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电池已经量产 WiFi竟能扫描空间?有哪些设备可以用上超薄电池

超薄电池已经量产 WiFi竟能扫描空间?有哪些设备可以用上超薄电池,第1张

美国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了一款名为Emerald的软件,可以利用Wi-Fi信号扫描空间、捕捉手势和动作。

开发Emerald的MIT研究员Fadel Adib表示,“事实上,它是一个可以监测人类行为和允许你远程操控设备的传感器。”

隔墙显示~想想都有点小激动!等等~这跟热能感应到底有什么区别?额~WIFI信号可以扫描空间,那我家的邻居岂不是可以随时查看我的私生活了?

这群研究人员真是想到什么是什么,能穿墙扫描周围的空间,虽然跟摄像头不太一样,但同样是窥探了他人的隐私啊!

这项技术还处在研发阶段,将来可能会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不过智能机器人似乎已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了。Pepper机器人因为可以读懂人的情绪,还能对情绪信号作出反应,诸如笑或者皱眉。

Pepper在额头和嘴巴都装有RGB相机,左眼配有距离感应器,它通过相机分析人类表情,用麦克风记录人的声音,从而判断人的喜怒哀乐。

就是这样一款产品,Pepper截至目前已经销售了7000台,每次1000台,共销售了7次。就连近日在软银开卖的1000台Pepper,也仅仅用了1分钟就被抢购一空了。

实在想象不到大家对机器人的渴求。这样一款产品虽然能够识别人声和情绪,并根据情绪做出反应。但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让如此多的人迫切的想要购买它。

相比这些不够实在的东西,以色列公司研发的Power Paper电池更能引起我的重视。因为这个电池像纸张一样薄,可反复弯折,放电过程几乎不会发热,更不会燃烧、起火;生产过程环保,废弃后可自然降解,使用材质对人体没有任何刺激性和毒副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Power Paper电池已经可以量产了。不过,它所能适应的领域都是微小的硬件行业,也就是说Power Paper电池并不适用于目前比较大型的设备上,例如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

哇靠!不能用在手机上,那能不能量产其实跟我来讲关系不大。不过以后好多东西都可以不用5/7号电池供电了,也是相当不错的。

显然这项技术并不是划时代的,但刚刚出现的3D打印药物似乎在将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或许,个性化医疗的下一站会是3D打印药物,届时我们可能无需抓药,直接开单就可以现场打印需要的药物了。

不得不说3D打印使得大剂量、可快速溶解的药丸制造成为可能,赋予了医生对给药速度和强度的定制化能力和完全控制权。

通过打印复杂的形状改变药丸的表面面积,就能够控制剂量释放的强度以及时间。这对于实现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剂量管理会大有帮助。

说起来似乎是个很好的市场呢!但药品显然不是饼干,说造就造那般容易。现在的药品制造过程可能不会受到干扰,但药品的3D打印恐怕就不然了,被用来生产假冒药品或者暗中生产非法药物也是有可能的。

最近正在关注海洋科学,说起海洋健康监测,科学家们已经在利用浮标和自助机器探测深层水数据。不过,科学家们缺乏靠近海岸的海域信息。那一区域对于常用工具太浅和/或水流湍急。

这时候一款名为SmartFin的冲浪板翅片解决了科学家们收集海洋数据的需求。据称,这块冲篮板可以检测盐度、pH和水温等数据。稳定鳍还配有GPS、9轴运动追踪器(可检测海浪特征)和蓝牙。

提到人工智能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解放双手,但凡事不是绝对的准确,解放双手就意味着人类的懒惰天性将要得到释放。其实,人工智能就像你比赛时的竞争对手,你很有可能被超越被抛到身后的某个角落!

人工智能分为三个阶段由弱到强再到超越!在这个科技发展卓越的今天,只有你想不到,却没有你成就不了的!一旦人工智能被开发到超级智能时,或许人类都会沦落为奴隶,人工智能致我们不可想象的,能超越人类亿万倍之多!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了,不断出现在教育、自驾、电商、安保、金融、医疗、个人助理等各个领域之上,涉及面宽广。

随着无人汽车的不断研发,相信过不了多久司机也将要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智能无人驾驶是通过大数据设置等各种方面做到精准无差错,从而达到万无一失的特点,相比之下人工智能无人驾车要比人类驾驶汽车安全的多!

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服务行业是一个大规模行业,很多技能专业都可统称为服务。无论是从服务员还是到快递员、收银员等,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就比如说现在在2013年时马云就在浙江义乌推出了无人超市!

阅卷老师也终将会被取代!老师主张的是人性化,如果人工智能取代了老师那么会不会使课堂变得太过于严肃僵硬化?所以小编认为以后老师们不一定会被解放,但是会解放老师的双手,人工智能的准确判断速度远远不及人工智能,所以在不就得将来人工智能将代替老师阅卷、做课堂讲义、评分等工作!

从总体上来说,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取代。人工智能不一定就十全十美,它也同样缺少人类的灵动性、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从目前而已人工智能只涉及到服务类行业服务于人类!

近日,当老奶奶亲抚它时候,毛茸茸的海豹Paro会温柔地叫唤。在带领一群老年人做锻炼时,人形机器人Pepper会挥动着手臂。笔直站立的Tree会引导残疾人迈出颤颤巍巍的步子,并用温柔的女声说:“右,左,非常棒!”

东京的Shin-tomi疗养院中使用了20种不同的模型照顾住宿人员。在这儿,机器人可以自由来去。日本政府希望利用国家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技术,应对人口危机——老龄人口不断增长、劳动力却不断减少。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照顾老人需要人们自己动手完成。因此,对西方人来说,让机器人照顾老人的想法十分震撼。不过,很多日本人却认为这样很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媒体描绘的机器人总是友好又能干的。

“这些机器人很神奇。”84岁的Kazuko Yamada在参加完SoftBank Robotics Corp里Pepper的锻炼课程后表示。Pepper能说出事先设定好的对话。“近年来,很多人都独自生活,而机器人却可以陪他们说话,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照顾老人的机器人仍面临着许多阻碍,比如高昂的价格、安全问题,以及它们是否有用、好用的质疑声。

对此,日本政府一直在投资照顾老人的机器人,从而应对2025年前日本缺少38万熟练工人这一危机。

虽然日本政府试着让外国工人照顾老人,但在这个行业内部,包括日本考试在内的就业障碍仍未消除。2017年末,只有18名外国人获得了疗养证,而该证早在2016年就开始颁发了。

此外,日本当局和公司还寄希望于一个更重要的战利品——打造一个获利颇丰的出口行业,向德国、中国、意大利等国供应机器人,因为这些国家也面临着或将面临类似的人口挑战。

日本经济贸易工业部机器人政策局局长Atsushi Yasuda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机遇。其他国家也将顺应这种趋势。”

去年,来自中国、韩国、荷兰等国的100多个外国团队参观了Shin-tomi疗养院。其中,一些产品已经远销海外:松下公司正向台湾运送能够变成轮椅的机器床,而Paro也成为了丹麦近400个养老院中的“治疗动物”。

全球市场极小

照顾老人和残疾人的机器人大多来源日本制造商。目前,这类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仍然很小——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16年,其全球市场仅有1920万美元。

然而日本经济贸易工业部估计,2035年之前,日本国内的机器人行业将会增长至4000亿日元(38亿美元)。届时,三分之一的日本人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牛津大学人口老龄化研究所所长George Leeson称:“这很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老龄人口的问题,显然,机器人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为了培育该行业,日本政府正在双管齐下。自2015年起,日本经济贸易工业部已经提供了47亿日元(4500万美元)的补助,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日本劳动省也正带头推动机器人的发展。为了向全国5000个机构引入机器人,截至今年3月,日本劳动省已花费了52亿日元(5000万美元)。不过,尚无任何政府数据显示使用机器人的疗养院数量。

同时,政府官员强调,机器人并不会完全取代护工。日本经济贸易工业部的Yasuda称:“它们可以利用力量、移动性和操作性给予帮助,但他们无法取代人类,只能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如果工人有了更多时间,他们就可以做其他事情。”

AlphaGo打败了李世石,让人工智能惊艳了全世界。在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内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哪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呢,我觉得一下几个职位会慢慢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1、酒店前台接待员,无论是汽车旅店还是五星级酒店,前台接待员都是最受气和辛苦的工作之一。而在日本开设了一家名为Henn-na的机器人酒店,这家酒店配备了各种怪异的机器人服务员,这些机器人已可以简单的与人类进行交互,并且入住、引导等多个工作都能够胜任,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想象以后入住酒店将是机器人为我们服务的场景了。

2、销售人员,Pepper机器人有日本软银公司发明,高120厘米,通过底部的滚轮移动,胸部装有一块类似平板电脑的装置。雀巢在日本雇佣了1000名Pepper机器人销售员,在日本各大零售商店销售咖啡机和咖啡胶囊。据称Pepper机器人“情感丰富”,十分健谈,能够听懂人们70%至80%的日常对话。并且甚至还能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读懂顾客的表情和语调。我觉得以后这种机器人可以发展到其它销售行业,销售人员会逐渐被机器人所取代。

3、纹身师,许多喜欢纹身的朋友都愿意在网上找到最喜欢的纹身图案然后拿给纹身师照着纹起来,不过就算水平再高的纹身师,都难以100%将网上图案复制到皮肤上,尤其是阴影和颜色的差异,实际效果有时和想象的出入很大,而来自法国的一群学生用3D打印机改造出了一台可以进行纹身的机器,可以在皮肤上打印出临时纹身。这群学生将打印喷头换成了纹身用的针头。当他们在人造皮肤上成功试验后,便开始转向真人皮肤,而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纹身的那块皮肤拉紧,还有更精确的计算等。据悉,完成一次纹身的时间大约需要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非常快速。估计以后纹身会跟打印纸张一样方便。

4、出租车司机

许多汽车厂商都开始制造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这就意味着未来像出租车这样的公共交通工具或许不再需要驾驶员了。只要你输入目的地后,它就可以自动开始驾驶。

像谷歌、沃尔沃、特斯拉和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和汽车厂商都已经开始研制类似的技术,未来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召唤无人驾驶出租车,然后在App上输入目的地和当前的位置,一切完全无需人工参与。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第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也展示最新的无人驾驶汽车,我相信无人驾驶离我们不远了。

超级工厂:将由机器人替代工人

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尝试,计划利用先进的制造机器人来填充工厂。由于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制造业逐渐向高效和高科技转移,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此举来维系庞大的制造产业。该项目需要配备先进技术、且能节省成本的机器人,其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影响势必将影响全球。

像富士康这样曾经拥有30万工人的超级工厂,将慢慢地由大量的机器人替代工作——它们不会累也不需要排解情绪困扰。而且呢,每天早上再不需要在食堂准备30万个煮鸡蛋了。

今年的另一大机器人发展趋势带来的惊喜,是机器人之间有了知识共享体系。这将加速机器人学习过程,允许一台机器人立即受益于另一台机器人所掌握的内容。另外,得益于一种可适应不同系统信息的新方法,两台完全不同的机器人之间也能相互指教。

机器人越来越有情商,会和白领抢饭碗

不过别以为智能机器人只适合做产业工人,他们还会和白领“抢饭碗”,因为它们已经越来越有“情商”了。安德鲁·摩尔是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他介绍说,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召集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人工智能取代人工的问题。“这里人工智能取代的不是蓝领工人的生产工作,而是传统认为它们不能取代的、需要人与人互动的白领工作。”

摩尔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感受”人类情感是这一研究领域最重要、也最先进的一个方向。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罗曼·扬波利斯基认为,计算机能够理解语言的能力最终会向人和计算机“无缝沟通”的方向发展。

2015年上市的Pepper为“情感机器人”

实际上,一些商家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判断顾客在网络购物时是否开心或满意。例如顾客看着一件衣服说,“我想要这个样式的外套,但要更暖和一点点”,人工智能客服可以理解顾客这种要求。

大型拟神经网络,帮助机器人“深度学习”

机器人通常能执行一些精确、反复性工作,但很难执行一些新工作,无法处理一些不熟悉、或不确定的任务,机器人往往就“傻了”。但这种局面正在改善,因为一些新技术和算法能够帮助机器人进行更快、更有效的学习。

IBM公司,则已经用48块“TrueNorth”试验芯片构建了一个电子的啮齿动物大脑——每一块芯片都可以模拟大脑的一个基本构件。这个系统可以模拟4800万个神经细胞,基本可以与小型啮齿动物大脑的神经细胞数齐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3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