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真练琴则不会被母亲惩罚,因而儿童会增加练琴的频率,这是什么心理现象?

儿童认真练琴则不会被母亲惩罚,因而儿童会增加练琴的频率,这是什么心理现象?,第1张

你所说的这种情况,一个孩子因为发现自己如果认真练琴就不会被母亲惩罚,于是这个孩子选择增加练琴的频率,以避免被母亲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负强化。负强化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心理学术语,人们经常把它和“惩罚“混淆。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两者的区别。

首先,负强化这个词,来自于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提出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根据生物的行为的后果不同(比如得到奖励或者惩罚),把常见的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类型。所谓正强化,就是当我们做了某种行为后,如果能及时得到来自外界或者权威部门的奖励,那么我们往往会把这种行为认为是合理和正确的行为,那么我们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多奖励,可能会主动加强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理解了正强化,负强化就很好懂了,当我们做了错事,如果被惩罚的话,那么我们之后就会明白做错事可能要承担后果,所以努力去不做可能造成不好后果的事情,也就是说,负强化是为了避免可能遇到的惩罚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主动选择不去做可能造成惩罚后果的事情。

所以,儿童发现自己认真练琴,就不会被母亲惩罚,因而儿童会增加练琴次数,这样做不是因为孩子喜欢练琴,而是为了避免被母亲惩罚,这是典型的负强化的方法。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如果和睦了,将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邻居孩子练乐器声音很大,如果不是在休息的时间,就尽量学会多担待,如果家里有病人或者孩子需要休息和睡觉,就要和他们沟通一下孩子练琴的时间。

1、非休息时间尽量多担待

家里有练乐器的孩子,乐器的声音是很扰民的。但是,又不能制止邻居家的孩子练习乐器,所以只能自我调节。我住在一栋老式的楼房里,我邻居家的孩子就是弹钢琴的,每天都要弹钢琴,钢琴的噪音很大,老楼房里面根本就没有防噪音的设备,她在家里弹琴就跟我在家里弹琴是一样的,特别吵。家家都有孩子,这种事情只能是相互担待,只要不是在我休息的时间大声喧哗,使劲吵闹就可以。细想想,他们家孩子就是弹钢琴,其余的时间没有什么噪音,难得糊涂吧,况且说他们家练钢琴也花了不少钱,总不能让人家一下都不弹吧?

2、休息的时间就要和他们沟通

有一段时间我的身体特别不好,查出了疾病需要休息,但是他们家孩子九点半以后还在弹钢琴,让人根本就无法休息。像这种情况就应该找邻居和他们好好沟通,邻居之间相互住着就应该相互体谅,大家都休息的时候就不要出噪音,如果人家有小孩或者生病的老人,就应该注意别打扰。弹钢琴噪音非常大,整个一栋楼都能听得到,弹琴时间就应该自己掌握,太晚了就不要弹了。如果每家每户都很自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十一,二点钟还不睡觉,还要大声喧哗,使劲蹦跳,那么别人就别睡觉了,都听你们的吧。

作为邻里之间讲和睦相处,太自私的人失道寡助,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就会没有人理睬你。因为人为的制造一些噪音,虽然是在你的家里面,但是不在乎别人的行为,就是极其自私,没有道德的行为。

不好好练琴处理方法:

1、找出症结,耐心沟通,排除干扰因素。当觉察出孩子练琴不专心的时候,先不要发怒。深呼吸,心平气和的指出孩子的问题,然后询问他(她),是不是不舒服或是有什么心事,找出原因,耐心地跟他(她)沟通,将一切干扰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让你和宝宝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一天的练琴。

2、换位思考,以退为进,达到事半功倍。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他(她)只是一个孩子,不要觉得孩子总是无忧无虑,没有烦恼。觉得他(她)就应该听自己的话,你都是为他(她)好,你不会害他(她)等等,我想说,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说不定,你在这里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时候,他(她)只是在想待会我要玩火车还是开汽车。所以,当孩子不好好练琴,提醒之后还是没起色的时候,先激励他(她),许诺坚持弹完,明天带他(她)出去玩或是做好吃的等等,如果没效果,不妨退一步,让他(她)休息一下,跟他(她)说说话,聊聊弹琴的好处,说说别人家的孩子,转移下他(她)的注意力,说白了就是让彼此都静静,免得一言不合就“开战”。然后,再接着练琴,相信这样的效果绝对比硬逼着练要好。

3、不要只是一味的说教,给他(她)选择的权利,然后让他(她)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孩子就是孩子,他(她)在一定时期,不懂你说的种种道理,他只会按照你说的做。所以,在练琴之前就要跟他(她)说好,很多时候,你不用跟他(她)说很多,给他(她)选择,练琴是必须的,就看你是专心练一个小时去看会动画片,还是练两个小时之后去睡觉,让他(她)自己选,并且要督促他(她)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让他(她)慢慢学会承担。这样,相信他(她)能专心练一阵。

4、在平常的生活中,适当建立奖惩方式,激励孩子。做到做好有奖励,没做到或是没做好就要惩罚。特别要说的是,既然建立了就要贯彻到底,不要随意的去打破它,要让孩子意识到它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要让孩子意识到公平公正不是谁说了算,它是第三方决定的。所以,如果他(她)不听话,你就可以搬出奖惩来进行约束,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所以,恩威并施很重要。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如果一旦有这样的问题了解决它也并不是非常困难,只要我们多注意这些方面就会解决。

第一,观察一下孩子的学琴状况,是不是像上面所说的过于急躁、态度过于生硬等问题,如果有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适时的加以解决,我们家长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态度,转变一下。

当然也有其它方面,比如说在时间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他在学琴过程中很没有耐心,很烦躁,很着急,后来我问家长他究竟什么时候练琴,这个孩子的练习时间是每天4:30——5:30左右,我跟家长讲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个时间正好是看动画片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不让他看动画片而是让他练琴,他的情绪一定是非常恶劣的。

我议建调换一下时间,或是离动画片比较早的时候练琴,或是等他看完动画片再练琴。后来家长根据我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时间,问题就由此得到了解决。也就是说要解决孩子的各种情绪等是要从各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二,是不是孩子学琴的任务过重了。这个有时候看上去好像是不重要,实际上一个学习的进度把握对孩子学琴过程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学琴的任务过重,曲目过多要花很多时间来练,或者说进度过快,使他跟上去非常吃力。或者教师的太度过于严厉,孩子对于练琴老有一种恐怖心理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消极、抵触的情绪出现。

当你发现孩子产生这些消极因素的时候,要及时与老师建立一种沟通,如果老师知道他在家里表现的话,就可以通过上课观察一下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这时候就会得到非常好的解决。

总而言之,在我们辅导孩子学琴当中要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意识的去观察学生,观察孩子的一种心理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家长也应该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发育的一些特点,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说下,我不是心理学老师,但是也是有类似经历,说下我的想法。

作为家长,在外面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社会压力大,更年期,还有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导致你们这次冲突的原因很多。

她现在正在气头上,如果是脾气比较急,性格比较自我的家长,不听你解释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何况你自己也说了你有“大吼大叫”,她生气你不乖发脾气的程度远大于她认为你撒谎的程度。

以后再有这种事情,最好不要顶嘴,她认为你没有练琴,如果看她已经气冲冲的了,最好连解释都不要解释,否则吃亏的只是自己,先乖乖再去弹,等她情绪好了再说。如果你有什么明显的证据,或者语言逻辑清晰,也可以细声慢语的好好跟她讲讲,解释一下,但是千万要注意她是否正处于心情不佳状态,也要注意你自己的语气和言辞。

另PS:钢琴投入资本不少,你家里给你置办了钢琴,肯定是对你期望很大,你家长会冲你发火,也是望女成凤恨其不争的心情作祟,你要体谅她的不宜,以后不要对家长吼了,他们偶尔发脾气也躲开就好。等过一会看家长消气了去道个歉吧。

孩子学琴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无论是对于孩子自己还是孩子的父母们来说都是这样,毕竟学习钢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父母也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来陪孩子练琴。正是因为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所以不管是为了培养小孩的气质还是为了让孩子多一门特长,既然选择了学习钢琴,那么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坚持下去。

坚持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最近很多父母反映自己的小孩对于学琴产生了厌倦情绪,而且练习钢琴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怎么解决孩子学琴的厌倦情绪呢?

首先,我们得正视这个问题,这不是自己孩子是否有钢琴天赋的问题,而是长时间学习产生的自然情绪波动,因为任何一个人长时间只接触一样东西都会感觉到厌烦,何况还是喜欢新奇的小孩子。虽然孩子的这种的情绪变化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仍然要重视它,因为如果你不对孩子的这种厌烦情绪进行调整,任由其发展的话,可能这种厌烦情绪就会变成抵触、憎恶,最后不得不放弃钢琴,所以我们得及时对孩子的这种情绪进行调整。

我们想要调整孩子对学琴产生的厌倦情绪,我们就要知道这种情绪波动是从哪来的。

如果他每天是想要去玩其他的东西,不想练琴,那么我们可以把练琴作为他做其他事情的前置条件。告诉他只有先练好琴,才能做他想要做的事情,把练琴和能让他高兴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且养成想要玩先练琴的习惯,这样他玩得越高兴,对练琴也就越习惯。

如果他是练琴当中遇到了挫折,练琴产生的负面情绪让他抵触钢琴,这就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了,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每个阶段要有一定的成就感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所以我们要经常的鼓励和表扬他们。而且设立的目标也应该是他们短时间能够达到的,让他们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往上走,而不是让他们感觉自己在爬一个永远看不到山顶的峭壁。千万不可去刺激、责骂、强迫孩子练琴,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能达到“知耻而后勇”的程度,这样做只可能造成反面效果,让他越来越讨厌练琴。

练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变为一件快乐的事。既然孩子选择了钢琴,那么希望钢琴能够陪伴他度过美好的一生,所以不要让孩子讨厌钢琴,要让他爱上钢琴,爱上音乐。

这样做于事无补,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艺术成就需要天份,全世界才能出几个著名艺术家?

打骂孩子练琴,不光不会起到督促作用,反而会让他产生厌烦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孩子还会与家长产生对立,这样更不好教育。

自己不懂,还要纠正孩子错误,如果换位思考,你自己能够接受吗?专业的东西,还要找专业的人来处理。

如果真想让孩子学习钢琴,那要先想办法让他对此产生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是学好钢琴的前提。

所以,打骂,不懂装懂,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第二个朗朗,而且还会起反作用。

这确实是不听话,但你怎么十分肯定是他不听正确的好话,还是你乱讲话?这只能说你不好控制他,那你就立规矩,说父母的话就是要听,因为父母说的大多都是对的,而且给他钱,就需要服从,要么你就是好好跟他讲道理,说服他,那如果他说对,你就要尊重他,让他坚持他所想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41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