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们来说,并不是自己想安安心心做王爷就能安安心心做王爷的,就算自己不想争皇位,但是会因为皇子的身份而被已经坐上皇位的新帝王忌惮,从而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很多皇子之所以都要争皇位,其实也是为了自保。皇子的结局就是,要么当上帝王,要么等着被除掉,即便能被帝王所容忍当个王爷,也是一辈子活得战战兢兢的,这就是身为皇子的无奈。
当然,康熙的九个儿子在争帝位这方面,相比其他时期的皇子争皇位要来得更加激烈,同时也更加惨痛。这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受康熙的影响,因为康熙在位期间,创下的成绩过于丰功伟业了,给众皇子们做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榜样,在皇子们的心目中,帝王的形象太光辉了,自然对帝王这个角色也就更加向往。
另一个方面是康熙对于皇子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所以康熙的九个儿子都非常的优秀,这是好事,但是却也因此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因为彼此都优秀,自然也就谁都不服谁。而有竞争就会产生敌对,自然而然的,九个皇子就分成几个帮派。
当帮派形成的时候,其实争皇子就变成的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了,因为如果不争,那么将来登上皇位的皇子是自己敌对的皇子,那么等着自己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历代以来,因为发生了太多皇子争皇位的惨痛事件,所以每个帝王自己在位时,总是希望能通过自己改变下一代争夺皇位的局面,可是,貌似没有一个帝王能破解这个咒语,这就是权力所带来的魔力。康熙的皇位最终被皇四子胤禛继承,胤禛成为了清朝第五代君王,年号为雍正。
历代帝王中,除了少数几个 至极的,基本上都很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其中以明清两朝为最。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清末,全国最有学问的人一般都会有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称号,这四个称号的全称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当然还有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比如太师李善长、张居正,太傅徐达,少师姚广孝,都是当时的顶尖人物,而当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则是太子朱标的专职家庭教师太子赞善大夫。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德,历代帝王只共同跪拜一个人,那就是“万世师祖”孔子,连孟子都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就因为孔子是最成功的的老师。那么历代帝王真的都十分尊师重教吗?咱们就拿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来举例吧:当皇子们不好好学习的时候,朱元璋的做法是把皇子按倒用鞋底子打 (前几天笔者写过,就不赘述了),而康熙大帝的做法是和皇子们一起把老师按倒之后往死里打。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刻薄寡恩,对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很是凶残,差点要了宋濂的老命,朱元璋因此被骂了好几百年。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宋濂家有人(孙子宋慎)卷进了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已经杀红了眼,只有宋濂在马皇后“绝食 ”之下保住了性命,而马皇后的理由很简单:“平常百姓家请个老师,还得礼数周全呢,更何况帝王之家!(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太子朱标也拖着病弱的身体哭哭啼啼为老师求情,朱元璋几乎杀尽涉案人员,但是却对宋濂网开一面,没打,没骂,也没杀。
朱元璋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保存了下来,后来的活太师张居正,更是能一声断喝吓得小皇帝万历直哆嗦,而李太后经常拿来吓唬小万历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么胡闹,让张老师知道了可不得了!”
清朝的“千古一帝”康熙(请注意,我是加了引号的),也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已经被奉为“完人”了,但是他是怎么对待皇子的老师呢?咱们先来看看康熙二十六年四月发生了什么事情:康熙在西苑瀛台教皇子们射箭,皇子们的老师徐元梦也在场。这个徐元梦虽然有个 名字,但却是满洲正白旗人,姓舒穆禄,他还有个很有名的孙子叫舒赫德,后来当了太子太保陕甘总督。
当着皇子们的面,康熙开始骂徐元梦,说他不会射箭是忘了祖宗。徐元梦在学生面前丢了脸,就辩解说自己是皇子们的文化老师,骑射有另外的老师教。结果康熙勃然大怒,当着众皇子的面,把徐元梦按倒在地一顿猛揍。一顿板子下来,徐元梦两腿鲜血淋漓(命扑之,创),但是康熙下令:“你有伤也不能耽误教学,明天照常上课,要不就弄死你!(翌日,命授诸皇子读如故)”
要知道清朝对待老师的规矩和明朝不一样,从朱元璋开始,皇子拜师也要先给老师磕头,老师有权用戒尺打皇子,据说朱棣就没少挨揍。但是清朝不同,就是上课之前,老师也要先给学生们磕头行礼,因为“学生再小也是主子,老师再老也是奴才”。徐元梦就这么瘸着腿给皇子们继续上课,而且磕头作揖那是少不了的。老师每当与学生说话,都必须先下跪。学生背书时,老师要一直跪着,学生背诵完毕,老师方可起来。有个叫耿介的少詹士在太子胤礽写字的时候,实在支持不住而晕倒,还被康熙一顿臭骂,耿介第二年就卷铺盖回家了。
康熙不但自己打老师,还让皇子们一起打,这一点是有文字记载的,太子胤礽有样学样,曾经把徐元梦推进河里,然后捞出来接着揍。这个徐元梦挺抗揍,就这样被揍了二十年居然还能为爱新觉罗家的金枝玉叶们上课,于是在康熙四十六年又挨了一顿揍,这次下手的是他的学生们,而指使者,还是“千古一帝康熙”,这件事都不用多说,就看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十一日三皇子们给他爹康熙的汇报(奏折,当时康熙正在“南巡”吃穷曹寅)就知道了,这段话很直白,都不用翻译:“ 为遵旨事。……除革徐元梦职外,复宣谕徐元梦,臣等公同监督,令乾清门侍卫轮番重杖三十……至徐元梦谢罪奏言,臣等拒之。为此谨奏。 ”最后是执行“家法”的学生们的签名:胤祉、胤禛、胤祺、胤禩、胤禟、胤䄉(礻我)、胤祹、胤祯。
原来痛打老师徐元梦,还包括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收到胤禛等八皇子痛打老师三十大板的汇报,千古一帝康熙只是淡淡地朱批回复了三个字:知道了。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康熙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古一帝了,这样的人,估计几千年也找不出一个来……
这是个意外,真是个意外,道光帝也没有想到,他愤怒的一脚就要了儿子奕纬的命。不过呢,奕纬也确实不得道光帝的欢心,或者这么说,他是个爹不疼的皇子。再加上他又那么不上进,所以才会激怒道光帝,被老爹活活踢死了。
皇长子奕纬奕纬是道光帝名正言顺的长子,但他的出生并没有让道光帝欣喜若狂,道光帝对这个儿子有些漠然,漠然到无视的地步。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奕纬的生母是个卑微的宫人。道光帝对奕纬的生母没有多少喜爱,甚至还很厌恶他生母的粗鄙,所以连带着道光帝也很不待见奕纬。
虽然奕纬不得道光帝的喜爱,但毕竟是皇帝的长子,他该享受的皇长子待遇一点都没有少。只是因为道光帝对他的不重视,没有对他关注,再加上他生母只是个会溺爱孩子的无知妇孺。所以奕纬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皇子的品行上,都是不及格的。
别看奕纬是皇长子,但满朝文武都知道,他这个爹不疼的皇子是不可能成为储君的。而且当时道光帝的后宫有非常宠爱的皇后以及贵妃,她们都有儿子,也都是道光帝喜欢的皇子。因此奕纬也清楚,这江山与他无缘,于是他就越发放荡不羁,不学无术。
储君但是谁也没想到峰回路转,道光帝的皇子们接二连三的早夭,最后道光帝的膝下居然只有奕纬一个儿子。而且当时道光帝已经快到五十岁的年纪了,这个年纪在古代算是皇帝中的高龄了。道光帝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再生出皇子。
于是道光帝不得不把希望放在已经成年的奕纬身上,也就是他开始把奕纬这个皇长子当作储君培养。为此道光帝给奕纬请最好的老师,并且加班加点地给奕纬补习,毕竟一国之君该有的学问与品行那是不能拉下的,不然成了昏君,道光帝的罪过就更大了。
道光帝的想法是好的,但问题是奕纬多年的散漫,很难接受这样强度的学习,再加上奕纬也知道江山肯定会是他的,他也有点目空一切。于是在一次老师苦口婆心教育他的时候,他居然说出,等他登基后,第一个杀了老师。
之后老师连夜去了道光帝那告状,一顿声泪俱下的控诉,道光帝怒不可遏。就在他把奕纬叫来训斥的时候,他一个没控制住,狠狠地踢了奕纬一脚,就是这么巧,这一脚提到了奕纬的要害,奕纬居然被踢死了。道光帝后悔不已呀,趴在奕纬的棺材上痛哭流涕。
怎么说道光帝与奕纬这对父子呢?虽然道光帝确实不喜欢奕纬这个皇长子,但从奕纬死后,道光帝的悲痛可以看出,虎毒不食子,道光帝确实没想弄死儿子。如果不是因为恨铁不成钢,不是因为担心奕纬成为昏君,他不会那么激动,一气之下误杀了儿子。
乾隆帝共有17个儿子,到他退位的时候,仍在人世的仅剩4人。
康熙帝玄烨膝下35个皇子,除去夭折的,剩下的皇子数量也不在少数,而当年也正是这些皇子,为了储君之位发生冲突争斗,导致了著名的“九王夺嫡”。
而乾隆帝弘历,膝下的子嗣虽说没有康熙帝那么多,但也不少,共有17人,不过乾隆在位六十多年,并未出现过皇子争位,类似九王夺嫡的事件。毕竟有前车之鉴,乾隆时代,弘历对于立储问题非常谨慎,诸皇子也并不敢轻举妄动。
第一,不再公开立储
太子乃是国本,而古代一直都有册立太子的习惯,虽然按照礼法,有优先继承权的就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再来是嫡长孙,以此类推,然而即便如此,历代的帝王还是会在自己在世的时候提前确定储君人选,将其册封为太子,成为名正言顺的未来继承人。
而清朝时,这个情况发生了变化。
康熙时期,玄烨屡次废易储君,引起了诸皇子对储君之位的觊觎,最终发生了九王夺嫡,也因此,在九王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帝胤禛,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不再公开册立储君,而是将人选黄纸固封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待皇帝龙驭宾天再打开。
乾隆时期也继承了这个制度,并不公开立储,如此一来,也就避免了被册封为太子的皇子成为众矢之的。
第二,嫡长子继承制的名存实亡
从先秦时期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为了主要的继承制度,按照礼法,嫡庶尊卑分明,嫡子、长子就是拥有优先的继承权,即便庶子优秀而嫡长子无能,也无法在礼法上突破这样的规制,如此一来,很容易引起那些有能力的庶子的不满,一旦嫡子受到了皇帝的冷落,那么庶子们就会蜂拥而上。
清朝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在皇位继承时基本消亡,尤其是康熙帝之后,无论嫡庶都有继承的资格,皇位未必就从嫡子之中产生,这也就让庶出的皇子们看到了希望。
当然,乾隆帝弘历对于嫡出还是有执念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先后两次生育皇子,乾隆帝都有意册立为储君,只可惜富察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与皇七子永琮都很早就夭折了。
第三,严格限制皇子的言行
康熙时发生九王夺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这些皇子手中握有权柄,与前朝后宫之间牵扯很多,而乾隆时期,这种状况就不存在了。
对于皇子们的日常行为,乾隆帝约束得非常严格,皇子们未成婚的时候,在宫中专心学业,严禁与前朝之臣有所来往,就算皇子们成婚封爵,也很难担任比较重要的职缺,手中握有的权限也极少,根本就无法与当年参与九王夺嫡的那些皇子们相比。
第四,乾隆帝子嗣没那么多
乾隆帝弘历活了89年,由于他待机时间实在太长,他的皇子甚至皇孙们根本就熬不过他,弘历原本的17个皇子,到他退位的时候,还在世的只剩下淑嘉皇贵妃所生的永瑆、永璇,还有孝仪纯皇后所生的颙琰、永璘,而这四人里,永璘年纪太小,而永瑆年纪已太大。
乾隆时期,清朝皇权的集中已经达到了顶峰,而乾隆帝大多数的皇子,都是在其春秋正盛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以当时乾隆皇帝的手段,这些皇子想要搞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直到乾隆帝主动退位,清朝的大权依旧被他牢牢握在手里,嘉庆帝虽然登基,但大事小情都还是要听弘历这个太上皇的,以至于满朝皆知宁寿宫,不知养心殿。
第五,乾隆的皇子们质量太差
当年康熙帝诸子之中,能力突出的比比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能力太强的儿子各个都不服彼此,最终也才引发了手足相残,然而相比之下,乾隆帝诸子的资质就差了很多。
除了没能长大成人的皇子之外,乾隆帝皇子里真正出色的,也只有五皇子永琪而已,甚至当初乾隆帝也的确动过立其为储君的念头,只可惜永琪也英年早逝。而永琪之后,其他的皇子大多都歪瓜裂枣,要么资质太差,要么命不长,要么性格上有缺陷,以至于最后乾隆帝挑来挑去,只能矮子里头选高个儿,选了颙琰。
如此,就算乾隆帝稍稍放开手,凭他膝下那些皇子的能力,也掀不起大风浪。
康熙皇帝统治晚期的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激烈的夺嫡事件之一,同样在清朝,乾隆皇帝的儿子也很多,但是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就没有如此激烈的夺嫡之争,乾隆皇帝最后禅位给嘉庆,政权交接也比较平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康熙皇帝给皇子放权,平衡皇子之间的势力,造成了“九子夺嫡”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册立储君的制度发生了变化,在康熙皇帝执政时期,康熙皇帝还在沿用嫡长子继承制,胤礽是在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最开始胤礽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皇子之间虽然明争暗斗,但是几乎无法撼动胤礽的位置。
胤礽在这个位置上待了三十多年,上下都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他本身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性格却逐渐变得乖张,特别是在康熙皇帝执政中期,他册封了其他皇子,也授予他们参与国政的权力,甚至是一些具体的职务,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削减了太子的权威,皇子们和太子的斗争也就形成了。
太子还不同于其他的皇子,他这位置十分特殊,是皇帝亲自培养起来的接班人,但是太子在朝中的影响力过大,皇帝的皇权又会受到威胁,而康熙皇帝在很早就给胤礽代理国政的权力,所以在后来胤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后,康熙皇帝又必然会打压胤礽的势力。
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第一次被废,这就传递给其他皇子们一个信息,即便胤礽他当了三十年的太子,他的太子之位一样不稳,康熙皇帝要换人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那么也就意味着其他的皇子们也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夺嫡之争开始成了明面上的事情。
康熙皇帝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察觉到朝中很多大臣都开始支持胤祀后,康熙皇帝着手打压八爷党,复立胤礽为太子,胤礽本身没啥大错,有被其他皇子陷害的嫌疑,另外也是为了平息皇子们斗争,但是此时皇子们的斗争已经被挑明了,就算为了以后的生路也不可能停手了,而胤礽的表现又难让康熙皇帝满意,这才有了第二次废太子。
康熙皇帝在这之后也不立太子了,因为不管立谁都会成为众矢之的,不立太子,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过这也就给后来胤禛继位留下了很大风险,即便在胤禛登基后,民间也还在有各种他得位不当的流言蜚语。
乾隆皇帝高度集权,皇子早夭,政治才能有限避免了夺嫡之争所以胤禛登基后,考虑到皇子们夺嫡之争的危害,于是就建立了秘密立储制来决定储君的人选,乾隆皇帝登基后也继续沿用这个制度,乾隆皇帝执政期间,三次实行了秘密立储制,最开始乾隆皇帝还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内定储君,第一个被写进密折的储君人选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
但是永琏才八岁就夭折了,这之后一直到了乾隆十一年,富察氏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乾隆皇帝当即就决定将永琮内定为接班人,但是一年后永琮也因为出痘夭折,乾隆十三年孝贤纯皇后也病逝了,乾隆皇帝悲痛不已,暂缓了立储事宜。
乾隆皇帝开始对其他的庶子们进行考察,虽然乾隆皇帝的皇子比康熙皇帝多,但是活到了成年,又有才能的却寥寥无几,在剩下的皇子中,他十分的器重皇五子永琪,永琪博学多才,善于骑射,曾在九州清晏殿发生火灾时将乾隆皇帝背了出来,乾隆皇帝也称赞他人品贵重,康熙皇帝传位给胤禛,就提到过胤禛人品贵重,可惜在乾隆三十一年永琪也因病去世了。
这对乾隆皇帝的打击是很大的,在除去乾隆皇帝过继给其他王爷的儿子,年幼的儿子,乾隆皇帝就只剩下了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颙琰,皇十七子永璘可以做选择了。
皇八子永璇,沉湎酒色,还有腿疾,完全就不在乾隆皇帝的考虑中,皇十一子永瑆倒是挺讨乾隆皇帝喜欢的,在乾隆五十四年被封为亲王,但是永瑆有个问题,他是个文人,在书法上非常有成就,但对骑射那一套完全不感兴趣,乾隆皇帝专门因为这个事情斥责过他,永瑆并不是储君的合适人选。
皇十五子颙琰,则属于剩下几个皇子中,比较中规中矩的一个,虽然说不上某方面特别出众,但是也挑不出啥毛病来,因此对比一番留给乾隆皇帝的选择也就只有颙琰,而在乾隆一朝,乾隆皇帝对皇子们处于绝对强势的一方,他的皇子们更没有康熙皇帝的皇子们那样优秀的政治才能,所有话语权都在乾隆皇帝手上,皇子之间的斗争自然也就弱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