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才美》读书笔记1

《不完美,才美》读书笔记1,第1张

《不完美,才美》这套书一共三本,副标题分别是:少有人知道的幸福之路,一切在你手中,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们先从第一本,少有人知道的幸福之路,开始阅读。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作者,海蓝博士。海蓝博士有很多头衔,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心理学硕士、中国抗挫力训练总设计师、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和高级顾问等等。

从这些头衔中我们可以看到,海蓝博士跨越了医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这在普通人眼里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在这本书的推荐序和自序中,我拼凑出了海蓝博士的经历:在38岁之前,她是一名成功的医生,走过了极其艰难的医学求学之路,在复旦大学跟随“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攻读博士,后去美国攻读博士后,站在职业生涯的顶端,是很多同行羡慕的对象。

但是,38岁时,她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医学上的所有成就,从零开始,攻读心理学硕士。她说,人生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她说,人生后悔想做没做的事,远远大于做错了的事。她认为,做自己由心而发的事才是成功的捷径。

什么是由心而发的事?就是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休息时间想做,别人不给你钱,你还愿意去做、而且倒贴都愿意去做的事。

对海蓝博士来说,心理学就是这样的事。在学医的时候,她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研究心理学,开始攻读心理学硕士,更是让她感觉如鱼得水。硕士毕业后,她从危机干预热线的志愿者做起,后来又在全球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担任移民和难民部主任。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她又全家带领团队驻扎灾区服务了三年,为灾区的几万名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创伤治疗、压力管理、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训和服务。2015年,她创立“海蓝幸福家”,致力于帮助中国家庭提升幸福感。

为什么要分享海蓝博士的个人经历呢?因为虽然很多人向我推荐这套书,但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怀疑。讲幸福的书很多,可是大都是泛泛而谈的鸡汤文字。这套书值不值得期待呢?

在读过序言之后,我多了一些相信,我想,海蓝博士是一个有资格谈论幸福的人。一方面是她自己的人生经历过对幸福的探索、追寻,另一方面,她见证过那么的幸与不幸,帮助过那么多人走出痛苦、创伤,帮助他们感受到幸福。相信这是一本不鸡汤的幸福秘笈,这也是我临时起意,想到做读书分享的原因。

根据书的内容逻辑,我会分两大部分分享。第一部分是幸福之道,包括什么是幸福,哪些苦在阻碍我们幸福以及如何穿越这些障碍。第二部分是关系中的幸福密码,主要讲述和伴侣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和工作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第一大部分的第一点,也就是书的第一章:少有人明白的幸福之道。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很忙,忙工作,忙学习,忙赚钱,忙买房、买车,忙和朋友喝酒吃饭,忙看微信,忙打电话,忙考试,忙升职,忙孩子上学在各种各样的忙背后,我们的共同目标其实都是忙幸福。只是有些人忙得离幸福更近了,有些人忙得离幸福更远了。你属于哪一种呢?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这本书里提出,人的幸福由五大关键要素组成。

第一种幸福是愉悦的感受。

比如,看到美丽的风景、时尚的衣服、漂亮的姑娘、帅气的小伙、闻到花香,吃到自己最喜欢吃的各种美味等等。这是最直接、最简单、不用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基本上只要花钱就能很快获得的快乐。但这种幸福有两个特性,第一是看到就想拥有,得到后很快就没了感觉;第二个是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总结起来,这种幸福就是,不管你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会很快感到空虚、无聊,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

第二种幸福是成就感。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这样的期待或者被这样期待:上大学、好工作、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有人形容,人生目标就是“五子登科”,所谓五子是帽子、位子、票子、车子、房子。这种以获得他人认同和肯定的成就感有两个特点,一是得不偿失,比如那些为了追求这些成就而失去健康、生命的人;二是稍纵即逝,这种喜悦不会持久。

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追求“五子登科”的成就感呢?海蓝博士在书中总结,核心原因是,第一,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第二,寻求外界的认同和肯定。

第三种幸福是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海蓝博士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说法并不靠谱。所谓苦,从来不是因为身体累,而是因为违背了心愿。比如海蓝博士自己,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被定义,遂父母的心愿做了医生,在医学行业一待就是20年。她自己形容,这20年一直都是逆水行舟。但38岁进入心理学领域之后,她却无比快乐,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喜悦,感受到的是从心而发的充实。这样的幸福也有两个特点:一是会长久地沉浸在忘我的喜悦之中;二是,会有发自内心的踏实和充实。

第四种幸福是温暖而持久的亲密关系。

经营关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业,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亲密关系。此刻,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让你感到最幸福的场景是什么?有没有一个人,你在他面前可以完整而真实地呈现出来?如果有,你就比没有的人更幸福。

海蓝博士说,我们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金融危机,不是能源危机,而是夫妻打架、离婚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心理危机,让他们没有自信,失去自己,失去快乐,害怕亲密关系,几十年后仍然生活在恐惧之中。所以,我们要在来得及的时候从源头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五种幸福是帮助他人。

印度有句谚语:真正的幸福一定有让他人快乐的成分。这也被称作是生命的意义。

海蓝博士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不损人利己,利人利己,不顾己利人。她说,达到第五级不容易,但做到第四级却不难。

美国幸福学研究专家做过一项善举的实验,结果发现,助人可以明显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因为助人可以影响和改变你对自己的认识,同时还会招人喜欢。

海蓝博士分享她在汶川做心理援助的经历,觉得那三年是她生命和专业、成长和收获最大的三年。她还把当时不满10岁的女儿一起带去了。她在书中讲到一个和女儿的对话:有一天雨下得很大,女儿回来告诉她,学校的板房教室进了很多水,越积越深,同学们都很惊恐,但她却没有害怕,她说:“我准备水再深些,就开始游泳。”

你看,帮助他人,其实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觉察和修养,让自己更能面对变化、适应环境,是一个让自己生命越来越强大的过程。

这五种幸福,按幸福感的持续时间,分为短期幸福和长期幸福。前面两种,感到愉悦和成就感属于短期幸福,也叫即时幸福;后面三种,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有稳定的亲密关系和帮助他们属于长期幸福,也叫持续幸福。

要想获得持续的幸福体验,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能使我们感到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幸福。这部分,下次继续和你分享。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期待你的反馈。

金句摘抄:

1、我们总以为幸福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实幸福是终于知道:人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如果能在变幻无常的生活中,学会遇到苦难和不如意事,不对抗、不逃避、不抱怨,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那么人生不管如何跌宕起伏,我们都能活得宁静和谐。

2、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在任何逆境中都能很快恢复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并持续不懈地位实现梦想挺进。

3、生命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所有的选择都有代价。选择了就义无反顾,不要纠结和反复。太多的人,在选择时纠结,在选择后海继续纠结,结果人生就在纠结、怀疑和犹豫的消耗中度过。之所以纠结,是害怕失去的比得到的多,人们很少考虑在纠结中失去的时间、失去的内心宁静和安然,最大的失去是失去时间和内心的平静。

4、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感到自己越来越渺小,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卑微,越来越唯命是从,越来越累,越来越不能遵己所愿,委曲求全;不管在别人看来,你的恋人、你的爱人、你的朋友多么优秀,你要知道这不是良好的关系,这是一种被雾霾笼罩的关系,也是一种被虐的关系。

5、幸福不仅仅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人,想要的东西,想要的环境,幸福更是一种能力,是能够放下过去、少忧未来、感受当下的能力,是学会与一切不如意和痛苦和平共处的能力,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不完美,才美II:情绪决定命运》(海蓝博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9Pyqaym1_XvCEF5gyjW0A

 提取码:6vck      

书名:不完美,才美II:情绪决定命运

作者:海蓝博士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0-30

页数:304

内容简介:《不完美,才美》自出版以来,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许多读者纷纷来电或网上留言,询问能否再出一本讲情绪管理的书,并且能有更详实的具体指导方法。

应广大读者的反馈和期望,同时也是作者十多年来临床心理治疗的体验,历经8个月的酝酿,海蓝博士笔耕不辍,又隆重推出第二本《不完美,才美Ⅱ:情绪决定命运》。

这是一部解决抑郁、焦虑等情绪的积极心理学经典。海蓝博士在开篇就提出了革命性的新观念:“我们终生要学的功课就是情绪管理,人生最大的本领也是情绪管理之道。”

本书干货极多,看完后能让你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去医院的次数也会大大减少。

本书双色印刷,装帧精美,国际上有当代四大全球著名心理学权威、哈佛医学院心理学临床导师联袂推荐,国内则有张羽、苏岑、俞敏洪、徐小平等中外各界50余位大家倾情作序推荐。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这是一份通往新生活的请柬。掌控了情绪,一切在你手中!

随书赠送:

①情绪梳理七步法使用手册

②“一切在你手中”能量书签

③抑郁指数自测表

④焦虑指数自测表

⑤自我关怀指数自测表

作者简介:20余年医学领域科研和工作经验,15年身心健康领域工作经验,具有深厚的科学基础和学术背景,同时兼具丰富的临床咨询和团体培训经验,是一位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身心健康专家。

在美期间,作为美国最大心理机构Centerstone的移民与难民部主任,为来自世界32个国家的移民和难民提供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其负责的项目获得2005年度田纳西州心理健康杰出项目奖。

2008年汶川地震后,驻扎灾区服务三年,带领团队为40多所学校的几万师生进行危机干预、创伤治疗、压力管理、青少年抗挫力等培训和服务。由其担任总督导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心灵守望计划”被评为“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该项目获得胡锦涛主席亲自颁奖。

2011年至今,在全球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身心医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开创性的将Mindfulness(静观)、MSC(静观自我关怀)、PE(延长暴露疗法)、Anxiety and OCD(焦虑与强迫症暴露疗法)、Resilience (抗挫力)等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方法与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一套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提高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管理技能和幸福力。

2012年应阳光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的邀请,担任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专家导师,先后影响40多万人成长和改变。

2015年5月,创立“海蓝幸福家”,致力于帮助中国四亿家庭提升幸福感,通过梳理和提升与己关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将宁静和谐带入每一个家庭。

之前就听国家二级婚姻咨询师李晓晴老师说过海蓝博士的这本书《不完美,才美》,读的时候发现真的句句都是金句,所以一口气读了这本书的2/3,看到了很多新的理念。但因为读的快,没办法在自己的生活中落地实践,所以后来一群人一起读,每天分享,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生活才能有链接。

比如:我的时间管理课程实践群里,组长很负责,我们都很感激,凡事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她总是及时指出来,我很感激,但在表达的过程中我接受不了她给我一大堆评判:你玻璃心,不服就发红包,不服请离开,找别的地方呆着,就你特殊,我要调整你这个毛病,专治各种不服,太倔强等词。对于一个一直对言语比较敏感的人,就会忘记你所有的好,我会觉得被冤枉,心情糟糕,不被理解。所以那天早上孩子跟我说啥,我只顾着自己的情绪而没关注到孩子,还把孩子大声吼了,发现吼叫不但不起作用,还让事情更加惨不忍睹。孩子气的鼻一把泪一把,还使劲把鼻涕抹到床单上,因为生气把裤头尿湿。她的大声哭也让老公公觉得孩子不懂事,也把她吼叫了一顿,她就用更大声的哭喊来表示反抗。后来我自己觉察到了,就什么话也没说,只把孩子紧紧拥抱在怀中,直到她从大声哭到小声到后来啜泣到抬起头来给妈妈说:“妈妈,你要早点回来”。她已经原谅了妈妈。我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学校,在气喘吁吁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关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我接下来给学生上课的事情,课堂一切都顺利。等工作结束了,中午回家情绪又出来了,我也不打算给谁说,先生打电话了,我说到了孩子过六一儿童节,他说快放假了他就不来了,等放假之后再来。我就一肚子的火,我给他查了接下来5年六一儿童节都不是周末,我还说连奥巴马都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孩子的家长会,你要连周末过六一都来不了放假就别来,我们也不回去。口不择言之后自己还是生气着呢。

我打算之后自己梳理一下情绪,不想给先生说,说了怕他的回复让我更加毛躁。

谢谢蕾蕾,在这一刻主动问候我,她用了晓晴老师教给我们的提问技术,问我的感受是什么,这样就很快梳理了情绪,那个把浑身的刺都伸展开准备随时防御来自外界任何刺激的我很快就收了战旗。她又问你在这件事上看到了自己的哪些心里需求:我说我感激她提醒我,但我不想被评判,我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还体会了一点,她耐心听完了我的话语,我把当时人家怎么说我的信息一一读给她听,在她爱的聆听中我就已经很受安慰。加上后来的情绪梳理和对自己内心需要的探求,我走出心情低谷的时间在半天之内,比之前的时间大大缩短。

在这件事上我的收获是:

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

1 情绪低落时,找专业的人求助有利于尽快走出来。

2 接纳自己生气的情绪,生气的力度就不会那么强烈,就不会传染给孩子。(这一点才有意识和觉察,下次注意。)

如何及时止损,而不是让事态发展更严重?

我的能量要高,不能别人说是啥我就是啥,不认可的同时不要带着情绪去辩解,允许别人误解自己,因为我没法主宰别人的情绪,但我不允许别人的话语伤害自己,那就是我自己把扣得帽子摘下来扔到垃圾桶,而不是再扔给那个人,这样就可以及时止损。

通过读《不完美才美》这本书,我比之前更爱我自己,所以有一天,我大脑里忽然就蹦出一句话: 我天生有一种优势,就是会让见到我的人都更加自信。 原因是他们都比我高。这句话让我自己很得安慰,是一种深度接纳自己之后心灵自然而然流淌的爱和自由。海蓝博士说:“ 如果你不爱自己,拯救过银河系也拯救不了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那是自己完整的一部分。”

我一直在寻找快乐和幸福,生活却总是给我很多痛苦。海蓝博士说:人人都想远离痛苦,所以想得到一种消除痛苦的神奇秘方,以便把世界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而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解脱或消除痛苦。这时,需要改变自己和痛苦的关系,学会和痛苦共舞,不是敌对,才能真正地驾驭痛苦。所以以后我学习不逃避和抗拒那些痛,学习与它们和平共处。

作者说:“生命的每一次痛后面都藏着一个大智慧”,关于这句话我很有共鸣。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在经历了人生的每次低谷时就开始思索,这个痛要带给我什么样的启发和功课。于是我在经历痛苦后看到了自己的尊贵和价值感,重要感。

作者说:“你来与不来,我都依然绽放。”在读这本书之前的春天里,先生看着那个花苞说:不管你在于不在,看与不看,我都红红的在这里。”看到了我家先生懂我,知道我对别人的言语比较敏感,就这样启发我,竟然与海蓝博士所说如出一辙。

还有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作者的文字产生了不少共鸣,在我自己不知道所谓的心理学术语,也不懂这是怎么回事,但我却已经在那样实践,再一次感觉自己挺聪敏的,悟性颇高。

我因为读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而打卡迟到,自己从本来的懊恼中发现自己对于文字的特别喜好和优势,这个信息在自己大脑里出现的时候,我的坏心情很快就转好了,感觉自己有了选择的能力,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不是只有一种回应模式了。

在一些小事面前看到了自己以前会怎么处理,现在换了方式。有一种穿越时空,看着那个小女孩在自己面前,我望着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看似懂事其实压抑的那个自己,我会时常过去拥抱她,爱她,给她说安慰和关心的话,看着她长大的感觉很好,没有抱怨没有责怪,只是看到了这些资源都是自己的财富,我只需要消除这些印痕带给自己的伤害,把它变成别人的故事,可以鼓励其他人,就发现苦难的价值和美意。

记得那年我上高三的黄昏,我的妹妹当时在另外一个学校上初中,我去看她,她跟几个孩子住在那个学校的一个老师家里。太阳落山,光线越来越暗,我还是没有开灯。那个老师进来后说:“为什么不开灯啊,这样看书对眼睛不好。”我就心里莫名的恐惧,觉得这不是自己家里,自己没有说了算的那个权力。

那年六婶的妹妹结婚,她妈妈让我去跟着吃席去,小叔觉得我是学生,没法给份子钱,就别去凑热闹了。然后我肯定是先听我叔叔的,但我没向婶婶的妈妈解释,就僵僵地站在车旁边,让大家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拉都拉不展。

那年我大四,因为把两年的学费和宿舍费没有交而被楼妈叫过去问候,自此之后,每次上下宿舍楼都觉得楼妈在盯着我说学费没交,所以我尽可能的减少来回宿舍的频率。那种被假想的目光射穿的感觉疼痛了我很长时间。

这些事件都过去很久了,我给自己说这些都是过去时了,我理解并能感受到那时候你的心情特别纠结,特别没法做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你在当时选了最合适的方式来应对也是不得已。时过境迁,我再次拥抱了小时候的自己,不再惧怕,学习表达自己的需求,不纠结,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你是你自己,关注好自己的内心。

黑暗见了光,就消失不见了。 同时也让我有一颗敏感的心来觉察周围的一切,晓晴老师说这是咨询师非常需要的一个能力,我从小就练就了,小小的身躯里有巨大的能量,也得益于我在同龄人中遇见过生活给我各个层面的礼物,所以我共情的能力很不错。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让自己想起了很多事情,每次回忆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得过神经衰弱的脑部,但每一次翻晒见太阳的时候,情况都在一步步好转。我越来越健康了,越来越可以做真正的自己了,内外一致不分裂的感觉不撕扯,美好而纯粹的自己,让我再一次拥抱我自己。

最后,感谢晓晴老师倾情推荐,感谢海蓝博士用生命书写的文字感染了读过她书的每一个灵魂,让我们可以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不完美,才美!

      《不完美,才美》。这本书能告诉你如何和自己的不完美共处,找到通往幸福的路。我们与其盯着生活中不完美的地方,不妨做出一点改变,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去接纳不完美。学会去接受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不完美,你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亲密关系”中对不完美的接纳。①接纳了爱人性格中的不完美,②就是爱人不完美的情感表达方式。接纳的目的不是妥协,而是让情绪变得平和。我们要告诉爱人,自己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接纳亲密关系中的不完美,不是一味将就,而是把亲密关系中的磕磕绊绊看淡一点,然后再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沟通,而从不完美到美的过程,会让亲密关系便会更加甜蜜。

②在亲子关系中,接纳不完美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海蓝博士告诉我们,这也是因为我们太过于追求完美。很多时候,我们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满足自己对完美的期待与需求。我们要在接纳自己在教育上的不完美,有不完美的地方,才有进步空间。

③在工作中,应该接纳哪些不完美。

仔细地思考一下,到底是你不适应环境,还是对现有工作期待太高?

作者海蓝博士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怀才不遇不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是因为怀的“才”还不够。

所以,与其埋怨老板,不如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而且,接纳不等于破罐子破摔,而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努力改变。

在这里有三步法,帮助你接纳不完美并做出改变。

第一步,接受别人的建议。

第二步,想办法去改变。

第三步,进一步复盘。

这样接纳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完美,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短板,从而找到提升的途径,发挥自己的真正才能。

掌握这些方法,你就可以进行轻松地接纳不完美。接纳的核心是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问题。

如何面对害怕不完美带来的挫败感。

第一个方法,就是“面对恐惧五步法

①要明确你所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

②把你害怕和担心的事情及它们产生的最坏、最好和可能的结果都写下来;

③计算每种担心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④为了避免出现最坏结果,你该怎么做,而这个怎么做的计划中要有具体的场景、时间和操作方法;

⑤去行动。

接纳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对不完美的埋怨中解救出来,说白了,其实就是在稳定自己的情绪。

怎么调节烦躁的心情稳定自己的情绪

①停下。停下与人与己的对抗。

②呼吸。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

③观察。感受一下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最不舒服。

④安抚。把手放在身体不舒服的地方,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个地方,把温暖的呼吸带到你身体不舒服的地方,随着每一次的吸气,带入温暖;随着每一次的呼气,呼出身体的不适,直到身体慢慢变软,不舒服越来越少。

⑤与情绪对话。尝试和自己的情绪对话。看看究竟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不与自己不舒服的情绪对抗,也不逃避,接纳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我们的情绪和外面的人、事、物没太大的关系,只是自己旧伤被触发了而已。

⑥应对。当情绪平定之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位你相信的智者就在眼前,与他对话,问问这件事,你如何应对是智慧的选择。你会得到答案,来自智者的答案,一定是利人利己的方法。

自我关怀法。

“自我关怀法”会通过自我启迪与激励,让自己重新获得正能量,来缓解不完美带来的消极情绪。

具体怎么做呢?

①把右手放在胸口,先让头脑里评判、指责、攻击自己的声音停下来,呼吸3-10次,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

②像对待最好的朋友一样对自己温情地说:“我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接受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相信在彼时彼刻已经做了那个时刻以为的最好选择”;

③对自己说:“未来我会改变我能够改变的,变得更加智慧,我会努力接近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忘了加一句:“愿我平安,愿我健康,愿我幸福,愿我一切好”。

④记得给自己一个温情的拥抱。

首先让自己面对苦难,然后才能放下,接着去抚平情绪,最后由关注他人,转化为自我关怀。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怎么清除心理障碍

①,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去。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八苦”中的前四种,我们很难改变,但是后四种却是我们可以把控的,尤其是放不下。放不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身体会有记忆,过去痛苦的情景再现在眼前。

②现实暴露法”。什么是“现实暴露法”呢?就是面对现实,重新回忆过去发生的事件。只有揭开伤疤,把淤积在里面的脓血清除掉,接纳了过去的不完美,伤口才能真正地愈合。

③活在当下,接受当下的不完美,去关注自己正在做的事的成果,也关注自己的感受。接纳了就是得过且过吗?当然不是。活在当下的更高要求,就是想办法“活”得更加漂亮。

未来想得太不完美,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担心。

怎么摆脱这种心理呢?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画出愿景。首先,拿出一张纸,写下未来的愿景,细节越多越好,然后找到实现的途径。

一边写,你就会发现未来并不如之前担心得那么不完美,相反,未来其实充满着期待,而如何一步步迈向未来,正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我们只有放下了过去,活在当下,不害怕未知的未来,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心灵疗愈,不是等着别人来安慰你,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要忘了使用正确的心理疗法,借助心理科学的力量,摆脱焦虑,走向幸福。

01

没有小二姐,估计很多人都不太会关注张杨,即使他拍摄的《冈仁波齐》并不那么差。

只是偶尔的一次交集,被加上了很多戏份,小二姐把自己和张杨比作三毛和荷西,用上了“量子纠缠”,还算了生命数字和塔罗,说他们有“前世的宿世姻缘”。

故事是怎样呢?

于是,她开始抓狂地将她和张导这么多年的擦肩而过往三毛荷西身上靠,在数完108颗佛珠之后,洋洋洒洒近万字,并生动地加上了视频表达了对张导的爱慕之情。

讲真,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除了配上的文青音乐好听外,读这些没有逻辑的文字真是对我极大的考验。我估计三毛如若在世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知会气成什么样。被拉下水的佛珠、文艺女青年们也会纷纷表示不满吧。

但是,小二姐的那两个视频我是真正看完了。如若撇开个人的价值观,不管姑娘的人设如何,不带评判,不参杂个人道德情感因素去评价时,我的第一感受是:这姑娘豁出去了。

她把自己放在了苦情者和救世主的角色上。一边说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写文章只是为了放下,一边却在朋友圈里求转发寻求关注。矛盾的行为,矛盾的心境。

所有的表情,所有的言语都在诉说:“你看我多痛,你看我多苦,你看我的经历是多么丰富又惨淡,作为三毛的我为了荷西张扬的幸福,选择了放手选择了离开,但我想告诉你,我找到了真爱,而且是我主动和他说再见。”

悲情的角色。

02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

父亲在小二姐5岁时去世,她自幼由奶奶养大,15岁开始才和母亲生活,18岁开始北漂。

她是缺爱的。 她发现了当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痛苦时,别人对她的关注会增多。曾经,那些人,可能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后来,可能是那些被视为人渣的男朋友,即使有一丝的爱,她也会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获得暂刻的安稳。

她是敏感的,她也是惶恐的 。这份惶恐源于安全感的崩塌,所以面对离去,面对丧失,她手无缚鸡之力。

父亲离开了,祖父母也离开了,而与母亲只有3年不到的相处,她失去了能长时间支撑她的港湾和力量。

她有哀伤,原生家庭的爱原本给的贫瘠。 好不容易得来的爱却又不加商量地失去。于是她很不确定,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拥有一段长久而亲密的关系,不确定自己是否值得去爱,是否值得被爱。

于是,她默认地选择荒诞的亲密关系,即使非常清楚走不远就。那些爱若即若离,她索性随意。黑社会男友,玩摇滚的男友,偶尔见面就产生荷尔蒙冲动的一夜情,甚至还被包养过。

她的每一次恋情都是来得惊心动魄,去的支离破碎,都好似在她胸口扎一把刀,而她始终以为自己是胜利的,这是自我欺骗。

你看视频里小二姐对曾经的恋情嗤之以鼻的态度,她明明不满的。理智战胜不了情感,即使飞蛾扑火,她也想要被爱一把。

她有愤怒。

为什么自己每次都只能被动地接受丧失,接受亲人的离去?为什么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而是与上上辈一起生活?为什么自己只能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

所以,她想要剧情反转,让她拥有说再见的主动权。所以有了戏剧化的108颗佛珠,有了姑娘对一夜情的苦情加码,她无时不刻在宣告,主动权在我这里,我来成就你,甚至认为这些经历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她变得偏执,即使荒诞经芜,她却乐此不疲,她在校时性格就很孤僻,独来独往,与同学关系很差。

偏执的能量向外释放,谁又能阻挡。 最近她又贴出剃光头的照片,博人眼球。

03

没有直面过创伤的人生只有躲躲藏藏,所以她选择了假意的朝拜,佛系的背后都是逃避,不敢面对那些尚未放下的哀伤。

如若没有面对真实生命的勇气,宗教也成为不了永久的避风港。即便家庭伤害了你,依然可以重生。

成长,不是喋喋不休,不是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伤口扒开给世人看,那样只会惹来他人的厌烦。所以,很多的评论里你会看到很少有人再去同情这个原生家庭不怎样的姑娘。

成长,是能完成自己的哀思,让失去有所安放。朝拜的路上不是用来让你发展一夜情,而是来放下与逝去的亲人没能好好说的再见,留在心中的思念。

成长,是能承认原生家庭的支离破碎,不去逃避,也不去掩饰,沉浸在痛苦之中,又不被彻底淹没。

成长,是能承认自己犯下的错,包括没有善待自己。那些表面上丰富的情史,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何尝不是一次次跌入更深的峡谷中,重复犯错?

成长,是能如实地面对内心的匮乏,不再伸手向外要,而是能从内心深处滋生出对自己的关怀,善意和爱。

著名的心理学家海蓝博士说过,人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母亲的腹中来到这个世上,第二次是能在命运的各种变化起伏中学会了做自己的母亲,关爱自己。

很多人会口口声声称都是原生家庭的错,诚然,从来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从来没有不受伤的孩子。原生家庭再渣再滥,有些锅你要学会自己背。

小二姐,好好面对你的欲望,你的需求,你的失去,你的哀伤。

小二姐,你经历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情感,都在彼时彼刻,给予了你一丝的安全,不诋毁也无需自卑,更不要再去作践自己。

小二姐,善良不仅仅是放手,还有不去打扰他人的生活,你又是否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感情?

小二姐,愿你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找回初始的善良。

END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一起点亮下方的小红心“❤”吧~~

我是谁: 心理专题推荐作者自荐 | 遇见小娜

更多好文,可以关注小娜的文集:

《个人成长》 《管理好情绪,才能管理好人生》 《人物剖析》 《亲子育儿》

往期精彩抢先看: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抓住原生家庭不放,只会将你推向更远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专注力

人生是场孤独的旅行,终究我们要学会告别

聪明的女人,很少抱怨

信任,是幸福的基石

真正的人生赢家,都懂得爱自己

我们的生命,还剩多少可以挥霍?

生命可以短暂,但不能没有生命力

压垮你的从来不是压力,而是你的信念

你的需求,是否有被看见?

自卑,源于缺爱

拥抱负面情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心理重建丨那些灰暗的日子,你是怎么过来的?

蓦然回首,幸福正在灯火阑珊处

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是每天的这2小时

樊胜美: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不过是你的借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90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