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期的情绪情感仍然经常变化,甚至会出现两种对立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2情感比较外露。在幼儿初期时,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在外。
3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的情感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冲动,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其次,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引起幼儿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也会随之不断丰富。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随之发展起来。
了解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但由于幼儿年纪小,认知水平较低且缺乏较强的自制力,因此良好情绪的培养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大家知道,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羞耻和悔恨等内心体验。无论是对客观事物有肯定的态度或者否定的态度,我们部能够直接体验得到。因此,情绪和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或者把它看作是同义词。但在心理学中,把原始的情绪看作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把情感看作是与社会性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所谓需要是指人的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生理的(对于食物、水、空气、温暖、运动和休息的)需要和社会性的(劳动、交往、艺术、文化知识上的)需要两大类。当然也可分为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
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当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则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喜悦);当饥饿、渴、疼痛时,则有明显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愤怒、悲哀、恐惧)。
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如,人们见到黑暗、猛兽足以引起惧怕。当一个人看见危险而逃跑时,如有人阻拦他的去路,他必发怒、动武;无路可逃则悲哀;如能逃脱危险则快乐。这都是不学而会的。
所谓快乐,通常是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愤怒往往是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到妨碍情况下产生的;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引起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景或事物的能力。悲哀是与所热爱的事物失去以及所盼望的东西消失有关的体验。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就会产生哭泣。无论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又都有强度上的不同。譬如,愉快和狂喜之间的区别,愤怒和狂怒之间的区别就属于强度上的区别。
情绪也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因此,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最初因素。例如,杂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整洁美观的环境使人好感;被人打骂时会很不高兴,被人爱抚地拍拍肩膀时却很愉快。一般他说,声音的感受较之光线的感受,与情绪反应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正因为这样,音乐艺术陶冶人们的性情也就比视觉艺术更有力、更有效。
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即使是人的最简单的情绪,也与动物的情绪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的生理需要受制约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马克思曾经写道:“……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①人不会贪婪地喝、吃、穿,他总要考虑适当的方式和现有的可能,在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才享用食物。在饮食方面还要求有营养,有色、香、味,并讲文明行为。所以,人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的性质。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同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带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某些涉及到阶级意识内容的情感往往带有阶级性。譬如,当前使人引以自豪的是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出力,能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牺牲自己的一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对劳动有一种光荣感,这是在旧社会的劳动人民所没有的。
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是多次客观影响的结果,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比如,幼儿需要玩具、图画书;儿童期需要结伴游戏、学习;青年需要成家立业,重理想;成年人重事业。需要不同,情感也有区别。
由于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的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的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引起相反的情感体验;或者在同一时间内,人可能处于交织着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之中。如,失散多年的父子相逢时,既喜悦,又悲伤;当听到亲人壮烈牺牲的消息时,既有为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的荣誉感,又有丧失亲人的悲伤感。“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说明了人具有“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
的矛盾的情感。
产生情绪和情感的触发原因乃是客观事物本身,而不是主观需要。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都有其客观原因。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例如,愉快感可能是由爱抚或亲吻所引起,也可能由来自身体的运动器官的感受(如有节奏的舞蹈、体操运动和唱歌)或者由外界事物的结构、颜色和形象、声音、味道、气味等所引起。恨可能是由于别人突然弄脏了你的衣服,或者是自己犯了某种错误所引起。没有客观现实,便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只是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在不同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对象和现象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会产生这种或那种情绪体验。如,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止渴喝下一怀水就能带来愉快;如果他不感到口渴,而强迫他喝水,那末只能感到气愤和不愉快。但在特殊情况下,那怕口再渴,也要把这口水让给比他更需要的同志去喝而感受到内心的愉快。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存情境的性质。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它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则常用于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各种典型情境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转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就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它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
象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概括地说,它是在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下,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且,一般认为,皮层下部位参与情绪反应,皮层部位参与情绪体验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现代生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它在情绪反应中有着重要地位。研究证明,下丘脑与怒反应关系密切。美国的奥尔兹(Olds)等实验还表明,老鼠在有活动杠杆的箱子里,如果得到对脑的刺激,它会按压杠杆高达每小时数千次,它们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睡眠后又再次按压。几乎在脑内所有部位都能发现这样的一些点,但在下丘脑特别明显。因此,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里存在着“快乐”中枢。刺激另外一些部位,动物会按压杠杆去截断电刺激,这些部位就被标志为“惩罚”或“痛苦”中枢。把这样的刺激运用于病人,病人好象也喜欢这种引起愉快感觉的刺激;当给予刺激时,他们出现高兴和微笑,并愿意去按压给刺激的杠杆。①
边缘系统是多机能的综合调节区,它调节着皮层下的呼吸、心血管的血压、消化道、瞳孔、排泄等低级中枢,调节着整个内脏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现已发现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反应的关系十分密切,切除双侧杏仁核,多半引起凶暴情绪反应降低。
林斯利(D B Lindsley)提出了一个激活的学说,这个学说突出了网状结构的作用,他认为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整合与扩散,兴奋间脑的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作用包括对情绪的激活,使情感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激起,它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研究还证明,皮层下各部位的机能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着人的情绪和情感。或者说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四、情绪的学说
有关情绪的学说从古到今约有数十种,在这里主要介绍下述三种学说。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十九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 )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后来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这种学说基于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詹姆士说:“我以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底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①由此出发,他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 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①这样,根据他的观点,哭泣,打人、发抖都是产生情绪的原因。兰格认为,“……任何作用凡能够引起广泛的在血管神经系统功能上的变化的,都有一种情绪的表现。”②他把情绪看作是一种内脏反应,如果“让他的脉搏平稳,眼光坚定,脸色正常,动作迅速而稳当,语气强有力,思想清晰,那么,他的恐惧还剩下什么呢?”③
詹姆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大部分或主要地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总之,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
2.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情感是在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假如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他举过很多例子,比如有一个有癖好的人得到渴望已久的珍品(如集邮者得到一枚珍贵的邮票)便感到高兴;亲人的团聚,观点一致者谈话的投机所产生的欢乐,都是大脑皮层原有的动型得到维持的表现,而相反“在习惯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信仰粉碎时,所经历到的沮丧情感,其生理基础大半就是在于旧的动型受了改变,受了破坏,而新的动型又难于建立起来”④。当然人的各种动型往往是相互制约的,某些次要的动力定型虽然是遭到了破坏,但由于与人的思想意识相适应的更主要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和发展,因而也会引起愉快的情感。
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使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当皮层下中枢接受了皮层传来的兴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活动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加等),并通过躯体神经引起骨骼肌的相应活动。所有这些变化又发出传入神经冲动,从皮层下中枢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正在进行着的动力定型的变化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各种情绪。
3.现代的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现代心理学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了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整个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的性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的情绪评定——兴奋学说。她强调了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例如在森林里知觉到一头熊引起惧怕,但在动物园里知觉到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熊却并不惧怕,这就是个体对情景的认识和评价在起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人在过去经验中遭遇到某种险境,但能平安度过。当他再经历这险境时,回忆过去经验,便泰然自如,并无恐惧或惊慌。也就是说,当现实事件与过去建立的内部模式相一致,事情将平稳地进行时,人将无明显情绪。而当现实事件与预期和愿望有足够的不一致,或预料为无力应付时,就会打乱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产生紧张的情绪。情绪和情感正是通过认识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见图9一1)。
美国的斯比斯曼(Speisman)、拉什鲁斯(Lazarus)、摩德科夫(Mordkoff)和戴维森(Davison),1964年的实验同样说明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他们用皮肤电反应来测验正在看一部紧张的**的四个不同的组。对第一组用声音来加强所看到的银幕上的残酷的画面;对第二组则用声音来否认此画面情境中的痛苦;对第三组只出现一个超然的理性的描述;第四个组是观看无声的**。结果如图9—2所示,显然,紧张的声音会增加对**的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明显)。否认和理性描述的声音会降低对**的紧张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低),而且比肃静无声地观看**组的紧张情绪反应还更低一些。①在拉什鲁斯看来,每一种情绪反应,都是某种认知或评价的功能。
五、情绪的机体状态
情绪和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而且有一定的客观表现。例如,悲伤时流泪,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痛恨时咬牙切齿,惧怕时手足无措,虔敬时合掌低头等,这些都是机体表现。
由于情绪刺激物的作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外部腺体(汗、泪)与内分泌腺活动(肾上腺素、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也可以引起代谢(血糖升高或降低)和肌肉组织(手舞足蹈等活动)的改变。因此,人在发生情绪时,在机体内部和外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据研究,人在愤怒时每分钟呼吸可达40~50次(平静时,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突然惊惧时,呼吸会发生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现象发生(图9一3)。人在笑的时候,呼气
1.高兴一一每分钟17次:
2.消极悲伤一一每分钟9次;
3.积极地动脑筋——每分钟20次;
4.恐惧——每分钟64次;
5.愤怒——每分钟40次。
快,吸气慢,呼吸的比率低(约是030);人在惊讶时,吸气约是呼气的两到三倍;人在恐惧时,呼气和吸气的比率从一般状态(约070)上升到300或400。人在吃惊和恐惧时,心跳每分钟约增加20次,血压也会增高(妇女比男人高一倍)。
人在吃惊、恐惧、困惑或紧张时,皮肤电反应最为显著。皮肤电阻的变化是由于情绪状态中皮肤血管收缩的变化和汗腺的变化所引起的。一般地说,人在等待一些责任重大的活动时,皮肤电阻会降低;活动之后,它降得更低。如果皮肤电阻增大,则说明过度疲劳,或由于活动前有不利的紧张状态。
一个被试在看**时,当银幕上出现两个扭斗者从悬崖上滚到急流中去时(28),他的皮肤电阻降低至最低度(如图9一4)。
此外,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α波幅减低,波动甚大,呈低振幅快波——β波(图9一5)。如果有病理性的情绪障碍,则会出现高振幅的慢波——θ波。所以,为测定人的情绪反应,人们常用生理多道仪来记录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
有关情绪的机体表现以面部的研究为最多,其次是身段和言语表情的研究。面部表情动作,包括眼、眉、嘴、颜面肌肉的变化,是最能表示一个人的情绪的。例如,喜悦与颧肌,痛苦与皱眉肌,忧伤与口三角肌有特殊的关系。达尔文曾经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写出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态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即就其发生史来说,最初乃是适应对机体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情境而产生的。例如,愤怒时的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等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性动作。因此,那些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全人类性的。美国的埃克曼(Ekman)、弗里森(Friesen)和埃尔斯沃思(Ellsworth)在1972年对六种面部表情(图9一6)作了测定,也确实发现不同
A 表示在焦虑状态下,α波消失的脑电图记录。
B 表示在正常状态下,规则的α波的脑电图记录。
民族对这六种面部表情的判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见表9一1)
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诸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狂喜时捧腹大笑,虔敬或沉痛时肃立低头等表情动作均为身段表情动作。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声调、节奏速度方面的表情。一些研究(埃克曼等,1976年;克劳斯等,1976年)表明,当某人扯谎时,平均音调(或基音)比说真话时要高一些。不过,这些区别一般人是听不出来的。但如果用电子仪器来分析声音就能准确地把谎话与真话区别出来。这类表情动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具有社会性的机能,即它已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交际手段。所以说,情感的表现方式——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外周的生理变化与特定的情绪活动之间并没有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例如,同样是两个人的目光接触,可以表示爱情、热情和极大的关心;也可以用来吓唬人。这两种表面上矛盾的含义——友谊和威胁,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关系。又如,男女都有悲哀之情,但由于男孩子从小受到一种特殊的教育和培养,“男孩子嘛,不要抽抽泣位的”,所以男人是不轻易哭的。再如,中国古时的见面礼是作揖,现在是握手,外国人大多是拥抱、亲吻。欧洲人用耸肩表示遗憾或惊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中国人以拍肩表示关心。总之,人可以自觉地利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情绪的外表活动控制住,不予表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态度的倾向决定了情绪,包括脸部表情和动作表情。
态度: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
态度由以下几种成分构成:认知成分(对态度对象的信任与否);情感成分(喜欢与否);行为意向成分(趋向与否) 情绪和情感有三个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二、情绪的特点
1情绪由刺激引起
情绪并非是自发的,而是由刺激引起,刺激有外在、内在,有具体的,也有隐而不见的。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情绪只有个体自己可以体验到,别人只能由表情或行为推知可能的情绪。
因此研究情绪反应只能用内省式的自陈量表法
3情绪状态不易自我控制
情绪体验很难控制,测谎仪就是根据这个来的
4情绪与动机有联系
情绪是伴随着动机性行为而产生的,是对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倾向。
在某些情景下,情绪本身可视为动机,即情绪性行为。
三、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情感对情绪又有巨大的影响。
是同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①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②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可能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从而表现为情感。
③具有高级社会内容的情操,即可表现为情绪,又可表现为情感。
四、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情绪情感是人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调动能量和传递信息。
2、动机功能
可以驱动有机体进行行动,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降低效率。(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有时候情绪就是动机。
3、组织功能
积极情绪情感可以促进和协调活动,而消极情绪会瓦解和破坏活动。
可以促进知觉选择,影响记忆、思维。
4、信号功能
可以帮助传递信息、思想的作用,尤其是表情。
5、感染功能
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作用。
6、迁移功能
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其有关的对象上。
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进展
①
��方平�张咏梅�郭春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100037)
��〔摘要〕成就动机是近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对成就目标的研究倍受国内外关注。文章以Dweck成就目标理论为基本出发点,探求其理论渊源、动机模式与分类研究的进展状况,为深入研究成就动机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成就目标,学习目标,成绩目标,掌握模式,无助模式,社会目标
��分类号�59845
��学生的智力水平对于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学校成就情景中存在着两个使众多心理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即为什么智商和能力水平相同的学生,仍会表现出在学业成就上的显著差异?如何摆脱单纯“智力开发”所面临的困境,寻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更好的方向?于是,许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对于学习具有同样重要影响、对认识过程起调节和动力作用的非智力因素领域。成就目标的研究是此领域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课题。
��70年代末,Dweck、Nicholls、Ames等一些学者开展了对动机过程的成就目标定向的研究,并于80年代中期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90年代的今天,有关成就目标理论及实践研究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成就目标作为具有创新性的发展方向,日益受到重视。
��1�成就目标理论的渊源
��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goal�theory)作为一种成就动机理论,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可以从早期的成就动机论和新近的社会认知论中探究其发展渊源。
��11��早期成就动机理论
��对于成就动机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中的重要课题,此概念最早可以追至Murphy,但直至50年代McClelland等人才正式开展了对于成就动机的系统研究。Lewin及其同事在期待×价值理论中首先提出两个独立的动机纬度(对于成功的期待和对于失败的回避)是行为的关键性决定因素。随后McClelland以Lewin的理论为框架,构建了最初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至少存在两种成就动机,一种围绕着躲避失败,另一种围绕着达到成功”。Atkinson继续McClelland的工作,更为明确地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或希望成功的意向,表现出趋向目标的行动;一种是害怕失败的意向,想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或情境,避免预料到的失败。每个人的成就行为都受到这两种动机相互制衡和消长的影响〔1〕。
��由此可以看出,早期成就动机理论家十分关注成就情景中个体的两种明显不同的行为倾向,并且将这种趋势-回避的区分纳入早期的成就动机概念建构中。
��他们的理论对以后有关成就动机研究具有历史性影响。
��80年代,Nicholls提出了能力理论,该理论是成就目标理论最直接的渊源,从属于归因理论。他认为在成就动机众多归因中,能力是了解成就动机的关键因素,能力的差异感觉和无差异感觉影响个人在成就情景中对任务难度的选择。能力的差异感觉就是指个体面对成就情景时,对自己能力水平形成的一种高或低的判断。有此感觉的个体把追求高能力表现为自己行为的目标,完成任务只是作为表现能力的一种手段。能力的无差异感就是指个体面对成就情景时,将完成任务或学习作为他们行为的目标,能力只是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在完成任务或学习过程中提高能力[2]。由能力归因分类的系统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两种成就目标划分的雏形。
��12��社会认知理论
��60年代末、70年代初,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认知革命”,动机研究深受影响。Bandura在其倡导的社会认知理论中,认为个体因素(包括认知、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三者之间因相互影响而产生了三重交互决定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个体所具有的信念方面,主要包括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以及在成就情景中对背景因素知觉的信心。
��Urdan和Martin[3]认为动机领域应包含自我功效理论、归因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等成分。这些理论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学生动机和成就的理解,其中成就目标理论与学生参与成就活动的原因有直接的关系。
��2��成就目标理论的内容
��21�成就目标的概念
��在目标理论中,成就目标表示个体为了获得或达到有价值的结果或目的参与成就活动的原因。Maehr认为成就目标是有关能力活动的目的;Ames[4]认为成就目标指的就是成就行为的目的,是能力信念(belief)、成败归因(attribute)和情感(affect)三者的整合模式。在此,能力信念即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情感即表现为对成就活动的不同方式的接近、参与和反应,并促进了行为意图的产生;成败归因即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做的解释。Elliottt和Dweck[5]等人将成就目标定义为“对认知过程的计划,它具有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结果”;Ames将其定义为“学生对于学业成就、成功意义或目的的知觉。”由此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于成就目标的具体定义各不相同。在上述各种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成就目标就是成就行为的目的,具有认知(如对于情景的认识、成败归因)、情感(如焦虑)和行为(如学习策略、任务选择和学业)特征。
��22�成就目标理论的内容
��70年代末、80年代初,Dweck、Nicholls等将成就目标概念引进成就动机理论。80年代中期,Dweck�在社会认知框架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以前成就动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
��Dweck[6]认为,由于儿童对智力与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所以在成就情景中,儿童主要
��追寻的成就目标具体可分为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追寻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发展的,因而力求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则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成就目标的理论提出后,在此领域内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有的研究称这两种目标为“掌
��握关注和能力关注”或称为“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任务卷入和自我卷入”、“掌握定向和成绩定向”。由于任务、学习、掌握概念之间关系是同质的,成绩、自我和能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质的,因而笔者将这些观点整合,统称为“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
��3��成就目标的动机模式及其实验研究
��Dweck�[7]在陈述目标理论的同时提出在成就情景中,与成就目标的划分相一致,存在着两种动机模式:掌握模式与无助模式。她认为两模式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掌握模式促进富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成就目标的建立、维持和实现,此模式具有寻求挑战性任务、面对困难时坚持性高的特征。相反,无助模式具有回避挑战、面对困难时坚持性低的特征。具有学习目标的个体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掌握,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易形成掌握模式。相对而言,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自己的能力是否充分及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易形成无助模式。
��以此理论为基础,Dweck通过实验检验了两种模式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在认知方面,具有不同动机模式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困难)对结果表现出不同的关注。无助模式个体主要关心对自身能力的测量和评价结果,失败意味着个人能力不足。相反,掌握模式的个体关心能力增长,关心学习的过程。所以失败意味着在此项任务中努力和策略还不充分或需要变更,他们会继续努力,并将失败归因于策略。
��在成绩方面,Dweck认为,一个具有无助模式的个体在面临失败时,其自尊心受到严重威胁。这种威胁可能首先导致焦虑和羞耻感,使个体采取更保守的自我保护姿态,而对完成任务表现出厌倦,他们更向往低努力的成功。而对于掌握模式的个体,即使失败也仅仅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进行策略方面的变化,所以他们在努力时会产生愉悦感。与无助模式的个体相反,掌握模式的个体厌倦低努力的成功。
��在行为方面,具有无助模式的个体倾向于选择较易的、更能保证成功的任务。他们回避挑战,认为挑战将意味着令人厌恶的经历。对于掌握模式的个体来说,理想的任务能增加知识、发展能力并带来愉快。以此为出发点,学习目标个体更愿意寻求挑战性任务。他们并不在意结果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注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东西和提高能力水平。
��
��表1�Dweck理论中成就目标及其相应的动机模式
��
��智力概念��成就目标��动机模式��特征表现
��
��认知:关心“如何尽快地提高自己的
��智力是后天培养��能力”?关心学习的过程。
��的可以变化的��学习目标��掌握模式��对成败进行努力和策略归因。
��情感:面对失败,焦虑程度适中。
��行为:敢于面对挑战性任务,对困难
��有高坚持性。
��
��认知:关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充分”
��智力是天生的��关心对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成败进行
��是固定不变的��成绩目标��无助模式��能力归因。
��情感:面对失败易产生高焦虑。
��行为:不敢面对挑战性任务,对困难
��坚持性低。
��
��4��成就目标的分类研究
��41��以接近-回避倾向为出发点的成就目标分类研究
��在成就目标理论形成前后,许多成就目标理论家将接近和回避动机之间的差异结合进他们的理论框架,提出成就目标可能存在着三种类型:学习目标(接近定向),将注意力集中于发展能力和掌握任务;成绩目标(接近定向),将注意力集中于得到对能力的有利判断;成绩目标(回避定向),将注意力集中于回避对能力的不利判断。Elliott和Harackiewicz[8]认为,虽然最初三类型理论利用了接近和回避间的差异,但这种独立的接近、回避分类少有实验支持,因而被忽略。他们进而提出目前的成就目标理论和测验,主要关注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但实质上此两种目标都属于对成就动机接近定向的分析,而对回避定向在成就目标中的作用涉及很少。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将成绩目标分为指向于能力表现的成绩-接近目标和指向于回避无能表现的成绩-回避目标(与Dweck和Elliottt�1983年的观点类似),从而将成就目标理论进一步扩展。
��Skaalvik[9]的最新研究支持了Elliott和Harackiewicz的理论。他提出成绩目标的确立来源于学生对自我能力表现的关注、对他人对自己能力知觉的关注、对于自己能力相对判断的关注和对于社会比较的关注。而这些关注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学生定向于不同的成绩目标。据此,Skaalvik将成绩定向进一步划分为两类:“进攻型自我定向和防御型自我定向”、“自我-提高的自我定向和自我-击败的自我定向”,此种划分和界定类似于Elliott�Harackiewicz的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在上述研究中,对成就目标的划分虽然不尽一致,但都以成就动机的接近倾向和回避倾向作为出发点,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42��以社会性为出发点的成就目标分类的研究
��针对以接近、回避为出发点的成就目标分类,Miller和Greene[10]�则认为无论将成就目标划分为两种还是三种,本质上都认为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目标是对于能力的追寻,认为
��个体的动机差异来源于评价能力的参照系的不同。无疑,在我们的社会中对于能力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但包括我国学者[11]在内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并不应仅
��仅归因于此,还应考虑到为以往成就目标理论家所忽视的社会目标的影响。
��Urdan于1997年提出应将社会目标纳入目标理论,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成就动机理论。Nicholls和Ford将社会目标划分为两种:社会赞许目标(如取悦成人)和社会责任目标(如按时完成任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指出这些积极的社会目标是解释学生学业动机的潜在重要因素。Wentzel等[12]认为课堂中的社会目标对于学业成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她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目标如果是独立和及时完成任务,则与学业成绩有正相关,而社会赞许目标与学业成绩无关或负相关。Miller和Greene的研究却表明社会取悦目标与学业成绩之间无相关,而另一社会目标--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却与学业成绩有明显正相关。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有关社会目标的研究虽然还不十分熟悉,对它的界定与划分还不一致,但是我们认为成就目标理论学家的研究已从影响个体目标确定的内部因素转向了影响目标确定的环境因素,这意味着对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成就目标的研究展望
��51��成就目标理论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首先,随着成就目标新的划分方式的不断出现,今后应致力于探讨每一目标所对应的动机模式及各自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表现,最终促进成就目标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其次,需要探讨现已提出的社会目标和最初提出的学习目标、成绩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三者间是独立或相关的平行关系,还是社会目标是隐含于两种目标后的更深层次动因?
��第三,现有目标理论多支持具有掌握模式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表现较无助模式的成绩目标学生为优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整体上看此研究结论是正确的,但具体任务不同,其效果不尽相同。已有研究表明,在运动类的一些项目上,成绩目标类的学生表现好于学习目标类的学生。可见,在讨论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时不应脱离具体研究任务。
��第四,根据发展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的形成在整体上要受发展水平的影响,即在年龄低的学生中成绩目标的比例可能高于学习目标,而在年龄高的学生中成绩目标的比例可能低于学习目标。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2��成就目标理论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强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今天,笔者认为成就目标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学习过程有着更为完善的动机模式,即焦虑水平适中,成败归因正确,愿意接受挑战性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使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动机模式,这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应减少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比较,提高学生在自我参照标准上的评价,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所付出的努力大小和策略的运用上,集中于掌握知识本身,以达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成就目标理论在验证旧有理论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吸纳新观点从而扩大自己的原有框架,以适应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学者在成就动机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成就目标领域却涉及不多,本文旨在此方面做些尝试与努力,使我们认识到对学生成就目标的研究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首先表现在性质上,有时会出现两种对立的情绪体验,比如考试又兴奋又不安。其次,还表现在两极上,情绪警察发生变化,从一极走向另一极。喜欢隐藏自己的内心体验,不易向人表露,但当遇到知心朋友时又会推心置腹。最后,同一种情绪体验对个体有积极的一面,又会产生消极的妨碍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不稳定。青年人对人、事、社会现象十分敏感、关注,对友谊、美、爱情、正义等的追求十分执著,爱思考、辩论,甚至于以行动来维护心目中的真善美;他们的情感体验深刻、强烈,感情容易外露,喜怒哀乐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冲动、凭感情用事,过后又懊悔不已;情绪起伏波动较大,呈两极趋势,有时兴奋激动如火山爆发,有时消沉忧郁,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此外,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鲜明的特点:
1.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素养,加上社会和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因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一般能用理智约束冲动,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情绪和情感是比较稳定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突出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经常在两极之间起伏、动荡: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呈现出波动性的特征。这种波动性是由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方面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由于性成熟和性激素分泌旺盛,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之间出现暂时的不平衡,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从人体生物节律来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有周期性的变化,处在高潮期时,人感到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处在低潮期时则正好相反,人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情沮丧、思维迟钝,也呈波动的特点。
表现如下:
1、总是忍不住偷看对方,彼此都关注对方。
2、愿意私下约见,羞涩而甜蜜。男女之间,如果彼此都有好感,就会找机会约出来见面,制造两个人独处的机会。
3、在一起时,产生有些肢体接触,却不会抗拒。如果男女之间都有好感,那么对于肢体接触是不会有很大抵触的。
感情是什么意思?
感情是什么?
是无知的等待?是愚昧的放弃?是舍不得伤害?是学会去珍惜?是默默地离开?还是……?
感情是
希望能和你在一起,我不知道能一起走多远,但我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我一直爱你,直到永远……
希望睡觉前可以问你,希望说时可以抱你,希望醒来可以看到你,一直都这样希望,直到永远……
感情是爱
爱是一个过程,只有爱过、伤过、痛过,她才成为一种经历,我们也才更懂得去珍惜……
爱不是占有,
你喜欢月亮,不可能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脸盆里, 但月亮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房间。
换句话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
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
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
绝不能因为爱他,就希望他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万一变不成就不爱他了。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着你;
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
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
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
两人在谈情说爱的时候,
最喜欢叫对方发誓,许下承诺我们为什么要对方发誓,
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对方,我们根本不相信情人,
而这些山盟海誓又很不切实际:
海枯石烂、地老天荒,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
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
就算会,也活不到那时候。
许下诺言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许下可以实现的诺言,
最好是承诺做不到的事,
反正做不到的,随便说说也不要紧,
请记住:”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动人”
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
我晓得我们的心里存放著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永远在一起,也希望永远不分离……
永远永远……
感情是
在一起时很舒服、很快乐,不在一起时,很牵挂,很想念……
感情是舍不得伤害,因为对你有感情,所以就不想让你伤心,所以舍不得伤害你……
感情是该离开的时候就默默地离开,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
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
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 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
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
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
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
感情是等待,当对你有了感情,我宁愿一直这样傻傻地等待,可以不顾一切地等待……
感情是放弃,对你有了感情,就希望你能幸福,于是就学会了放弃……
感情是爱也是恨
爱有多深,因为恨就有多深……
感情,她是世上最最复杂,也是最最简单的东西;
她是世上最最容易拥有,也是最最容易失去的东西;
他是世上最最让人喜欢,也是最最让人讨厌的东西……
感情````人类最大的弱点!!!
感情是让人矛盾的祸根!!!>>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喜爱等等,较具有个人化而缺少社会性的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 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 以后,伴随着 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药物 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的逻辑.情感是什么?“情感”定义
情感是人们行为表现中最为复杂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中基本的精神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伴随着喜、怒、哀、惊、愁、悲、妒嫉等等情感产生。人在认识事物时,对现实中不同的客观的对象环境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情感现象;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愉快;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惊慌;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愤怒;还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悲哀;另还有许多如冷漠、疑惑等等。这些愉快、愤怒、悲哀、冷漠、疑惑等等都是人的精神的情感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作为人,情感还表现在语言文字、艺术创造和劳动行为之中,甚至漠然和呆滞也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作为人的情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动物的人;另一是作为精神社会的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语言文字性质的精神表达”。人以外其他动物的情感表达只有体征形式,例如:狗在高兴时的欢快行为就是摇头摆尾;在受到主人责骂后就夹着尾巴而低着头。人表达情感不仅仅只有体征表达,还可以用文字的书信以及现代的信息产品、艺术礼品等作为传递情感的表达形式。..……………………...情感是作为生命精神主体对客观环境条件,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感觉体验和“逻辑判断”反应;与人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客观事物就是客观环境条件状态,包括外部客观事物和人主体内部客观事物;内部客观事物是独特的包括自我“主观”客观化的形式。这些客观实在的事物就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不同的客观事物以及其事物中的不同特性,对人实际需要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产生出人的各种不同的精神反应状态,这些状态就是情感。因此,认识“情感”的性质特征,其要点就是人与其自然环境事物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人对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逻辑判断反应就是情感,需要就是情感产生的动力,客观条件符合人的某种需要时,就可产生相应的正相关的情感反应,如满意、愉快、高兴、平静等等;否则就会可能产生负相关的情感反应,如忧郁、愁苦、恐惧、烦闷等等;当人面对的是陌生事物时,或客观事物条件突然变化过大时,人就会产生惊讶、或恐慌、或疑虑等等情感反应;人处于内省状态时,自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呆滞、沉思、冷静等等情感反应。.....从“情感”语义上,“情”字的字义是:一是精神对自然事物的信息结构的指称;另一是被指称对象的结构中存在着特定的结构性倾向。而“感”是指人受到自然结构性信息作用力传递后的确认和反应;对于自然事物,“感”是指某种事物的结构性相互作用对另一事物的结构性传递,例如:电磁感应、动量碰撞等等。因此,情感的基本定义就是:自然结构性信息作用于生物后所产生的自然的生物目的性的自然逻辑形式反应;作用于人就是人的情感形态的逻辑反应。其中,即时的逻辑判断反应,且有很强的针对对象倾向的情感反应,就是指情绪。情感的情绪与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和即时需要目的密切相连,而作为整体结构性的逻辑判断反应的情感,可包含一系列的情绪反应组合过程。在这里,对情感的定义中,使用了“情感判断”的概念,涉及将生理生物性的条件反应过程作为“逻辑判断”。因此,生物生化过程的“逻辑判断”秩序选择,与人意识思维逻辑判断,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同质问题和意义差别,就是情感问题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事实上,人和其他生命物的精神反应也就是有序化的生理生物的条件反应过程,也就是“元逻辑”系统。于是,情感就从现象语言描述转化为逻辑语言描述了,感觉顺序描述也就转化为结构分层描述了。[]……[]由于需要的元逻辑意义是自然物理的选择目的性质,使情感也具有倾向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因为是自然“逻辑”判断的结果,必然的就存在着基本的逻辑尺度和标准。正是这些尺度和标准的结构,决定了最原始的元逻辑的生物活性的本>>
感情空间是什么意思
给彼此留有一定的,各自的自由时间,不用分分钟都必需连在一起,
或者她说的也许是精神上的自由空间,让她自己一个人呆几天,你不要去打扰就可以
感情史是什么意思
早上好,感情史就像一个人的履历一样,就是一个人的情感历史或者说是恋爱史。初恋情人、相好的情人、谈过没成的、离过婚的等等,这些都包括在内。从头到现在这一段就是感情史。明白了不?
情感交流的定义是啥? 20分
现在多特指社会交际或工作中的一种人际交流,较为认可的概念: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②达成共同的协议;③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感情账的含义是什么
不是有听人说 前世欠下的情债 今世甚至到来世也要偿还 不知是不指这个
两人的感情是相互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双方都要付出感情,真心,如果只有一方无怨的不停地付出,却没有得到回应,很容易让人心寒,放弃,这段感情就坚持不下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