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进行“摩旅”,你是喜欢一个人走,还是喜欢组队旅行?为什么?

如果进行“摩旅”,你是喜欢一个人走,还是喜欢组队旅行?为什么?,第1张

这件事我感觉还是有资格回答的,17年内蒙草原转了小半圈,差不多三千公里,一个人挺爽的,不用为了住行闹心,想停车就停车,因为出去玩肯定要拍照的,有时需要停车抽颗烟,喝点水,这些事如果是结伴的话,很容易造成不愉快!但是一人出行,缺点也不少,从敖汉旗去扎鲁特,途中有一段沙漠,几十公里无人区,心里还是有点怵,晚上住宿时有点孤单,路上担心车出现故障等等。不过草原这种地方还是独行比较好,如果去西藏,新疆那种地方,最好还是结伴,因为路况复杂危险。

摩旅我还是喜欢一个人,这可能跟性格有关吧,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有空就喜欢往人少的山里跑。而且要找到一个或几个喜好相同又同时有时间一起跑的恐怕很难,而且还要车子排量、骑行速度比较接近,这就更加难了。

我出去都是一个人,偶尔会碰到摩友同路一起小跑一段,我的车子排量小,我骑车也比较慢,看到路边好看的好玩的都会停下来玩一会。所以还是一个人骑行比较自由。

首先为骑士正名。不闯红灯,控制右手,不炸街不路怒。

每年自己都会一个人骑行一次3000+的长途,曾经一个人在一个东亚国家累计骑行10000+左右,个人感觉组队或者单人骑行都会有利有弊吧。讲两个自己以前摩旅发生的事情吧,估计经常骑行的朋友可能也会遇到我一样的事情。

嗯,先说一下组队吧。几年前我们有过三台车组队一起跑一个小长途,也不算很长,大概1500,在一东亚国家,那个国家路况很差,差到什么程度,整个国家没有高速公路存在,最好的城际公路也就是双向双车道,路很窄,那条路怎么说,甚至没有国内一些省道路况好,而且因为地形属于高山地形,所以一路都是盘山公路,相对来说路况很差了。

我们是三台车一起,都是在本地租的小排量车。我做头车带队,后面是另外两个队友。路上分歧就出了,一路上我都在一边带队,一边从后视镜看他们的情况。以防发生意外掉队的情况。从后视镜看去,最后面队友一直在最边上行驶。我就有些恼火了,相信老司机大部分应该知道为什么会恼火吧。很简单,如果骑在最边上的话,出现意外情况,打一个比方,你的前面有行人你需要躲避,你的左边有一个大坑,右边就是沟渠了,你说怎么躲避?所以说一般老司机都不会骑在最边侧位置的。这个是一个骑行习惯。尤其是在时速超过50以后更应是这样,这个道理我也和那个队友说过,但因为他是新手原因,所以不免犯这种低级错误。而且当时路况是旁边是悬崖!!!悬崖!悬崖!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然后我当时有些生气,因为那是影响很大的安全问题,而且他们是和我一起走的,我自己也要担责的,我很恼火的甚至是骂他的那种语气。可能我语气方式不对吧,人家还和我吵起来,说怎么骑是他的事。是的,从这件事来说,我有责任,因为我说话语气方式可能不太好,但是当时确实气大了,因为不止和他说了一遍两遍的,我也不是什么圣人,当然会发火,但是究其原因呢。这个你们说全部责任在我吗?

假设一下,如果真的出现突发情况,一个坑在路上出现无法躲避的话,轻的话车把扶住了,车子轮毂可能会损坏,如果严重的话呢,可能会摔车受伤,再严重一些呢,扶不住车把向悬崖方向冲去呢?这是什么后果呢?这个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我们骑稍微中间一些的话呢?最起码我们躲避的面积会大很多,我们可以左边躲避,也可以右边躲避,即便来不及,我们的安全系数也远远比在骑最边上要安全很多吧?这个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的结果就是我们回到出发地结束之后我选择了自己出行,因为我真的承担不起那样的责任,如果真的出了事情的话我自己真的承受不起。

现在的话我基本都是独自出行。说实话路上碰到过一次意外,出了车祸,把我油箱过滤器卡住别烂了,但是我还是一个人解决了。自己一个人在地图找附近的修车店,然后一个人把车停在路边,找修车师傅过来帮忙换零件。

说实话单人出行也好,组队出行也罢都是有利有弊的。单人出行自由,随心所欲,想怎么样都可以。但是路上坏车等情况就没有组队来的优势大,组队出行的话,可以帮忙拖车找到修车店,单人出行的话只能自己解决了。

组队出行大家一起有个照应,可以相互帮助,但是真的不建议组队出行人太多,尤其是几千公里的长途,需要十多天一起结伴的那种。个人感觉四个人以内最好,毕竟每个人的消费观,价值观,性格都不近相同,人太多怕分歧也大,容易出现不和谐。

还有就是组队的话,车子排量区间不建议太大,你说一台150和一台1000如果一起组队的话,怎么样?要么就是150死命跟车,要么就是1000那台车慢悠悠晃着,这样的话不管怎么样都会搞的很累的,反而还不太好。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四台车一起环洱海,我们两台小排量250,然后两台650一起跑,个人感觉都有一点吃力,不过没太大影响不会掉队,但是说真的因为洱海环洱海公路弯道比较多,所以不会差很多,如果在北方平原或者高速的话就不太好了,650完全90甚至100以上速度巡航,而我的250只能四千转70左右的速度巡航。所以说实话如果组队跑长途的话最好排量区间不要太大,当然百十公里短途没多大事。

反正单人或者组队都是都有利弊,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每个人观念也都不一样,只是我把我个人一些感觉观点写出来。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朋友指正批评,我会接受您中肯的意见的。谢谢。

最后国际惯例,贴几个我的“大老婆”的户外美照。

摩旅,已成为最近几年备受大家欢迎的一种旅行方式。摩旅,有一个人“单枪匹马”闯天涯的,也有三五成群,结伴出行的。到底是那种出行方式好呢?那种方式比较喜欢?各持己见,说法不一。那就让我给大家细说一下。

摩旅出行不在乎这几种方式:一个人独闯、结伴同行、一个人出行路上组的队。

||•一个人出行,摩旅都是一些喜欢机车,用两轮承载着灵魂,去寻找远方的那片星空那片海。用车轮丈量着土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乐园。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在那个地方停留就在那个地方停留,待几天由自己的心情决定,不受他们思想或者行为的约束。

||•结伴出行,因为摩托,让喜欢旅行的朋友们集聚在一起,商量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一句,他一句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地方不咋样”,“那个地方太远”,等地方敲定了,你说,他说:“一天可以”,“五天可以”,“多少天都可以”,有打工的,有单位上班的,有自己当老板的……,各种因素导致出行时间难以决定。待一切商妥之后,本来自己想多去几个地方,多玩几天,都会因集体决议而耽误,自己想去的地方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起去。

||•一个人出行路上结伴,“天下摩友是一家”,让不认识而喜欢摩托车的陌生人成了朋友,深层次的了解都不是明确,只是同行一段路,因为目的地不同,路上有时想法思想而不同,“分道扬镳”各自骑行,或者都是奔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的地,然后骑行到终点。

是团队就会产生分歧,就会有不同声音,如果我们把事情一分为二,把问题考虑周全,把自己的思想大众化一点,那我们摩旅的路程走的会更远。

短途(附近)旅行的话组团比较好,都是喜欢摩托的朋友聚在一起,就喜欢周边摩旅,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有团队精神,相互协作,谈天论地、一种大家庭的氛围,让我们的摩旅生活更精彩!聚在一起了可以去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搞一些公益性活动,传递一份正能量,摩旅不只是简单的骑,玩,还要肩负起 社会 责任, 健康 的行为继续传承,这才是我们摩旅人多初衷。

摩旅出行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制,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最后祝愿骑行爱好者们控制右手,安全出行!

个人比较喜欢对出发,但是对组队人数有点小要求,3-4人最佳。虽然组队失去了想停就停的自由,但是可以相互照应。就好比如,去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倒车,车又重,拉的东西又多,在扶不起起的情况下。队友也会过来帮一把手。以前在西藏到新疆的219大北线上,三辆车四个人,在路边煮东西吃,那种感觉是非常爽的!

如果是在短途、周边旅行的话,一个也是可以的,毕竟一个人教自由些!

从 旅游 的角度来说,当然是组队结伴同行为好,但是要知道 旅游 不仅仅是观赏一路的风景,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同行的朋友之间的文化差异,年龄,经济条件,对 旅游 知识,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差距大,是会对 旅游 的质量有影响的,人能合在一起,到哪里都好玩,特别是长途旅行,每个人的为人品质都会表现出来,一般不要跟临时认识的人一起走长途旅行,当然旅行社组团除外,事先除了做好 旅游 攻略外,就要对同行的人要了解,要在一起玩过,充分了解同行的人的为人,特别是要做一次长途旅行的话,就好好考虑了,才能让这次旅行成为一生中最难忘的旅行,能在旅途中朋友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

我就是通过摩托车,2018年5月开始到10月结束。走遍江西省抚州市各县区。后面太冷了。没骑摩托车到处走。一个人。后面去福建建宁县是两个人去的。

如果是近距离的旅行,一个人。远距离,组队。有个照应。

近距离一天,最多2天来回的旅行。

远距离,比如来一趟云南骑行,或者海南岛骑行。

看了好多抖音里面的骑行秀,虽然知道有假的。可一定有真的。

骑摩托车旅行,就是要装备齐全。要注意安全。能力范围内去做。

别还天天饿肚子,就去旅行。当然更多的是证件齐全。安排好行程。

天气好的时候,来一趟摩托车旅行,出去看看也是挺好的。祝好运。

摩旅,(没邀,路过看贴子后说两句)被放大不少…其实这20来年以各种方式旅行的人不少,交通工具选择也是多种多样:自行车,摩托车,徒步,自驾 汽车 ,拖拉机,三轮车,推车,推一个橡胶轮胎……那么为什么摩旅被放大?因为前年是自驾 汽车 被放大,这次轮到摩托车?当然还有自媒体的平民化,年轻人摩旅多所造成。回正题:摩旅从安全角度看,独行安全。原因是独行人变得胆小,敬畏,礼貌,不敢冒险。知道没有帮手、后援,同时也没有争论、分岐,心态平和,随心情。一个人的独行是一种旅行享受。

组队出行,热闹非凡,激情满满……什么肾上腺素象PM25报表,给安全带来问题,你追我赶,爱秀的就大打出手,众胆大也……这个问题不可小视。而且队伍大了严重影响交通,影响他人安全,吃、住也不是很方便。总之从安全第一考量最好组队不超五辆,否则自己知道后果。个人理想认为结伴不结伙,意思是就两辆最佳,两人意见好统一,通过多次出去磨合都非常默契了,不说话都知道怎么办了就最好。即自由不费心,又安全有照应。路遇突发也能得到相互照顾,包括车子故障。视为首选。

都行,组队好玩,一个人自由,看你怎么想了。

去年六月中旬,我和我老公辞职开始我们的环华摩托之旅,出发时有三个人,性格上确实有诸多不合,吵过架!在路上碰到许多更有趣的人,至今有联系!现在只剩我和我老公在继续走!明年南下走沿海城市,一个人出发也有趣,找到兴趣相投一起出发也好

本人刚完成了一个人摩旅川藏线和青藏线,路上什么天气和状况都遇到过。

目前进藏有6条较为出名的线路,318川藏线,317川藏线,滇藏线,丙察察,青藏线,新藏线,这六条线路需要的车子和装备也会有些不太一样。

先说一说最经典的318吧,这是最成熟,去的人最多,最为知名的一条进藏路线,远途基本上一百多公里就有加油站,50公里不到就有住宿吃饭,远途的小卖部那就更多了,路上也容易遇到摩友。

就像我一路走一路捡人或者被捡,看到排量差不多的车子就可以考虑一起走,组队会比较好一点,无论是安全方面考虑还是消费。

看上图就能看出来,骑行服,全盔,防水靴子,手套,雨衣都是必备的,一天之类经历晴天,大雨,冰雹,下雪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保暖措施必须做好,也就是说,把你最厚和最薄的衣服都带上。

另外,电加热手把还有电加热背心也是很需要的,到了垭口会特别冷,这两个能够很好的维持你的体温。

另外说下高反,高反对于你的人和车子都是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电喷会比化油器好,大排量会比小排量好,所以一般推荐排量大一些的车子进藏,比如250排量以上的车子,这样动力较为充沛好超车爬坡。

关于人的高反,这就需要你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停掉有氧运动,进入高海拔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喝红景天,包里备好葡萄糖和头痛粉。高反这个东西,你不要太担心,也不要完全不当一回事,平常的看待就好。

关于路况,318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就是雅安到泸定,还有竹巴龙到芒康这两段烂路,摩托车都是可以正常同行的,具体情况可以看我的视频,318川藏线已经全部上传了。

另外说一下,控制右手,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远离大卡车,还有时刻注意对向车道是不是占道了,有些专职跑西藏的司机开车很凶,经常会占你道超车,关于超车,一定要确认前方有足够的超车空间再超车,有盲区就老老实实待后面就好。

一个人摩旅要做什么准备?

让我来为你解答,17年8月,我和爱人两人一车走川藏线进藏,全程没有高原反应,开的是威领150,由于排量问题,又是一车两人,再加上行李较多,所以到高海拔地方动力严重衰减,当爬坡超车的时候,要动用1挡,转速很高,发动机发热严重,所以,摩旅西藏,我有几点建议:

1摩托车选自已合适的,一定要磨合好,如果有足够资金,建议250或以上排量的,带水冷最好,当然,排量并不是问题,我的一个朋友是开佳御110进藏的,全程没任何问题,就是上坡慢点。

2关于加油,每天出发制定行程计划,计划跑多少公里,有油站就加满是对的,我的车一箱油可以跑一天,所以我是一天一加,到了西藏,没证件不给加油,如果去纳木错,建议进入纳木错之前加满,一路都有油站,加油很方便的。

3建议带一个车载的打气工具,预防万一,差不多到凤凰的地方,轮胎就出了问题,由于天气严热,自补液也干了,造成穿胎,穿胎了虽然能补,但后面路况变化很大,我还是换了一条新轮胎。

4行李问题,首先证件必须要齐全,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雨衣,冲锋衣,鞋套,防水手套,带多几套换洗的内衣裤,保温水壶,头巾面罩,充电宝,防晒箱,感冒药,胃药和肚疼药等,如果是摄影爱好者,建议带上三脚架等。

让一个生在云南高原地区,经常自驾出游经验丰富的小阿哥来跟你所以说具体需要哪些准备情况,及应对措施。

由于西藏高原自然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一天之中可以经过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可能你刚过了这座山前面就下雪,可能你刚经历完下雪就会下暴雨,可能你刚经过下暴雨之后就会看见朗朗晴空。

一 衣服,鞋帽:

西藏地区最高海拔已经超过了8800米。针对天气变化应对主要应对措施:①衣服,鞋子,帽子,围脖。袜子秋裤,睡衣,内衣,内裤,睡袋,羽绒服,头巾,手套。

天气时热时冷,必须要准备薄衣服厚衣服,有些路况不是特别好走,有时候可能要下来推车,比如过水的时候就必须要小心为妙,如果把鞋子弄湿了就有换的。不准备多一双鞋子的话,湿了鞋子就只有湿了鞋子,弄不好再那么恶劣的天气,可能会得风湿病。必备鞋子,袜子。条件允许可以弄一双防水登山鞋。

秋裤可能到雪天会比较冷,必须要带秋裤,有可能昼夜温差比较大会很冷。羽绒服必不可少。

围脖,围巾,手套等,既防冻又防沙尘,一举两得。

二 电器:远途骑行应对措施。

手机、充电宝、台灯、手电筒、激光笔、手机防潮防水真空袋。

②在外面骑行,如果没有手机没有电,又没有地图的话,很容易误闯无人区,所以手机,充电宝,台灯,手电筒,激光笔,如果带相机的话,那就多准备两块电池。必须要带一张西藏地区的地图,一般小旅馆都会有卖的,价格便宜,几块钱就能搞到。手机防潮防水真空袋用于雨天防止进水进沙。就算找不到路,依然可以在下着雨的时候拿出来查看地图。

三 医疗用品。

③纱布,消毒液,消毒水,酒精,绷带,创可贴,双氧水,跌打膏药,速效救心丸,葡萄糖,抗生素,土霉素,头痛粉,云南白药喷雾剂,体温计。

四 自带干粮 ④咖啡,大枣,枸杞,巧克力,军用压缩饼干。

奔波长途路上一定要加满油,一定要加满油,一定要加满油。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五 证件及资金

⑤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辆保险登记证、护照,一寸照片《备用》

六 生活用品

⑥防晒霜,洗面奶,沐浴露,洗发露,保温杯,补水精华液等。由于天气恶劣,可能你去之前是一个样,回来之后又是一个样,所以防晒霜一定必须得带上。

七 车辆保养

⑦出发之前检查好车况,做一次保养,以免行程中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是从小生长在云南高原地区的旅拍小啊哥为你解答。

若有其他问题或疑惑,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14年进藏,本人不是摩旅进,单车进。路上遇到一个28岁独自摩旅的**姐,把所见所感说一下把。

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就是证和钱(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如果想去珠峰还有办边防证),接下来其他注意事项:

1       不论你是汉子还是妹子,进了藏区就是注意安全,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摩托进藏,可以提前在自己的所在区域尝试一天6个小时的摩托骑行,让自己能够在长时间中保持行车注意力,藏区风景好,但是路上发生的意外比比皆是。

2       装备:反问自己你会修摩托吗?你要买什么价位的摩托?你要买什么样的骑行服?什么样的头盔?眼镜(户外防风眼镜)?硬装最好多晃荡几个社区和贴吧,根据自身情况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软装:衣服带哪些?羽绒服,冲锋衣,睡袋,暖宝宝……这些都需要自己一点点搜索信息。

3       进藏路线:川藏线?滇藏线?新藏线?建议川藏线,我也是因为这条线安全系数最高,而且风景独特才选的,第一次可以选这一条。

4       进藏目的:你想自己溜溜心情,还是体验刺激感?川藏线上会有很多车队,可以随跟随停,建议先跟着车队一两天,在车队里你会收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一定要加其中一两个人的微信,这样有情况可以互相交流,紧急情况也可以寻求帮助。

5       最后,做好心理准备,一路真的会很辛苦,买好提神的咖啡,带几盒糖,没事儿坐下来看看蓝天白云,绿草牦牛,坚持到拉萨,会有一份值得回忆一生的记忆。

我去的时候19 ,那个**姐28,有几天老是在休息的时候碰见她,她打趣说,自己跟不上摩托车队,又比自行车快一点,所以就一个人在路上慢慢悠悠地走。

一定要加油!加油!加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计划好路程,补充燃油,不然跑到无人区,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

装备方面保暖一定要做好,不能感冒!其实大可不必买骑行服,穿一套保暖防风的衣服裤子,在带好护具便可,方便实惠。常用的充电宝,数据线,插线板,吹风机,拖鞋。

药物方面带一瓶维生素b,维c银翘片,高原安,红景天。觉得不适应高原的话备氧气瓶。

维修工具没有必要,川藏线修车的地方很多,小毛病可以骑到修车铺,大毛病就算有工具也不好整

也没有必要带帐篷,沿途有很多客栈很便宜,睡袋还是有必要的,有些地方床铺不干净可以用睡袋

证件: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边境证(当地市局办理,不花钱,在拉萨得两百。当然你不去墨脱,珠峰,波仁冈齐,山南,丙察察那就不用了。)如果计划去边境比如珠峰大本营可以先在户口所在派出所办好边境证。

你好!西藏的神秘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一直令许多人向往,佩服你想要摩旅西藏的勇气,以我个人在藏区生活的经历和见闻,给你几点建议,也许不是很专业,仅供参考!

第一,购买靠谱的装备,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虽然现在藏区大部分地方的公路都很好,但摩旅西藏也是需要很长行程的,靠谱的装备能规避很多不安全因素!

第二,做好攻略,对自己要走的路线做好规划,充分了解所走路线的特点,以及一些过来人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经验。了解这些能让你的旅途更加顺利!

第三,做好身体检查,准备一些常用药物,要特别准备一些治疗感冒的药。没有心脏和肺部疾病,一般就可以正常上路,不会有较大危险。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出发前不能感冒(如果出发前感冒务必推迟行程),旅途中也要注意不要感冒(如果不幸感冒,要立即服药暂缓行程)。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藏区,感冒不易好,处置不当很容易肺水肿。

最后,希望你充分评估自己摩旅西藏的实力。时刻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更因为至亲至爱的人牵挂你的安全!祝你旅途顺利!

准备好钱,或者随时准备赴死~

吃的喝的可以路上买,但还是要自己备一些,得有个备胎、防滑链、衣服、钱、证件,如果要露宿的话还得有帐篷、睡袋、防潮垫,出发前保养好车辆。

带好证件和钱,规划行程,就可浪迹天涯了

先有靠谱车、在有盘缠钱、最好有个懂机车修理的小伙伴一起溜达 剩下的就是明年5月以后溜达去靠谱。

引言:如果一个人选择骑摩托车去旅游的话,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千万不要一个人去一些比较偏僻的场所,尤其是一些无人区,一旦迷路或者是没有粮食了,都有可能会让大家丧命,甚至是尸骨无存。而且大家一定要准备丰富的饮食,万一一个人走到偏僻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食物的话就可能会饿死。也要准备一些保暖的衣服,被子,睡袋帐篷等等。

一、要注意自身安全问题

相信很多人也都会在网上看到那些比较胆大的人,他们选择一个人去无人区,那些无人区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几乎没有人居住,可想而知当地的地势情况是多么恶劣,甚至有可能会存在一些野兽,如果大家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去到这样的地方,很可能会遭遇野兽的袭击,万一遇到生命的危险,想必也没有人能够及时的拯救大家,所以要想让自己活得长久,让自己活着回到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戴好防脑武器,如果一个原本就比较瘦弱的人选择去骑摩托车旅游的话,也要去一些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偏僻遥远的地方。

二、带好充足的食物和足量的机油

一个人骑摩托车去旅行,可能需要在路上耗费很多的机油,如果半路车没油了,也很难能够找到加油站,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足量的机油放在车里备用,而且也要经常填补。大家也要带好足量的食物,毕竟以饮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在外面大家消耗的能量也比较多,所以经常会感觉到寒冷食物能够给大家带来安全感,吃饱了也会觉得全身比较暖和。

三、带好保暖的衣服帐篷等等

如果是穷游的话,大家要骑着摩托车去野外居住,一定要带好保暖的衣服以及帐篷,也要带一个睡袋,夜晚的天气是比较寒冷的,温度特别低,不要让自己感冒了。

摩旅是一种有助于改变人的性格的活动。对于那些内向、老实、容易受欺负的人来说,摩旅可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通过摩旅,人们可以接触到新的环境和人群,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改变自己的性格。

首先,摩旅能够让人接触到新的环境和人群。在摩旅中,人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路况和天气,需要和不同背景的人沟通交流。这种经历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自己的眼界,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让人更加开放和自信。

其次,摩旅可以挑战人们的舒适区。对于内向、老实的人来说,摩旅可能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担心和恐惧,尝试新的事物和体验。这种挑战可以让人们更加坚强和勇敢,从而建立起更加自信和独立的性格。

最后,摩旅可以让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摩旅中,人们可以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新的社交关系。这种社交关系可以让人们更加容易融入社会,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减少受欺负的可能性。

因此,摩旅对于内向老实比较容易受欺负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通过摩旅,他们可以接触到新的环境和人群,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建立起更加自信和独立的性格,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题主问:为什么现在摩托车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是什么代替了摩托?

你好,我是只骑车不研究车的师子,我来聊几句我的看法。

以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或外出旅行交通工具,这个 历史 是非常早的。但是这个 历史 传统的“铁疙瘩”,怎么就越来越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呢?

首先来说,为什么摩托车现在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其实摩托车也很纳闷。

摩托车淡出生活要追溯到1985年,这一年是禁限摩的起点。可能是因为当年的制造技术或安全措施存在问题,也可能是为了节约更多管理成本,采用了一刀切的手段,造成摩托车这个平民出行方式被迫退出部分地区的大小街道。这里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在1985年之前,摩托车的归类和相关规定都已经比较完善了。

以后由于摩托车受新时代影响,行驶区域受限,造成部分地区无法选择它来作为出行工具。同时受影响的就是相关的规定和常识,随着时代的淡化,造成越来越多的人自然化成为盲区。

虽然受限,但是也只是国内部分地区,并没有对它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国外的摩托车技术从来没有停止前进。包括国内也在坚强前进。目前不只是车辆技术很大进步,包括防护装备也是非常丰富。

那进步从未停止,为什么还感觉它淡化出了生活呢?其实很简单,由于一部分人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八十年代之前,还有一部分人吸收了那部分人的“知识”,所以提起摩托车他们还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普及 历史 遗留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人还停留在摩托车价格一两千的过去里。可能觉得骑摩托很没面子,开个二手奥拓都要在摩托车面前昂首挺胸。他们并不知道现在的摩托车并不比 汽车 发展慢。

可能犹豫这些原因造成一部分人无法选择,或者说不认识摩托车,造成摩托车从生活中淡化。

至于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代替了摩托?

如果非要说的话,可能就是电动自行车了,师子个人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是被替代,而是无奈之举。也正是这种所谓的替代,再次把摩托恶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认知里把电动自行车和摩托放在一起,造成了电动自行车的罪行也算在了摩托的头上。但是这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由于对 汽车 的严格管理,衍生出了老年代步车,奇怪的是所谓的老年代步车的罪行好像并没有被 汽车 戴上。

再说几句,现在也谈不上摩托车淡出生活了。因为最近几年摩托车市场正在不断升温,在非禁限摩城市,现在选择摩托车作为日常出行,或自驾旅行的人们也是越来越多的情况。

最后师子希望各位摩友们安全骑行,文明骑行!

摩旅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个人好还是组团好?

说起有关摩旅的话题,我就会异常的兴奋。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个过程太美妙了,当然曾经在评论区我也看到有车友说,“吃饱了躺在家里不好吗?干嘛非要去找罪受?”如果摩旅真的就是这位车友所说的这种状态那么不要也罢,有那闲工夫去做个兼职多好。

但摩旅真正的感受不是想象一下就能感觉出来的,它必须要亲自去体验,体验过后就不会有这种看法了,所以摩旅它并不是找罪受,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休闲娱乐放松方式。

它和我们平时的聊聊天,看**,玩游戏,跳广场舞等等都属于娱乐的一部分,所以从大方向来说摩旅就是休闲放松,娱乐玩耍,只不过它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将原本比较被动的我们变成了更为主动的自己,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更容易获得满足感,也会更容易得到感悟,所以摩旅是美妙的,是自由的。

而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单人摩旅或者组团游玩,这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想放松心情,但不同的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首先组团摩旅的好处就在于,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相互照应的伙伴,它会让整个摩旅过程更加安全和高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摩旅小白,因为你不需要做过多的规划,跟着大部队走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担心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

但这种形式的摩旅说白了有点太过被动,会有一种不够自由无法完全放开的感觉,如果人数不多,三五好友还好一些,会有一种自我参与的成就感,如果是人数众多的大规模骑行,可能个人在这个中间所发挥的作用就会微乎其微,一路下来基本上就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在跑,根本就无法获得个性化的骑行快感。

单人摩旅的弊端就在于出发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一旦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也要想出正确的,快速的应对方法,并且如果车辆出现一些故障只能自己去想办法,第一时间是不会有人过来给你帮忙的,这就需要个人极强的应变能力了。

但单人摩旅的好处就在于会非常自由,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状态和想法去进行,不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你可以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休息就休息,想吃饭就吃饭,这种无拘无束,极其自由的过程会更容易体现出摩旅的乐趣,所以骑士分享更喜欢这种状态。

总而言之,摩旅绝对不是没事去找苦吃,摩旅的乐趣只有个人去感悟才能体会的到,它不是你吃着西瓜吹着空调,躺在沙发上就能想出来的。至于说组团和单人骑行哪个更好?完全要看个人的状态,如果纯属摩旅小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发会更容易得到历练,而就想自由一点,不想按照别人的意思去出发,显然单人骑行就会更有乐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4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