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苏州警方接到报警电话,称自家车的前挡风玻璃被一个16升的大水杯给砸穿了,并且车的周围还扔的有被子和枕头之类的物品,而且水杯里还装着大半杯水。
接到报警电话之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将目标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朱某。朱某家住19层,据她表示,当天晚上跟自己的同居男友吵架了,然后情绪激动之下将自己的物品从19楼给丢了下去,当他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之后就连夜离开了。
该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吵架就吵架,为什么要这么情绪化的去做事儿呢?挡风玻璃都已经砸穿了,如果是个人走在那,被你的水杯给砸到,后果是怎么样的我们不敢设想。幸好这只是砸穿了车玻璃,如果刚好有人路过,这件事的性质就不是高空抛物那么简单了。
19楼,丢个小石子都能把人砸成重伤,更何况是这么大的,并且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毫无疑问的说,这个行为属于道德素质上的问题,一个人,你无论情绪怎么激动,都不能犯出这么低级的错误,不要让你的冲动给别人带来伤害。
这次的事情希望当事人把它作为一个教训,下次不能再这么做了。有时候自己无心的一个举动,会给别的家庭带来灭顶之灾。记得以前就看过一个新闻报道,跟高空抛物极为相似,好像是一个旅客,他在坐火车的时候向窗外丢了一个馒头,结果这个馒头把路过的人给砸死了。
事情的确是那么的残酷,有的人好好的在路上走着都能躺着中枪。无论是高空抛物,还是在车里往外丢东西,都是非常具有安全隐患的,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知道后悔,防患于未然,是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事情。
如果仅仅是砸了车窗,损失数额不大,只要赔偿车主的损失就行了。
如果对方报警,最多再被派出所罚款200元。
绝对不会被判刑的。
当然,如果车窗的价值较高,损失总额超过5000元,就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就会被判刑的。
车主可以通过与该女子沟通协商的方式进行追责,也可以直接报警追责,更可以在确定该女子身份以后向法院起诉追责,如果不能确定江苏女子的身份,则可以起诉物业,让物业协助追责,因为高空坠物已经立法,该女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起诉以后会得到公正的判决。
车主在发现自己的车窗玻璃被水杯砸碎以后,应保留现场证据,及时调取周边的监控,看看这个水杯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掉落的,再确定具体位置以后可以上门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让其赔偿自己的损失,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如果对方能与自己协商解决最好,这是拿到相应赔偿以后或不追究对双方都有利,也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
及时报警处理是车主追责的有效手段,在发现自己车窗玻璃被水被砸碎以后,要及时报警保护好现场,这时出警的民警会根据现场痕迹以及周边监控等多种方式来固定证据确定水杯是从哪一层楼哪一户人家掉落的,然后再联系起房子的实际居住人,可以先传唤她,再确定犯罪事实以后可以直接实施拘留,如果不能确定当事人还可以通过走访周边群众和排除法来确定当事人的身份,确定后再对她进行调查的控制。
向法院起诉也是车主追责的有效方法,在确定杯子是谁高空抛下以后就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他,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起诉以后它和树的相关的法律制裁,应该被判处6个月到三年之间的游记徒刑和罚款,但向法院起诉是最好申请警方介入,因为有些证据需要固定当事人也需要被警方控制。而江苏的这个事件中,女子和男友吵架是高空抛物,把别人的车辆砸伤他连夜搬家逃走,在报警后已经被警方找到并已经实行了拘留,等待她的是法律的严惩。
如果是从你旁边经过,是能够听到的,不过如果噪音太大也会出现听不到的情况,也有外部因素影响的。
一般小车也是隔音的,因为关上车窗玻璃后车里面基本是一个密封的环境,所以是可以间隔一部分音量的,但是也不是在车里高声说话,车外边一点也听不到,所以小车不可能完全隔音的,平时在车里面说话尽量做到能听见为宜,不可以高声喧哗的。
影响汽车隔音的因素
不要说小车,就算大街上的公交车,现在都是空调的,关着窗也是隔音的,只是每一个阶段的车,每一款档次不一样的隔音效果都会有不一样。
汽车隔音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材料要具备:阻尼止振,隔声,吸声的功能。施工工艺:主要在引擎盖、翼子板,车门,底盘、车顶处。
在公交车上遇到不开窗户的人和你吵架,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
1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与他人争吵很可能会加剧矛盾,如果情绪过于激动,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2 了解情况:尝试理解对方为什么不愿意开窗户。可能是因为他们有某种身体问题不宜吹风,或者他们可能感到冷或热。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平息争吵。
3 提出建议:试着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更换座位或者建议司机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停靠,以便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新鲜的空气。
4 寻求帮助:如果争吵持续升级,你可能需要寻求司机的帮助。他们有权力决定是否打开窗户,并且有能力平息乘客之间的争端。
5 保持礼貌: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持礼貌。粗鲁和攻击性的行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记住,对待他人应如同你希望他人对待你。我们都有权利乘坐公交车,也有权利在乘车过程中感到舒适。通过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我们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