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
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
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
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
、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
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
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
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
儒家传统道德修养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我们要对儒家修养观中具有永久性、普遍性价值的内容进行继承和发扬,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感受如下:
令我敬佩的是孔子的谦虚,在故事《两小儿辩日》中就体现了出来,当时孔子听了两个小孩儿的话后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想想吧!”
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让我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因为这样,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遭受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文章用了相当的篇幅,真实的讲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的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读完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虽然孔子在很贫穷的情况下生活,但是他仍然努力学习,还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年代里,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是中华文化三大源头之一儒家的创始人,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文化的象征。
孔子的有教无类,使我们非常重视教育,对于人如何成为人,建立了一条通路。
孔子重视教化,对于政治开创了仁政的说法,这是一条规律,违反了就会败亡,从古至今,没有例外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语)。据孔子自述,他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自然非常广泛,但首先不能离开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摄相事。其间,为人称道的政绩有,堕鲁权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城邑,诛鲁国乱政大夫少正卯。后来,因不满于鲁君接受齐人馈赠的女乐而愤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非但未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欢迎,且时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胁,畏于匡、困于陈蔡,形容狼狈。年近七十,在失望中返回鲁国,没过几年,就带着遗憾死去了。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画像上看来,孔子始终是一幅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样子,这里自然有许多理想化的儒家至圣先师的成分,至于真实情况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孔子应该有其威武的一面。他的学生颜回称其“威而不猛”,且孔子身材魁伟,当时被称为“长人”。关于孔子的形象,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大致如此。从《论语》和《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有这样一些故事,足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圣人”:
《论语》的墨香中,飘来2500多年前的芬芳。这种芬芳,是《论语》所孕含的智慧所赠予我们的。与孔子同行,他教我“学而时习之”;教我“温故而知新”;教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仅教我如何学习,他还教我如何生存。与孔子同行,使我的羽翼日渐丰满,在这个世界上自信地翱翔。
生存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技能。子曰:“君子不器。”为什么君子不应当像器具一样呢?可以这样理解,器具各有各的用途,很少有万能的器具。孔子告诫我们,君子应当博闻广见,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即全面发展,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达街的人感叹孔子学问的广博,但同时也惋惜他没有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对于这个人的评论,孔子没有正面回复,而是给予了开玩笑一般的回应。实际上,孔子对于六艺是样样精通的,只不过它更关注与政治教化。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对于一个人的才能是应当“专”还是应当“博”的问题,也许应当以“既专又博”来回答。特长使我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多种技能又可以使我在社会生存与交往中游刃有余,俗话说得好——“技不压身”。博学而又有特长,才具竞争力。
既然有了生存的基本技能,有了出众的才能,那就应当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本领。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渎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聪明的子贡,通过巧妙的途径了解老师的所思所想。子贡以美玉来提问,孔子也明白这美玉是用来比喻自己的,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社会中人都有两种生存方式,要么“韫渎而藏”,要么“求善贾而沽”。在孔子看来,还是应当选择后者,应当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光说不练,或者是未经深思熟虑便发表意见,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即使是一个凡夫俗子,一旦立下志向,便有了骨气,具有了坚定的意志,有了“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便具有了无穷的力量,外界根本无法强迫他放弃志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要从困难里考验自己的意志,在磨炼中使自己成熟起来。
孔子对于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切的感受,他自认为“斯文(即先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终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以自己为“述而不作”--只是在绍述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在绍述的同时,他为旧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孔子对于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实现了完满的自我人生。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对后世儒学发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此意义上,儒学尊之为鼻祖。同时,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据《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比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他招收的学生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怎样作一个正当的“人”,教授的方式多是启发式的,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
上述情况,也许多少能为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提供一些理由吧。
孔子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