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
疫情就是集结的号角,党员就是保卫家园的战士,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迅速投身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那你知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感人故事都有那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一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二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
必须冲锋在第一线
“姑娘,是你吗感谢你送我的盒饭!我快康复了,来跟你道别!”那一瞬间,田洁的心里暖暖的。
田洁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主管护师,是最早奔赴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之一。一天晚饭时间,她注意到,远处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爹爹,两人手中没有吃的。于是她把还来不及吃的盒饭送给了他们:“这是干净的,我们的员工餐。”
没想到年轻小伙感动得连声道谢:“我和父亲感谢你,我们现在正缺吃的。”听到他们诚挚的话语,田洁之前所有的疲惫,在那一刻化为乌有。没想到,几天后,这位老人又通过防护服上的名字认出了正在为病人输液的田洁。
1月25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到通知,需改建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接收医院。医院25日连夜开始进行病人转运清空病区工作,26日开始通宵施工改建,27日晚上6点开始接收病人,28日成立临时党支部。“现在我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里面90%都是党员,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员,必须冲锋在第一线。”临时党支部书记祝文涛说。
赵利波医生年前值完普通病房的最后一个夜班后,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把刚6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顾,连夜返回武汉,2月1日来到病房。为了节约防护服,他每次都穿着一次性纸尿裤,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虽然还在哺乳期,也第一时间报名,时刻准备上抗疫的最前线。
成为定点医院后,中法新城院区开通3个病区,接收的病人80%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截至2月5日,中法新城院区已收治7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2月5日,院区再扩充建设550张床位,目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建,预计4天后开始收治重症病人。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三为了守护患者生命,他们与家人主动隔离
这些“白衣战士”,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时值春节,谁不盼望与家人团圆,共进一顿年夜饭
“亲人们勿念”“不畏惧不退缩”“我是医生”“我们坚守”……除夕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举这样的纸条,给亲人拜年。
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心疼不已。这位医生名叫朱少华,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朱少华答应了。为避免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吃完饭,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抗击疫情,保卫这座城市,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鄂医疗队,放弃本可以与亲人团圆的春节,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43岁的李连香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就在几天前,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忍着悲痛,她主动报名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李连香说,对于自己的选择,家人虽然担心,却也支持,只是要瞒着年迈的母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毅荣有个“贴心小棉袄”,他来武汉支援后,妻子给他发信息:“女儿每晚都哭着要爸爸,不肯睡觉。”一天晚上他终于抽空和女儿视频时,女儿一直哭着说:“爸爸你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卢毅荣告诉女儿:“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打完怪兽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这才放心地去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啊,这里有无数的爸爸妈妈在打怪兽,而且,很快就胜利了,真的,很快!”
在武汉,在全国,许许多多“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祝最美“白衣战士”们平安凯旋!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四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红区”,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1月28日,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1月29日零点到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五疫情就是命令,他们勇敢逆行
“下一站,回武汉!”
1月22日9时许,已经踏上返乡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收到医院发出的医疗支援号召后,立刻返回武汉,两个多小时后就出现在岗位上。“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回到战场,我才安心。”吴小艳说。
“我的‘战友’都在这里,越是危险的时候,越是要冲在最前面!”严丽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原本已向医院申请休假,1月22日,当全家准备外出旅行时,她却从机场回到了医院。
刚刚结束援藏,调至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任副院长的朱琥,1月22日被紧急调回工作多年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接到工作命令的那天,正是女儿从北京回武汉过春节的第二天。朱琥刚和女儿见了一面,就一头扎进了金银潭医院。因为怕感染家人,他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至今仍没时间见女儿。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我们是***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在“请战书”上写下一条条滚烫的话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0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从北京来了!从上海来了!从广东来了!从四川来了!从江苏来了!……他们主动请缨、勇敢“逆行”,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
“我们时刻准备着,随时奔赴一线!”除夕夜,接到自愿报名支援湖北的通知,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医生蔡海英立即报了名,一个小时后便带着4名感染性疾病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出发了。
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的主管护士陈林叶,除夕刚回到广东揭阳老家,接到援鄂通知后,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就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我妈妈哭着不让我去,把我的行李箱都藏了起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1月3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徐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通过远程连线“火线入党”。她大年三十接到出发指令,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就背上了行囊。
“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这样援助四川,现在轮到我们了。”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组织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传涛说。他带着团队,在支援病区迅速搭建起了中西医结合病房。
病毒无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们义无反顾冲上战场!
当我们安安静静窝在家里觉得无聊、惶恐、焦虑的时候,却不知有多少人签下生死书,在抗战的一线上,没日没夜在为我们跟“敌人”做斗争,为的就是保卫着我们的这片家园,关于抗战疫情期间涌现出的感人英雄事迹分享给大家。
疫情感人事件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2、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3、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4、昨天,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排东村村委会,留下10000元说要捐给武汉,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他说,“我叫中共党员、老军人!”据了解,老人名叫谢兰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党。网友:手插口袋离开的背影,真帅!国家有难,我出一份力,别写我名字。
5、一位环卫工人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工作人员起身询问,老人只匆匆说了一句"在那个纸包里包着"便匆匆离开。工作人员打开纸包只见到12000现金。老人随后被记者找到,面对采访他只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省肿瘤医院副护士长陈静
逆行武汉与死神展开赛跑
因为这场疫情,当我们说起甘肃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介入治疗科副护士长陈静的时候,多了这样两个称呼:甘肃省第二批支援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副队长,还有2020年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也是甘肃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队员。
奔赴武汉疫情一线后,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包括陈静在内的甘肃省护理专业医疗队100名队员照管着医院A厅A区的224张病床,这是该舱接管床位最多的一个团队。在这里,她和队员们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与死神展开了赛跑。事实证明,他们赢了。
陇南市两当县农民王东林、成龙
驱车千公里赴武汉医院当义工
当村里人还在享受过年团聚的欢欣时,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农民王东林带着小舅子成龙,两人驱车1200多公里,历时20个小时,赶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当起了义务搬运工,服务抗“疫”一线人员。每天搬搬抬抬十多个小时,夜间住在车里。他们不事声张,以至开始几天大家以为他俩是附近村民。“医院里缺物资,物资到了总需要人搬运,缺人的时候我们总能搭把手。”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只有默默实干,王东林和成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普通人最朴素的道义。义工,是义务的义,也是人间大义的义。
定西货运司机高长虹
一张蹲路边吃饭照片感动网友
2月8日,一位司机蹲在路边吃东西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了。这在以往太正常了,但在疫情正当严峻的时期,一个人星夜兼程,长驱千余公里,就显得非同凡响。他是甘肃定西货车司机高长虹,货车满载的是静宁父老乡亲捐给湖北恩施医护人员的苹果等物资。公众感动于看得见的货车司机的勇敢与艰辛,还有静宁县李店镇父老乡亲们一箱一箱摞起来的爱心。
这位援疆医生,名字叫杨泽辉。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杨医生是辽宁省第一批,援鄂医护人员。当疫情来临后,杨医生主动请缨,要去往武汉战疫。当新疆需要医生支援时候,杨医生又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
医术高明的杨医生,总是先人后己,具有奉献精神。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他常年超负荷工作,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一、新冠疫情,辽宁首批援鄂医务人员武汉爆发疫情后,医疗资源严重不够用。这样一个情况下,全国各地都派遣了医务人员,对武汉进行援助。杨医生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来不及和家人朋友告别,就登上了飞机,踏上了前往武汉的援助道路。
援鄂期间杨医生也总是身先士卒,将病人和同事安危放在首位。不管在什么时候,杨医生总能够像太阳一样,带给人们信心和温暖。而他在援鄂期间,一张背影照片,也让人们看到后潸然泪下。
二、援疆期间,不分昼夜努力工作援鄂工作结束后,在辽宁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援疆任务出现。杨医生又主动报名,自告奋勇前往。在援疆期间,杨医生不仅治病救人,还将自己所掌握医学知识,倾囊相授传授给当地年轻医生。
在杨医生看来,自己援疆时间有限,可这里的病人却会源源不断就医。凭借自己的精力,不可能全部救治;如果将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传授给当地年轻医生,就能够让更多人得到救助,为社会培养很多人才。
杨医生工作期间,眼里只有患者,不管是周末还是日常休息,只要有病人登门,就会对其进行诊治。一些偏远地方,还会上门进行诊治。杨医生用自己一生,来诠释“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一张无心拍摄的《落日余晖下的背影》,感动了无数人。而除了这个画面,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还有许多能让我们铭记和感动的瞬间被定格了下来。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有一群人,他们冲在最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最前沿。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也是最美的逆行者!在上海,有一群人,他们在各行各业、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悔付出,共同守护我们的城市。
4月8日即将开展的《召唤——上海市抗击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上,主办方把发生在这群人身上的点滴难忘瞬间,用影像和文字图说方式汇集成故事集。
故事集位于“难忘的瞬间”展厅中央,采用长卷的方式,向观众缓缓道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使观众在观看照片的同时,有更深度的了解内容,更加有带入感,引起心灵共鸣。东方网精选了其中一些作品,一起来抢先欣赏——
落日余晖下的身影
素材提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了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这一温暖瞬间被一旁的医院护工用手机拍摄下来。
一个病人,一个医生,抬头面向太阳的方向,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前方坦坦荡荡,身后影子斜斜长长。在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下的武汉,这张照片不啻是个温暖的预言,拨开病毒的阴霾,阳光就在前方!
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照片中的老人现已康复出院,他再三感谢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辛勤照护,并表达心愿:“等疫情结束后,想用小提琴为医护人员拉一首歌,也希望他们能早日平安回家!”
男儿膝下有黄金
素材提供:王瑞兰
3月4日,一张来自武汉三院重症病区的照片打动了无数人。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而上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7岁的医生余跃天,在地上“跪”了整整10分钟,从患者胸腔中缓缓抽出500毫升气体,成功地让一位呼吸困难的患者转危为安。
看到这动人一幕,当时在场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瑞华医生拿出工作手机,记录了这一感人的瞬间。
干皱却美丽的手
素材提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这是武汉前线护士的手,是戴了8小时防护手套后的手。它们虽然干皱,却很美丽。手的主人是90后的诸玫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重症病房。
1月26日中午,刚刚结束防护操作的她就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与同事上岗了。由于病房里都是重症病人,多数无法生活自理,没有护工及家属,因此除了医护工作,病人的生活护理都得由护士来做。诸玫琳说:“理解病人的惶恐、不安和无助,我们才能成为他们患病期间最温暖的依靠。”
首日工作凌晨1点才结束,里层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班时脱下面罩,脸上尽是压疮;脱下口罩,己经全部湿透;脱下手套,手被汗水浸皱……
“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素材提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晶晶生前照片。本文所有均由受访者提供。
她在我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的时候离开了!'
张晶晶去世已经八个多月了。她的丈夫韩总是想起她从援鄂归来后的惨死,心里像被巨石击中一样沉闷。但是,他还是要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做一个‘顶梁柱’。
他在国外工作期间,女儿一直由妻子和岳父照顾。妻子去世后,一直以女儿为荣的公公婆婆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韩把女儿暂时托付给他们,希望老人看到自己的孩子时心情会好一些。
女儿一直不知道妈妈的离去。孩子们经常问大人,“妈妈在哪里?”大人们都说,‘妈妈去执行任务了。’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感觉到这个答案背后有问题,但是他找不到答案。成年人都希望女儿在表姐们的陪伴下,每天都更快乐。
韩平日里按时上班,最难熬的时候就是他回家的时候。家里的每个细节都有妻子的影子。他希望把这个房子里的东西保存完好,给孩子和自己留下更多的回忆。每周五晚上,韩通常会坐车去岳父岳母家,和女儿一起过周末。
一个普通家庭的幸福生活被4月5日早上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
张晶晶出生于1987年农历九月。他是山东省援助湖北省的第一批医疗队员,也是齐鲁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1月26日凌晨两点半,她随山东省首批医疗队抵达湖北。完成援鄂任务后,她离开湖北,于3月21日回到济南,在那里集中进行了14天的医学观察。
4月4日下午5点隔离期满,医疗队原计划5日上午回国。5日早上,回家的大巴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张晶晶却在自己的酒店房间里被发现心脏骤停。最终,医院全力救治,于4月6日18时58分死亡。
去年7月,张晶晶独自带着孩子回老家,帮老人种大蒜。
农村女孩
张晶晶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一个普通村庄,有一个弟弟,比她小三岁。
我妈快60岁了,身体一直很好。去年年底体检的时候她没发现什么问题。今年7月,老人发现冠心病迹象,需要就医,定期观察。医生告诉他,‘不要生气,也不要过度悲伤’。
我妹妹很孝顺。她说等我爸妈年纪大了,她就带他们去济南生活,或者回老家买房养老。我妈还说,等她大了,就去我姐那里,让她照顾。我哥哥张国胜(化名)回忆道。
工作几年后,张国胜在县城买了房子,全家搬到了县城。哥哥姐姐都是在乡下老家度过童年的。
我妹妹一直胆小怕黑。张国胜记得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家里有一只大公鸡。从厨房到客厅,她必须穿过公鸡移动的院子。公鸡一靠近她姐姐,她就吓坏了。有时候我爸妈深夜回家,她也敢开着灯睡觉。
小时候大人们都忙着工作。我哥哥和姐姐通常一起上下学。放学后,他们不得不自己做饭。一开始是姐姐做饭,哥哥帮忙。家里还有一个小超市,后来弟弟当了‘厨师’,大姐负责在超市卖东西。
从很小的时候起,张晶晶就是家里干农活的‘小能手’。
妈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有很多地。夏天,在小麦收获之前,她必须在麦田里种棉花。她爸爸在她前面挖了一个坑,她在后面播下种子。爸爸动作很快,跑在了前面。当他起身回头时,比麦子还矮的女儿藏在麦田里。
去年7月,张晶晶独自带着孩子回老家,帮老人种大蒜。
即使当时家庭条件不好,par
我胆小的妹妹学习一直很好。我记得张国胜住的卧室墙上挂满了他姐姐的推荐信。从小学到初中,基本上每个层次都有。
但是第一年张晶晶参加高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选择了复读。高二高三时的同班同学张晶晶和韩,在复读那年又成了隔壁班的同学。
张晶晶生前的旅行照片
异地恋
2005年,张晶晶考上济宁医学院,护理专业五年,日照校区两年,济宁校区三年,韩去外省读书。
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暗恋,张晶晶有时会带去见韩。直到大一,两人才正式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但两人相隔1000多公里,很难见面。
多亏了那些年,劳动节和国庆节有一周的假期。韩每个假期都要坐24小时火车去看张晶晶。平时两人都是电话联系。为此他还存了很多电话卡,后来都随着反复搬家而丢失了。
2009年初,即将毕业的韩原本打算去山东烟台打工。张晶晶当时说‘你去哪,我就去哪’,还申请了烟台某医院实习。后来,韩打算去济南工作,张晶晶找到了学校老师,把实习城市换到了济南。
2009年上半年,张晶晶开始了在济南某省立医院的实习。今年7月,韩加入了山东某国企,两人结束了异地恋。
我去济南工作前,她给我做了一张电话卡。韩还在用张晶晶以她的名义给他的手机号码。
两人选择了济南作为他们的家乡。实习结束后,张晶晶住进了齐鲁医院。2011年,小两口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2012年交房后,张晶晶参与了每一个细节,随心所欲地装修婚房。
2014年3月,两人领了结婚证,次月在老家举行了婚礼。2015年3月,她的女儿出生了,不久后韩被派往国外工作。
。
"那段时间正是我俩一起生活的磨合期,也免不了吵架,但那都是生活的‘佐料’,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想起 2009 年到 2015 年的这五年,韩文涛心里满是回忆。
韩文涛出国工作十多个周后,能回国休息二十多天,这样的生活延续了近五年。一家人,聚少离多。
2019 年 11 月 15 日,又到了该回国的日子,韩文涛乘飞机回到北京,当时正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的张静静去机场接他,二人随后一起回到济南。
过了两天甜蜜生活后,张静静又回到了北京,韩文涛自己在家独立带着女儿,张静静于 11 月 30 日进修结束。一家三口度过了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月。
"我在国外时间多,也觉得对她们有亏欠,所以每次回国,我都希望能做更多事,洗衣、做饭,帮她们俩剪手指甲。张静静有空时,我们一家三口还骑着电动车去逛商场,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这些事儿嘛!"这些生活的日常,都成了韩文涛美好的回忆。
12 月 29 日,张静静送韩文涛登上了出国的飞机,那次分别后成了二人的永别。
四五年前,韩文涛曾和张静静开过一个玩笑,"一旦碰上战争年代,我可能会当逃兵,因为得保护老婆孩子"。张静静的反应很是严肃,"滚,你得上战场,家里不用你管"。
"姐姐还是个热心肠,在医院上班后,老家有人去医院看病,她都是热心的去照顾。"张国胜称。
张静静(左一)生前参加诊疗活动
自作主张
成人后的张静静依旧胆小。张国胜大学毕业后,曾在济南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他曾和姐姐在一起租房子,租住在五楼,姐姐经常上夜班到十二点多。每次下夜班后走到房子楼下,她总会给弟弟打电话,让他下楼接她。
就这样一个胆小的人,却悄悄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今年 1 月 24 日是农历腊月三十,女儿已经跟着姥爷回了老家,张静静正常上班,原来安排的上班时间是早八点至晚八点。
但是,晚上七点,韩文涛和其视频通话时,却发现她在家里,问其原因,其解释说"和同事调班了",韩文涛没有在意,只是想除夕夜能早回家也挺好的。
事实上,当天下午,她已经自愿报名加入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
驾车从济南赶到巨野需要三个小时左右。1 月 25 日一早,平时爱睡懒觉的张静静五点钟左右就开着车出发了,八点钟左右到家了,刚陪孩子玩了一会,十点钟收到了同事的电话"下午出发去湖北"。
父母知道她要去援鄂后,哭得泣不成声。母亲劝她,"你这个决定是不是做得太草率,孩子那么小,丈夫不在家,你要出点事儿可怎么办?"
"这个不去,那个不去,总得有人去。"这是张静静当时对母亲说的原话。
而后,她就开车匆匆地走了,而这也成了父亲、母亲、女儿、弟弟见其的最后一面。
张静静不让父母告诉远在非洲塞拉利昂的韩文涛。韩文涛在塞拉利昂时间早上六点多起床后,就像往常一样给妻子打了电话,当时是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多,她却没接电话,心想她在老家,给岳母打也一样,刚好拜个年。
打给岳母的电话接通后,他问岳母"妈,静静呢",老人一开始还试图隐瞒"回济南了,医院有事"。韩文涛以为妻子和岳母闹别扭了呢,就问怎么了,本想劝说几句,没想到老人没能忍住,哭得泣不成声,把实情告诉了他。
远在塞拉利昂的韩文涛听到这个消息,脑子一下子就懵了,他在国外也看新闻,知道当时湖北的情况有多危急,非常担心妻子。他称,"当时我在那边哭了两天"。
不过,他也只能被动接受这个现实,于是当即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媳妇,无论啥情况,我都会等着你回来。"
让韩文涛遗憾的是,当时在济南出发的时候,全家人都不在济南,很多别的同事都有家里人去送行,张静静却是孤身一人。
张静静援鄂期间照片
援鄂岁月
2020 年 1 月 25 日晚上,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从济南遥墙机场飞赴武汉。
这是一趟让人心里没底的航程。临行前,大家只知道目的地是湖北,到底要去哪个地市,哪所医院,当地疫情是什么状况,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
更感觉心里没底的是这些医护人员的家属们。"我们都能从每天的新闻中感觉到湖北疫情的严重,再加上当时已经明确这个病毒传播性那么强,还又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这都加重了我们的担心。"韩文涛称。
事实上,张静静他们被派往的湖北省黄冈市疫情防控形势远比想象中的还严峻。1 月 26 日凌晨两点半,飞机落在了武汉机场,紧接着被大巴车载到了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山东医疗队被分配到黄冈市,疫情很严重,关键是当地防护用品不够用,他们只携带了换洗衣物,行李箱内全是防护用品。"张静静在抵达黄冈第一天的日记中写道。
即便这样,医疗物资仍旧短缺。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一队员在返回山东后,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他们当时通过公开渠道征集了很多医疗物资,但是运往黄冈是很难的,有一名队员曾冒着风险驱车几百公里去河南接驳物资。
全力解决物资问题的同时,医护人员必须迅速开展救治工作。1 月 28 日,张静静写道,"因为女生的长发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为了更好地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一寸多长,理了个男孩发型。"
她说,来之前她就做好了剃成"寸头"的准备,和她一起剪发的还有山东医疗队的数十名女战友,"现阶段,在爱美的女孩子们眼里,尽快扼制疫情,比秀丽的长发更重要,做出这个决定,我不后悔。"
在诊疗工作中,张静静发现山东医疗队队员很难听懂湖北黄冈方言,医患之间沟通障碍有待破除。于是,她自己编写了一本护患沟通本。
张静静发现,山东医疗队和湖北当地的患者进行沟通存在障碍,因为很多黄冈人说话方言味很重,而且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差异很大,有时候她说的话患者听不明白,患者说的她听不懂。于是,张静静决心编写一本护患沟通本,方便医疗队工作。
很快,初步制订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护患沟通本(山东医疗队)"出炉,里面有他们平时工作中和患者交流比较多的问题的简易回答,在语言不通时,他们就拿出护患沟通本,患者看到文字,也就能理解他们的话。
张静静的用心,患者是看得最清楚的。有一次,她值大夜班,早晨六点半给一位 50 多岁的患者抽血时,这位患者血管不好找,她找了好一会,凑近看了又看,想找一个万无一失的血管下针,避免一针抽不出血,再次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
正在她细心找血管的时候,这位患者说,"孩子,别离我太近,你们这么年轻,从山东到我们黄冈来,我不想把病传给你。"
"每当这时,我很理解患者的心情,会宽慰患者说,这个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希望患者能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她在日记中写道。
援鄂期间,患者们也给了心怀家国的张静静很多感动。
意外来临
援鄂期间,患者们也给了心怀家国的张静静很多感动。
2 月 4 日下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这是山东援鄂医疗队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张静静参与了这名患者的救治工作。
还有患者告诉她,"凌晨四点,当看到你们还在,我心里无比踏实。你们真的是暗夜中期望的一束光,帮助我们找到归岸的路。"
"我可能会一辈子记得,有个女孩叫张静静,记得您是如何把我们一步步从死亡的边缘拉回,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另一位患者这样说道。
韩文涛当时经常主动和张静静视频通话,有时候她在忙没有接通,他就过段时间再打,"看见她脸上长期戴口罩勒出的压痕,悟出的疙瘩,很是心疼"。
3 月 21 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第二批返鲁人员暨对口支援黄冈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和援助黄冈医疗队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从武汉飞抵济南,张静静就是在这天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到机场迎接她们时说,"你们是山东的骄傲,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今天,你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家了,都想尝尝家乡的味道,接下来还要进行一段时间隔离休整,我们将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4 月 4 日,集中隔离的最后一天,张静静被通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韩文涛和张静静视频通话,心情很好的她说"一会要出去溜溜弯"。当天下午,确实有医疗队员曾看到张静静在隔离酒店外面溜达。
北京时间 4 月 5 日早上五点钟前后,身在塞拉利昂的韩文涛临睡前给妻子拨打了视频通话,但是无人接听。他想,妻子可能是正在收拾东西或者还没睡醒。
4 月 5 日早上七点钟,原本是大家要集合出发回家的时间,但是张静静却一直在房间里没有出来,同行人员打开房门后发现她突发心跳骤停,她先是被就近送到了隔离酒店所在地的医院,当天上午就被转至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
韩文涛是从家人口中得到这个噩耗的,但是直线相隔一万多公里的距离让他什么都做不了。4 月 5 日,韩文涛在朋友圈里说,"孩子是多么想妈妈,您知道吗?快点醒过来吧,媳妇!我一直沉浸在你马上见到孩子的幻想中,突知此变故,我不愿意相信这一切,您那么善良的人怎么会遭此变故?媳妇快醒来吧,我愿用我的生命去换您的安康!"
4 月 6 日上午 11 点多,塞拉利昂时间是凌晨三点多,韩文涛又发朋友圈说,"期待奇迹出现,我们还有幸福的余生。"
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4 月 6 日 18 时 58 分,齐鲁医院组织全院专家力量、动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无效,宣布张静静逝世,这位英雄的生命在她曾经最熟悉的医院里画上了句号。
有朋友给韩文涛发了一条信息,"节哀",他瞬间懵了,因为心中一直存着妻子还能生的幻想。紧接着,他从新闻上确认了这个噩耗。
张静静于 3 月 21 日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坎坷回国
张静静去世后,各界深切缅怀。4 月 7 日晚,黄冈市数百名市民和医护人员在张静静曾经战斗过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北广场举行烛光祭活动。
同一天,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也称,"对张静静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张静静同志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韩文涛曾经给张静静许下承诺,无论如何,都要接她回家。
这一承诺的实现并非易事。4 月 7 日下午,韩文涛告诉澎湃新闻,"现在,上级部门和我单位,和齐鲁医院,都在积极想办法,看能不能帮我尽快回去,回去的困难很大,我也表示理解。"
随后,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称,"已同韩文涛先生取得联系并表达慰问,目前正在紧急协调各方,帮助韩先生尽快回国。"
4 月 7 日晚,外交部军控司官方微博发文称,经多方协调,韩文涛将于 4 月 11 日从塞拉利昂乘包机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从布鲁塞尔回国。
4 月 8 日,韩文涛在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的协助下,从工作的城市转移到了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4 月 11 日从弗里敦通过一段海路到达机场,飞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4 月 12 日从布鲁塞尔到达西安。在西安接受 14 天的隔离后,26 日早上六点多,他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济南。
4 月 27 日上午,张静静的遗体在济南火化,韩文涛送了妻子最后一程。他在追悼会上说,"张静静后事处理一切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作为丈夫将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把孩子培育成材。"
张静静家一角
抚养女儿
"她生病了,我一天都没能照顾她,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在张静静去世后几个月里,韩文涛一直比较自责,特别是在四五月份,他每天需要靠酒来麻醉自己。
在韩文涛看来,如果妻子还在,现在应该是他们小家庭最幸福的时候,"我们俩工作这么多年,也算熬出来了,经济上没啥压力了,孩子也在慢慢长大,老人也都很好,这么年轻的她却走了!"
"家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她买的。啥时候回家,家里灯都没亮,你想想我心里啥感受?"当时,韩文涛经常晚上在外面走很久才回家,因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变,那个等她的人却不在了。他把家里原貌都完整的保存好,希望让女儿以后能看到这些,更深入地了解母亲,理解母亲。
韩文涛称,"去年我曾计划回国后就不再出去,没有成行;我们也想过再生一个孩子,也没有实现",如果这两个想法有一个实现了,结局可能也不是现在这样。
"我亏欠她们娘俩的太多了,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弥补回来。"去年张静静生日时,韩文涛还在国外;而对于五周岁的女儿,他因工作关系没有给孩子过过生日;出国五年,只在家陪家人过过一次春节;家里的事儿都是张静静张罗的,他连家里的水电费怎么交都不知道。
他要求自己振作起来,继续撑起这个家。
此前,夫妻俩一起出去都是张静静开车,韩文涛既不会开车,也不太认路。最近半年,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学了车——这也是张静静生前对他提的要求,而今算完成了这一任务。
韩文涛把女儿暂时托付给了岳父岳母,一是孩子需要陪伴,如果跟还无法自拔的自己在一起,孩子心情可能会受到影响,岳父岳母家除了老人照看,还有年纪相仿的表弟、表妹一起玩耍;二是这件事对两个老人影响太大,有孩子可以照看,心情应该会好些。
女儿五周岁的生日并没有见到妈妈,她会时不时地提起妈妈。
张国胜透露,有一次陪外甥女做数字游戏,她把家里人做了排序,"弟弟、妹妹、舅舅、舅妈、爸爸、妈妈 "当提到妈妈时,她自我劝说道,"妈妈去挣钱了,妈妈去做实验了"。
张国胜还发现,他家里有三个卧室,其中有一个房间没有住人,外甥女有时候会一个人悄悄地去那个房间,自己蹲着待会,这是她妈妈在时从来没有过的。
韩文涛一般每周五下班后就乘车去岳父家,陪孩子过个周末。他希望,尽量多做些事情,以改变这个已经不完美的家庭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张静静去世后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今年 10 月,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拟表彰对象公示,张静静在列;今年 6 月,山东大学追授张静静"援鄂抗疫突出贡献奖"称号并记功。
她在援鄂期间,曾自己做过一个记录视频,发给了韩文涛,配乐中有一段歌词,恰恰成了张静静一生的写照,"这世界我曾经来过,不要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别哭,我最爱的人"。
齐鲁医院全体医务员工悼念张静静
相关问答:股票开盘前9点15到9点25这段时间的股票涨跌价格由什么决定在股票交易中股票是根据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成交的,那么,每天早晨交易所刚上班时,谁是那个"价格优先者"呢? 其实,早晨交易所的计算机主机撮合的方法和平时不同,平时叫连续竞价,而早晨叫集合竞价。 每天早晨从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竞价时间。 所谓集合竞价就是在当天还没有成交价的时候,你可根据前一天的收盘价和对当日股市的预测来输入股票价格,而在这段时间里输入计算机主机的所有价格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则来定出股票的价位,这个价位就被称为集合竞价的价位,而这个过程被称为集合竞价。直到9:25分以后,你就可以看到证券公司的大盘上各种股票集合竞价的成交价格和数量。 有时某种股票因买入人给出的价格低于卖出人给出的价格而不能成交,那么,9:25分后大盘上该股票的成交价一栏就是空的。当然,有时有的公司因为要发布消息或召开股东大会而停止交易一段时间,那么集合竞价时该公司股票的成交价一栏也是空的。 因为集合竞价是按最大成交量来成交的,所以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在集合竞价时间,只要打入的股票价格高于实际的成交价格就可以成交了。所以,通常可以把价格打得高一些,也并没有什么危险。因为普通股民买入股票的数量不会很大,不会影响到该股票集合竞价的价格,只不过此时你的资金卡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 从9:30分开始,就是连续竞价了。一切便又按照常规开始了。 集合竞价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所接受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我们知道,每天开盘价在技术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股市市场均采用集合竞价的方式来确定开盘价,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为操纵现象。 在咨询文件的创业板交易规则中,对集合竞价的规定有两点与主板不同:第一,集合竞价时间拉长。由原来的每交易日上午9:15-9:25为集合竞价时间,改为每交易日上午的9:00-9:25,延长了15分钟,这使得参与集合竞价的申报更多,竞价更充分, 加大了人为控制的难度,也使得开盘价更为合理,更能反映市场行为,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第二,文件规定,每交易日上午开盘集合竞价期间,自确定开盘价前十分钟起,每分钟揭示一次可能开盘价。可能的开盘价是指对截至揭示时所有申报撮合集合竞价规则形成的价格,这条规则在主板中是没有的,主板只公布最后集合竞价的结果。这条规则的意义就在于加强了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能够更多、 更细地掌握市场信息,特别是对于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竞价,意义更加重大, 它使投资者能够提前在集合竞价期间就掌握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从而作出决策。 这体现了市场的公开原则相关问答:工作中遇到二五仔怎么办?其实这种人我们在生活中与工作中遇到不少:我个观点有3点,其实是好多人遇到过的:
首先,我们在公司遇到这种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反应,尽量让领导去开导他,也算是企业员工的一种关爱吧:
其次,我会找一个适当时间,请他聊聊,让好的思想感化他,如果他听不进去,至少可有缓和作用:
再这是个社会普遍现像,随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好起来,人性本来是善的
\n
全党全国坚病毒的手抄报全国一等奖手抄报
防控疫情致敬英雄手抄报简单画法防控疫情致敬英雄手抄报模板
抗击疫情手抄报小学生简单模板 4
疫情同行信灵绽放手抄报 与诗同行手抄报
战神医生抗击疫情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抗击疫情手抄报欣赏平时大人们说医生是白衣天使我内心没有
我手绘我心 同心抗疫情 2014级2班手抄报作品展
在互联网上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白衣天使护士医生的知识 2 准备好手抄报
抗击疫情致敬英雄手抄报大全抗疫英雄手抄报素材模板
如何画抗疫手抄报 1首先在黑板的左边画一位医生身穿防护服然后飞
防控疫情手抄报大赛
2020抗击疫情手抄报大全15张抗击病毒手抄报
素材分享 | 2021最新60张战胜新冠病毒抗疫情手抄报 主题画
抗细菌性肺炎的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大全
抗击新冠肺炎手抄报模板家里有小学生的别错过
《手抄报》优秀作品展一 写美篇疫情当前致敬援鄂医疗队手抄报模板
其它 抗击新冠宣传手抄报范本 写美篇主题新冠疫情防控题目自拟
在这2021年的最后一天,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到了这一年里,很多抗疫难忘瞬间。其中有全员严寒、酷暑排队核酸检测场景,也有疫苗接种过程,所发生感人事迹,还有集中隔离人员,和家人遥相呼应场景。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很多人的家庭、生活,应该还是一如既往,平静而又幸福。疫情爆发后,我们战疫已有两年多时间。在2021年这一年里,抗疫一线给我留下了这些难忘瞬间。
一、年初春节,呼吁“就地过年”2021年春节时候,为了更好防控疫情,减少人员流动,全国多地发出了“就地过年”倡议。在这份倡议之下,有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不为疫情防控添麻烦。
春节到来之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照片,以及众多人员,隔着屏幕互相拜年问候场景,也让人感动不已。
多地为了关心慰问就地过年人群,也开展了各项补贴和慰问,使得留在异地过年的人们,脸上出现了开心灿烂笑容。
二、寒冬酷暑,全民室外核酸检测这一年里时间在流逝,疫情也在不断折腾。不管是寒冬,还是炎热酷暑,疫情都在不断刷存在。寒冷的冬天,因为疫情需要,对全员进行核酸检测。为了让防疫工作人员,不受冻工作,公交公司将闲置车辆贡献出来,为检测人员提供了方便。
炎热夏季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一天工作下来,防护服里能够倒出来汗水。为了降温消暑,他们直接坐在了冰块上面工作。
除了防疫工作人员辛苦之外,还有疫苗接种宣传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劝说居民接种新冠疫苗。众多疫情之下志愿者,也在尽各自能力,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很多志愿者,结束工作之后,直接累瘫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