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中,康姨母的儿女里,康允儿是婚姻比较幸福一个了。婚后跟随丈夫去京中,两口子单独生活,没有繁杂婆媳关系,丈夫也疼惜她。这是门不错的婚事!
其实康姨妈,最初是属意盛长柏做女婿的。王大娘子也同意,不过盛纮和老太太不看好。
盛老太太看到康允儿这姑娘也还不错,于是牵线说给了盛嫁大房的盛长梧。一个是商贾之家,一个是官宦人家,在宋朝那个重农轻商的时代,看似门第不登对,为啥康姨母会同意这门婚事呢?
1、康家败落,攀不上更好的人家
康家虽是官宦人家,在康姨母最初嫁入康家时,康家的门第还是蛮高的,至少比当初的盛家要好很多。要不然,康姨妈就不会抢了妹妹这桩婚事!
不过到康家到康姨父这里,就开始落败了。康姨父能力没有父辈强,在朝为官,后来品阶还不如盛纮。而且还挺能挥霍的,败光家产不说,居然还动用妻子的嫁妆。
而且这康姨父,事业不咋地吧,感情生活却特别丰富。妾氏纳了一个有一个,庶子庶女也是一大堆。他跟康姨母夫妻不睦,康姨母也是跟一众小娘打擂台,一家子风起不好。女儿找婆家,自然是不太容易找到家世好的人家。
2、盛长悟虽出身商贾之家,但有官职在身
盛家大房,经商多年,财力比较封侯,在宥阳老家,也算是大户人家。经济实力强,这一点儿,康家比不上。
而且,盛长悟,是大房的嫡次子,在京城也谋了官差,还有盛纮一家的帮扶,前途还是一片光明滴。
一个家道中落,一个财力雄厚,又开始在朝中谋职,这样的婚事,门第上面,也算是旗鼓相当了。
这样的婆家,对于康允儿来说,还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盛长悟人也不错,婆婆也允许允儿跟丈夫去京城过二人生活。
如果不是允儿后来拎不清,非要搭救在慎刑司的康姨母,康允儿的婚姻,一直都会安稳富足的!可惜呀,人有时候就是容易拎不清,做糊涂事儿,把美好的婚姻作得乱七八糟。
《知否》中康姨母就是一个搅屎棍,哪儿哪儿都想去凑热闹,刷存在感。
康姨母见不得他人比她过得好康姨母就是一个被宠坏的人,所以她的心思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心思,而这种心思是非常欠好的。这个心思状况就是,康姨母见不得谁过得比如她好。在她看来,长柏有出息了,娶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知书达理,孝顺能干。长柏和海朝云还那么恩爱,很是幸福。
想将康允儿嫁给长柏未成功,心生仇恨康姨妈讨厌海朝云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曾经想把女儿康允儿嫁给盛长柏,却遭到盛老太太和盛紘的反对,终究长柏娶妻海氏,康允儿嫁给了长梧。即便后来允儿过得很幸福,康姨妈依然对海朝云颇有仇恨,于是,海氏有孕,她便开端给妹妹王氏出主意给长柏纳妾了。
王氏糊涂,听信姐姐的毁谤,以海氏有孕长柏无人照顾为由,要给长柏纳妾。长柏欠好顶撞母亲,却也不愿纳妾,便去盛紘处告了状。盛紘精于为官之道,他理解海氏对长柏意味着什么,更是不愿自己对儿子的一番心血付诸东流,便痛斥了王氏,更是为了给王氏教训,收了几个通房,终于王氏尝到了苦头,消声匿迹不再折腾海氏了。王氏终究是没有理解,再怎么说海氏怀的是长柏的孩子,折腾海氏伤了孩子,到底廉价了谁?
长柏纳妾会对海氏位置形成威胁,康姨母能从中受益康家与盛家比较,已是江河日下,康姨父不思进取,康姨母是一家之主,难免会在经济上相形见纣,如若长柏和海朝云的爱情没那么好了,那海氏在盛家的位置天然不保。王若弗当家时,康姨母从盛家拿到过不少优点,轮到海氏当家后,这份优点天然没有了。假若海氏不招长柏待见,那王若弗会再次拿回管家权,于康姨母来说,优点不要太明显了。
康姨父妾室不断,严峻的影响了康姨父对康姨母的爱情,让康姨母叫若不迭。如若长柏娶了一个康姨母安排的妾室,常在长柏耳边吹吹枕边风,海氏在长柏心中的位置天然也难保长久了。
康姨母自己不幸福,也看不得他人幸福长柏平时不近女色,对海氏却是极好,不仅在王若弗给海氏立规则下指令时帮海氏说话,并且处处帮海氏出主意抵挡王若弗的刁难。伉俪情深,让人羡慕,却也让人吃醋。康姨母就是其间一个。
康姨母为康家生儿育女,料理一家大小的日子,乃至将自己的陪嫁也贴补家用,但在康姨夫的眼里,却只落得了个“妒妇”的称号。家里妾室不断,康姨父乃至都不想看一眼这个结发妻子。辛苦的支付却得不到一点报答,这怎能不让康姨母的心思扭曲。看到长柏配偶妇唱夫随恩爱不此,再看一下自己的处境,康姨母暗地里有多悲伤,又有多吃醋长柏配偶,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若康姨母眼光长远,不拜高踩低,她嫁的可能是盛纮。可惜那时康家的光景和前途,看起来比盛家好得不止一星半点,康姨母只看到了眼前,却没有想到将来。
知否:面对各怀心思的长辈们,他如何把康姨妈送到慎戒司?
尤其是在处理康姨妈教唆王氏下毒一事上,不但行事光明磊落,而且处理问题极为稳妥。面对左右摇摆的盛弘、态度强硬的外祖母以及恨不得马上休妻的康姨父,他对人心的把握极为精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各个击破,最终把康姨妈送进了慎戒司。
01以官场上的利害说服盛弘。
明兰把康姨妈拘起来后,盛弘面对与他有恩的丈母娘王老夫人的恳求,一度左右摇摆,想大事化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明兰看清了他的犹豫,采取的措施是硬碰硬,就算盛弘不同意,也一定要严惩康姨妈。长柏则理智得多。他明白盛弘的软肋是家族利益,是官场上的名声,是仕途上的顺利。所以,他劝说盛弘就从这个方面入手。
长柏告诉盛弘,这个事情一定要现在处理,还要严厉地惩处母亲和康姨妈。“这件事,此时发作,理在我们;以后再说,父亲也不免落个‘怠慢嫡母,凉薄忘恩’的名声。亏得此时闹开来,不然,待祖母百年之后,有人拿这说事。我们不死,也惹身膻。”
盛弘不禁想到当年官场上元阁老和宋阁老争夺首辅时,两人不相上下,这时有言官上奏,说元阁老当年刻薄寡嫂,致使嫂子身亡。她娘家还拿出许多似是而非的人证来,元阁老因此落败。
想到这里,盛弘惊出来一身冷汗。
长柏继续劝说,“不止如此。还有康姨妈,倘她将来以此要挟父亲呢?到时物证人证已不复可查,姨母咬住是母亲下毒,父亲为了官声名望,枉顾事实,掩盖真相。”
长柏了解父亲远胜于父亲了解自己,盛紘在感情上从来左摇右摆,只有实际利益,才能最坚定他的决心。他便以实际利益来说服盛弘,使盛弘坚定了立场,决心把康姨妈关起来。
至于自己的母亲王氏,长柏则以不做官要挟,使心疼她的王氏同意去家庙修行。
02以家族与子孙的前途说动外祖母。
康姨妈作恶多端,与她母亲王老夫人对她的包庇大有关系。当年康姨妈曾被送进了康家家庙修行赎罪,结果不到半年,王老夫人便软硬兼施,让康家把她放了出来。
这次王老夫人想故伎重施,让康姨妈去家庙,结果被长柏严词拒绝。长柏对老夫人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入手,以盛老太太对盛家的恩情和祖父的教诲打动她,又以家族利益来说服她。
长柏告诉王老夫人,康姨妈就像外祖父说过的筐里的烂果子,如果不扔掉,跟它一起的好果子也保不住。这些年,为了康姨妈犯过得罪,王舅父已经被影响了仕途。
王老夫人舍不得康姨妈这个亲骨肉,可是王舅父和他的儿女都是她的亲骨肉啊!长柏说表弟也年岁渐长,却还无子嗣,老夫人也该替王家多打算打算了。“可只要姨母在,王家就得继续替她犯难。今儿杀人,明儿下毒,何时才是个头?难道外祖母为了护着作恶多端的女儿,就不管舅父,佑表弟,还有几位表姐了么?”
想到因一直被康姨妈连累而影响了前程的王舅父,想到因为娶了康姨妈的女儿而一直没有生出儿子的孙子,想到孙女在婆家的处境,王老夫人动摇了。
长柏再加一把火,明确告诉王老夫人:“即便拼却二十年仕途,我绝不会留姨母在外头的。”看到不惧鱼死网破的外孙子,王老夫人只好同意了。
03放出风声说将大事化小,让康姨父自己催着把康姨妈送慎戒司。
康姨父与康姨妈势如水火,他早就想休妻了。康姨妈的下毒的事儿,可以说是极好的借口。但是,长柏却早就想好了对策,让康姨父痛快答应送康姨妈去慎戒司。
长柏对盛纮说,康家有一个姓金的姨娘极为得宠,她最不愿意让康姨父休妻。因为休妻之后,定会再娶,到时候不知道会新来什么样的主母。
而康姨父不休妻的话,有一个名存实亡的正妻在,那么在康家内宅实际上当家做主的就是她了。
盛弘怕康姨父不肯听妾室的劝说,长柏说他肯,因为金姨娘之女给王爷做妾很受宠,姨父好些事得靠老王爷。而且康姨父会被告知王家决意要保住康姨妈,盛家快被说服了。
如果真是这样,此时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康姨父最不愿意看到的。康姨父为了摆脱康姨妈,既然不能休妻,那将她关进慎戒司就是最好的选择。是以他定会劝说盛家不要忍,定要将人送进慎戒司去。
就这样,长柏态度各异的几个长辈面前,大获全胜,终于将康姨妈送入慎戒司,让她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从此,等待她的将是粗茶馊饭、舂米、洗衣、做苦役,还要遭受女官的打骂等惩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