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将杜十娘的悲剧更多地归因于孙富和李甲这两个人物的个人品质,而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成为这部剧作中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自己也跳船自尽。西方人要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在西方人眼里,杜十娘是为负心郎李甲殉情而死,但她又为什么把财宝沉掉?于是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把中国女子的复仇心理真正刻画出来,所以西方人不明白。
中国女子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压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请看这段《明代演义》上是如何说的:“船上舟子和岸边闻声而来的过路人,纷纷痛责李甲的薄幸、孙富的阴狠,趁着人声鼎沸之际,杜十娘抱起那个百宝箱,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水中,转眼就无影无踪。”
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是按成语办事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而不太讲究对人死亡的直接加害证据的。一百个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是,中国的官府正因为一百个人看见了才要治李甲的逼死人命罪--西方可能没有此罪。西方的法律会认为,杜十娘是自杀,李甲并没有推她,李甲与杜十娘的死就没有关系。一百个人都看见了,不正好证明他是无罪的吗?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讲发展的观点,讲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人也比较讲究和看重舆论环境。杜十娘深知:要想让李甲受惩罚,官府的法律中有“逼死人命”这一条。如何让官府来认定呢?就是用中国人联想的特点和中国人舆论的力量。中国人的证据思路和其中体现的理性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在杜十娘死亡这件事中,与李甲无关的自杀事件,成为李甲逼死人命的案件。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建立在宗族宗法的社会基础上的,这一法律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治李甲的罪。在治李甲的罪之前,李甲的名声已经坏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外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实现以上这一切,杜十娘非常明白:代价是自己要搭上一条命。她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她也是无数这样做的中国妇女的一个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她们要获得法律的帮助,就要用生命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证据力量,在众人同情的舆论中去取得判决的优势,从而使仇人一举灭亡。这种复仇方式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杜十娘骂孙富、骂李甲,又投江自尽可以看出,杜十娘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弯的性格。而李甲则是一个庸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为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即使李甲知道杜十娘箱中尽是宝玉,价值万金,父母性情再严,将来也可吃穿无忧,李甲也不可能终生不变对十娘的忠诚,因为李甲是富贵子弟、纨绔少年,他对杜十娘的感情是真的,但一旦和自己的终生利益、家庭地位名声相冲突时,他便动摇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因此说李甲不可能对杜十娘终身忠诚。
那么,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从情节发展过程分析,杜十娘的悲剧中透着许多偶然性,但这些偶然又是当时社会环境所滋生的必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妓女卑微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以利相交的关系,这些都与杜十娘对纯真感情的追求格格不入,造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必然性。
也许你会说,杜十娘有不为人知的百宝箱,她可以自己赎出自己,或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但她却选择沉入江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认识:杜十娘追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也不是形式上的婚姻,而是一种相互珍爱与尊重的真情。在长期的妓女生活中,她受尽欺凌,当她苦心经营终于从良后,得到的却是被欺骗、被买卖、被遗弃。在这个人格、尊严、良知、情感等作为商品买卖的社会环境中,她追求真爱的理想破灭了,所以她选择了以死抗争。
最近,读到黑龙江省李双英先生的《传统文化中人物形象新视点――再析杜十娘》一文(载a《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文中李先生认为杜十娘的悲剧命运在抛开社会原因的前提下,更主要的应是性格悲剧。对此观点笔者完全赞同。但李先生对杜十娘性格悲剧的具体分析,笔者却不敢苟同。
首先,李先生认为杜十娘没有告诉李甲自己有多少家身是不够真诚的,认为杜十娘对李甲没有以诚相待是大不妥的。杜十娘全身心地爱着李甲,自始至终对李甲一片真情,即使是李甲身无分文之时,对他也是一往情深。她处处为李甲考虑,不仅安排李郎返乡,而且还为其父子和好做打算,可谓爱之深而为之思虑周。至于她未与李甲说此行身带百宝,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想试探李甲的诚心,她不想让李甲为财而爱她,从内心里呼唤不畏金钱所左右的真正爱情;二是必须让李甲明白得到她是要付出代价的。她的这番苦心都是为了获得正常人的真爱和美好生活。
其次,李先生认为杜十娘没有深刻了解爱情。对此笔者认为杜十娘不是没有深刻了解爱情,而是一个爱情完美主义者。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因情而生,因情而死。当她全身心经营两年的感情被颠覆时,自己的生活寄托就不复存在,万念俱灰,情感走进了死胡同,惟有死可以解脱她,可以成全她的完美主义爱情观。
其三,李先生认为杜十娘面对感情裂痕没有极力挽救自己的幸福,没有积极地面对挫折;认为杜十娘不能从长计议,不能从容对待李甲的变节。李先生这样说根本没有读懂文本,大大误解了杜十娘的性格特征。聪明善良热情的杜十娘为了实现生活的理想,经过长期的努力,正如她所说“历尽艰难”,怀着“方图百年欢笑”的希望乘舟远行。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巧话谗言,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而将她出卖时,犹如青天霹雳,长期追求的理想一下子完全破灭,生命也就失掉了意义,在这致命的打击面前,她彻底觉醒了:即使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也不能换取一生的幸福。因为千金也总有散尽的一天,况且,李甲又是一个无情无义、自私卑鄙的伪君子。在李甲眼中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而不是可亲可敬的妻子,自己仍然是个被人卖来卖去的商品,仍然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她看透了这个罪恶的社会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于是,她以一种十分坚毅冷静的态度,用怒沉百宝箱和投江自杀的壮烈行为,殉了自己的美好理想,保全了自己不可玷辱的独立的人格,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她这种不屈的行为,正是她刚烈性格的充分体现,并非李先生所说的不能从长计议的鲁莽之举。
总之,杜十娘追求的是一种比金钱、比生命更高的真正的爱情,一种幸福的生活,当她这种美好的追求付之东流时,她只有愤怒地以死抗争,来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她这种和黑暗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光照千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单位: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沛县分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诗歌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
1 增强艺术感染力:这些古诗文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增强剧作的艺术感染力。
2 增加戏剧的文化内涵: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剧中引用这些古诗文,不仅能够丰富戏剧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增强角色形象的艺术表现力:在剧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通过引用适当的古诗文,可以更加生动地刻画角色形象,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总之,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诗歌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深刻地揭示时代和社会问题,增加戏剧的文化内涵,增强角色形象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增强剧作的艺术感染力。
似乎两人并不存在太大的关系,除了选择了投江自尽结束生命的方式。实则二人有着相同的本质。倘若娼妓意味着出卖,屈原亦不过是一个政治娼妓。十娘出卖的是肉体,屈原出卖的是智慧。略有不同偶的是,屈原的出卖是自始至终的坚贞,十娘的坚贞却来得颇费周折。二人还有着共同的悲剧:当认定的倾注体(倾注智慧,情感,金钱,青春)不复美好,不能继续供他们倾注时,二人用自尽成就了忠贞。
想来绝大多数人是可以称之为娼妓的(一个鄙俗的美称),他们有着向往,寄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支撑点,一个存活的理由。一旦确定这样一个支撑点,他们的忠贞便开始了。(之所以也将忠贞授予十娘,是因为她的爱由李甲始,亦由李甲终,爱是忠贞的开始。为此十娘之前的风尘不过是对世俗,礼教的不忠。)为着这种忠贞,一切皆可因之失色,再多无所求的付出(出卖)亦不曾有丝毫吝惜。当人的一生只认定了一个支撑点,也就选择了忠贞。十娘唯倾情于李,屈子只效忠于楚。支撑点的消亡即是生命的终结。
但从人性而言,十娘的死令人惋惜。就支撑点人的存活意义而言,却是必然,自然,无可厚非的,与封建社会无关。任何社会情形下都会有如此的刚烈存在,而并非虚假的小说情节。梵高的举枪自杀,莫泊桑的银弹自尽,海子的卧轨自杀,老舍,三毛,张纯如显而易见,现实中的悲烈主角多执着于营造一片精神家园,宁愿为之倾尽所有,并非因之而生,但一旦找到了这样的心灵归属,便可因之而亡。足见作为人,一个真正活着的人,便应当有如此寄托。而他们,是这群人中目标明确,性情刚烈的忠贞者。
说来十娘的死,最应当引发我们深思的不是爱情,礼教,而是人生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应如十娘般决绝,而是对生存追求的明确,还有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应该担当的责任。珍惜的是生命应有的纯洁,注重的是人生的质量。不在乎寿比南山,地久天长,却活出了品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生命远远超过了一个苟活的寿星在我们心中的分量。
再一次想起梵高,莫泊桑,海子一个个曾经璀璨的生命,惋惜,慨叹,但更多的是敬畏,对他们决绝的勇气,饱满无拘的自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