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体验感、有强社交属性。
玩剧本杀就像在看一场**,玩家身处其中不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观看、欣赏,而是真正地以**中主角的视角去感受。“玩家在这部**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可以与故事中别的角色产生交流,有交流就有发展,才可以推动剧情。”
剧本杀核心是游戏体验感 年轻玩家愿意为此“氪金”
2018年,线上剧本杀兴起。
2020年之后,因疫情“宅家”,娱乐方式受限,剧本杀入局者明显增多。2020年春节期间,《我是谜》用户数骤增800万;同一年里,《百变大侦探》累计注册用户也已超过千万。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544%的网民体验过线上剧本杀。398%的网民体验过的剧本杀形式为线下圆桌,此外151%的网民表示均未体验过上述剧本杀形式。
近来,线下实体剧本杀因场景设计、服装道具等环境铺设让玩家有充足的沉浸感,从而得到快速扩张。
根据艾媒报告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分析》显示,在剧本杀消费用户中,有562%的剧本杀玩家为女性用户。女性玩家的增多,让情感本、哭哭本、CP本等一些感情色彩较为浓郁的剧本大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情感本市场。
据悉,目前线下剧本杀行业中流通的剧本主要分为独家授权(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剧本店购买)、城市限定(一个城市有2~3家剧本店购买)和盒装本(有正规营业资格的剧本店均可购买)三类,平均创作周期在1-6个月左右。由于剧本杀玩家通常只会玩一次游戏,复玩率较低,因此门店通常为吸引顾客不断购入新主题,这也促使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
剧本杀发行工作室空然新语的CEO格子认为,剧本杀的核心还是为玩家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好玩。
小说和影视剧有主角配角之分,为了突出主角会有明确的故事线,将其他角色弱化,但剧本杀要求让所有玩家都参与进来,在一场游戏中,每一个玩家都是故事中的主角,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线。玩家的任务就是要在游戏过程中把所有的线都拼起来,理清来龙去脉,最后整体复盘。
剧本杀是时下比较热门的推理类桌游,类似于明星大侦探,但是初次接触该游戏的时候很多人都比较迷茫,那么玩剧本杀男女有亲密举动吗?剧本杀会玩出感情吗?一起看啊看吧。
玩剧本杀男女有亲密举动吗玩剧本杀男女没有亲密举动。
要说剧本杀这个游戏可谓是当前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桌游之一。由于还剧本杀主要是以通交流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不管是线上的剧本杀,还是线下的剧本杀,都是没有亲密肢体接触的,大家不需要担心。毕竟作为剧情社交游戏,“剧本杀”本身是非常安全的。
剧本杀会玩出感情吗时下剧本杀在年轻人中十分的流行,一般来讲剧本杀是不会玩出感情的,除非是本来就有好感。对年轻人来说剧本杀只是一种娱乐项目还附带社交属性,可以与许久不见的朋友来一场来增加彼此的友谊,可以和陌生的人拼个桌,感受不一样的游戏乐趣。
玩剧本杀女生会被占便宜吗一般来讲不会,毕竟剧本杀只是靠交流的沟通的一款游戏,“咸猪手”或者一些让人不适的搭讪更多可能出现在密室、沉浸剧这类玩乐区域比较黑暗、需要肢体接触的地方。
不同本有不同的快乐。不同的故事、互动风格,不同的人物设定,不同的机制、游戏环节也不一样,其实现今的剧本杀和以前最初的剧本杀是大所不同,玩法也不一样,现在的剧本杀,情感本,也非常之多,情侣CP本,剧本杀CP盲盒游戏环节,剧本杀同城交友,很多桌游游戏方式,现在的人群就是90后,00后的喜爱的多,剧本杀也能三五成群自己组局玩,剧本杀为玩家提供的,不仅仅是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还有社交以及心理上的快感。这对于压力大,以及社交圈子窄的人来说,剧本杀就是一个很好的放松选择。
剧本杀为什么这么火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许多“剧本杀”的玩家,因为在游戏中共度了几个小时的美妙时光而互生好感,从游戏回归现实后,仍然会保持联系,以剧中角色互相称呼,并且会相约组队一起玩下一个剧本。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剧本杀”为很多玩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所以在年轻人群体里十分火热。
一个经常玩“剧本杀”的网友表示,在“剧本杀”游戏中,可以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杀是一个像“解忧杂货铺”一样的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在他人的故事里,短暂地忘却自己,度过另外一种人生。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剧本中体验别人的人生,也能给自己带来快感。在“剧本杀”的世界里,玩家需要将自己代入剧中角色,以第一视角进入游戏情境,理解自己扮演角色的每个抉择背后的动机。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超过70%的“剧本杀”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超过40%的人每周会玩一次以上。
成年人的“过家家”
“剧本杀”起源于欧美资产阶级家庭聚会中一个非常流行的派对游戏“谋杀之谜”,玩家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根据搜索案发现场的证据和与其他人的讨论交流,推理破案,找出真凶。
传到国内的“剧本杀”游戏最初是以推理破案为主,玩家追求的是寻求真相过程中的“烧脑”刺激。随着市场的扩大,“剧本杀”的剧本类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以演绎故事情节为主要目的的情感类剧本,在这类“剧本杀”游戏中,玩家追求的是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剧情吸引人、“好哭”的剧本会吸引更多玩家。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所有吸引人的东西,都可以调动大脑多巴胺分泌,比如好吃的食物、美丽的风景、好看的书或**。推理类的“剧本杀”,需要玩家运用缜密的逻辑进行分析推理,拨开层层迷雾,解开谜团,这个过程能够刺激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奖赏系统,导致多巴胺升高,从而让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在情感类的“剧本杀”中,玩家通过对剧本的演绎,可以主导自己扮演角色的人生,这种掌控感会让人产生成就感。同时,玩家通过在角色中体验别样的人生,感受不同的生命历程,会产生一种“实现自我”的感受,而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高等级的心理需求。
成年人玩“剧本杀”其实和小孩子玩“过家家”如出一辙,只是“剧本杀”需要更高级的智力储备,是与成年人智力相匹配的社交游戏。
剧本杀与心理剧疗法
如果玩家选择的剧本与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某些事件比较贴近,玩家在角色扮演中能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与周边人的人际关系等有所反思,得到启发,能把内心的情绪或者在过去事件中堆积的情感通过扮演的角色表达出来,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那么玩家在“剧本杀”游戏中获得的不仅是快感,还有心理成长,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心理剧疗法”的效果。
“心理剧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在1921年创立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没有固定的剧本,如何演绎,完全取决于来访者的自身有什么困扰,想要展示怎样的事件,内心有什么感受。
心理剧疗法激发的是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来访者可以演绎一个具体事件,例如之前经历过的某个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演绎自己在经历某个事件时的态度和感受。
心理剧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觉察和体验自己内心世界的环境和机会,可以帮助来访者领悟自己的内心状态,了解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觉察自己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并且冲破固有思维,用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接受心理剧治疗的人,可能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也可能只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重大问题,例如夫妻关系问题或者亲子关系问题等。在心理剧治疗的帮助下,来访者有可能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化解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虽然“剧本杀”好玩,但在选择剧本方面也要留心。应该选择健康温和的剧本,尽量避开那些剧情恐怖的,或是会带来高强度刺激的剧本,因为太过紧张刺激的剧情,会产生后遗效应,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刺激中,也会影响身心健康。
在剧本杀等同类游戏中,人可以安全、尽情地释放“说谎”本能。
游戏开始后,各位玩家在故事情节中迅速熟络,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满足、成就等社交快感。
通过角色扮演引发“自居效应”,从而获得人格成长。
剧本杀与我们熟悉的所有“杀”类游戏一样,充斥着谎言和套路。你要赢,你就得能编得出一套像样的谎言。在多人互动的情况下,光靠自己吹牛说谎也是没有用的,你还要做到能逼真地说谎并且成功圆谎。那为啥有了“谎言”的元素,杀类游戏就变得如此吸引人呢?这是因为“谎言”是人性的底层元素,具有进化上的意义。
图虫创意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存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和群体社交环境都极其残酷,如何才能生存下来?当然要使用说谎这个技能了!英国圣安卓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拜恩就曾发现,某些猴子和猩猩完全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互相欺骗。比如说,为了避免惹怒最强悍的头领,公猩猩会偷偷地和母猩猩进行交配;有的猴子会假装对美食缺乏兴致,以误导其他猴子,这样它就可以乘其不备将食物偷走。
猴子相互欺骗的道理跟人是一样的。不光是成年人,连小孩子都是撒谎的高手。曾获“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曾对1200名2-17岁的儿童以及少年进行研究,发现2%的两岁幼儿就已经学会说谎,50%的三岁孩童不老实,四岁会骗人的比例更是高达将近90%。年纪越大说谎的比例就越高,到了12岁,几乎每个儿童都会说谎,甚至得出结论“早撒谎的孩子更聪明”。
图虫创意
由此可见,剧本杀等互动游戏之所以极速风靡,是因为可以让人类的“谎言”本能得到充分释放,触及了人性的底层动力,从而让玩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体验“说谎”乐趣。
02
社交神器 邂逅“趣缘群体”
剧本杀还天然地带着社交属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剧本杀”可以使陌生的人很快就熟络起来。在社会学领域,有个概念叫作“趣缘群体”,顾名思义,就是指因同样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的人。剧本杀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场域,不论什么身份,一旦进入到这场游戏中,那就意味着要在同一个时空中经历一段故事,即使是“拼车”玩的陌生人,也会被迅速代入团体氛围中熟络起来,这对于增进关系深度很有帮助。
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剧本杀游戏能够创造两种独特的亲密情感——快乐尴尬(Happy Embarrassment)和间接骄傲(Vicariouspride)。快乐尴尬就是通过相互调侃、打趣等手段,强化彼此之间正面的感受,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家互损,或者是善意地黑别人。我们说“爱到深处自然黑”,如果彼此之间一直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反而让人觉得很生分,互开玩笑这种事,只有交情到了一定份上才会发生。在剧本杀的复盘阶段,大家免不了相互吐槽,但是这些话并不影响大家的感情。
间接骄傲就是通过指导、帮助他人让他人获得成功,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剧本杀中,资深玩家喜欢“传帮带”,经常指导经验比自己少的伙伴,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游戏技巧,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
图虫创意
03
假戏真做 巧用“自居效应”
剧本杀的魅力还体现在让玩家扮演特定角色,赋予一种新鲜的生活体验。玩家参与游戏后,通过领取不同角色来扮演剧本中的富翁、侦探、大侠等角色,这些经验却是现实中很难获得的。剧本杀则可以让玩家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尝试的人生体验。
更有趣的是,剧本杀还可以依托角色扮演唤起“自居效应”,让玩家在心理层面汲取角色的优势,获得人格成长。顾名思义,自居效应指的是人们会逐渐获得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质,就像一句英文谚语所言“act as if , so you are”。表演戏剧的方法能够通过持续的心理练习,让玩家不断地进入一种角色,久而久之,玩家会发现自己“出不了戏”了,于是会获得这种角色的一些良好品质。
图虫创意
研究表明,“自居效应”可以切实提升人们的自我效能感。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就是让两组很有数学天赋的孩子读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哥德尔的传记。其中一组孩子读到的传记有个改动,他们看到哥德尔的生日跟自己是一样的,这组孩子最后成绩明显更好。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跟哥德尔有一种隐秘的相关,甚至认为自己可能就是个小哥德尔。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就是自居效应在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作为剧本杀的玩家,不妨在选择角色的时候用点“小心机”,也许在沉浸式地扮演所选角色的过程中,你的人格真的可以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就像那句流传甚广的金句所揭示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也许成功的起点就是一次精心的伪装。
以前玩密室,就是一群人跑跑闹闹,图一个热闹。现在玩剧本杀,大伙儿围坐在一起破案、推理、侦查……一玩儿就是两三个小时,在剧本中感受着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如今的年轻人群体中,剧本杀几乎成了他们聚会的“标配”。剧本杀为何让人“上头”?
线上综艺带火线下剧本杀一个剧本,几个好友,一间屋子,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中,何炅、撒贝宁等嘉宾围坐在一起,从一个个烧脑的案件中抽丝剥茧寻找真凶,通过一步步推理令真相大白。
灯光亮起时,游戏虽然结束,但是剧情中的温暖和感动却让破案过程远比结局更令人印象深刻。看完《明星大侦探》,观众也想过一把破案的瘾。由此,这一档综艺节目带火了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线下剧本杀,也丰富了年轻人的休闲娱乐体验。
剧本杀为何吸引人?破案推理还在其次,剧本的内涵更关键。如今走过六季的《明星大侦探》更注重对破案过程的反复打磨以及剧本的立意。这也与线下玩家着迷剧本杀的原因不谋而合,一到周末就辗转本市各大密室。
其实剧本杀玩起来最过瘾的不是猜谁是凶手,也不只是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而是剧本流程走完后带给人们情感上的震撼。
有时候觉得剧本里的人物也是自己,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拥有着怎样的剧本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但是面对生活我们依然要坚强乐观地活着,所以这个活动也很解压。
剧本背后的立意更动人在游戏中,每个人都是戏精。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大家相继发言,阐述自己不是凶手的理由。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
以前大家聚在一起,人人拿着手机低着头,谁也不跟谁交流。但是玩剧本杀不一样,朋友们全情投入,也能踏踏实实坐下来好好聊聊天。
剧本的情感和背后的立意是剧本杀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明星大侦探》从第一季走到第六季,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重视剧本的立意。
从热衷造梗,到让故事有趣,再到现在的立意为先,节目在创作方向上的发展变化非常明显。相比以往通过道具、布景等增加破案难度,如今更关注剧本背后传递的人情冷暖。
剧本立意开始涉及自然资源保护、沉迷网络游戏、儿童走失、善用法律等多个社会话题。希望通过案件的内容和角色的演绎,借由嘉宾的言语唤起观众更多的正能量,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
剧本杀编剧这一职业体验如何?大火剧本作者分成可达百万元
随着玩家群体的疯狂增长,剧本杀也带动了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剧本作为剧本杀的核心,成为重要的卖点之一。
据了解,剧本有三种销售渠道,一是放在剧本平台如“小黑探”“买本本”等上发售;二是通过发行公司或作者直接购买剧本;三是在定期举办的剧本展会中,发行公司邀请店家进行试玩体验,店家衡量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据业界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顶尖的剧本作者只占1%左右,但他们的收入却占据整个行业的50%。举个例子,2019年发布的年度爆款剧本《年轮》目前已经在各平台卖出1万多份,该剧本当初的发行价为500元左右一份,剧本作者分成保守估计可达上百万元。
时至今日,剧本的创作环境又如何呢?
已经发表了两部剧本杀作品的李风儿表示:“在剧本发行这一行当,广州才刚刚开始。”发行公司在剧本生产流程中负责根据市场策划选题、测试剧本、协助作者修改剧本并最终将剧本通过线上平台、剧本展会、熟人推广等方式推向市场。
但目前广州尚未有十分成熟的发行公司。值得欣慰的是,广州一些店家正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尝试,剧本杀工作室“广州查馆”主理人王艺成立了“查余饭后”剧本工作室,最新推出的作品已经在近期的昆明剧本杀展会上接受市场检验。
1、封闭式玩法:玩家选择好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阅读背景故事和人物剧本;故事开始,先以剧本中的角色自我介绍之后进行讨论;进行搜证,出现某些线索(固定或隐藏触发)来供大家研究;线索可以分成公开或者非公开线索;指证凶手并完成自己的支线任务。
2、开放式玩法:没有固定的流程,每个玩家都需要从自己的剧情和别人的剧情中得知自己完整的故事线。玩家们可以互换线索或者进行私聊从而完成自己的支线和隐藏任务。
分轮派发线索按照轮次,固定给每名玩家特定的线索资料,让大家基于此来进行讨论,多用于封闭型,便于控制游戏体验的程度风险,也使游戏更能按照作者所设想的形式进行,比较会有更高的整体性。代表的是稳定性。
通过技能或要求获得线索线索或许在某些人身上或许是额外的,玩家要通过一定条件触发的技能去获取那些线索,除保证线索数目的公平性外,更多的是刺激大家的交流互动。而且能一定程度提高玩家的娱乐型游戏性。广义来说个机制可以代表很多现有的花样玩法规则。
剧本杀容不容易玩出感情,需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剧本杀”,一词起源于西方宴会实况角色扮演“谋杀之谜”,是玩家到实景场馆,体验推理性质的项目。
剧本杀的规则是,玩家先选择人物,阅读人物对应剧本,搜集线索后找出活动里隐藏的真凶。剧本杀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更是一个集知识属性、心理博弈属性、强社交属性于一体的娱乐项目。
剧本杀在我国的发展:
截至2019年12月,全国的剧本杀店已经由1月的2400家飙升到12000家。不仅是线下,线上剧本杀同样火爆。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剧本杀”行业市场快速增长,规模是2018年的2倍,突破100亿元。
2021年1月5日下午消息,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65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剧本杀、桌游”,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剧本杀相关企业。其中,超9成为个体工商户。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预估到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1542亿元,消费者人数有望达941万。相关数据显示,国内2021年以及之前经营剧本杀的门店已超过45万家,2021年有望超5万家,甚至可能突破7万家。
2021年9月23日,央视网和中国动漫集团联合在无锡举办了《风云剧会》颁奖典礼暨剧本演绎行业交流论坛。央视网携手中国动漫集团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出《剧本杀行业倡议书》。
以上内容参考 -剧本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