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
在国际社会上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印度如果能够侥幸获得“五票”,强势加入五常,那么当前的五个国家谁最有可能被挤出去?之前很多观点都说是英国,但是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英国明显要比法国更加发达,而且在国际社会上的活跃程度也高于法国,甚至在对美关系上,英国也是“亲信”级别的存在。那为什么大家反而认为,强加强势的英国会落水,而法国则安然无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第一:在当前的五常中,相对孱弱的就是法国和英国,两者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法国虽然在诸多领域仅次于英国,但是其具备一个很强大的靠山。众所周知英国为了自身发展,选择脱离欧盟。这就导致法国成为当下欧盟在联合国五常中唯一的一票,所以如果将法国踢出五常,欧盟必然会跳起来反对。作为当下首屈一指的国际大型组织,其所具备的影响力足以保证法国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第二:印度入常差一步,虽然大多数人都在看印度的笑话,但是4:1的选票结果,很清楚的在告诉我们,印度有机会入常。其虽然在一线国家眼中不入流,但是在二线国家眼中,同样是强大的存在。甚至对上当前的法国、英国一样不逊色。而在近些年印度通过“大额军火订单”,不断拉近同美国、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据外媒消息前段时间,美国就曾公开表示支持印度入常,甚至承认一定会投下“赞成票”。反观俄罗斯方面,近些年也和印度达成了多项合作,其背后多半都有“政治条件”,所以在印度入常一事上,美国和俄罗斯都是赞成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第三:即便是美俄也无法“干涉”,印度入五常?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各国在不同时期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几乎五常都曾投下赞成票,也都投过反对票。这种局面是不是在戏耍印度,其实并非大国故意戏耍,只是出于大局考虑,认为印度还缺乏“历练”,或者说不够资格加入。五常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世界局势走向,所以美俄也无法干涉,只能表达自己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最后各国其实都没有刻意针对印度的意思,对于当初的战犯国都能选择原谅,何况是一个一直不温不火的印度。其在历次大战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虽然没有做出贡献,但也算没有造成太多的罪孽。之所以一直被“一票否定”,主要原因还是印度自身问题以及发展程度不足,过分地依赖外部力量,太容易被控制,各国怎么可能放心将“一票否决权”交给这样的国家。
(文/小铁)
打自11月17日起,法国就爆发了一场“黄背心”抗议运动。两周多来,法国各地穿着黄马甲参加示威游行的人群,多达数十万之众!首都巴黎更是发生大规模的警民对抗:防暴警察使用了高压水炮和催泪瓦斯,抗议人群以“打”、“砸”、“抢”、“烧”相对。据媒体报道,至今已造成4人死亡,263人受伤,630人被捕。
此次暴乱无论是对法国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香榭丽舍大街火光冲天,法国人引以自豪的凯旋门被烧,许多珍贵文物被毁,经济财产损失惨重。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法国不会退欧,因为欧盟的基石就是法德的联合。法国的此次动乱是国内政治经济长期积压的结果,通俗的说,就是法国人比较懒,需要法国政府的庇护,但是马克龙政府并没有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法国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地加深,所以说才出现了此次的暴乱,这次暴乱民众就是对马克龙政府的不满而造成的。
虽然此次暴乱对法国政府的政治经济都有所影响,但也不至于脱欧。因为马克龙政府还是比较理智的,肯定不会因为国内的这一点动荡想着去脱欧。自己家门的事情还是关起门来自己解决。
一一解答楼主的问题:
法国和利比亚有仇么?没有,而且在西方国家里法国和利比亚关系算是“熟络”的了,关系这几年算是不错的。
85、86年美国的“草原烈火”、“黄金峡谷”法国也没参加,很低调的!
利比亚以前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战败后,南部法国占领,北部英国占领。应该说和法国还有点关系吧,但这都并不是事件的关键。
至于说这次法国傍美国的大腿,那就不靠谱了,美国的态度是比较低调,国内对于出兵还是有争议的,总理希拉里支持的,而国防部长盖茨是反对的。而最后算是怕欧洲几国抢了风头才“宣战”的!
接下来我们说,法国为什么这么高调,率先打击利比亚。楼上说了很多原因,但都不够专业,没有主次,甚至有的就是扯淡。
最重要的两方面原因也就是,法国的国内&国外。萨科齐将竞选2012年总统连任。但我们都知道这几年老萨在内政方面政绩乏善可陈,致使萨科齐在民意测验中持续下滑。那么只有在外交上,“搏出位”,但看2010年的国际风云大事上,老萨也是表现平平。这还不算,在国际热门话题的西亚——北非动荡,而在阿拉伯一系列的运动中,态度摇摆。在突尼斯等地的民众动乱,法国居然称会提供“平暴”经验,形象有些受挫。所以率先打击利比亚算是弥补之前的失误。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而国外,邻国德国,这几年却一直“风生水起”。东欧巨变、德国统一、特别是巴尔干地区动荡之后,德国日益影响力增强。德国自身实力的扩张,再加上东欧大部分国家均明确倒向德国,使法国在欧盟内部的份量一天天地遭到削弱。法国惟有将目光转向南方。“环地中海联盟”就是萨科齐的一个杰作。而这一杰作从一出台,就遭到利比亚和德国南北夹攻。所以萨科齐在会见利比亚反对派时,全部答应对方的条件不算,而且当对方提出,是否要等翌日欧盟峰会后宣布,萨科齐却表示可以由利比亚反对派立即宣布。而此举显然就是针对德国的。
但问题就是,老萨高估了利比亚反对派的实力,面对利比亚卡扎菲的政府军即将攻占反对派的大本营班加西是,法国可就不淡定了(这要是卡扎菲顺利消灭了反对派,那么之前高调地宣布承认反对派的合法性就得罪了卡扎菲,法国情何以堪啊)。所以才会卡扎菲准备总攻班加西之前,开始游说西方各国,准备着对利比亚的打击。也可以说,老萨一句话,造成了骑虎难下,出兵利比亚无疑是最有效的行动了。
不只可以获得在北非的又是话语权,顺利构建“环地中海联盟”。这样捍卫了法国的经济、地缘政治利益(法国的确在利比亚有经济利益,主要是石油企业。但必须强调经济利益是这三大好处中最次要的)、遏制德国,还会取得选民的支持。
暂且说这么多,希望都楼主有帮助。
如果楼主还有疑问,不妨继续追问或者百度Hi交流、探讨。……
欧盟老大是德国
并不止二战是世仇,德国和法国在欧洲历史上一直都是死敌,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德法战争,法国胜少败多,二战时德国出兵就先攻法国,5星期就拿下了法国全境,所以至今德国都是瞧不起法国人的,法国今天的旅游景点马奇诺防线都是德国人开发的
现在国际形式不同了,为了与美国抗衡欧洲不得不组成欧盟,保持表面上友好是必然的,就像三国时的吴蜀一样,但德法的世仇是一直延续的,只是场面上不好表达出来而已
他们国内仇视没有像我们对日那么激烈,他们是相互侵略多次,但没有像日本那样进行大规模屠杀和扫荡
在发展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上,法德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法德联盟是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德国曾多次提出,德法应成为深化和扩展中的欧盟的“坚强核心中的核心”。在欧盟15国中。英国是个岛国,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原因与美国有着“特殊关系”,对一体化和欧元的启动不十分热心,在不少经济问题上,还与成员国争吵不休。意大利经济力量薄弱,其影响较小。其他成员国的面积、人口和经济实力远不如法德两国。有关欧盟的重大问题,一般均是德法两国先协商好,再在欧盟有关机构中作出决定。
这是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1963年1月22日签署《法德合作条约》以来,两国***举行的第80次正式首脑会晤。
1962年,在欧共体成立初期,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这两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相互访问,并于次年1月22日,在巴黎爱丽舍宫签署了《爱丽舍宫条约》,规定了两国首脑定期会晤。这一条约标志着法德两国已捐弃前嫌,实现了真正的谅解。
法德都需要通过走欧洲联合之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法国有强烈的大国意识,但经济实力不足;德国虽经济实力雄厚,但因历史原因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只有通过法国这个“政治领袖”出主意、德国这个“经济巨人”出财力,才能使法德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车轮滚滚向前的“发动机”。
两国将在外交、防务、经济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结成联盟。法国外长德维尔潘指出,法德间靠拢是因为“我们不能再丧失唯一的历史机遇。”
欧盟新老成员国对标志新欧盟诞生的《欧盟宪章》出现重大争执。法德两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欧盟扩大失败,两国将继续依靠其团结,发挥“轴心”作用,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法德轴心”一直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但也常遭非议,认为这虽有助于“多速欧洲”的建设,却损害欧盟的共同利益。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大,欧盟需要重新定位对欧洲和平统一的构想。由于成员国增多,分歧难免。意大利作为轮值主席国,希望在今年底前结束讨论宪章草案。宪章草案是各方妥协的结果,有“法德轴心”的共识,人们相信,“宪政分歧”会如期解决。
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关系在欧洲各国还是比较好的了。其他的一些国家真的不好说了。英国法国也是历史上打仗打出来的情感了,而德国和法国没少打,打一次法国亡一次,别提多尴尬了。具体欧洲这些国家就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经济实力非常靠前的,也是“三驾马车”,引领欧洲发展。但是近来英国脱欧开始在经济军事一部分的投奔美国,所以就和欧洲可以说是越走越远了。但是仍在脱欧之后保持友好的特殊关系。其他欧洲的小国家就没有说的必要了,具体的就是欧盟这个博弈的圈子里,法国德国肯定是相互竞争的,那法国以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德国,怎么办?就和英国报团取暖,并在一定程度上投靠美帝。
英国人
英国人觉得法国的东西挺高端,任何产品有个法国名都顿时高一档次,尤其是在吃喝上。有次跟爱开玩笑的英国小胖哥聊天,他问了个挺恶心的问题,说如果你的尿会变成一种饮品,那你希望是什么。我随口说了昨天刚喝完的Cidre de Normandie(诺曼底苹果酒),他立刻惊呼,哇塞你逼格好高 其实这跟国内产品爱用外语名是一样的。
英国的外语教育差劲的要命,但惟独对法语情有独钟,觉得法语听上去很性感,认为会说法语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但有趣的是,英国人却觉得在英国的任何外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在英语上迁就你,文化和语言的自信(自傲)非常强。
但他们对法国人的印象有好有坏。一方面觉得法国人浪漫有品味,但又觉得他们不靠谱,比较吵闹,爱扎堆,英语一般都有比较重的口音让人听不太懂。一般英国人跟法国人能当好朋友的比较少(其实英国人跟包括英国人自己在内的任何国家的人当很要好的朋友都不容易)。
几年前学校的夏日舞会最后的项目是去club跳舞,我跟法国好基友一起跟英国女生们跳,有个英国女生喝多了,英国人喝多了那不是一般的疯。她一边跟法国好基友调情一边对他说:讲法语给我听!然后基友描述他说法语时那女生表情简直像是快高潮了。。。结果后来那个女生又不停的给我抱怨,他怎么只说法语啊我听不懂。。。
英国人对于德国人的印象还可以,总体来说觉得德国人做事一板一眼,说话特别直接完全不拐弯,干净整洁,比较严肃缺乏幽默感。他们做事比较靠谱,守时,这点跟英国人比较像。我在德国碰到的英国人也觉得在德国生活很舒服很适应,跟在家生活差不多。
法国人
法国人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非常的强。但是有趣的是,他们有时也觉得名字里带英语,跟英国沾边的东西比较高档。比如说在法国经常能看到“英国人酒店”“伦敦酒店”之类的名称。法国朋友说法国人觉得酒店名字似乎带“伦敦”两个字逼格就高了,看来外来词语自带逼格还真是全世界都一样。
法国人说话比英国人直接很多,但没有德国人直接,更没有荷兰人直接。跟英国人不一样,他们很容易就能跟别人打成一片,很热情。但是前提他们要互相认可,所以起码语言交流不能成问题,有幽默感,有活力比较疯狂一点最佳。他们觉得英国人表面上很好很有礼貌,但都有点装模作样虚情假意,说话不直接,不热情。我的法国朋友们中能跟英国人当好朋友的也寥寥可数。他们喜欢嘲笑英国人说法语的英国口音,却觉得自己说英语时浓浓的法语口音不是什么坏事,是个人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也觉得德国人严肃,一板一眼,缺乏趣味不够热情不好玩。他们之中不少人觉得德语很难听,法语是世上最优美的语言,甩德语几万条街。
有次跟法国基友和德国妹子一起喝酒聊天,我脑子不知抽了哪根筋竟然问起他们二战的事情。结果场面有点尴尬,法国哥们说,对于德国人和法国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我脸一红赶紧转移话题。但是总体来说二战对于当代英法德的普通民众之间的态度和关系已经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了,这些也都是很敏感的话题。
我认识的法国人有时候也疯狂地让人目瞪口呆。有一次在朋友家开party,有一群法国朋友喝多了,不仅大吵大闹,而且有两个家伙竟然从二楼的窗户往街道上扔玻璃瓶,玻璃瓶在人行道上碎了一地,还砸到了两辆车。。。结果那群人拍拍屁股走了,还顺便踢翻了人行道上的油漆桶。到了早上,还留在屋子里的人被邻居吵醒并要求彻底打扫街道,否则报警。于是无辜的住户们只能开始扫街。。。
德国人
德国人做事真的很认真很靠谱,很多事情都提早很久就开始计划安排好。去德国演出一般提早一年以上就定好了,酒店也基本一年前就预订好。同住的两个德国室友也很干净整洁。总体来说,德国年轻人待人非常的友善。但是其实有时能够感觉到他们心中仍然对于二战有无形的包袱。他们在很努力的友善待人,以改变以往人们对于德国的刻板印象。而且有时他们自己会主动谈起二战时候的事情,然后说当时纳粹多么丧心病狂泯灭人性人神共愤。我的德国室友制作了一张公共空间清扫表格,我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这个还真严谨真“德国”,结果室友显得很不开心,说我说的这种精确和严谨是纳粹在集中营迫害犹太人时记录资料的态度,并不是“德国”的态度。我当时赶紧道了歉然后再也没在她面前表扬过德国人严谨认真。
德国人对于法国人的态度与英国差不多,槽点也都是不靠谱,吵闹,外语差,自傲。他们对于英国人看法还不错,就是觉得英国人说话拐弯太多了,跟英国人说话很累,半天不明白对方到底想要什么。
最后吐槽一下德国人说话不拐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老房子都有上百年历史,墙板很薄隔音差,但仍然有很多人住在这种房子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刚搬进去现在这个房子的第一天晚上,当时感冒了晚上睡不着于是去了三次厕所,根本没意识到这老房子隔音这么差,走路地板都会咯吱响,于是回来的时候正常的把门关上了,没有小心翼翼的关但也没有摔门。住在隔壁房间的德国室友兼同学同事在我第三次去完厕所半夜三点的以后就给我发信息说,哥们,你上完厕所能不能别大力摔门,我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玻璃心的我看到这条信息手就开始发抖。从此我上厕所都只敢掂着脚去了。但后来发现,只要有任何不满,他都会立刻告诉我,但是他不会生我的气也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