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饰演唐僧的知名演员有几位,大家最普遍的是迟重瑞和徐少华的版本号,她们也是较为迎合原著小说的。缺憾的是,在《西游记》以后这俩位知名演员也没有过多的著作了,迟重瑞也是立即和一比特亿万富豪完婚,自此便潜心家中、工作和公益慈善工作中。
与“富豪”陈丽华结缘
陈丽华于1941年出生于北京颐和园,是叶赫纳拉氏第八代后裔,是名副其实的满清正黄旗后人。很早就在商海打拼的她,在80年代已经是圈内有名的女富豪了。
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陈丽华,不仅是西游记的粉丝,还喜欢听戏,经常去北京京剧院会客听戏,而迟重瑞也经常去听戏,一来二去,两人就相识了,从此展开了一段不解之缘。陈丽华对待感情比较主动,面对和自己有相同的爱好,又温文尔雅的迟重瑞,不由得心生爱慕。她大胆地和迟重瑞表白,甚至会主动给他写情书。
反观迟重瑞对感情比较迟钝,同时又顾忌着陈丽华“富婆”的身份,从他们相识开始,就一直小心翼翼的。再加上他们认识的时候,陈丽华是离异状态,还带着三个孩子,正所谓唾沫星子淹死人,二人还没有走到一起,网上就一片哗然,说迟重瑞吃软饭,当后爸,流言蜚语真的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看着迟重瑞心事重重的样子,陈丽华主动宣称是自己在追求他,还向媒体展示了自己写给迟重瑞的情书,甚至官宣要和迟重瑞结婚。终于在1990年,他们在三个孩子的支持下,结为夫妻,并大方地让媒体报导。从他们结婚开始,流言蜚语就没有断过,在大家看来,迟重瑞不是娶妻结婚,是入赘豪门,尤其是迟重瑞,结婚后连戏都不拍了,还跟着富豪妻子做起了生意。
“唐僧”的婚后生活
你见过结婚以后不互相称“老公”“老婆”的夫妻吗?陈丽华和迟重瑞就是这样一对不走寻常路的夫妻。但这并不是因为两人的夫妻关系有什么问题,与之相反,他们的感情一直如初,从未变质。归根结底其中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两人足够尊重彼此,陈丽华会称丈夫为“迟先生”,而迟重瑞则称妻子为“您”。
两人彼此尊重,陈丽华但凡有什么大场合需要出席,都会带着丈夫一同前往;为了照顾丈夫粉丝的心情,她在迟重瑞需要出席大活动时,通常是不会前往的。也就是在这样的互相尊重下,他们才得以相濡以沫这么多年,而且从未有过红脸、吵架的情况。
原来迟重瑞与陈丽华结婚之后,其实是有想过要留头发的,毕竟当时剃光头也只是角色需要,他之前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是有头发的。这个时候赵勇却找到了他,并直言:“迟叔,您看您现在光亮的头,感觉到您特别地富态,您现在什么样就保持什么样,就别再留头发了。”也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迟重瑞抱着尊重儿子的心思,就断了留头发的念想,所以时至今日他依旧是一副脑袋锃亮的模样。
结语
对于迟重瑞的非议,一直没有断过。有的人认为,一个男人应该自己去打拼事业,而不是靠吃软饭。也有人认为,能吃软饭也是一种本事。
我想这或许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发表的看法,在我年少时,赞同前一种观点,现在好像更赞同后一种了。
这样对于孩子的名声和人品并不好,所以想要引导和教育确实非常有必要,只是作为继父身份比较尴尬,如果与孩子关系很好,则可以直言教诲,但如果与孩子的关系不好,则不能干涉太多。
在我看来正确的方式应该由孩子的妈妈多规劝和引导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还能接受家长的意见。其实组合家庭问题确实很多,在孩子的教育上并非亲生父母的一方,不能出言过多,否则会引发对方的不满,特别是孩子在叛逆时期时,更会无法接受。
只是许多人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一心想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会走歪路,所以也会急于将教育观念灌输在孩子的思想当中。但这也讲究方式方法,作为继父,想要引导孩子,首先不要太过于指责于,则批评多交流。正常的交流可以促使两个人感情的增进,在告诉他并非不愿意他带朋友回家的同时,希望他能够带自己的女朋友回家,而不是女酒友。女酒友的存在是如何的位置与态度,我们并无法探寻得知,但是长期的酒友对于他以后的人生并没有任何帮助。
再者,对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交友上也需要慎重,告诉她自己的担忧。如果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会明白父母的难处,但如果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孩子,只有母亲亲自将这些问题告知于他,是否听从则是他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人生有他们自己的行走方式,每一对父母都不可能为孩子的一生保驾护航。所以,我们也要正确的看待孩子教育的这一问题,进到自己所有的责任,同时也不要干涉太多。
武则天在历史上是第一位女皇帝,感情生活颇受关注。中间先后嫁了两次,夫君还是父子两人。虽然是李世民的妃子,当时并不受宠爱,好在没有生下子嗣。在古代继母嫁给前夫的儿子这种私情,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武则天后嫁的夫君,是唐高宗李治,名义上她是李治的小后妈。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选择嫁给“继子”李治呢?
这么做,很大程度是为了权利,这是当初进宫目的。武则天被选入后宫当嫔妃,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争取来的。本身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非常强的人。当时进宫为了保护母亲,还有自己家人。
武则天的母亲,虽然出身高贵,但是在夫君家并不很受重视。自己是继母,嫁到武家生下了三个女儿,被继子所轻视。武则天父亲去世之后,继子们屡屡欺负母女几人。想要摆脱这种局面,只能选择进入后宫,争取得到皇帝宠爱。
她想要在后宫中,打出的一片天地,成为人上人之。武则天当时尽力讨好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因为李淳风预测,对她并不喜欢。李淳风进言道,唐朝未来将会有一位武家人,来继承皇位。这个让李世民对此,可以说很忌惮。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武则天并不是李世民喜欢那种类型。性格过于倔强,没有一般女子的柔情似水,所以对其并不是很宠。迫于无奈,武则天不得不另寻目标,李治成为其下一个“机会”。并且很快用自己美貌,智慧,迅速征服了对方。
李世民卧病期间,武则天,李治在跟前侍奉,两个人有了首尾。等到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入感业寺,两人被迫暂时分开。等到李治来感业寺烧香,再度重逢武则天,两个人很快旧情复燃。
当时唐高宗宠爱萧淑妃,引起王皇后不满,知道此事之后,想要借助武则天分宠。经过一番筹谋,将其重新接回到宫中。武则天敏锐地意识到机会,重新回到皇宫之后,装的对王皇后恭敬有礼,很快讨得皇后的喜欢。
在皇帝面前,替武则天说了不好好话,嫔妃迅速提升。等到她在皇宫中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四处筹谋,拉拢后宫势力。经过激烈的斗争,武则天成功将王皇后,萧淑妃一一斗倒,成为唐高宗第二任皇后。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
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们仨》 是温暖的回忆录,文辞质朴,却有着坚实的力量。
钱瑗出生在这样一个温暖又有智慧的家庭里。
随着年岁增长,她也带着这份力量走进了未来的家庭,将家中温暖延续下去。
虽然是重组家庭,但钱瑗给孩子们的爱从未缺少。
以致继子杨宏建说:钱瑗阿姨,从未让我们感到有继母的感觉。
钱瑗
1937年,钱瑗在英国牛津出生。
虽然在国外出生,但是钱瑗仍有着良好的人文修养,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国内的经典文学。
显然,这是受她的父母的影响。
钱钟书与杨绛 都是我国的著名学者,对文学的阶段性发展做出过努力。
钱钟书与杨绛
两位先生涉猎颇广,无论是传统文学与新思潮文学,还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他们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不仅发表了独具个人特色的纯文学作品,也对文学批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他们的影响下,钱瑗饱览诗书。
这使钱瑗不仅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爱思考的习惯。
在书中沉潜自我,修炼了沉稳的心性。
这对她未来的求学之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钱瑗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
她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型精神,凭借着从小打下的坚实的文学基础,在英语文学上也做出了开拓性成就,开创了英语文学体。
她有着温柔如水的性格,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流颇多。钱瑗不仅关心他们的学术能力及成果,还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她更有着不断学习的品质,努力让自己接触新事物,在多个领域做出贡献,能自觉挑起教书育人的重担。
虽然钱瑗后来前往英国学习英语语言学,回国后在英语文学领域建树颇丰,但是她起初在北师大学习的是俄语专业,起初也是俄语专业的老师。
之所以被调到英语系,是因为当时英语专业很缺老师。
钱瑗有担当,且有着很强的语言学习能力,于是她承担起了英语教学的重任。
虽然语言有着共通性,她从小也一直在接触着英语,但是这是一项教学任务。
秉持着认真的态度,钱瑗需要更加系统性且专业的学习。
学校教师短缺,钱瑗既要给本科生上课,也要给研究生上课。
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知识,也要教他们研究的方法技巧。
钱瑗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学上的,但她空闲的时候也在不断学习。
既是对自我知识的巩固,也是力求在学术界做出新的成果。
诚如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钱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培养了无数专业型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纵使到了晚年,她也仍然心系教育。
虽然已是肺癌晚期,但她还为 《中小学外语杂志》 撰稿,为教育建言献策。
心如烛火,纵已光亮微弱,却仍挣扎着想要再照亮一方天地。
努力想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钱瑗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竭尽全力奉献着自己。
“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她的母亲杨绛曾这样高度评价她,语气中尽是自豪与无悔。
“我们不会忘记钱瑗。”
她的家人、朋友们不会忘记,她的同学、学生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她。
钱瑗一生孜孜求学,严谨治学。
但在她几十年的生涯里,她不是只与学问产生着联系。
她是生活在这个 社会 中的人,她更是有着自己生活的人。
那么,她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钱瑗有过两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始于学生时代。
钱瑗与王德一相识于北师大,他们都是北师大美工队的人。
他们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有着满腹才华,还有很多的相处时间与交流机会。
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四位美工队的同学为:妖魔鬼怪。
王德一为“妖魔鬼怪”之首的“妖”,钱瑗恰是“妖魔鬼怪”之末的“怪”。
彼时,王德一与钱瑗暗生情愫,同学们也打趣他们为“妖怪联盟”。
学生时代的爱情,透露着几许天真搞怪,却也不失浪漫自然。
王德一与钱瑗就这样在欢呼与恭贺声中,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因为是从学生时代一起携手走过来的人,所以王德一和钱瑗对彼此的心性都很了解,志趣相投。
王德一不仅才华横溢,待人也很绅士有礼貌,为人谦逊有礼。
杨绛与钱钟书对这个女婿十分满意,很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他,希望他们的生活过得美满。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这一家是幸福的,他们也确实度过一段非常幸福的家庭生活,拥有很多快乐美好的回忆。
但是,王德一最终选择了自杀。
当时,他们刚结婚一年。
钱瑗无疑是痛苦的,她不幸地失去了丈夫。
幸福与苦痛都来得太急太突然,仓皇变换间,早已物是人非。
钱瑗忍痛离开了北师大—这是她与王德一相识相恋的地方。
为避免触景伤情,钱瑗选择离开这里,重新生活。
生活总要继续,1974年,钱瑗进入了第二段婚姻。
如果说她和王德一的结合是始于年少的欢喜,纯粹的悸动。
那么和杨伟成的相遇则是久经人事后的相伴相惜,灵魂共鸣。
杨伟成和钱瑗一样,也曾有过一段婚姻。
不同的是,杨伟成还有孩子。
因此,钱瑗不仅重新拥有了丈夫,还成为了一群孩子的母亲,拥有了“继母”这个新身份。
即使在当代,重组家庭与“继母”身份仍然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人们难免都会有一些偏见与猜忌。
她会不会离间孩子与父亲的关系?
她会不会打骂孩子或对孩子不闻不问?
但是钱瑗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对孩子们疏远,反而是将孩子们视如己出,耐心教导他们,呵护他们长大。
杨宏建就曾说过:“钱瑗虽为继母,却从未让我们感到有继母的感觉。”
杨绛还与杨宏建等人一起编撰了 《我们的钱瑗》 一书,书中记载了钱瑗的许多日常琐事以及她与孩子们的相处之道。
大家都很喜欢并且想念她,所以才写作此书,以为纪念。
在教孩子做功课的事情上,钱瑗是很严格的。
钱瑗既在北师大学习,又在北师大教书,所以“教师”这个角色已成为她生命里的姿态了。
当她面对问题时,她并不会只把它当作考试需要考的知识点而就题论题,而是从更长远的角度让孩子们去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性的知识来理解。
钱瑗这样做,是因为她已然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了,有从骨子里透出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但彼时杨宏建还是个很顽皮的孩子,并且是个 体育 生,所以杨宏建并不能够乖乖顺着钱瑗的意见去行去做。
钱瑗虽然严格,但是也很温柔有耐心。
当杨宏建对知识失去兴趣,想要离开时,钱瑗不会就此放弃,而是选择跟上前去。
她会一直跟在杨宏建的旁边,耐心地向他解释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尽量用杨宏建能听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他讲解,并适时地发散,让杨宏建能从有限的题目中学到无限的知识。
钱瑗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作为一名教师,钱瑗不相信有教不会的学生,一定要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而因材施教。
作为一位母亲,钱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更多,不要带着强烈的功利心与明确的目的去学习。
杨宏建虽然有时会因孩子的贪玩心性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但是他本人并不讨厌钱瑗,甚至还会很崇拜钱瑗。
他知道钱瑗是为了他好。
他也知道钱瑗学识丰富,但钱瑗仍然放低姿态,甘愿与他一同学习,一起进步。
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杨宏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
日积月累,他从钱瑗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一些课本上与学校的老师都不会交给他的知识。
在他心里,钱瑗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这个厉害的人就是他的妈妈哎。
杨宏建常常这样自豪地想着。
杨宏建作为一名 体育 生,平常也会跟着父亲学习英语。
而钱瑗是更专业的英语教授,所以自从钱瑗来到这个家后,教杨宏建学英语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钱瑗的肩上。
钱瑗虽然在大学教了多年的书,带过了无数届本科生与研究生,见识了许许多多学术方面的难题。
但是面对杨宏建这样的小孩子,以及那些归于简单的问题,真解释起来还有些小困难。
但钱瑗依旧处理得很好,很快就调整好自己,适应了这样的节奏与方式。
杨宏建的英语水平在她的帮助下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可以说,在孩子们的学习之路上,钱瑗承担起了大部分责任。
以至于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杨宏建每每遇到与英语相关的问题时,都会想到,要是钱瑗阿姨在就好了。
这是对钱瑗的“教师”身份的肯定,她是一名好老师,能耐心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更是对钱瑗“妈妈”身份的依赖,她是一位好母亲,她不是世人眼中带着偏见的“继母”,而是想毫无保留地把爱与支持都留给孩子的好妈妈。
钱瑗虽然严厉,但是她用丰富的知识与温柔的耐性赢得了杨宏建的肯定与尊重。
正如杨宏建所说,他从未在钱瑗这里感受到“继母”的感觉。
想到钱瑗,杨宏建只会想到一个严格却又不失温柔与耐心的教师,一个负责任,陪伴孩子成长的母亲。
在教学上,钱瑗很严厉。
但在生活中,钱瑗有时也像一个顽皮的、长不大的小孩。
钱瑗虽历经世事,也遭遇过变故,但心底里却也是个未脱稚气的孩子,有着很纯粹的心性。
她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严苛的家长,以严厉长辈的身份去要求孩子们做这做那。
而是从孩子们的心理出发,融入孩子们的世界。
真正地从孩子们的眼中去发现身边那些有趣的事儿。
钱瑗很会生活,会留意生活中那些美好又有意趣的事情,并将这些故事珍藏起来,得空的时候便和孩子们分享。
她不仅想参与进孩子们的生活,还想向孩子们分享她的生活。
这样,他们不仅仅只是住在一个房屋里,共享着空间。
他们的心灵也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斩不断的亲情。
钱瑗时常会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剧,她像个小孩子一样,带着些炫耀与无奈的口气向杨宏建和妹妹剧透。
杨宏建和妹妹虽然对钱瑗的剧透感到“不满”,但还是会缠着钱瑗陪他们一起看电视剧,吵着闹着要钱瑗给他们讲解后续。
虽然孩子们尚存一丝理智,知道剧透会影响观剧体验。
但是孩子们真实的心理已经出卖了他们,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发展走向。
于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看剧的场景就变得热闹滑稽了起来。
短暂又日常的追剧时光,很温馨。
但钱瑗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她也有弱点,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从小就沉心于学术的缘故,钱瑗在学习、教书、教育小孩方面都很得心应手。
但是在做家务方面,她处理得就不是那么得当了。
杨宏建后来回忆时说:
“钱瑗不是一个擅长家务的家庭主妇,大概也没有人会这样要求她。”
在学术界叱咤风云的钱瑗,面对一团糟的家务时,竟像个手足无措的小孩。
钱瑗虽然不擅长做家务,但是她做事情依然很认真,骨子里有一股傲气。
求学时可以为一道难题而打破沙锅问到底,现在也可以为了让孩子们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而换乘多次公交车。
“往往是我们刚坐下来吃饭,门开了,妈随着冷风背着大包小裹进得门来,她总是走得脸红红的,脑门上冒出汗珠。一边急匆匆地从包里往外掏东西,嘴里忙不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来晚了。’”
这样寻常又动人的生活场景,陌生人尚且动容,更何况家中的孩子呢。
杨宏建很喜欢在夏天吃上一碗凉面,在冬日吃上一碗牛肉。
但他更喜欢给他买食物的那个人。
他喜欢周六,因为每到这一天,钱瑗就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好吃的。
他更贪恋的是周六时家人们相聚在一起,吃喝玩闹的幸福时光。
一个母亲所能给孩子的爱,杨宏建在钱瑗这里都感受到了。
杨宏建很满足,也很幸福,他很喜欢钱瑗。
杨宏建还有一个很亲切的昵称,叫胖胖。
他虽然跟着钱瑗学习了不少外语知识,但他本专业仍然是 体育 ,毕业于北京 体育 学院。
后来他选择了出国深造,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读 体育 系硕士。
他很好学,在 体育 方面也有很高的兴趣与很好的天赋。
现在他已经是北京国际 体育 交流中心的业务经理了,为 体育 的国际化交流建言献策。
对于 体育 ,他很专一,他将从小感兴趣的事物变成了努力学习的专业,最后形成了自己付之一生的工作。
在钱瑗离开之后,杨宏建与外婆杨绛一起写书纪念钱瑗。
《我们的钱瑗》,“我们”二字就已显得又亲近,又珍贵。
严厉、温柔、亲切,这都是杨宏建对钱瑗的印象。
其实在父亲选择再婚时,杨宏建也有过很多顾虑,也曾因不甘而想反抗过。
但是他不能这么自私,父亲有重新追求幸福的权利。
所以杨宏建后来也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钱瑗阿姨。
钱瑗陪伴他们兄妹俩生活、学习,与他们一路同行,陪他们成长,没有再缺席他们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时刻。
“我感到庆幸的是每当我们现在提起钱瑗的时候,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她在医院中的形象,而总是她满脸通红,急匆匆迈进家门的那一刻。那是一个忙碌而充满活力的钱瑗,她一直是这样的。”
虽然钱瑗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杨宏建会一直怀念她。
他永远记得那位温柔的母亲,永远记得周六傍晚吹过的风。
窗外的天还黑着,68岁的郭敏已经在准备早点了,煮鸡蛋,热牛奶。
半小时后,孩子的吵闹打破了宁静。
“妈妈,哥哥偷看漫画书!” “我没有!”
郭敏大声催促,“别吵,快过来吃早餐!”
饭吃一半,郭敏吞下一片阿司匹林,为了防止脑梗加剧,她每天都得吃药控制。
7点10分,郭敏把一双儿女送到校门口,而后直奔早市。那里的菜最便宜,最多50块钱就能买够下一周的食材。
郭敏在家中做饭
晨光洒下来,郭敏干瘦矮小的身影被拉得高大。
她已经68岁了,当奶奶的年纪,她却选择重为人母。
丈夫病逝后,生活的重担愈发沉重。
一切艰辛,只因郭敏是百万失独母亲中的一个。
据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 我国有近100万失独家庭,每年新增76万,到2050年,这个数字或将突破800万。
丧亲之痛中,丧子最痛。
而失去唯一的子女,更是悲中悲,痛上痛。
不知这些失去独子的父母,要如何穿越生命的悲苦,寻回余生的希望?
郭敏生于穷乡僻壤,14岁随父母下乡,自己挑柴做饭,吃尽苦头。长大后自学考上大专,毕业进国企当会计,月入300块,体面而稳定。
她说,“我从小就自力更生,不是什么都靠父母摆在眼前去享受的。”
这种独立坚韧,伴随了她一生。
郭敏手持女儿照片
1981年,郭敏和丈夫刘某喜得千金,取名刘令辉。
身为双职工的他们,积极响应政策,没有再要孩子,这个独女,便是夫妇俩的一切。
令辉10岁那年,郭敏不顾丈夫反对,辞职北上打工。
北京的私企给的工资,比从前高出5倍,这能让女儿生活得更好。
郭敏打算站稳脚跟,就把女儿和丈夫接过去,故而日夜忙碌,一连多年没回家,大小事都由丈夫一人负担。
郭敏,资料图
时间长了,丈夫怨愤渐深,在异地第6年提出离婚,令辉判给陈敏,由外婆暂为抚养。
4年后,郭敏再婚,令辉大学毕业。
郭敏把女儿接到身边,分离多年,她们终于团聚,加上现任丈夫老任和他的独子,一家四口也算和乐。
白天,母女俩各忙工作,下班便一起回家做饭,唠嗑看电视,老任在一旁笑呵呵。
这样的美好是郭敏内心所求,她觉得自己太幸福了。
后来,令辉在郭敏帮助下买了一套房子,她亲热地搂着母亲,说:“以后您在这儿安享晚年,咱们永不分开。”
可惜心愿还未实现,意外就先来了。
2003年,前夫想女儿了,令辉便回老家小住。
谁知,一去竟成永别。
2005年11月22日早晨,郭敏挤下公车,掏出手机只看了一眼便晕倒在地。
信息寥寥数语:女儿昨夜车祸去世了,回来送送她吧。
郭敏在家干活
郭敏被抢救过来,她不敢相信幸福就这么破碎了。
当她赶回老家,女儿已化作一抔尘土,骨灰盒像一把冰冷的尖刀,深深戳进了心里。
“眼前都是黑的,未来没有一点希望,除了死,我什么都想不到了。”
丧女之痛令郭敏整宿整宿睡不着,她追悔莫及,若没答应女儿回老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她的身体垮了下去,双眼红肿,一夜白头,甚至数次轻生。
老任很心疼,时时守着她,开导她,带她旅游,可她还是久久沉默着,蜷缩在痛苦的阴影中走不出来。
就这么熬了三年。
一次偶然,郭敏看见报纸上一则“日本六旬老太再孕生子”的新闻,她眼中霎时发出光亮,“我比她还年轻好几岁,肯定能成功。”
丈夫老任听到这个想法吓一跳。
两口子都五十多岁了,自己的儿子也30多岁了,再生孩子,不让人笑话死了?
但面对郭敏乞求的眼神,老任又不忍心拒绝。
郭敏
自己的儿子今年36岁了,不谈女朋友,也不结婚生孩子,不知道老了还能不能指望。
“郭敏想生就生吧,就当养了个二胎”,老任乐观地想。
郭敏的老母亲听说后,也打来3万元支持女儿做手术。
可是,没有一位医生认为郭敏老龄再孕能成功。
最终,她走进一家私人医院,跪地哭诉,“大夫,我一定要生个女孩,不然活不下去,求您救救我!”
医生给郭敏做了详细的检查,称她是个奇迹,“还有做母亲的可能。”
郭敏喜极而泣。
调理仅10个月,郭敏成功受孕,但不幸流产。
养了一个多月后,郭敏再度怀孕,这次居然是对龙凤胎。
这可让老任犯了愁,养一个孩子没问题,但两个实在承受不起。
医生也建议拿掉一个,郭敏却坚持两个都要,她说,孩子将来有伴儿,还拍着胸脯保证,“我自己打工养活孩子。”
2010年4月,56岁的郭敏顺利生下一对龙凤胎。
自此,照顾幼子的忙碌生活缓解了她失独的哀伤,空荡荡的心重又被填满。
为了不打扰同住的继子,老两口带着孩子搬到昌平区,挤在一间20平米的陈旧小屋里。
但郭敏很知足,也很快乐,“有了孩子,我就有了精神支柱。”
夫妻二人想让孩子们过得好些,于是相约工作到70岁。
郭敏与自己孩子
头几年,郭敏在家带娃,老任出门赚钱。养儿育女虽然不轻松,好在他们一直甘苦与共。
但就在2013年,老任突发脑溢血,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他再也经不起操劳,退休金也都拿去买药治病。
郭敏带着一双儿女无暇他顾,便由继子将老任接走照料。
为了生活,郭敏一口气找了8份会计兼职,账本堆满案头。
她在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和抽空工作之间忙得不可开交, 每天只能睡5小时,还常常通宵做账。
可她从未后悔,繁忙让她不再沉湎于思女之苦,也给予她活下去的勇气。
在繁华的北京,郭敏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预算虽少得可怜,但她既要让两个孩子吃饱,更要保证他们吃好。
每个月,郭敏会买一袋排骨,分次熬汤。
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鱼头鱼尾是一份,鱼身均分三份,一周吃一份,能吃一个月。
芹菜、豆干、油菜和胡萝卜是她常买的,买回当天先吃发蔫的部分,新鲜的就放冰箱慢慢吃。
郭敏与儿女
至于菜谱,郭敏也煞费苦心。
周一水饺,周二西红柿鸡蛋面,周三汤圆,周四蛋炒饭……一周下来没重样,营养也不差,两个孩子都长得又高又壮。
吃食能搭配,衣服有好心人捐赠,可教育条件不是努力几下就能改善。
由于预算有限,郭敏只能让子女上普通幼儿园,后在公益组织帮助下转入公立幼儿园,孩子们学会画画和讲故事,她这才意识到不能穷教育。
女儿令辉走后,那套未及装修的房子成了郭敏心上的窟窿,空空如也,呼呼灌风。
时隔多年,她不肯提起,也不敢踏入,怕勾起伤痛的回忆。
而今,这房子被划为某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双胞胎也到了读小学的年纪。
2016年,郭敏带着儿女搬到新家,孩子们进了重点学校。
本以为生活正一点点好起来,但老天爷却不打算放过她。
郭敏事迹被报道
2017年,63岁的郭敏突然脑梗了。
日子仿佛陷入绝境,任凭她如何挣扎也无力与残酷的现实抗衡。
这时,恰好有一对夫妻想要领养儿子。
丈夫老任劝郭敏,“当初你只要一个女儿,不如现在把儿子送走吧!”
郭敏沉着脸,断然拒绝了。
后来,她悄悄问孩子要不要去有钱人家生活,小家伙们使劲儿摇头。
她也曾求助社区: “若我病了,能不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
工作人员问:“要送福利院吗”
这一问吓得她掉头就走。
可她太老了,一双儿女以后怎么办呢?
有人劝郭敏求助媒体,到时候就会有捐助,可她仍是摇头。
郭敏照顾孩子
早在老任脑梗那一年,她就上过电视节目,也的确得到了帮助,但生活也暴露在镜头之下,从此不再宁静。
这不是郭敏想要的。
失独后高龄再育,数不清的网友骂她自私、不负责,讥讽她给社会增加负担。
她不愿让这些谩骂成真。
郭敏虽穷苦,却也有志气。她从小自力更生,如今也一样,她不会把孩子丢给社会,历来都教育他们要自立自强。
康复后,郭敏辞掉兼职,更细致地分配着每月2632块的退休金。
她不接受任何捐助,哪怕是孩子学校的也不要。
她就想过普通生活,也不愿俩孩子被特殊照顾,遭人侧目。
对于每一样生活必需品,老会计郭敏心中,自有一张精细到小数点后一位的价格对照表。
郭敏制作生活物品价格对照表
家住朝阳区的她,经常坐着公车跑到物价便宜的昌平区购物。
“这边饺子十多块一包,那边只要四块九”,“在那边,十块能买10双袜子,质量还很好”,“这边一袋醋要三块,那边才两块”……
除此而外,郭敏还特别注重“食补”。
母子三人每天每人要吃一瓶酸奶、一个鸡蛋;
孩子们放学要有水果和煮鹌鹑蛋加餐;
每周二、周三吃煮绿豆,防感冒、解百毒;
晚餐都吃面食,好消化长身体,面汤里要放姜和蒜,这样才能祛湿驱寒。
郭敏送儿女上学
医生曾告诫郭敏,千万不能再中风,否则脑梗加重就会很危险。
因此,她格外小心,天气稍凉便戴上包住整个头的厚帽子,衣裤要保暖,脚也不能冻着。
而这样的穿着防护,也用在了子女身上。
郭敏承受不起任何疾病和意外,因而生活得辛苦又谨慎。
吃要营养均衡、少油少盐,行要左右观瞧、不闯红灯,每天睡前吃一片辛伐他汀,再按摩头部,打几道气功,然后睡足7小时。
2018年2月,丈夫老任病逝,郭敏成了单亲妈妈。
可她依然不后悔,如今除了照顾孩子,用心生活,郭敏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亲眼看着儿子和女儿成家立业。
曾有一位失独者说:独子政策下的父母就像走钢丝,失独的父母就是从钢丝上掉下去的人。
郭敏很幸运,一双儿女将她救了上来。
而老廖和阿英失独后,一直没能再有自己的孩子,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他们17岁的独子,因为帮助遭抢劫的路人,反被劫匪一刀捅进肾脏致死。
阿英痛哭
这之后,阿英把自己锁在儿子房中整日流泪,喃喃自语。
老廖强撑着去工作却时时走神,老板怕他出事,用一笔辞退金打发了他。
夫妻俩抱头痛哭,深感余生无望,竟双双投水轻生,所幸被人救起,才没有酿成悲剧。
后来,他们开始尝试再要一个孩子,跑医院、找专家、吃药调理,钱花了不少,却始终未能如愿。
寻死不成,再育不行,曾经相爱的两人逐渐相对无言,一见彼此便想起失子的巨痛,最终他们离了婚。
“就像没结过婚没做过父母,就当是逃避,能轻松点。”
老廖与阿英祭奠儿子
分开后,“儿子”二字成了老廖不可触及的痛,他沉默寡言,远走他乡,用工作和酒精麻痹自己。
阿英则深陷痛苦的自责中,不可自拔也无人开解。
她总是念叨“都怪我没有做好照顾好孩子”,社区人员多次为她请来心理医生,她都不搭理。
直到很久后,心理医生再次上门,阿英才终于敞开心扉。
她将医生带到儿子的房间,还把儿子的画指给医生看。
可看着看着,她突然崩溃大哭,“儿子没了怎么能怪我呢?这不能怪我啊!”
医生赶忙温言开导,还为她引荐了失独的同龄人。
几个同命人抱团取暖,吃饭喝茶,聊各自的小孩。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阿英终于从自责中解脱,决定好好生活。
老廖经人介绍,结交了新女友。
原本相处得不错,谁知女友一句 :“咱们结婚吧,生个儿子”, 深深刺痛了老廖,他当即提出分手,摔门而去。
从此,任凭女友用尽方法就是找不到老廖。
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再生养仿佛是许多失独家庭寻求自救的一味良药。
可实际上,哪怕不顾高龄冒死生子,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境。
比如,经济压力。
56岁的张玉梅为了求子倾家荡产,举债数十万。
孩子出生后,她忙于带娃,丈夫打短工,父母婆婆都已九十高龄,家里除了她的1000块社会补助和丈夫的微薄薪水,几乎没有收入。
张玉梅,资料图
比如,心理压力。
54岁生子的蔡征和李萍不敢带娃出门,怕儿子在人前叫“爸爸妈妈”。
遇到同龄人,儿子不知要称呼“爷爷奶奶”还是“叔叔阿姨”。
上学后,同学嘲讽“你爸那么老,你肯定是小三生的”,儿子心里受伤,变得内向敏感,抗拒父母。
这些丧子再生的失独者,一面满足于重为父母的幸福,一面无助于白头爸妈的尴尬,这种交杂着无奈和悲伤的喜悦,委实可怜。
但是,并非所有的失独父母都寄望于“再生养”。
定居美国的刘新宪失子后情绪几近崩溃,经过长久的挣扎和调整,他开始接触和了解关于失独父母的心理疗愈。
后来他考取美国哀伤咨询师,至今仍致力于失独者的心理援助。
失独父母们
68岁的徐成良失独已有31年。
五年前,他成立了当地失独家庭互助协会,借此帮助困难失独者、宣传失独群体。
他还用养老金投资开设爱心店铺,运营所得也都投入到协会的帮扶项目中。
他说,将来还要建一所失独者的养老院。
2015年,当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独生子女正式成为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
那些失去独生子的父母,也纷纷化作一个时代的隐痛。
我国有218亿独生子女,随着时光流逝,失独家庭或许还会涌现。
失去唯一的孩子,这样的伤痛一生难愈。
命运如此残忍,但 身 陷苦楚的父母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在努力地生活着。
目前,对于不再生养或领养的失独家庭,国家也给予了必要的帮助。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该更多关注这个群体,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
郭敏与儿女
“出名”多年来,关于郭敏生子的争议没有停过,她从不予理会。
眼下日子艰难,“活100岁”的考验也不小。
但郭敏始终笃信“要看着孩子们成家自立”这个信念,会赋予她强大的力量。
她把一头花白短发剪得更短了,一张瘦削的脸上,眼神坚决。
选择了就要做到,有目标就要朝着它奋力奔跑。
老公的孩子,是你老公跟前妻一起生下的,你是后妈,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疼前妻的孩子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也不至于盼着他死了才好。前妻的孩子,在你们家,看着你跟老公孩子出生,以后还要接替他爸爸的资产,他的心里应该也不会感受,而且他的爸爸把原本给予他的爱,分给了你和你的孩子,他的心里可能更为难受,但是作为一个小孩,他又无力改变这些。在一个重组的家庭中,前妻留下的孩子,本就是最可怜的,也是最大的受害者,这是为人父母的过错,你们的不喜欢不应该让一个孩子来承担。如果你真心不喜欢,也可以让他的妈妈把他接走,或者放在他的爷爷奶奶家养育,千万不要用这种心态去对待一个孩子,因为这样影响的是自己的心态,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心里变得扭曲,最终带偏的有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价值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