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省份代表性戏曲的名称是什么

陕西的省份代表性戏曲的名称是什么,第1张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陕西戏曲主要是秦腔,俗名叫乱弹,也有叫恍恍,陕西省是我国的一个剧种众多并各具特色的戏曲大省。

2、陕西戏曲广,主要是秦腔。俗名叫乱弹,也有叫恍恍。第二是汗调,又叫土二黄。第三数眉户,音调很悠长。有的叫曲子,渭华较擅长。还有碗碗腔,线腔同州梆。关中唱道情,富平阿宫腔。商洛花鼓戏,乾县弦板腔。陕北二人台,陕南八岔乡。风格不一样,群众爱欣赏。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首届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并且在这里和在座的专家与艺术家们分享我对秦腔乃至对当代戏曲发展的认识。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周至秦腔剧团的成功经验,并且探索如何从这个剧团的成功经验出发,分析秦腔的现状,思考秦腔的发展以及未来。

有关秦腔的发展现状,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评论与认知。但是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秦腔与戏曲领域的其他剧种一样,都在经历一场危机,这场危机大约从20年代中叶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将要过去的迹象。诚然,不同地区的不同剧团,生存现状大相径庭,其中固然有些剧团很难坚持商业演出,也有不在少数的剧团,每年的演出场次可以达到300场以上。剧团的演出收入与政府拨款之间的比例也相距悬殊,相对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戏曲剧团,基本上完全依赖政府的拨款度日,同样也有数以百计的基层剧团,基本上得不到政府的资助,却依然可以正常运转。不过,即使是那些运行状况看似良好的剧团,在它们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面临许多变数。因此,从整体上看,我们为戏曲剧团的现状与未来担忧,决非多余。秦腔也是如此。就像周至秦腔剧团这样优秀的县级剧团,虽然运行良好,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以及从它的艺术与经营发展空间看,依然有诸多可以提升之处。

西北地区的许多同行都意识到秦腔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无数无法逾越的困难,但这些困难绝大多数是有普遍性的。换言之,人们通常所谈论的秦腔面临的那些困难,多数都不是秦腔所特有的;类似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在各剧种都普遍存在。比如说市场的不振,尤其是在城市地区,无论是如西安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地县级的中小城市,剧场演出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而通过城市剧场售票的方式经营的演出,更被人们视为畏途;许多剧团生存十分困难,演职员的收入很不理想,很难达到社会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与同等年资的公务员相当;还有政府部门的投入不足,越是基层的剧团,投入就越是有限,甚至完全没有。从艺术角度看,大量优秀的传统剧目失传,特别是传统经典剧目的高水平传承,早就成了这个时代戏曲界积重难返的难题,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剧团的保留剧目严重不足。至于新剧目创作方面,同样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数十年来,除了那些早已名存实亡的剧团以外,多数地区的戏曲剧团,都不同程度地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目,然而这些剧目中能够在舞台上持续演出的却少而又少。而人才的断层,既是戏曲行业整体不振的结果――行业不振决定了它必然会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又是这一行业在整体上难以回复其理想状态的原因。这些现象,都在各不同剧种的基层剧团普遍存在,而且,并不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剧团和戏曲就困难,类似的现象在东部地区也屡见不鲜。

不少同行都将秦腔以及戏曲整体上面临的这些问题,归之于**电视、流行音乐以及网络游戏等多种娱乐方式的渐次出现,认为是它们分流了戏曲的观众,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想当然的解释。事实上戏曲面临的问题,不是它的观众被“分流”了,而是它赖以生存发展的演出市场的崩溃或几乎崩溃。没有任何新的艺术样式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够将持续千年的戏曲挤出舞台――古今中外也没有相似的例子,说明哪种新兴艺术门类或现代娱乐方式,曾经或已经对某种传统艺术造成过如此大的冲击。

戏曲演出市场之所以趋于崩溃,其原因非常复杂,需要细细分剖。

从大的背景上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受到不间断的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固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多位领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都是十分粗暴的,他们简单化地否定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试图以西方引进的文化与艺术取代民族文化传统。这一思潮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那就是全盘接受与引进苏联的文化艺术理念,甚至以行政的力量,迫使各传统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按照苏联的艺术观念、表现手法与价值体系,去改造中国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又一拨强大的冲击。长期以来,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传统都缺乏应有的敬畏,对戏曲缺乏应有的情感,而青少年一代尤甚。西北地区的民众对秦腔曾经普遍存在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现在的西北地区,毫无保留地欣赏甚至迷恋秦腔的人还有多少?即使是秦腔业界的那些佼佼者(或者说“尤其是”秦腔业界内的佼佼者),提及秦腔时也经常持有态度暧昧的“两分法”,时时不忘记提及其中的所谓“糟粕”,对秦腔大量的经典剧目,都不敢或不能全身心地去钟爱。这是曾经备受社会各界青睐的戏曲历经短短的几十年就迅速被社会边缘化的最为关键的原因。

戏曲的衰落还有其自身的原因。准确地说,当人们感慨于戏曲的衰落时,多数场合这种感受主要源于对国营剧团的境遇的认识,当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的国营剧团一方面获得政府巨额补贴,一方面仍然困难重重的同时,往往是在同一地区、同一剧种,却有数以百计甚至更多的民营剧团,完全没有任何外在的支持,却完全能够依赖市场演出生存和发展。当我们考察国营剧团所面临的种种窘境时,便发觉正是因为一种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艺术规律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国营剧团戏曲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导致戏曲艺术与普通观众日益疏离,这成为观众离开戏曲、离开剧场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不能不提及的具体原因,是数十年来城市地区剧场的严重缺失。城市地区发展演艺行业所必须的公共剧场建设不受重视的现象,并不止于改革开放之初,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总是先压缩和限制剧场这类公共设施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各城市大规模缩减剧团时起,各城市就经常出现拆毁剧场设施的现象;但是情况最突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原先已经建成的演出场所也被改建成商场,其中包括在这以后国家为剧团建造的剧场和排练场。几十年来演出场所的建设一直不受重视的结果是,各大中城市的演出场所十分稀缺,尤其是条件适宜、大小适中的剧场严重欠缺。许多同行以为剧场的缺失是演出市场不景气的结果,殊不知剧场建设与经营与演出市场的景气之间本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而如果从晚近的戏曲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适宜经营的剧场的缺失,是城市地区戏曲演出市场崩溃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情况是,全国各地除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以外,甚至连西安、武汉、沈阳这些作为区域中心的大城市,也少有戏曲的剧场演出;我们都知道陕西戏曲研究院在西安经营“天天有秦腔”的活动有多困难,尽管它的经验很值得推广,但是假如演出市场更正常一些,这样的经营本该非常容易。从全国范围看,许多有数百万人口的省会级城市,都只有一两个、两三个可以勉强保证演出的剧场,其中,每年各剧场的戏曲演出场次也非常有限,更不用说中小城市、地市级城市。多年来我一直强调,我们看今天的戏曲演出市场,容易忽视中小城市,而这类城市的演出状况,恰恰是最能够折射出目前戏曲行业的现状。近几个世纪,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演出市场中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开始凸显,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城市演出市场已经基本成熟,相对于农村地区主要以广场方式演出的经营模式,全国各地都先后出现了以售票方式经营的城市剧场,戏曲因此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剧场的建设是城市戏曲演出市场急剧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样,20世纪50年代之后,剧场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逆转,直到今天仍未有根本好转。就以周至为例,尽管这里有数十万酷爱秦腔的民众,却未能支撑起这个发展迅速的城市的剧场演出,保证这个城市每天都有一家剧场有高水平的秦腔演出,更不用说数家剧场的相互竞争。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各地剧场建设的投入急剧增长,可惜的是,这部分增长主要被投放在建设大型的标志性的剧场上,运营成本普遍过高,难以正常经营戏曲演出,因此与普通民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之间就无法建立起必要的联系,最终,它们难以产生激活城市演出市场的效果。在我看来,这是戏曲危机出现并且仍在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对农村演出市场以及活跃在农村的民营剧团做了多年深入研究,其成果《草根的力量》受到许多同行的关注,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戏曲行业可以靠农村演出市场的发育或民营剧团的发展重新获得生机,相反,只有城市演出市场的复苏,戏曲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令人欣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以及知识分子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随着国家更主动更积极地张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戏曲界在内,从经典剧目到传统表演手段,其意义得到越来越正面的肯定。现在普通民众对它的认知,已经开始朝好的方向转化,这对于戏曲从整体上摆脱危机,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国营剧团的体制改革正在推进,尽管这一改革还有许多未知的变数,它对戏曲整体的效果还有许多争议,但是如果剧团本身能够顺应这一趋势,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改革未必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样,如果能够适时推动国家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重心的改变,能够保证若干年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有一批规模与条件适中,适应戏曲市场化演出的剧场,包括秦腔在内,戏曲在整体上走出困境,并不是没有希望。

在戏曲演出市场的经营方面,周至县剧团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而中菲集团以周至县剧团为核心,注入民间资本,让多家县级剧团成为秦腔市场化演出的联合体,借此营造集约化的演出集团,更足以说明这一领域大有可为。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也殷切希望,已经拥有成功运作周至县剧团等表演团体可贵经验的中菲集团和梨园文化公司,能够看到城市秦腔演出市场无穷的发展潜力,在修复城市演出市场、把市场做大等方面做出成绩,引领农村地区的秦腔演出,重新形成城乡互补的戏曲演出空间。我相信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还要提到这次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这是中国秦腔艺术节期间的重要学术会议,在秦腔发展史上,还有另一层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特殊意义在于,这次以秦腔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讨会,它的背后是中菲集团以及梨园文化发展公司,这说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觉悟到文化的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觉悟到精神文化领域的建设,对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我想,我们既在这里探讨秦腔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在此探讨秦腔学术研究的道路。在这两条互为奥援的道路上,期待出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能够让这路越走越宽。■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

秦腔

一、皮影戏

  陕西皮影戏,约在明中叶到清代,在陕西兴平、礼泉、永寿、乾县、长武、彬县一带,逐渐扩展到各地。礼泉现有皮影世家,仅清末就有十多家五世排演皮影的,最著名的是新时乡鹁鸽寨村王天德,他一家五代演皮影戏,王天德演出的皮影戏《十八国临潼斗宝》以及为乾县排练的自编戏《紫金簪》,多次获得省、地级最优奖,他的自编戏《战金山》、《紫金簪》、《重安桥》等32本,唱遍了陕甘两省,制作的皮影《西游记》、《封神榜》,还被选送广交会及港、澳、莱比锡等地展出。

  皮影戏在唱腔上多以阿宫、碗碗腔为主,也有采用秦腔的,乐器以板胡(也叫梅胡)、三弦、二弦为主,打击乐均同秦腔。

  皮影刻制,多以生牛皮作干片刻制,可涂各种颜色,剧中人物头像是固定的,身子可以混装,但男女、文武不能混淆,房屋、桌椅和飞禽走兽可以随时调整。皮影戏一般由4—7人组成,一个挑竿(俗称耍线子),一人打鼓兼敲锣、拍钗,一人吹笛兼吹唢呐,一人拉二胡,一人拉板胡,演出时,在车上或桌子上撑布幔(俗称亮子),后上方挂灯。过去,由于以皮影戏谋生,7—10人的也常有,行家称“七紧八慢九消停”,显得自如。

  皮影在各地都分流派,如兴平的西府皮影,在县内还分东路、西路;陕北吴旗皮影,按声腔也分两大派,即东路皮影唱碗碗腔,以李作模和张富贵戏班子为代表;西路皮影,唱陇东道情,以庆阳人魏忠堂和吴旗李生华、许彦让为代表。演出节目有《九华山》、《九莲灯》、《杀子报》及现代剧《血泪仇》、《穷人恨》、《红嫂》等。随着科技进步,陕西旬邑、永寿等地,在制作头像上,制出的胶片皮影,涂以色彩,在前幕灯光照影下,更显得清晰美观。

  二、木偶戏

  陕西木偶戏,以兴平、武功、宝鸡、铜川、富平、合阳、华县、华阴、渭南等地有名,演出和皮影戏大致相同,不同处是昼夜兼演,导具简朴易搬,唱腔一般是“风搅雪”(即秦腔、眉户、阿宫、碗碗腔不限),以拥有演员所定。关中木偶戏,多以秦腔表演,长安、高陵的《袁克勤剧社》、《同乐社》,曾先后搭班,演出《下河东》、《金沙滩》、《黄河阵》等,誉满三秦,建国初袁克勤还带木偶剧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其精湛演技,驰名国外。

  木偶戏的题材,多选英雄传奇和神话故事,用以表现木偶的特殊功能,如《袁克勤木偶剧社》演出的《猪八戒吃西瓜》、《游西湖》、《杀裴生》、《闯宫抱斗》等,就有许多特技绝招,为其它剧种所不能代替。

  三、线胡戏

  在陕西的东府华县、合阳一带,民间流行一种“线胡戏”,其表演人物全是演员在上面挑线,以手指勾连相耍,巧妙灵活,栩栩如生。唱腔基本同皮影、木偶戏,有的是碗碗腔或阿官腔,有的是梆子戏(秦腔或铜州梆子)。民间遍传,线胡戏,如眉户戏一样,人们“一看再看发迷,百看千看不厌。”

  四、花鼓戏

  陕南民间,还流行一种花鼓戏。花鼓戏,也叫“跳花鼓”、“舞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本流行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一带,均从民间花鼓舞发展而来。由于某些原因,汉民族居住不断迁徙,陕南安康、商洛山村一些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客户,逐步引进和保留了花鼓戏一些传统节目,商洛花鼓戏最有名,如三人表演的《抢板凳》、《抢手帕》等。建国后,商洛花鼓首次排演《夫妻观灯》,在省上会演获一等奖,不久拍成**发行全国,以后又相继创编演出《桑园人家》、《水轮飞转》、《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优秀节目,荣获多次佳奖;《屠夫状元》、《六斤县长》还被拍成**、电视剧全国放映。花鼓戏文武乐器均以小鼓、小锣、铙钗、板牙子、二胡为主,曲调名目繁多,唱腔多为“筒子腔”,拖音长,节奏感强,和谐、中听,是文艺园地一朵奇花艳葩,群众颇为喜爱。

                                                                                                                                                  参考

  

陕西其他戏曲种类-福客民俗词典-中国最大的民俗词库!

http://dictfolkwcom/Old_dictaspid=3370

什么是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是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市,久为华阴市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非常追求自在、随兴的痛快感,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此类表演方式也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从西汉滥觞至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它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其在百花竞艳的奇苑中独芳异彩。2006年6月华阴老腔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阴老腔的起源

老腔名称的来源说法有二,一是与当地流行的其他剧种相比,年代较早,尤其是音乐显得古朴悲壮、沉稳浑厚、粗犷豪放,为古老之遗响,所以称为老腔;二是由于它是从湖北老河口的说唱传到华阴演变而成,所以取老河口第一个字来命名为老腔。

华阴老腔的分类

华阴老腔分阿宫腔和弦板腔两个大类。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该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其特点是娴雅婉转,钢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同时,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弦板腔作为皮影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音乐形式比较单调,唱腔通常都是上下两句反复,"二次板"与紧板更似说唱性的"板壳子"。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

华阴老腔的崛起

秦腔之困:“年轻人觉得秦腔土”

近日,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带着团队来到了西安,筹备两档戏曲类季播节目《擂响中华》《醉梨园·最中国》。节目录制中,秦腔、蒲剧、河北梆子、眉户、碗碗腔等地方剧种的名家新秀汇聚舞台,各展风采。

“总说老祖宗的东西好没有用,你必须展现出来让别人觉得好,那才是好。今天很多年轻人离戏曲和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了,我们更有必要做激活传统文化的事情。”白燕升说道。

陕西现有地方戏曲剧种25个,是我国戏曲发祥地之一。中国戏曲最高学府“梨园”就出自唐代长安。然而,作为戏曲大省的陕西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地方戏曲的受众很难突破原有的“圈子”,由于市场有限,陆续有剧种濒临失传的边缘。地方戏曲应如何让本来不喜欢和不了解戏曲的人都能跨进这个门槛?

“年轻人觉得秦腔土”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音调激越高亢、节奏鲜明,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走进秦腔剧场,顺着喝彩声望去,大多是年龄偏长的中老年人。

秦腔受众面老龄化的问题引发许多秦腔从业者和业内专家的思考和担忧。

“现在秦腔不管是在专业队伍还是演出剧目上都在萎缩,尤其是民营的基层剧团处境都很困难。”中国秦腔网首席执行官刘彭涛说。18年前,刘彭涛创建了中国秦腔网,初衷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认识和喜欢上秦腔。

在张宁看来,欣赏戏曲就像喝茶,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难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慢慢“品茶”的氛围, “我们有时一句能唱一分钟,听不懂的人可能早就没耐心听了。”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字民曾对秦腔的剧本进行过分析。他感到一些秦腔剧目中故事还是太过传统,宣扬的思想、传播的内容种类很难跟现代人进行对话,“比如,秦腔中关于帝王将相的内容较多,和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相比,观众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观众培养得从娃娃抓起。

“年轻人对戏曲不喜欢,很多是因为都没有听过真正专业的秦腔表演。”虽然课上的学生对于秦腔不熟悉,但每当张宁一亮嗓,都能惊艳到台下不少学生。通过与年轻人交流,张宁感到,自己需要主动走入学校课堂,传授戏曲知识,让他们感受到秦腔的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249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