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47回,贾母因贾赦要讨鸳鸯作小老婆而生气,恰贾琏撞来,“贾母道:‘什么好下流种子!你媳妇和我玩牌呢,还有半日的空儿,你家去再和那赵二家的商量治你媳妇去罢!’说着众人都笑了。鸳鸯笑道:‘鲍二家的,老祖宗又拉上赵二家的去。’贾母也笑道:‘可不?我那里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提起这些事来,不由我不生气。我进了这门子做重孙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个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从没经过这些事。还不离了我这里呢!’”
这个鲍二家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凤姐在生日里,突然发现贾琏和鲍二家的私通之事,从丫头嘴里先听到了“鲍二”这个人,然后就是写他老婆与贾琏的私情被揭穿,鲍二老婆上吊身亡。贾琏安抚鲍二,小说中写道:
(贾琏)又体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鲍二又有体面又有银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贾琏,不在话下。
这里贾琏能“体己给鲍二银两”,鲍二又能“仍然奉承贾琏”,说明鲍二本就是贾琏身边的仆人,或者说经常有机会接近贾琏,二人关系已属熟络。
但到了第64回,鲍二家的似乎又死而复活了,不仅如此,连鲍二也似乎又变得和贾琏从未有过来往一般!
贾琏偷娶尤二姐,在府外头置一房舍,杨本、蒙本、戚本、彼本这样写:
于宁府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又买了几个小丫头,贾珍又给了一房家人,名叫鲍二,夫妻两口以备二姐过去时服侍。
看话里的意思,鲍二两口子在前文从来没有被提到过,是贾珍在这一回因贾琏娶尤二姐,需要仆人时才给了贾琏的。甚至连第44回贾琏和鲍二家的私通之事也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例子:
蒙古王府旧藏本(简称蒙本)第64回有回前总批曰:
此一回紧接贾敬灵柩进城,原当铺叙宁府丧仪之盛。但上回秦氏病故,熙凤理丧,已描写殆尽,若仍极力写去,不过加倍热闹而已。故书中于迎灵、送殡忙乱处,却只闲闲数笔带过……
批语里说“上回”写“秦氏病故,熙凤理丧”,但查这些事,却均发生在第13回,把相距五十回之前的第13回称为“上回”,罕见此种遣词之法。如果说“上回”所指是“上次”之意,也许还可以解释得通,但查《红楼梦》中其他批语,凡“上回”,其意所指多为“此回前的一回”。
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红楼梦》文本中,尤二姐、尤三姐最早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在第13回的秦可卿丧事中: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姊妹也都来了。
如果不是要在下文的邻近几回叙述尤氏姊妹的故事,曹雪芹是没有必要让她们这么早地和读者见面的。
从这也可看出,在曹雪芹跳跃式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已删弃的原稿里,第13回秦可卿丧事和第64回尤二姐、尤三姐的正式出场应该是紧挨着的。而尤三姐的故事,其实也就是柳湘莲的故事,秦钟之死发生在第16回的末尾,而柳湘莲初次登场则于第47回。当中隔着三十回,他们二人怎么会认识,并且是好朋友?这只能说明在曹雪芹撰写的原稿或初稿中,本有柳湘莲和秦钟结交的故事,后来在定稿的时候,却被曹雪芹删掉了。因此,柳湘莲和秦钟结交,在原稿中,必处于现在的第16回(秦钟逝世)之前。
同样的道理,尤二姐、尤三姐故事,在原稿中,也必定处于现在的第13回(秦可卿丧事)之后,现在的第16回之前。
讲到这里,再回到“鲍二”这个问题上来。让我们把鲍二家的在第44回吊死了,而在第64回却还活着的矛盾,和通过批语“上回”证明的第64回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应该在紧接着第13回出现这个结论联系在一起看,答案就很清楚了:
如果我们假设第64回的故事真的在第13回和第16回之间发生,即鲍二和他老婆在第16回之前就被贾珍给了贾琏,也就从那时起他们夫妻俩开始伺候贾琏,那么到第44回鲍二家的又和贾琏有了私情,因被凤姐发现而上吊自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令人费解的前后矛盾了。
甲戌本第1回有眉批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风月宝鉴》是为《红楼梦》的初稿。《红楼梦》就是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写成的。以“风月”为题,其内容当是以讲述男女私情故事为主,借以暴露和反映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腐朽和没落。一些和秦钟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例如大闹学堂,香怜、玉爱,智能儿;秦可卿、贾珍等),一些和柳湘莲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例如尤三姐,薛蟠、云儿,尤二姐、贾琏、贾珍等),以及一些和贾琏、王熙凤夫妻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例如鲍二、贾瑞等),当皆为《风月宝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红楼梦》属稿之初,以上这些内容大多集中在全书开始的前二十回之内。后来,曹雪芹进行了修改,有的内容删弃了(例如“秦可卿*丧天香楼”),有的内容往后移置了(柳湘莲和尤三姐的故事就是明显的例子),最终形成了我们目前看到的文本的样子。
最后还有一点补充,程甲本和程乙本这两个刻本在这个问题上与其他较早的脂本有所不同。程高本的修改者很明显是看出了第44回和第64回的矛盾,因此,在第64回贾琏要找仆人时,删掉了“贾珍送鲍二两口给贾琏”一说,而代之以:
只是府里家人不敢擅动,外头买人又怕不知心腹,走漏了风声。忽然想起家人鲍二来,当初因和他女人偷情,被凤姐儿打闹了一阵,含羞吊死了,贾琏给了一百银子,叫他另娶一个。那鲍二向来却就合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后来多浑虫酒痨死了,这多姑娘儿见鲍二手里从容了,便嫁了鲍二。况且这多姑娘儿原也和贾琏好的,此时都搬出外头住着。贾琏一时想起来,便叫了他两口儿到新房子里来,预备二姐儿过来时伏待。那鲍二两口子听见这个巧宗儿,如何不来呢。
因为第64回文中还有“这鲍二原因妻子之力,在贾琏前十分有脸”的话,如果不解释一下,还是要被误认为这个鲍二家的还是那个与贾琏有私情却已吊死之人,鲍二是借了她才在贾琏面前得脸,这样还是有死而复生的矛盾。
因此改文就用“况且这多姑娘儿原也和贾琏好的”一语轻轻带过,算是交代了“这个鲍二家的”不是“那个鲍二家的”。
这里不仅没有了鲍二从前是否曾伺候过贾琏的矛盾,连鲍二的第二个老婆也与贾琏有了私情,看来这个修改者比曹雪芹本人对贾琏这个人物的厌恶和不满还要大几倍,只要对前后文意的连贯性有利,不惜将古今之脏水尽情泼于他一人。
若听了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邢夫人骂贾琏时所说:“又是鲍二家的……他鲍二的老婆怎么就那么香!”之语,恐怕这位修改者要认其为知音也未可知。
贾琏是《红楼梦》中贾赦之子,王熙凤的丈夫,贾母的孙子。
贾琏他通过关系捐了个同知的官位,但平日里并不办公,住在叔父贾政那儿,与妻子王熙凤共同料理荣国府的日常事务。
贾琏十分的好色,他一生风流,到处滥情,是一个十足的公子哥。
男人滥情是女人最恨的事情,贾琏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不讨喜的人。
那么贾琏究竟是怎么一个人,他除了滥情外可有长处?
贾琏的生母很早就过世了,他父亲贾赦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继母邢夫人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气鬼。
贾赦夫妻俩只知道扒银子,算计人,其余一律不管。
贾琏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他像一棵没人照看的树苗,无依无靠,孤独寂寞。
贾琏虽然得不到父母之爱,但也曾寒窗苦读,也算是一个有些知识的人。
贾琏在荣国府里也是一个有价值的男人,他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并不是一个无用之人。
贾政的大儿子贾珠早逝,宝玉只在女孩堆里厮混,贾环、贾琮尚未成年。贾政公事繁忙,又不爱理俗事,因此贾政这一房的日常管理都交于贾琏夫妇打理。
贾琏有一定的才干,别的不说,林黛玉回家探父,贾母指定要贾琏护送。
你们试想一下,如果贾琏是个庸才,贾母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宝贝外孙女交给贾琏照顾呢?
可见贾母是相任贾琏的,才是肯定他的能力的。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去世后,林家无人能照理后事,也只有贾琏一人独当一面,把林如海的后事办得井井有条。
宁国府蓉大奶奶秦可卿去世后,贾珍因妻子尤氏生病而请王熙凤料理可卿的善后,王熙凤早起晚归,调派人手,查帐问话,忙得不亦乐乎。
由此可见,善后工作并不容易,林如海家虽没有宁国府复杂,但也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要处理,比如说要安置妻妾,要办理丧葬事仪,还要抚慰年幼体弱的林黛玉,这没有能力的人是绝对扛不住的。
贾琏却做到了,而且做得不差,其才干可见一斑。
元妃省亲,贾府建造别园,也就是后来的大观园,贾政把大观园的很多事情都交给贾琏去办。
贾琏随身携带一个折略节,以便随时回答贾政的问题。
“置办省亲灯彩,购买小戏子,添置纱窗”这些事都由贾琏全权负责。
贾琏委派他的侄儿贾蔷去做这些事情,贾蔷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贾琏也有识人之智……
可惜的很,贾琏的这些才能在妻子光茫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的微不足道……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干练,又讨贾母的喜欢,是一个十足的女强人。
王熙凤平时在家中非常强势,她是个十分要强的主,凡事都不肯让步,什么都要顺她的意,作为丈夫的贾琏只能委屈就全,默默忍耐。
王熙凤十分善妒,她一进门就找各种理由,撵走了贾琏屋里的所有跟前人,后来虽把自己的陪嫁丫鬟平儿给了贾琏,但那也是为了遮人耳目,平日里并不让贾琏多亲近平儿,平儿一年到头只有一两次与贾琏同床共枕的机会。
“男人有钱就变坏”这是很多女人的看法,王熙凤也是这一观念的积极拥护者,她平时像防贼似的看着贾琏,这大大的损伤了贾琏作为男人的自尊心。
贾琏在家中没有实权,他本是一个性俗旺盛之人,王熙凤平时事务繁多,精力有限,肯定不能让贾琏完全满足。
贾琏性欲难耐,凤姐又管得紧,在家里捞不到,那只好在外偷食了。
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生了天花,按照当时的规矩,夫妻俩不能同床共枕,贾琏便搬到外头去住了。
贾琏在外只独处了两天就熬不住了,他暗中让小厮唤来下人多混虫的老婆多姑娘前来相会。
多姑娘与贾琏颠鸾倒凤,一派逍遥自在,多姑娘临了还剪下一缕头发,送给贾琏留作纪念。
贾琏回到家中,心神不宁,幸而平儿帮他掩饰,才没闹出乱子……
王熙凤千防万防还是难防啊!
贾琏虽称不上君子,但他也有做人的底线……
贾琏的父亲贾赦看上了石呆子祖上留下的几把古扇,让儿子贾琏去石呆子那儿讨要。
贾琏去了石呆子那儿几次,石呆子都不愿给。
贾琏见石呆子是个穷书生,又以高价收购他的古扇,可那石呆子也是倔,他宁可饿死也不卖祖上的扇子。
贾琏见石呆子执意如此,便只能作罢了,并没有为难石呆子。
贾赦见儿子讨不到扇子,便写信告诉了贾雨村,让他想法子要到古扇。
那贾雨村虚构罪名,抓了石呆子,抄了他的家,把古扇献给了贾赦。
贾赥责骂儿子不中用,还说:“人家怎么弄了来。”
贾琏对父亲说:“为这点子事,弄得人家倾家荡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贾琏的言语等于打了贾赦的耳光,气得贾赦狠狠地把儿子痛打了一顿!
在当时以父为大的时代背景下,贾琏敢于直面父亲的过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贾琏经过石呆子事件后,就越发瞧不上贾雨村了。
贾琏曾经反对家人与贾雨村过度亲近,他认为贾雨村是个卑鄙小人,总有一天会反脸无情的,应该说在这一点上,贾琏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可惜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贾琏不仅为石呆子打抱不平,还有体恤下人的好心肠。
有一次,王熙凤的陪房旺儿家的儿子看上了王夫人的丫鬟彩云,强行求婚。可彩云对赵姨娘之子贾环有意,不愿嫁过去。
旺儿家的见彩云不从,就来求王熙凤作主。
王熙凤向来与贾政之妾赵姨娘不和,为了打击赵姨娘便一口应允下来了。
贾琏听管家林之孝说:旺儿的儿子是个无赖加赌鬼,便对彩云心生怜悯,劝妻子不要管这个闲事,可是凤姐一贯强势,根本不容贾琏说话,贾琏只好不作声了。
贾琏与王熙凤夫妻不和,除了贾琏本身好色之外,夫妻俩的处事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贾琏在妻子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心里很是憋屈,他的四处留情除了性欲旺盛外,也是对无奈现实的逃避方式。
贾琏只有在与别的女人在一起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做为男人的尊严。
用这种方法来实现男人的尊严,想那贾琏也实在是可怜。
贾琏四处滥情,连王熙凤过生日时,都要与鲍二家的媳妇偷情,这也确是太过份了!
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