗之前就把钱都花光了。 那个年头兵荒马乱的基本上都不知道亲人在哪里,所以发多少钱就全部花光,说不定自己哪天就打仗战死了,那时候也没啥消费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买烟抽。

如果能活下来,那手头就比较拮据,幸好军队里面都是管吃管住,保证你饿不死,只是你没有钱买烟了。只能跟着别人蹭烟屁股抽,或者死皮赖脸的跟别人借钱买烟。

敢死队武器装备比别人好,那时候他们用的基本上都是冲锋枪。爷爷说他们最喜欢用汤姆逊冲锋枪,枪体重量很轻,而且子弹打得很准。

打仗的时候自己要学会计算打了几枪,弹夹里还剩几颗子弹,战场上时间紧迫,根本就来不及等你把子弹打空了再换弹夹。

开枪的时候,看到人在眼前了再打,避免浪费弹药,不像电视里演的边冲锋边端着枪扫射,那样既打不准,又浪费子弹,还影响冲锋速度。

冲锋的时候,身后有战友掩护,配合你清除前面的敌人,敢死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破敌人的防线,千万不能在冲锋途中被敌人的火力给压制了,那样的情况就危险了,会造成很大伤亡。

敢死队成员,在部队里提拔的速度也很快,部队领导都喜欢作战勇猛又头脑灵活的士兵,像《亮剑》中的李云龙那样,文化水平低的大老粗,就是因为会打仗,敢打仗,受到军区领导的另眼相待。

所以,我认为,在战争中,前排士兵的伤亡率虽然高,但是并没有达到必死的程度。根据文献记载,在一场战争中,普通部队伤亡程度达到30%撤出战斗,达到50%算失去战斗力,敢死队的伤亡率也在30-50%之间。

如果每次战斗都是九死一生的状况,像我爷爷这种多次参加敢死队的战士,早就成烈士了。当然,像孟良崮战役那样惨烈的战斗也是有的,但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根据我爷爷的战斗经历,我认为第一排士兵伤亡率虽然高,但是并不是必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真正的战争中,冲锋的距离往往只有50到到100米之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冲锋时间短,士兵伤亡小,往往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敢死队已经冲到了敌人面前。

而且部队一定会事先制定作战计划,在冲锋的时候,躲开炮火的攻击范围,遇到机枪扫射的时候,先趴在地上躲避,等到停止射击,再进行冲锋。

前排冲锋的士兵,都是在部队中选出的战斗经验和技巧非常丰富的老兵。他们能够在残酷的战斗中,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他们凭借着声音就能判断炮弹的落点,从而做出闪避动作。匍匐前进,随地翻滚,这些战术动作都会有效的减少士兵的伤亡。

敢死队的成员都会优先发放冲锋枪等先进的武器,而普通士兵只能使用步枪这些常规的作战武器。敢死队成员本来就作战经验丰富,再加上配备杀伤力巨大的冲锋枪,如虎添翼一般,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损伤。

前排士兵为什么能够义无反顾的冲锋?我也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的部队之所以战斗力强,是因为每支部队都设置了政委的职位,专门负责做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战士们做到有组织,有纪律。他们以解放人民群众翻身做主人为主要任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政治纲领,使得部队的士兵敢于奋不顾身,敢于为了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

前排士兵一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肩负冲锋的重任,危险程度比普通士兵高,所以他们的军饷也拿的比普通士兵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为了高额的军饷。他们也会奋不顾身的冲锋陷阵。

前排士兵作战勇猛,也比较容易获得功勋和荣誉,得到领导的青睐,他们的提拔速度也比一般士兵来的快。所以,有想法的战士会通过勇猛作战来获得功勋和荣誉,积累到一定程度,领导也会考虑给他们提升的机会。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充当敢死队的前排士兵,冒着必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冲锋,不是因为自己不怕死,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活着。他们用血肉铸成钢铁长城,挡在我们前面,他们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冲锋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直不楞登一直冲。那是送死。电视**那是为了好看,人员扎堆密集冲锋,你就是一个团也不够几把冲锋枪机枪收拾的。军用步枪穿透力很惊人的。都是边打边掩护最大程度消灭有生力量像前慢慢推进。也是一种侦查手段,要知道敌人火力配备。重火力点。能打下来打,打不下来也要让他暴露。交给攻坚班。部队以班排连为单位。人员是散开的。第二梯队或者预备队要等第一梯队推进一定程度才会上。因为这时候敌方可能顾不上远处了,也是最大程度分散敌人火力。保全自己。

真正冲锋要推进一定程度,这时候如果你还没死。除了吓尿了怂了的剩下的就是杀红眼的了,一声令下你也不会害怕就冲锋了,距离不会很长。十几秒就能冲进敌人阵地。这时候怕没用了,敌方也做好准备了,因为这个距离就算他是机枪手,冲锋枪发挥的威力不大了,因为一梭子打完等你换好弹夹没死的差不多也冲进阵地了。

有人可能觉得第二梯队比较安全一点。其实是你没经历过战争。打仗不是今天打完明天胜利了。你可以回家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打完仗。今天打完没死,明天还要打。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你还会在乎早一会晚一会了吗,你没得选。今天你是第二梯队。明天就是第一了。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轮流的,带兵的没那么蠢。

我就认识一个战场上下来的,听听他讲的细节。

首先他上学的时候调皮捣蛋,是人们心中的坏孩子,考不上任何学校,被家里送去当兵,当兵不到一年,遇上对越反击,上了战场。

都是一群新兵蛋子呀,冲锋号一吹就得往前冲,后面跟着督导队,往前还有可能活,朝后必死无疑。

血见的多了,心里严重bt,杀人成了的kuaile的事,枪声一响,不用后面催,自己主动往前冲。

兵油子都把军帽上的红五星撕下来,因为在丛林中,一点红色很扎眼,会成为对手的活靶子,活命比军容重要多了。

他们已练就了猫耳洞半蹲着睡觉的本领,有的猫耳洞离越方只有百十米,他们圪蹴在里面睡觉,时不时伸手到头顶抠住扳机开一梭子,只是为了告诉对方,这里有人,你们别冲过来[流泪],然后继续睡觉,一般对方也会回礼一梭子。

那时的国产武器真不靠谱,机枪打久了枪管发红,会卡壳,所以必须准备数种武器。

对方炮弹呼啸地飞到身边,扎进土里,趴着半天不敢动,时间久了,爬过去一看,上面写着:mide in china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那样运气好,最后一次飞过来一枚炸弹,完后醒来就在野战医院了。

回国修养了半年,复员当了工人,性格变得十分激进,谁要说我党不好就跟谁急……

1、战场上冲在前排的战士未必几乎是必死!2、为什么还会义无反顾冲杀?

分2个方面讲,以亲身经历来先讲战场上冲在前排的战士未必是必死的原因。在战场上一定要灵活,不能傻楞楞不看敌人的枪是从哪个方向打来的就稀里糊涂地向前冲,如这样的话死的肯定就是你!如胆大心细,留个心眼,仔细观看一下敌人的子弹打来的方向;或在冲锋之前就注意观察和倾听从敌人方向打来的枪声,预测一下敌人所在的方位,待发起冲锋时就可以达到尽量避免我方不必要的伤亡,又能歼灭敌人的最隹效果;

第2个方面的问题:明知冲在前排的战士会死人,为什么还会义无反顾地向前冲。这要看是哪个军队了,我军一般战前都要作战前动员、指战员人人表态、写血书,最关键的是我军人人有信仰,有信仰就不怕流血牺牲的,因为心中有信仰,在发起冲锋时会勇敢地第一个冲向敌人(也就是第一排)的;至于敌方的军队,上了战场特别是在发起冲锋后,特别是一些大的战役,一般都是先是由一些军官亡命之徒组成的敢死队冲在前,接着是普通士兵,后面是督战队,士兵如怕死不敢冲,督战队会拿枪抵着叫你冲,你要再怕死,就执行战场纪律当场枪毙,也就是说你冲也是死,不冲也是死,是由不得你个人的。

被敌人打死还有抚恤,那叫战死,英雄,被自己督战队弄死,那叫怯战,丢人,你想想性价比,再说了,好男儿就得要建功立业,万一没死有了战功,不得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冲在前面的士兵几乎必死,是几乎而不是必定,仍有侥幸活着立功的可能,即使牺牲了也是勇士英雄。反之,临阵退缩,后面有督战队,没有放任脱逃的可能。同样是死,当英雄还是当狗熊你会选择哪个战争是非常残酷的,现代战争连对方长得啥样都不知道。战场上人命如草芥,没有 情感 。多年来,人们看影视电视剧给麻痹忽悠得一塌糊涂,口口声声不怕死,张口闭口谈对不尊重本国的国家地区打他个屁滚尿流。不知轻言战争的人想没想过,自己到战场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能不能活着回来回来以后会是遍体鳞伤到处演讲吗?再然后呢?顾全大局,听从中央,服从指挥,是百姓最好的选择。

看到这个问题,我立马想哭出来,哭那些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英烈们!有了他们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国家的平安人民的幸福!我们活着的人要永远怀念和感恩他们。世世代代都要铭记着他们!

那为什么他们明知打仗,必定会有流血和牺牲,他们还会义无反顾的往前冲呢,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祖国,装着人民。他们唯一的信仰就是让世界和平!寻求和平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战争消灭战争!消灭侵略者和一切来犯之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你没当过兵,这是肯定的。

前排士兵冲锋不怕死,死的可能性大,但勇往直前威慑敌人,也可能不死;前排怕死退缩必定死,因为即是战场上不死,战后军法处置更难受。

置死地而后生,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是中国军人的战斗精神。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的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就是靠这种精神,打败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而享誉世界。牺牲的人成千上万,他们是英雄,人民永远纪念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人民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最不怕死的军队,没有之一。

话不多说,上硬菜

1-阵型排列,早在战争之前,主帅就会排列好阵型,第一排的兵基本是悍勇之兵,并且是老兵,带领新兵,振奋士气,丰富的经验能应对任何突发事件

2-经验丰富,奖励诱人,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要不死,战功绝对多于后排士兵

3-古代军队中的潜规则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打头阵,光棍一条的打头阵(PS: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那种:)

4-军队中固有的奖罚制度,有监军随行

以上是正常的,风气正规的军队,还有不正常的军队

1-比如秦国的军功制度,个个悍不畏死,看到敌人直接就是干

2-主帅监军,后退者死,要么背水一战,要么就是用人命去赌战争的成功率,皇权压制下的军人,无路可退,只能冲锋

总结:没有不怕死的人,有的只是信仰,律法,利益。

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战争时把生死置之度外、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捍卫祖国主权尊严!让亿万国人免遭生灵涂炭!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辉煌成就!这就是无畏的军人!祖国的忠诚卫士!最可爱的人!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加油][加油][加油][玫瑰][玫瑰][玫瑰]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朋友,你听过这首歌吗?对!这首歌就是《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它把我的思绪牵引到战争时期。 回首历史,我们通风与,共患难,怀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与日军抗战整整八年。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们不喜欢战争!“九一八事件”“卢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可以充分展现出战争的黑暗。黑色在这里也太明亮了……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们不喜欢战争!在战争中,我们失去了多少良才啊?李大钊,刘胡兰,杨靖宇,董存瑞……一个个革命先辈死于非命,惨不忍睹。战争,总是残酷的,悲伤的。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们不喜欢战争!战争总是能够化和睦温馨为妻离子散;化微笑为眼泪:化相逢为离别;化幸福为孤独……它像一把充满罪恶的手枪,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变得那么黑暗,那么悲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代大诗人用了仅仅几个字,几句话,表现出了他对战争时悲凉的景象进行了诠释。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再多杀伤?”

一首《塞下曲》表现出诗人不愿看见那血腥的场面,寄托作者渴望和平的思想。

和平,和平!我呼唤和平,因为我需要和平!和平总是会带来幸福,快乐,和睦,温馨……我们远离战争,因为战争总会带来泪水,痛苦,悲伤,叹息,亲友分别等一些人们不愿看到的场面。

种种事实说明,我们需要和平并离不开和平。我们讨厌战争,并要远离战争。

让我们争作和平小卫士。珍惜和平,保护和平!

注意看这张照片,一名女医护人员含泪抱着奄奄一息的战士,片刻过后,年轻的战士合上了眼,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年仅20岁。

这是发生在近代史上、我国边疆地区一场战役中的真实故事,他俩素昧平生,仅仅因为都是中国人。20几年后,年轻的女医护人员已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妇女,她和当初的战友们来到了甘肃省榆中县烈士陵园,只为看一眼当年的年轻战士。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却拥有比这更高尚、更纯洁的 情感 ,这段故事的背后,却叫所有了解过的人都为之诧异和动容。

照片拍摄于1986年7月,小伙子刚经历了老山战役,提到老山战役,就不得不说下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通常提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有2种解释,一种是狭义上的,时间是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另外一种就是广义上的,通常指1979年到1989年。

2种解释怎么就差那么多呢,前者就花了1个月,后者却是数十年。其实是因为在1979年3月份后,虽然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效果已经达到,边防部队也开始撤军,但是失败后的越南并不甘心,仍然对我国边防地区不断侵扰,趁机对边界上的部分高地、山头进行侵占,甚至还修筑工事。在那之后的数十年里,爆发了老山战役、者阴山战役、八里河东山之战等等。有点像俩人打架,打输的一方丢了人品不说,还要在完事之后对你各种侵扰。

今天要讲的主人公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老山战役,但是老山战役虽说是边境局部冲突,时间跨度却很长,长达10年,调动了各地战区分别参与到了这场战役中。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驻地船头村以西,中越边境口岸船头西南五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横跨于中越边境12号至13号界桩之间最高点。主峰1400多米,北部是中国境内的广大地区,南部能够看到越南的老寨,东面是麻栗坡县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西面可以监视到12号界桩以西至扣林山边境的各个要点。简单点说,这块地方十分重要,易守难攻。

但就是因为很重要,加上战败后的越南心里又各种不服气,5年以来,不断向中国境内的农场、村庄,甚至是学校发射炮弹,共计4万余发,造成边境地区死亡人数达到200多人。除了鲜活的生命,还造成3万多亩的良田无法耕种,50多所学校也只能停学。很多当地居民就因为越南的不停侵扰,最终不得已只能迁移。祖国的边疆领土、生命、财产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岂能袖手旁观?当然不行,收复老山则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复战正式打响,随着一颗信号炮弹腾空而起,老山附近各种火炮巨响,要不是知道在打仗,还以为是过年呢。历经18天的血战,我边防部队就收复了老山和者阴山。不仅攻下老山主峰,还击毙、击伤越军900余人,当然我军也有200多人牺牲。6月,越军又发动了2次老山反击战,但都被我军击退。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就要问了,这和开头提到的那张照片有什么关系?其实,照片里的年轻战士和女医护人员虽然不是老山战役的主角,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但却感人至深。牺牲的战士名叫赵维军,1966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参战的时候年仅18岁,还是个半大小伙子。女医护人员名叫张茹,她每天都会为在前线参战的战士包扎伤口。

当时的赵维军因为踩到了越军埋下的地雷被炸伤,陷入昏迷后伤势严重,张茹配合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在张茹的细心照料下,赵维军醒了过来,但是要知道,赵维军是在前线踩了地雷啊,那画面无法描述,即便是苏醒了,但依旧没有脱离险情,更何况是在医疗设备简陋的边疆地区。别说能不能痊愈了,能否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就算在这种情况下,赵维军依旧嚷着要回前线支援他的战友们。

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赵维军突然高烧不断,此时腿上的伤口开始化脓并感染。为了能够保全生命,不得已只能截肢,但即便如此,赵维军却依旧高烧不退,甚至再次昏迷了过去。

1986年7月28日,赵维军再次苏醒过来,但这一次,他并不是吵着要去前线,而是指向西北方,用虚弱的口气说出了心中的愿望:他想回家,他想看看自己的父母。作为从小在大西北长大的孩子,或许已经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医护人员张茹每天都守护在他身边,陪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直到再也熬不下去。

1993年4月,老山战役结束,张茹跟着大部队撤离。2015年,张茹和战友们来到了甘肃省榆中县烈士陵园,时隔30多年,她再次想起了那名年轻的战士,记忆犹新。不仅仅是赵维军,还有更多在边疆保卫战中牺牲的战士,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龄选择了牺牲自我,这不禁让人想起苏心的那一句令人印象至深的话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8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