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诗奉上:
《寒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解答:
遗世独立(花开不并百花丛),
孤芳自赏(独立疏篱趣未穷)
坚贞不屈(宁可枝头抱香死),
不畏强权,(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摅写了作者的爱国情操。
《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 从不与百花为丛。 独立在稀疏的篱 笆旁边, 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 抱着清香而死, 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寒菊》是南宋诗人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 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 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 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黄巢个人资料:
(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 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 善于骑射, 粗通笔 墨, 少有诗才, 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 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 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 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 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 冲突。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 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 符四年(877年)二月, 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 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 ‘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 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 东都留守刘允章 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 日,兵进长安, 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 统,大赦天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 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 进思伏杀, 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秋日的阳光正好,秋风习习,让人神清气爽。伴随着那熟悉的悠远的古筝曲,我们又开启了高段彩虹花晨读课的学习 。
课前,李利敏老师以傲霜凌寒的菊花来引入宋代诗人郑思肖所写的《寒菊 》一诗。一看到这个诗题,相信对于深处农村的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的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农村小院里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秋菊,这是我们乡村农家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诗中描写的菊花有何姿态?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跟着李利敏老师走进了这首七言绝句。
李老师首先出示全诗,让孩子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我主要强调了“曾”这个多音字的读音。但对于诗人郑思肖,孩子们感觉很陌生,李老师就着重介绍了诗人。通过李老师的介绍,孩子们了解到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诗人,宋朝灭亡的时候,他改名叫思肖,表示不忘故国,可见诗人的赤诚之心、爱国情怀。
之后,李老师逐字逐句地为孩子们讲解诗意。诗文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芳斗艳。当百花凋零时,只有菊花立于篱笆旁,意趣无穷。这不禁让孩子们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诗的后两句用隐喻的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诗人这种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让孩子们想到了“九一八”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专题活动中,大队辅导员为孩子们讲述的英雄人物:孤身一人与日寇战斗几昼夜的杨靖宇;英勇不屈,坚强就义的赵尚志;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武装斗争的王光宇;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出生入死、英勇奋战的王德泰。
我想彩虹花课程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将彩虹花晨读课程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让孩子们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小受爱国主义教育与熏陶,长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
《寒菊》是南宋诗人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
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文本赏析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
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
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寒菊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
花开不并百
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郑思的这首画菊,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
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
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画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摅写了作者的爱国情操。《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寒菊》是南宋诗人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寒露时节“菊始黄华”时没能赏菊,但菊花凌霜耐寒,立冬时节依然在绽放 。本期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郑思肖的《寒菊》。
郑思肖《寒菊》赏析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平起式七绝《寒菊》
一个月前我在做寒露节气的分享时,讲到寒露三候中的第三候是“菊始黄华”,是说菊花在寒露节气已普遍开放。做完分享后的周末妈妈就想带我去看菊花展,可惜直到今天都还没抽出时间去,算一算节气已经到立冬了。这下我是否就真的错过了今年的赏菊机会了呢?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1月7到8日之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就是说万物收藏,冬天就要开始了。所以,立冬表示冬季开始,这时候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草木凋零,万物肃杀,动物也隐藏起来躲避寒冷。
立冬三候就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冬天来了的信息:“一候水始冰”,是说这时候水已经能结成冰了。实际上在夜晚最低温降到零度以后结成的霜不也是可以看成冰的一种吗?二候地始冻,意思是土地也开始冻结。但是因为刚刚开始,所以冻结的现象不太容易看到,但天寒地冻之气已经开始积累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shèn)。“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是海市蜃楼的“蜃”,也就是大蛤[gé]。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就像寒露节气的第二侯“雀入大水为蛤[gé]”,是因为古人看到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和古人认为是雀鸟变成了蛤蜊一样,古人也认为立冬后雉就变成了大蛤。当然我们都知道,雀鸟并不会变成蛤蜊,雉一类的大鸟也不会变成大蛤。只是因为冬天要来了,它们就很少出来活动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在冬天将至的寒冷中凋落枯萎或蛰伏隐蔽。比如,在寒露时节开始开放的秋天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候菊花到了现在这个颇为寒冷的立冬时节却依然在绽放。看来我和妈妈还有机会在这周的期中考试后去一睹菊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的风采。由此我真正理解了,菊花正是因为这种凌霜耐寒、傲立西风的品质才深深打动了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并和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所以在本期的分享中我想趁着菊花之神采幽姿在立冬的寒意中显得越发卓绝的时节,和大家分享一首似乎不那么家喻户晓,但其中的名句却广为传诵的菊花诗:郑思肖的《寒菊》。
菊花是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的记载。汉代已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魏晋时期开始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还出现了最早的菊花专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菊花都是由中国传去的。而菊花进入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且甫一出场就展现出了它高洁的本质。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不同流俗,就像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选择“秋菊之落英”为食,自然是觉得它和自己的精神相契合。屈原也以此奠定了菊花洁身自好形象的基础。到了东晋陶渊明这个菊花的永久代言人一出,菊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的傲然不俗形象就更加深入人心。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解印辞官,归隐田园,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回归故园时,他高唱着“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在田园躬耕时,他吟咏着“秋菊有佳色,裛(yì)露掇(duō)其英”(《饮酒·其七》)、“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更是成了他的代表性形象,千百年来为世代的文人雅士所仰慕和向往。陶渊明爱菊成癖,田园躬耕、饮酒赋诗之余时时栽菊赏菊自娱。也正是因为陶渊明以菊明志、以菊自况、以菊为友,并以纯朴自然的语言在诗中吟咏菊花的高洁澹远,他的诗和他笔下的菊花形象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陶渊明通过“菊”的形象所体现的傲然凌霜、不与流俗、坚贞高洁、幽雅独芳等精神,与传统文人理想人格中的清高淡泊、固守穷节等品质相契合,成为一种固定的意象和象征,而“陶令、陶家、东篱、白衣送酒”等有关陶渊明的典故,也与菊花意象融为了一体,甚至直接成为了菊花的代称。以后历代的咏菊诗文大多不脱这些陶渊明开创的意象范畴。如大名鼎鼎的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的《冬景》“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以及《红楼梦》中让林黛玉“魁夺菊花诗”的《咏菊》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甚至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主要作为重阳节节令物象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所表达的或者直抒陶渊明不与流俗之意,或者发挥陶渊明高洁坚贞之请,或者隐含陶渊明隐逸田园之趣,而且这些大诗人们也都把“菊”的意象进一步丰富和发扬了。
当然,后世诗词作品中也有写菊而另开新意境的,最著名的莫过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黄花之“瘦”比人之瘦,描摹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之情,不过这首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仍不脱陶渊明之迹。
吟咏菊花的诗作中还有两首名作气质颇异,这就是带领起义的队伍覆灭了大唐王朝的黄巢的两首菊花诗:一首叫《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另一首题为《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首诗非常集中地体现了它的作者黄巢因为所遭受的命运而激愤不平,立志要令世界天翻地覆的气势。所以,在《题菊花》中,他为“蕊寒香冷”的菊花开不逢时而不平,立志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如果我们把姜夔的《茉莉》一诗有两句跟黄巢的这首《题菊花》非常相似:“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但一对比就能感觉到气质非常不同,姜夔的诗就明显是文人气质,显得比较温和,而黄巢的诗句却充满了豪情壮志。而《不第后赋菊》则更是用“杀”字把这种豪情壮志表现的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后来黄巢果然是带领身披黄金甲的战士冲进了长安,把大唐王朝搅了个天翻地覆。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诗言志”更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本质特征的认识。所以,读诗一定要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诗人和诗的写作背景,我们才能真正更好地理解一首诗。
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寒菊》也是必须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来理解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郑思肖和黄巢一样,经历了一个王朝的覆灭,只是黄巢是唐王朝覆灭的制造者,而郑思肖则是南宋王朝覆灭后坚决不向元朝屈服的文人志士。如果说黄巢的壮志豪情因为伴随着杀戮而让人在敬佩之余有些生畏的话,郑思肖的坚贞不屈则更加让人由衷的敬佩。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寒菊》。单看这首诗的题目,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大多描写菊花的诗都会直接起名叫菊花,但这首诗却偏偏叫了《寒菊》这样一个名字。这个“寒”字既突出了菊花不与群芳争艳,傲霜耐寒的特点,又给大家透露出托菊言志的创作主旨。那么这首诗的作者郑思肖到底是什么人呢?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他身上最突出也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对大宋王朝的永不磨灭的忠心。
这种忠心首先就体现在他的名字上。郑思肖原名郑之因,但南宋灭亡后他就改名思肖。为什么叫“思肖”呢?宋朝的皇室姓赵,如果你会写“赵”这个字的繁体字就会知道,“肖”是“赵”的组成部分。所以“思肖”意思就是思念赵宋王室。再来看郑思肖的字忆翁,同样是表示不忘故国;郑思肖还有一个号,为“所南”,“南”是南方的南。所以这个号同样是表示他心向南方,思念故国。不仅如此,他日常坐卧,都要向南背北,每逢岁时伏腊,他都望南野哭而再拜,表示对大宋朝廷的怀念。郑思肖还把居室题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这种种用心良苦,都可见他的耿耿忠心。
实际上郑思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以他的实际行动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忠贞本性。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元军大举南下,攻打南宋,身为太学优等生的郑思肖马上赶到临安叩宫门上书皇帝,怒斥那些高高在上却恃权误国的小人,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但因为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并没有上报给皇帝。
不仅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郑思肖会体现出他的忠贞,实际上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着他对大宋朝廷的忠心。他原来与宋朝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是很好的朋友。但后来赵孟頫投降元朝并任官,郑思肖十分震怒,立刻与赵孟頫绝交。郑思肖还是一个有名的画家,特别擅长画兰花。他的兰花图疎花简叶,不求甚工,而且画成即毁之,绝不轻易随便给予他人,所以当时一些权贵向他索要画兰,他从没有给过他们。南宋灭亡后,他所画的兰花都没有土和根,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
郑思肖的忠心还集中体现在他的一部非常传奇的著作上,这部著作名叫《心史》,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后的作品总集。因为作品中记录了南宋仁人志士的英勇斗争和卖国者的种种丑行,并分析了南宋灭亡的原因等等,所以在当时无法公开。于是郑思肖就把《心史》以铁盒封缄,深埋在苏州承天寺院内的枯井中。这部著作的传奇之处就在于它在写成的时候无人知晓,而在350多年之后的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被无意中发现。因为当时正值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时,有如南宋在元军进逼下危急的境况。因此,《心史》被发现后,受到明末仁人志士的热烈欢迎,被多次刊印。其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其孤愤忠君、特立独行的精神和眷念故国、志在匡复的信念以及傲然挺立的民族气节,都在抗清斗争中极大的鼓舞了大家。
郑思肖77岁去世前,他让朋友唐东屿给他写一尊牌位,上书“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之灵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他临死时想到自己不能死于国土,是为不忠;没有后人,是为不孝。可见忠于大宋的强烈感情始终萦绕在郑思肖的心头,即使是远离了祖国和家乡,他的赤子之心还依然炽热。
这首《寒菊》,正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的,突出体现他忠贞精神的代表性诗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本身吧。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不并指的是不合、不靠在一起。疏篱是稀疏的篱笆。未穷是说未尽,无穷无尽。这句就是说:菊花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这两句看起来和一般的咏菊诗所表现的菊花的品质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诗的后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虽然是化用而来,却非常能体现郑思肖的独特个性。“抱香死”是因为菊花凋谢后虽然已经枯萎,但香气不灭,花瓣不落,所以说“抱香死”。何曾意思是哪曾、不曾。这两句是说:“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的北风之中!”这两句诗其实是化用自宋朝女诗人朱淑真的《黄花》:“宁可枝头抱香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但郑思肖将“老”改成了“死”,表现的感情显然更加浓烈,而且还有一种很决绝的感觉。把“不随黄叶舞秋风”改成了“何曾吹落北风中”,“北风”很显然比秋风更加凛冽,而且还暗指元朝的铁蹄,而且在秋风中黄叶飞舞虽然可能有秋的萧瑟,但也不乏美的意境。而“何曾吹落北风中”和前面的“死”一样,抒发了内心的坚定志向,使这两句化用而来的诗深深地印刻上了郑思肖的坚贞高洁的品质。
说到这,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郑思肖说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但王安石的《残菊》却写到:“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因此,这两句诗引起了欧阳修的质疑。据《西清诗话》记载,欧阳修在王安石这首诗后面跟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而王安石则辩解说:“《楚辞》里不是写到‘夕餐秋菊之落英’吗?”《警世通言》更是把这个故事演绎成王安石和苏东坡的趣事。而且还讲到后来苏轼被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发现黄州秋风过后确实是满地铺满金色的菊花花瓣,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自作聪明,错怪了前辈。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仅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后两句诗意转深一层,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郑思肖身上这种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让我不禁联想起了更加家喻户晓,并为人所倾佩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的那首妇孺皆知的《过零丁洋》就是最好的体现。“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表明自己绝不服从于敌军的意志。尤其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千古名句,集中体现了文天祥和郑思肖这些令人敬仰的仁人志士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他们的这种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寒菊》参考反馈题目
1 立冬节气到了,你感觉到冬天的寒意了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冬天到来节的现象?
2 陶渊明可以说是菊花的“代言人”,那你还知道别的花有什么“代言人”吗?
3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位有着像郑思肖、文天祥一样精神的人物吗?
4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郑思肖的诗吗?
5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菊花的趣闻轶事,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参考资料
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轼的菊花之争
历代咏菊花诗词精选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