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人口84万人,在460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以土家、苗族为主体的18个民族。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气候独特,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烟叶、草场、水能、风能、天然气、矿产和旅游资源,素有“坝漆之乡”、“黄连之乡”、“水杉之乡”、“纯菜之乡”、“山药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3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9867亿立方米,石膏矿藏量144亿吨,生物礁藏量200万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313万千瓦,风能资源80万千瓦。境内有一个洞——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一座寨——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一棵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一口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一首歌——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并传唱全球登上世界艺术殿堂维也纳大厅的“龙船调”。这里群山叠障,-莽莽,生态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适合人类生存,让人留连忘返。是上天恩赐的宝地,也是急待开发的热土!
利川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市近二十年来,全市人民以勤劳和智慧改天换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形成了烟叶、能源、医药、建材、食品工业体系,获得了“我最喜爱的中国西部名城”殊荣。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正在抢抓宜万铁路、利涪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动工修建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契机,实施以民营经济为主,推进以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旅游强市的追赶型发展战略,打造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铸就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国西部名城。
地理位置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隅,东接恩施市,南界咸丰县,西南与重庆市黔江、彭水两县相邻,由西至北与重庆市石柱县、万州、云阳、奉节交界。地跨东经108°21′至109°18′,北纬29°42′至30°39′。东西宽92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利川市辖14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设有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575个村,6830个村民小组,234100户,823340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壮族、藏族、畲族、白族、蒙古族、彝族、满族等11个民族,人口37685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6%。其中:土家族3115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苗族6090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38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全市有民族贸易企业54家,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2家(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民族铸造厂)。有民族中小学14所(民族中学11所,民族小学3所),在校学生17090名,教职工941人。其中文斗乡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很有特色。
气候条件
利川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 67℃,年降水量1300至1600毫米,日照时数14092小时。海拔800至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潮湿多雨,日照偏低,年平均气温123℃,无霜期232天,年降水量1200至1400毫米,日照时数12989小时。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年平均气温111℃,无霜期210天,年降水量1378毫米,日照时数15189小时。主要灾害性气候有:低温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利川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光照不足,热量偏低,降水量充沛,气候差异明显。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利川市位列第457名。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利川市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12日,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利川市榜上有名。
2020年5月8日,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出炉,利川市榜上有名。
2019年3月,利川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湘鄂川黔片区)。
2018年2月22日,利川市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7年12月24日,第一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名单公布,利川市入围。
2017年10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利川市为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
利川和施恩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的两个地方。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自治州首府为恩施市。利川市为县级市属于湖北省恩施州。
所以,施恩和利川都位于恩施州,是该州下辖的两个地方。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人口84万人,在460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以土家、苗族为主体的18个民族。
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利川气候独特,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烟叶、草场、水能、风能、天然气、矿产和旅游资源,素有“坝漆之乡”、“黄连之乡”、“水杉之乡”、“纯菜之乡”、“山药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地形地貌
利川市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地处巫山流脉与武陵山北上余脉的交汇部,山地、峡谷、丘陵、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川相互交错。钟灵山─甘溪山─佛宝山呈东西走向,横亘于市境中部,将全境截分为南北两半。
北部为利中盆地,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利中盆地,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四周有齐岳山、寒池山、石板岭、马鬃岭、麻山、钟灵山、甘溪山、佛宝山环抱。城区位于盆地偏东部位,海拔10795米,地理位置高于周边各县市。
-利川市
文化好、农业体量大。
1、文化好。位于湖北省西南,人口92万。利川,是恩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西部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景点有腾龙洞、苏马荡、鱼木寨、大水井、水杉王、龙船水乡。
2、农业体量大。利川农业体量大,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州第一,比第二名恩施市高1112亿元,远高于其他县市。
中新湖北网武汉3月18日消息:湖北利川“315”特大公路交通事故引起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昨日,副省长周坚卫率省安监、省公安厅及交警总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赴利川文斗,调查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3月15日下午4时许,湖北利川市文斗乡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2人死亡,重伤9人,3人跳车逃生成功。
周坚卫一行在踏勘了事故地段的路况及车辆失足前的留痕之后,又绕道走到客车坠落的谷底,详细察看了出事车辆的毁损程度,询问事故经过及肇事司机的情况以及春运前车辆的检测状况。周坚卫一行还到医院看望了伤者,并特意嘱咐院方一定要尽全力救治伤员。
16日下午,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彭军向周坚卫副省长一行汇报了“315”特大交通事故的经过及调查处理情况。周坚卫强调:安全问题任何时候不能说谎话、大话,任何时候不能掉以轻心,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大事。他希望利川市政府针对“315”特大交通事故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市开展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务必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努力控制减少一般性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
利川市“315"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利川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积极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善后工作进展有序,死者和伤者家属情绪稳定。
调查组已初步查明,事故原因系鄂Q20739东风中巴客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向系直拉杆球头脱落,导致车辆转弯时方向失控,直线驶向左边悬崖,加之司机违章超载营运,继而酿成悲剧。
目前,死难人员尸体已由家属认领,理赔和丧葬等善后事宜正在处理之中。
据“3·15”特大事故调查组介绍,此次事故死伤人员身份现已全部查清。
22名死者中有1名恩施市人,1名湖南人,5名重庆人,其余全部是利川本地人。死者中有两名儿童,1名妇女。其中年龄最小的仅3岁,年龄最大的59岁。
9名伤员中有3人重伤,经利川市人民医院奋力抢救,伤情基本得到控制。(据《恩施晚报》)
(一)地球内部系统
1地球深部构造
图6-6是湖北省莫霍面等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恩施地区为湖北西部幔坪区一部分,处于城口幔陷和咸丰幔陷的肩部地幔微隆区。但从整体上看西部幔坪仍处在下陷状态,它的东部为武陵幔坎或幔阶与太行山幔坎带相连,具有显著的地壳陡倾和重力梯度带特点。本区西部为著名的四川幔隆区。
图6-6 湖北省莫霍面等深线图(单位:km)(据湖北省区域地质志,1984)
2构造和断裂系统
与西部幔坪区相对应,地壳以缓幔隆升为特征,形成上扬子台褶带。其西部邻区为扬子地台四川拗陷盆地,东部邻区为武陵褶皱山系。随上扬子台褶带构造历史演化,本区经历了三个地质发展阶段:①地台盖层沉积阶段(∈—T2),②地台活化阶段(T3—K),③新构造运动阶段(N—Q)(见第五章第二节)。根据卢纪仁等研究(1996),扬子地台活化最初是从二叠纪扬子地台西部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和峨眉山玄武岩大面积喷发开始的。当时本区正处于地台凹陷沉积阶段。据他推测,巨型的地幔热运动和火山喷发对本区沉积会产生影响。根据本区下二叠茅口组和上二叠吴家坪组地层记录,生物碎屑灰岩,硅质岩、炭质页岩、煤系等组成的黑色岩系可能反映当时湿热的三角洲相和潮坪相特征。其中的硅质岩条带和硅质炭质页岩很可能有海底热水沉积性质。总之它们所反映的是一种湿热的还原沉积环境。在黑色岩系中发现了与Se有关的V、Ni、P、S等元素富集及相应的钒矿、磷矿和黄铁矿层,最近在恩施还发现了首例独立的硒矿床。
本区断裂属于武陵山断裂系,由西向东有齐跃山-大娄山断裂,咸丰断裂和建始-恩施断裂,呈北东或北北东平行排列。断裂之间形成一系列斜列式断陷盆地。但无火山-岩浆活动。
3岩石系统
本区出露岩石为一套古生代连续沉积层序。主要的含硒岩石层位有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二叠统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硅质炭质页岩黑色岩系。这些黑色岩系都以灰岩、白云岩、炭质页岩、硅质岩和煤系为特征,分布于齐跃山以东地区。本区低硒岩石则分布在齐跃山以西,主要的岩石层位为晚三叠统-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灰岩、粉砂岩、页岩等。低硒岩石为侏罗系紫色砂岩、粉砂岩。高硒背景岩石中,只有下二叠茅口组和上二叠吴家坪组地层岩石控制的范围内发生人畜硒中毒现象。在低硒岩石背景中,也只有侏罗系紫色砂页岩控制的范围有克山病发生。
岩石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岩、含炭硅质岩和硅质炭质页岩硒平均值分别为313、5240和247707μg/g,紫色砂岩平均硒0097μg/g。
综上所述,本区西部邻区发生的地幔柱热运动和大规模玄武岩浆喷发可能是造成本区含V、Mo、Cr、Ni、S、P、Se高背景值的主要原因。它们主要赋存于含炭黑色岩系中。与本区相邻的南部川、滇、黔、桂等地区赋存有类似的岩石层位,并发现V、Mo、P、Au、Ag、Pt、Pd等矿床和矿化。被认为是与地幔柱有关的玄武岩浆作用的结果,因为高Cr、Ni、V、P、Pt、Pd等元素通常是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由此可以设想,本区及其相邻的川、滇、桂地区在古生代以来一直在地幔热柱活动的高热流值异常控制下,海底出现硅质和含藻碳酸盐沉积,并有V、Ni、Cr、P、Se、S等元素富集。经过多旋回的海进海退不整合运动,在二叠纪中晚期这种富集达到高峰。
(二)地球表生系统
1地形地貌景观
本区西部为齐跃山系,东部为武陵山系余脉,呈北北东走向延伸。在两山系之间和山系内部发育大大小小的断陷盆地和河谷盆地。山区海拔1000m以上,盆地<300~500m,高差500~700m。在齐跃山以西为丘陵和丘陵盆地,以东为低山丘陵和盆地。本区植被茂密,机械风化剥蚀作用不强,故很少出现巨厚的洪积物堆积和冲洪积阶地景观。
2天气气候特点
本区受云贵高原和我国东部季风双重影响,为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当东南海洋性季风弱时,容易形成干旱气候。例如1959~1963年持续干旱气候,给本区农业和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硒中毒也在这几年中暴发流行。
3地下水和地表水系
本区岩石有渗漏层(如砂岩、灰岩),又有隔挡层(如泥炭质页岩、煤层等),因此,地下水位低,泉水露头彼彼皆是。地表水系发育。以齐跃山为界可分为两支水系,东支为清江水系,西支为长江干流水系。
本区居民主要饮井水和泉水。根据中毒区—未中毒区—克山病区采集的水样分析,其水硒平均值依次为244→34→020ng/ml,中毒区水硒已超过我国规定的国家饮水标准(Se<10ng/ml。克山病区的饮水硒则低于缺硒带平均值(05ng/ml)。
4土壤系统
以齐跃山为界,东部山区为棕壤和黄棕壤为主,在河谷盆地发育沼泽土和水稻土;西部丘陵区发育紫色土和沼泽水稻土。本区土壤以坡残积土为主,只在河谷盆地才出现冲积土,因此本区土壤对基岩的继承关系特别明显。由于本区大部地区岩石产状比较平缓,当其产状与坡向、坡度接近一致时,土壤的性质(包括硒)对某一种岩类的继承性就特别突出。在第五章中曾特别强调指出罗家坝和沙地高硒非中毒和高硒中毒的两个村出露的吴家坪组含硒很高的硅质炭质页岩夹煤层呈与坡向一致的缓倾斜面状分布,其原地形成的土壤都呈高硒状态(2056和1854μg/g)。在其它一些高硒未中毒村(比如晓关,自生桥等),大面积出露的是含硒相对较低的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其生成的土壤含硒量较低(219和399μg/g)。同样在低硒区(比如长坪,支罗),面状分布的低硒紫色砂岩,其发育的土壤也呈低硒状态(012和0073μg/g)。但是在褶皱发育岩石产状较陡的地区(比如鱼塘坝和新塘),由于坡度也陡,残积物容易被搬运,在地势低洼处或河谷区会出现冲积成因的灰褐色砂质粘土(即沼泽土和水稻土)。由于这些运积物成分复杂土壤的总硒不高(499和496μg/g),但水溶性硒却很高(2351和6638μg/g)。
鱼塘坝中毒村土壤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硒,硫化物硒和残余态硒加和达到95%以上,而水溶态硒、交换态硒的加和只有24~75ng/g,占总硒量1%~2%。其中的交换态硒大多为Se(Ⅳ)(表5-13)。其可溶性还要受pH,铁锰氧化物和有机炭控制。因此,仅水溶态硒和交换态硒可能还不能满足植物对硒的吸收需求。通常情况下有机态硒对植物有效性可能更大。
5植物及粮食系统
由于本区东西两部分地貌、气候和土壤的差异,其植被也各具特色。东部山区产青冈林、油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等针叶林和灌木林。西部丘陵产柏木松、杉木、马尾松、青冈林等针叶林和阔叶林。
种植物东部山区以玉米、烟叶、茶和柑桔为主,盆地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西部丘陵区以水稻、小麦、玉米、柑桔等为主要农产品。
本区按高硒中毒村—高硒非中毒村—低硒村粮食取样分析,硒平均含量出现三个级别范围:078~330(高硒),005~018(中硒)和000147~00029(低硒)μg/g,分别定义为高硒中毒危险村、富硒非中毒村和低硒村。在高硒级别中,罗家坝和芭蕉是非中毒村。本次分析结果与以往研究分析的数据对比,在高硒区从中毒的60年代至今粮食硒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自80年代以后,粮食硒已降至一个较稳定的水平(见第五章第三节)。
将中毒时期的大米和玉米硒与本次分析的大米和玉米硒比较,两次结果数据为396、866与0816、1645μg/g。玉米硒是大米的2倍。本次测试的大米和玉米硒比中毒期共同降低了约4~5倍。即使如此,经估算,目前的粮食硒水平,仍然能使人体处于高硒中毒危险状态,除非以食大米为主并增加食物多样性(见第五章第三节)。
6人群生活方式、食物结构及人体硒状态水平
恩施地区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区人群以食大米为主,广大山区居民则以食玉米杂粮为主,肉食主要为自养的牲猪,因此形成一个较封闭的生态食物环境。随着生活改善,山区居民目前也以食大米为主,玉米等主要用于饲料喂养牲畜。因此近十几年人体硒中毒病症已逐渐消失,但牲畜硒中毒现象却时有发生。
硒中毒村—非中毒村—低硒村采样分析结果人发均值同样出现三个硒级别范围,高硒2080~6290μg/g,中硒0701~763μg/g,低硒0262~0339μg/g。基本上与高硒中毒危险村,富硒非中毒村和低硒(克山病)村对应。但也出现了两种特别情况:一是罗家坝、芭蕉两个非中毒村人发硒落入高硒中毒危险村范围内,与粮食硒情况一样;二是鱼塘坝村人发硒541μg/g落入富硒非中毒村范围内,这是因为这里的居民以每年一轮换的方式生活,因此发硒水平比其它中毒村低,但又比一般非中毒村高。这种情况说明一个重要事实,即低硒或正常人在高硒环境中生活,很快就能使人体内硒水平增高;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在相同的硒环境条件下,儿童和老人对硒的吸收效应比青壮年人灵敏(图5-11)。这可能与儿童和老人身体代谢功能较弱硒,在人体内积蓄的时间长有关。因此,儿童和老人比年青人更易感染上硒中毒。然而在低硒地区可能又是另一种情况,儿童从低硒环境中吸收的硒比成年人少,硒还不能满足身体发育时各器官的需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