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修三贝勒皇太极继位后为什么要修弟弟?

皇太极修三贝勒皇太极继位后为什么要修弟弟?,第1张

当皇太极成为可汗后,情况变得异常复杂,尤其是在皇太极与戴珊、阿敏、芒果台的关系上。按照八贝勒共管国事的制度,皇太极登上汗位后,与其他贝勒并无区别。理论上,他们的身份是平等的,平等共存。举行宫廷会议、各种集会和重大仪式时,四大贝勒并排而坐,一起接受大家的膜拜。大年初一大典,皇太极还会带领自己的兄弟、子侄给戴珊、阿敏、芒古台三人送上贺礼。有证据表明,长期以来,在这一制度的原则下,总体上保持了一种平衡的局面。随着形势的发展,皇太极的权威越来越重要,最后,平衡被打破。

首先,链子是在二贝勒阿敏身上断的。事情发生在皇太极继位为可汗后的第四年。

他是黄敏太极的表亲。努尔哈赤杀死弟弟舒尔哈齐后,要求阿敏继承父亲舒尔哈齐留下的大部分遗产。因此,阿敏始终不渝地跟随努尔哈赤讨伐西域,屡立战功。他一直是努尔哈赤最重要的战士之一。他属于那种很凶,不怕死,能打,但也很粗暴暴力的一等人物。在推举皇太极为大汗的问题上,他表现得很痛快。谁知,皇太极继位后不久,这阿敏就要求皇太极同意他“外藩居住”,即有意自成一国,皇太极断然拒绝。结果皇太极对阿敏不满。

皇太极第一次率军骚扰北京,可能有打通山海关反方向行军的意图。于是,他在攻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地后,命令留守沈阳的阿敏领兵驻守。当时皇太极将这些城市的官民安置投降,并严厉约束诸王贝勒,禁止侵犯这些人,以扩大其在关内汉族地区的政治影响,违者将受到严惩。

没想到,阿敏竟然一点都不以为意。他一到永平,就对部下说:“既然已经取了城,为什么不屠杀城内的百姓呢?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当时孙承宗率领明军进行大反攻,这厮既不组织抵抗,也不支援邻军,而是下令屠城,把汉官和永平以及迁安的百姓全部杀光,抢走全部财物,然后跑回沈阳。

这场血腥的屠杀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此后,大凌河、锦州军民宁死不降、饿死不投降,与大屠杀有直接关系。

皇太极接到明军反攻的军事报告后,立即派兵紧急援助。接着传来了阿敏弃城逃回老家的消息。黄邰大惊之极,命阿敏守在城外十五里,不准入城,并问其缘由。

三天后,大明崇祯三年、金天聪四年六月七日,皇太极召集所有贝勒大臣,一口气公布了阿敏的十六大罪状。平心而论,阿敏这个家伙的确有他自己的死法。他活该,这滋味太重,不值得同情。

永平大屠杀被弃后,有消息称城中血流成河,这个阿敏死有余辜。其他那些罪名,也明显背离了皇太极本人在登基时立下的誓言。所以细究起来,虽然也不是没有落井下石的嫌疑,比如指控阿敏看不起皇太极、心术不正的罪名就多达11条,让人无法完全信服,但毕竟不是无中生有。皇太极让大家集体讨论解决的办法,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处死阿敏。最后皇太极下令将其禁闭。,皇太极率军围攻大凌河城,强攻不下,死伤惨重。第二天,芒古尔泰找到皇太极,要求归还他派出去的士兵。皇太极道:“听说你的部下总是不服从命令。”芒古尔泰说:“有任务的时候,我的部总是比别人多一倍。什么时候违规过?”皇太子极为恼火,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诬告,我会严查;如果披露的情况属实,违法者必须被绳之以法。”说完,皇太极红着脸准备上马离开。曼格尔泰急了,说:“皇上要表现出公心,解释一下为什么老是对我有意见?因为你是皇帝,我什么都跟着你,你却这么不满!你想杀我吗?”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剑柄握在腰间,盯着皇太极。看到这种情况,芒古台的同父异母兄弟德格一拳打在芒古台身上,骂他说:“你太不听话了。”芒尔泰怒骂:“蠢东西,你竟敢打我!”说着,拔出马刀足有半尺,德格慌忙把他推到一边。皇太极回营后痛骂大将朱贝勒:“他不过是个杀母邀宠的家伙。他怎么能鄙视我到这种地步?”后来他痛斥禁军:“养你有什么用?他拔剑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前护着他?”

现在四大贝勒中,除了皇太极,就只剩下一个贝勒戴珊了。

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时候,戴珊推荐了最好的。那时候努尔哈赤那一代人已经基本去世了。戴珊年龄最大,军衔最高,辈分最高,战功最卓著。他的名声远在阿敏、芒果台之上,气质宽柔,深得众人之心。他是后金乃至清朝决策层的平衡器和稳定器。可能与他母亲佟佳氏和弟弟楚英的经历有关。戴珊谦虚平庸,没有表现出一个领导者的格局和魄力。我们说不准为什么戴珊自动退出汗争,反而全力支持皇太极。有自知之明?六年前和大公主的风流韵事?大局?黄台的人气如何?我们不知道。从戴珊一生的行为来看,可能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

总的来说,皇太极和戴珊的关系还不错,团结多,斗争少。即使有斗争,也从来不涉及根本利益。一经触动,戴珊立即谦让退让,坚定支持皇太极。比如芒果台和皇太极吵架的时候,明明有可能是皇太极错了,戴珊还怒气冲冲地骂芒果台:“这么乱还不如去死!”后来主动提出不与皇太极并肩而坐,使皇太极成功实现了“独坐江南”

天聪九年,多尔衮远征察哈尔,获得了社稷,让后金人认为是天命,从而鼓舞了士气。人们沿袭了当年推举皇太极继承汗位的做法,纷纷立誓拥护皇太极皇帝的称号。皇太极表明因为大贝勒年事已高,可以免于宣誓。戴珊不以为然,主动请缨并最终率先当众对皇太极的皇位进行了沉重的效忠宣誓,表示如果他像芒古尔泰、德格那样心怀不轨,天地不容,不得好死。就这样,戴珊普遍受到皇太极的礼遇和尊重。但是,他们之间的一些摩擦也很有趣,很有意义。在岱山,时不时会做一些让皇太极不舒服的事情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在皇太极,随着威权主义的日益增强,h

按照皇太极的说法,他的妹妹哈达公主脾气暴躁,脾气暴躁,特别喜欢在背后说人闲话,所以属于泼妇和长舌妇的范畴。所以可能是努尔哈赤时代以来姐弟关系就不好。这年九月,皇太极带领众人凯旋迎接多尔衮远征察哈尔。回沈阳的路上,哈达公主和皇太极不高兴,一怒之下先走了。路过戴珊的营地时,戴珊让妻子把公主迎进帐篷,举行宴会,并赠送财富礼物。皇太极知道了这件事,大怒,却不知道会遇到谁。他独自回到沈阳,关上宫门,禁止任何人见他。

几天后,皇太极召集所有贝勒大臣和侍卫,当面声讨戴珊。他发表了长篇大论,大谈家史,倾吐与戴珊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他气愤地问戴珊:“你看她过去和哈达公主关系不好,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哈达公主?”你的意图是什么?然后,他点名谴责了其他贝勒。最后,他生气地说:“你真是一团糟!我会住在杜门,你可以选另一个有权势的人做你的国王。我过自己的生活就够了。后来他大怒回到宫中,关上宫门,再也没有露面。

最后,伤脑筋的贝勒大臣们,联合六名官员,公开审判戴珊,提议改贝勒之名,削贝勒之职,夺十牛唱片,罚鞍马十匹,甲胄十副,白银万两,并提议惩罚儿子萨哈连。然后,大家来到庭前,跪下请皇太极出宫见朝廷。

皇太子赚足了面子,下令赦免戴珊和萨哈连,并处以罚金。

有意思的是,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戴珊和萨哈连成了拥护皇太极称号的最积极的人物。皇太极即位后,封戴珊为“和硕兄太子李”,成为皇帝之下的第一太子。更有趣的是,一年后,戴珊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慈禧太后即位后,制定了限制贝勒诸王护卫人数的规定。戴珊可能不太高兴。有一天,他在没有侍卫的情况下牵着马,腋下夹着床垫去见皇太极,显然是故意给皇太极看的。后来皇太极在位的第二年,戴珊违反规定,给自己多配备了十二名禁卫,并告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皇太极的禁卫也超过了定额。这件事迫使皇太极公开作证。最后证实,他的警卫人数不算多,但还不够。我们知道皇太极在位十七年。这件事的意义在于,皇太极继位汗位十年,做了皇帝两年,戴珊还敢跟他,不把他当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皇帝。

崇德四年年底,皇太极带着众人去叶赫地区打猎。戴珊滑了一跤,伤了脚。皇太极跳下马,亲自为他包扎伤口,为他敬酒,含泪斥责道:“大哥年纪大了,我再三劝你不要疾驰。为什么大哥会受到如此虐待?”然后去打猎回来,命令戴珊坐轿子慢慢骑,一直护送他回家。

三年后,皇太极死了。为了防止内乱,戴珊拥戴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继位,并可能亲手毁了一个打算支持多尔衮的儿子和孙子的一生。就这样,他成为了清初帝国最受尊敬的安全阀,在很高的威望和荣誉下,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一生。虽然他可能总是感到不愉快的深度抑郁。

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戴珊显然不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在他的行动中,他甚至可以部分地欣赏到,不足百万人口的女真,可以取代大明,建立上亿人口的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王朝!

他写了一首《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少, 再摘令瓜稀: 三摘尤尚可, 四摘抱蔓旧 这首诗希望武则天感悟,不要再骨肉相残也许武则天看了这首诗,心 中感动,李显,查旦才保住了

上面的东西你可以受到启发吧。

你爸爸其实已经构成了重婚罪了

和那边有几个孩子,这里还有几个孩子,你妈妈可以去告他重婚罪

1 “抱”开头的四字成语

抱残守缺抱恨终天抱头鼠窜抱薪救火打抱不平抱关执龠抱柱之信抱枝拾叶抱玉握珠抱薪救焚抱椠怀铅抱璞泣血抱朴含真抱火寝薪抱火厝薪抱关执钥抱打不平抱残守阙抱表寝绳抱宝怀珍抱子弄孙抱怨雪耻抱瓮出灌抱蔓摘瓜抱头大哭抱令守律抱恨黄泉抱关击柝抱法处势抱诚守真抱布贸丝别抱琵琶抱瓮灌园抱头痛哭抱屈衔冤抱火卧薪抱负不凡抱成一团抱不平抱冰公事冬寒抱冰,夏热握火怀质抱真怀珠抱玉怀真抱素怀材抱器怀才抱器怀冤抱屈解衣抱火见素抱朴临时抱佛脚琵琶别抱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倾抱写诚送抱推襟吞纸抱犬推襟送抱痌瘝在抱握铅抱椠以直抱怨饴含抱孙言行抱一摘瓜抱蔓载一抱素左拥右抱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守缺抱残守阙抱残痌癏在抱尾生抱柱抱残守缺。

2 抱开头的四字成语,关于火柴油的

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

[释义]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语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正音] 薪;不能读作“chái”。

[辨形] 薪;不能写作“新”。

[近义] 火上浇油 饮鸩止渴

[反义] 雪中送炭 根除祸患

[用法] 用于没能阻止;反而扩大了灾祸。常用来比喻人惹了祸事;自讨苦吃。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①上个月他因旷课;考试没有及格;你不帮他补课;还约他跳舞;这不是~吗?

②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

[英译] 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3 带抱字的成语,抱字成语大全,抱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抱字的成语 详细 〔 抱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详细» 〔 抱佛脚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详细» 〔 抱成一团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

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详细» 〔 抱负不凡 〕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详细» 〔 抱屈衔冤 〕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

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详细» 〔 抱头痛哭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详细» 〔 抱残守缺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

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详细» 〔 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详细» 〔 抱头大哭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详细» 〔 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

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详细» 〔 抱头鼠窜 〕窜:逃跑;乱跑。

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

详细» 〔 抱薪救火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 详细» 〔 抱子弄孙 〕弄:逗弄。

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详细» 〔 打抱不平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 者。

详细» 〔 怀冤抱屈 〕心中有冤屈。 详细» 〔 左拥右抱 〕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详细» 〔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②谓笃守古学古 详细» 〔 抱薪救焚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详细» 〔 投怀送抱 〕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借指投靠 详细» 〔 抱瑜握瑾 〕瑜、瑾:美玉。

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详细» 〔 抱头缩项 〕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 详细» 〔 抱火卧薪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处境险恶 详细» 〔 抱瓮灌园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 详细» 〔 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

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详细» 〔 抱蔓摘瓜 〕顺藤摸瓜。

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 详细» 〔 抱瓮出灌 〕抱着水瓮去灌溉。

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详细» 〔 抱怨雪耻 〕报:报复。

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详细» 〔 抱打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详细» 〔 抱关执钥 〕持门闩,拿钥匙。

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详细» 〔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

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

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详细» 〔 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

详细» 〔 抱朴含真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

详细» 〔 抱璞泣血 〕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详细» 〔 抱枝拾叶 〕犹言舍本逐末。

详细» 〔 怀才抱器 〕见“怀材抱器”。 详细» 〔 怀材抱器 〕犹言德才兼备。

材,才能;器,器度。 详细» 〔 怀真抱素 〕真:纯真。

素:质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

亦作“怀质抱真”。 详细» 〔 怀珠抱玉 〕见“怀珠韫玉”。

详细» 〔 解衣抱火 〕见“解衣包火”。 详细» 〔 守阙抱残 〕见“守缺抱残”。

详细» 〔 守缺抱残 〕亦作“守阙抱残”。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

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 详细» 〔 送抱推襟 〕真诚相待的意思。

详细» 〔 吞纸抱犬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详细» 〔 尾生抱柱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

详细» 〔 以直抱怨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详细» 〔 摘瓜抱蔓 〕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详细» 〔 怀质抱真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详细» 〔 怀才抱德 〕抱:胸怀。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详细» 〔 终天抱恨 〕终天:终生;抱:胸怀;抱恨:含恨。

终生抱有遗恨 详细» 〔 明月入抱 〕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4 抱字开头的成语

抱负不凡、

抱椠怀铅、

抱表寝绳、

抱屈衔冤、

抱令守律、

抱怨雪耻、

抱关执龠抱薪救火、

抱残守缺、

抱头鼠窜、

抱布贸丝、

抱诚守真、

抱头痛哭、

抱柱之信、

抱关击柝、

抱朴含真、

抱打不平、

抱恨终天、

抱成一团、

抱玉握珠、

抱瓮灌园、

抱宝怀珍、

抱法处势、

抱残守阙、

抱头大哭、

抱火卧薪、

抱璞泣血、

抱关执钥、

抱火寝薪、

抱火厝薪、

抱瓮出灌、

抱子弄孙、

抱恨黄泉、

抱冰公事、

抱枝拾叶、

抱蔓摘瓜、

抱薪救焚

5 抱字开头成语

抱残守缺: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抱恨终天: 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抱头鼠窜: 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抱薪救火: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抱关执龠: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抱柱之信: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抱枝拾叶: 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抱玉握珠: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抱薪救焚: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抱椠怀铅: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指勤于写作、校勘。同“握铅抱椠”。

抱璞泣血: 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抱朴含真: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关执钥: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抱打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抱表寝绳: 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抱宝怀珍: 怀: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抱子弄孙: 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抱怨雪耻: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抱瓮出灌: 抱着水瓮去灌溉。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抱蔓摘瓜: 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

抱头大哭: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抱令守律: 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抱关击柝: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抱法处势: 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抱布贸丝: 布:古代一种货币;贸:买卖。带了钱,来买丝。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

玄宗后期之乱的几大主角均已出场。李林甫已位极宰相,巧舌如簧,与内宫及宦官深结,颇受玄宗宠信。玄宗还册封已故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为寿王妃,后成为玄宗的宠妃杨贵妃。通鉴如此记载安禄山出场:“张守圭使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奚、契丹叛者,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守圭奏请斩之。禄山临刑呼曰:‘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为是否杀他,玄宗与张九龄数次争议,玄宗放其生路。注释则又列出关于安禄山另外几种说法,谓安为互市牙郎,因盗羊事发被拘。与他同生于一里的,还有同为杂胡的史干,当时也是互市牙郎。也是颇有心机,因设计坑杀奚兵有功,屡迁至将军。去朝廷奏事,玄宗很是喜欢,赐名史思明。

杨洄上奏太子瑛、鄂王瑶、先王琚欲谋反,玄宗问李林甫,李说,“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玄宗于是将三王废为庶人,后又赐死。李林甫数次劝说玄宗立寿王瑁为嗣,玄宗属意更年长的忠王。一直拿不定主意,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三子又杀,而继嗣未定。日夜忧思,饭量大减。高力士问为何,“上曰:‘汝,我家老奴,岂不能揣我意!’力士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上曰:‘汝言是也!汝言是也!‘”于是立忠王玙为太子。

玄宗之时,版图辽阔。直接管辖的州有331个,羁縻州800个,边疆设十个节度使和经略使。“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此外还有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及岭南五府经略使。加上长乐经略、东莱和东牟守捉,边镇共拥兵49万,马8万余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维持庞大帝国,威仪有了,但耗资巨大。

历朝奸相不少,如李林甫这样的,还真是少见。通鉴花很大篇幅写其恶行,成语口蜜腹剑就是来源于对他的描述(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因太子非自己所荐,恐怕日后祸及自己,就不断陷害太子。“林甫自以多结怨,常虞刺客,出则步骑百馀人,为左右翼,金吾静街,前驱在数百步外,外卿走避;居则重关复壁,以石甃地。墙中置板,如防大敌,一夕屡徙床,虽家人莫知其处。”何苦来哉!

玄宗时有种盛极而衰的感觉。玄宗做王子凡及至当政前期,真是颇有太宗之风。勇武果断、宽厚待人、励精图治且识人善判,然越是老迈越昏庸,统驭之术也粗疏了许多。“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最高统治者也适用啊。朝政均交由李林甫打理,李心胸狭窄,不欲他人起来取代自己。最后的结果是优秀的军事官无法到朝廷任职,而各大节度使均是胡人,造成内轻外重,尾大不掉,埋下致命病根。玄宗宠信安禄山,更是养痈遗患。早已不成气候的宦官,此时又成一支重要力量。高力士对玄宗的影响力无人能比,朝廷百官均阿附于他。连太子均称他为兄,百官敬称他为翁,驸马则尊称为爷。好在高较谨慎,善观察时事,不敢强横。玄宗晚年耽于享乐,专宠杨贵妃,兼及其三姐妹,称他们为姨,权倾天下。三人入宫,连玉真公主都得给他们让位。杨氏五家,势重一时,终于在杨国忠手里酿成大乱。

高仙芝是高丽人,后升至安西四镇节度使。他假意与石国相约和平,却带兵偷袭,俘虏其国王与部众,并将其公主纳为小妾,并将该国老弱一并杀掉。仙芝性贪婪,将金银财宝劫掠一空,尽归其家。石国位于药杀水旁,也即现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是去天竺必经之地,西域昭武九国之一。石国太子逃脱,将高卑鄙行径告诉各胡国,诸国大怒,于是私下联络声势甚盛的大食帝国,共同攻打安西四镇。高听说后,带领三万大军攻大食。深入七百余里,到达怛逻斯城。正好与大食军队相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这是历史上著名战役,大唐西扩步伐自此止步。

玄宗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高回答说,我听说云南征讨南诏数次大败,而边将又拥兵太多,不知陛下用什么来控制他们!恐怕一旦引发祸乱,就难以挽救了。陛下怎么说无忧呢?玄宗回说,“卿勿言,朕徐思之。”注释称,玄宗岂能无动于衷?“祸机将发,直付之无可奈何,侥幸其身之不及见而已。”南诏之征屡败,战死几二十万兵,而杨国忠则不断佯传捷报。此时,安禄山已兵发渔阳,所向披靡。玄宗欲亲征,让太子监国。杨国忠大惧,知太子讨厌杨家,与其三姐妹抱头痛哭,并说服杨贵妃竭力阻止。高力士倒看得清楚,玄宗让其畅所欲言时,他说,“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

玄宗时节度使均非汉人,民族各异,彼此之间也是相互瞧不上,矛盾重重。安禄山是胡人,哥舒翰是突骑施人,两者矛盾很大。哥舒翰又与安思明有隙,安思明是粟特人。安思顺知安禄山有反意,就先入朝廷报告。后玄宗因此也未追究安思明,哥舒翰却让人假造了一封安禄山写给安思明的信,在关门抓获并献给玄宗。并指出安思顺七宗罪,要求诛杀他。安思顺与其弟被杀,家属均被流放。哥氏虽是一员虎将,但醇酒美妇,以致早衰。此事做得也够阴险的。

杨国忠此人是个混混,因族妹杨贵妃受宠,他也飞黄腾达,当上了宰相。他曾对人说,“吾本寒家,一旦绿椒房至此,未知税驾之所,然念终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极乐耳。”一心享乐,又擅权,与诸节度使皆交恶,尤其是安禄山。安正好以他为借口反了,玄宗只好仓皇出逃四川。不过路途中遇兵变,杨国忠被杀。后又兵谏玄宗,要求赐死杨贵妃。玄宗不干,“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说得也没错,通鉴中还甚少列举杨贵妃的恶行,除杨家鸡犬升天、她与安有不清不楚关系外,似乎很少干政。高力士回应,“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只好令高将其缢死佛堂。杨氏一族均被清除。

肃宗即位,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后期生活奢靡,每设宴即有乐队伴奏,当时安禄山一见就很喜欢。攻下长安之后,就令搜罗乐工、乐器、乐衣及马、犀、象等,尽皆搬去洛阳。司马光评论说,“圣人以道德为丽,仁义为乐;乐故虽茅茨土阶,恶衣菲食,不耻其陋,惟恐奉养之过以劳民费财。明皇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自谓帝王富贵皆不我如,欲使前莫能及,后无所逾,非徒娱己,亦以夸人。岂知大盗在旁,已有窥窬之心,卒致銮舆播越,生民涂炭。乃知人君崇华靡以示人,适足为大盗之招也。”

安禄山自起兵之后,眼睛昏花,逐渐看不清东西。身上又生恶疮,性情越是急躁,动辄因小事鞭笞杖打臣下,甚而杀之。深居禁中,手下大将均不得见,皆由严庄代为处理。严庄虽大权在握,也经常挨打,宦官李猪儿被打得更多,安之左右,人人自危。然后,严庄联络安太子庆绪及李猪儿,严与安持兵立于帐外,李持刀入内砍安禄山腹部。安之手下,均不敢动。安欲拿枕旁刀不得,摇动帐篷立柱大喊,“必家贼也。”肠流出数斗而死。太子等在帐内深掘数尺,将安埋葬。一切搞掂后,才发丧,庆绪即位。

将军王去荣因私怨杀了本县县令,当死,高宗却以他善用石炮为由,发令免死,让其作为普通士兵到陕郡効力。中书舍人贾至未马上下敕书,而是上表反对,“陛下若以炮石一能即免殊死,今诸军技艺绝伦者,其徒寔繁。必恃其能,所在犯上,复何以止之!”肃宗让百官讨论,太子太傅韦见素等人认为,“法者天地大典,帝王犹不敢擅杀,是臣下之权过于人主也。”“于律,杀本县令,列于十恶。而陛下宽之,王法不行,人伦道屈,臣等奉诏,不知所从。”并称,“王法有无,国家乃为之轻重。此臣等所以区区愿陛下守贞观之法。”肃宗未听从。

李泌出身名门,早有才名。肃宗亦很看重他,与其形影不离,他的策略也颇为见效。一日,他对肃宗说,“臣今报德足矣,复为闲人,何乐如之!”肃宗不许,李泌称自己有五不可留,让肃宗放了他,可免自己一死。在谈及太子广平王及建宁王兄弟时,李泌提到了武后的四个儿子,太子弘因聪颖被杀,又立贤为太子。贤很忧惧,作了《黄台瓜辞》,想以此感动武后。辞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李泌进而说肃宗,“今陛下已一摘矣,慎无再摘!”港岛李超人也曾在报章上做广告,引用此典:“黄台之瓜,岂堪再摘!”极其沉痛。

唐朝盛势不再,昏招迭出。如对史思明归降的处理,如对附逆众臣的处理,问题均很大。在此艰难时刻,玄宗与肃宗父子俩依旧还玩着游戏,今天你封我个尊号,明天我还你个尊号,圣皇大圣之类的帽子乱飞。且还不断坏了规矩,留下祸根。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死去,肃宗派使臣去慰劳军士,并考察军中想立之人。高丽人李怀玉时任裨将,杀了王玄志之子,推选姑姑之子侯希逸为军使。朝廷竟然认了,任命侯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司马光对此大为感慨,认为坏了制度。“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

郭子仪军败,史思明屯兵邺城南,安庆绪则闭门拒史。手下诸将说:“今日岂可复背史王乎!”史颇使手腕分化其手下,并派人去诱安庆绪前来。安很困窘,不知如何办。于是派人上表向史称臣,称待史解甲入城,将奉上玺绶。史一边说“何至如此!”一边将表让众将士看以试众心,大家均山呼万岁。他回安信,也不称臣,说愿为兄弟之国。安大喜,称要歃血同盟。史同意了,安只带三百骑到史营。史已布置好兵士严整以待,并引安及四个弟弟到庭下。安先稽首拜谢,话音未落,史勃然变色,“尔为人子,杀父夺其位,天地所不容。吾为太上皇讨贼,岂受尔佞媚乎!”斩安庆绪及诸弟,夺邺城。后自立为大燕皇帝。

现皇肃宗与上皇玄宗,两人虽是父子,关系微妙,相处颇难。历史上类似者亦不少,如南宋时的高宗与孝宗之间,即是如此,《武林旧事曾有记述。即使两人之间其乐融融,概无芥蒂,也会众臣借助这种关系,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通鉴在此卷中花了很大篇幅,叙述了肃宗与玄宗之间的一些互动。有些事件甚是蹊跷,颇为可疑。通鉴将其归之于权臣李辅臣,认为是李出生低微,后来飞黄腾达,玄宗周围的人皆看不起他。李心里痛恨,又想建立奇功来巩固自己地位,由此挑拨肃宗父子关系。其实,肃宗如对玄宗心无防备,怎会令李辅臣上下其手?

玄宗喜欢兴庆宫,自蜀归来即长居于此,陈玄礼及高力士一直陪着他。还时不时登上长庆楼观看下面人流,百姓向其山呼万岁,他还经常让人到楼下设酒食供食,有时还让将军等上楼设宴款待。李辅国乘机上言:“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谕不能解,不敢不以闻。”兴庆宫原有300匹马,李矫沼只保留十匹。玄宗对高力士说,“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李还令六军将士,号哭叩头请玄宗迁居太极宫,并不许陈与高随同。后又将高等内侍流放,罢了陈的官。玄宗心情很是糟糕,身体越来越衰弱。通鉴称肃宗心有不满,只是碍于李握兵权,隐忍未发。

史思明与安禄山一样,也算死于自己儿子之手。史的长子是史朝义,常随其父带兵,颇受士卒素爱。但史思明却喜欢小儿子朝清,常想杀掉朝义,换朝清为太子,却常被其手下坏了事。他派朝义做前锋攻打陕州,却遭败绩。他认为是朝义怯战所致,并称,“俟克陕州,终斩此贼。”朝义很害怕,其手下诸将劝其谋逆。朝义同意了,但要他们匆惊扰其父。其手下带兵直入史思明卧室,史正如厕,忙跳到马厩骑马逃走。射中手臂落马后落马被抓,听说是朝义所为,叹曰,“我朝来语失,宜其及此。然杀我太早,何不待我克长安!今事不成矣。”后杀了史思明,以毡裹尸,运回洛阳。史朝义即位。

玄宗、肃宗相继驾崩,肃宗死前已让太子监国。本来权臣李辅国与张后互为表里,专权用事,后来两人发生矛盾。肃宗病重,张后让太子诛杀李辅国,太子以必惊扰肃宗否决了。张后自己找人带兵诛杀李,谋泄,反被李辅国所杀。代宗即位,李恃功更是强横,公开对代宗说,“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代宗心有不满,畏李手握禁兵,只能忍耐。后程元振欲分李之权,支持代宗削权李辅囯。官员们欢欣不已,李恐惧,上表逊位。代宗同意,李愤而出言,“老奴事郎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

代宗当太子时,就对李辅国专权,心中甚是不平。上位之后,认为李有诛杀张后之功,不想公开杀掉李辅国。有一天深夜,有盗贼进入李家,砍掉了李的头及一只胳膊逃走。统纪则如此记述:“辅国悖于明皇,上在东宫,闻而颇怒。及践阼,辅国又立功,难于显戮,密令人刺之,断其首,弃之溷中,又断其右臂,驰祭泰陵,中外莫测。后杭州刺史杜济话于人曰:‘尝识一武人为牙门将,曰:某即害尚父者。’”代宗下令追捕盗贼,并抚慰李家,让人雕了个木头给李辅国安上下葬,仍追赠他为太傅。代宗亦是个狠主儿。

所谓盛唐气象,真是极其短暂;后人心往神驰地梦回大唐,恐怕会经历很多的战乱。史朝义逃入林中自杀,安史之乱平息。作为平定的主要功臣之一仆固怀恩(另外两人为郭子仪和李光弼),又开始联络回纥与吐蕃作乱。不过,此时最大的威胁,则是来自吐蕃。“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㵛、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吐蕃甚而攻占京都,劫掠长安。

唐朝自武德年间起,就开疆拓土,向西连接西域,并设置都督、府州县治理。开元年间,又设置了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和北庭节度使,统治西域之地,每年都征募内地壮丁为戍卒,以丝帛为军资,屯田产军粮,并蓄养马牛。远离京城,耗资巨大。安史之乱时,边境精兵均被征召入内平叛,西域只剩下老弱残兵驻守,吐蕃不断蚕食。数年之间,西北数十个州相继沦陷,自凤翔以西,汾州以北,尽归吐蕃。开疆容易,但守住很难,往往成为帝国沉重负担。汉武时如此,唐时亦如此。唐此时府库空虚,为发百官薪而征天下青苗税;为赏回纥胡禄都督缯帛十万匹,只得向百官薪俸征税。

回纥与吐蕃联合围攻泾阳,郭子仪命大军严守而不战。后回纥与吐蕃听说仆固怀恩已死,由是不相睦,分营而居。郭子仪派人游说回纥,回纥不相信郭还在,希望面见一晤。郭不顾部下反对,只带数骑赴回纥营。郭解甲扔枪进帐,对方大惊,稽首而拜。郭令取酒,与酋长共饮。郭将酒洒在地上,起誓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亦万岁!有负约者,身陨陈前,家族灭绝。”郭不废一卒言说回纥,令回纥罢兵。

郭子仪功勋很大,连皇上也防着他,他小心谨慎,倒也安然无事。代宗将其女升平公主嫁给了郭的儿子郭暧,公主脾气大,郭暧亦是不知天高地厚。两人吵架,郭暧说,“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此话真是有杀头之祸的。公主非常怨恨,飞车回宫告知代宗。代宗还算明理,说,“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天下岂汝家所有邪!”并劝公主回去。郭子仪听说后,将郭暧关押起来,等候定罪。代宗却对他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郭回家后,打了郭暧几十大棍。这真是实力坑爹的实例,郭暧无甚本事,口气还大。其父正受怀疑,他还说出可能灭族的话来。这种儿子,郭子仪其实应该当场杖杀。

鱼朝恩本是个小宦官,为肃宗所宠信,地位渐重。后因救驾有功,被代宗封为天下观军容使,统率神策军。代宗也经常与他讨论军国大事,鱼势倾朝野。鱼喜欢在大臣中高谈阔论时事,连宰相元载也不放在眼中。鱼每向上奏事,均期望按己之意行事。凡朝廷之事未让他参与,他就大怒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代宗很不高兴。后来鱼又为幼小的养子索紫衣,代宗尚未答应,有司即已拿出紫衣为其子穿上。代宗更是气愤。元载听说,即献计代言除掉鱼。一场针对鱼的行动在秘密调遣之中,鱼仍不觉。寒食节代宗宴亲信,宴后留下鱼论事。即指责鱼有异图,鱼傲慢地为己辩解。代宗左右将其擒拿并勒死,对外宣称其接诏之后自杀。

代宗当政时期,确属内忧外患。节度使们尾大不调,对皇上的命令阳奉阴为还算给面子,有的则是公开抗命。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拥兵自重,代宗将自己女儿永乐公主嫁给其子以笼络,田却更是骄横不已。数次攻打占据周边州县,甚而反叛。失败后只是上表言罪,代宗也无法追究。而宰相元载亦是在朝廷专权已久,大结私党,广纳贿赂。代宗容忍已久,就想杀了他。又害怕走漏消息,只能给自己舅舅左金吾大将军吴凑密谋。正好有人告元载等人夜祷鬼神,图谋不轨。代宗就让吴凑在政事堂将他们逮捕,并收捕其余党。赐元载自尽于万年县,元称愿快死。主事官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就脱下臭袜子塞进元载嘴里,将其杀死。

元载当政,重外官而轻京官,“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杨绾、常为上奏称京官俸太薄,代宗才诏令加薪,“岁约十五万六千余缗。”当时,代宗曾每天赏赐朝廷高官宫廷佳肴,可供十人食用,并成为惯例。常为等上奏,称赏赐所费昂贵,请求去此惯例。又想辞去堂封,同仁认为不可,才未行。时人讽刺常,“朝廷厚禄,所以养贤,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司马光认为,“君子耻食浮于人;之辞禄,廉耻存焉,与夫固位贪禄者,不犹愈乎!”京兆尹黎干奏秋雨连绵损害庄稼,户部侍郎则称不实,代宗派御史前去查看。回奏,“所损凡三万余顷。”但渭南县令刘澡却称,县境内青苗未损。代宗不信,又派御史前去查看,损伤三千多顷。代宗感叹,“县令,字人之官,不损犹应言损,乃不仁如是乎!”

©本文版权归 优游卒岁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2

点赞

转发

收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24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