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对领会文章主旨、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能力,往往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有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揣摩、判别作者的情感倾向,对真正读懂文章、正确解题,具有先决意义。常言道:言为心声。大多数文章,作者的立场态度、褒贬倾向鲜明无碍,但有些文章纯客观展示矛盾冲突,作者犹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淡定超然,情踪难觅。有的文章,作者虽介入事中,但口吻戏谑,褒贬不定,又难以捉摸。鉴于初中生有限的文学积淀和欠敏锐的情感触角,教师从相应角度,择取课内外特定篇目,切实指导学生强化揣摩意识,掌握判别方法,显得尤为必要。一、从字里行间辨析文本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原始载体,即便隐晦不明,也能从相关的内容和特定的表达方式中找到蛛丝马迹。1、从特定情节上分析《羚羊木雕》一文,写少年“我”未征得父母同意,将珍贵的非洲木雕送给了挚友万芳,以致父母逼我索回,使“我”痛苦万端。小说充分展示了情与理的冲突、价值与友谊的较量、未成年人财物处置的尴尬。作者似乎只是提出了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纠葛,并有意回避自己对事件本身是非曲直的判断,从而使作者的情感倾向显得扑朔迷离。在处理“体会课文思想情感”的问题时,我让大家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并提示学生注意“我”送羚羊木雕给万芳的背景情节——万芳仗义的表现;矛盾冲突双方给人的感觉——父母的生硬粗暴、不留余地,“我”的为难、无奈和痛苦;旁观者奶奶的态度——“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如此处理后,学生顺利地感觉到作者对“我”与万芳友谊的珍视,对“我”处境的同情,并借助奶奶之口,曲折委婉地批评了父母简单、粗暴的做法。2、品味议论和抒情句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写了有关阿长的许多事,且大多数事情都表现了阿长的粗俗、无知和随性,学生对人物负面感受较强,加之对她为“我”买来《山海经》的行为认识不足,很难体会作者的感激深情。针对这种情况,我让他们找出文章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说出你从“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确能够做成功”“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等句子中读到什么?从而形成对作者敬佩、感激、同情之心的感知。3、注意情感代言人在小说中,作者往往借助于矛盾冲突中立的一方表明态度,暗示倾向,如《羚羊木雕》中的奶奶,《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等。尽管后两文的“我”与小弗朗士都是线索人物,但“我”代父母付牡蛎钱时对叔叔外貌的留意,同情之情溢于言表;内心的默念和付给小费,彰显了在金钱利益横流的社会里,骨肉亲情只与纯洁孩子同在的悲楚。小弗朗士行为态度的转变,意味着“最后一课”的无比庄严,爱国主义悲歌的极度感染力。作者的情怀通过次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无声辐射,在貌似不偏不倚的沉静描述中,迸射出炽热的情感暗流。二、从写作手法上透视初中生往往会在丑陋与俊美、崇高与低俗、正直与邪恶混杂兼有的人物身上迷茫无措,弄不清作者对其是何种态度,从而影响对人物的准确把握。此种情况下,我让学生注意正负面是否有顺序。如果先写负面感觉,后写人物的不凡,一定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如《列夫托尔斯泰》、《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意在扬其正面,负面不过是一陪衬,为的是突出正面,使行文有起伏有波澜而已。倘若没有明显的顺序呈现,就是作者在塑造或描摹人物时,遵从生活或艺术的真实性,表现人物多层面、立体复杂的形象性格。此时作者的情感倾向显然也呈现出相应的复杂性。三、从人伦道义上判断如《蒲柳人家》中的何大学问,其性格就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能言善道;另一方面他又死要脸面,爱戴高帽,为人处世粗枝大叶,行事从不量力而行。且正反两面往往相依相伴地裹在一起,呈现出正面难得、负面小节无害的特点,体现出作者对人物尊敬与戏谑参半的情感态度。又如《水浒》、《西游记》中,诸如鲁智深、猪八戒等人物形象,作者的肯否无不对应于人伦纲常、公序良俗和人本理念,作者不变态,他心即公心。四、从背景动因上思考有些文章,往往与作者经历和特定的背景相联系,惟有了解这些,才能透视作者内心的纠结在作品中的反映。如鲁迅先生对国人精神麻木、不觉悟耿耿于怀,其作品中屡显批判、痛惜之情:《藤野先生》中**里的看客,《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及惟嘲弄孔乙己为快事的短衣帮,《故乡》中的中年闰土等皆有此疾,其文无不存有唤醒民众的念想,表达怒其不争的感愤。综上所述,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是开启正确理解文章的窗口,而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打开窗口,不仅需要深入文本,还须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增强社会认知。
不是很清楚你所谓的意识直觉思维是什么意思…因为哲学上一般认为直观和思维是分开的,分别属于感性和知性领域。
姑且将你所谓的直觉认为是感性直观吧…
依我个人之见,肯定是直观先于自觉(我把自觉看作是人可以知道自己存在,是关于自身的某种知识或意识)。因为你首先要直观到某个对象你才有可能产生关于这个对象的知识。因此你必须直观自己的存在,才能获得自觉。
举个例子,动物可以本能性地运用感性直观逃避天敌,但是并不是所有动物都能有自我意识(其实这只要看动物会不会照镜子就知道了,一些较为低等的动物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作出攻击行为,因为它把镜子里的自己认为是另一个个体,不知道它是自己,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体现。而像猩猩海豚之类的就会照镜子,所以对这些动物来说,我们应该可以说它是有自觉的)。
所以说,拥有直观能力是拥有自觉意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关于人类意识的各种官能,大致可以这样区分…认知能力(其中感性负责接受外界信息,知性负责思维并获得知识),情感能力(无非就是对于外界事物的好恶,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欲求能力(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或称为实践理性)。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下康德的三大批判。
所以,依个人所见,你所谓的”直接思维”是直观,尚未上升到知识。而自觉则是在知性作用下获得的某种关于自己的知识。
如果我对你的问题理解有偏差,可以继续探讨。
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是形象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1)文学的直接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即指文学是以形象或审美形象这一形态存在的。文学形象是艺术形象的独特形态之一。
(2)文学的间接思理性
文学的思理性,即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活动必然依赖于理性思索,是一种复杂的理性活动;具体表现为,在创作和欣赏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抽象思维,在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中蕴含着思理意味。
其一,创作与欣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其二,以后素作品的内容:情感与思理交融的情态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下载地址:http://20219212841/wxgl/wenxuehddyishixingtaixingzhidoc
感情色彩:是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
感情色彩除传统所认定的褒义、贬义等类型之外,还应有恐怖、喜悦、痛苦、悲凉等情感类型。
如“英明”“英雄”等词含褒义感情色彩;
“秋风”“落叶”含悲凉感情色彩,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中性感情色彩,如“山”“水”“跑”“走”等。
感情色彩的词语十分丰富,就像人的语言一样。其中有些词义可能一词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情色彩,如“艾滋病”既有憎恶的贬义感情色彩,又同时具有恐怖感情色彩。
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起到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用褒义词表示的是贬义,用贬义词则表示的是褒义。
词语的感情色彩:
1褒义词:
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
例如:爱憎分明、高尚、足智多谋、凤毛麟角等等。
2贬义词:
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
例如:卑鄙、逆来顺受、目中无人、信口开河、野蛮、斤斤计较等等。
3中性词:
不仅是介于褒贬之间,而且是介于所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之间,是一种不带任何主观评价色彩的词。
例如:休息、制造、睡觉、房屋、树木等。
感情色彩辨析:感情色彩和同义词的关系。
感情色彩是区别同义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往往在一组同义词中,褒、中、贬三性俱全,例如:
果断(褒义词)——决断(中性词)——武断(贬义词)
教诲(褒义词)——教育(中性词)——教唆(贬义词)
但并非都是这样,有的同义词只有褒贬之别,如:“团结和勾结”,“热爱和溺爱”等;有的同义词只有褒义词和中性词的差别,如:“前程和前途”等,如果成对使用,中性词起贬义词的作用(即中性词贬用);有的同义词只有中、贬差别,如:“关键和症结”,“移花接木和偷梁换柱”,“发号施令和颐指气使”等,这类同义词成对使用时,中性词起褒义词的作用(即中性词褒用)。这后两种情况中的中性词,形象的说,立场不太坚定,逢贬便褒,遇褒变贬,中而不忠,是典型的骑墙派。只要我们摸清它们的脾气,就不会出现认识上的错误。
还有一些同义词的感情色彩是相同的,例如:
来龙去脉(中)——前因后果(中)
出类拔萃(褒)——鹤立鸡群(褒)
滥竽充数(贬)——鱼目混珠(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