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诗句

小学毕业诗句,第1张

小学毕业诗句锦集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下面是我精选的小学毕业诗句锦集,欢迎参考!

 小学毕业诗句锦集

 一、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五、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园诗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七、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八、思乡诗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毕业离别的诗歌

 燕子展翅,雄鹰翱翔,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

 小溪潺潺,波浪滚滚,那是河流对海洋的歌唱;

 稻谷飘香,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万物的畅想;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那是母校对我们的希望!

 老师啊,母校

 我们就要离开您

 收起往日的嬉戏

 我们静静地

 走过校园每一个角落

 走过我们生活了六年的地方

 你看,那阳光明媚的教室

 多少次聆听我们,书声朗朗

 你看,那沉默无语的黑板

 多少次书写我们,知识秘方

 你看,那宽阔平坦的操场

 多少次留下我们,笑声飘荡

 你看,那清脆悦耳的铃声

 多少次提醒我们,珍惜时光

 母校啊

 当我再一次走进您

 多少岁月一一在我们心中流淌

 忘不了,困惑时,老师那一句句谆谆教诲

 忘不了,摔倒时,同学那一双双援助之手

 忘不了,失败时,老师那一个个鼓励目光

 忘不了,成功时,同学那一阵阵热烈鼓掌

 母校啊

 让我怎样感谢您

 老师,我们就要毕业了

 六年啦,六年的岁月在我们心头匆匆掠过

 我们清楚地记得您忙忙碌碌的身影

 老师,我们一起去打球吧

 老师,我的飞机模型做好啦

 老师,我的作文又发表啦

 老师,合唱比赛我们得了第一名

 还记得运动场上您焦急的目光吗

 那是我们奋勇争先的动力啊

 看到比赛胜利了,

 您和我们一起欢呼雀跃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您眼中激动的泪花

 怎能忘,进步时,您为我们颁发奖品

 怎能忘,生病时,您对我们嘘寒问暖

 怎能忘,犯错时,您一句句细心叮咛

 无论何时,有您就有了我们的欢笑

 看着我们一天天懂事了

 您的脸上绽放出最欣慰的笑容

 您的心啊,时刻都在为我们跳动

 老师啊,六年一班的每一个孩子该怎样感谢您

 老师,我们就要毕业了

 六年啦,六年的光阴在我们眼中轻轻洒落

 曾几何时

 老师,我的裤子破了

 老师,我的辫子松了

 老师,我的`午饭洒了

 老师,爸爸妈妈又吵架了

 老师……老师……老师……

 是啊!有什么能难得倒您呢

 谁的思想长草了,您就是除草的园丁

 谁的心理受伤了,您就是疗伤的医生

 老师啊

 真难为您

 用轻柔的慈爱融合了这样一个南腔北调的集体

 真难为您

 用温情的心包容了这样一群慢慢长大的孩子

 老师啊,六年二班的每一个孩子该怎样感谢您

 老师,我们就要毕业了

 六年啦,六年的风雨在我们脑海静静闪过

 老师,您喝口水吧,为我们您多少次累哑了嗓子

 老师,您放下笔吧,为我们您多少次累坏了眼睛

 老师,您坐一会儿吧,刚打完吊瓶您怎么能坚持得住啊

 老师啊老师,请您好好休息一下吧

 您的孩子已经长大

 不会忘记

 您在每一道沟坎边扶我们前行

 不会忘记,您用并不伟岸的肩膀

 托起我们人生的风景

 还记得

 数学课上,您百问不厌耐心讲解

 那是我们登高的基石啊

 一点点微小的成功

 都赢来您热泪涔涔

 从步履轻盈到年华老去

 您将人生最精彩的篇章都留在我们成长的路上

 老师啊,六年三班的每一个孩子该怎样感谢您

;

我们把每个朝代排名第一的列出来,看看大家心目中谁才是第一

1、唐朝薛仁贵

唐太宗没有看走眼在此后数十年征战沙场,战功赫赫。薛仁贵曾经大败九姓铁勒,九姓从此衰弱,不再构成边患;唐太宗死后,唐高宗又任命薛仁贵出征高句丽,薛仁贵在降服高句丽的过程中,实际功劳甚至远超最高统帅李勣,从此高句丽不复存在,也算圆了唐太宗灭高句丽的夙愿;而后薛仁贵又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坐镇高句丽旧地多年,政绩斐然。

2、宋朝岳飞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历史,那样的镜子将是一面哈哈镜;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过去,是先祖活动的事实,只有首先尊重事实,我们才可能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

据资料显示,岳飞是南宋著名的将领,传说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的信条。岳飞数次北伐抗金,曾得到宋高宗赐的"精忠岳飞"锦旗。1142年,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成为南宋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因此,岳飞首先是为国家所任命的抗金将领,从岳飞抗击金国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来看,显然是为了南宋的国家利益。

另外,说岳飞代表正义,是因为一个国家政权腐败并不能成为另一个国家侵略的借口,一个国家的命运应当由它自己的人民说了算。岳飞所代表的是置个人安危于脑后,不屈不挠,救国家和百姓于危亡的精神和气节,从这个意义上将岳飞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没有什么不妥。 

3、元朝王保保 

只要跨上马,我们仍然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而在元朝陷入危急之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和军事才能的将领。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叫做扩廓帖木尔,他还有个为人所熟知的名字--王保保。

王保保是元朝名将察罕帖木尔的外甥,也是他的养子,在察罕被杀后,他承担起了守护元朝的使命,并成为了明朝的主要敌人。

朱元璋说他:”王保保本一孺子,承李察罕余烈,骤得重权,恢复山东、河南北诸郡,遽袭王爵,遂萌骄纵之心,岂有豪杰之见使其能知礼义,欲为一代中兴名将,则必尽忠于元,凡阃外生杀之权,专之可也。……今王保保不此之务,自除官职,其麾下称左右丞、参政、院官,不可胜数,而各处钱粮皆收入军中,不供国用,此与叛乱何异名虽尊元,实则跋扈,若一旦为敌国所败,天下后世,将谓何如是遗臭也!古之贤哲,宁如是乎“”

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荀)攸、(荀)彧,猛将如(张)辽、(张)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4、明朝常遇春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5、大清第一勇士——鳌拜 

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就业率都是假的 学校将你安排到工厂实行 管你干的如何 在他那都算你就业了 所以你这个就业率看了是没什么大用的 好工作还是靠自己找啊

住宿的话我知道钟山和应天的,钟山除了没有空调之外别的都有,什么热水器啊,电视机啊,环境还是不错的,分四人间和五人间,应天也是差不多,没空调,不过应天教学楼外面油漆的颜色跟火葬场一样,灰蒙蒙的,阴森恐怖,还是别去的好

交通的话钟山好点,大门出去就是公交,后门出去就是地铁,我认为是四所民办中交通最好的了

唐诗描写声音的特点。

唐代音乐的繁荣促进了唐诗描摹音乐艺术的丰富多彩。音乐是听之有声,视之无形的表演艺术。《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就是说,乐以情为本,音乐的本质就在于表现人的情感。黑格尔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音乐所要占据的位置。他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表现特有的领域。”(《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音乐是音乐家将自己感于生活的喜怒哀乐之情,经过准确地选择的乐音这一物质手段,再以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声构成乐章加以表现。唐代的音乐不论是中原旧曲,还是从西域、高丽等地传入的乐曲,还是新创的音乐,大多以表现情感为主要内容。唐代诗人用诗歌表现有声无形的音乐,都能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在艺术上各有创新,从《琵琶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等作品来看,可以概括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诗人善于应用各种音响来喻乐声,使读者通过喻体对乐曲有较具体的感受。盛唐诗人李颀在几首著名的描绘音乐的诗篇中,就以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来喻乐声,《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就以风声、雏凤鸣叫、龙吟虎啸、秋天自然界的各种音响,以及泉水汩汩声相互交织来比拟乐声,这一系列的以声喻乐贯注了诗人强烈的审美情感,同时喻体又十分切合乐声所含的感情,因而读者的感受也是真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有一段被誉为模写音乐的“妙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就是把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水声等等,来比拟琵琶的“嘈嘈”“切切”声,从艺术表现上看,也是以声喻乐,从听觉到听觉,但是通过种种声响的比拟,使读者对于琵琶乐声的感受不再抽象模糊,而变得具体清晰了。岑参的《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也是以声喻乐的佳作,:“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以大风吹激山间危石、深林发出的响声,呜咽声、流水声等来比喻琴声,十分贴切。再如李白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浚弹琴》)“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金陵听韩侍御吹笛》)也是以自然界的声响来喻乐声。这些虽然石以声喻乐,当都能传达出乐声的抑扬顿挫,洪细低昂,以及乐声所蕴涵的情感,比概括的描述更有感染力。

其次,唐朝诗人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深透理解,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以形喻乐。以形喻乐,就是通过各种具体事物动态的描绘,把无形的乐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从听觉沟通视觉,使读者在审美意识上的印象更加鲜明。在《礼记·乐记》中就有把音乐由听觉转化为视觉的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唐朝孔颖达《礼记正义》注疏为:“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马融在《长笛赋》中,也谈到欣赏音乐时应“听声类形”。唐代诗人对此更有丰富的审美经验,把“听声类形”的艺术表现推向新的境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可以说是把“听声类形”推向了极致。对琴声通过各种形象具体描摹,“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那生动细腻、腾挪变化的描写,把琴声的感人力量用众多形象化的比喻加以表现,既创造了优美的艺术意境,由巧妙地将视觉转化为视觉,可以说是深知此中三昧的知音。再如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有很多的“听声类形”的描写:“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底生流泉。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干净声涓涓。”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琴声始如天山之外大雪纷飞,渐渐如万丈深涧山泉奔流,再弹又似梅花飘落大地,又若涓涓细流。这些具体事物形象,既切合随着时间推进而 不断变化的奏乐,又有一种新鲜的节律感,更使听觉沟通于视觉。其他诗人也都再欣赏音乐中激起“心想形象如此”的形象思维活动,在创作时驰骋艺术想象,以妥帖生动的具体形象为喻。如柳中庸听到悲凉的秦筝声有“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知描摹;刘商听邻人吹芦管而有“何事霜天月满空,鹂雏百啭向春风。邻家思妇更长短,杨柳如丝在管中”的神韵不匮之作;白居易听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更多“听声类形”的描绘:“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有时婉转无筋骨,有时顿挫声梭节。急声园转促不断,栗栗辚辚如珠贯。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下坠石沉重,高声如举云飘萧。”这一系列听乐而想形的精妙比拟,在唐代把听觉于视觉相沟通的诗中,堪称杰作。

再次,唐朝诗人还善于以典喻乐。所谓的以典喻乐,就是用有关音乐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描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开始两句就点明《胡笳十八拍》为蔡琰所作,然后极力写她弹奏时使“胡人落泪”、“汉使断肠”,以此典故来表明琴声的悲怨之极。在盛赞董庭兰琴艺精湛,能感动鬼神之后,又用蔡琰归汉别子的典故,“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这里不仅用典表现琴声的无限凄苦,而且更深一层地渲染琴乐由人及物的感人力量。“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则是用汉江都王刘建女刘细君,远嫁乌孙国昆莫,唐朝文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王之典,表现琴乐的“哀怨”。这些典故的应用,都能充分表达诗人听琴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因而显得毫不生硬。在唐诗中,以奇特卓绝的想象,精确而多彩的典故来描写音乐而又极富创造性的,首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首十四句九十八字的七言古诗,被评为“摹写声音的至文”,并非溢美。诗中由众多关于音乐的典故,或明显,或隐僻,灵活多变,极誉李凭弹箜篌所产生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看上去没有用典,实际则不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另外,《列仙传》有萧史吹箫引凤的神话传说。由此可见,“凤凰叫”与音乐是有关的。“香兰笑”,据宋玉的《讽赋》:“乃更于兰房之室,止臣其中,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白居易《听幽兰》诗云:“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可见“香兰笑”与音乐也是相联系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两句,乍看也似没有典故,其实为典故暗用。《韩非子·十过》记载师旷为晋平公以琴奏《清角》,“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四走。”这是以大风大雨随琴音而至,突出师旷弹琴的强烈艺术效果。李贺暗用此典,同时由“石破天惊”联想到女娲补天的神话,进一步渲染李凭的技艺绝伦。李贺以典喻乐,是基于对乐曲的深刻理解,引起感情的强烈共鸣,所以诗篇饱含激情,扣人心弦。其他如白居易《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用李陵再匈奴思念家国、昭君远嫁单于而思汉庭的典故,雍裕之《听弹沉湘》用屈原自沉汨罗、贾谊吊屈原的典故,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用燕太子丹易水松荆轲去刺杀秦皇的典故等等,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乐声中所含的情感。

第四,唐朝诗人善于以极富诗意和情味的描写,渲染乐曲强烈的艺术力量。诗人根据自己听乐诗的心情、环境气氛,在诗歌里面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加以表现。这种描写音乐的现象一般出现在七言绝句里面比较多一点,但在比较长的诗篇里面很少见到。这是因为四句话很容易形成一个类似于**里面的特写镜头一样的定格,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李益就很擅长写这种音乐的诗篇,对以情感人的乐曲,用带有夸张性的形象来描绘,凸现其艺术魅力。比如他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人在苍茫月夜中,登上绝塞孤城,沙明如雪,月冷疑霜,在这样悲凉的环境里面,凄楚的芦管声随朔风而起,散满边关。勾起征人无限的乡思而尽望乡,可见其震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起首两句不惟陡兀振拔,而且想象力新奇,鸿雁闻曲,一半飞回,曲调之哀怨可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诗人将自己听乐诗的感受投射于鸿雁,更以鸿雁的北飞来映衬笛声的艺术效果,诗味浓郁,味之弥深。其他如崔橹《闻笛》(一做《华清宫》):“银河漾漾月晖晖,楼碍星边织女机。横玉叫云天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艺术构思精巧,移情入景。霜逐声飞,既表现了乐声的流动感,又显示了笛声的悦耳动听,,连寒霜都为之所感,人又何须待言?章孝标的《闻角》:“边秋画角怨金微,半夜对吹惊贼围。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由人及物,又由物及人渲染角声的艺术效果,曲尽其妙。再有李群玉的《闻笛》:“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李涉的《听歌》:“愿得春风吹更远,直叫愁杀满城人。”施肩吾的《夜笛词》:“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在表现乐声的艺术感染力方面都不落俗套,诗味情韵俱佳。

第五,唐代诗人在欣赏以表演为主的音乐时,最容易产生“物我同一”之感,因而在音乐触动心灵的时候,常常以诗歌抒情写志,音乐的感人力量被诗歌作了第二重的演绎。尤其是那些迁客和不得志的骚人,最容易被音乐勾起自己的心事。白居易《琵琶行》里面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堪称典型。白居易被贬居江州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音乐而触动自己的心思,除了上面的《琵琶行》,还有一次听伎人弹筝的时候,即席书怀:“花脸云繁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用夸张的手法写筝乐传出之愁,使得诗人感于心而“白头”,充分说明了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之强。刘禹锡被贬出京,身居蛮荒,思家念国之情十分诚挚。使得他在听道士弹《思归引》时,思绪万千而写下《闻道士弹<思归引>》:“仙翁一奏《思归引》,逐客初闻泪泫然。莫怪殷勤悲此曲,越声常苦已三年。”

唐朝诗人对于音乐绝大多数都是知音,但是因为听乐时各有独自的心境,不同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心理,所以艺术风貌各不相同。但是诗篇都饱含激情,直抒胸臆。他们各自发挥了艺术上的独创性,用诗歌形式的语言艺术去描绘表演的音乐艺术,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美学境界,对促进唐诗的繁荣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功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179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