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你泪目的疫情新闻?

有哪些令你泪目的疫情新闻?,第1张

我第一次因为疫情落泪,是武汉居民在夜晚唱起国歌的瞬间。刚开始零星的几声,后来老年的,小孩的,男人的,女人的声音陆续传来,歌声由小变大,有的人甚至跑调,可是依然在唱着。刚开始,我从他们从歌声里听出了恐惧,惊慌和无助,可是后来丛那坚强渐强的歌声里,我听出了他们的顽强,坚定,和信任,他们相信祖国没有抛弃他们,祖国一直与他们同在,祖国一定会拯救武汉!加油,武汉!我为你祈福!

由网友 那份不舍 提供的答案:

在这场疫情之下,最让我感动的瞬间有好多好多,举国抗疫,众志成城。有好多的瞬间,让我泪目。比如: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在抗疫前线;比如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们,攻坚克难,不畏劳苦,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艰巨的任务;比如那些可亲可爱可敬的白医们,拼搏在一线,和病毒生死抗争着;比如全国各地奋力支援的人们……事例太多,不能一一表列。这里我只是想说,感动的瞬间太多太多了,每一个瞬间都让我流泪,让我感动,也让我自豪,因为让我看到了***的英明领导,人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希望,祖国的强大。

由网友 话说猪猪杂谈 提供的答案:

17年前钟南山院士带领我们打赢了闻风丧胆的非典战役,如今84岁高龄您再次挂帅出征!此次请战,无畏生死!国有难!召必回!向您致敬!

还有远在美国的科学家李开复,含泪毅然决定回国,祖国有难我必回国!还有哈佛八剑客科学家集体回国,美国惊慌失措!还有德国最不愿放走的顶尖科学家庄晓莹博士回国直奔武汉!

还有无数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前线冲锋陷阵!白衣天使们抢救病患废寝忘食日夜战斗在救治一线,一个个病倒在病床前,牺牲在岗位上,还喊着“疫情不退,我们就不退”的口号,你们让我们感动到泪目,你们是我们的英雄!还记得一个感动瞬间,一个年过七旬的拾荒老人,把3万元放在银行橱窗口,要捐给武汉更需要的人!这钱对有些人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对老人而言是多少日夜艰辛换来的呀?还有一个年轻小伙把两箱口罩放到警察接待处,说了句你们更需要就跑掉了,拒绝留名,感恩无名好心人。还有还记得说“武汉加油,你们的老兵回来了”的王国辉吗?他听说疫情后,驾驶满载蔬菜的货车连夜不顾驾车疲劳逆行送往武汉。

2020抗击疫情先锋人物感人小故事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 心得体会 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心得体会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范文 |抗击疫情工作事迹优秀新闻稿         

 篇一

 防控战“疫”,白衣飞扬。在该市医疗系统,一份份滚烫的请战书让市民泪奔,一面面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救治一线。

 “我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线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绝不后退┅┅”

 1月26日,该市中医院的一封医生的“请战书”刷爆朋友圈,医师寇明瑛等11名医护人员佩戴上党徽,在这封请战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党旗飘扬处,奔涌争先潮。”党员争先奔赴抗击一线的精神,也感染了全市医护人员:“这是很光荣的事。”

 “说话基本靠吼,茶水基本不喝。”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都带三层口罩,穿隔离衣,带面屏┅┅然而,他们无怨无悔。

 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市妇幼保健院6名医护人员说:“穿上这一袭白衣,就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是该我们上了!”

 “若有战,召必回!”该市涴市镇卫生院医生刘晓莉,家住五峰山区,除夕之夜接到医院紧急通知,初一顶着雨雪,奔赴抗疫一线。护士严飞群,初一早上从贵州省印江县千里奔袭,赶回松滋……

 该市卫健局严格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防控第一责任人,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成立相应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工作。确定该市人民医院、华泰医院为定点医院,根据疫情启用南海镇卫生院为后备留观场所,精心安排床位、物资、医护人员,保证随到随治;加强医护人员协调,选调最强业务力量参与救治工作;高度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尽力做好后勤保障;加强密接人员管理,各地根据市指挥部交办的密接人员名单逐一排查,安排居家或者集中隔离观测。

 1月30日,中共松滋市委组织部发出《致全市***员的一封信》,号召该市全体***员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该市已有476个基层党组织、9352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147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到村、社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215名社区干部、133名网格员、2258名机关在职党员投入到防控一线。25名第一书记、75名驻村干部回村参与所驻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篇二

 防控战“疫”,舆论先行。该市宣传部门建立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全媒平台开设“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专栏,汇聚攻坚制胜的强大力量。

 迄今,该市融媒体中心全媒发布防疫信息210余条。“松滋23岁北大在读学子,火线增援家乡”“松滋白衣天使令人刷屏的请战书”“除夕,松滋白衣战士让人泪奔的团圆”等一系列展现松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引发全市共鸣,多篇新闻达到10万+关注度。同时,电视每天播出疫情防控游动字幕2条22次,2个频道播出疫情防控公益宣传片4个35次,播出防疫公告35次;各地抢在在第一时间对故障广播进行维护确保必须响、村村响,全市235个村和39个社区利用农村广播全天播发防疫指挥部公告、防疫知识等内容。

 “渔鼓敲两敲,各位新年好。冠状病毒起狂飙,危害真不小┅┅”1月30日,松滋“山歌大王”宁远俊父女原创土家渔鼓“给您拜个特别年”。土家山寨,唱响战“疫”好声音。

 村村响广播,组组挂横幅,户户有传单。“标语上墙,喇叭上车,家家到,户户落,保证宣传无死角。”该市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市各村(居)村组干部全力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在各村居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路沿线、主要路口、人口集中地张贴宣传横幅、标语,村居、镇直单位电子显示屏持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在所有工作群高频次转发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并提醒群众带口罩、不出门、不聚会;市内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向每个年级家长微信群转发告知书,确保每个学生家长回复及知晓。

 篇三

 防控战“疫”,“严”字为要。1月24日开始,松滋市市场监管局黄少锋每天都在市场巡查。黄少峰介绍,该局已取消休假,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严管市场。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905人次,张贴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1674份,检查农贸市场194个次,餐饮服务单位294户次,督促6家网吧、3家公众健身场所,2家娱乐场所、1个景区、2个教育培训、22个活禽市场停止营业,取消宾馆宴席178起、农村集体聚餐1360起,督促812部电梯进行了消杀,处理投诉举报35起,依法查处哄抬物价案件3件。

 严控人员。1月28日0时起,该市实行最严厉、最全面的通行管制,在镇村路口设卡劝阻不必要的车辆和人员流动,主要路口设立应急通道,安排专人值守。该市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组织强大力量,配齐专班队伍,24小时值勤值守。

 严格排查。该市各乡镇(街道)、村(居)持续对返乡人员,尤其是武汉返乡人员逐一进行体温监测、健康登记,并要求其一律居家观察、不得外出;严格实行一日一回访、一日一报制度,摸排登记情况由乡镇(街道)汇总后报市指挥部,有异常反应者由村(居)干部督促到定点医院接受诊疗;各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做好有发热等症状人员的初步筛查。

 严明纪律。该市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单位落实业务责任和行业管理责任、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由市纪监委牵头,采取“六看六查”方式,加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

 篇四

 1月26日,居然之家博览城向松滋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

 正在筹建中的武汉松滋商会负责人海克洪,代表商会捐款10万余元。

 1月28日,广东身所集团公司首批价值14万元的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用品,运抵松滋。

 1月29日,深圳市宝安区建筑业协会一笔516万元的爱心款汇入松滋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用账户┅┅

 新型肺炎疫情牵动着众人的心。截至1月30日14时10分,该市红十字会先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704141666元。

 该市为扎实做好物资保障,在对紧缺医护物资品类拓宽采购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调配倾斜的同时,广泛发动老乡和爱心人士捐赠。

 该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表示,对主要医护物资做到统一调配,优先供应一线医护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该市将着力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等必须正常营业的场所管控,督促业主和管理者每日消毒,所有经营者和消毒者佩戴口罩,帮助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提前做好安排,保证正常经营。其他门店原则上暂不对外营业。

 目前该市市场物资供应基本稳定,群众生活秩序正常。

 4、新闻稿: XX镇齐心协力合力战“疫”

 “父老乡亲们,外出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没事不要瞎转悠,宅在家里过大年”连日来,区弥市镇弥市村疫情防控宣传小喇叭向往常一样,响彻全村大街小巷。像这样的疫情防控宣传小喇叭,弥市全镇有40多个。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自全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弥市镇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合力战“疫”。

 严把疫情防控关

 实时做好全镇2156名武汉返乡群众的身体状况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密切接触者“三包一”责任包保,劝导老百姓防控期间不聚餐、不串门。狠刹人情风,全镇停办、简办红白喜事225家。

 充分利用公式公告栏、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农村小喇叭、“村村响”等宣传平台全天不间断宣传,让老百姓待在家也能第一时间了解镇村疫情,做好防控。

 严格交通管制,分村分段设置交通检测站和劝导站28个,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不必要流动。开展超市、卫生院等重点场所消杀工作,消除感染隐患。

 口头训诫、依法查处聚众赌博和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5起。同时镇纪委牵头做好纪律巡查,严肃问责工作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

 应急保障惠民生

 动态监测生活物资和医护用具价格波动,严肃查处不法销售行为。按照“一断三不断”的原则,积极协调上级防控部门和公安县埠河镇,打通物资运输通道。安排专车接送全镇近30名透析和放化疗病人往返江北重点医院就诊,畅通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生命通道。常态化开展环卫保洁工作,排解万难保障全镇垃圾及时清运处理,确保环境整洁卫生,消除病菌病毒寄生载体。

 捐款捐物助战“疫”

 “防控疫情是全体老百姓共同的责任,虽然没在抗疫第一线,但能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提供后勤保障”梅氏实业总经理梅运丰向镇卫生院捐款2万元用于购买医护用具时说道。

 截止目前,全镇共接收到市工商联、湖北仁盛木业、俊杰商贸、兴旺生物质能源、五丰园合作社、虎渡生态合作社等单位、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捐款捐物。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积极同政府沟通接洽,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捐献爱心,献计出力,形成了全面共同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弥市镇将按照中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继续做好责任落实、基础完善、交通管控、排查监测、医院管理、应急保障、宣传引导、环境整治、治安维稳、督查督导十个方面的工作。

 5、新闻稿: 73岁老村医李儒庆:坚守防疫一线不后退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监利县三洲镇73岁老村医李儒庆请战一线,骑着摩托车,每天走村入户量体温,已经成为他与村民们的“约定”。

 一大早,冒着细雨,骑着摩托车,老村医李儒庆就来到监利县三洲镇沙堤村村民刘俊萍家中,为3岁多的女孩测量体温。

 像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沙地村上演,告别刘俊萍,李儒庆又骑着他的旧摩托车踏上了为全村人测量体温的行程。对于他来说,每天5个多小时、1200多人的体温检测,更像是一种与村民的约定。

 从1月21日开始,作为唯一村医的李儒庆便主动请战,加入到防疫一线。他不仅要负责下沙片1200多名村民的体温检测,还要对其中的29名武汉返乡人员进行重点医疗观察。无论风吹雨打,73岁的李儒庆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

 一辆摩托车,一个口罩,一件白大褂,就是李儒庆面对疫情的全部装备。这样大的工作量,家里人对他很担心,就是在他的坚持下,现在村民们慢慢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不再对病毒充满恐惧。

 来不及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来不及吃上一口热乎饭,李儒庆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排查。看着自己所负责的村民都健健康康,从事了50多年村医工作的他觉得很欣慰,他说守护一方群众的健康,是一个乡村医生应尽的职责。

 目前,沙堤村没有一例确诊患者,没有一例疑似病例,李儒庆依然骑着摩托车,行走在疫情防控的路上。

 6、新闻稿: 防控新型肺炎各社区街道积极行动

 社区、街道等基层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基层各部门都行动了起来。

 上午九点,在沙市区胜利街道王板桥社区美树林小区内,物业工作人员正在给楼栋内的电梯以及通道喷洒巴氏消毒液。

 楼栋内消洒完毕后,物业工作人员又来到了小区人行通道,对垃圾桶进行消毒。

 物业人员介绍,这段时间以来,每天都会对电梯、楼梯间、垃圾桶进行消毒,此外,物业还对进出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了管控。

 翰林府是社区内的一个新建小区,工作人员也及时对其发放了物资。

 除了及时对社区内的小区进行管控外,工作人员还对社区的其他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消毒。

 此外,志愿者们还分班在社区内巡逻,提醒市民减少外出,佩戴口罩。

 对于社区一些年老体弱者,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打电话上门进行问询。

 为了提高宣传效果,社区还紧急还安装了小喇叭,分时段播放防控知识

 根据疫情发展的进程,社区临时增加了值班的工作人员,由原先两人值班变为4人值班,认真做好社区防疫新型肺炎疾病的工作。

 

2020年,一个无数人都想重新启动的一年,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各省,全国人民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家隔离,我也不例外,已经在家有两个礼拜没出门了,在家每天都在关注社会各界有关疫情的新闻,虽然不能出门,但是也了解到了很多有爱的事情,疫情虽无情,但是人间还是充满了爱,我收集了很多非常有爱的正能量事件,用这篇帖子整合发出来,让各位车友能够看到,希望这般正能量也可以鼓舞到你们,让我们一起众志成城,共同战胜疫情。

钟南山院士:首先,也是最让我敬佩的,就是在武汉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曾经指挥指导过非典疫情的钟南山院士前往了疫情爆发地武汉,已经84高龄的钟院士在去往武汉的火车上疲惫不堪,相信没有人比他更不愿意看到这一切的发生,也没有人比他更有魄力可以第一时间远赴战场,当之不愧的英雄,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无名英雄:当然还有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和科研人员,他们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被人熟知,但是正因为有他们的不懈努力,疫情才会逐步趋向稳定,正因为他们的努力,防疫疫苗的研制才会越来越顺利,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无数被治愈的患者才可以平安出院和家人团聚,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科研人员,致敬,你们是当之不愧的无名英雄。

雷神山和火神山:2020年1月23日下午,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集中建三局等单位举行专题会议,要求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武汉职工疗养院建设一座专门医院——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2020年2月4日,火神山医院率先投入工作,10天,让全世界一起见证中国速度。

当然,身为一个吉利远景的车主,咱们吉利所作出的诸多贡献肯定不能忽略,首先就是第一时间,吉利就捐出了2亿元疫情救助资金,目前为止在众企业捐赠榜中仍是名列前茅。

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也成立了上百人的“应急防控保障车队”在武汉封城的第一时间,为各社区生活不便的居民提供免费的义务服务。

面对疫情的持续蔓延,34辆吉利旗下Mpv-嘉际作为物资车,同步输送给去全国各地,驰援各地疫情防控工作。

除了国内,吉利在海外也同样热闹,在全世界分布的吉利研发中心的国家,吉利人也在网罗防疫物资,第一时间援助灾区。

当然,作为吉利车主,还有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吉利投入37亿成功研发出了国内首个车载N95口罩标准的量产车,同样也承诺对我们这些目前在售车的车主免费更换CN95标准的空滤,以上所有关于吉利的消息,能够成为如此有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品牌的车主,我感到非常自豪。

当然,最后,我还是想说,尽管全国上下都在合力抗疫,但还是避免不了许多负面问题,xx红十字会贪污,xx物资没有援助到位等,在这里,我想说,如果咱们个人想要捐助物资或者资金的话,还是再三考虑渠道比较好,韩红老师的基金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愿疫情早日结束,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个吉利人的疫情独白。

疫情防控先行者感人的个人事迹

 __县东阳关镇,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__省市县针对新冠肺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东阳关镇党委、政府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为众多党员干部中的普通一分子,东阳关镇党委副书记__,战时受命总协调,闻令而动、勇当先锋,在守好首都护城河、筑牢__东大门的第一线上敢打头阵、积极作为。

 大战大考显担当

 东阳关镇区位优势独特,青兰高速和309国道来往4线穿境而过,滚滚铁流日行几万辆。邯长铁路沿途经村14个,三省交界县道汇集点3个,车水马龙万人行,联防联控也就成为全镇、全县乃至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之全镇30个行政村,设卡布防,消杀检测,防控任务之艰巨,防控工作量之大,对于调任东阳关镇任职不到半年的__来讲,绝对是一次人生的大战和大考。面对突发的疫情,__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1月26日,大年初二,__从接到向高速路省界卡口协调派送工作人员的任务的第一时间,到全镇8个县级疫情检测卡口疫情管控、登记消杀等疫情管控工作正常运作,仅用了44个小时。他先后协调火巷道等5村、派出所、镇卫生院、镇机关人员124人,考虑带班人选,确定记录、消毒人员,与县公安局、县交警队、县交通局、县卫计局、火车站等单位交涉、对接,捋顺县级省界防疫检测卡口工作中的多个环节。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配套30个村级卡点支村两委干部、“两会一队”、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党员约600余人的体温枪6把、体温计150支、口罩2000个、背式消毒喷雾器31个,提式消毒壶60个,一次性手套、消毒帽等疫情防护物资,确保了全镇38个卡点高标准、高质量运行,实现了东阳关镇严防严控,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有效实施。

 疫情一线作表率

 如果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值守就是关键。__科学合理设置全镇各处卡点,持续做好消杀检测工作,并抽调本单位16名科级干部,充实到省界卡口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力量中,在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的同时,身先士卒,亲自驻守在所包东黄须村和东阳关镇下湾省界卡口,严于律己,坚守值班岗位,自觉主动履行带班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坚持双休日值守到位,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全面执行战时状态下对疫情防控的处置措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好____东大门神圣职责。

 __落实组织要求,强化疫情防控,坚持做到组织建立在一线、干部坚守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支援保障在一线的“四个第一线”,当好疫情防控值守先锋队。他的亲力亲为增强了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奋战“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决心。

 为民服务无小事

 2月16日凌晨12时45分,当班一天,刚想睡下的__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派出所电话通知,下午镇设车站卡口自查发现的一位从__去长治投亲的74岁老人,没找到亲人,在南峧车站下错了火车,把装有手机、身份证、户口簿等重要证件的书包落在了火车上。无住处、无晚餐、无保障,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奈求助。

 群众事无小事。听到这种情况,__睡意全无,立即联系镇卫生院和镇民政办,一起驱车四十多分钟,赶到了位于东庄村的南峧火车站。安抚老人、测体温、了解情况后,将老人安全送到了县医院进行疫情防控的全面检查,并协调安置好进一步隔离观察。由于山路崎岖,又往返奔波,当把这一切做完,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镇政府时,看看墙上的表已经是凌晨5:10分了。送走其他同志回去休息,他转身回到办公室,拿起手机,拨通电话,开始向镇党政一把手汇报情况……

 第2天,

 在镇党委、政府与县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老人的证件终于找到了。听到消息的那一刻,__激动不已,没顾上睡觉、也顾不上填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马不停蹄,再次赶到南峧火车站帮老人取回丢失的提包,和包片领导、卫生院等部门的同志们一起赶回县医院将提包完璧归赵,这下__才如释重负,缓缓的舒了口气。

 “疫情面前任何突发状况都不容忽视,更何况这里三省通衢,而自己还是刚刚调任此地,若有任何闪失,怎么能对得起党组织的重托,怎么能对得起东阳关人民对我的信任呀!”想到这里__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临近中午,__还出门帮老人买了午饭和回家的车票。上火车前,__和大家一起去送行,接过买来的水果,这位74岁的老人感激涕零,连声道谢。从凌晨零点45分得知报警信息,到下午4时零5分送老人踏上回家的火车,__和工作人员从县城、镇政府、南峧火车站三地昼夜多次奔波15小时20分钟。特殊的战场,别样的奉献,份内的分外的都从未推脱犹豫,他只知道为党为人民办好事,是他该做的。一场爱心接力战,温暖了老人心,保障了战“疫”情,也彰显了__作为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无私。

 “回首悠悠无憾事,丹心一片向未来”。为了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为了守好东大门,保障东阳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基层干部__用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带头驻一线,模范作表率。用拳拳赤子之心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践行着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张继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张继先医生是一名优秀的***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奶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一天,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像救火队员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张继先的情绪不止一次崩溃。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她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说自我已竭尽了全力。

抗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篇1

15年前,从__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__在__市__区疾控中心扎下了根。

彼时,2003年的非典才刚过去两年不到,相比于外界、外行人的恐慌和害怕,25岁的__却并不太紧张,他说,他相信自己的专业性,相信现代医疗的科学性。

经历了应对甲流、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15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当下,作为__市__区疾控中心的总支委员、副主任,__仍然是真真正正的“一线”。

有着17年党龄的__,曾多次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家中进行采样、监测、消毒,与患者面对面沟通、谈心。数天以来,他排查掉170多名疑似病例,作为__市__区疾控中心的一员,护卫着__区的和谐、平安。

面对群众的问题

他们反复解答、登门拜访、以心交心

这次疫情,于__区疾控中心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水平而言,是一次“大考”,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们与社区群众的信任度而言,更是一次“大考”。

__说,以前,每当看到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出现在小区,居民们不是感觉到安心,反而是有些恐慌。

“起初,许多市民都害怕看到我们。但是渐渐了解到疾控中心工作的科学性、重要性以后,他们认为我们的出现,能够确保他们的居住环境在第一时间消毒杀菌,他们的安全也就能得到保障,许多市民慢慢地有所转变,心就安了。”__回忆道。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专业知识信手拈来,对实际操作了如指掌,同时还要懂得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在很多实际情况的处理过程中,__和同事们会遇到许多“瓶颈”,比如有的群众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信息,与何人在何地有过接触,有什么疾病史等。

每当遇到这样的“烫手山芋”,__和同事常常要花上好多时间耐心地引导说服对方。每次双方谈心,至少也是1个小时以上,如果谈不拢、对方不愿意配合,__和同事们可能还要多次登门拜访,反复劝说。

一次次沟通、交流,一次次谈心的过程,更是以心交心、化解坚冰、托付信任的过程。

前几天,__参与处理丰宁小区的一起疑似病例。刚开始患者不理解,有情绪,__向他解释了病症的风险和社会危害性,并教他如何预防、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到疾病困扰……经过__耐心的劝说、疏导,患者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__的话,他也听进去了。后来,患者主动配合__等人的工作,一次小“危机”成功化解。

像这样的“额外”工作,__表示自己并不会觉得烦躁,“很多人可能并不像专业人员那样了解这些病症发展的情况。假如通过我们的解释、说服,他们能够理解和配合,事情能够妥善化解和解决,也是皆大欢喜。”

对于__区疾控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来说,老百姓心安了,他们也就心安了。

面对疫情的发生

他们迅速行动全员上岗,24小时“在线”

早在1月15日,__区疾控中心召开班子会议,对人员进行统筹安排,成立了由主任、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抽调了整个中心的所有职工进行24小时值班。__区疾控中心全面进入“戒备状态”,工作人员全员上岗进行轮转,没有一个人休息怠工。

依照已经下发的诊断指南、防控方案,__区疾控中心组织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新一轮学习培训,并部署各个组分工行动。

全体职工被分为疫情处置组、消杀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每组人员都各司其职,调整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物资、信息监测……

在__的印象中,一切都准备起来以后,过了三、四天,便已有疑似病例出现。每天,工作人员都要前往医疗机构对辖区医院上报的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咽拭子采样,同时对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疫情信息及时汇总,如实上报。

疾控中心提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为这场战“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__回忆,前段时间,每天会有十几个疑似病例上报,等待采样、排查,最多的一天,他接到了24例。

即使全部上岗,24小时值班,对于__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来说,工作量也是巨大的。

然而,即使工作压力很大,__也从未把他在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到家中。在一线忙完回到家,他进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外衣、鞋子,然后洗手。每次都要洗三遍手,洗得干干净净,再去触碰家里的其他东西,这已经成为了__的“职业习惯”。“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家人的保护。”

作为党员先锋,在各次疫情处置中,__都率先垂范。他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深入隔离病房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前往病患家开展处置工作,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连日来,他更是每天工作到凌晨。

长久以来,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这个汉子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累、一声苦,可是在看到女儿的日记时,他却潸然泪下……

面对孩子的“简单”问题

他们却眼含泪花感觉无法回答

近段时间,__成天都在上班,妻子也是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工作,两人都十分忙碌,无暇顾及他们年仅7岁、刚上小学的女儿,他们只好把女儿托付到她奶奶家住。有时候,一连数天,孩子都见不到爸爸妈妈一面。

前几天,__母亲通过微信给__发了一张照片,是女儿在家写的日记。

上面写道:

“1月28日,新年好开心。”

“1月29日,今天好冷哟。”

“1月30日,我想妈妈爸爸了。”

看到最后一句话,__的眼泪夺眶而出。“她还那么小……学校放假了,我们却都在忙,没有时间照看她,更无法陪伴她玩。哪怕我回到家,也已经很晚,那时候,孩子都睡了……”

__给女儿买了块电话手表。每天中午或晚上吃饭前,女儿就一定要给__打来视频通话,但__不一定能接到,因为忙起来连通话的时间也没有。

在电话里,女儿有时会问他:“爸爸,你吃饭没有爸爸,你想不想我”每当回忆起这些,__的心中都不禁一酸。

在疫情防控一线,一名名***员挺身而出。__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多数都已为人父母,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每当我听到他们的孩子在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为什么不回来呀’,‘爸爸妈妈我唱首儿歌给你听好吗’,‘我们视频一下吧’,‘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我就觉得很心酸,忍不住要哭……”__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戴鸥说,“面对孩子的这些‘简单’问题,他们无法回答。但我只有鼓励大家——继续站在一线。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我们无路可退;只有消灭疫情,大家才安全,我们的孩子才能安全,所有人才能安全。”

在戴鸥眼中,__作为一名优秀的***员、一名优秀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他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每次都首当其冲,战斗在防疫一线。

在“疫”线工作,有人问__,怕不怕。

“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疾病的清楚认知,还有对我们疾控工作的了解和把控,我觉得只要做到科学防控,就没什么可怕的。”如今40岁的__,眼中仍是坚定的光彩,“再说,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即使会身陷危险,有些工作,也总要有人去做。我愿意挡在疫情的前面,只有我们坚守好,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保障。”

有人说,“你看不见危险,是因为有人把危险挡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__是__区疾控中心76名工作人员中的一个,连日来,是他们迎难而上、逆向而行,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汗水,为__群众挡住了疫情肆虐的脚步。

抗疫情的感人 事迹材料 篇2

3月1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门口,因道路进行紧急施工,接运患者的车辆暂时过不去。随着车辆增多,有的人从车上下来,开始围观。火神山医院安保专班负责人孟祥德(见图。资料照片)感觉到了风险:人员聚集,有可能带来交叉感染。“你们退后一点!”他立刻挺身而上,开始指挥各方:“大家不要急,我们一定快速打通道路!”孟祥德一边将患者引至安全地带,一边带领民警搬走门口的石块、路障,经过紧急疏通,成功打开了一条车辆通道。

14年部队生涯和17年警察生涯,铸就了孟祥德顽强的硬汉性格。在火神山医院建成之前,武汉市公安局特警六大队大队长孟祥德主动请战,快速组建了火神山抗疫突击队,2月初率队进驻火神山。“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不’字,别人去不了,我们能去;别人干不了,我们能行!”孟祥德说。

2月2日晚8点起,为保障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顺利入院,孟祥德带队连续奋战两天两夜,交通指挥、人员排查、巡逻值守。2月4日早上7点,他就带领队员在现场开展交通管控和道路指挥,连续站岗17个小时,最终护送一台台载着患者的救护车顺利驶入医院。

2月8日,面对300张即将进场的新增床位,在护栏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随着他的一声“跟我上”,40名民警在知音大道上每隔50米设一个岗,顶着寒风冷雨疏导车辆和穿越的行人,开辟了一条两公里的绿色通道,确保了大批紧急物资的快速送达。

2月15日早上8点,孟祥德带队在医院周边开展巡控时,发现前夜的暴雪压垮了一处医院围墙,他又第一个冲上去扶起近百斤的护墙板,和4名队员一起将由近3米高的活动板组成的墙面重新拼接。医院工作人员感谢道:“你们抢修的不仅仅是破损的围墙,更是生命安全的屏障。”

面对大量求助运送“救命资料”的家属,孟祥德设置了“爱心传递箱”,将患者的病例、ct等通过传递箱进行收集和登记,集中转交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称赞他是一面“战地旗帜”。“我只是这场武汉保卫战中千千万万名战士中的一员。守卫患者、守卫白衣天使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孟祥德说。

孟祥德请缨上了一线,妻儿都很理解。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是警察,虽然很久没见他了,但是我知道他就在我身边,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抗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篇3

春节本该是国人团聚一起喜庆佳节的日子,但2020年的春节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同样是血肉之躯,柔弱女子,我们妇幼人却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责任。战胜疫情我们义不容辞,白袍犹如战袍,穿上它就有神奇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前行。

市妇幼妇科计划生育门诊是各门诊接诊量最大的一个诊室,去年计划生育门诊手术量高达5200人次,虽然我们不是先进,但我们依然履行着这份圣神的使命。立春以来,妇科计划生育门诊每日手术量达30人次左右。昨日,妇科计划生育门诊负责人王丽娟在为病人做人工流产术时晕倒了……她从2月3日妇科门诊接诊以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疫情期间由于其他医院是新冠肺炎接诊的定点医院,病人都不愿意去其他医院,所以市妇幼妇科计划生育门诊的接诊量比往常的一倍还多。她不顾自己的安慰,为节省防护服,每天需要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才能从手术室出来,防护服又笨重又不透气,所以每次工作结束后,她都会出一身的汗,加上她超负荷的工作,她还是未能支撑住―晕倒了……。

她爱人也是抗疫一线工作者。在这次疫情中,他们不单是夫妻,还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虽然不在同一个战壕里,但他们面对的敌人都是一样的,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他们是市妇幼人夫妻档的缩影……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王丽娟就是一名最坚强的战士,不顾自身的安慰,始终斗志高昂地工作在一线,认真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患者。充分展现出了医者仁心的奉献精神。

相信在我们妇幼人的艰苦奋战下,一定能快速打赢这场艰巨的疫情狙击战。那是因为在我们心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重若泰山!"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我们心中已深深地扎了根!危机时刻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就是斗士、就是夜以继日、辛勤努力、战胜疫情的圣斗士!

抗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篇4

当前,每个人都身处疫情中,被实实在在地牵动和影响着。成人的焦虑可以通过搜寻科普资料、交流和思考释放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对不确定的事情敏感度更高,而心理调节机制不成熟,受到认知、表达、情绪调节和经验的限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孩子更需要我们帮助他们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事情,降低他们对于未知变化的焦虑和压力。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在疫情期间做好心理防护,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呢首先,要关注情绪,让孩子感到安全。这里所指的情绪,一方面是指父母自身的情绪,另一方面是指孩子的情绪。父母紧张焦虑,孩子首先会感受得到,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紧张地谈论疫情。此外,宅在家的时间过长,也容易消耗父母的精力,往往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可以试着在家中锻炼身体,比如瑜伽和健身操。运动是调节情绪激素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的情绪趋于稳定。

孩子的情绪可能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成人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或者他们的精力得不到适度的释放,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表达这些情绪所采用的方式经常是本能的哭闹和发脾气。所以,一方面你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的游戏,特别是一些大笑的游戏,如枕头大战。大笑会激发出内啡肽、催产素等愉悦的荷尔蒙。

其次,要给孩子确定感,增强他的心理预知。很多人困惑这么复杂的疫情该不该告诉孩子该怎样讲给他如果孩子听到有人死亡会感到害怕该怎么办事实上,即使遮掩着不告诉孩子,生活在目前的氛围中,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得到,因为不理解所发生的事,也不具备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很容易让他们经历更多的不确定,从而产生莫名的恐慌和焦虑。

家长可以尝试用客观、中立、淡定的态度和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描述事实,帮助孩子在心理上增强预知感,降低不确定性。此时,给他们播放一些优质的、专供儿童观看的疫情动画,或者用故事或绘本的形式向孩子传递科学知识,做好科学防护。比如告诉孩子这个病的名字,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隐形的小怪物。它会偷偷溜进人的身体,只有专门的人可以打败它,这个人就是医生。小怪物最怕香皂和口罩,只要有了这两样武器,它就不敢靠近。对于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可以通过一些绘本讲给孩子听,告诉他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自己,保证健康,让自己更强壮。

最后,要调整认知,重建积极生活。如果你的孩子在6岁以上,那么对他们讲清楚疫情的发生及进展会相对容易很多。同时,他们的道德感、同理心、逻辑思维都在迅速发展,你可以借此机会和他们探讨有关价值观内容,比如敬畏自然、人类的群体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观念。

抗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公安民警,要带头站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关键时刻不畏险,挺身而出显警色。新型冠状病毒蔓延之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悄然打响。_洪湖市公安局螺山派出所所长_,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一线“疫情”防控战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应对疫情的挑战,在战“疫”中挥洒激情,撸袖实干,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春节没休假投入战“疫”中

_春节以来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在老百姓春节团圆之际,义不容辞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线,积极参与洪监高速螺山卡点、351国道卡点执勤等各项工作,在抗“疫”中数十次与疑似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在螺山与监利交接的国道卡点上,_带领卡点民警检查公务、物资保障、医疗车辆500余台次,人员600余人次,劝返发热病人19人次,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测,并时时嘱咐群众提升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带领全所民警把初心落实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中。

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2019年腊月至今,_一天未休,也没有和家人相聚,接到命令时,_给妻子拨通电话说道:“我是一所之长,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你照顾好自己和女儿,家里交给你了。”说完便义无反顾冲向防疫一线,坚定走上辖区防控点前沿指挥岗位。他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一边要做好所内警力调配调度指挥工作,一边要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作为一线主官,他密切关注着所内民警、辅警的身心健康,在休息时间以微信、短信等形式向警员们宣传个人防护知识,保障所内防护装备配备、做好警员心理疏导,事无巨细地安排后勤人员对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杀菌,确保所内卫生安全。作为战斗员,他每天24小时都处于战斗状态,手机不离身,时时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他每天都要对卡点、派出所内进行仔细检查,不厌其烦的叮嘱同事们各司其职,确保关键时间点不出“岔子”。为了确保螺山卫生院抗疫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他带领所内民警、辅警执勤轮班严密防护,让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护理中,同时,对前去就医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加油鼓劲,减轻其思想负担,全力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测。疫情管控期间,许多群众未引起充分重视,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打牌,当了解此情后,_都第一时间带领民警予以驱散劝离70多次,查处赌博情况严重的警情8起,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风险。

进村搞宣传为民服好务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群众防范意识,_常常带领民警、辅警开着架有高音喇叭的警车走村穿巷对群众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对各类聚集人员进行劝阻劝离,杜绝辖区群众聚集活动,阻断疫情源头传播。巡逻时他总是携带热心企业捐赠的医用口罩,当看到有在街上行走的个别群众未带戴口罩时,便主动跑去为群众送上口罩并示范正确佩戴方法,并叮嘱群众闭门不出,宅家防“疫”,尽全力减少危险因素。_心系群众,见难就帮,当有群众求助时,他便热心排忧解难。正月初三,辖区内_某医院护士刘某和母亲一起到派出所求助,因抗疫工作需要刘某要赶赴_到医院上班,但因无交通工具和通行证无法出行,一时心急如焚。_获悉后第一时间协调相关单位为其开具证明,同时主动联系车辆将其送往返汉抗疫人员集合点,保障了刘某及时安全返汉投入战“疫”工作。刘医生对洪湖公安民警这种倾情为民、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抗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篇6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党员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__作为__社区党委书记,带领社区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第一时间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

“两天内完成部署和工作人员培训,两周内完成所有住宅居住人员的排查和管理,做好充足准备迎接春节后的复工潮”,这是__在社区两委班子扩大会上对全体社区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一方面,社区成立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街道挂点领导、挂点部门深入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对辖区网格进行责任包干,带领网格员与深入8个网格通过电话、微信、小程序、led显示屏等方式,与网格员一起宣传、排查疫情,切实做到外控输入、内防传播。截至1月30日,该社区4316名湖北籍人员已全部完成核查,其中1月1日后来深湖北籍人员179名,暂未发现疑似病例。

另一方面,由于__社区毗邻东莞,__辖区内共设置3个防疫检查站,其中2个由坂田、布吉两个街道负责,叶书记发扬主人翁精神,第一时间为检查站接通水电,并带队到防疫检查站关心了解检疫人员需求,送去热水壶、矿泉水、帐篷等应急物资,并且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5:00为检疫人员送上姜茶,驱寒保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社区办公大楼是疫情防控的大本营,只有自己“干净”了,老百姓才能放心跟你接触。叶书记要求社区办公场所一定要做好防护,要求每天对办公楼进行消杀,电梯按钮贴上保护膜并定期更换,一楼设置统一的废弃口罩垃圾箱等,同样的要求也传达到各企业和居民小区。

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叶书记还经常带头深入企业、网格、居民楼等,一线防控工作虽然有危险,但作为一名党员,在危难之际就要挺身而出,担起守护家园的责任。

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口罩、消毒液、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不足。__以身作则,在办公室等相对简单、安全的环境时主动不佩戴口罩,节省下来确保一线人员的使用。同时,叶书记还积极联系社会资源购买口罩,“即使我自掏腰包,也要尽最大力量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物资供应。”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__肩上担着全社区居民的安危,压力很大,但责无旁贷。“我在__社区工作已经27年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对村民,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真心实意想保护好大家,所以我做再多也不觉得累。”谈起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决心,__眼神坚定。

抗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篇7

从前,门庭若市,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参入敲锣打鼓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一个个寒颤。

湖北疫情爆发后,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如今,浙江,成为了第二个重灾区。

遵听终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风“呼呼”吹过,树叶没有一点翠色欲滴的样儿,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哈腰。有时,火红的太阳便会当空照,使世界看起来充满活力些。

收听新闻是我每天的任务。我常常安适地坐在床上,打开手机,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或是打开电视,和家人共同收听各地疫情情况等。看着白衣天使们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紧皱眉头,抿住双唇,想要跳到他们跟前,拿出手帕,为一位位医护人员逝去他们额上那一粒粒晶莹的泪珠。但是,他们哪有时间就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了……

其实,家,是温暖的港湾。被疫情袭击后,人们每日待在家中,除了医生与患者,每一个人都与亲人相处在一起。我们与家人一起喝着清新的茶水,吃着柔软的米饭,下一顿顿象棋,猜一次次谜底……每个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满了小脾气与次次欢笑,充满了过期零食与飘香的饭菜。

但同时,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却沉浸在痛苦与悲凉中。疫情如同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将他们隔离在海峡两岸;疫情如同一座险而高的山峰,将一个家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山头,另一部分却在山脚下;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一个家庭隔离在门两侧。

这个假期,一个特别的春节。一日复一日,疫情并未好转,确诊病例愈增愈多,却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无价之宝,亲情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4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