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的视频播放地址

谁知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的视频播放地址,第1张

  在网上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真正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辞,今天用了半天时间看央视的颁奖盛典视频,把感动印象与颁奖辞记录了下来。与网上流传的顺序、内容均有出入,绝对正版!视频链接http://newscctvcom/china/20070226/107880shtml

  呵呵……看之前先要谢谢我噢!

  绝对正版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辞

  1、丁晓兵:真的勇士;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20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感动印象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颁奖辞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2、华益慰:大医有魂;“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感动印象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颁奖辞他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爱人,知人,医乃仁术。

  3、叶笃正:上下求索;“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91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常挂在叶笃正先生嘴边的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感动印象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颁奖辞定力与信念,让他上下求索。天问的路上,生命融入科学。

  4、王百姓:百姓平安;排除炸弹15万多枚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5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4人、负伤4134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感动印象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颁奖辞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5、季羡林:心在东方;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感动印象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辞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6、孔祥瑞:工人有为;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

  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感动印象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蓝领工人的成就。

  颁奖辞在轻视铁锤的时代,工人何为?他说:全世界的门吊,我都能开!在英雄辈出的年代,工人有为!

  7、黄舸:阳光少年;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感动印象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颁奖辞生命的倒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8、霍英东:光荣一生;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

  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感动印象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能兼济天下

  颁奖辞聚散有道,义利兼能,五星和紫荆维系他一生的光荣。

  9、林秀贞:温暖世道;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感动印象用三十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颁奖辞善良在村庄流淌,她用三十年的热心,去温暖世道。

  10、微尘:大爱无声;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

  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感动印象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颁奖辞微尘有心,微尘有情,尘埃落定,大爱无声。

  此外,《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还向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表达了特别致敬。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话,不是感动印象,不是颁奖辞。评委无言,许是无资格言。)

视频中的郝康是一名铁路司机,在榆林站跑货运;雷杰做列车乘务员7年,跑往返于西安和乌海西之间的客运。同是陕西绥德人的他们,在四年前从老乡发展为情侣。

按照列车时刻表,雷杰值乘的列车会在零点37分驶入郝康工作的榆林站,在站台上停留8分钟。虽然这样的停靠每周会有四次,但由于郝康的休息时间不定,两人往往几个月才能成功在站台相聚一次。

2018年,两人连休假都算上,总共只相聚了一周。春节期间,雷杰值乘的车依旧会在凌晨经过榆林站。那一天,因为列车晚点等原因,两人在站台上只相聚了1分52秒……

雷杰和郝康的故事,让全国观众在情人节前结结实实感动了一把。

爱情的样子多姿多彩。

在江西南昌,有一对公交夫妻,丈夫黄勇开232路公交车,妻子符兵兵开35路公交车。今年是他们共同在南昌公交工作的第20个年头。

每天凌晨4点半,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他们就要起床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因工作忙碌,两人聚少离多。

幸运的是,夫妻俩有一段相同的线路,擦肩而过成为两个人的幸福瞬间。虽然那一刻,他们只能看一眼对方,笑着点一下头。

因为爱情,黄勇和符兵兵夫妇,在2018年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奖励。他们和雷杰、郝康这对恋人一样,不是用相守,而是用相遇,诠释着他们独特的爱情。

有很多这样普通的人生,谱写着不凡的爱情。

1

他们的爱情,叫成全

很多人说,这是一则爱情童话。

刘卫东没有精力“矫情”地思考什么是爱情童话。他只是湘潭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小摊贩,最关心的,是每天能卖出多少个红豆饼。

他又是个不一般的小摊贩,他的摊位,是湘潭大学校长特批的。

刘卫东的妻子叫李时华,这所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

他们是一对看上去身份十分悬殊的夫妻。

1989年,刚刚从益阳师范毕业分配到安化县教中学的李时华,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供销社工作的刘卫东。那一年,她19岁,他22岁。

一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随后儿子出生,三口之家的生活幸福美满。

不过,因为在读师范时,李时华错失了中专升大学的机会,她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份遗憾。

29岁那年,她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丈夫,说她其实一直想继续读书。当时,刘卫东已经下岗一年多,如果李时华去读书,他将面临沉重的生活压力。但是面对妻子的这份上进心,刘卫东承诺:“你想读书现在还可以读,我一定支持你。”

李时华的深造一帆风顺:1999年,她通过成人高考读了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2001年,考上湖南师大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考上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在长沙,为了实现学业上的跨越,李时华的努力超出常人。她经常早上6点起床去自习室,晚上近12点才回寝室。她看到导师把治学当成生命,也暗暗立志,希望自己能够跟导师一样,治学有成。

在老家安化,刘卫东肩上扛的,不仅是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还有不少闲言碎语:“你真是太傻了,你让妻子去读书,等她把书读好了,眼界也开了,她也就离开你这个家了。你这不是在亲手葬送自己的婚姻吗?”

为了让李时华读书,一家人分隔两地,还欠了不少债。好在李时华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把刘卫东和儿子接到了身边团聚。外人曾经的不解和奚落,此时变成了敬佩和赞叹。

这段人生逆袭的励志故事,该画上一个完美句号了。

然而,生活没有剧本,不幸突然莅临。

刚走上大学讲台不久,李时华就被诊断为鼻咽癌中晚期。幸运的是,病情得到了控制,半年后,她出院在家休养。2009年下半年,李时华重新走上了讲台。

为了控制病情,李时华必须每天吃药。这些药物都很昂贵,但这对夫妻谢绝了社会捐助。刘卫东一度陷入两难境地,又要离家近方便照顾妻子,又要赚钱。他做过湘潭大学的清洁工,在学校附近卖过麻辣烫,后来看到红豆饼很受大学生欢迎,他又开始学习做红豆饼,经过学校特批在校园里摆了个小摊。

一天一天,李时华的病情日渐好转,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他们惟一的儿子,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生病化疗的时候,李时华没掉过眼泪。但一想起丈夫所做的一切,她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如果不是他,我活不到现在,也不可能实现我的梦想。”

网友说:在这个物质至上、以金钱论感情的时代,这份不屈不挠、生死相依的情感,这个小贩配教授的爱情故事,堪称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爱情童话”。

2

他们的爱情,叫责任

曹建宇和崔敬容,是一对患难夫妻——一个是患肌无力无法站立行走的残疾乡村教师,一个是默默支持丈夫工作陪伴他的代课老师。他们“背上的爱情”打动了许多人。

1998年7月,从驻马店农业学校毕业后,曹建宇本来有机会分配到政府机关,但他却选择回到家乡确山县,在距离县城20公里的留庄镇梁庄小学当了教书匠,并在这里结婚生子,扎下了根。

他娶的是学校里的代课老师崔敬容。

这本来是一个清贫而充满欢乐和希望的家庭。

2003年春天,曹建宇出现肌肉萎缩现象,又查不出病因。八年后,他病情加重,经常讲着讲着课突然摔倒在地上。他的病情在北京确诊,是进行性肌无力,几无痊愈可能。

虽然身体不听使唤了,但曹建宇还是要坚持给学生上课。对崔敬容来说,能替丈夫做的,就是背着他去上课。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里,崔敬容就早早起床了。她洗漱完,洒扫庭除,喂狗饲鸡,然后帮曹建宇穿衣服。一切收拾停当,她把丈夫扶到一个带轱辘的凳子上,等他挪动到院门外。崔敬容弯腰半蹲,两手搂抱住丈夫,一使劲,把他背着放到电动车上。一百几十斤的汉子,压在一个女子瘦弱的背上,曹建宇要搂紧妻子的脖子,否则他就会因为身体和双腿无力而滑下去……

从家到学校有两公里。学校有一个和家里同样的带轱辘的凳子,曹建宇就坐在上面讲课。

从2011年到现在,崔敬容代替丈夫的一双脚,背着他来来往往,让他延续着自己的讲台生涯。

最初,曹建宇觉得妻子还年轻,应该有更好的未来。为了不连累崔敬容,他曾多次要把她从家里赶走,还经常故意刁难她。

一次吃饭的时候,崔敬容端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曹建宇一把把碗推了出去。碗摔破了,面条撒落一地……崔敬容没有生气,只是轻轻地告诉丈夫:你不吃,我也不吃。

那一天,两个人抱头痛哭。

这么些年,曹建宇给妻子总结了“三快”:走路快、吃饭快、干活快。除了上课和照顾丈夫外,家里还有10多亩地要崔敬容忙活。农忙季节,对她来说就是家、学校、地里三点一线,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平时,除了给丈夫洗澡、按摩,因为曹建宇外出理发不方便,她还成为了丈夫的专用理发师。即便是家里家外一团忙,崔敬容依然通过努力考取了正式教师资格。

曹建宇的人生有两大欣慰,一是妻子对他始终不离不弃,为他撑起了一片天空;二是这些年里,曹建宇实现了桃李满天下的职业梦想,很多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逢年过节,每当收到学生发来的问候短信,接到学生打来的暖心电话,他都无比开心。

他说:“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久,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希望延续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把最好的状态奉献在课堂上。”

3

他们的爱情,叫情义

2017年6月,邵民明接到那个陌生来电的时候,他刚刚和前妻李娟离婚两个月。

电话另一端的医生说,李娟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乙型肝炎。邵民明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赶到医院。

邵民明16岁就离开安徽老家出外打工。2010年他和打工时认识的李娟结婚,然后一起到了江苏常州。2015年,为给儿子落户上学,他们用尽储蓄付首付买了套房。两人离婚时约定,房子贷款由邵民明偿还,儿子由李娟抚养,等儿子满15岁就把房子过户给儿子。

得知李娟罹患白血病,邵民明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

那阵子,为了给前妻治病,邵民明借遍了能借的亲朋好友,自己则身兼数职赚钱。为了省钱,他们和7岁的儿子搬进了装修未完工的“新居”。只有客厅和卫生间贴了瓷砖,其余部分还是毛坯,管线裸露在墙壁上。一家三口将客厅当成卧室,并排放着一大一小两张床。

刚刚确诊时,李娟成天以泪洗面。这些年,夫妻两人的“运气”很背,俩人离婚,主要是琐事烦心经常吵架的原因。

2014年11月,邵民明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冲上人行道的轿车撞倒,导致其右腿胫腓骨骨折。由于治疗不善,创口化脓,很久没有痊愈。虽然经过两年治疗,腿保住了,却留下了跛脚的毛病。

李娟病后,邵民明回到李娟身边,担起照顾她和儿子的职责,每天拖着病腿送外卖挣钱。为了能多赚一点钱,午餐和晚餐外卖两三个小时的间隙,邵民明还要在家附近帮快递公司搬搬东西。傍晚,他把儿子从晚托班接回来,自己则继续出门送外卖,一般要送到午夜12点左右。

邵民明的行为,逐渐打消了李娟的顾虑。说起当初因为生活琐事莫名其妙离了婚,李娟就会懊悔不迭。患难见真情,在命运的考验面前,邵民明让她看见了情义和担当。

邵民明虽然还不到40岁,但头发已经灰白,那是他得知前妻患病时候急白的。“当时离婚真是冲动之举。”邵民明不愿意陷入往事,只希望李娟的病赶快好起来,一家人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对特殊“夫妻”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得到了来自公众的祝福,邵民明还被网友送了一个称号:中国好前夫。

4

关于爱情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3年,在马云的倡议下,阿里巴巴与全国百家主流媒体合力,搭建了公益开放平台——天天正能量。五年来,这个平台褒奖和传播平凡人的美德善举,累计已达五千余人次。

今天,这些关于爱情的故事,只是长河里掬出的几朵浪花。

五年里,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她用几万次的呼唤助植物人丈夫苏醒:

这是一个河北沧州的普通农家。22岁的丈夫武泽辉因车祸变成植物人,所有人都劝妻子张倩男离开他,她却决定守住他,不放弃一线生机。

医生说,试试呼唤疗法吧,“让他耳边总有个亲切的呼唤声,一刻也不要间断……”擦洗、按摩、喂饭,她当起了丈夫的母亲。

每隔15分钟呼唤丈夫的名字,窗外四季轮换,她的决心始终如一。

春天来了:“快看啊,咱家的桃树开花了。”

夏天热了:“麦子熟了!起来,我们一起收麦子去。”

秋天凉了:“快起来,过秋呢,咱们该收棒子(玉米)了。”

冬天下雪了:“下大雪了,快起来扫雪去。”

两年后一个春天的早上,她像往常一样和丈夫“聊着天”。忽然,丈夫的眼睛里竟然闪出一丝光芒,清晰地叫出了她的名字……

他背着渐冻症妻子环游中国:

王效民是安徽芜湖人,今年58岁。

2014年,妻子余永花患上渐冻症,逐渐无法动弹,无法说话。余永花以前的愿望是出去旅游,但一直没有实现。

王效民考虑到渐冻症不好治,就想抓紧时间带她多出去看看,不想她留什么遗憾。就这样,他背着妻子踏上了旅途。

因为给妻子治病,家里的房子也卖了,平时都是借住在各地的亲戚家。

在旅途中,夫妻二人都是自己搭帐篷、做饭,以节省开支。靠着退休工资,四年时间里,从安徽到浙江,从河南到西藏,他们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虽然苦,但也很快乐”,这是王效民旅途中最大的感受。

他们在大山深处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众筹婚礼”:

2016年,就读于三峡大学的慕志斌和山东大学的张福凤双双参加了“重走长征路,凝聚中华魂”公益活动,两位年轻人由此结缘。活动结束后,慕志斌来到贵州大方县对江镇元宝小学,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张福凤也辞去济南的工作,追随到男友身边。

两个人为元宝小学带来了外面的新气息,很快就成为孩子们爱戴的老师。

在元宝小学朝夕相处一年后,慕志斌和张福凤决定相许终身。然而,每月500元的支教补助,让他们无法举办一个哪怕稍微体面一点的婚礼。

元宝小学校长王光文为这对年轻人发起了“婚礼众筹”。

“我们必须要用这场婚礼,留住这段美好的记忆,让志愿者精神嵌入山区孩童成长的点点滴滴。”王光文以元宝小学官方的名义,向全国网友发出了筹款呼吁,通过网络众筹募集到宴席费用和新人双方父母往返贵州的路费。

2017年6月28日,这对外乡人简朴而隆重的婚礼,成为贵州那个小山村最重要的事,比所有的节日都热闹。两位年轻人在乡亲和孩子们的见证下,彼此说出了发自肺腑的宣言:

“我愿娶你为妻,共同经历人生中每一个时刻,永不分离。”

“我愿以你为夫,无论今后的路是崎岖或平坦,永不分离。”

世间爱情千万种

人生海海

愿你有爱

白首不分离

-end-

1把别人说的文案素材话述摘抄下来,然后自己自说讲述录制,然后再视频制作软件制作成段子视频!对现在来说这种是最笨的方法。很麻烦也很费时间,热门的几率很低,因为属于搬运。平台最忌讳的是搬运,很容易限流,不建议操作。

文案好平台大力助推

2就是打电话语音对话现场连人带音一起录制出来制作成视频,这种视频最吸粉,播放量最高的,一直都不过时的制作段子视频。这种有专业做文案素材代写和录制对话段子公司在做这个,崇冬唐(v全拼),可以去问问。是给代写作品。

素材文案代写

视频素材库里都有。

在里面搜索催泪的关键字就行。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的正能量是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并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正能量可以引导人们有积极向上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15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