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时,导火索是什么?

夫妻吵架时,导火索是什么?,第1张

结婚后经常吵架为什么呢?因为好的婚姻需要磨合。两个不同背景,不同观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要换掉旧的生活轨道(单身)而适应新的生活轨道(夫妻)需要割舍一些东西,迁就一些脾气,理解一些不完美。吵架在所难免,每个人都想控制生活,按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另一半如果有差异的话自然生气,生气就要发泄,不然堵的心里难受。同时也是要求伴侣跟自己合拍,不然就难以生活,难以适应,时间久了,要么两人通过吵架沟通形成了默契,要么对彼此一些无法认同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吵累了。

没有办法,生活就是这样,要么改变它,要么适应它。要么控制,要么妥协。锅碗在一起没有不碰撞的,除非分开,没有在一起。夫妻之间争吵主要源于哪些问题?引起夫妻之间争吵的问题太多了,比如平常家庭生活家用开销的问题,经济权归谁管、家里添买大件、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学的问题,婆媳关系的问题,有的夫妻就是喜欢吵架,三两句话不对就会吵起来了。

逮住什么就吵什么,一对包容度小的夫妻是三天两头就要吵一吵的,不吵一下不仅他们觉得不习惯,我们邻居也觉得奇怪,好像周围这段日子缺少一点什么?也有些不习惯呢。我有认识的一对夫妻,他们就经常为了住房问题吵架,妻子说现在我们房子住得这么小,应该买一套大点的房子改善一下住房问题,男的说现在房价太高了,等房价跌下来我们再买,妻子说他丈夫一直在说房价会跌下来,到现在房价都没跌下来,反到涨上去了,经常就为这件事吵到不可开交。

而且这对夫妻为了房子的事情还影响到了儿子的婚事,真是有苦难言啊!不过后来还好,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拆迁改造了,为此还真的挽救了这对有离婚风险的夫妇。总之夫妻之间吵架要说主要源于哪些问题还真是说不清楚,他们要吵的话,是不分什么主要和次要的,坊间流传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叫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夫妻间吵架是很正常的,不吵的夫妻还不是很多,小吵怡情,大吵伤情。问题是夫妻吵架过后怎么样来和好,这个还是有些技巧的,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千万不要发生冷战!

我们隔壁有个村,有两家对门。李家是书香门第,家中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和嬉笑打闹声,安静祥和、其乐融融;张家夫妻两个经常吵架拌嘴,经常会听到刺耳的砸锅摔碗声,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这天,张家两口又在吵架,骂骂咧咧,整个房间里充斥着火药的味道,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李家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前去劝解说和。

“别吵了,小张。这到底是咋了?你看你们两个都结婚好几年了,孩子还小,你们为了孩子也要好好过下去啊!”李家两口苦口婆心地劝着。

“他天天喝酒不干活,什么事都是我干。回来了你也不做饭,光在床上躺着。钱我挣了大家花,要你这男人有何用”女主掐着腰,埋怨着,盛气凌人的样子。

“行了吧,你偷鸡摸狗来的钱,还好意思说。我咋不干了?你哪只眼看见我没干了?我用过你的钱么?三天两头买这化妆品,买那衣服的”男主鄙视地骂女人,凶神恶煞的眼神着实吓人。

“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女主顺势席地而坐,呼天抢地,嘴里骂着污秽的各种词语。

“你再说一遍?”啪的印出一个大手掌落在女人脸上,“还说不?你把钱都弄哪儿去了?快说!”男人变本加厉,猛地拽住了女人的头发,拉扯着。

李家赶紧上去拉架,劝他们有事好好商量,别动用武力。

“滚一边去,有你什么事?你烦不烦?哪凉快待哪儿去!”男人身材魁梧,一个胳膊甩过去,李家男主一个踉跄倒在地上。

这已经是李家第N次去拉架了,竟落得这部田地,李家之后再也没去邻居家劝解过。据说,张家孩子后来还欺负李家孩子,两家因为此事闹僵,也不再往来。

再后来,我听说,李家两个孩子被名牌大学录取,一个留校任教,一个成为商业精英,李家人举家搬迁至大城市生活,再也没有回那个村。

张家孩子的污言秽语不绝于耳,还经常小偷小摸,打骂父母,欺负弱小,后因犯罪锒铛入狱,张家男主不久病逝,女主后来杳无音讯,一个家就这么完了。

小王是我的好朋友,公务猿,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的是正统教育,比如不能打架骂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人要真诚等等,所以他一直友好待人,与人为善,掏心掏肺地为别人着想,活得很单纯,以为外面很美好,深爱着这个世界。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告诉我说,人真的是分三六九等的,这点在他参加工作后体现得极为深刻。

他们被录取的一届共有12人。一个退伍兵,姓张,长他一两岁,兵龄10多年,工作数年,函授单证本科,系统世家,据说能量很大。两个科班出身,李厮凶神恶煞,刘厮满身痞气。一个高个魏厮,油头滑脑。剩下几个,除了他和一个同事,其他人都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身上带着浓厚的社会气息。单位条件简陋,上下铺,同住一屋。

一开始他们相互谦让,客客气气地相处。张厮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言语之间无不透露着炫耀家世、自负清高的味道。没办法,他的料多,有时候一个故事变着法讲,都能滴水不漏,大家都讲不过他。小王打小就喜欢那身绿军装,所以不管是真是假,他都特别喜欢听张讲部队的故事,也喜欢与张来往。张厮也逐渐树立了在宿舍的霸主地位。大家都不敢得罪他,他说什么都顺着来。

这些人中,只有张刘魏他们三个抽烟。小王从小咽炎较重,又住在上铺,半年内感冒了好几次。之后的日子,成了小王的煎熬。官场如战场,无酒不欢,也是张厮的最爱。他经常呼朋引伴,招引那些狐朋狗友,在宿舍聚餐,弄得宿舍乌烟瘴气、杯盘狼藉,从不收拾。几杯浊酒下肚,来了兴致,出去花天酒地,不到半夜不归,还竟踹门而入,完全不顾及深睡的舍友们。一届的聚餐,小王喝过酒,但不胜酒量,身体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于是也不想入这样的场。某次,张厮邀请未果,告知他,这次要不来,那以后再也不叫你了。很平常的话,小王全然没有放在心上,却不知在无形中挑战了他的权威。

后来,小王发现宿舍的氛围变得特别奇怪,大家都很冷落他,爱搭不理的,而且总有不尽的绊子等着他。比如说,他晚上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早晨起来莫名地成了碎片;他的东西也经常丢;领导和同事们会用异样的眼神看他;好心提醒却当众被羞辱;外出培训总被算计更可气的是,张厮某晚带着几个人在单位门口,堵截恐吓了他。这对刚出象牙塔的他来说,真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自己是个外地人。他委屈,思虑许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宿舍,用仅有的工资在外租了个房子,正常上班,下班独居。

时间就这样过去,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剩下的几个人同样难逃魔爪,挨个被这厮以不同的花样算计了个遍。之后大家恍然大悟,都疏远了张厮。张厮把一个团队搞得分崩离析,最后却悄无声息地调走了。

我问小王:“你恨他们吗?”他说:“一开始特别恨,咬牙切齿地恨,他们在外造我的谣,很多领导同事至今对我存有误解,导致我在单位很被动。”

“那现在呢?”我问。“可是后来想想,真没必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恨只能使自己痛苦,他们却不增不减,干嘛拿别人带来的痛苦惩罚我自己,不过,这反而提高了我爱憎分明的能力!”他说,“喜欢你的终究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你做什么,还是不会喜欢你。所以,还是要活出自己。”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和其父母的修养,教育的环境,个人的经历和悟性有关。也正因此,人有了不同的品质和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品和性格一旦形成,具有高稳定性,很难被外力左右。我们常说,人人生而平等,职业无高低贵贱,这点我极其认同,可人的品质不得不说真有三六九等。

爱憎分明是一种能力。有时候,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太过于执念,越思虑,越纠结,烦恼就会被团得越大。漫漫人生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与你同舟共济,要学会爱憎分明,要用理智的眼光和头脑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学会抽丝剥茧,分门别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你若花开,清风自来”。具有优良品质的人会自带光环,魅力四射,引人相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生苦短,要与良才佳子为伍,且行且珍惜。

你有你的三六九等,我怎能不爱憎分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010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