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什么鱼

这个是什么鱼,第1张

这是踏板鱼,味道不错的海鱼。照片拍的是鱼的底面,就是肚皮那面,所以颜色比较浅。

踏板鱼即舌鳎科鱼,别名鳎米、舌头、牛舌、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为海洋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在我国各近海渔场均可捕获,其中海洋岛、石岛渔场为主要产地。

搁浅的巨人

(Marianne Nyegard)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附近Birdlings公寓的一只搁浅的摩拉泰卡。2014年5月的这起搁浅事件是首次确认发现的太阳鱼新品种——翻车鱼。研究人员怀疑一条新的鱼藏在南大洋的某个地方。2009年,对太阳鱼皮肤样本的基因研究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物种所特有的序列。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神秘的巨人会是什么样子,直到新西兰发生了一系列搁浅事件。

[阅读关于太阳鱼发现的完整故事]

大鱼

(米歇尔·弗里伯恩/惠灵顿博物馆特帕帕·汤加雷瓦)

海洋太阳鱼是世界上最大的骨性鱼类。它们的重量可达2205磅(1000公斤),长度超过8英尺(25米)。尽管太阳鱼体型巨大,但一个新物种却在人们的视线中隐藏了几十年。研究人员最近用遗传学证明了这一新物种的存在,Mola tecta。“Tecta”来自拉丁语,意为“hidden”,而这种鱼的俗名是howwinker sunfish。这幅图显示了人类潜水员和79英尺(24米)长的mtecta的相对大小。

解剖了一个新物种

(默多克大学)

玛丽安·尼加德解剖了2014年5月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以南冲上岸的一条太阳鱼。这条鱼将被证明是一个新物种,莫拉泰卡。这个物种的成虫可以通过分离它们的身体和它们的枝状体或尾巴的非常明显的皱纹的带状皮肤与其他的摩拉物种区别开来。Mola tecta也有一个圆形的轮廓,不像其他一些物种有突出的鼻子。

太阳鱼在阴影中

(Jean McKinnon/奥塔戈大学)

是新西兰奥塔戈港浅滩上的一种搁浅太阳鱼。这个摩拉泰克塔长69英尺(21米)。研究人员还搜寻了老博物馆的标本,并要求渔民从意外捕获的太阳鱼身上采集皮肤样本。他们发现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甚至智利都能发现摩拉。这一物种似乎在南半球的温带海洋中游弋。

智利莫拉tecta

(César Villarroel/ExploraSub)

这段视频仍然来自智利的一个保护区Marina Isla Chañaral,它展示了一条活生生的蒙面太阳鱼(Mola tecta)。这些鱼通过吃大量水母来保持它们可怕的体积。雌性在繁殖的时候可以向水中释放多达3亿个卵;雄性在外部受精。

钓鱼奖杯

(Salme Kortet/Wellington Museum Te Papa Tongarewa)

安德鲁·斯图尔特,Esturo Sawai和Marianne Nyegaard于2016年5月在新西兰的惠灵顿博物馆(Wellington Museum Te Papa Tongarewa)测量了Mola tecta的全息图。完整型是科学家用来正式描述一个新物种解剖结构的单一标本。

生长喷发

(公共领域)

另一种海洋太阳鱼,Mola Mola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易受灭绝”。根据自然保护协会的说法,这些太阳鱼出生时是针头大小的。但是很明显它们长得很快,蒙特利湾水族馆的一条翻车鱼在短短15个月内长出了822磅(373公斤)的重

它是花羔红点鲑,俗称花里羔子鱼。分布在中国境内为陆封型,终身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中。它不但能吃而且以肉质极为细嫩、鲜美而名贵,被誉为“冷水鱼之王”,经济价值较高。见百度可查,下见:

从照片看,这外形是一种弓背鱼。别名俗名:驼背鱼、青铜刀鱼、亚洲飞刀。南亚和东南亚的常见品种,国内分布于云南。

弓背鱼,又称驼背鱼,为辐鳍鱼纲、骨舌鱼目、驼背鱼科、驼背鱼属的一种鱼类。弓背鱼体型特殊,体长鳞小,状似机翼的横截面。体呈银灰褐色,在侧线下方有不规则的白边黑班。背鳍小且呈羽毛状,臀鳍狭长,沿腹缘之大部延伸并与尾鳍连成一体,波状运动沿臀鳍的全长进行,鱼体即可向前或向后游动。弓背鱼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的溪流中。平静或流动缓和的淡水或半咸水的湖泊、洪泛区、河川与池塘中。属肉食性,具侵略性,以昆虫、鱼类及甲壳动物为食。

夜行性,可与个体相仿的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8℃,水质弱酸性。喜食活小鱼、小虾等。

专池养殖模式,这是当前各地养殖翘嘴红鲌的主要模式。养殖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水深12~25米,池底平坦,淤泥不厚,进排水方便。要求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无污染,水体溶解氧含量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pH值72~85。

每个池根据池塘大小配备075~15千瓦增氧机一台。亩种放养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干法清塘消毒,2天后排干池水,曝晒待用。

放养的翘嘴红鲌鱼种以规格10~15厘米的冬片鱼种为好,每亩放800~1000尾,放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同时搭养少量鲢鱼、鳙鱼、鲫鱼等苗种。

饲料有活饲料鱼、海淡水冰鲜鱼(前期制成鱼糜,后期切块投喂)和人工配合饲料3类。在养殖管理中注意做好鱼病防治、饲料投喂和防止浮头等工作。该模式适合连片池塘,有利于集中管理、捕捞方便,养殖中可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使成鱼均衡上市。

专池养殖翘嘴红鲌一般亩产在400公斤以上。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翘嘴鲌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浪时与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早晨7~8时和下午4~6时,是钓翘嘴鲐活动的两个“黄金”时段。

翘嘴鲌多生活在河湾、湖湾、库汊等宽水区水草多、昆虫多的水域中、上层,也常在人们洗菜、淘米的水域及靠近菜园、打谷场的水域。翘嘴鲌适温能力相当强,能在低水温(5℃左右)及高气温(36℃左右)的条件下生活,而且很活跃。

翘嘴鲌的视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十分贪食。在初春季节,翘嘴鲌多在深水区生活;当气温不断回升后,便游向浅水区。进入初夏,水温达到18℃以上时,翘嘴更为活跃,而且进入产卵期。

到了晚秋,是翘嘴鲌捕食的又一个高峰期,其食欲特别旺盛。翘嘴鲌以动物类的食物为主,如泥鳅、河虾、蚯蚓、小虫、蚂蚱、蜻蜓等。在气温高时,也食素食。

人民网-德安县翘嘴鲌养殖专业合作社跻身国家级示范社

-翘嘴鲌

花鲢鱼啊!!

鳙(Aristichthys mobilis)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鱼名,鳙鱼,又名“胖头鱼”、“花鲢”、“黑鲢”〖bighead〗,头很大,生活在淡水中

鳙,产于江湖,似鲢而黑,头甚大。俗呼黑鲢,又称鲢胖头。——徐珂《清稗类钞》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arp 。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此鱼,但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

鳙生长迅速,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疾病少,易饲养,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

鳙鱼烹制菜谱

操 作: 1将鱼头去掉鳞、鳃,洗净后用黄酒、精盐腌约30分钟,取出洗净滤干;

2将猪肉、冬笋切成薄片;

3水发香菇去蒂,大的改切成小块;

4葱白切段,余下葱和姜拍破;

5豆腐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盛入盘中;

6炒锅置中火,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将鱼头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再下葱、姜、冬笋片、猪肉片、冬菇、清水250毫升、精盐烧开,撇去泡沫;

7再倒入砂锅内煮10分钟,然后放入鸡汤500毫升烧开,加上葱段、味精、鸡油,置小火炉上,下入豆腐即成。

贴士:鳙鱼(花鲢鱼)以头制菜,其头宜大不宜小,头大胶厚肥腴,头小拆骨较难。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1 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2 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还可润泽皮肤。

[编辑本段]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特别适宜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2 鳙鱼性偏温,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食。

[编辑本段]烹饪指导

1 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胖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 鳙鱼头大且头含脂肪,胶质较多,故胖头鱼还可烹制“砂锅鱼头”;

3 切鱼方法: 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编辑本段]食疗作用

鳙鱼性温、味甘;

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利肺、补虚弱、祛风寒、益筋骨的功效;

可用于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的治疗。

  它们是在玩耍,没关系,不用担心的。

  孔雀鱼,卵胎生鳉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它赢得“百万鱼”的封号,也因此常是初饲养观赏鱼者家中的常客。早期的孔雀鱼以东南亚进口及国内南部生产为主,两者的共通特性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采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阳光的洗礼,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灿烂。起初孔雀鱼虽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鱼种混养及廉价易阵亡的悲惨印象,因此国内观赏鱼的发展虽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孔雀鱼却得数十年如一日,毫无进展可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455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