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写:
昼:昼夜 白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田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音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 浑身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尽(尽头) 耘(耕耘)耕(耕地)
晓(报晓)浇(浇水)
问题归纳: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如改为“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场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地吹着自己编的小曲,虽不成调但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三、小练笔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示例:
稚子弄冰
冬天的早晨,凉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稚子跑到昨晚放铜盆的地方。一夜之间,铜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
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提起来就像银钲一样。他一面举起冰块,一面拿起棍子轻轻敲打起来。“当当”,犹如玉磬发出的响声穿林而过,深远高亢。忽然,“叮当” 一声,冰块从小孩子的手中滑落,像玻璃落地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他提着手中的五彩线,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眼中满是无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正是初夏时节,水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水稻田里去除草。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务活以后,晚上也不闲着,忙着又是搓麻线,又是织布。全村的年轻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可也闲不下来。因为他们从小都对家中父母亲忙农活的事情见多不怪了,也都很喜爱劳动。你看,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他们都在忙着跟父母学习种瓜的方法呢!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乡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译文:
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注解:
①昼(zhòu):白天
②耘(yún)田:在田间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解:理解,懂得。
⑥供(gòng):从事。
⑦傍:靠近。
⑧阴:树荫。
鉴赏:
①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的前两句用昼和夜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②诗的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主题:
《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贪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做戏”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调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译文: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注解:
①稚(zhì)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取: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④钲(zhēng):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⑤馨(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⑥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鉴赏:
①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②后两句写孩子玩得正高兴时突然冰块落到地上,发出如玻璃碎裂的声音。“忽作玻璃碎地声”一句,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清脆的声音,看到了孩子那失望的表情。
诗中从三个方面上描写稚子弄冰的情:形色泽上,“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金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作者介绍:
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主题: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注解:
①陂(bēi):池岸。
②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中的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鉴赏:
前两句写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两个“满”字,写出了仲夏时节的景物特点,描绘了景色的生机勃勃;“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来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将山写活了;一个“漫”字,写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动形象。
后两句写人。与前两句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生动活泼“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牧童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图文解读
字词听写
同步练习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一)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二)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三)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遭中》)(四)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 关于惊喜的古诗句
关于惊喜的古诗句 1关于惊喜的诗句
1 花冠仙姥授神奇,拜起仓皇惊更喜。
2 白头老尹三川上,双和阳春喜复惊。
3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4 良久惊兼喜,殷勤卷更开。
5 相呼看车马,颜色喜相惊。
6 览镜愁将老,扪心喜复惊。
7 莫惊宠辱虚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8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9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10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1 宋都为客喜还惊,无数霜天归雁横。
12 此物从何来,对之惊且喜。
13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14 密迹弥纶不露尘,天龙八部喜还惊。
15 苍皇逐客投兰若,傍晓衾寒喜且惊。
16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
17 从来艺事两难精,今日逢君喜且惊。
18 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
19 梦回惊复喜,诗在死如生。
20 当日君王喜且惊,欲留人信去关情。
21 推篷惊且喜,火急问姓名。
22 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
2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4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泪狂。
25 昨初与我言,惊喜每窃叹。
26 得者固惊喜,失者亦欢呼。
27 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
28 十载别离那可道,倍令惊喜见来篇。
29 见君惊喜双回顾,应为吟声似主人。
30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31 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32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33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34 闻言惊喜是家山,曷蹙来兹遂一攀。
35 丙夜清光些子见,儿童惊喜强雄夸。
36 断桥流水来者谁,两辔相逢各惊喜。
37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 忽闻中有京华语,惊喜开帘笑杀人。
40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41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42 书生眼力小如雍,一睹巨丽心惊喜。
43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44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45 吾乡惊喜破天荒,归见朋俦愈谦挹。
46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
2形容惊喜的古诗词
1、江夏赠韦南陵冰
唐代: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译文
胡人骄矜战马惊奔沙尘隆起,时局艰险石勒般的胡雏饮马京师之水。
您为远赴张掖近酒泉,我被流放来到三巴路程九千里。
颁诏大赦法令宽松如同天地再新,流放夜郎的迁谪之人携带一身寒霜归还。
怀忆西方的老朋友不可相见,东风把我的梦儿带到长安与你相会。
哪里想到在此地忽然相遇,惊喜之间又茫然如堕烟雾。
筵席上玉箫金管喧响四下,心情苦涩难以用七言长句淋漓抒发。
昨日里绣衣侍御绿褥频倾,我却有如得病桃李竟然无言无语。
昔日天子恩赐大宛马逍遥迈行,如今骑劣马步履艰难奔走侯门。
幸赖相遇南平太守李之遥心胸豁达,再加上夫子您陈述高论清谈。
有如青山顶上拨开万里云雾,眺望炙朗青天解除烦闷。
人闷最终还是心闷,苦辛依旧长是苦辛。
愁肠袭来饮酒二千石,渴望死灰复燃严寒中重生阳春。
仿效山公酒醉仍能骑马出行,这也是主人与大家的一番风流。
头陀寺的云月烟空带有一股僧气,如此山水哪能称人心意?
要不然鸣筑击鼓相戏沧凉清流,呼唤江南女儿鼓棹讴歌。
我将为您捶碎这黄鹤高楼,您也为我翻倒那鹦鹉之洲。
三国时赤壁争雄有如梦中之事,还是边歌边舞宽却离别的忧愁。
2、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宋代:苏轼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译文
伽花颜色绚丽甚是罕见,不由得让人爱上这初春时节。所以特作词两首,寄给袁公济 虽已是两鬓斑白心中却是未曾服老,仍像是最青春年少的少年,美酒未醉已经羞愧的红了脸。不要在年老的时候才感叹时光流逝,且把张丈殷兄叫上一起同行游玩观赏。看到有人归去就想到了你。
3、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译文
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雨不断地下,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夏天都很晚了。
4、喜韩少府见访
唐代: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译文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3描写“惊喜”的诗句有哪些
1《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 时恩门相公镇山南。》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
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
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2《江夏赠韦南陵冰》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3《昭君怨三首》年代: 唐 作者: 东方虬
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4《薄媚》年代: 宋 作者: 董颖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云鬟烟鬓,玉佩霞裾,依约露妍姿。送目惊喜。俄迂玉趾。
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况当时。金殿里。
5《奉送李户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归阙》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昔年内署振雄词,今日东都结去思。宫女犹传洞箫赋,
国人先咏衮衣诗。华星却复文昌位,别鹤重归太乙池。
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如何给男朋友一个惊喜?
花点时间做一桌美味的饭菜给他,即使你们现在没有结婚,但是提前让他感受到家的氛围,一个贤淑的妻子,这一定会让他感动。
4描写“惊喜”的诗句有哪些
1《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 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
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2《江夏赠韦南陵冰》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3《昭君怨三首》年代: 唐 作者: 东方虬 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
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
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4《薄媚》年代: 宋 作者: 董颖 王公子。
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
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云鬟烟鬓,玉佩霞裾,依约露妍姿。
送目惊喜。俄迂玉趾。
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
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
况当时。金殿里。
5《奉送李户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归阙》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昔年内署振雄词,今日东都结去思。宫女犹传洞箫赋,国人先咏衮衣诗。
华星却复文昌位,别鹤重归太乙池。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如何给男朋友一个惊喜? 花点时间做一桌美味的饭菜给他,即使你们现在没有结婚,但是提前让他感受到家的氛围,一个贤淑的妻子,这一定会让他感动。
5表示惊喜的诗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5首关于四季的古诗及其赏析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要有关四季的古诗和赏析20首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3要有关四季的古诗和赏析20首春: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 夏: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 秋: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
440句关于四季的诗句春:10句夏:10句秋:10句冬:10句每种要有春天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5、残春醉著钓鱼庵,花雨娱人落半岩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9、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夏季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秋季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7、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8、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0、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冬季 1、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4、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5、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8、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9、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 10、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终于凑齐了~~~~~累死了,楼主啊~~~喜欢就采纳呗!最好再加点分哈~~~~。
5提供十首描写四季的诗句及点评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赏析:此诗以世称想思子的红豆为起兴,先说“红豆生南国”,已使人感到相思之情随红豆而生,生生不已。继问“春来发几枝”,问而不答;然而南国温暖多雨,春风又动,则红豆之发,岂止几枝,而相思之情,亦随之浩浩无涯。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或从此化出。 前两句只写红豆而未说相思,后两句则合红豆、想思为一物而“劝君多采 撷”。“君”者,抒情主人公“我”想思对象也。说“我”如何思“君”,容易流于平直、浅露。诗人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不说“我”思“君”,却劝“君”多采“最相思”之“红豆”,则“我”对“君”之无限深情以及对彼此相思之情的无限珍惜,已从空际传出。 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却难于表达。此诗的妙处,全在于托红豆,寄相思,象征比拟,言近旨远,风神摇曳,情思缠绵。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赏析: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赏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赏析:《秋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文章先从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衬“我言秋日胜春朝”,由虚而实,突出了诗人对秋的独。到见解《秋词》虽写于刘禹锡官场生活失意,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之时,但诗人却无丝毫的沮丧和气馁,而是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气氛。这不仅是现实秋景的客观描绘,更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形象写照。诗人的豪迈情怀可见一斑。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
8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6写四季的诗句,尽可能多,最好有赏析1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7关于四季的诗句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中国古代诗人田园情结的内涵。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这么一首诗:“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等我,他正朝我走来。”(《呓语》)其实,中国诗人的精神一确立,便成了自己故园的异乡人。八千里路云和月,诗人的一生是生命飘泊、羁旅落寞的一生。因此,寄情于宁静、安谧的村庄、田园,抑或是绮丽跌宕的名山胜水,并加之以独特的意象表达,便成了诗人抒发志向、排遣心事,进而安顿生命的重要形式。水隔淡烟修竹寺,路径疏雨落花村,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传达一种万物皆于吾心和健行不息的宇宙生命意识以及诗人的古今茫茫之感。登山则情满于山,涉水则意溢于水,山水给了诗人们无端的感动和莫名的哀伤,他们对山水的渴求挚恋,即对生命本身的渴求挚恋。
1、游学天下的漂泊心态的归依。
总的来说,传统文人的启蒙思想就是修齐治平,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朝廷与江湖便是他们人生的两大处境。但不论在朝在野,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故乡情结会终其一生。那么,所有的山水描写便在潜意识中有了一个参照,这个参照就是故乡的山山水水。宋代张咏诗云:“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面对着旅途上的每一处山水,诗人心里揣着的是故乡和亲人,而让他永不停息地跋涉的正是在故乡和童年树立的匡世的理想和报国的抱负。《中山诗话》亦有: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所以说,诗人的山水田园情结,其实就是漂泊心态的归依。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蜀江水碧蜀山青”,巴蜀的奇丽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二十五岁,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离别故土,漫游四方。在他漫长的游历生涯中,山水成了他漂泊的归依。
《冬日归旧山》一诗,李白归心似箭,未洗征尘,行色匆匆,即叩访山门。那久违的远山近水仿佛于他有意,那故园的芳草仿佛于他有情。在归来的路上,他以诗人敏锐的眼光捕捉到:
……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睛。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
诗中,那碧绿的“一条藤径”,那高远的“万点雪峰”,满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叶,一谷厚厚浓浓凝滞不动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树古木破江而横。在这首诗中,万点静寂的雪峰前有一条鲜活碧绿的藤径,人踪渺无的自然里有冲风冒雪的嫩篁常青,纵然“谷寒云不行”,纵然“古树倒江横”,但静寂中依旧有远山的召唤,死灰中依旧有顽强的生命,这就是不灭的人性之灯。正是在这样的自然里,在这样的山水中,李白真切感到,他的心是属于阳光、雪峰、嫩竹、白云和大自然的,也只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山水中放情,心在自然山水中平衡。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清溪半夜闻笛》
情到深处,渊雅空灵,情音袅袅,不尽余韵。羌笛悠悠,吹出梅花三弄的撼人音乐;溪水淙淙,流来吴溪陇水的无限深情。那清澈的吴溪,那缠绵的陇水,光闪闪、亮晶晶,曾为李白洗征尘,今日看来分外亲。秋浦的明月冉冉升起来了,如银的月光给远山近水披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白纱,笛有情,水有情,月有情,人有情,听着如诗的羌笛声声,伴着如画的波光粼粼,李白的心境也被山水感染了。在李白的山水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身心与山水自然景色浑然一体。
妇孺皆知的《静夜思》一诗,李白望月怀乡,见月起情,在凄寒如霜的月夜,思念难忘的故乡,乡情、亲情、人情,时间、空间、灵魂完全交融于一体,明明白白的语言,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千百年来东方人常有的思维定式。可以说,月下思乡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痛苦,而月夜也成了他漂泊心态得以归依的家园。
二十岁起,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求官不成,生活也陷入困境。杜甫所做的一切,均已使他倍感身心疲惫,当他跃进搏击的心灵慢慢沉寂下来,顺其自然,在大自然的水魂山魄中,洗涤疲惫的身心。此时,沉郁忧伤的杜甫渐渐离我们远了,达观快乐的杜甫离我们近了。
杜甫入蜀后,在《绝句二首·一》中他吟咏道: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光里妩媚如花的江山,春风中幽香袭人的花草,春日里翩然翻飞的燕子,春色中温情小睡的鸳鸯,自然可爱,景色秀丽。悠远明丽的意境,工巧清新的格调,都反映出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闲适心情。同时,也是诗人钟情大自然的表露。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花似火的初夏,天蓝水碧,风动蛙鸣。你看:浣花溪畔,木茂江清;水抱村流,幽雅恬静。杜甫拈来“江村”诗题,忘辛劳荣辱,畅诉心曲,恬淡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本诗首联第二句“事理幽”二字,提挈一篇旨意,正是诗人恬淡心境的写真。蓝天下的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自在;南风里的鸥鸟,忽远忽近,相伴相随。在杜甫的眼中来看,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恬淡幽趣更使他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在经历长期乱离之后,重又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该诗主题,简净稳当。
如果说对山水的热爱能看见一颗纯朴的“童心”,那么山水田园诗还承载了一颗质朴的“乡心”。山水田园诗中,所有的水流树绕、花开云飞,以及灿然的机趣与性灵,总是在故乡的大背景中若隐若现地呈示着默契的欢悦和深情的缠绵,剪不断,理还乱。所以说,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境界,不仅表达了个体诗人代代相承的共通的心境——无法排遣的故乡情结。
2、政治、仕途坎坷的自我疗救。
自古诗人多名舛,不少诗人年轻时也曾气冲霄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如今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剑客》)。然而,这些恃才傲物睥睨天下的人大都在现实中碰得鼻青脸肿。但诗人的傲骨即使屡遭打击也不会变成媚骨,于是,诗人的一生注定坎坷而黯淡。理想的破灭,生命的潦倒终于让诗人认清了自己的“性”,认清了自己的“命”,“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仕途的穷处,并非生命的尽头,“引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在这儿,诗人们都找到了另外一扇窗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打开窗子,只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只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诗人们一头扎进自然,用山水田园来平衡失重的命运,用山水田园来慰藉创伤的心灵。
陆游一直立志要报效国家,但终因“嘲咏风月”的罪名被黜。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里,他曾对官场的黑暗,世道的艰险,人情的冷暖,发出慨叹: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春雨,深巷杏花,世上风尘,心中洞察。想要得到的,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不想失去的,总似水流落花。此时,无官无职,身无长物的陆游在沉思:人生的路啊,在哪里苦闷至极,陆游想到了他的老朋友--故乡峻拔的山,故乡灵秀的水。故乡有他难忘的梦,他难舍故人那一片情。于是,他人生的旅程里写下了又一壮丽辉煌的乐曲。
回到故乡山阴后,宁静安闲的故乡生活,暂时抚慰着陆游受伤的心灵。
镜湖
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擢归来到死闲。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
满篮箭茁瑶簪白,压檐棱梅鹤顶殷。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
禹祠
禹祠行乐盛年年,绣毂争先罨画船。十里烟波明月夜,万人歌吹早莺天。
花如上苑常成市,酒似新丰不值钱。老子未须悲白发,黄公垆下且闲眠。
故乡自然的景色就这样巧妙地被他剪裁入诗。陆游在二十多年的赋闲时间里。一方面与父老乡亲友好交往,一方面纵情山水,赋诗作词,在大自然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怀,排遣自己的愁思。
3、自觉人格的理想追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山水是诗人们自觉人格的理想追求。山水田园诗,传递了文人墨客的人格精神。
魏晋六朝在中国思想史、艺术史上都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由于统治者穷奢极欲,官场黯无天日,于是许许多多的文人士大夫,便纷纷从功名利禄中逃遁出来,去寻找自己的人格存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自然地便一下子找到了老庄。老子的“无为”与庄子的逍遥观,成了魏晋“玄学”的主旋律。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人往往是孤独的,文化人的心灵更是孤独的。一个人永远也无法穷尽另一个人的心理世界,孤独的心灵总是希望找到一个外界的共振与认同,这个外界,对于诗人而言,就是自然山水。当文人士大夫将自然山水看成知音,他们的人格在自然山水之中达到了一种妥帖的认同与共振,这就是人与山水自然的一种息息相通,心心相印。面对巍峨的高山,会产生一种崇高感;面对涓涓的流水,会产生一种柔美感。大自然的雄伟高大、宽阔阴柔渐渐成为一种人格现象,“崇高”“优美”等便成为一种人格的象征。
后来随着佛教的渐入,释迦的以“虚、静、淡、远、明”为核心的“空明心性”就构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主脉。以阴柔之水为其表象和内涵的人格追求,成为最高尚的人格标示。于是,文人们放怀山水,去寻找精神的自由解脱,在山水中以期得到一种人格的完善。
陆游热爱自然山水,对自然山水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极善于把自己遗世卓立的个性融化到自然山水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一种鲜明的人格美。“梅”这种常见的自然树木,陆游就爱用来比喻自己的人格美。如果我们仅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梅”的含义是单一明确的,但作为形容人格美的一种喻体,“梅”就具有多种内在的含义。而这种内在的多义性,又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民族审美心理相联系,“梅”就具有抗寒、坚韧、挺拔、顽强、高洁等品质和含义,这些都与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性格有联系。其它的喻体,如“山水”、“日月”、“飞鸟”、“春月”等,也都具有多种褒赏的含义,是大自然中光明美好的象征,它们也常被陆游用来形容和比喻人格的优美和超然飘逸的风度。
4、审美情趣的外化。
古人认为,物“兴”情。这其实就说明了山水是诗人内在精神的外化。
《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这里刘勰虽然是在谈论赋的创作,却无意中道出了自然万物与人的情感的交流。山水田园既“兴”起了诗人的情感,同时,山水田园也无不打上这感情的印记。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诗人最高的精神追求,所谓天,就是道,就是自然,有时也是运命。在他们思想中,人是与万物平等的自然之子,人只有顺应自然,与道沉浮,才能得到心灵与生活的和谐,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李白“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能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正因为这一思想,中国古典诗人始终把山水田园当成自已最佳的审美对像和最终的精神归所,诗人在山水清音、草木荣枯中领悟自然法则和人生真谛,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因此获得了与人类对应的生机和生命意识。同样,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体悟,通过山水田园而显现出来。山水田园不仅成为诗人最佳的审美对象,而且也是诗人内在精神的外在依托。有时甚至是,内在的精神隐去了,只剩下外在的山水田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南山这个客体,与主体的“我”在生命中的那个瞬间相遇,“我”的主观意识隐化了,只有南山在悠悠地萦绕在人们的心里。
三、中国古代诗人田园情结的产生原因。
1、山谷·小溪·村舍——源于儒学的思想的影响。
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文人士大夫,不论自己处于“达”况还是“穷”景,大都能洁身自好,对人生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决不丧失生活的信念,这类人是儒生,且书生气极浓。他们山水诗文中的意象:山谷·小溪·村舍,自然清纯,真实可爱,无不表现出儒家哲学的处世人生。
陆游深受儒家先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熏陶,归隐故乡山阴后,还受到了“濂溪学派”的一些影响,当他在肯定不能显达于社会时,就索性躲进故园,倾心故人——自然山水,以期心灵的自由与解放,诗中的山水正是他心灵的展露。
鸟声犹寂寂,木意已欣欣。——《残腊二首·一》
今朝云忽归,沟水清活活。——《喜晴》
低燕争泥语,浮鱼逆水行。——《晨雨》
残雨收还滴,低云去复留。——《梅雨》
山光秀可餐,溪水清可啜。——《山行》
在以上这些山水云雨、鸟木燕鱼等自然物质里,陆游都融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倾注了他对故园山水无言的爱。这样,寂寂的鸟声,欣欣的木意;清灵灵的活水,飞飘飘的云雨;低飞的春燕,活泼的游鱼;可餐的山光,可饮的小溪,都成了陆游的精神归宿。正如大自然奔腾湍急的流水过后,河面会有波澜不兴的宁静一样,陆游写于故乡的山水诗,恰恰是包容了人生的激越与咆哮的深沉。
2、大河·高山·阳光——源于道家的思想的影响。
此类诗人,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他们借道家的飘逸与豁达,保存了人与大自然的感情。道家恣世放纵的遁世思想,表现在他们的山水诗文意象上,那大河、高山、阳光,可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切都是出世者飘逸宽朗人格精神的体现。这类人,仿佛武打小说中的大侠,身上有一股豪然之气。他们名曰出世,远离人间烟火,实际上却是享世,在青山绿水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天籁。与佛学禅理沾染极深的文人一样,他们也不关注现实人生。但在充分享受大自然这一点上,又比信佛的文人进了一大步。他们也不像芸芸儒生,时时注重现实人生的处世态度,尽量委曲求全,过多计较个人的得失,被动地接受自然风景。他们在自然山水中充分享受人生,主动地寻求山水中的乐趣,看似出世,但其进仕不能的性灵却在山水自然中得以放纵。常常以宇宙的博大、永恒来衬出人的渺小和短暂,表现出无所拘搏,无须执着,任性适意,逍遥自如的人生境界。他们以庄子《齐物论》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悟境,来俯看人间灯火,自然会超逸豁达,无所拘约,深深体悟到无限的宽朗与自由。他们写大自然山水之妙,在于清淡,娴雅,无论春满山河,还是夏游记趣,无论秋野拾零,还是冬日漫游,大自然万水千山中的风云变化,都反映了丰富的感情世界。发现自然的生命,领略人生的哲理,汲取道家的精神,都是一种人格的宽朗和自由。在张志和、朱希真等人的作品中,足可看见出道家思想在我国文人心中的分量。
3、竹林·野花·月夜——源于佛教的思想的影响。
佛学禅理濡染极深的文人士大夫,对现世人生持一种麻木冷淡的态度,出现在诗文中的山水意象:竹林、野花、月夜,多了几分幽渺虚远和冷漠清淡,无不表现出一种佛家所倡的从一切烦恼痛苦之中“解脱”出来,进入自由无碍的安乐境界在厌世人格精神。
这类人是隐士(当然有真假之区别),浑身上下有一股极浓的冷傲气。在其山水诗文中直接注入佛学禅理的因素,他们或在幽深的竹林里,或在烂漫的野花中,或在凑寒的月色下,竭力鼓吹托身空玄,遗弃世务,厌世之情溢于笔端。
在这类文人中,可分为如下两种,其一是有的人成了地道的佛门信徒,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二是另一部分人往往虚晃一枪,在信佛敬佛的大旗下,暗暗做着回归朝廷的美梦,即走所谓“终南捷径”。这两种人的心态有很明显的差异,但他们所追求的“非空非假是中道”的艺术境界的“空明谈远”上却是相同的。
在他们的诗文中,不是充满激情,而是极具清淡。展读谢灵运、王维、裴迪等人的诗文,我们能够发现,昔日烦躁迷乱的情感生活,终于归入了独幽与宁静。他们禅机四布的诗文语境,或表现远离烟火的世外味,或表现慧心寂照而得的空明之感,或表现迷离恍惚的言外意和言外味。谈空寂与痛苦,谈命运与人生,仿佛隐居幽林中的一束阳光,令人眩目,进而窥见他们厌世以求解脱的心灵。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词《江城子》)
28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王安石《春夜》)
29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明·顾炎武)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韦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宋·李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