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老年人化解与晚辈之间产生矛盾?

怎样帮助老年人化解与晚辈之间产生矛盾?,第1张

老年人在家庭中与晚辈出现矛盾具有很多必然性,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老年人和年轻人双方的努力,大家求同存异,彼此谅解,互相忍让。

而作为我们老年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心理观念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家庭生活。

(1)多应理解子女

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需要,老年人对子女,也要以平静的心态,站在朋友的角度上,多看对方的长处。对子女的锐意进取,要给予热情支持与充分肯定,对他们片面、偏激的情绪,要及时给予引导,并力求纠正。

比如子女确因工作繁忙而一时顾及不到家时,我们老年人应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埋怨,在身体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承担一些家务,既当其长辈,又做其朋友,这样,关系就可自然融洽。

(2)平等对待子女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著称,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作为独立的人,也有被尊重的需要。因为相互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以老自居,更不能以老压人,无端指责,甚至打骂。只有对子女平等看待,才能彼此和睦相处。

(3)要有宽容心怀

一家人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应该说这也是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处理矛盾时,应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发扬“难得糊涂”精神。千万莫要“老字当夫,火气冲天”以免伤害了双方情感。

比如子女办错了点事,我们老年人应客观地对待,问明情况,帮助改正。切勿想当然,乱加指责,指导自己的主观想象施加于人。好让子女们有个自省的机会与缓冲余地。这样,会赢得他(她)们更多的尊敬与爱戴。

(4)心理豁达开朗

老年人能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它是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修养程度的,更是对我们老年人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的。

如子女们在公休、节假日,回家探亲时,有的没帮老年人干活,有的没带补品等,老年人也不必过多计较,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来面对现实。来了就好,不来又怎样。以积极的心态,善待他人,宽心自慰。不然,则欲速不达,只能给自己带来思想苦恼与精神不快。

若子女在敬孝上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时,抢扭的瓜不甜,硬争来的东西,吃着没味道。所以,只有解苦变乐,才会给自我与家庭带来和睦相处之气氛。用宽容与感动的方法,更应冷静思考,谦让包容,让子女自省自悔,使其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增进尊老爱幼的自觉性。

(5)包容彼此差异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发生纠纷无输赢。父母与子女,在一些问题上认识不一致是常有的事。遇到各执已见时,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不妨求同存异,伺机再商。

之所以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表现。切不可互不相让,为“论高低、争上下”而伤了各自的自尊心。实践证明,企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做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压而不服,或口服心不服的不愉快结局。从而,伤害了彼此的情感。到头来,将会给以后的相处留下思想裂痕。

(6)回避后代吵架

现实生活中,儿子与媳妇吵架,或者女儿与女婿吵架是经常的,此时我们老年人可以回避一下。

一是小两口儿吵架,我们尽量不要当裁判。不论小两口是真吵架或是逗着完,或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我们都不要评判谁是谁非,否则日后小两口都可能对我们心有芥蒂。

二是小两口对骂,我们老年人也应尽量回避,装作没听见。假使骂语中涉及到老年人,最好也来个难得糊涂,千万不要介入其中,免得让矛盾进一步升级。

(7)不包办代替

既然子女已成人,就应有独立的人格和决策的权力。有些父母喜欢包办代替,替自己的子女做决策,可能处于好心,但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做父母的还是聪明一点,对于子女自己的事情,只能当参谋,不能直接拍板。

(8)保持一定距离

已经成人的子女,有小家庭,父母要与之适当拉开点距离,给子女们留有独立自由的空间。“距离产生美”也适用于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关系。没有一点距离,整天粘在一起,肯定有矛盾爆发的一天。

(9)不可过于专断

不能只是要求子女尊重父母,而自己却忽视子女的“对话权利”,不尊重子女,不应该说绝对话,做绝对事。如果遇到与子女有分歧,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稍有分歧便暴跳如雷,唯我独尊。

(10)不干涉孙辈教育

“隔代亲”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作为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总会有点溺爱,加之不放心自己孩子对第三代的教育,就想当仁不让地“主动”管理孙子孙女的生活以及学习,其实,这是不妥的。

不管小两口管教孩子是否得当,我们都不要在孙辈面前指责他们,否则非常可能引起孙辈们利用老年人当保护伞撒娇。这样不仅不利于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反而容易造成自己与小两口之间的矛盾,使事情变得复杂。

有一种说法叫“隔代亲”,老人对孙辈,往往比对自己的亲生子女还重视。如果孩子被老人过分溺爱,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很没分寸,没大没小的,而且还会任性和霸道,如果有人不顺他的意,他就又哭又闹的。

最令人烦心的,是孩子一旦做了错事,父母要批评教育他时,他便会躲在老人的身后,让老人帮他逃避父母的指责。有的老人为了护着孩子,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无疑会令父母无计可施:明知道不能听之任之,但是也不能对老人有微词,应该怎么办呢?

父母可用四种方法,和老人好好沟通

老人带孩子,关注的更多是孩子衣食住行、有没有受委屈等等,对于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多少会有一些欠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伤老人的心,又让他接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卡卡妈的建议。

一、给老人灌输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们既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又希望孩子能够受到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所认可的育儿经验传授给老人。

其实,很多老人不是不想教好孩子,而是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其实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老人是很愿意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经验的。

卡卡妈建议:我们在与老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想法,然后找机会婉转地与老人交流。例如,不要直接告诉老人应该怎样做,而是在和老人聊天,例如在说到别人的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先附和老人的看法,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认为正确的做法,这样,老人会比较容易接受的。

以前,卡卡奶奶带卡卡的时候,我会买一些科学的育儿书籍,放在显眼的地方。卡卡奶奶看到后,有空也会翻来看一看,我觉得这种方法也很好,大家不妨试一试。只要老人愿意拿起来看,他就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二、理解老人的一片好心

我们必须肯定,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是不比我们少的。而且,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也是希望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在和老人沟通的时候,要先肯定老人的付出,对老人的做法,表示理解和宽容。千万不能和老人起冲突,以免老人伤心。

卡卡妈建议:我们即使对孩子的行为再有意见,对老人的教育方法再不认同,也不能当着老人的面,说他的教育不恰当,说他把孩子教得不好,更不能说老人是在给我们添乱。不然肯定会引起家庭矛盾。

如果是公公婆婆在带孩子,妈妈去和他们沟通,就要更加委婉、柔和一些,先感谢他们的帮助,肯定他们的辛苦,然后再和他们交流正确的教育方法。当然,只是交流而已,千万不能强迫他们接受。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要我们的态度足够好,对老人够尊重,那么,老人即使不接受新的教育方法,也不会让我们难堪的。

三、多关注老人的感受

有的父母性格比较急躁,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很生气;这个时候如果老人再护着孩子,他会不惜与老人撕破脸皮。其实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老人都没有好处。

因为我们如果和老人的关系处不好,那么,老人就有可能会借着孩子来发泄他们的不满了。

卡卡妈建议:我们要和老人处理好关系,是因为只有良好的关系,才能够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持续;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进行理性的交流;也只有这样,老人才有可能听得进我们的话。

同时,我们一定要多关注老人的感受,千万不要让他觉得,我们让他了解科学的育儿方法,是剥夺他教育孩子的权利,或者是剥夺了他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

四、不要批评和指责老人

孩子养成了坏习惯,我们也不必太着急,千万不能当面批评和指责老人,对老人说他做得不对。也不要对孩子说出像“你不要听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话,他们这样是不对的”话语。

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一转过身,就会把我们对他说的话,直接跟老人说了。这样一来,即使老人表面装作不知道,心里也会产生隔阂的。

卡卡妈建议:一般孩子过了三岁,就要去上幼儿园了,孩子去了幼儿园后,和老人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对于孩子已经养成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帮孩子纠正过来。只要孩子经常接触正确的行为,那么,他的行为是很快能改正的。

平时,我们也要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疼他的,都希望他越来越好,以便鼓励孩子努力地变得更好。

结语:除了我们自己要和老人好好沟通外,平时也要注意提醒孩子,让他知道家里的长辈,是照顾他和教育他的,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包庇他的。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就躲在长辈身后,逃避批评,那是一种很不好的表现。只有勇敢地承认错误,并积极地改正,才是好孩子。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因为大多数父母要工作,所以隔代教育的例子越来越多,这基本上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当然,老人带孩子可以解决很多家庭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很多老人的教育观念与父母有很大的不同,有些育儿方法不适合当代环境。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情绪性格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拒绝老人,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沟通到位。

电子用品的使用问题。我在身边看到过一些案例。为了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老人可能会让孩子看电视或手机。各种研究表明,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大脑发育。老人与孩子首先要做好沟通,电视在家里的问题,是家庭行为的规则。下一代人最取笑的是,父母在老人面前都是一样的。对于吃饭、穿衣这些生活自理的习惯,要提前沟通好,是否喂饭,是否帮孩子穿衣服,包括买玩具,都要先沟通到位,家里的规矩要一致。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每一代亲都容易造成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特别是一些爱干净、爱基本的,不要让孩子玩沙子和水更不要让孩子去玩泥巴、草地这样的环境,孩子的衣服除了常规的棉布,在生活中还需要提供麻质的、皮质的一些其他质地的衣服让孩子感受。这对孩子们的情绪也有帮助。

首先,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会给父母节省很多时间,父母可以放心地工作,如果老人不照顾孩子,或者要辞职照顾孩子,或者请保姆,既花钱又操心,毕竟不是每个保姆都有高素质的! 孩子可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有四个老人陪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四个人围着一个人转,让孩子产生凡事都按自己的想法来的坏习惯,老人做得稍有不满意,就会哭着滚萨!孩子可能不理解大人的做法,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可能不理解大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觉得自己是个小皇帝,你给我买玩具买好吃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孩子可能比较溺爱,对大人的要求比较高。小孩可能比较娇气,比较霸道,长大后就很难改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05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