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班美术活动

如何开展小班美术活动,第1张

“学习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美术作为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不仅对幼儿的审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幼儿的其他能力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但因幼儿初入园的不适应,家长对孩子乱涂乱画的不理解等原因而挫伤幼儿自信心,使幼儿产生恐惧,不爱画画的心理,那么要使小班幼儿在美术教育中达到自我,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根本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其美术活动呢?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幼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在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必须利用实物、语言、、影视等各种形式的刺激,激发孩子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作,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动作,产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如,为了激发幼儿感知曲线和直线的兴趣,我带来一件旧毛衣,当场和孩子们一起拆毛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线条的变化,对画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富有童趣的儿歌、故事、童话、音乐和情景化的语言等能唤起幼儿的记忆表象,激发幼儿的想象及绘画,比如:在引导三岁幼儿画泡泡之前,老师先讲一个故事:“妈妈用高压锅煮饭,高压锅开始吹泡泡啦,嗤嗤嗤……泡泡越来越多。”孩子们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泡泡充满整个厨房想到充满整个屋子,还想到泡泡飘到窗外,跑到隔壁家,等等。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整张纸上画满了泡泡,嘴里还“嗤嗤嗤”地念个不停。

儿童的视觉发展与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有很大关系,而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后三四年内,即主要在小班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如较大的色块、图案)来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使之产生绘画的冲动。如将大幅挂历纸贴满墙面,把颜色鲜艳和富有动感的广告图案贴满整扇门或窗等。另外,多媒体、录象、、幻灯片等也能给幼儿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

爱玩泥、爱撕纸是孩子的天性,采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因为这种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的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是注重操作的乐趣,因而为幼儿所喜爱。如在学习用棉签画一串红之前,我们先让幼儿用纸撕出一串红以熟悉花形,然后再让幼儿绘画。

二、根据幼儿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内容

儿童对丰富认识和生活经验的事物比较乐于表现,也易于表现。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宽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像力,而不恰当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孩子的想像力。

2—3岁的幼儿很喜欢在地板上、墙上乱涂乱画,对这种自发的偶然的绘画行为,教师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启发和引导。幼儿一般到三四岁时,便能用线条画出简单的不规则形状。所以2—4岁幼儿的绘画练习主要以画线为主,内容上应体现循序渐进。当然,也可以适当增加涂色练习红苹果、香蕉等。由于涂色需要一定的臂力和腕力,对小班幼儿只能作适当要求。另外,幼儿对不规则形状的掌握易于规则形状,尤其是幼儿学会画封闭圆的过程较长,所以,开始时可让幼儿先画一些圈形之类的(勉强封闭即可)练习,然后进行圈形内容的变化练习,如:画泡泡、太阳、气球、大苹果、饼干、糖葫芦等。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少量线条或三角形等规则形状的内容。如:飞机、彩旗、格子布等。

三、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巧妙组织绘画活动

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尤其是小班幼儿,这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联系,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分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儿童泛灵论”。所以,教师应顺乎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幼儿用几个圈圈画青虫的身体,但幼儿往往将圈与圈之间的距离分得很开。这时若告诉幼儿,小青虫的身子断开了,会很疼很疼的,它会哭的,孩子就会很容易注意到间距问题。

小班幼儿的思维尚处于直觉行动阶段,还不能长久地注意某个事物,也很难长时间地绘画同一个主题。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如:画“下雨了”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纸,让每位幼儿大胆作画,我说“打雷了,下雨了”,幼儿就画很多雨丝,因为纸很大,幼儿可以将雨丝画得很长、很多,我说“雨停了,出太阳了”,幼儿就停止画画,来回走动,我说“又下雨了,雨越来越大了”,幼儿就又开始画大雨。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既完成了一幅“大雨图”,又通过画雨点、雨丝,增进了对大雨、小雨、毛毛雨感受和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绘画热情和关注周围生活的兴趣。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画一事物,开始画得挺好,老师或家长在一旁看得正满意,忽见幼儿在原画上又重叠画上一些其他东西,甚至乱涂一气。例如:原先画的是一颗结满苹果的苹果树,最后却只看见一片红,什么形象也没有了,这时你若问幼儿:“这是为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苹果太多了”,“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之类的话,显得轻松而自然,而你可能变得恼怒不堪。其实,这完全是因为成人与幼儿的心理期待有差异,小班幼儿只对绘画过程感兴趣,而对绘画结果则兴趣不大,绘画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游戏或娱乐过程,而成人则相反,他们的兴趣指向是作品本身,我觉得成人应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并创造条件使孩子真正体验绘画的乐趣。

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小,东西画不多就应该给孩子小其实不然。第一,幼儿手的发育尚不完善,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差,对形状亦不易把握,所以更应该给他们大纸,让他们大胆画画,不受拘束,尽情作画。第二,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在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的今天,应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绘画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纸,并且,儿童绘画纸张的大小、颜色和笔的种类也以各异为好,以满足幼儿各自的表现需要。不应有孩子画画过程中“教”得过多、过死,或随意阻止,扼杀幼儿的创造活动,这是极其有害的正如日本教育家石原慎太朗所说:“艺术最本质的价值是它的表现,表现没有一定的规则,惟有‘表现’是真正的自由”。

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美术活动

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和认知发展水平。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维护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建立与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美术教育目标相对应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以保护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应在过程中评价,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

这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幼儿参与的状态及思维,创作的动态过程,它有助于教师理解幼儿作品,及时肯定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有责任心,不厌其烦;第二,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鼓励;第三,要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小班幼儿喜欢自言自语,边画边说,不要因为课堂纪律而限制孩子交流;第四,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课堂气氛做到活而不乱。

每次活动结束时,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在评价具体作品时,则要依据“新、奇、稚、满”的标准进行评价。“新”指构思新颖,“奇”指想象奇特,“稚”指童真稚趣,“满”指画面丰满。这个年龄的幼儿喜爱单色线条画,因此,对色彩不作过多要求,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色彩进行线条画,不作大块面涂色要求。

总之,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借助于美术这一载体有效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像、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美术教育的目标关乎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幼儿发展的高度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并在日常的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逐步地增强小班幼儿自信心,消除其对幼儿对绘画活动的恐惧感,使小班幼儿爱画画。

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如下:

1、自我意识的形成:小班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开始使用我、你等代词。

2、情感的表达:小班幼儿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但表达方式还比较简单和直接。

3、社交能力的提高:小班幼儿开始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但还存在一些竞争和冲突。

4、想象力的发展:小班幼儿开始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5、语言能力的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使用更加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家长起到的作用的扩展: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此外,还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健康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家长的不断提高以及细心教导。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多选题(ABC)。

A易变化  B易受感染  C易冲动  D易稳定  E易平静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表现形式的扩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3岁前幼儿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如懂得摘花、咬人是不对的。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感情。如发现不符合规则的小朋友就向老师告状,评价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学前期是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例如,三四岁的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用积木搭出一座房子或一辆汽车,会高兴地拍起手来。

(三)美感

美感是使用一定的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幼儿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艳丽的色彩、优美的线条、和谐的造型、完美的构图等,都能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美好的感受。年龄小的幼儿往往就事物的单个属性去体验美,而年龄大的幼儿则从整体属性上去体验事物的美。

第八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工作资料 2010-05-21 10:48:53 阅读4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导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准则。制定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包括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要求。 1.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 幼儿美术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规律,这是由幼儿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如第一节所述,幼儿绘画、幼儿手工、幼儿欣赏的发展都表现出大致的规律。这些规律能从视觉符号和视觉形象的角度,反映出某个时期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终极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才能符合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求。迄今为止,人们对幼儿美术发展的过程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美术活动过程及其作品,判断幼儿美术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因此,在制定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部分目标时,应立足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让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另一部分目标应超前于幼儿的发展水平,设置在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的活动目标能激发和形成幼儿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美术的发展。 当然,幼儿在美术发展过程中还受到美术教育和美术实践的影响,表现出美术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反映出幼儿个体与众不同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因此,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幼儿美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顾及幼儿个体表现在美术方面发展的差异,使制定的目标能真正有益于幼儿美术的发展。 2.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 幼儿美术是幼儿从事的视觉艺术活动,它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线条、造型和色彩等。并通过视觉形象的塑造,表达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因此,在终极目标中就包含了了解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并且通过美术符号系统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技巧,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也是制定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 3.社会发展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要求 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面貌和状态起着规范的作用,这是一种来自教育外部的制约性。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社会的发展表明,现代社会乃至未来社会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一个人格健康完善的人。即应该具有较多的创造力,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的人。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也是与《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把幼儿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构,是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它包括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及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1.总目标 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必须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幼儿美育的精神。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最概括的表述。 总目标把《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美育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与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结合起来,作出了具体明确的阐述。总目标规定了幼儿审美心理结构中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等基本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从审美感知能力人手,因为审美创造所需的内在图式与内在情感的积累,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来完成的。其次,幼儿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能产生审美愉悦感,丰富审美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幼儿人格的完善。最后,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审美创造能力的获得,会进一步促进幼儿审美感知的敏锐和审美情感的丰富与深刻。总目标还指出了达到以上目标的途径。即通过教师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以及幼儿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对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形式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来进行。 2.分类目标 分类目标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三种类型,即绘画、手工、欣赏的角度来描述。每种类型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但不同的领域侧重点不同。绘画和手工类型侧重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欣赏类型侧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则在三种类型中都有体现。分类目标还反映了三种教育活动各自的特点,突出了幼儿美术教育实践的启蒙性质,即在目标的表述中较多地使用了“初步”、“粗浅”、“基本”等限定用语。 3.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分类目标在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分解和落实。阶段目标按年龄班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考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即符合教育不仅要适应幼儿发展的水平,而且要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同时,还为单元目标和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即多个以时间为单元或以主题内容为单元的目标相互联系、逐步递进,便构成了年龄阶段的目标。 4.教育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和展开,它必须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一致。同时,活动目标是最具体的目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 教师在制定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深入、细致、透彻地研究各层次的目标,透彻把握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防止不同层次目标的脱节,增强目标意识,确保目标的实现,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由于目标是通过活动对幼儿的期望结果,故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更直接、更确切,一般采取行为目标、过程目标和表现目标三种表述方式。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表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这种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 马杰(R.F.Mager)认为,行为目标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要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2)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3)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分别对应:(1)幼儿自身表现出的美术行为反映,如“画出”、“印出”、“做出”、“折出”、“剪出”等;(2)幼儿的这种美术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的”、“临摹的”等;(3)行为的具体内涵,如“画出爸爸妈妈的头像”、“折出一只小兔子”等。 一般来说,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学习,可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法。教师在具体撰写时,应注意行为目标的三个方面的完整性和具体性。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用线条画出夏天梧桐树的特征”,就较完整和具体。 采取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其优点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用被观察到的行为加以表述,如果仅仅关注行为目标,必然会遗漏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2.展开性目标 展开性目标也可称过程目标,描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提出的相应目标。它与行为目标的区别在于,行为目标关注行为的结果,而展开性目标关注的是行为进展的过程。 英国学者斯滕豪斯(LStenhonst)认为,教育由四个不同的过程组成。它们分别是:(1)技能的掌握;(2)知识的获取;(3)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4)思想体系的形成。如果说前两个过程可以用行为目标表达的话,那么后两个过程则必须通过展开性目标来表述。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举的提高,习惯的养成、艺术修养和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注重过程性的教育。这种目标的表述,需要用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来表述。如“幼儿能提高对折纸的兴趣”、“养成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形成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关注”等,即是用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来表述的。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展开性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是目标表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撰写这类目标时,应注意深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全面了解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熟悉幼儿美术发展的状况。同时,在展开性目标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情况,注意灵活机动地调整目标,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3 表现目标 表现目标表述的是幼儿在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希望幼儿能独特而富于想像力地运用和处理美术材料;在解决问题及美术创作方面,不存在单一的正确答案。表现目标体现艺术的本质特征——独创性。表现目标是对行为目标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表现目标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的反映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幼儿行为变化的结果。它只为幼儿提供活动的范围,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性的。如“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不规则的彩色图形,想象拼贴出一幅美丽的画”、“学习设计花布,注意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等,都是表现目标的描述方式。 表现目标与行为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表现不仅是感情宣泄的渠道,而且把感情、意象和观念转变托付给了材料,通过这一转变,材料成了表现的媒介。在此过程中,技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没有技能,转变就不可能发生。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技能,便能运用于自己的表现活动中去。因此,行为目标使幼儿得到了系统的技能训练,掌握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使表现成为可能;而表现目标则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他的观念、意象和情感。 总之,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三种目标,取向各有所长。在制定和表述时,应特别注意各种形式目标的互补性,用恰当的表述方式来撰写,使之扬长避短,从而有效地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的总目标。 二、内容的选择安排 首先,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必须依据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才能达到为目标服务的目的。其次,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最终是要通过幼儿自身的内化才能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它又必须符合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内容的具体的选择安排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必须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 阿恩海姆认为:“在发育的初级阶段上,心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部依赖。对于那些幼小的心灵来说,事物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闻到的那个样子。”他认为,幼儿的思维问题的解决和概括,“绝大部分都是在知觉水平上进行的”。因此,只有那些被幼儿直接感知过的美术教育内容,才能被同化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去。为此,教师选择美术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他们感知过的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现实生活。这些内容幼儿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如在大班幼儿参观海底世界后,安排绘画活动“海底世界”,这个内容是幼儿直接感知过的,能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和欲望。 (二)具有审美性 从《规程》中幼儿美育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中,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对个体进行审美、创造美的教育。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必须选择符合幼儿认识美的特点的内容,引导幼儿充分感知,丰富和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并能按照幼儿的审美标准和美的规律,将幼儿感受世界的审美能力变为他们的内心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健全和完善幼儿的人格。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整个大地都披上了点点新绿,各种鲜花争相怒放,小鸟也按捺不住喜悦停在枝头歌唱……春天是多么美好。于是,教师在春天来临时,选择描绘美丽的春天来了的内容,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充分感知春天的美丽,进而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具备联系性 美术活动的内容安排应注意纵向顺序和横向联系。 纵向顺序是指伺一种类美术活动的内容之间的互相排列。如美术欣赏活动内容,小班安排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画”、“秋天的水果”、“秋天的树叶”、“布娃娃”、“小花伞”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直接接触到的美好事物;中班安排“布老虎”、“民居建筑”、“节日的环境”;大班安排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剪纸”、“茶具”,徐悲鸿的“奔马”等。这些美术教育内容在帮助幼儿建构审美心理结构方面是有序的、连续的、层层推进的,同时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 横向联系是指不同种类美术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在绘画活动中安排画“糖戎芦”,在手工活动中安排做“糖葫芦”;又如欣赏过“美丽的窗花”后,安排手工“剪窗花”,再将剪好的窗花进行环境布置。这种横向联系内容的安排,能帮助幼儿从各种角度认识、感知事物,学习多种表现技能,体会同一事物的不同质感美。如画的糖葫芦是平面的,而手工做的糖葫芦是立体状的,作品的显现状态和活动的过程带给幼儿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 (四)具有整合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其他领域的活动带给幼儿的经验,必然产生丰富深刻的体验,积淀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因此,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往往可以选择语言、科学、社会、健康、音乐等领域的活动内容。如社会领域中有认识了解国旗、长城、天安门、家乡等内容,美术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画国旗、长城、天安门、美丽的家乡等。又如中班语言“吹泡泡”(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美术活动可选择画吹泡泡的内容。这种整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五)具有灵活性 正是因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的是自己所看、所听、所接触到的,所以美术教育内容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表达认识、抒发情感的效果。在选择美术教育的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灵活安排。农村幼儿园,可多选择具有农村题材的内容,如劳动的场景、庄稼的丰收及各种农产品等;春天可多安排描绘自然景物的内容,如“草地上的鲜花”、“蝴蝶飞、花儿美”,节日前可安排手工“环境布置”,欣赏城市披上的节日盛装等;又如原来安排手工活动“折飞机”,早晨发现下雨了,教师也可临时更换活动的内容,让幼儿观察下雨天的景物特征和人物动态,开展绘画活动。 灵活性的内容安排,能更好地激发幼儿表现与创造的欲望,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从而对活动产生兴趣和信心。 三、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是指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教师所采用的指导方式和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方式。教育方法的采用,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水平和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等。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分析法 观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造型、结构、色彩、运动模式等审美特征,用脑思考,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积累内在图式,深化表象,使幼儿获得鲜明、深刻、完整的视觉形象,激起表现的愿望。 观察时,可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及用动作模仿等。如绘画“调皮的小猴”,教师不仅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参观,还可以在参观后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猴子调皮的各种表情、姿态等,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又如泥工活动“刺猬”,教师除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还可请幼儿轻轻触摸刺猬的刺,加深感受,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观察被看作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没有观察就谈不上分析。分析是指人的思维过程,是把头脑中的事物或现象分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找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如“节日的街道”欣赏活动,幼儿通过视听器官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但这种气氛是从何而来的呢必须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如远处的天空飘着彩色汽球,周围的树枝上挂满了灯笼,广场中间摆放着鲜花,四周插着彩旗等等,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理解热闹与喜庆,产生审美的愉悦体验。 (二)示范与范例法 示范指教师把美术活动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直接操作给幼儿看,利于幼儿在直接摹仿的条件下,学习一些参加美术活动必需的关键的技术性的措施。 示范包括整体示范和部分示范。整体示范指教师把表现物体形象的过程连续地完整地操作给幼儿看,一般在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时用。如幼儿刚刚进人中班时,纸工活动《牵牛花》,需老师从头至尾将折叠的过程操作给幼儿看。部分示范指教师把美术活动中的某一部分操作给幼儿看。如大班绘画“美丽的公园”,在活动中,教师只示范树与树的遮挡重叠的画法(当然该班幼儿美术基础较好)。美术活动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也属于部分示范。 教师在示范时,应做到动作熟练、准确,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看清楚。有时可视具体活动内容采取蹲下或走到幼儿的面前示范等方式。 范例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观察欣赏的直观教具,它可以是教师的范画,也可以是实物、、图书等。好的范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感受事物的审美属性,充实其视觉形象,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还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体验多种艺术手法,提高其审美能力。 范例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形象准确,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大小适当,能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 (2)具有二定的艺术水平,富有美感,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和兴趣。 (3)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示范与范例的运用都对幼儿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慎重思考,用得恰到好处。 (三)游戏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愉快、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美术技能,把视觉形象改变为视觉——运动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游戏练习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的使用是灵活多样的,游戏性的命题、游戏化的练习方式、对美术成果的游戏性处理以及美术活动中游戏性材料的使用等,都可以把美术和游戏结合起来。如“吹泡泡”、“煮元宵”等游戏化的命题,能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装饰背心”,每不幼儿穿上纸做的背心,用水粉颜料在其他小朋友背上画。这种绘画方式的变化,使得幼儿学习的兴致很高。有时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谜语的趣味性,增加游戏的成分,巩固绘画的技能。如教师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幼儿把谜面简单迅速地画下来。如“星星点点朵儿小,**小花缀细条,不要嫌它不火红,春天一来它报到。”(迎春花)。另外,喷洒画、泡泡画、滚画、印章画中牙刷、吸管、玻璃球、各种水果做成的印章,这些材料本身就给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激励了他们参加美术活动的热情。 (四)情感熏陶法 情感熏陶法指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感情色彩的情境,让幼儿在身心最佳状态下,产生追求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想像,去创造。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在其美术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这种内在的美术动机,有赖于教师对幼儿情感因素的调动。首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教师自身应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以生动的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调动起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顾、体验。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情感,信任幼儿的创作,不包办代替、指手划脚,建立起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关系。这样,幼儿就会对美术活动感到亲切、有趣,能兴致勃勃地参加。 为了更好地调动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的积极情感,教师可充分利用自然美好的环境进行引导,给予其美的陶冶。同时,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之产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内在愿望。教师可充分利用自然美好的环境进行引导,对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各活动区(角)的创设,应尽量做到和谐优美,造型生动,色彩鲜明,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如春天到了,教师可适时地带领幼儿春游,感受浓浓的春意和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在秋游活动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幼儿捡拾飘落的形状、色彩各异的树叶,引导幼儿制作树叶贴画、树叶喷刷画或叶脉书签等,供幼儿欣赏。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可通过播放一些轻松、舒缓、抒情的乐曲,造成一种美的氛围,来配合幼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想像和创作的欲望。 (五)分层指导法 分层指导法是指教师依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对幼儿进行分层次的指导。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分层指导法可以从目标分层、材料投放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去实施。 1.目标分层 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之前,应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每位儿。在制定美术活动的目标时,考虑到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手眼能力协调好的幼儿,应要求他们能表现细节;而对小肌肉发展不完善的幼儿,只要求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特征。教师应注重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挖掘每位幼儿发展的潜能,不断调整幼儿发展的目标。 2.材料分层 有了目标分层,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材料时,应考虑到依据幼儿不同能力水平提供材料。如折纸“大公鸡”活动中,对动手操作能力好的幼儿,可有意识地提供一张以上的纸以及彩色水笔等,让他们多折几个,并可添画涂色。 3.指导分层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描绘制作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教师需要巡回指导。在巡回指导时,教师可针对幼儿不同的作业情况,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这种分层巡回指导的方法受分层目标的直接影响,仍然强调教师对每一位幼儿的了解。如大班绘画“美丽的公园”活动中,巡回指导时,教师对能力强的幼儿重点引导其通过多种形象来表现公园的热闹和美丽,并根据画面需要,恰当运用各种颜色表达其情感色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则鼓励他们大胆构思,认真描绘;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首先要与他们一起谈论画什么,帮助其确定主题和主要形象,较为合理地安排画面。 4.评价分层 这种评价,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同层次材料的使用,尤其是幼儿本身水平的不同层次来进行评价,注重幼儿个体自身的纵向发展。 以上几种方法,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应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选择,综合运用,并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说,教要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认识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展  (1)视觉: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变色力发展两个方面。  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  (2)听觉:发展较早,到3岁基本完成。  (3)空间知觉:能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  (4)时间知觉:能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感念,但不能掌握“过去、现在、将来”的概念。  (5)观察力:刚刚萌发,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趣常常会替代成人要求的观察目的。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和物体进行观察。  2、注意的发展:  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  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现在观察时,仅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在做律动时,只能听琴声两手上下挥动或双脚小跑步,而不能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记忆的发展:  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凡是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情就容易记住,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性质。  4、思维的发展:  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小班幼儿的思维扔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1)这个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体概念,如:实物概念、简单的数概念等,很难掌握抽象的关系概念、时间概念、道德概念等。  (2)在推理判断时,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依据,而不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5、想象的发展:  (1)没有预定的目的,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  (2)由于想象没有预定目的,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所以想象比较被动,主题也不稳定。  (3)这时期幼儿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想的目的。  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活龙活现。二、情感发展  1、同情心: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只能做出一些举动,甚至是一些不应该的举动来表达自己。  2、荣誉感:对荣誉感的理解大多局限在自己身上,而较少考虑到整个班级,还不知道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三、社会性发展  1、语言的发展:  正常情况下,都已学会讲话,但不能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因为他们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发育并不十分完善,还不能辨别差别较小的音,不善于协调使用发音方法,所以存在发音不清楚的情况。  (1)词汇量:  1000—1100个,名、动词占大多数,而且名词、动词是幼儿首先掌握的词类。  (2)语法:  能用词组成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经常不完整,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病句或颠倒的情况。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2—3岁时,才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和掌握代词“我”,产生真正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幼儿产生与成人不合作的行为,常以沉默、退缩、身体的抗拒来拒绝成人的要求,并常用“我自己来”拒绝成人的帮助。(这种“违拗”常语三、四岁时达到高峰期,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  (2)这时期的幼儿对自己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  (3)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越小的幼儿越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3、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1)社会性交往:从自我为中心慢慢地开始逐渐转变。  (2)助人:出现助人行为的萌发,但是往往不考虑自己助人出现的后果,常常是好心办坏事。  (3)分享: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  (4)合作:合作行为在游戏中经常出现,时间较短,相互协调性发展得较好,但有时会在合作行为中发生冲突,说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  (5)攻击性行为:侵犯性行为多为工具性攻击,起因大多数是为了玩具等分配。此外,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学习模仿影视节目中的暴力镜头。

一般目标是制定具体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情感教育理论的核心。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

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

幼儿情感教育内容包括:

1、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幼儿生活,使幼儿经常保持朝气蓬勃、积极愉快的情感;

2、逐步发展情感的社会性、稳定性、深刻性,在各项活动中, 促进幼儿对教师的尊敬、对同伴的友爱感和对班集体的荣誉感等,提高幼儿控制、调节情感的能力,自觉克服胆小、自卑、恐惧、妒忌、骄傲等消极情感的影响。

3、经常让幼儿欣赏富有感染力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陶冶幼儿的高级情感;

4、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健康情感和鲜明的爱憎态度。

扩展资料:

情感价值的作用:

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 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9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