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1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1、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
2、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1、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2、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3、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五、延伸环节:
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冷暖色,体验冷暖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感知色彩的冷暖,尝试并喜欢运用冷暖色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班中开展幼儿绘画色彩日记的活动,幼儿有通过绘画表达心情的经验。
2、物质准备:冷、暖色调人物画像欣赏画各一幅;刚煮熟的鸡蛋、冰块一盒,分别放在两个摸箱里;水粉颜色、水粉笔、水粉纸、砂纸、油画棒、彩色泥。
活动重点
感知色彩的冷暖,体验冷暖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冷暖色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过程
1玩“勇敢者”的游戏,感受事物的温度有冷暖。
(1)出示摸箱,激发幼儿做“勇敢者”参加游戏的愿望。
(2)以儿歌的形式轮流请幼儿上前摸一摸,并说说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3)请全体幼儿轮流摸一摸两样东西,感受物体的冷暖不同。
2、感受事物的冷暖色彩不同。
(1)感受事物的冷色。
①你刚才摸到冰块时是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还有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②哪些颜色会让你有这种冷冷的感觉?为什么?
③请你从彩色卡纸中挑出这些颜色,贴在白板的雪人标志下。
(2)感受事物的暖色。
①你刚才摸到热鸡蛋时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还有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②哪些颜色会让你有这种暖暖的、热热的感觉?为什么?
③请你从彩色卡纸中挑出这些颜色,贴在白板的太阳标志下。
(3)小结冷暖色名称。
①这些看起来会有暖暖的、热热的感觉的颜色就是暖色。
②这些看起来会有冷冷的、凉凉的感觉的颜色就是冷色。
3、欣赏冷、暖色人物画像。
(1)颜色不但能表达我们的感受,还能表现我们不同的心情,看看画家是怎么表现的。
(2)这两幅画中的色彩一样吗?哪幅是冷色的?哪幅是暖色的?画中人物的心情一样吗?
(3)分别介绍两幅画的创作背景,介绍画家为什么要使用冷色(暖色)。
4、绘画心情故事。
(1)你有让你一看到就感到温暖的人吗?你有让你感到温暖的事吗?你有感到不舒服,或者觉得冷冷的事情吗?
(2)你想把它画下来,和大家分享吗?请你也像画家一样使用暖暖的颜色或者冷冷的颜色,把你的心情故事画下来。
(3)介绍三组材料及使用方法。
第一组使用水粉颜色进行创作,第二组使用油画棒在砂纸上进行创作,第三组使用彩泥进行创作。
(4)幼儿自选材料组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欣赏我们的色彩故事。
(1)从冷暖色调的故事中各挑选2~3幅,请幼儿进行讲述。
看看这幅画是冷色的还是暖色的?听听小画家的故事吧!
(2)不同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心情,老师祝愿小朋友们每天都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参加区美术课题组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使我更加关注美术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关注幼儿内心活动的状况及发展。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彩色心情和色彩日记的活动,幼儿每天将自己的心情进行记录,“我今天是红色心情”、“我今天是绿色好心情”……同时他们也关心小朋友的心情,有时还会相互问一问:“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颜色的?”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有了关注心情的意识,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并能大胆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发现幼儿无论是哪种心情故事,绘画色彩都是鲜艳的、丰富的,不太会用颜色表达不同的心情。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认识感受冷暖色、体会冷暖色与心情关系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并尝试使用冷暖色表达不同的心情,在丰富的画面中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变化。
活动分三个层次来体验冷暖的不同。首先是摸到的冷与暖,通过摸箱让幼儿从触觉上感受到冷暖不同的物体;其次是看到的冷与暖,将冷暖与不同的色彩进行联想;再次是将冷暖与不同的心情相联系,通过欣赏不同的名画、听画家的故事,来感受冷暖不同的心情。活动中孩子们通过逐步体验也讲述了属于自己的心情故事:“我看到妈妈会让我感到温暖。”“我看到国旗会让我感到温暖。”“我躺在床上抱着小熊看着星星我觉得温暖。”……一个个温暖的故事让我感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温情,并且运用温暖的色彩表达了出来。同时,我也感到在孩子们的心里也有着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情:没有朋友了,害怕学游泳,做了恶梦……孩子们也表达着令他们不快乐的情绪。而帮助他们学会表达,从而舒缓不快乐的心情,也是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通过活动,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技能,学会了多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3活动目标:
1、 了解人的各种表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2、 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
3、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粗心的小画家》《找朋友》不同的脸部表情教具、有笑、生气、害羞、发怒的表情
2、一个小朋友的面部轮廓图,贴有五官
3、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放《粗心的小画家》音乐,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
1、 教师:丁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他每次画画的时候 总是很粗心。瞧,老师这儿还有丁丁的一幅画,让我们看看他的画上都少了什么?
2、 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并与教师一起一边往画上贴五官,一边说说他们的作用。
二、带领幼儿玩变脸的游戏,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笑会有助于身体健康
1、 玩变脸
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情怎么样?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玩法(游戏开始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2、 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看后讨论:
老师小结: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地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三、利用教具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
1、 教师拿着贴好的笑的表情教具,五官贴完了,大家看,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呀!(笑了)
2、 老师会变魔术,在他的脸上动一动。看他现在怎么了(生气了)
3、 看一看这个小朋友又是什么表情,害羞
4、 小朋友的这个表情又是什么?(发怒)
四、让幼儿听《找朋友》的歌曲做游戏,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我们一起来听歌曲做游戏,当歌曲开始时,你要去一个好朋友,在找到好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引导幼儿识别表情。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利用一个没有五官的小女孩,通过添加五官、改变五官的形状,引导幼儿知道不同的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但作为中班上学期的幼儿,他们不知道用“伤心”来形容不开心的情绪。第二个环节是:游戏—看表情猜心情,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示范了一种表情让幼儿猜,再请个别幼儿做表情让其他幼儿猜,孩子们基本能猜出来,但是环节太过单调,还可以让幼儿根据心情来做表情,丰富孩子的知识面。第三个环节是看说心情,再这个环节里,我要求孩子们看看ppt中孩子们的面部表情,说一说中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你为什么觉得他是这个心情,但是小班孩子的思维比较单一,他们不能说出为什么觉得他是这种心情,而是会说我觉得为什么他会开心(伤心),不过总体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比较高。第四个环节找朋友。这个环节小朋友们边听音乐边找朋友,在找到朋友时,对着朋友做一个表情,让你的朋友觉得快乐,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的高。
整个活动下来,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在以后的各个活动中深入。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4幼儿最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而以传统作品为主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主表达的强烈愿望。故事《心情预报》选自于《幼儿教育》,它讲述了由小猴机灵主持的心情预报给森林里的小动物带来了团结友爱和互助。小动物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爱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关爱他人的情绪情感,本次活动以故事情节为线索,以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激发幼儿积极思维、自主表达为核心,同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活动,并为幼儿准备了画笔和纸,展开整个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幼儿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感情。
2、大胆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次活动的流程为:
1、小机灵的心情预报
2、分析故事情节
3、引导幼儿体验关爱他人
4、体验当主持人的乐趣,富有想象力。
在第一个环节小机灵的心情预报中,以谈论天气导入,从天气情况引出幼儿所熟悉的天气预报,再由天气预报告诉幼儿森林电视台新开设了一个心情预报。什么是心情预报这个新鲜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了使幼儿真切的理解,我就使用了课件,小猴机灵预报今天森林里小动物的心情情况,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马上就不幼儿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
第二个环节分析故事情节。通过分析狮子今天的心情,使幼儿理解小动物们的情绪情感。在这里,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如:谁来说说狮子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什么样的心情是雨天,还让幼儿来猜一猜狮子今天为什么心情雨天。这一系列开放式的提问,一问多答的形式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最后出示多媒体课件来解除幼儿心中的疑问,原来狮子今天生病了,所以心情雨天。
第三个环节:引导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乐趣。“既然狮子生病了,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会怎么样呢”我还是先让幼儿来想一想,猜一猜,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的实际展开联想,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然后用课件出示森林里的小动物去看望狮子的情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将视听合一,运用变化的过程代替单一的,使幼儿得到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接着我提议我们小朋友也来向狮子问好,给狮子跳个舞,祝愿狮子的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在这里我把艺术领域的内容有机的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一个整合的效果。
第四个环节:体验主持人的乐趣并能发挥想象力。在这个环节里先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心情图,让幼儿先来说说小动物的心情情况,然后再请幼儿自己来做一次小主持,体验当主持人的乐趣,给予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让幼儿来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一种心情,并说明原因,最后以“画心情”来结束了本次活动。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在经验中迁移中使语言与思维的归纳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总之,《心情预报》这一活动,给幼儿一个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给幼儿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在整个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体现了整合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5活动目标:
1、了解人的各种表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2、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愿意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音乐《找朋友》;不同的脸部表情教具、有笑、生气、伤心的表情、一个小朋友的面部轮廓图,贴有五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是一个粗小画家,但是他每次画画的时候 总是很粗心。瞧,老师这儿还有丁丁的一幅画,让我们看看他的画上都少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上相应的表情。
二、利用教具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表情(笑、生气、伤心。)
1、 教师拿着贴好的笑的表情教具,咦,老师把丁丁忘记画的眼睛、眉毛、嘴巴都贴好了,现在这个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呀!(笑了)
2、老师会变魔术,在他的脸上动一动。看他现在怎么了(生气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表情。
3、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变成什么表情了呀?(伤心)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
原来我们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表情可以代表不同的心情。
三、带领幼儿玩变脸的游戏,让幼儿了解笑会有助于身体健康
1、玩变脸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看表情猜心情的游戏,老师来做一个表情,请小朋友猜一猜现在老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朋友们都很厉害,能根据表情猜出他当时的心情。
2、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气:你觉得这个小朋友她的心情怎么样?(生气)你会生气吗?什么事情会让你生气?
伤心:这些小朋友心情怎么样?你遇到什么事情时会伤心?
开心:那这些小朋友呢?(开心),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开心(他在笑)
笑脸呢就是代表很开心开心很快乐,你喜欢笑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笑,会让我们变得很快乐,笑脸是最漂亮的,开心地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笑容。
四、让幼儿听《找朋友》的歌曲做游戏,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歌曲做游戏吧,当歌曲开始时,你要去一个好朋友,在找到好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6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明显展露,因此,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小朋友之间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争抢,自己占有玩具,不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现象。抓住这个锲机开展了本次活动《快乐心情》,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增强与人友好交往的意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小朋友们体会高兴与伤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关心他人,与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让孩子通过表现不同表情娃娃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不友好现象来进行突破。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前期准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兴趣,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难点: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
预设内容:
一、说说演演
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高兴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 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2、 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 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4、 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二、画画讲讲
1、 根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 和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察、倾听、随机引导。
三、延伸活动
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励幼儿在那里讲讲悄悄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活动反思
反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师对自己的表现有个整体的回顾。
本次活动的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们的表演虽然稚嫩,但是却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露。由帮助娃娃想办法高兴起来过渡到自己和同伴,孩子们很自然地想出了谦让、共享、轮流等办法,而在画画讲讲中,孩子记录下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情,又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萌发了要让好朋友快乐的情感,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及重难点。然而中班孩子对保持好心情的经验还是比较少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所以最后的延伸活动是比较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在活动中的一点感想,我只希望以后再通过教学实践多摸索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7设计意图:
在‘了不起的我’这一主题中,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有关自己的照片,老师把孩子们的照片一一贴出来请小朋友欣赏,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突然发现王依辰小朋友是在哭的,有些孩子便开始议论‘拍照应该是笑的’‘对,要说茄子’‘老师,你看我是在笑的’顿时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表情上,怎们有些人是笑的,有些人是哭的呢……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表情,于是我们便产生了有关表情的活动。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活动名称:心情火车
活动目标: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
小火车
活动过程: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车厢,快乐的开火车退场。
幼儿园中班教案《心情》8活动目标
1、能正确对待坏心情,学习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心情。
2、感受他人的心情,学会关心别人,恰当的表达自己的爱心。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心情。
2、恰当的表达自己的爱心。
活动准备
小熊的头饰、情景表演《小熊,生日快乐》、心情圈:快乐圈、伤心圈若干个、动感和抒情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扮演小熊,利用情景,表述小熊的心情,引起幼儿的共鸣。
2、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坏心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1)“小朋友,你们一定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吧,是什么事情呢,闷在心里多难受呀,说出来听听吧。”
(2)请幼儿谈谈自己曾有过的坏心情。
总结:有了伤心事,不要闷在心里,给朋友说说,朋友会给你关心和安慰的,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好多了。
3、幼儿观赏情景表演《小熊,生日快乐》。
4、根据情景表演进行提问,让幼儿感受小动物之间的关心及爱心的表达。
小熊:“为什么我的心情好多了”“小动物是怎样关心,安慰我的”
总结:有了朋友的关心和爱心,我们的心情就会快乐起来。
5、引导幼儿想一想:如果你的同伴心情不好,你会怎样帮助,关心他
(1) 让幼儿自由讨论。
(2) 请幼儿回答,说出自己的办法,表达自己的爱心。
6、小动物加入进来,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心情碰碰碰”。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享,互相表达关心和爱心,将坏心情碰掉。
7、幼儿和小动物带着快乐圈,一起吟诵儿歌《他会快乐起来》,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儿歌:他会快乐起来
给他微笑
给他拥抱
给他关心
给他最真的爱
我相信
他会快乐起来
心理学是 教育 学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心理学基础,即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所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都是错误的,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学前心理案例分析,欢迎参阅。
学前心理案例分析篇一
目标: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所给出的案例。
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
分析步骤:
1、读题,看清楚案例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问题,找出题中做的对或不对的地方。
3、回想与题目中相关的理论点。
答题步骤:
1、说出该案例涉及的核心观点,或者简要说出案例中合理或不合理的现象。
2、结合观点分析案例中的现象。
3、根据需要,给予恰当的建议。
答题时间:5分钟。
时间分配:2-3,1-4
理论回顾:
细分来讲:师幼互动、教学方式、环境创设等涉及的是教育学,也就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 言行举止 的分析都是心理学的范围。
1、心理学的知识框架
(1)认知发展: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
(2)情绪情感
(3)社会化:语言、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行为与道德。
(4)个性:气质、性格、自我意识与性别化。
实战演练:心理学分析
1、小军是个 3 岁 6 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 父母很喜欢他 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军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 比如: 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 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小军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 儿童 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军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军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2、 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源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源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
听呢” 源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别人想的答案不一样吗”我一时无言以对。许久,我才说:“源源,你真的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吗” 源源摇了摇头。
请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这一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回应的质量,并尝试提出你的回应对策,并对此类现象作出评价和 反思 。
3、角色游戏时,我看到凯凯和小朝两人当“乞丐”,他们一人拿着一个碗弯着腰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可怜可怜我吧!给我点吃的,给我点钱吧!”看到这情景,我心想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模仿一下而已,也没太在意。第二次角游时,我发现他们还是当小乞丐,我仔细地观察他们:凯凯说:“我趁他们不注意,偷拿了一个面包。”小朝也说:“对啊,我看他们都很忙,偷偷抓了一把钱,当乞丐太舒服了,要不到东西还可以去偷,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东西吃,有钱赚”。看到他们这样,其他的小朋友也好奇地围了过来,学着他们的样子当起了“小乞丐”而且兴致勃勃的。
看到这种情景,我本想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可又仔细想了一下,这样批评他们有用吗于是我不急于批评,而是否定了他们这种行为。我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正面教育,你们知道吗,乞丐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如果不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就永远也吃不饱,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只能一辈子当乞丐。
4、一名六岁的幼儿,在1分钟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而另外一个小朋友却没记住几个。
-----看上去如此复杂的数字,孩子怎么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呢 请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谈谈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应用规律。
5、幼儿园里打预防针,小班幼儿打针时哇哇大哭,有的甚至还没有打针就声泪俱下、奋力反抗。而大班幼儿虽然也很疼,却忍住不哭,并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勇敢样子。
用所学的关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的知识解释和分析案例中大小年龄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差异。
学前心理案例分析篇二案例:
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在抱起宝宝的同时,用摇鼓弄出声音,宝宝不哭了,后来,当宝宝再哭的时候,妈妈用摇鼓弄出声音,宝宝停止了哭泣,请问这是为什么请说明原理。
条件反射,在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婴儿建立了条件反射
案例给幼儿观看两只机器蜗牛,一只爬得快,另一只爬得慢,当快蜗牛停下来的时候,慢蜗牛还在爬,但是最终未能赶上快的蜗牛。让幼儿回答哪一只蜗牛先停下来,大部分幼儿说慢蜗牛先停下来,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感知觉理论分析。
幼儿的时间知觉的发展和成熟比较晚,幼儿借助距离的长短认识时间概念, 认为走的路程短,时间就短,是典型的时空关系的混淆。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教幼儿背诵前,先把诗的内容绘成美丽的图画,再用 故事 形式向幼儿讲述诗的 内容,进而引导幼儿对诗中提及的“眠”、“晓”、“啼鸟”等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生活 经验 帮助他们理解。你觉得老师的做法符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吗为什么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幼儿的记忆特点。由于 幼儿的形象识记优于语词识记,幼儿喜欢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对感兴趣的事物识记效果比较好,教师用故事的方式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识记的效果当然比单调的灌输要好得多。
案例20xx年春晚,一个小女孩背诵《百家姓》的镜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各方争论。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评价之。
幼儿的容易运用机械记忆,所以在记忆《百家姓》这些无意义字符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 要认为这是什么特殊的能力,更不能将其作为“神童”的标志。
案例 1周二的早上入园时,小强对老师说:“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 玩儿了,太好玩了,还 潜水 了”老师愣住了,昨天是星期一,小强在幼儿园啊!于是就批评小强:“爱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请分析小强的行为,并对教师的评价做分析。
由于幼儿的记忆不精确、不完整,经常记住非本质、富有情绪色彩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把主观 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混为一谈,所以容易歪曲事实,千万不能借此认为是品德出现问题。
案例 2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幼儿很想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请分析幼儿的反应。
1幼儿的情绪对其认知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很想去看望妈妈,受情绪的强烈作用,孩子会出现歪曲事实的反应;2幼儿常常把主观想象的事物和现实混淆,出现记忆的不精确。
案例中班幼儿小涵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念念有词:“我画小白兔哦,小 白兔吃什么呢来,吃红萝卜吧啊,天黑了,要回家了,开火车啦”她对着画好的小火车开心地说:“你要好好跑啊我要去小熊家了”请分析小涵的行为。
无意想象是幼儿主要而又典型的想象形式。无预定的目的性,想象的主题不稳定、零散,仅仅满足 与想象的过程,而且容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案例两个形状不同的玻璃杯,一个细长些,一个粗矮些,把其中一个杯子盛满水,当着 4 岁儿童的面把水倒进另一个杯子里,他会认为现在的杯子里的水和刚才不一样多,细长杯子的水更多。请分析幼儿的反应。
由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受感知觉的制约,幼儿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思维带有片面性,所以幼儿更愿意相信看到的现象,于是作出“细长杯子中的水位高”这样的判断。
案例老师让幼儿把分别画有“手套”、“脚”、“袜子”、“手”的 4 张分成两组。小强分成“手套”和“手”,“脚”和“袜子”两组。其理由是:手套是戴在手上的,袜子是穿在脚上的。小明分成“手套”和“袜子”,“脚”和“手”两组。其理由是:手和脚是人身体上的东西,手套和袜子是服装类。
两位幼儿的思维水平是不一样的,小明的概念掌握的水平强于小强,因为小强的概念掌握是基于事 物的具体特征,而小明已经初步有了类的概念。
案例要求 4 岁的萍萍和 6 岁的丹丹从画有人、车、马、虎 4 张中取出 1 张与其他 3 张不属 同一类的图,她们都能将“车”取出。但是,萍萍解释取出“车”的原因是“人、马、虎都有头、身子、 脚”,丹丹解释取出“车”的原因是“人、马、虎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分析两名幼儿的反应。
两位幼儿的思维水平是不一样的,6 岁幼儿的概念掌握水平强于 4 岁的幼儿,已经初步有了类的概念。而 4 岁的萍萍概念掌握的水平还停留在基于事物的具体特征,没有形成类概念。
案例3 岁的海若把吃了一半的巧克力埋在土里,一边埋一边说:“巧克力快快长大,过几天我就可以吃到又大又香的巧克力啦!”请分析海若的行为。
推理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若的行为反应了她的推理和概括处于具 体形象水平,对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进行归纳推理,她看到植物的 种子种在土里可以长出苗,借此认为巧克力也可以。
案例 1理论上除法比加法更难掌握,但幼儿能解决“6 个苹果,你与哥哥一人分几个”这样的除 法问题,却不能解决“3+2 等于几”这样的加法问题。你认为矛盾吗试分析之。
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具有经验性和自我中心的特点,苹果是吃的东西,分东西吃也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3+2 等于几”这样的加法问题却是和幼儿的生活几乎没有关联的,而 且也是抽象的概念,所以,幼儿能解决“6 个苹果,你与哥哥一人分几个”这样的除法问题,却不能解决 “3+2 等于几”这样的加法问题。
案例 2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助人为乐”,王老师编了一个小故事并请几个孩子表演,让全班小朋友 看见故事里的哥哥姐姐因为帮助别人而快乐的样子。请分析老师的行为。
由于言语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幼儿常常依靠行动和形象来理解事物, 教师通过编故事、表演等方式,把“助人为乐”行动化,具体化,有助于孩子理解。
案例 1:
明明的外婆叫他的舅舅“儿子”,明明说:“舅舅都长胡须了,怎么能是儿 子呢”分析明明的话。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表面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也是儿子。
案例 2上课时,小班的李老师看见小红低头在玩黏黏纸,李老师大声地说“小红,你在干什么 快看到老师这里来。”请分析小红的行为,并对教师作出分析。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在成人的帮助下,幼儿开始调节自己的 注意,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李老师用语言提示和组织幼儿的注意活动,会促进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 同时,要看到,由于李老师的教学内容对幼儿的刺激度不强,从而导致幼儿的注意分散,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具和材料来集中幼儿的注意。
案例6 岁的小丽上大班,她妈妈经常表扬小丽在家很省心,因为她可以一边画画,一边吃东西,而且还能一边看小人书、玩积木,几个活动同时进行。但是,老师却反映:小丽在课堂上总是不能集中精
力完成任务,做事情常半途而废,喜欢玩自己的小玩具,做小动作。为什么老师和妈妈的评价会不同
妈妈关注的是注意的分配,教师关注的是注意的稳定性,这是注意的两个 不同的品质。
案例爸爸妈妈带着 5 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小明比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果每次 都是爸爸赢。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不会。请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进行分析。
5岁幼儿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注意不稳定,尤其容易受新异的、鲜明的、活动的刺激物的吸引而转移注意,动物园的动物是新异的、鲜明的、活动的刺激物,而数数是不具备这些特点的,所以小明不会将注意稳定到数数上。
案例津津 4 岁,妈妈用看图识字的 方法 教津津识字,发现不理想,又在白纸上手写汉字,让津津逐个认读,效果依旧不理想,后来她又买来一套无图识字卡片,并采取了激励 措施 :每天认识 10 个字, 就可以得到一
颗星星,起初,津津也很有劲头,可是好景不长,很快津津失去了兴趣,虽然能认识 200 多 个汉字,但是还是不能独立阅读请分析津津和妈妈的行为。
幼儿识字的特点是整体性、形象性、选择性和趣味性。津津的妈妈没有 考虑这些特点,用机械的成人的方式让孩子认字,而且严重违背孩子的兴 趣,还有,儿童不应该是先识字后学习阅读,而应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 在建构文字符号意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识字。
案例很多幼儿进入幼儿园,先学会说“再见”,而“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这是什么原因 请分析之。
这是由儿童的情绪动机作用决定的,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儿童愿意学习和活动,学东西比较快,反之,则慢。由于小班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是直接的、外显的、冲动的,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对父母的依恋导致其不想上幼儿园,所以当离园的时候,和教师说“再见”是愉快的情绪状态,而早上上幼儿园,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要说“你好”,是不愉快的情绪状态,所以,孩子先学会说“再见”,而“早上好” 则较晚才学会。
案例 1在幼儿看过的图书中,经常会留下大灰狼、巫婆等反面角色被孩子用指甲抠破、撕裂或用笔乱涂的痕迹。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评价之。
幼儿的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具有较多的冲动性,思维表面和具体,受“大灰狼”、“巫婆”等反面角色的刺激,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憎恶情绪,在这样的情绪激发和促进下,幼儿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案例 2教师问幼儿:“有两个香蕉,哥哥吃了两个,还有几个”孩子没有回答,却大哭起来: “哥哥吃完了,我吃什么啊”
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密切,情绪对幼儿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作用。 幼儿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无意性特点,受情绪的影响制约非常大,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因为关注到“香蕉没了”,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抑制了认知活动的进行。
案例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和泥工作品同别人的作品做比较性评价。当幼儿知道比较的对象是老师 的作品时,尽管那些作品比自己的作品还差
(实际上上是幼儿的作品),幼儿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不如对方。而当幼儿被告知比较的对象也是幼儿的作品时,则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好。这是为什么清用 相关的理论分析之。
由于幼儿的 自我评价 的水平比较低,具有依从性、被动性、表面性和局部性,还受主观情绪的干扰,不稳定,所以会主观地认为老师的作品一定会比自己的好,受依从性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基本上受教师评价的制约,所以孩子不会独立对自己的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学前心理案例分析篇三案例分析:幼儿教育现象
目标: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所给出的案例。
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
分析步骤:
1、读题,看清楚案例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问题,找出题中做的对或不对的地方。
3、回想与题目中相关的理论点。
答题步骤:
1、说出该案例涉及的核心观点,或者简要说出案例中合理或不合理的现象。
2、结合观点分析案例中的现象。
3、根据需要,给予恰当的建议。
答题时间:5分钟。
时间分配:2-3,1-4
理论回顾: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心理学基础,即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所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都是错误的,细分来讲:师幼互动、教学方式、环境创设等涉及的是教育学,也就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言行举止的分析都是心理学的范围。
1、心理学的知识框架
(1)认知发展: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
(2)情绪情感
(3)社会化:语言、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行为与道德。
(4)个性:气质、性格、自我意识与性别化。
实战演练:心理学分析
1、小军是个 3 岁 6 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 父母很喜欢他 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军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 比如: 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 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小军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军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军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2、 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源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源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
听呢” 源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别人想的答案不一样吗”我一时无言以对。许久,我才说:“源源,你真的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吗” 源源摇了摇头。
请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这一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回应的质量,并尝试提出你的回应对策,并对此类现象作出评价和反思。
3、角色游戏时,我看到凯凯和小朝两人当“乞丐”,他们一人拿着一个碗弯着腰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可怜可怜我吧!给我点吃的,给我点钱吧!”看到这情景,我心想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模仿一下而已,也没太在意。第二次角游时,我发现他们还是当小乞丐,我仔细地观察他们:凯凯说:“我趁他们不注意,偷拿了一个面包。”小朝也说:“对啊,我看他们都很忙,偷偷抓了一把钱,当乞丐太舒服了,要不到东西还可以去偷,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东西吃,有钱赚”。看到他们这样,其他的小朋友也好奇地围了过来,学着他们的样子当起了“小乞丐”而且兴致勃勃的。
看到这种情景,我本想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可又仔细想了一下,这样批评他们有用吗于是我不急于批评,而是否定了他们这种行为。我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正面教育,你们知道吗,乞丐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如果不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就永远也吃不饱,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只能一辈子当乞丐。
4、一名六岁的幼儿,在1分钟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而另外一个小朋友却没记住几个。
-----看上去如此复杂的数字,孩子怎么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呢 请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谈谈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应用规律。
5、幼儿园里打预防针,小班幼儿打针时哇哇大哭,有的甚至还没有打针就声泪俱下、奋力反抗。而大班幼儿虽然也很疼,却忍住不哭,并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勇敢样子。
用所学的关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的知识解释和分析案例中大小年龄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差异。
1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范文7篇
2 幼儿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3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4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心得体会3篇
5 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关案例
知识点详解:
幼儿期,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其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幼儿会用过激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幼儿看到故事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如,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大班儿童除去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的笑、偷笑、嘲笑、苦笑等。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如,从幼儿中期开始,学前儿童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道德感,而且开始对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产生明显的情绪体验。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时候,就会出现“告状”的行为。
2美感:如小朋友画画时强调颜色的搭配。
3理智感:(又称为智慧感)如,好问好学,以及“与动作相关的破坏行为”都是理智感发展的表现。
经典考题:
1周末妈妈带以恩去超市,以恩看到货架上的“小猪佩奇”,想要妈妈给她买,但是妈妈说家里已经有同样类型的“光头强”了,不要再买了。但是以恩却不听妈妈的劝解,在超市就大哭大闹起来。妈妈严厉地跟他说,不许哭。他也听不进去。以上材料反应了幼儿情绪情感的( )特点。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易感染性 D社会化
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幼儿期的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年龄越小,这种冲动性越明显。题目中以恩没有得到玩具就大哭大闹,不能自制是情绪的冲动性的表现。B答案不稳定性,更多的是表现为由一种情绪向另一种情绪的变化,而题干中并没有体现;C答案易感染性主要是指幼儿因为别人的某种情绪而自己也有某种情绪,情绪的主体有两个,题目中只反应了以恩的情绪;D答案情绪的社会性是情绪发展的趋势而不是特点。故此题选择A。
2一个孩子刚刚出生,为了培养幼儿的依恋,母亲要时常抱着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也喜欢父母抱着送他,进入幼儿园,孩子依旧很喜欢老师亲亲抱抱,但是上小学甚至更大一点之后,成人再去抱孩子,孩子就会感到不好意思。这反映了情绪情感发展的( )趋势。
A情绪不断丰富 B情绪的深刻化
C情绪的易感染性 D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所谓情绪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孩子小的时候喜欢父母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大一点父母抱会感到不好意思,依旧是爱父母的,但是更多的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A答案情绪的不断丰富,主要是指情绪的分化和他所指向的事物的增加,题目中没有体现;C答案情绪的易感染性是情绪的特点而不是情绪的发展趋势;D答案情绪的自我调节化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冲动性不断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题目中都没有体现。故此题选B。
3在幼儿晚期,幼儿在绘画中开始不再满足于颜色鲜艳,还要求颜色搭配协调,这主要体现了幼儿的( )的发展。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和谐感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美感的发展。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美的爱好和欣赏。它受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制约,受社会的审美评价标准而影响。美感的发展和道德感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都能够引起心灵美的体验;反之,则使人产生丑恶、厌恶之感,故本题选B。
4幼儿园里打预防针,小班幼儿打针时哇哇大哭,有的甚至还没有打针就声泪俱下、奋力反抗。而大班幼儿虽然也很疼,却忍住不哭,并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勇敢样子。请用所学的关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的知识解释和分析案例中大小年龄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差异。
4答题要点
材料中幼儿园小班行为表现的差异有:
(1)情绪的易冲动性。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在材料中,小班年龄小,所以这种冲动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的逐渐加强;
(2)情绪的外露性。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到了幼儿晚期即大班幼儿,他们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打针也怕疼,却忍住不哭,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样子。
(3)体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绪逐渐自我调节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语言的逐渐发展,大班幼儿开始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不仅可以忍住不哭,还“装作”勇敢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