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和对象吵架的看这里!

不想和对象吵架的看这里!,第1张

你为什么总要和对象总吵架

婚姻里面没小事,能吵起来的也不会是“小事”。

其实,夫妻之间争吵的,往往都是“小事”比如答应我的事情没做到,你下班没搭理我等等争吵本来就是夫妻沟通方式之一,只是有的夫妻越吵越恩爱,有的夫妻总把分歧闹离婚。

“你今天吃枪药了啊”这句话经常能从吵架的夫妻对话听到。

他的意思就是: 本来能好好说的话,为什么你说出来那么有攻击性,火药味那么浓

不论是恋人吵架,夫妻离婚,上下级矛盾都是在沟通上出了问题一本来可以好好说的是,偏偏因为几句带着火药味的话导致剑拔督张。

只要出现了问题,双方当事人都会异口同声说:都是对方先找事的!

今天通过一些我自己的案例,来系统的拆解一下: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和人发生争吵 为什么我们的谈话这么容易充满火药味

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力感产生的愤怒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这是我们一切争吵爆发的根源:

当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感,进而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将不安全感转化为对对方的愤怒和敌意。

举个例子,妻子要求丈夫在下班回家之前把家里收拾干净,但是她回到家以后家里没有收拾干净甚至更加脏乱了。一瞬间妻子十分愤怒一本质上,是感受到了丈夫“可能”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妻子“可能”不能很好地管理他。

当我们感受到了事情的消极信息,且我们无法去改变时,我们就会产生无力感和焦虑感,但是我们自我防御机制总会为了让我们心里好受点而把这种情绪转移出去。

到底是什么话语让我们愤怒

最容易触发人的无力感和焦虑感的话语,大概分为这么几类:

定性式的评价:“你就是一条没有上进心的咸鱼”“你不就是仗着自己是经理吗”

模糊的标准:“你总是这个样子”“你一直以来都不重视我”

不恰当的类比:“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是一个员工和老板说话的态度吗”

非黑即白的选择:“你和你的一屋子手办过日子去吧““我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错位的角色代入:“你怎么当老大的””不就是写个文章吗能有多难”“

一瞬间我们不由自主的从对方的话里解读出了这样的信息,然后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以我们都意识不到的速度开启了——因此我们的愤怒总是来得如此之快。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

即使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反应速度再快,依然有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的导弹发射之前关闭系统--他们在解读阶段,避开了其他人的错误。

对方的信息进入,我们感受到威胁,自我防御机制开启,愤怒情绪产生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我们还漏了重要的一环-解读处理对方的信息。

而这就是大部分人和那些看起来十分冷静的人区别——解读处理信息时,两者并不相同。

1负面的自我归因:认为对方话中的意思是对自己的攻击和否定。

2灾难化的解读信息: 认为自己遇到的情况是极其糟糕的。

3非黑即白的设置绝境: 告诉自己必须怎么做。

4责怪不可控的因素:都是别人的错,我很冤枉。

跟男朋友吵架他总爱转移话题怎么办

说明他不愿意和你吵架,是让着你的,你也就不要再吵下去了,更不要无理取闹,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一种美德的,人总是要有些包容心的才能和和美美过好日子的。

和男朋友说分手他总转移话题什么意思

第一种:真心喜欢你,不想分。

就总装糊涂,能拖一时是一时,说不定最后你就改主意了。

第二种:也不是那么喜欢你,分就分呗。

可你居然特么不给他脸儿的先提出来跟他分!

弄的好像他多么垃圾似的!他羞愤不已,咽不下这口气!

心说:想这么轻省就踹了老子,特么老子就不应口!烦死你个小 !

跟男朋友总是吵架怎么办

那就双方都冷静下来,

好好考虑一下,

是不是结婚以后也一直这样下去,

如果实在合不来,

当断则断,

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总是跟男朋友吵架,怎么办

其实爱情不就是因为有感觉才走到一起的吗?如果爱情让你感受累,那我觉得还不如不要,爱情本来就是一件让人开心幸福之事,你要是感觉不到这些,那么放弃吧,其实我个人感觉你男友对你来说没有信任感,你缺乏安全感,而这些他是无法察觉到的,两个人有代沟,那么考虑到将来的话,两个人必定会矛盾加剧,你说他好赌,这种男人你可要好好的思考清楚了,我从来就不喜欢爱赌的人,要知道真正爱你的人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为你们以后的将来去打拼的,我一直觉得脚踏实地的走才会有所成就,男人如果肯努力去拼搏,有上进心,那我想你肯定不会担心这些问题,以上的都是我个人的看法,真正能看清你们内心世界的人只有你们自己,好好的去感受他对你的感情究竟是怎么样的,有时候爱情是需要理智的,加油,希望你幸福!

男朋友吵架总爱摔东西怎么办

有两种理解:

1、这个人的确有暴力倾向,你当小心微妙

2、可能你做的他不能容忍,但又舍不得对你动手,只好对物发泄。

具体怎么理解,看你对他的了解了,具体该怎么办,看你对他、更要看他对你的感情了。

跟男朋友吵架怎么办呀?

沟通一下就好了。

跟男朋友老吵架怎么办

- -对我有时也这样

我就总觉得男友不在乎我

现在我跟我男友也冷战

我两谁都不愿意低头·

好多人都要我主动跟他说说话

男人面子可能放不下

可我还是没说

但是如果你真的在乎你男友你就主动跟他说说话吧 跟他谈谈心

跟男朋友吵架,想分手,他总是以死相逼怎么办?

你好,我觉得你是一个比较善良心软的女孩,但出于这种情况,我觉得你应该更果断一些。我的建议只做参考,希望你自己做决定。

异地的确是导致很多情侣分手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不合适。我希望你能首先为自己考虑,看对方是否是你能够接受和忍受的物件。从你的叙述中,你的男朋友有着犹豫、偏激、自卑等缺点,贫穷不算是种缺点,但却是个阻碍。我相信,你已经想要分手了,只是分不掉而已。女人提分手,只要男人不同意,很少有能果断分的,特别是你男朋友偏激的逼迫,更是让人难以下决心。如果你跟他分手,好处是,你可以不必纠结于这段不安全的感情,可以开始规划自己新的生活以及遇到自己新的恋人,不要害怕不会遇到更好的,更好的往往在后面。坏处是,你可能并没有摆脱不安全感,甚至还加上了孤单,你也伤害了一个对你好的男人。

我的建议:做一次长谈,把你的顾及说出来,让他给你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你是否愿意忍受异地和承受以后一起打拼的日子。或者,一起请假去做一场旅行,看看你们的感觉是否还在,行为是否合拍,习惯能否忍受,然后再考虑。

分或者不分,都是要你自己决定的,一旦决定了,就不要再摇摆了,加油哦~!

PS:如果打算坚持了,有天需要一个人放弃一切的去另一个人身边,我希望那个人是你男朋友,最开始的话,首先为自己考虑。

总爱跟男友吵架该怎么办?

分手两个字 不要随便的说 你的他因为太在乎你了才会紧张你啊 才会吃醋啊 你要让他信任你,你们之间要加强信任感哦! 而且你们要沟通,既然你知道了他不喜欢你和他以外的男生交往 打交道那么你就告诉他啊,把你们在一起的原因告诉他啊! 让他也认识他们啊!很简单的啊! 不要老是吵架嗷!多交流沟通哦!如果预感要吵架了,那么就扭头就走,双方都冷静了在在一起讨论要吵的理由!看有没有必要吵架啊! 两个人多沟通多了解 增加了信任感,应该就会好很多哦 记得吃醋是紧张你爱你啊!

跟男朋友吵架总是失眠怎么办

那是正常的。

如果你既想吵架,又不想失眠,我告诉一个办法:多架几次,习惯了就睡得着了。

如果说圈占农村的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迫使农民成为廉价劳动力,是经典的圈地运动;那么,在精神层面将农村掏空,使农民渴望城里的生活方式,并主动抛弃农村的传统与价值,可以称为精神圈地。正是在两种圈地方式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农民无处可逃,又无处可去,只能通过外出打工勉强生存。这种恶性循环给农民工带来了一系列残酷的生活体验,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愤怒和反抗的政治。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高兴不起来。不管我到哪里,我都无法让自己平静,无法让自己心理保持平衡。

——一个32岁的打工仔阿辛的自述,他在一家为迪斯尼供应玩具的工厂工作

如果说第一代工厂女工曾经历过折磨、焦虑和身体痛感,并像女工阿英那样尖叫,将自己的身体变成武器用以对抗一个时代,那么在新世纪初,第二代农民工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采取行动,要开展集体斗争。

中国新工人阶级日渐复杂的斗争已经到了第二代工人。爱德华·汤普森(E P Thompson)在其经典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写道:阶级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也取决于客观条件,它体现了历史性关系的概念。世界劳工史告诉我们,工人阶级的形成与成熟往往在进入工业城市的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中得到实现。打工生活中的折磨、困难和不满的极限并不会在第一代工人身上出现,而是会降临在之后的几代人身上。这就是无产阶级化的进程,它通过剥夺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将他们转化为城市中的产业工人;事实上,这是一个贯穿于世界资本主义历史的主题。

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和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它重现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中国之所以是特殊的,便在于其无产阶级化过程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将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纳入全球经济,农民工虽然来到了城市,却不能留在城市生活。因为新工人阶级被剥夺了在工作之地生活的权利,所以对他们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极不相关的过程。总之,是城市生产和农村再生产之间的空间分离形成了中国农民工的无产阶级化过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历程(或者称其为半无产阶级化),它导致第二代农民工对自身越来越深的不完整感,也就是说,变成“农民工”(工业社会下的“准”工人或者“半”工人)。被不完整感所困扰的打工者,经常性地陷于一种生理和心理意义上的流浪状态。在我们过去十年在深圳、东莞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工人——大多数年龄在16岁到32岁之间——都有着工作一年或一年不到就跳槽的经历。大多数人已经在城市里工作了好几年,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有机会留在城市。对第二代农民工而言,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大门仍然是关闭的。农民工无处可去,也无处可回,就像一首工人诗歌所表达的:“你说你的生活注定要流浪”,你选择了打工这条路,就注定成为什么也不是的结局,因为你既不是一个农民,也不是一个工人。你将永远是农民工,陷在农民和工人之间的某种人——一种始终处于未完成的社会身份。

阿辛的故事:阶级的内伤

阿辛生于1977年,在改革时代长大。1998年第三次高考落榜后,阿辛不顾父亲的反对,决定放弃复读:“我知道有人复读了七八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崩溃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也许我应该试试其它出路了”。阿辛还因自己一直依靠妹妹的经济资助而感到羞愧。阿辛的妹妹1994年初中毕业后就去深圳打工了。

外出打工不仅能够挣钱养家,还能培养一个人的个人独立,帮助他实现自由。农民普遍渴望能进城打工、追求自由,这种渴望在新一代人口中愈加强烈。在中国,无产阶级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驱动的。阿辛出生在河南一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子,村里几乎所有达到劳动年龄的人都外出打工了,有十多户甚至举家迁到了外地。

1998年,阿辛终于在深圳的一家小工厂里找到了工作。这里的劳动条件与其它工厂一样残酷。试用期结束后工资涨到每天8块钱。这家小工厂负责生产电视天线转换器,在这里阿辛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比高强度的劳动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监工对待工人的方式。有一次,监工让阿辛去搬地上的一个焊接器。焊接器才刚刚融化,所以温度非常高。阿辛是个新手,并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没戴手套就去捡那个零件。结果所有的手指都被严重烫伤了。阿辛回忆道,“当时监工就站在旁边。他哈哈大笑,眼睁睁地看着我受伤,而且根本不帮我处理伤口。他笑完之后又命令我去做其它事情了”。在这家工厂干了七天后,阿辛被解雇了。

改革赋予了这一代人流动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为外企工作还是为私营企业工作。改革让这一代人释放了改变自我的渴望,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渴望,他们不得不向工厂老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已不再是秘密。改革的辩证之处就在于:改革一方面解放了农民,从而将他们变成了劳动力;另一方面改革却又限制了农民在工业城市中的自由。阿辛可以自由选择离开或者继续工作。但是他一旦开始自由选择,马上便发现失去了前进或后退的自由。他是城市中的陌生人,一个永久的过客。他很快便失去了“家”的感觉,感到自己无处可去。

阿辛继续向我们讲述他在工厂里的第一份工作:

到了第七天,几个一起工作的老乡实在受不了了,打算辞职。他们中有人叫我一起走。但我没答应。我想继续工作,直到领到工资为止。我们在车间门口谈了大约十分钟。后来老板看到了,然后跟监工说了些什么。当我回到车间时,监工什么也没问就对我说,“明天你不用来了”。然后我就跟给我介绍这份工作的老乡说我被解雇了。干了七天他们本来应该给我49块钱的,但是却一分钱也没给我。老乡说,“你还敢要钱!没被罚钱就不错了”。

阿辛干了七天,什么也没拿到就带着行李离开了工厂:

那段时间我没有暂住证。我在大街上流浪,都不敢走大路,也不敢走小巷,怕被抢劫。晚上我无处可去,只能去**院……过了11点,**院就开始放夜场**,门票只要3块钱。于是这个可以容纳100人的放映厅就成了四五十人睡觉的地方。有时睡觉的人太多了,甚至连腿都伸不开。到了早上6、7点我们就必须离开了。就这样我在**院里睡了20多天,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为止。

阿辛的故事代表了大多数农民工第一次进城打工的经历。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工作的女工阿敏说“我从第一份工中学到的是,我们是没有自己的权利的。老板有权要你走,但你却什么权利都没有”。

不归路——新形式的圈地

“跳、跳、跳,有人说我跳的是生存的舞蹈

跳、跳、跳,我们跳的是疼痛和愤怒……

是谁将我们的人格、尊严……

这些细骨伶仃的胳膊拧下来

在异乡的土地上无助地蠕动、挣扎“

——《再写蚱蜢》一位年轻的工人写于2006年

2000年春,在深圳打工两年后,阿辛决定回老家。他告诉我们“即使每天努力工作,别人还是不把我当人看。在城市里我看不到未来。我还能指望什么呢?我没有钱,也没有其它东西可以依靠。我宁肯回家”。阿辛在城市中无立足之地,他看不到继续待下去有什么未来或前途。

两代工人阶级一直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农村。根据200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关于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的调查,在28个省的301个村庄中,返乡农民工占到了外出打工农民工总数的23%,而在返乡农民工中,16%的人参与创办了农村企业或者开始务农。

阿辛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回乡的情景: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村里正忙着播种。我为脑中盘算着的计划而感到兴奋。我承包了一块荒地,准备做点事情。甚至到了晚上我也睡不着觉,脑子里总盘算着我的计划,如果我能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就能发财,就能向父母和其他村民证明回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阿辛开始动员亲戚和邻居,有人为他提供拖拉机和劳动力。他大概能得到20亩的可耕地用于自己的创业计划。阿辛决定种西瓜,因为这种水果便于管理,在市场上也很畅销。然而,就像农村经常发生的那样,天有不测风云。由于连日大雨,西瓜过快地成熟,甚至来不及出售就已经烂在了田里。阿辛的父亲很有经验,他深谙农业生产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所以从一开始便反对阿辛的承包计划。他背着阿辛劝其他人撤回土地。仅仅几个月的光景,阿辛就花光了几千块的积蓄。

阿辛的这种经历决不是个别现象。在那些决心回乡做点小生意的农民工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最终回到了农村。而在那些最终返乡务农的人中,我们在深圳和东莞见到的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阿辛别无选择,只能再次离开老家。这次回家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也只能将痛苦深埋心底,只身再次来到深圳。在开往深圳的火车上,他无意中得知在深圳做模板很赚钱,于是就进入了一家生产手工艺品的工厂,每月工资800元。试用期结束后,工资有所增长。在这家工厂干到第三年(2002年)时,阿辛一个月已经能拿到1700块了。有时加上加班费还可以挣到3000块。

阿辛能够成为熟练的师傅并拿着较高的工资,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从没在工作中得到过快乐。如果说追求物质回报是工人阶级的共同诉求,那么对于阿辛来说,这种诉求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工作对于阿辛来说已经失去意义感,并在他的生活中造成了裂痕:“不管在哪工作,我都不快乐,我的心永远不能平静下来,我总觉得应该干点大事”。

摆在第二代农民工面前的选择非常有限:“当我出来打工时,我很想家。可当我回到家时,我又想出来打工”。只有一小部分农民工愿意回乡发展,但跟阿辛一样,他们回不去了。大多数第二代农民工都已意识到,回到农村“无法发展”,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于农民工来说,“种田没有钱赚”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事实上,他们盖新房的成本,结婚、教育和医疗的开销,以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支出,全是打工时赚的钱。除了三餐外,劳动的社会再生产,包括住房、穿着、教育和医疗,几乎都得依靠他们打工赚的钱。

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农村都被掏空了。第二代农民工成长于一个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时代,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对于染什么颜色的头发,穿什么款式的衣服更为津津乐道,但是他们一旦踏上打工之旅,就很难找到回家的路了。十几、二十几岁的农民工,不论男女,通常都不知道家里有几亩田,不知道种田能赚几个钱。他们更渴望想尽办法留在城市。他们知道,打工(为老板干活)并非长久之计,很多人因此梦想有朝一日能当上老板。第二代农民工难以实现的个人期望,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往返时遇到的无尽挫折,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无处宣泄的愤怒与不满。

结论

改革再造了中国,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工厂”。同时,改革也再造了新的中国工人阶级政治。沿着一条特殊的无产阶级化道路,第二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阶级地位,并将参与到一系列的集体行动中来。第二代农民工的准社会地位,使他们有了比第一代农民工更为强烈的愤怒和不满。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完全无路可走了:城市留不下,家乡回不去。精神与实质上的“圈地”跟中国农民工尚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过程紧密相连,是由城市生产和乡村再生产之间的空间隔离导致的。

阿辛的故事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为他的故事加深了我们对农村生活和车间斗争的理解。阿辛坎坷的经历既是个人的,又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经历既跟工厂有关,也与农村相关。阿辛颇有主见的父亲尽其所能阻止儿子回乡创业,这点可能比较特殊。然而,就回乡创业并最终失败而言,阿辛的经历又与很多农民工类似。失败迫使他们再度外出打工,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无产阶级化过程永远无法完成。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改革和城乡二元分裂激起了人们逃离农村的欲望,但逃出来后农民工也只能在工厂艰难打工,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又会萌生返乡的念头。但是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无处可去,只有通过外出打工才能活下去。这种恶性循环给农民工带来了一系列残酷的生活体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愤怒和反抗的政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02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