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症的表现(一时低落就是双向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症的表现(一时低落就是双向情感障碍),第1张

3月30日,是世界双向情感障碍日 ,也是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日,同时他也是一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除了梵高,达芬奇、海明威、诗人海子等知名人物均曾为双相情感障碍困扰,所以 双相情感障碍亦被称为“天才病”。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情绪起伏波动不同,双向障碍的情绪起伏波动会更大,有严重的抑郁和躁狂。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兴趣与动力增加,言语行为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思维行为迟滞等核心症状。

双向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也可以出现抑郁与躁狂同时存在的混合发作。

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轻躁狂发作持续4天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向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3%,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7%。双向障碍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综观国内外调查数据,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25岁以前发病更多见,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5-19岁。在中国,双向障碍患者占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总数的1%-15%。

情绪一时高涨,一时低落就是双向情感障碍吗? 不一定!教你从4个方面进行初步判断!

由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对病人的观察,如果发现周围人有情绪反复无常的表现,可从以下4个方面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障碍的可能:

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言语增多,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

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比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

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毒品等引发的情绪反常。

如何区分双向情感障碍与抑郁症?

双向情感障碍,与我们常说的抑郁症有很大区别。首先,双向情感障碍是两种情绪状态交替、混合发生的结果,而抑郁症往往表现为一种单向的情绪,不会出现亢奋、活跃、好管闲事的躁狂行为。

其次,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一般25岁以前就出现了发病的现象。再者,双向情感障碍的发作次数相对较多。

最后,双向情感障碍还可能伴随着一些不太典型的表现,比如吃得多、睡得多、肢体出现灌铅感等等。

得了双向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目前,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和药物的开发,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已经很规范了,而且药物的安全性高,双向情感障碍如果发现得早,并且及时规范治疗,患者的治愈率会提升很多,反之则可能会反复发作。

双向障碍诊断的关键在于识别既往轻躁狂发作,因为患者来求治时多为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因为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不严重,极少被患者及其监护人意识为病态,所以极少求治,使用负性描述询问时常被否认,甚至轻躁狂发作可能成为患者希望达到的一种状态。

因此,再次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均需要警惕:

双向障碍表现为抑郁或躁狂交替出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

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说话滔滔不绝,易发脾气,精力和活动增加,睡眠需要减少,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至夸大,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

其次,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1周以上(轻躁狂持续4天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出现,这些表现不仅影响到当事人的职业和社会功能,如维持学业及完成工作任务困难,而且让当事人感到痛苦。

早期识别有助于提高治疗应答率、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因此一旦识别出既往轻躁狂/躁狂发作,应把握时机做出准确诊断,使双向障碍患者获得规范有效的治疗。

#健康2021##怎样判断抑郁症是否转成双向情感障碍##健康科普排位赛#

孩子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和严重的精神疾病,它是根据躁狂、轻躁狂和抑郁的一系列症状来分类的。它是全球十大致残原因之一,在急性情感性发作和亚急性状态中发病率很高。数据显示,BD的终生患病率为21%,亚阈值形式可能影响会影响另外24%的美国人口。症状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情绪不稳定和循环性是最常见的前驱特征。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变得非常偏执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恶意。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家长属于过度批判型。很多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从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否定。不管做什么都是挑剔,父母永远是对的,你不出去找朋友玩他就会说你怎么不出去,当你出去了,他又会很多个电话打过来。回来还会说,你就知道玩。孩子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当一个人在成长中总是被否定,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自我,就是说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后孩子在心中就会形成一个我怎么都是错。

2、环境因素。比如像社会心理因素,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包括婚姻状况的改变,或者是丧偶,都有可能诱发双向情感障碍疾病。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自伤或伤人。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抑郁严重,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这种悲观的情绪就会导致病人出现自伤的想法,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心的焦躁不安。这种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产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2、学习状态一落千丈,一看书就烦躁、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根本看不进去。这样的孩子一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信心往往严重受挫,情绪崩溃。

孩子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双相障碍病情顽固,容易复发,家长要保持警惕,督促孩子按时服药,但也不能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2、除了服用必要的药物进行治疗,家长还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跟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这样可能会好一点。平时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焦虑,不紧张。

3、当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张,正视它的存在,像对待感冒、发烧一样,去治疗它。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了情绪问题,请不要把TA当成疯子、怪物,请给TA一些尊重和帮助。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双向障碍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情绪起伏波动不同,双向障碍的情绪起伏波动会更大,有严重的抑郁和躁狂。双向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也可以出现抑郁与躁狂同时存在的混合发作。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患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群体遗传学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多因素遗传病。遗传倾向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

生物因素

神经递质

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

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就非常复杂,而神经各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

神经内分泌

患者内分泌系统改变,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有关,这种改变主要涉及三条内分泌轴,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改变。医学界尚不清楚具体机制,推测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症状

躁狂发作

典型的躁狂发作,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的“三高”症状为特征,属于精神运动性兴奋。

情绪高涨

患者轻松愉悦、乐观热情,有时表现易激惹,会因小事发脾气。病情严重时有冲动言语及行为。

思维奔逸

患者思维联想快,说话急促,语速比正常时候快,语量也比正常时候明显多,滔滔不绝,说得口干舌燥。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音联意联,随境转移,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自我感觉良好,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等,甚至患者的症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

患者发作严重时,可有短暂的、片断的幻听,还可有妄想、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发冲动行为,也可短暂出现意识障碍,如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

意志行为增强

患者不断计划,整日忙碌,爱交际,爱管闲事,易冲动,行为鲁莽,做事有始无终,不计后果。

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持续至少数天的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易激惹、对自我评价高、睡眠需求少、思维奔逸、行为鲁莽。

患者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只被轻度损害,这种损害不易被人识别,周围人可感到患者与常人或其正常时候有差异,但患者无自知力。

一、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不是一种天才疾病,而是一种间歇性的精神疾病,与智商没有直接关系。在发作间歇期间,患者的行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发作期间可能会发生剧烈的情绪变化:当抑郁发作时,症状类似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抑郁、缺乏动力、减少活动等,但自杀风险高于抑郁症患者;躁狂/轻躁狂发作时,症状与抑郁症状完全相反,如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超好、睡眠减少、活动增加、情绪吸引力强、暴力、毁物伤人等。

二、双相情感障碍通常有三种形式:

躁狂发作:患者会有典型的情绪高涨、思维奔放、意志和行为增强。可以观察到,患者感到快乐、乐观、快乐、富有感染力,不典型,患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速度比平时多,思维联想快,主题内容随机转移;患者难以安静工作,活动异常增加,行为鲁莽,不顾后果等。

轻躁狂发作:轻躁狂是轻度躁狂发作,患者情绪高涨、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易怒、睡眠需求减少等;双相情绪障碍是与情绪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

抑郁症发作: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下降,并伴有认知功能下降和身体症状。患者会感到不快乐,整天不快乐,典型的患者情绪早晚;患者反应迟钝,思维联想缓慢,悲观失望;患者不会整天外出,忽视日常生活,邋遢,避免社交。

三、生活方面注意事项

正确的饮食选择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使用富含红肉、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低饱和脂肪和较少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整体健康,但不会直接影响双相情感症状。选择保护性和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新鲜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瘦肉、冷水鱼、鸡蛋、低脂乳制品、豆制品、坚果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96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