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和自己的亲兄弟十四阿哥关系不好?

为什么雍正和自己的亲兄弟十四阿哥关系不好?,第1张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按理说同在朝廷处事,于康熙末年皇子夺嫡相互顷扎的局势中,应该相互提携照应才对。

可实际上这兄弟二人关系并不好,胤禵更是八爷党成员,二人相互看不惯,胤禵背后帮助老八一派不知道拆了胤禛多少台。这问题出在他俩的母亲乌雅氏身上,皇帝后宫女人的出身贵贱,直接会影响到他们和自己子女之间的关系,乌雅氏就是典型。

乌雅氏出身并不高贵,其父亲只是一个满族普通军官,祖父曾经是负责厨房事务的包衣奴才。乌雅氏进宫时只是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庶妃,别看带一“妃”字,其档次连答应常在都不如。可乌雅氏虽然拿着一副烂牌,但运气尚佳,最后还是打出了好局。

始阶段还是蛮受压抑的,虽然受到康熙的宠幸,于康熙十七年诞下胤禛而晋升为德嫔,但由于其身份较低,没有养育皇子的资格,四阿哥胤禛从小就被寄养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宫中。

康熙十九年,德嫔乌雅氏又产下皇六子胤祚(后早殇),第二年被晋为德妃,乌雅氏也非常得宠,接连给康熙生下三个女儿。康熙二十七年,乌雅氏再次产子,诞下皇十四子胤禵。

此一时彼一时,这时乌雅氏已经是德妃,永和宫宫主,她具备了扶养胤禵的资格。大儿子没有享受到亲生的母爱,乌雅氏的母性一股脑全部发挥在胤禵身上,对胤禵百依百顺,极其溺爱。

而此时的胤禛已慢慢长大,母亲的偏爱对少年造成的伤害使似懂非懂的胤禛难免对自己母亲有看法,对自己的亲弟弟有怨恨,当然少年胤禛还不清楚这是皇家的规矩和必然,大家其实都是受害者。

康熙也异常喜欢胤禵,胤禵17岁成婚后康熙仍然特意让胤禵和福晋住在宫里,按规矩皇子成婚后是要搬离皇宫,四阿哥胤禛可是一成年就到宫外居住的。胤禵是个集父爱和母爱于一身的孩子,而胤禛却平平淡淡没有特别的恩宠。

雍正绝非弑父,也非图谋篡位,但他是在一种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即位的。但是历史上共有三种说法:

1、修改遗诏说

在单田芳的《童林传》,梁羽生的《弹指惊雷》等作品中,都把雍正的继位写成由国舅隆科多将正大光明匾后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皇子”改成“传位于四皇子”。但这都是子虚乌有的。

首先,繁体中“于”作“於”,以十改於具有绝对的难度。而且这里可以将纪连海推翻纪晓岚讽刺和珅家“个个草包”的故事作为佐证。有故事说,和珅建一亭子,请纪晓岚题字,纪题曰“竹苞”。于是便有了赞美纪晓岚聪明绝顶,骂和珅家个个草包(将竹苞拆开)的传说。

但是繁体个作个,竹字拆开不是字,可见两个故事一样,只是今人的主观臆断。其次,根据道光帝立储诏书“皇四子奕宁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为亲王。”诏书以汉满两种文字书写。

所以,在清代“十四皇子”称呼不对,而应是“皇十四子”,但如果称呼皇十四子,遗诏便无从改起,更重要的是,满文的十和于没法互该。

再次,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匾额上”:“雍正十三年八月,帝崩,庄亲王允禄等启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即乾隆]密诏,宣诏即位”。

这是最早秘密立储的记载——将立储遗诏置于正大光明匾后始于雍正,至于是否这种做法更早始于康熙末年,没有任何文字记录。至此,可以毫无疑问的说,修改诏书说,纯属子虚乌有。

2、弑父说

有种传言说康熙病重,召见雍正,雍正站在康熙床边见康熙已奄奄一息,但还是没有传位于他的打算,于是痛下杀心,命隆科多端来一碗毒汤,强逼康熙喝下。

康熙一眼就看出雍正,但已无力喊出,遂把手上的佛珠丢向雍正,即死。雍正接住了佛珠出来向众皇子宣布即位,并且拿出那串佛珠(康熙的遗物)为证明。

首先,康熙病重,身边都有张廷玉和马齐两位大臣侍侯,还有大内侍卫,雍正是很难接近的,而且药物是有大内负责,就算皇子也不能过问的,不更不存在下药之说。

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允禩等人的家臣在发配途中散布的,而雍正却也欲盖弥彰,在《大义觉迷录》中本想澄清,不想越描越黑,惹得后世猜想。

3、年羹尧遗子说

一种说法是,雍正之母德妃入宫八月即产下雍正,因而有人怀疑年羹尧曾与德妃私通,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对于这种说法,也是后人胡编乱造的一段风流韵事。

首先,当雍正还只是亲王时,就曾在信中大骂年羹尧是个恶少。试想,儿子怎会骂父亲恶少呢?更加有力的证据是在雍正《起居注》一书中曾有言“朕长于年羹尧…”因此断言,从雍正是私生子说到年羹尧助其继位说纯属后人主观臆断。

扩展资料

功绩:

康熙晚年吏治腐败,国库亏空严重。雍正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

1、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

2、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

3、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

4、为提高军务效率,设立军机处,使得皇权集中达到顶峰。

5、为避免出现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

6、实行摊丁入亩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也充实了国库。

7、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8、开放洋禁。

9、勤于政事。

雍正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在位12年8个月里头,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年之中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会休息。而且每天的睡眠还不够4个小时。

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参考资料

——雍正

近几年来,在各种电视剧的渲染中尤其是《雍正王朝》《甄嬛传》等热播剧,雍正杀子的传闻在民间基本被坐实,很多坊间都几乎确定弘时是被雍正亲手杀死的。但是这件事却没有历史记载,所以关于雍正杀子的传闻,并不是十分可信,而且也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表明雍正杀死了弘时。各种史实资料中对于弘时的记载也特别的简单,只说了他行事放纵不谨慎,被雍正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八爷允祀当儿子,后来允祀被削去宗籍,弘时受到牵连,第二年就去世了。所以弘时受到打击,抑郁而亡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

雍正的前四个儿子,有两个儿子早夭,弘时可以说是雍正的长子,弘历虽然是第四子,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第二子。弘时,弘历两个人都是雍正雍正王时期出生的,而且都是雍正的侧福晋所生,弘历更是被传言说是胤禛的侍女所生。弘时年长弘历7岁,记事较早,所以康熙末年,年近20岁的弘时,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整个过程,虽然当时并没有展现出弘时在这里边有什么作为,但是从雍正登基后把弘时过继给自己的弟弟八爷的事情,我们可以推测,九子夺嫡的时候,估计弘时和允祀关系亲密。

对于三阿哥弘时过继给八爷允祀,削去宗籍的理由行为放纵,不谨慎,似乎又显得那么牵强。毕竟行为放纵过于马马虎虎,没有具体指明,就给判了这么重的一个罪最让人很疑惑。有人从雍正的话里面推测出了一二,雍正曾说:自己经历了九子夺嫡,兄弟反目……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知道其心术和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弘时,或许显露出了自己这夺嫡之心,引起了雍正的极度不满。因为雍正为了避免九子夺嫡的情况,所以选择了秘密立储,但是秘密立储不到三个月,雍正的内心就暴露出来。康熙祭日,雍正没有亲自去景陵祭拜,反而让年仅13岁的弘历去代替,雍正二年,依旧是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去祭拜,这几乎已经在宣示自己秘密立储的人就是弘历。

我想可能是雍正的行为让弘时遭受了空前的心理打击和压力。作为长子的他,基本上没有受到自己父亲的任何关怀,雍正登基后,只给自己找了一位老师。自己的弟弟弘历在10岁的时候就得到了皇爷爷的青睐,雍正登基以后更是给弘历四处寻找名师栽培教育,仅仅两年时间,弘历就精通四书五经,学识突飞猛进。或许这个时候,弘时就想起了原来和自己的父亲夺嫡失败的八叔,两人也算同是天涯沦落人。或许正是这样的行为,引得雍正更加不满,雍正,弘时父子关系破裂。

所以综上所述雍正不喜欢弘时喜欢弘历的原因是有一部分因为康熙喜欢弘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内心估计一直有阴影,弘时和允祀交好让他心生怀疑。再加上弘时放纵不谨慎的性格,很容易将这件事影响扩大,所以最终落得惨状。最是无情帝王家,因为一个皇位,骨肉亲情都成为了一种悲哀和奢侈。

文/红雨

八阿哥(胤禩)一生很惨,但雍正并没真正的杀八阿哥!

平心而论,雍正和允都够格当皇帝。

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政绩可以为证。这些政绩证明,他至少是一个有才干有作为的皇帝,这才使康熙创造的盛世得以延续,以后又在他儿子乾隆手上延续了六十年。允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那里得到证明。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允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没有比得上的)。其实不用听他说,只要看看他为了整垮允费了多大的劲,就知道允不是等闲人物。

可惜皇帝只能有一个,也不能轮班。所以他俩的关系,只能是四个字:你死我活。

但我们还是要同情允,因为他实在太冤。

允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该受康熙、雍正父子两代皇帝的一再打击和压制?杀人放火?贪污受贿?谋财害命?弑君篡权?都没有。他唯一的罪过,是德才兼备,以致老王夸赞,群臣拥戴,诸多阿哥爱护,成了皇子中出头的椽子,这才被康熙视为肉中刺,雍正视为眼中钉。因此,允的罪,无妨叫做“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众罪”。

这并不稀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是这风来自父兄,便不免让人伤心;而这一父一兄又都是皇帝,就不但让人寒心,更让人惊心了。实际上,无论在康熙晚年,还是在雍正早期,允做人都很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动辄得咎。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苏努、吴尔占等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 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将胤禩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 雍正四年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本月间,令胤禩之妻自尽

雍正四年五月初二日,禁锢贝子胤禵,其子白起甚属不堪,著与胤禵一处禁锢; 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禵等罪; 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议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禵罪状十四款。 至此,此案方告一段落。胤禩共有罪状四十款,主要有:欲谋杀胤礽,希图储位;与胤禵暗蓄刺客,谋为不轨;诡托矫廉,用胤禟之财收买人心;擅自销毁圣祖朱批折子,悖逆不敬;晋封亲王,出言怨诽;蒙恩委任,挟私怀诈,遇事播弄;庇护私人,谋集党羽,逆理昏乱,肆意刑赏;含刀发誓,显系诅咒;拘禁宗人府,全无恐惧,反有不愿全尸之语。雍正称其为“凶恶之性,古今罕闻”。 一纸诏令,铁板钉钉,胤禩一生就此被盖棺定论。叹,叹。 是年八月二十九日,胤禟因腹泄卒于保定,事间颇多蹊跷,向有言其非良死未几,九月初八日,胤禩亦因呕病卒于监所[62]。天潢贵胄,寿年不永,谁能说这不是生于帝王家的悲剧吗? 红尘百劫,一世浮沉,生之无求,死之无恋,慷当以歌,莫若笑忘。

清朝雍正皇帝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皆是康熙德妃所生。但在后来的皇位之争和雍正登基后,他们兄弟关系一直不好,甚至十四王还被雍正圈禁。他们为什么会兄弟阋墙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母亲的偏心,造成兄弟之间的隔阂。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寅时,胤禛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清初时,位分低的后妃不允许抚育自己的孩子,其生母乌雅氏当时尚为德嫔,身份低微,没有资格抚养孩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胤禵出生时,乌雅氏已经晋位德妃,有资格抚养孩子了,所以胤禵是在生母跟前长大的。

谁养的孩子和谁亲。胤禵为乌雅氏亲手抚养的第一个儿子,又是最小的孩子,故而乌雅氏对他极其疼爱,感情深厚。而胤禛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且佟佳氏自己没有孩子,对胤禛像亲生的孩子一样疼爱,所以他们的关系极为亲近。乌雅氏这个生母对这个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非常冷淡,胤禛并未从亲生母亲那里感受到多少母爱。

本来因为胤禛和胤禵的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兄弟感情就很一般,母亲对弟弟的偏向更加重了兄弟之间的隔阂。电视剧《步步惊心》有一个情节,胤禛和胤禵各自送给母亲一个玉镯。同样的玉镯,乌雅氏对胤禵送的就爱不释手,对胤禛送的就表示不喜欢。虽然这仅仅是一个虚构故事,小说家言,但却反应了史实,乌雅氏确实极其偏心于小儿子。

本来胤禛和胤禵无论谁当了皇帝,乌雅氏都是皇太后,但她就是不这样想。她一心一意盼着十四阿哥能登上皇位,对另一个孩子登上皇位却极其反对。雍正登基后,乌雅氏不接受雍正的叩拜,不遵惯例住进慈宁宫,还拒绝“皇太后”的封号。这个母亲也真偏心到极点了。

二,道不同不相为谋,兄弟之间政见不同,导致他们歧路而行。

康熙大帝天纵英才,皇子也众多,有二十四个儿子,而且这些皇子遗传的也好,个个才智非凡。太子的两立两废,给其他皇子带来了登上皇位的机会。这些皇子拉帮结派,蠢蠢欲动,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八阿哥胤禩集团和四阿哥胤禛集团,即所谓的“八爷党”和“四爷党”。

胤禛自小跟着养母,寄人篱下,肯定小心翼翼,懂得察言观色,养成了城府深、阴晴不定的性格。胤禵在生母身边长大,深得母亲疼爱,也受康熙的宠爱,所以他性格开朗、聪明机灵、个性直爽、重情重义。

性格的不同导致了政见的不同。胤禩才干出众,性格温和,有“八贤王”之称。胤禵的政见和八阿哥相同,所以他拥护八阿哥,反而和自己一母的哥哥四阿哥胤禛站在了对立面。

后来康熙厌弃八阿哥,八阿哥失去了“夺嫡”的资格,“八爷党”的势力转而开始拥护胤禵,形成了后来实力更加雄厚的“十四爷党”。这样,老四和老十四兄弟两个就正面交锋了。权力的争夺,使这两位本就没有多少兄弟情的亲兄弟,更加敌视。

雍正继位后,为了稳定皇位,巩固政权,他便开始清算以“十四爷党”为首的“阿哥集团”。他先是解除了允禵的兵权,然后派其守皇陵幽禁起来,后来又改为圈禁。

结语

封建帝王专制制度下,天家无父子,也无兄弟,只有权力的争斗,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服从。从小处说,是成长环境和母亲的偏心造成了兄弟之间的隔阂,从大处讲,则是皇权的争斗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雍正帝和嫡亲弟弟关系并不好。

雍正第三子弘时,突然被雍正过继给了康熙第八子胤禩为子,接着又被削去了宗籍。不久后,年仅24岁的弘时就去世了。

弘时突然失宠,离奇死亡,这的确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弘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他的皇阿玛雍正,竟然连父子都不做了?而且,民间传闻的雍正,素来薄情寡恩,也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雍正赐死了弘时?这里我们就尝试来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

雍正杀子的传闻

“雍正杀子”一事,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刻画的是淋漓尽致。

雍正继位后,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了要立四子弘历为储君的意愿,这让雍正在世的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三子弘时心生不满。

“九子夺嫡”失败的“八爷”廉亲王胤禩,也不甘心皇权旁落,看出了弘时的心思,就秘密联合了弘时。同时,又伙同多位八旗王爷,并勾结业已失宠的“皇舅”隆科多,掌控了京城内外的八旗军和禁军。然后,在朝堂上突然对雍正发难,试图“逼宫”,迫使雍正退位,拥立弘时继位。

幸好雍正第五子弘昼及时将情况告诉了“十三爷”胤祥,由胤祥出面解决了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解了雍正之围。

事后,雍正为了帮助弘历(乾隆)巩固江山,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逼宫事件,就选了个日子,将弘时一口鸩酒给毒死了。

故事很精彩,但这只是文学作品中,根据历史大脉络杜撰出来的情节。

弘时的真正死因

根据多部史料的记载,弘时的死因的确跟皇位之争有关,也的确跟“八爷”胤禩有关,但更大的可能并非是被雍正赐死的。

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继承皇位的的确应该是弘时,而不是弘历。

雍正的嫡妻正福晋孝敬宪皇后仅生有嫡长子弘晖,但不满8岁就病死了。雍正接着的三个儿子弘盼、弘昀、弘时均为侧福晋齐妃李氏所生,弘盼、弘昀皆夭折,皇长子就是弘时了。而弘历的母亲熹妃,当时的地位远不及齐妃。雍正一生仅有一位皇后,再无嫡子,所以,如果雍正不实行秘密立储制度,那弘时就是明正言顺的皇储

秘密立储制度,让个性耿直的弘时多有不满,和雍正开始产生冲突。这也让雍正开始疑忌弘时。雍正在奏折中曾写有:“朕尚有阿其那(老八胤禩)、塞思黑(老九胤禟)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指弘时)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的批语。

乾隆继位后,下旨恢复弘时的宗籍,在负责办理的允禄等人所上奏折上有:“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

可见,雍正采用秘密立储制,有意传位给弘历,并让弘历代为主持康熙景陵的祭祀等事情,让弘时感觉到自己与帝位无缘,继而同情被圈禁的胤禩、胤禟,加上秉性耿直,没有谨言慎行,被雍正所迁怒。

根据允禄所伤奏折记载,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将弘时过继给胤禩为子,并撤去了弘时的宗族黄带,玉蝶除名,交给了胤裪抚养。

根据清室玉蝶记载,弘时在雍正五年八月初六卒。

上面的史料相对可靠,弘时从被过继、除籍,到去世,中间经历了整整一年六个月的时间。雍正如果真要处死弘时,应该在削宗籍时就办理了,没必要再拖上一年半。所以,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弘时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本已愤懑不满,再加上被雍正严惩,心态抑郁,结果就病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42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