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刘嘉颖
短短三周,《演员请就位2》就成为当下最有话题度的综艺,每次播出,都能掀起各种剑拔弩张的冲突和腥风血雨的争论。
当然,看李诚儒和郭敬明吵架,成了最有戏剧冲突的那条故事线。
以至于在新一期的节目中,俩人观点破天荒地达成一致,#当李诚儒的意见被郭敬明同意时#等话题被直接送上热门。
在点评唐一菲和曹骏演的《三十而已》时,李诚儒表示“这次特别同意小四的一个观点”,镜头切到郭敬明一脸腼腆的笑容;
而在预告中,李诚儒与尔冬升的意见出现分歧,郭敬明站出来说“我同意诚儒老师的意见”,李诚儒的反应如下
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俩人携手上热搜了。在“瓜多管饱”的《演员请就位》系列节目里,李诚儒和郭敬明早已成为了一对不断贡献话题度的“欢喜冤家”。
1
在《演员请就位2》第二期播出后,“如何帮李诚儒吵赢郭敬明”成了广大网友津津乐道的一门学问。
事情的起因是郭敬明给了小爱豆何昶希一张S卡。S卡代表着导演对演员演技的评级为最高级别。何昶希的演技如何我就不放原片了,是每在热搜上看到一次就尴尬得头皮发麻的程度。
郭敬明给S卡的理由倒是振振有词:他对于S的解释是“student、seed、special”,称自己这么做是为了鼓励新人,老师对待“差生”要付出更多心血。
听起来好像说得通,但4位导演一共就8张S卡,要在40个演员中发出去。郭敬明的行为就好比给“差生”颁发了一张三好学生奖状,这对于其他演技更好的演员岂不是毫无公平可言?
这一举动引发了在场很多人的不满,赵薇调侃:“他就是想找跟自己长得像的”,演员董思怡则直接上台发问各位导演发S卡的标准是什么。
在一旁的李诚儒老师早就看不下去了,被cue到发言时上来就直接点破郭敬明为自己辩护时的前后矛盾:“我不喜欢翻手为雨覆手为云的各种作法。”
郭敬明急着想打断他,李诚儒一句“小小的年纪要懂得尊重人”瞬间让火药味十足,连尔冬升导演都露出了快乐吃瓜的表情。
接着李诚儒开始质疑何昶希的演技,眼看着快吵赢了,此时郭敬明的诡辩术又开始了:你可以有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在一边儿的主持人大鹏也突然跳出来站队,语气中颇有责备李诚儒“倚老卖老”的意思。
看得广大网友“拳头硬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谁对谁错,就问李诚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吵赢郭敬明?
其实这不是李诚儒第一次输给郭敬明的诡辩术了。
早在《演员请就位》第一季,他俩之间就发生过一场大战。
在点评演员演绎的郭敬明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时,李诚儒用一脸迷惑的表情发出灵魂质问:“这是畅销书是吧?”“难道我们现在年轻人都是在看这种?”
被这话戳到痛处的郭敬明,立马开始了自己的一套话术:先说这是中国第一部认真讨论校园霸凌的小说,接着又是那句话“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
李诚儒老师显然没看出小四已经暗中偷换了概念:你跟他说作品不行,他跟你上升主题。而“存在即合理”这种诡辩话术,李诚儒在节目第二季才愤而提出质疑。
在幕后采访中李老师终于理清楚了,一句“不能以廉价的笔触引发广泛的共鸣”,一语道破本质。
2
都说李诚儒心直口快、一针见血,但也不乏有人评价他“倚老卖老”。其实不是,李诚儒可是名副其实的“传奇大腕儿”。
演员科班出身的他,最早在影视圈抛头露面,不是当演员,而是在86版《西游记》的剧组干了5年剧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李诚儒顺着中国的“下海”潮,开始尝试经商。
先是卖苹果、带鱼挣了一些钱,后来又做起了服装生意。1991年,他在北京开了一家面积近1000平米的服装店,起名叫“特别特”,在北京卖得特别火。
不得不说李诚儒很有商业头脑:他做当时市场上不常见的日式风衣,一下就卖出10万件;衣服料子成本很低,却卖得好、利润高,十分有赚头。
当时有“北京四李”的说法,其中一个就是李诚儒。那时的他已经是百万富翁。
李诚儒渐渐“飘了”,转而去做外汇买卖,投资回报高,但风险也高。结果遇上了美日贸易战,亏得血本无归。
年近四十的李诚儒决定重返影视圈。他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现在也不会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演员”。
凭借曾经和警察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他出演了《重案六组》里的曾克强。这部剧当时有多火就不说了。
在演了大大小小的角色打磨演技后,李诚儒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场面,《大腕》里那段长镜头就是其中之一。
他演了一个精神病,那段300多字的经典台词,念白清晰、节奏适度、一镜到底、一气呵成。
“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李诚儒曾坦言,这次表演经历是他做演员“灵魂出窍”的时刻之一。他在念台词时,感觉自己的灵魂飘在了上边,告诉自己快说完了,后边没几句了。直到一口气演完了,灵魂才回到肉身之中。
听了李诚儒的传奇经历,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好演员是怎么炼成的”。
3
这样的李诚儒,面对不少小鲜肉们“辣眼睛”的演技,索性直接奉上一门火遍全网的“儒言儒语”:“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今年的节目一开播,他上来又是一连串:“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只有老戏骨,才有这样的底气。
而李诚儒和郭敬明不断的“Battle”,正是体现了两种演艺市场规则的对峙 。
有人吐槽郭敬明的选人标准是“眼缘请就位”,这恰恰也反映了郭导背后庞大的**市场的运行逻辑。
《小时代》系列,帅哥美女、奢靡浮华,虽是当之无愧的烂片,却赚得盆满钵满,多年后“顾里生日”的梗还能刷爆热搜,大有成“一代人经典”之势。
再看越来越多的爱豆在不断进军影视界,烂片、烂剧层出不穷,却有人买单。
流量市场在不断挤压演员市场,这一点在《演员请就位2》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温峥嵘、马苏等一众国民女演员被市场评为“B级”,而在影视圈名不见经传的爱豆陈宥维却能被评为“S级”。
在节目里,流量爱豆的演技被尔冬升等导演批评得体无完肤,而好演员能被看见,受到温柔的表扬和鼓励。
但在现实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却还在不断上演。
李诚儒曾在《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总决赛时“神还原”自己在《大腕》里的经典镜头,同样是一气呵成,台词功底尽显。
“所以我们成功投资人找什么演员,都找流量最大的不找戏好的。我们成功投资人的口号是:不求戏好,但求流量。”
这才是对于当下演艺圈的一句警示箴言。
他混迹江湖几十年,曾经什么活儿都做过,也算是混迹江湖的一把老手。而凭借着实力上了舞台,也让很多的老师冷言相向过。但是他终归获得了自己的掌声。
而他混迹江湖这么多年,当然也是积攒了很多很多的人脉,就像当初圈里的大咖之类的都和他认识且有交集等。当然他这种人也不需要什么热度来维持他的知名度了。毕竟混迹多年的老戏骨已经超过了流量明星的范畴。
所以没有太必要去考虑别人的想法。所以李成儒老先生可谓是字字珠玑。寒芒在背如坐针毡。整体怼过了郭敬明。就那部悲伤逆流成河,在《演员请就位》里可是说到尘埃。
甚至有一种感觉就是感觉他在说郭敬明不适合拍戏一样。这种情况在对于一种综艺节目里面实在是让其他评委张大了嘴懵逼不已。
毕竟综艺节目中会有多少针锋相对的时候。不得不说有了这种情况,看似是坏事。其实可以提高收视率,因为有看点所以有人就会去看吧。还不用刻意的去安排剧本直接本色出演就好了。岂不是美哉?
其实说实话,如果你混迹社会几十年,期间什么都做过。偶然一次机会你上了一个尤为严苛的舞台,而提出的条件同样也是严苛无比,如果你不做完你就被淘汰的那种。试问谁不会去努力,谁还想继续混迹社会几十年。
怼的不是脏话而是营养,这种举动怕是还在给你的口袋撒钱呢。多多吸收利用一定会更强。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还是站队李成儒的。因为这是一档子有关于演技的综艺,如果说单单就因为看这人顺眼,就可以全然不顾他尴尬到极点的演技给他S卡,这不但是对于节目的不负责任,对于其他的参与节目的选手来说,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而郭敬明这个人,可能是我等小民不懂得这位大文豪的思想,我总觉得他这个人的想法奇奇怪怪的。
一、在《演员请就位》中和李成儒互怼这件事发生在最近拍摄的《演员请就位》中,郭敬明将S卡给了一个演技相当差的演员,理由是他看好这个演员,觉得他可以。但是就像是李成儒所说的那样,既然你觉得哪个人好就给哪个人晋级,那还比什么演技呢,耗时耗力的,倒不如大家站成一片,就让郭敬明像皇帝选妃那样挑选顺眼的直接给晋级卡不就行了。既然规则定下,要给演技好的演员S卡,那么你就需要遵守规则。如果连评委都带头违法规则,那这个节目的规则就形同虚设了。
要说单单是郭敬明认为自己做的没错,应该给演技不好的人S卡“鼓励”,那么主持人力挺郭敬明的行为更让人不解。作为一个主持人,不要求你做到像何炅、汪涵、撒贝宁或者其他主持人那样教科书级别的救场,那也不该在嘉宾之中站队且公开践踏游戏规则。尤其是在这之后,铺天盖地的通稿鼓吹其“高情商”真真是让人觉得奇葩。
二、在《最强大脑》中和魏坤琳互怼郭敬明并不是第一次在节目之中与其他人互怼了,当初他和张召忠将军一起参加《最强大脑》的时候,就曾和节目中的科学判官因为“郭敬明觉得这个项目简单不值得高分”而吵了起来。最后更是倒换概念,说人家不尊重女性,很是拉了一把同情分。但是科学就是科学,当时被郭敬明看不起的小孩,最后成功打败了外国人,夺得了那一届的“脑王”称号,也是蛮打脸的了。
《导演请指教》这部综艺热度不高,但是整个节目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一来将**幕后工作搬到台前,冒着很大的风险,二来节目组用了很多炒作的手法,利用争议吸引观众的眼球,三来这部综艺本身质量并不高。
导演请指教
自从《演员请就位》爆火之后,各种演技类型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观众逐渐丧失了对这类节目的新鲜感。而《导演请指教》,归根结底和之前的演技类型的综艺节目大同小异,只是将焦点转移到了**的幕后工作这方面,以考教新手导演的方式,让观众看到冲突和争议。
这档节目打着“年度导演扶持计划”的旗号,却没有挑选多少新锐的年轻导演,参加这档节目的要么是手握娱乐圈大把资源的明星,要么是圈内有名的导演二代,富二代,光看导演阵容就知道这些人根本不需要扶持。打着扶持新锐导演的旗号,请来的却都是有一定名气和地位的人,无非就是节目组又想要主题,又想要流量,光看阵容就知道这档节目并非诚意制作。
节目组的炒作手段
很多人都说,这档节目与其叫做《导演请指教》不如改名叫做“导演请辩解”,节目组没有把主题放在导演的作品以及制作的过程上。反而整档节目上全都是导演们的唇枪舌剑,嘉宾们的互撕,毕竟越是有热闹的地方,越有流量,嘉宾们的唇枪舌剑反而能够引起网友的一场狂欢。
这档节目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圈,它不是为了发掘圈内那些有才华,但是缺少资源的导演。它只是为了吸引流量和观众,用噱头来博眼球,赤裸裸地做成了一档真人秀节目,不管是导演,观众还是评审,每个人都像是节目组专门请来的演员。种种炒作手段,让这档节目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却忽视了节目本身的利益,这种靠炒作来博眼球的节目,绝对不会火,反而只剩下了争议。
节目本身质量不高
节目组的立意是希望优秀的导演能够有机会直面观众和市场,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做着做着,就成了圈内各方人士的一场互撕,整个节目都充满了满满的戾气,各种冲突和吵架的场面层出不穷。好好的一档节目,做得像菜市场买菜一样,就差嘉宾们在节目上互相问候对方的女性家属了,一档公开的综艺节目,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剩下的只有争议和批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