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男人结婚后就变了,追到手就不会再珍惜了”,其实一段关系到最后,一定是两个人互动的结果。恋爱是互相凝视,婚姻则需要通力合作。需要两个人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前行,一起解决内忧外患,幸福的婚姻最考验人的智慧和情怀。
金燕西说,他从来没有变过。他确实没有变过。他的人生本来就是玩乐,婚后照样和朋友们混到半夜才归家;他说他爱清秋,可是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她的痛苦,她的需要。他明知清秋会生气,却夜夜晚归,不过是怕在朋友面前失了面子。他明知道不妥,却和女明星跳舞,和白秀珠来往过密,不过也是怕落旁人一句口舌“结了婚,就怕老婆了啊。”
冷清秋也没有变。她还是那个内心清冷孤傲的少女,无法融入家庭秩序和其他少奶奶的八卦牌圈,更没有学会入世的规则,左右逢源的手段;对丈夫灰心失望,也只懂得硬碰硬地指责,吵架了就回娘家;她依然梦想着自食其力,可自从披上嫁衣那天起,就被折断了翅膀。
他们都没有变,都想要对方改变以适应自己,却最终落得个劳燕分飞。
回答: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冷清秋是作品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女性,她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她有自主的现代意识并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冷清秋人如其名,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看中了一个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冷清秋这个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既有自觉的反抗意识,又有梦醒后的无路可走的迷惘与无奈。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奥秘,而且也传达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生的酸楚与无奈。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冷清秋可以说是20世纪初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也许以当代人的眼光看来,冷清秋的人物形象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还不够深刻,她和金燕西的爱情经历也是通俗小说常见的一见钟情的模式,但是小说的重点脱离了在经历磨难上挖掘它的悲剧意蕴,而是把重点放在大团圆后如何能够通过内在感情的冲突显现人生的无常上。在冷清秋身上,凝聚了传统女子的诸多美德,有人把《金粉世家》比作民国的《红楼梦》,同时把冷清秋比作薛宝钗,又把冷清秋与林黛玉相比。作为一个传统女子,冷清秋具有与林黛玉一样的聪慧,喜静,好读书,多愁善感,忍辱落泪;同时冷清秋又具有薛宝钗的宽厚、大度和较强的处事能力。事实上,冷清秋不仅融合了二者的性格特征,而且在发展程度上高于二者。林黛玉身心病弱,偏激狭隘,不为世人所容;薛宝钗假仁假义,克己复礼,不被后人认可。而冷清秋完美的传统女子形象,不仅受重于当世,也令后人赞扬不已:她是传统女子的楷模。作为 知识 女性的代表,“才气”在冷清秋身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是吟花诵月的附庸风雅,也不是无病呻吟的雕文酌句,而是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用知识来认识社会,认识家庭、婚姻、道德。在评价冷清秋的时候,有人曾说她具有林黛玉的才情。的确,冷清秋确实才气逼人。这种现代美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外在的物质表现上,而且还体现在颇具现代意识的婚姻上。《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爱情故事为纬,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见钟情,而且光明正大地自由恋爱。虽然是重才,但不是满口词章的充满酸腐气的大家闺秀,而是具有“新知识”和实实在在治家本领的现代女性。冷清秋的才艺、诗情、操守,既有东方式的传统风范,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气质。在与金燕西的交往中,始终不卑不亢,没有取悦与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率真的感情。正是他身上散发出的超然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征服了金府。冷清秋对自己的婚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冷清秋看来,自己敢上嫁总理之子,并不是因为容貌等外在条件。而金燕西喜欢她,主要是因为他的朴实温和顺从。同时冷清秋也承认,自己是个文学有功底,常识又丰富的女子,受着物质和虚荣的诱惑,就把持不住嫁给燕西了。联系到这一点,冷清秋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只要燕西肯花钱,女子们总是愿意屈服在金钱势力之下,不受他引诱的,恐怕很少。”在《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爱情已超越了门第之见。燕西在向清秋的表白中,信誓旦旦:“婚姻问题是我们的事,与他们什么相干?只要你爱我,我爱你,这婚约就算成立了。”并声称:“在我们的爱情上,根本没有什么贫富而言。”连豪门的女主人金太太也申明:“我就不主张儿女的婚姻,要论什么门第,只要孩子好,哪怕她家里穷得没饭吃呢,那也没有关系,我们是娶人家孩子,不是娶人家门第。”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等级制度的大家庭,婚姻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如此普遍,那么出身和地位都差异很大的主人公几乎没有周折就结婚也很正常了。如果说他们符合现代婚姻理念,那么他们的离异更多了一份对婚姻实质的理解。他们讲求爱情的实质而不在乎爱情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了现代意识。在冷清秋的爱情观中,相爱的人有更多的人格独立和理性思索,爱情的基础并不是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而是基于情感上的心心相印,蕴涵着平民世界的浓浓真情,爱情的背叛也并没有导致主人公的自杀或者自暴自弃,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这种对婚姻爱情和独立人格的追求无疑具有现代精神。二、冷清秋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冷清秋作为独生女生活在偏僻落花胡同中冷宅,她所具有的悲剧命运在她的婚前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如单亲的家庭环境,在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儒学、佛学思想的双重影响等等,只是从冷清秋结婚的那一刻她的悲剧命运更加突显罢了。金燕西毫无节制的腐朽生活又一次次的使得冷清秋倍感失落。于是冷清秋开始外出教书,却被金家认为败坏了家族的声誉。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无法容忍清秋的反叛,也无法理解清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瞎折腾。吵架成为金燕西与清秋之间的唯一交流,她选择了闭门礼佛,想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自由。一场大火烧毁了阁楼,冷清秋携子出走了,诀别了对金燕西的眷恋。悲剧的“残缺不全”,突破了传统的中和之美。冷清秋是美的,它的美体现在她的容貌上,虽不闭月羞花,但也清新脱俗,不同凡响;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她的美体现在行动上,端庄秀丽,光明磊落,不卑不亢;她的美体现在灵魂上,对一切的世俗凡事得包容与理解,对所有的人的关爱和体恤。对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的成功处理,是冷清秋作为优秀传统女子形象的一个亮点。在金家大院,诸房为了争夺家产,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闹得不可收拾。而冷清秋总能泰然处之。她颇受婆婆的青睐,和燕西闹别扭时,婆婆总站在她这一边替她说话;同时她也倍受燕西姐姐的喜欢,又很受燕西嫂子的尊重。她身上似乎只有传统女子的美德,而无传统女子的恶习。除了燕西三嫂这个天然之敌外,冷清秋能很好地见容于金家。因此她赢得了金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人的信赖,这一点与《红楼梦》的薛宝钗相比,冷清秋的协调能力似乎又在薛宝钗之上。薛宝钗靠小恩小惠,而冷清秋靠的是个人魅力,是传统女子的思想人格魅力。用张恨水先生的话说,她是“才纳古今”,就连金凤举也称赞她,“真是看不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子,有这样好的文字,前途实在未可限量。”因为才气,金燕西的四姐道之、五姐敏之、六姐润之才力促冷清秋和金燕西二人的婚姻;也因为才气,金燕西的父亲才认可了冷清秋和金燕西二人的结合。然而这种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冷清秋日后的宿命。凭借才气,冷清秋获得了金府上下大大小小的认可,于是,她与金燕西夫妻间正常的争吵,也就由于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最后的反目成仇、形同陌路,这就大大增加了冷清秋的悲剧意味。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女子无才便是福,尤其在当时的年代。大抵有才气的女子,都自有一份傲骨,自有一份思想和见地,也便很难唯喏于公婆丈夫之间,做个顺民。尽管冷清秋是勇敢的,但她的思想存在着局限性。冷清秋接受了正规的新式教育,具备一定的新思想,但她也受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不愿抛头露面,怕被金家人发现。所以要清秋做女强人或再嫁,这并不符合她的个性。而且清秋也没有出过洋,更没有受过革命教育。若要清秋凭借自身优势和才华,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做秋瑾般的勇者,彻底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而实现自我的彻底解放,她还没有如此高的觉悟。冷清秋在出走之后并没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沦落到卖字画的地步,不得不让人喟叹。在儒家思想与佛学思想二者思想的冲突中,冷清秋的婚姻走向了悲剧的终结冷清秋对爱情的向往,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妥协,正是年轻一代的价值和美的体现。因此,无论从外表还是灵魂上他都符合传统美德。然而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却在有了婚姻的同时失去了爱情。这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她自身的性格因素。冷清秋原本有知识、有独立生活所具备的一切条件,但她为什么要选择与自己门不当户不对的金家七少爷呢?我想还是有些许的虚荣心在作祟,她没有完全明白爱情为何物,不完全了解金燕西的为人就与其结婚。以为爱情可以维系实实在在的婚姻。而事实并非如此。穷人和富人的手永远无法握在一起的,作为作者所推崇的道德美的冷清秋,她所遭受的不公在赢得了读者的同情的同时,也遭受了读者的质疑,冷清秋的悲剧不仅是命运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虽然宽容和矜持的性格特点,是冷清秋形象的主要元素。用敏之的话说,冷清秋是个贤人,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埋怨别人。当然受传统道德影响,冷清秋的思想性格中也有不少负面因素。遇事消极便是其一。冷清秋遭遇始乱终弃的情感打击,当婚姻出现裂痕时,冷清秋不是积极挽救,而是消极地对抗,自己把自己囚禁到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直到最后,金燕西还是爱她的,假如他们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相互理解,少一点不必要的猜疑,也不会导致最终的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渗透着作家的人生理想。三、冷清秋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冷清秋走进金府,去见证金府内部一切的腐败衰落。冷清秋进金府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样,而与林黛玉不同的是冷清秋实现了自己的爱情,但最终没有将爱情进行到底,而是以一个避世者的姿态离开了金府。作为一位玉雪聪慧、清新可人、端庄娴静、知书达理的才女,冷清秋的清高注定了她不会屈从于所谓的上流社会。新式的思维和卓越的才华使她有着区别于传统女性的现代意识,当然,也招来了别人的不满与排挤。一位中西合璧的近代知识女性,必然会被有着浓郁封建色彩的家庭所不容,于是悲剧上演了。在男权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社会中,女性只能处在被扭曲、被压抑、被异化的“他者”地位,概莫能外。冷清秋身上所散发的现代气息促使她试图反抗,试图改变,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她重重的一击。一个被黑暗笼罩着的社会,堕落的豪门家族虽已风雨飘摇,但也不是如同蚂蚁般弱小的冷清秋所能左右的,因为那种落后的观念毕竟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冷清秋的反抗终究只能是以卵击石,落得个粉身碎骨的结局。冷清秋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婚后,金燕西常与冷清秋争吵,在金燕西看来,冷清秋到了金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他们的,就应该一切顺从他,而且还常用难听的语言来刺击冷清秋。冷清秋没有因此妥协,而是把戒指扔还,并指着燕西说道:“你就这样量定我了么,我今天就恢复原来的面目,不用你金家一点东西,这是你的戒指,你拿去”。《金粉世家》中的金家虽是一个旧式大家庭,但它注入了一丝民主的空气,婚姻上让儿女自由,对待脾女也给些民主,而主人公冷清秋身上更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和金燕西的冲突来源于彼此的出身以及习惯的不同,来源于燕西对于生活态度的极端不负责任和清秋自身性格的孤傲。在冷清秋看来,作为一个女人,不被人看重,就是因为她没有知识,不能做事。而金燕西却以为,女子无非是主持家政,管理柴米油盐的小事。两人在对于生活的理解上表现出的思想差异因为越来越多的婚后琐事而突显。冷清秋认为,金燕西之所以会选择她,就是看中了她的才气。她想凭着自己的才气来改变金燕西,而观念的差异使冷清秋根本无法改变,或者说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毕竟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之功,改变也决非一夕之事。最后,冷清秋还是不堪忍受金燕西的人格侮辱,义无返顾的提出离婚,离家出走了。冷清秋的才气也铸就了她的敏感,任何芝麻大的小事都有可能让她心酸、心痛,甚至心冷。因此,白秀珠和王玉芬的挑拨离间有了可趁之机,飞短流长,虽然这是冷、金二人分手的外在因素,但毕竟在客观上还是为其婚姻破裂增添了一个砝码。如果冷清秋是个全无才气的女子,她会很自然的顺从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像佩芳和玉芬一样打着小算盘,对丈夫花天酒地的寄生虫式的生活采取鸵鸟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也就能守住这桩婚姻了。看来,冷清秋的清高性格还源于她的才气,源于她那“不适时”的才气。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做一个才女,也是件悲哀的事情。清秋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使她最终怀着对婚姻的绝望而离家出走。按照常人的思路,冷清秋可以选择留下来,虽然不会大富大贵,最起码也可以衣食无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冷清秋可以忍,可是清秋偏偏选择了离开,并且这种离开暗含着一种看破红尘的意思,是主动放弃,无疑也包含了对男权统治下的社会的无声反抗,对自我情感归宿的叩问。可以说使冷清秋留下来的是“爱”,迫使她离开的也是“爱”,并且这“爱”是忠贞不渝的。由于冷清秋向往独立的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不顾金家的家规而外出教书。这本是普通人家最常见的体面谋生手段,但是在金家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认为冷清秋败坏了金家的声誉,因为金家的女人是不需要外出做工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独立自主的意识,而要的是什么都不用干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坏了规矩。嫁入金家的冷清秋非常不适应少奶奶的体面生活,非常反感本来就是如此的燕西的堕落生活,也就非常向往过去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所以她勇敢的走出去。但是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无法接受冷清秋的“反叛”,也无法理解清秋的瞎折腾。自古以来,女性的命运就是被局限于规矩的束缚下。敢于冲破婚姻的牢笼,实现女性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冷清秋曾想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厮守一生。她的温柔善良等美德是十分耀眼的,但当冷清秋爱情失落时,却自己主动提出离婚。当这一要求受到拒绝时,就逃离金家,靠自己的双手,在大街上“书春”卖字,走上“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自食其力的道路。同《伤逝》中的子君相比,冷清秋有“现代女性强烈的经济自立意识”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依赖于丈夫身上,在爱情破灭后,主动提出离婚,脱离金家,谋生自救。她比子君更有自主意识、自强能力,她没有重蹈子君的自杀的悲剧,而是以自己的斗争,活出了一片天地。较之于《日出》中的陈白露,“她更为朴实清高,洁身自爱,出淤泥不染,具有传统女性吃苦耐劳的韧劲”。她出走后,没有像陈白露一下沦为妓女,堕落得不成样子,而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劳动,“书春”为生,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冷清秋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又试图与男权文化相抗衡的自我意识,尽管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对经济依附的过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上,尽管这种反抗是无力的是徒劳的,但是蕴涵着深刻的意义,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以上的几点都是冷清秋的形象体现,如果没有赋予冷清秋传统的道德魅力,她的出走是苍白的、黯然的、无力的,不能产生艺术的震撼。同样,冷清秋若没有现代意识,没有追求自由、平等、自立的强烈愿望,那么她所具有的东方女子的内涵及操行也是僵死的、说教类的,没有什么新意。正是她的出走,才凸显出了她作为传统女子的道德魅力。当然,知识女性的特征,才女本色,是冷清秋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内在因素,是冷清秋性格发展的动力,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金家的大**们,对冷清秋都是欣赏的,喜欢的。两个人走到离婚的地步,金家上下都觉得很惋惜,燕西的八妹更是哭着说,“你们不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吗?”“有你这样的先例,我一辈子也不结婚了!”
即便到最后分手,金燕西也掷地有声,“除了冷清秋,我这辈子没有爱过别的女人”。可是,既然金燕西那么爱冷清秋,为什么结婚后却辜负了她?
总理府的小少爷《金粉世家》的前半部分,是分分钟让人想谈恋爱的撩人浪漫。
金燕西是总理府的小少爷,富贵权势与生俱来,想要的一切唾手可得。上有父亲和哥哥们撑着家业,他的全部人生就是玩乐。
一个颜值在线,又有权势金钱傍身,看惯了声色犬马的富家公子,对社交场的妖艳女子生了厌,偶然遇见一朵清丽脱俗的百合花,便觉得她与众不同。这时候,如同白月光清纯的冷清秋走进了他的世界。
冷清秋心动他有多喜欢她呢?无非也是一种玩乐的心态罢了。
第一次接触到不一样的美人,大少爷怎能不动心,于是他开始给冷清秋制造各种浪漫,比如说跑到她的学校当老师,在她租的房子隔壁开诗社,还变着花样送礼物。
冷清秋本身家庭清贫,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这是任何一个女孩都想要的爱情。一个富家子弟,为了自己各种花费心思,所以冷清秋动心了。他们俩的爱情,很容易就得到了金家人的认可,甚至金燕西的亲人都很喜欢她。
金燕西从来没有变过他的人生本来就是玩乐,婚后照样和朋友们混到半夜才归家;他说他爱清秋,可是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她的痛苦,她的需要。
他明知清秋会生气,却夜夜晚归,不过是怕在朋友面前失了面子。他明知道不妥,却和女明星跳舞,和白秀珠来往过密,不过也是怕落旁人一句口舌“结了婚,就怕老婆了啊。”
他给下人小费特别大方,哪怕自己亏空,要跟姐姐借钱过年,也改不了挥金如土的脾气,听不得一句劝。二嫂托他买戏票,他要自己掏腰包买下来,哪怕为之和清秋吵架。清秋生孩子的时候,他在和白秀珠约会。父亲去世,大厦将倾,他也依然没有丝毫的悔悟。
冷清秋也没有变她还是那个内心清冷孤傲的少女,无法融入家庭秩序和其他少奶奶的八卦牌圈。对丈夫灰心失望,也只懂得硬碰硬地指责,吵架了就回娘家。她依然梦想着自食其力,可自从披上嫁衣那天起,就被折断了翅膀。
他们都没有变,都想要对方改变以适应自己,却最终落得个劳燕分飞。
可能金燕西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去爱和尊重吧。他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怎可弯下腰去为妻儿谋划。
而冷清秋呢,从她舍不得退掉他送的旗袍料子开始,就滑进了自己无法掌控的深渊。
就像宋丹丹说的:“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你发现需要一张床,一套房,一个证……离婚的时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
电视剧前半部分主要讲燕西如何追清秋,金府的镜头基本是:一家子富贵荣华,太太姨太太,儿子媳妇姑娘相处甚好,媳妇们对燕西一个个跟亲姐姐差不多,五姐六姐思想新潮,学识过人,没有门第之见,待人又和善。令人向往的所在。燕西用心用情用钱追清秋,清秋羡慕女同学的衣服鞋子,有些许虚荣,竟然西山偷食禁果,奉子成婚。
清秋嫁入金家,唯一立身的就是燕西的看重。金太太开始对清秋还算喜欢,可是后来知道清秋未婚先孕,其他人背后又说清秋贴补娘家,金太太那里也不喜欢她了。清秋虽然嫁入豪门,但是她思想上还是有那种新时代的独立性,所以她想出去做事,并不想做金丝雀,也不想像其他太太一样打麻将听戏买衣服等。燕西就是太被溺爱的公子哥,沾了一身臭毛病,养戏子。家里败落后,他立志成人,却只有三分钟热度,又臭毛病发作找戏子寻开心去了。他做不到为将来考虑,为儿子计划。
燕西总说,他说的话从没有变过。燕西说他说的话从没有变过,但他打翻了清秋的百合花。他爱清秋,不过没有他以为的那么爱罢了。燕西总想着别人来理解他,支持他,却不曾想过这世界,哪个没有自己的难处。真的爱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什么,甚至不是看他怎么想的,更多的是看他怎么做的。清秋在意的是他还爱不爱她,当他一次次地约会其他的女人,当他一次次地怀疑清秋,当他说着爱她没有变过却打碎她心爱的百合花的时候,叫她怎么信。
而婚姻却是两个人内部的事,除了互相吸引,还要看三观是否一致,习惯是否相似,性格是否相合,以及是否能够共同去组建未来,成为能够一起生活打怪的战友。一句话,结婚太快。很多人分不清恋爱和婚姻,热恋期结婚基本没什么好下场,因为会把后来必然的感情降温归罪于婚姻。
欢迎大家评论互动。
冷清秋自己是一个才女,也喜欢有才的人,所以就有点喜欢老师欧阳于坚,但是,欧阳有些死板,魅力不足,这点自然较燕西差远了,而燕西虽然现在文化不高,但清秋感觉他婚后也会向她学习,文化水平会越来越高,加上燕西又帅又有魅力,所以清秋就选择他了,不料燕西婚后不但不讨论文学,相反,公子哥形象又败了出来。
主要是因为两个人根本不互相理解,不了解对方的内心,此所谓不知心也,更谈不上互相怜惜了,爱情双方有什么差距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要知心,要互相理解爱怜,因此两人的爱情不是真爱。
拓展内容:
《金粉世家》是由李大为执导,陈坤、董洁、刘亦菲等主演的民国爱情剧。于2003年3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黄金档全国首播;同年,陈坤凭该剧获第三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最佳演员奖。
该剧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洋军阀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和清贫女子冷清秋之间的爱情故事。
36,37回,第二天起来金燕西调侃一句“昨夜新退守宫砂”,大概就是了。
电视剧结局:冷清秋与金燕西在火车站重逢,金燕西看着冷清秋那一抹熟悉的浅笑,再也忍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一把抱住她,却扑空了!
而后,两人坐着反方向的火车,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或许,言外之意就是:两人,原本就是不同路的人。悲伤中又带着无限的凄婉,令人有一丝惋惜,却也能坦然释怀。但这样的结局却和原著结局大相径庭。
原著里的金燕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渣男,他和冷清秋离婚后,随着姐姐去了欧洲留学,凭借着自己英俊的相貌当了**明星,再次走上人生巅峰。
简介:
冷清秋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是一个受旧书束缚的人。与金燕西婚后不久,他们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冷清秋喜欢安静、不愿抛头露面,爱好是读书、写诗,而金燕西则喜欢热闹、喜交际,花钱如流水,整天无所事事地在外面瞎混。进入金府的冷清秋目睹了其内部的各种丑恶,面对诸房为争夺家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造成的混乱局面,冷清秋洁身自好,不与之同流合污。
当爱情消失后,她主动向金燕西提出离婚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她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摆脱金家奢华的大家庭的束缚,最后毅然地与金燕西决裂,离家出走。她以卖文、卖字为生,生活虽清苦,却自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