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什么?

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什么?,第1张

设计思维所解决的问题是创造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或形式,解决前人没有解决过的新问题。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本身就充满了思考与创造因素。因此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既有量变又有质变、既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多阶段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原因如下:

(1)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培养创造性。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具本质性,它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和根宗旨。

(2)设计即创造,艺术设计的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它的创造性。

(3)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实质上是多种思维方式、能力的综合和运用,综合也是一种创造。

(4)艺术设计教育从根本上说应是一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而不仅仅是设计的技法教育。

综上所述,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以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训练为主的设计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教育。

设计心理学的分类 按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创造心理学、产品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 按心理学的基础可以分为设计视知觉心理学、设计行为心理学和设计情感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关于设计心理的问题与方法,是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心理学是流派纷呈的学科,其中与设计艺术关系密切且应用较多的有行为主义流派、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流派、人本主义等。

行为主义也称行为论或行为学派,其核心思想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行为”而非“意识”,放弃了结构主义将意识分析成精神或心理元素的“内省法”。这里提到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指的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人的一切活动;内隐行为指的是通过仪器设备可以测量到的个体活动,如内分泌等。

完形心理学也称“格式塔”或完形论。格式塔学派的著作和观点也大量涉及艺术的问题,它反对结构主义的意识经验的元素观,认为经验或行为是浑然一体不可分解的,整体形态和属性,并不等于各部分之和,即“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例如一个三角形是一个完形,但它并不等于三条线的相加,三条线还可以随意做其他变化,但是三角形是更好的完形。完形心理学家对知觉、问题求解和思维感兴趣,并提出“场论”。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兼收并用了内省和客观观察的方法。

设计生态化、非物质化、艺术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今后是大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互联网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艺术将与科学技术结合。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提高。

提倡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共同遗产的设计方向。为人设计,以人为本,面向大众是未来设计发展的目标之一。

设计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有了更大提高,更加注重的人心理,关注人的情感。

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向往的生活,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相统一。随着手工艺的复兴,新手工艺将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设计与手工艺品性的结合。机械产品趋向人性化、诗性化设计。设计随着小批量生产和产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日益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 浅议现代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周靓(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陕西西安 710065)

现代设计的发展时间不过是短短的百余年,从它产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面,也经

历了众多的变革和流派的更替,那么现代设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至今又将朝

着什么方向继续迈进呢?该文将就此做一浅要的论述。

现代设计;现代主义;风格流派

1现代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早在十八世纪前的设计活动主要基于手工业,设计和制作往往是个人独立完成,

完全没有精细的行业分工。而设计服务的对象也只是面对上层阶级,设计力量完

全被王权、教会等统治阶级所掌握,因此在设计上难免体现出娇揉造作的风格,

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和洛克克风格和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都是这种情况的典型

案例。到了十八世纪末社会日益两极分化,工业化大生产和资产阶级思想开始大

规模蓬勃发展。正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大规模发展,现代设计也应运而生了。

从现代设计历史长河来看,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了,但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为止,关于它的发展还仍旧局限在应用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少之又

少。促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现代设计的发展时间尚短,加之是一门应用性

学科,在不少人的概念中认为似乎没有研究它的必要。只是到了近几十年中,现

代设计的史和论方面的研究才渐渐得到了重视。

2现代设计的概念及其范畴

21设计的基本概念

设计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计划、构思的形成;(受到现代市

场营销学、社会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影响)2、视觉传达方式;(手工绘图

、电脑制作、模型推敲等根据具体情况的需求而定)3、计划通过传达后的具体应

用(同设计要求所产生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定义也

十分的简单,大多集中于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中。如使用功能(目的);物质技术

条件(基础);设计造型(审美构思)。而现代设计还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

场、改变行为的手段,已经不仅仅被看作是解决功能与形式之间的手段了。

因为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此有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区分。而两者最

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联系,这是传统设计所

不具有的。因此现代设计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2现代设计的范畴

现代设计的范畴十分的广泛,它涉及到了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室内设

计、展示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等;还包括了平面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广告策

划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以及摄影、影视制作等等。现今设计的专业分类

越来越细致,又不断的派生出许多新的设计学科和门类,如:城市家具设计、产

品设计、首饰加工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等,随着时间发展和人类社会需求的增

长,还会不断有新的设计行业继续涌出。

23现代设计的属性

现代设计究竟应该隶属于工科还是以美术为中心的文科范畴,这个问题也是一直

备受关注的。设计本身所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繁杂,因此要区分它的属性就必

须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种类来决定它的属性。如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因为同工程技

术息息相关就会比较倾向于工科门类,而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与美

感的表现关系比较密切,就应该倾向于文科。

美术作为单纯的艺术活动是艺术家相对个人化的表现过程,是自我情绪的宣泄和

表现过程,而设计则门类更多的表现在为他人服务这个活动过程。前者是为本人

,后者是为他人、社会、市场,两者从服务对象的归属性上有一定的区别。

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虽然同属于“设计”这个大的概念,但是也有着本质的区分

。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的关系,是物体本身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如汽

车离合与油门之间的关系;而艺术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的关系,是人和物体之

间的协调性问题。如汽车的美观舒适性等。这样一来,区分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

的概念属性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本文中的设计概念专属于相关艺术设计的

概念范畴。

24现代设计的通用性表现

现代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通用性的表现。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交流方式基本

分为两种: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直接的交流,二是人与人通过大

量普遍的标志、广告、图解和通用产品进行交流,这种是比较普遍的,如:全世

界的国际机场的设计都有比较接近;全世界的电脑视窗电脑键盘也基本同一化;

所有软饮的外包装设计和开口方式也基本同一化等等。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设计

在促进交流方面的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设计的作用才使得世界越来越接近,人

们的交流越来越容易和方便,从而也促使“地球村”概念的应运而生。

3包豪斯产生的巨大影响及现代设计教育

31包豪斯

大多数国家的设计教育都是在美术学院的基础之上建立设计教育的。但是早期的

理工型设计教育是单独进行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包毫斯设

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院,可以说是史无前

例的设计教育大改革。这所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家理论家格罗佩斯所创建,期

间经历了两次校址的搬迁(魏玛、德绍)和三任校长的更替(格罗佩斯、汉斯迈

耶、密斯凡德罗),直至1933年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从时间段上可以得出包毫

斯设计学院(1919—1933)在历史上存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6年—1945年)之间。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对现代设

计及其教育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32现代设计教育

包毫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强调标准化、强调集体的工作方

式、强调科学的工作方式、将教育中心从外部改到内部的解决问题上、开创各种

工作室、创造基础课程的教育方式、创新人体工程学等等。它的创造确实给现代

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设计教育与现代设计基本在同时开始发展,目前经过自己体系的不断发展,

学科开始趋于完善,教学方向也开始比较明确了。但是现代乃至当今的设计教育

依然同当年包豪斯的创办和贡献是分不开的。

4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容实质极其代表人物

41现代主义思想产生的三个基本因素:

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它否认以往设计只针对王权、教会、贵族服务的形式,对

于传统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有很大程度的否定;强调设计应有强烈的时代感:每件

设计作品都能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设计服务对象思维方式的改变:现代设

计的服务对象的改变也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大的扭转,设计不再以奢华、矫揉造

作作为审美的标准,从而转向了实用性和大方美观的审美趋势。

42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有:

a)格罗佩斯:他反对风格主义,强调为民众而设计;

b)密斯凡德罗: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减法设计也是他

(下转第157页)

(上接第154页)

所推崇的;

c)勒·柯布西耶:“机械的美”是他毕生追求的设计手法,“朗香教堂”就是其

著名的代表作品。后期成为了国际主义分支之一的“粗野主义”的代表人物;

e)赖特:追求风格,毕生为富人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真正代表现代主

义建筑的全部精神实质。

这批大师作为第一代现代主义的设计师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但是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这些设计师也不得不重新做一次选择。二战结束

后大批的包豪斯的教员和学生移居美国,其中也包括第一批的现代主义的设计师

们,他们同美国的丰裕社会相结合,最终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为新的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所以也可以说国际主义风格是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

5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德国包豪斯发展出来的国际主义设计成为了西方国

家设计的主要风格,在二十世纪50至70年代风行一时。

国际主义是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从设计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战前的

现代主义还是战后的国际主义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

、系统化的特点。国际主义设计师受到密斯的“少则多”影响,在50年代下半期

发展以形式上的减少主义为特征,为达到减少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开始背

叛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仅在形式上维持和夸大现代主义的特征。所以受

到后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解构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波普”风格)

的挑战和抨击也在清理之中。

6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61设计师们的探索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

不少设计师急功近利的想了解什么是目前最新最时尚的做法,我认为从发展史的

角度是“见木不见林”的,只一味地追求形式,不了解发展的文脉,只是对设计

断章取义,一知半解是不可取的,设计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建设同时也在破坏,往往出现了许多“建设性破坏”

和“发展性倒退”的可悲局面。因此,只有全面的认知整个设计史的发展、演变

过程,才能判断出自己的行为是否是准确的,只有“继往”才能够“开来”,一

个忘却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设计师。

由现代主义开始,又回到具有相同内涵不同细节的新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过程,

基本符合哲学辨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现代设计发展具有螺旋性的特点

,是一个螺旋提高向前发展的过程。

62展望未来

虽不可预测新的设计运动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但从现代建筑来看基本是维持在了

以现代主义为主的基础上,多元的发展是可以肯定的。而作为设计师本身来讲,

每个人肩上都背负着历史的重担,更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职业精神。为

现代设计的发展推波助澜。

  论当代艺术对设计的影响

  内容摘要:后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生存的状态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当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逐渐消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并成为艺术化生存的主要选择。现代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从观念到形式甚至操作方式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还表现在设计家通过艺术的方式去思考。观念设计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果,在观念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关键词:艺术化生存 现代主义艺术 观念设计 创造性思维

  正文:

  一位教士登上一列火车,由于他经常乘坐这辆车,因此列车长认识他。教士伸手到口袋中掏车票,但没有找到,他开始翻他的行李。列车长阻止了他:“教士,我知道您肯定有车票,现在别急着找。等找到后再向我出示。”但教士仍在找那张车票。当列车长再次见到他时,教士说:“你不明白。我知道你相信我有车票,但——我要去哪里呢”这是一个幽默故事,但是却暗含了我们人类对自己未来命运的追问——我们要到哪里去呢我们未来的生活理想和目标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如何获得

  一、艺术化生存的必然选择——艺术与设计

  人类生存的美、生存的合理性以及人类的未来命运,都与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方式有根本的联系。设计是我们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当代文明的一种境界,一种诗意的、艺术化的理想,同时也是我们当代人无法回避的事实,无法逃遁的生活环境。

  未来社会,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是艺术化生存方式。艺术化生存方式,是一种全面和整体的生存方式,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更成熟的人类情感。按照这种生存方式,从事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而不是让无情感的技术和机器掌握自己。人类必须通过这种艺术,在技术发展遭遇的暗礁中踏出一条回归自己的路。在这条路上,设计和艺术一直相伴相随,共同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视觉时代,每时每刻目睹媒体的各种图像,不断从艺术角度做出抉择。选购服装、买块地毯,购置家用电器等,我们都要在款式、颜色和图案上做出抉择,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艺术抉择这件事,或者很少留心自己兴趣和标准的起因。

  每件艺术品都是一种潜在的刺激物。能给人以最深刻的人生体验的艺术品就应算是最伟大的艺术品。艺术是一种想象,与生俱来,还可以培养成生命的一部分,使人终生受益。艺术抉择从根本上是我们自己的视觉文化意识的趋向性。就创造和欣赏而言,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这种意识,使我们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多种文化的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与其说艺术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既是创作活动,也是观赏者的响应活动。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社会产品的生产已不再被简单地分为纯物质或纯精神了,模糊性填平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沟壑。逻辑性的求同思维不再是科学家的代名词;形象性的求异思维也不再是艺术家的天赋。两种思维综合交叉将使设计之树遍布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角落。设计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一个二者之间对话的“边缘地带”迅速形成。因此这样的设计理应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设计的重要方面。“设计应被认为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的活动,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活动。”(Marco Diani语)

  作为有艺术含量的创造活动,设计通过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满足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于具体的设计项目而言,技术的规定性和艺术的创造性是为达成设计目标而存在的两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满足设计艺术最终形态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要求的整体。设计中也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设计不是直接地进入生产,而是巧妙地引发另一个新的设计。因此艺术相对于设计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艺术在设计活动中可以开启设计者的思维,拓展其想象空间,探索无限的可能性,以解决设计中表达的问题——观念设计或概念设计。

  二、难解难分——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设计实践

  在近代,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产生的契机。很多工业设计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和绘画的密切关系。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互影响,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尤为瞩目。许多设计家就是艺术家,设计了许多时代性的代表作品。如赖特的流水别墅、门德尔松的爱因斯坦天文台、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等等。而勒•柯布西耶等许多设计家,早年几乎都热衷于现代艺术活动。

  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设计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被邀请到学院讲学,教授基础课程,如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家费宁格、依顿、康定斯基、保罗•克利、莫霍伊•纳吉等等。

  依顿在教学中重视发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启发学生的色彩感受;康定斯基对色彩、形体的近乎科学方式的理性分析,影响了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康定斯基总是在一系列讲演中用图表来说明自己的色彩理论。他那强调数量有限的原色以及外加黑与白的“日尔曼式的”色彩理论,后来形成了广泛的影响。纳吉的构成主义摄影实践和基础课教学,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保罗•克利对包豪斯色彩观念的特殊贡献是他关于色彩级数特性的结论,并将这种结论应用在绘画和教学中,体现了很强的色彩科学的精神。约瑟夫•艾尔伯斯的绘画《向正方形致敬》就源于其老师保罗•克利的色彩级数原理。

  保罗•韦茨(Paul vitz)和阿诺德•格里姆奇尔(Arnold Climcher)在其《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一书中,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归纳如下:现代主义艺术的最突出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到了20世纪早期,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如康定斯基、德劳内、波洛克和德•库宁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从早先热衷于描绘可辨识的景观或形象,转向完全或几乎完全抽象风格的成熟阶段。另一个值得注意和最整体性的倾向,是消除了透视空间,这就导致了画面的平面化。第三个显著特征是,它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历史功绩,尤其是诸多不同艺术运动理论上的解释。第四个特征是所谓的艺术的“知觉”本性,它涉及我们如何“看”和“看”什么。

  现代主义艺术的这些特征和观念,不但深深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形式的面貌,提供了设计产品的美的精神特征,更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设计实践,积极参与到对现实物质世界的改造中来,使人化的自然具有了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为人类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可能。

  在当代,观念艺术作品又在纯艺术领域内掀起了艺术思潮的巨浪,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和潮流。观念艺术启迪着创造的灵性,也影响着当代设计潮流的走向。

  三、殊途同归——观念设计与创造性思维

  观念设计又称概念设计,原是产品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方法,是设计过程的早期阶段,其目标是获得产品的基本形式或形状;是开发性的,对未来从根本观念出发的设计;是预见的,在设计中不考虑生活技术水平和材料。现在,概念设计已经从产品设计领域拓展到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各个领域,成为观念设计的同义语。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设计也是一种传达活动,是运用形象或符号向观众传送一种信息的过程。通过视觉的基本元素的设定、计划、构成来达到预定的目标,使设计家同观众达成一种信息沟通。如何使信息和形式有机结合则是设计过程的全部。信息即观念,观念是设计审美评判和表达的主题。观念始终是设计的核心。观念在这里可以是一种哲思、理念、感受,也可以是形式因素本身特有的抽象内涵……它是设计的灵魂。观念设计则是一种强烈夸张的甚至是怪诞的忽发奇想的方式。把观念寓于形式之中,以一种理想的方式或非理性的,有时可以是纯抽象的方式向观者传达引导或预测着使用设计的方向和潮流。

  观念设计启迪着艺术的创造思维,影响和引导着设计的潮流,设计艺术家要彻底解放思维的禁锢,进入创造的自由王国,观念设计将会是开启这自由王国大门的金钥匙。

  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创造性过程。设计的过程是寻求解决问题最佳办法的过程,也是需要发挥设计师创造能力的过程。创造性是衡量设计综合价值的重要标准。创造性还来自设计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的要求。通过设计满足引导和创造需求,是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也是人类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

  技术创新在观念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念设计中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在设计领域中发现某种新事物、提出某种新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激发出的新颖构思和创见。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进发,是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不拘一格,不局限也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模式。技术创新的结果是一种新材料的选用或新科技手段在设计中的运用。

  另一方面,观念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创造性想象。没有创造性想象,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设计人员要打破习惯性思维,变换角度,开阔视野,才能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思维有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形式。在观念设计中,要努力发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注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辨证统一,准确把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巧妙结合,善于捕捉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闪光和亮点”,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产品。

  在观念设计中,主要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设计中的创造问题。创造性思维是艺术的主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观念设计中,由于艺术与设计的上述关系,借助艺术思维的某些特性,探索艺术思潮对设计的诱发因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选择。历史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

  结语:

  艺术相对于设计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艺术在设计活动中可以开启设计者的思维,拓展其想象空间,探索无限的可能性,以解决设计中表达的问题——观念设计或概念设计。在当代,观念艺术作品又在纯艺术领域内掀起了艺术思潮的巨浪,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和潮流。观念艺术启迪着创造的灵性,也影响着当代设计潮流的走向。因此在观念设计中,借助艺术思维的某些特性,探索艺术思潮对设计的诱发因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选择。历史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

  参考文献:

  1、荆雷著《设计艺术原理》,山东教育出版杜,2002年

  2、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76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